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8947A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48947A CN103748947A CN201280040913.5A CN201280040913A CN103748947A CN 103748947 A CN103748947 A CN 103748947A CN 201280040913 A CN201280040913 A CN 201280040913A CN 103748947 A CN103748947 A CN 103748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ommunication
- transmission
- base station
-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4859 Gamochaet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9 system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传输前导码实现数据传输的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基站。该通信设备具有资源选择单元,用于选择通信资源,以传输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码。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当前,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进行作为下一代通信方法的LTE(长期演进)方法和高级LTE(LTE-A)(其为LTE方法的高级版本)的标准化工作。在LTE和LTE-A中,正在讨论各种改良,以在与诸如WCDMA方法的3G方法相比时,提高小区边缘的最大通信速度和质量。因此,希望提供新的移动高速数据通信环境。例如,用户可以利用智能电话等设备,舒服地下载大量诸如网页和动画这样的信息的内容。
另一方面,在3GPP中正在进行关于MTC(机器式通信)的讨论。MTC的含义一般与M2M(机对机)同义,表示人员不直接使用的机器之间的通信。MTC主要在服务器与人员不直接使用的MTC终端之间执行。
包括MTC终端的UE一般通过诸如eNodeB这样的基站执行称为随机接入的程序来连接到基站10,并且在连接到基站10以后,通过基站进行数据通信。随机接入程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1-071706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如果进行随机接入和之后的数据传输,则消耗对应的功率。对于MTC终端要求特别低的功耗,因此,特别希望减少用于数据传输的功耗。
本公开提出一种通过传输前导码来实现数据传输的新颖和改良的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资源选择单元的通信设备,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通信资源,以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和基站,所述通信设备包括资源选择单元,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通信资源,以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所述基站基于通过其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前导码的所述通信资源来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从通信设备接收前导码,所述通信设备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所述确定单元基于通过其接收所述前导码的所述通信资源来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通信设备接收前导码,所述通信设备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所述前导码;以及基于通过其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根据本公开,如上所述,可通过传输前导码来实现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通过LTE的随机接入程序的图。
图4是示出在频域中通过UE产生的前导码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通过每个PRACH配置索引值限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WCDMA方法中的随机接入程序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8是示出传输数据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显示数据与标记(signature)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前导码产生单元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整理操作的序列图。
图13是示出映射信息的改变操作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15是示出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子帧、无线电帧与超级系统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整理操作的序列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UE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20是示出通过分割传输数据获得的标记选择数据和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数据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整理操作的序列图。
