CN103758080A -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8080A
CN103758080A CN201310754830.9A CN201310754830A CN103758080A CN 103758080 A CN103758080 A CN 103758080A CN 201310754830 A CN201310754830 A CN 201310754830A CN 103758080 A CN103758080 A CN 103758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htseeing platform
wave
unrestrained
stake
disapp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48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8080B (zh
Inventor
陈振华
吴军君
郭晓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ZHENHUA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7548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包括观景平台、桩和消浪墙,所述桩打入堤岸迎水侧的地下,所述消浪墙固定于所述桩之上,所述观景平台的迎水侧固定于所述消浪墙之上,所述观景平台的背水侧与所述堤岸的外坡、外立面或堤岸上部结构相连;堤岸迎水侧的水体可进出所述观景平台下部的空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兼有消浪与观景功能、既提高设防标准又拓展空间、政策处理难度低且投资小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Description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堤岸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消浪与观景平台功能结合的结构。属于水工、港工、海工中新建或加固堤岸的消浪防护领域,主要应用于河口与海岸地区水利、港口航道、海洋等行业中新建堤岸或加固堤岸的消浪防护、降低波浪爬高、增建观景平台。
背景技术
对于堤防、护岸的消浪防护,目前有设置于迎水侧的护面消浪措施和设置于堤岸坡脚以外一定距离的潜坝消浪或植物消浪措施;其中护面消浪措施包括消浪齿(墩)、灌砌外凸块(条)石、阶梯差动式护坡、反弧形断面、设置消浪平台、安放消浪异形块体等等,这些消浪防护结构仅考虑消浪功能。
在经济发达的城镇区或一些风景区,堤防、护岸迎水侧往往需要考虑“观景平台”,以满足人们的观景、休闲等功能需要。“观景平台”一般设置于挡浪墙的外部,且位于堤防、护岸迎水坡(或直立墙)的中间或堤防、护岸的上部;当该观景平台沿堤轴线全线布置时,一般与堤身混为一体,非架空式设计,此时兼具“消浪”、“观景”功能,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波浪爬高,故也称为“消浪平台”;当该观景平台仅设置于沿堤轴线的部分区域时,有与堤身混为一体的非架空式设计,也有采用架空式设计,但桩上不专门设置消浪结构,这些情况下均不能有效降低堤防、护岸主体部分的波浪爬高,故仅具有“观景”功能。
对于老的堤防、护岸,当需要提高设计防御标准、增加迎水侧观景平台时,若采用前面所述的非架空式消浪防护与观景平台结合的设计,则需全面改造老的堤防、护岸的主体结构,增加堤防、护岸的占地面积,而要增加占地面积,又只能向内陆侧退堤或向迎水侧占用更多的水域(海域),这在土地资源紧张、占用水域(海域)条件受限的地区,特别是城镇地区,拆迁或占用水域(海域)政策处理难度大、投资大,实施难度可想而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堤防护岸结构的无法同时兼有消浪和观景功能、改造和加固原有堤防护岸时投资大、实施难度较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兼有消浪与观景功能、既提高设防标准又拓展空间、政策处理难度低且投资小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包括观景平台、桩和消浪墙,所述桩打入堤岸迎水侧的地下,所述消浪墙固定于所述桩之上,所述观景平台的迎水侧固定于所述消浪墙之上,所述观景平台的背水侧与所述堤岸的外坡、外立面或堤岸上部结构相连;所述观景平台下部呈架空状态,堤岸迎水侧的水体可进出所述观景平台下部的空腔。
本方案中,所述水体包括河、江、湖或海中的水及其波浪、潮浪等。
进一步,所述消浪墙上开有与大气相通的、水体能进入的孔洞。通常,所述孔洞的形状为矩形、方形、圆形,但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形状;通常,所述孔洞陈列式或梅花形布置,但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规则布置或不规则布置;通常,所述孔洞是水平的,但也可以非水平设置,部分相邻孔洞的中心线方向在堤岸迎水侧与所述观景平台下部形成的空间内交叉,以有利于水体穿过所述孔洞后相互撞击、消能。所述孔洞,也可以采用纵向、横向或斜向的混凝土梁以框架、框格的形式形成;
更进一步,所述观景平台、消浪墙沿堤轴线方向分段。各段消浪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于所述桩之上,或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分块预制或整体预制后现场安装于所述桩之上,拟述消浪墙与拟述桩之间也可以设置先行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帽梁;所述消浪墙的迎水侧的外观可以根据景观需要设计成凹凸有致、高低错落的式样;
再进一步,所述消浪墙的高程设置于设计高水(潮)位与半倍设计波高之和~枯水期平均低水(潮)位之间。当然,所述消浪墙的顶部高程也可高于设计高水(潮)位与半倍设计波高之和,以实现有效的消浪功能。
优选的,所述的桩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桩。截面形式通常为圆形的实心,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形状,如方形或圆形或各种异形,可以是空心的,景观需要时,优选外形为异形。
进一步,所述桩在垂直于堤岸纵轴线方向,呈单排布置或双排或2排以上的多排布置,单排布置的桩为直立桩,双排或多排布置的桩为直立桩或斜桩。
更为优选的,所述的观景平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观景平台采用梁板式、框架式、膜状或网状结构。