图23是示出加密数据的分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和结构基本上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重复说明。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通过在相同附图标记的后面添加不同的字母来区分功能和结构基本上相同的多个元件。例如,在必要的时候,像UE20A、UE20B和UE20C那样区分功能和配置基本上相同的多个配置。但是,如果不需要特别区分功能和配置基本上相同的多个元件的每个元件,则仅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如果不需要特别区分UE20A、UE20B和UE20C,则简称该配置为UE20。
根据以下所示项目的顺序来描述本公开。
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
1-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
1-2.帧配置
1-3.随机接入
1-4.背景
2.第一实施例
2-1.第一实施例中UE的配置
2-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2-3.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3.第二实施例
3-1.第二实施例中UE的配置
3-2.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3-3.第二实施例中的操作
4.第三实施例
4-1.第三实施例中UE的配置
4-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4-3.第三实施例中的操作
4-4.修改
5.结论
<<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
如下所述,作为示例,按照各种形式详细地在“2.第一实施例”至“4.第三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每个实施例中的UE(通信设备)和基站都可通过传输前导码来实现数据传输。下面首先提供对每个实施例公共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
<1-1.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包括基站10、核心网络12以及UE(用户设备)20A至20C。
UE20是在通过基站10分配的用于下行链路的资源块中进行接收处理以及在用于上行链路的资源块中进行发送处理的通信设备。
UE20可以是例如智能电话、PC(个人电脑)、家用视频处理设备(DVD记录器、录像机等等)、PDA(个人数字助理)、家用游戏机或家用电器这样的信息处理设备。UE20也可以是诸如移动电话、移动音乐再现设备、移动视频再现设备或移动游戏机这样的移动通信设备。
此外,UE20可以是MTC终端。MTC终端是在3GPP中讨论并且是为了作为人员不直接使用的、机器之间的通信的MTC而定制的无线电终端。例如,可以考虑满足一定触发条件时、作为医疗MTC应用的MTC终端收集人体心电信息并通过上行链路传输人体心电信息的情况。作为另一MTC应用,可以考虑使得售货机充当MTC终端并且MTC终端传输售货机的清单和销售的情况。
作为示例,这种MTC终端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但是不需要每个MTC终端都具有所有特征,并且具备哪些特征取决于应用。
·几乎不移动(低移动性)
·小容量数据传送(在线小数据传输)
·超低功耗(极低功耗)
·将每个MTC分组处理(基于组的MTC特征)
基站10是与覆盖范围内包含的UE20通信的无线电基站。顺便提及,基站10可以是eNodeB、中继节点、毫微微小区基站、微微小区基站、远端无线电头(RRH)等等。图1示出只将一个基站10连接到核心网络12的示例,但实际上可将很多个基站10连接到核心网络12。
核心网络12是包括管理节点(例如MME(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服务GW(网关)的操作者侧网络。MME是设置或释放用于数据通信的会话并控制交接的设备。MME经由称为eNodeB10和S1的接口连接。S-GW是路由和传送用户数据的设备。
<1-2.帧配置>
接着,在上述基站10与UE20之间共享帧的配置。
图2是示出帧格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10ms的无线电帧由10个1ms的子帧#0至#9形成。每个子帧由14个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号形成。一个资源块由子帧长度的12个OFDM副载波形成,并且在资源块单位中分配调度。一个OFDM符号是OFDM调制方法的通信方法使用的单位以及通过一次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的输出数据的单位。
每个子帧由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形成。控制区域由前面一到三个OFDM符号形成并用于传输称为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控制区域后面的数据区域用于传输称为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用户数据。
<1-3.随机接入>
UE20通过基站10进行称为随机接入的一系列操作。例如在UE20一开始从空闲模式接入基站10时、启动交接时、从基站10接收请求时、在传输系统脱离同步的情况下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时等等,进行随机接入。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与随机接入紧密相关,因此,下面详细描述随机接入。
(随机接入的一般理论)
随机接入大致可分为争用型(contention type)和非争用型。争用型是允许在随机接入开始时传输的前导码与其他终端竞争的方法。非争用型是提前传递预定标记以防前导码竞争的方法。标记指的是前导码承载的特定信息。
在本公开中,虽然主要采取争用型随机接入而不是非争用型随机接入来描述随机接入,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也可应用于非争用型。
为了能处理各种小区大小,为FDD(频率多路复用)系统定义了具有不同前导码长度的四种前导码格式0至3。格式0的前导码长度为1ms,格式1和格式2的前导码长度为2ms,格式3的前导码长度为3ms。在本公开中,主要描述FDD系统中前导码具有格式0的示例,但是前导码可具有其他格式,并且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也可应用于诸如TDD(时间多路复用)系统的其他系统。
下面参照图3描述用于这种随机接入的具体程序,图3示出用于基于LTE的随机接入的程序。下述程序是从某种视角的用于随机接入的程序,并且如同将在“2.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以及之后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随机接入也可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或者用于其他用途。
(系统信息的获取)
如图3所示,UE20首先从基站10接收系统信息(S81)。系统信息包括指示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临时布置位置、频率在PRACH的系统波段中的位置、PRACH的频率宽度、逻辑路由序列值(logical route sequence value)以及循环移位设定值的PRACH配置索引值。逻辑路由序列值用于产生前导码的标记,而循环移位设定值指定标记之间的距离。
(前导码的产生)
随后,在出现随机接入请求时,UE20从根据逻辑路由序列值和循环移位设定值产生的64个标记候选中选择一个标记,并产生具有选择的标记的前导码(S82)。
更具体而言,逻辑路由序列值的值在0与837之间,并且UE20利用预定的映射表,根据逻辑路由序列值决定物理路由序列数。映射表是示出逻辑路由序列值与物理路由序列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表格。
然后,UE20例如按照Zadoff Chu序列产生算法,根据物理路由序列数和循环移位设定值产生Zadoff Chu序列作为具有839个复数的序列。Zadoff Chu序列在自相关和交叉相关特征方面较好。此外,基于ZadoffChu序列的传输信号的包络线具有固定的振幅,并且因此可以减少由于功放所致的传输器失真。随后,UE20从根据不同的物理路由序列数和循环移位设定值确定的64个不同的Zadoff Chu序列中选择一个Zadoff Chu序列。然后,UE20利用该Zadoff Chu序列产生前导码作为标记。
图4是示出在频域中通过UE20产生的前导码的概念的示意图。在图4中,示出格式0的前导码。如图4所示,前导码将循环循环前缀添加给根据Zadoff Chu序列产生的符号。
前导码符号的符号长度是0.8ms,而循环前缀长度大约为0.1ms。因此,如图4所示,在前导码符号的末端与下一个资源块的开始端之间保证了大约0.1ms的保护时间。保护时间是考虑到在通过UE20传输前导码与前导码从UE20到达基站10中之间所需的时间差而提供的时间。保护时间为不使用定时提前值(TA)的前导码的传输所需,并且,为了传输其他信号,UE20使用根据随机接入响应获得的TA值来传输信号,从而实现通过基站对接收的信号的时间调整。
在FDD的格式0中前导码的信号副载波间隔为1.25kHz,因此,如图4所示,占据与6个资源块相对应的1.08MHz宽度的波段,用于前导码传输。
(前导码的传输)
然后,UE20在通过PRACH配置索引值限定的通信资源(时隙)中利用下一个到达的资源来传输前导码(S83)。
更具体而言,PRACH配置索引值占据0与63之间的值。在这些值中,与格式0相对应的PRACH配置索引值为0到15。下面参照图5更具体地描述通过每个PRACH配置索引值限定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资源。
图5是示出通过每个PRACH配置索引值限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的示意图。在图5中,SFN(系统帧数量)是无线电帧的序列号,并且限定0到1023用于SFN。
如图5所示,通过PRACH配置索引值限定的随机接入资源具有偏移等等的不同周期和周期性图案。例如,指标值“0”、“1”、“2”和“15”限定SFN为偶数的每个无线电帧中包含的一个子帧的资源。另一方面,指标值“3”至“5”限定所有无线电帧的每个无线电帧中包含的一个子帧的资源。类似地,通过下面渐增的索引值限定更多的资源。基站10基于诸如系统波段和所容纳用户的数量这样的条件决定索引值,从而适当确保了随机接入资源,并将包括索引值的系统信息通知系统的小区中的每个UE20。
(随机接入响应)
在从UE20接收前导码时,基站10获取具有64个标记的、接收到的前导码的标记的相关值(Zadoff Chu序列),并且能根据相关值识别接收到的前导码的标记。然后,基站10通过PDCCH将称为随机接入响应的消息传输给UE20(S84)。
更具体而言,随机接入响应包括识别的前导码的标记的ID、用于校正与UE20和基站10之间的距离成比例的传输延迟的定时提前值(TA)、作为UE20的标识符的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ID(C-RNTI)、以及20位的传输允许数据。如果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标记的ID正确,则UE20认可前导码传输成功。另一方面,如果标记的ID不正确,则UE20执行用于重传输的预定程序。
(L2/L3消息)
当接收到包含标记的正确ID的随机接入响应时,UE20向基站10传输L2/L3消息(S85)。L2/L3消息包括称为层2信息/层3信息的控制消息,例如RRC连接请求、跟踪区域更新请求以及调度请求,但是不包括用户数据。
(争用解决消息)
当基站10从UE20接收L2/L3消息并向UE20传输争用解决消息时(S86),建立基站10与UE20之间的连接。然后,UE20可以与基站10进行任何用户数据的通信。
<1-4.背景>
前面给出了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概述。下面,在详细描述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之前,描述导致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的背景。
在将来,预期将广泛使用以极低频率传递小容量数据的像MTC终端这样的终端。希望这种终端消耗的功率低,以将电池更换最小化。因此,需要与试图通过传统LTE实现的更宽波段以及加速显然不同的技术规范。
实现小容量数据通信的通信技术包括通过IEEE802.11指定的WLAN(无线电局域网)和蜂窝方法。
根据WLAN,在需要数据传输时可通过最少数量的数据包来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实现低比特率下低功耗的通信。但是,WLAN是要用于较小区域(通常大约为100m)的通信方法,因此将WLAN应用于其中需要广域中的通信的用途的困难程度高。
另一方面,蜂窝方法优于WLAN是因为可通过一个小区覆盖量级为几公里的广域。例如,在其中将具有传感器功能的MTC终端的系统布置在广域中并且MTC终端通过无线电方式向基站传输传感器数据的系统中,使用蜂窝方法的小容量数据传输被认为是适当的方式。
更具体而言,根据作为蜂窝方法的示例的WCDMA方法(第三代蜂窝系统),可利用随机接入信道进行小容量数据通信。在WCDMA方法中的随机接入程序与上述LTE中的随机接入程序近似相同,但是在用户消息传输方面有小的差异,因此将参照图6描述WCDMA方法中的随机接入程序。