所述观景平台上开有透气、透水的孔。所述观景平台临空侧的外沿设置防护栏杆。所述观景平台宽度较大时,中间也可增设支撑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有效的消浪防护、降低波浪爬高,兼备观景平台功能,特别适合于加固堤防、护岸,提高设防标准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堤防、护岸主要结构的前提下,既提高堤防、护岸设防标准,又拓展了空间、增加了观景平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一种消浪墙迎水侧外立面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消浪墙剖面图。
图4是另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的剖面图。
图5是再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的剖面图。
图6是再另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6,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所述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设置在堤防、护岸的迎水侧,包括桩1、消浪墙3和观景平台5;所述桩打入堤岸迎水侧的地下;所述消浪墙3固定于所述桩1之上;所述观景平台5的迎水侧固定于所述消浪墙3之上,所述观景平台5的背水侧与所述堤岸的外坡、外立面或堤岸上部结构相连;所述观景平台5下部呈架空状态,堤岸迎水侧的水体(包括波浪、潮浪等)可进出所述观景平台下部的空腔。
所述桩1与所述消浪墙3均不会阻断堤岸所挡的河(或江、湖、海)的水体的进入,即所述观景平台5下部的空腔与堤岸所挡的水体(包括波浪、潮浪)连通。
所述消浪墙3上,开有与大气相通的、河(或江、湖、海)的水体(包括波浪、潮浪)能进入的孔洞4。通常,所述孔洞4的形状为矩形、方形、圆形,但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形状;通常,所述孔洞4陈列式或梅花形布置,但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规则布置或不规则布置;通常,所述孔洞4是水平的,但也可以非水平设置,部分相邻孔洞的中心线方向在堤岸迎水侧与所述观景平台下部形成的空间内交叉,以有利于水体穿过所述孔洞后相互撞击、消能。所述孔洞4,也可以采用纵向、横向或斜向的混凝土梁以框架、框格的形式形成。
优选的,所述孔洞4上下成排布置,所述孔洞呈倾斜状,每排的上下两个相邻孔洞为一组,每组靠上的孔洞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靠下的孔洞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在所述消浪墙的背水侧后方相交。
所述消浪墙3沿堤轴线方向分段;各段消浪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于所述桩之上,或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分块预制或整体预制后现场安装于所述桩之上,拟述消浪墙与拟述桩之间也可以设置先行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帽梁;所述消浪墙3的高程设置于设计高水位(或设计高潮位)与半倍设计波高之和的数值附近~枯水期平均低水位(或平均低潮位)附近;所述消浪墙的迎水侧的外观可以根据景观需要设计成凹凸有致、高低错落的式样;
所述的桩1,通常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桩,截面形式通常为圆形的实心,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形状,如方形或圆形或各种异形,可以是空心的,景观需要时,优选外形为异形;所述的桩1,在垂直于堤岸纵轴线方向,通常为单排布置或双排布置,也可以是双排以上的多排布置;所述的桩1,单排布置时,必须是直立桩,2排或2排以上布置时可以有部分桩为斜桩;
所述的观景平台5,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首选梁板式结构,也可以采用框架式、膜状、网状等其它结构;所述观景平台5上开有透气、透水的孔7、8。所述观景平台5临空侧的外沿设置防护栏杆6。通常,所述观景平台5中间不再布置支撑桩,当平台宽度较宽时,则也可增加布置一排支撑桩。
在堤岸的迎水侧(包括迎水侧护面范围,或堤脚、堤脚之外的范围内),设置架空的景观平台5,景观平台5的内缘架于堤岸外坡或堤岸上部结构,景观平台5的外缘(迎水侧)架于有桩基支撑的消浪墙3上,当平台宽度较大时,平台中间也可以由桩基支撑。
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为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1为桩,3为消浪墙,4为消浪墙上的孔洞,5为观景平台,6为栏杆,7为较大的透水孔,8为较小的透水孔;01为原堤身挡浪墙,02为原堤顶路面,04为原迎水侧护面,05为原堤脚防冲结构,06为现状河(海或湖)床地形线。该结构中,消浪墙3上的孔洞4呈倾斜状;观景平台5上具有透水孔。
图2所示为一种消浪墙迎水侧的外立面示意,1为桩,3为消浪墙,4为消浪墙上的孔洞,5为观景平台,其中孔洞为一种示意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图3所示为一种消浪墙的剖面结构,其中,相邻孔洞相互不平行,且孔中心延长线在堤岸迎水侧与所述观景平台下部形成的空间内相交,以有利于水体穿过所述孔洞后相互撞击、消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图4所示为另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与图1相比,由于观景平台较窄、中间少设了一排支撑桩,其中,1为桩,3为消浪墙,4为消浪墙上的孔洞,5为观景平台,6为栏杆,7为较大的透水孔,8为较小的透水孔;01为原堤身挡浪墙,02为原堤顶路面,03为原迎水侧直立挡墙,04为原迎水侧护面,05为原堤脚防冲结构,06为现状河(海或湖)床地形线。
图5所示为再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与图4相比,桩1的上部安装帽梁2,帽梁2上安装所述消浪墙3,即增设了帽梁2结构,其中,1为桩,2为帽梁,3为消浪墙,4为消浪墙上的孔洞,5为观景平台,6为栏杆,7为较大的透水孔,8为较小的透水孔;01为原堤身挡浪墙,02为原堤顶路面,03为原迎水侧直立挡墙,04为原迎水侧护面,05为原堤脚防冲结构,06为现状河(海或湖)床地形线。
图6所示为再另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与图4相比,桩1的上部安装帽梁2,帽梁2上安装所述消浪墙3,增设了帽梁2结构,且在所述帽梁2上并排布置了两排消浪墙3,另外,桩1也采用了两个斜桩(图4所示结构中,桩为直立桩),其中,1为桩,2为帽梁,3为消浪墙,4为消浪墙上的孔洞,5为观景平台,6为栏杆,7为较大的透水孔,8为较小的透水孔;01为原堤身挡浪墙,02为原堤顶路面,03为原迎水侧直立挡墙,04为原迎水侧护面,05为原堤脚防冲结构,06为现状河(海或湖)床地形线。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河口与海岸地区水利、港口航道、海洋等行业中新建堤岸或加固堤岸的消浪防护、降低波浪爬高、增建观景平台。特别适合于加固堤防、护岸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堤防、护岸主要结构的前提下,既提高堤防、护岸设防标准,又拓展了空间、增加了观景平台功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包括观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观景平台结构还包括桩和消浪墙,所述桩打入堤岸迎水侧的地下,所述消浪墙固定于所述桩之上,所述观景平台的迎水侧固定于所述消浪墙之上,所述观景平台的背水侧与所述堤岸的外坡、外立面或堤岸上部结构相连;所述观景平台下部呈架空状态,堤岸迎水侧的水体可进出所述观景平台下部的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墙上开有与大气相通的、水体能进入的孔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上下成排布置,所述孔洞呈倾斜状,每排的上下两个相邻孔洞为一组,每组靠上的孔洞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靠下的孔洞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在所述消浪墙的背水侧后方相交。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消浪墙沿堤轴线方向分段。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墙的高程设置于设计高水位与半倍设计波高之和~枯水期平均低水位之间。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钢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在垂直于堤岸纵轴线方向,呈单排布置、双排或2排以上的多排布置,单排布置的桩为直立桩,双排或多排布置的桩为直立桩或斜桩。
8.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景平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观景平台采用梁板式、框架式、膜状或网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上开有透气、透水的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临空侧的外沿设置防护栏杆,所述观景平台中间布置支撑桩。
CN201310754830.9A 2013-12-31 2013-12-31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Active CN10375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4830.9A CN103758080B (zh) 2013-12-31 2013-12-31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4830.9A CN103758080B (zh) 2013-12-31 2013-12-31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8080A true CN103758080A (zh) 2014-04-30
CN103758080B CN103758080B (zh) 2016-01-06

Family

ID=5052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4830.9A Active CN103758080B (zh) 2013-12-31 2013-12-31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80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3505A (zh) * 2019-02-22 2019-06-07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排架式亲水平台圆筒直立挡墙海塘结构
CN113373865A (zh) * 2021-05-17 2021-09-10 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78829A1 (ru) * 1984-03-06 1985-09-15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Главморречстроя Причаль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CN1046770A (zh) * 1989-04-25 1990-11-07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一种带消波室的透空式高桩码头
JPH0420607A (ja) * 1990-05-15 1992-01-24 Nippon Mikuniya Kk 生物浄化人工海浜
JPH06346418A (ja) * 1993-06-11 1994-12-20 Unyusho Kowan Gijutsu Kenkyusho 上部に消波用スリットを有する水域矢板壁構造物
CN201040840Y (zh) * 2007-05-16 2008-03-26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亲水消浪格型结构防波堤
CN201162211Y (zh) * 2008-01-24 2008-12-10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泵站景观平台结构