(WCDMA方法中的随机接入)
图6是示出WCDMA方法中的随机接入程序的序列图。首先,在从基站传递了用于随机接入的基本系统信息(S91)之后,UE将前导码传输给基站(S92)。
随后,基站利用AICH信道将PRACH响应(ACK/NACK)传输给UE(S93)。然后,在通过AICH验证ACK之后,UE通过PUSCH将UE消息传输给基站(S94)。在WCDMA中,UE可以传输大约几百比特的用户数据。当收到NACK时,UE重新尝试传输前导码。
(WCDMA方法的问题)
在WCDMA方法中,如上所述,可通过随机接入程序实现小容量数据通信。但是,蜂窝方法使用比WLAN更加复杂的协议和信号处理以及具有大传输功率等级的传输电路,因此,WCDMA方法中用于数据通信的功耗大于WLAN的功耗。因此,在WCDMA方法中使用随机接入程序的数据通信中,认为难以获得与WLAN相同的电池驱动时间。
此外,从其他观点而言,作为WCDMA方法的问题,可以列举出向LTE方法的系统迁移。WCDMA方法是老于LTE方法的通信方法,因此,对于将来新发展的蜂窝系统,希望采用在高速度和系统容量方面更好的LTE方法。此外,希望当前在操作中使用WCDMA方法的蜂窝系统逐个向LTE方法迁移。
因此,考虑到WCDMA方法的功耗大以及其作为网络产生的事实,不认为使用WCDMA方法是以低功耗实现小容量数据通信的最佳方案。
(LTE方法的讨论)
在参照附图3所述的LTE方法的一般随机接入方法中,允许在前导码之后传输L2/L3消息(S85),但是不允许用户数据的传输。因此,对于LTE方法中的一般的随机接入方法而言,难以实现像WCDMA方法那样的小容量数据通信。
就此而言,可以考虑在LTE方法中也允许连同L2/L3消息的传输一起传输用户数据的构想。在这种情况下,就像WCDMA方法,在LTE方法中也可以实现小容量数据通信。但是,如果允许连同L2/L3消息的传输一起传输用户数据,就可能消耗与WCDMA方法相同等级的功耗,因此,如同WCDMA方法,难以保证充分的电池驱动时间。
除了上述电池驱动时间之外,RAN(无线电网络)的过载也是顾虑。也就是说,已知在存在非常大量UE的蜂窝系统中大量UE同时启动随机接入时,基站与UE之间的无线电间隔拥挤,导致性能的极度退化。在将来的蜂窝系统中,假定在小区中出现非常大量的MTC终端,因此,RAN过载的出现极其重要。对于RAN过载的这种顾虑不能通过向L2/L3消息添加用户数据的方法来充分消除。
(本公开的重要性)
考虑到以上情况构思了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并且根据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可通过传输前导码来实现数据传输。因此,可以实现低功耗,此外可以抑制RAN过载的出现。下面将连续描述上述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
<<2.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20-1根据传输数据的值来选择前导码的标记。因此,接收到前导码的基站10-1可以根据前导码的标记来确定传输数据。
<2-1.第一实施例中UE的配置>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20-1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20-1包括天线组204、无线电处理单元210、下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40、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映射存储单元260、映射管理单元264、标记选择单元268以及前导码产生单元270。
天线组204接收来自基站10-1的无线电信号并获取高频电信号,以将高频信号提供给无线电处理单元210。此外天线组204基于从无线电处理单元210提供的高频信号将无线电信号传输给基站10-1。UE20-1包括由多个天线构成的天线组204,因此可以进行MIMO通信和多样性通信。
通过进行诸如放大、滤波和下转换这样的模拟处理,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将天线组204提供的高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下行链路信号)。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将上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240等等提供的基带信号(上行链路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因此,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和天线组204一起充当传输单元和接收单元。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可具有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DA转换的功能以及对下行链路信号进行AD转换的功能。
下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30从无线电处理单元210提供的下行链路信号中检测诸如PDCCH的控制信号或者诸如PDSCH的用户数据。当基站10-1决定/管理显示传输数据的值与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时,可将映射信息布置在PDCCH或PDSCH上。
上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240产生要传输给基站10-1的上行链路信号。更具体而言,上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240产生诸如PUCCH的控制信号以及诸如PUSCH的用户数据。当UE20-1决定/管理映射信息时,上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240可将映射信息布置在PUCCH或PUSCH上。
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要传输给基站10-1的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包括应用数据和UE20-1的标识数据。下面参照图8更具体地描述传输数据。
图8是示出传输数据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传输数据例如包括位b1至位b6的六个位,并且应用数据分配给b1、b2和标识数据分配给b3至b6。