CN201883410U (zh) * 2010-12-10 2011-06-29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沿江、河亲水景观平台结构
CN102828490A (zh) * 2012-09-22 2012-12-19 中国海洋大学 分离式码头消浪墙
CN203668883U (zh) * 2013-12-31 2014-06-25 陈振华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78829A1 (ru) * 1984-03-06 1985-09-15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Главморречстроя Причаль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CN1046770A (zh) * 1989-04-25 1990-11-07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一种带消波室的透空式高桩码头
JPH0420607A (ja) * 1990-05-15 1992-01-24 Nippon Mikuniya Kk 生物浄化人工海浜
JPH06346418A (ja) * 1993-06-11 1994-12-20 Unyusho Kowan Gijutsu Kenkyusho 上部に消波用スリットを有する水域矢板壁構造物
CN201040840Y (zh) * 2007-05-16 2008-03-26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亲水消浪格型结构防波堤
CN201162211Y (zh) * 2008-01-24 2008-12-10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泵站景观平台结构
CN201883410U (zh) * 2010-12-10 2011-06-29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沿江、河亲水景观平台结构
CN102828490A (zh) * 2012-09-22 2012-12-19 中国海洋大学 分离式码头消浪墙
CN203668883U (zh) * 2013-12-31 2014-06-25 陈振华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汤伊琼: "亲水堤岸的景观生态设计及水力特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15 April 2009 (2009-04-15), pages 037 - 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3505A (zh) * 2019-02-22 2019-06-07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排架式亲水平台圆筒直立挡墙海塘结构
CN113373865A (zh) * 2021-05-17 2021-09-10 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8080B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5048B2 (en) Method for river/lake level regul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CN203795372U (zh) 箱体与插板组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103821107A (zh) 箱体与插板组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08167654U (zh) 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
CN204039977U (zh) 一种抗震消浪护坡
CN101886374A (zh) 一种槽底加固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
CN203668883U (zh)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CN103243678A (zh) 防波堤
CN201952778U (zh) 防波堤
CN103758080B (zh)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CN212103878U (zh) 一种防波堤构件及其防波堤结构
CN113373865B (zh)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N104963311A (zh) 一种新型型钢抗震方块码头
CN211815989U (zh) 一种过流型透空防波堤结构
CN1380469A (zh) 组合插板堤坝及建筑工艺
CN204875662U (zh) 一种新型型钢抗震方块码头
WO2007045173A1 (fr) Caisson ouvert de type assemblable et structure de genie maritime
CN208251016U (zh) 一种翻板式防汛墙
CN113047215A (zh)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CN110939100A (zh) 一种防波堤构件及其应用
CN206928260U (zh) 一种具有泄洪清淤功能的水库大坝结构
CN201065524Y (zh) 直立堤
CN205116140U (zh) 层叠装配式导流墩结构
CN100590271C (zh) 一种直立堤
CN215105050U (zh)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22

Address after: Xihu District city of Hangzhou in West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No. 522 Building 1 unit 2 room 503

Applicant after: CHEN ZHENHUA

Address before: 310016 No. 185, Qingjia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Jiangg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en Zhenhu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