应用数据是通过UE20-1处理的应用程序或者根据UE20-1承担的角色的数据。例如,当在售货机中设置UE20-1以假定报告售货机情况和销售的角色时,应用数据可以是显示售货机的销售或清单的数据。更具体而言,如果售货机每天的销售量超过预定值,可将“1”设置给位b1,如果售货机需要补充商品,可将“1”设置给位b2。此外,本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应用,因此,可假定各种数据作为应用数据。
标识数据是用于识别UE20-1的数据。标识数据可以是UE20-1唯一的ID,但是如果没有分配足够的位来表示唯一的ID,则标识数据可以是小区中唯一的本地ID。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基站10-1针对每个UE20-1保持本地ID与唯一ID之间的对应关系,则UE20-1可基于标识数据来识别。标识数据也可以是指示UE20-1所属群组的数据。例如,如果操作者要知道售货机每个区的销售量,而不是每个售货机的销售量,就可以通过将相同标识数据用于相同区的售货机中设置的UE20-1的群组来实现上述目的。
图7所示映射存储单元260存储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第一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在基站10-1与UE20-1之间共享。例如,当基站10-1决定/管理映射信息时,由通过基站10-1传输给UE20-1的映射信息共享映射信息。顺便提及,相同小区中出现的多个UE20-1可以保持相同的映射信息或者不同的映射信息。下面参照图9更具体地描述映射信息。
图9是示出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映射信息限定6位数据“000000”到“111111”的每个与标记0到标记63的一个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数据“000010”与标记2相关联。标记0到标记63是根据从基站10-1传递的逻辑路由序列值和循环移位设定值计算的64个标记。
映射管理单元264管理这种映射信息。例如,映射管理单元264可以决定映射信息或在必要时改变映射信息。例如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映射信息,可以提高数据机密性。
标记选择单元268基于映射存储单元260中存储的映射信息,选择与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的传输数据相对应的标记。如果传输数据例如是“000010”,则标记选择单元268从根据逻辑路由序列值和循环移位设定值计算的64个标记中选择与“000010”相关联的标记2。
前导码产生单元270利用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的标记产生前导码。下面参照图10描述前导码产生单元270的详细配置。
图10是示出前导码产生单元270的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前导码产生单元270包括FFT(快速傅里叶变换)272、副载波映射单元274、IFFT276以及CP插入单元278。
FFT272对通过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并提供给它的标记(ZadoffChu序列)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副载波映射单元274将从FFT272获得的频域数据布置在要传输的频率上。IFFT276将布置在频率上的数据转换为时基数据。然后,通过由CP插入单元278将循环前缀添加给时基数据来产生前导码。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20-1产生具有与传输数据相对应的标记的前导码,并经由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和天线组204将前导码传输给基站10-1。在通过PRACH配置索引值限定的多个随机接入资源中,UE20-1例如通过下一个到达的随机接入资源来传输前导码。
<2-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20-1的配置。下面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基站10-1的配置。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基站10-1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1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10-1包括天线组104、无线电处理单元110、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140、映射存储单元150、映射管理单元154、标记确定单元158、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0、标识数据存储单元170以及UE确定单元174。
天线组104接收来自UE20-1的无线电信号并获取高频电信号,以将高频信号提供给无线电处理单元110。此外天线组104基于从无线电处理单元110提供的高频信号将无线电信号传输给UE20-1。基站10-1包括由多个天线构成的天线组104,因此可以进行MIMO通信和多样性通信。
通过进行诸如放大、滤波和下转换这样的模拟处理,无线电处理单元110将天线组104提供的高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上行链路信号)。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110将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等等提供的基带信号(下行链路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110可具有对下行链路信号进行DA转换的功能以及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AD转换的功能。
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产生要从基站10-1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更具体而言,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产生PDCCH、PDSCH等等。当基站10-1决定/管理映射信息时,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可将映射信息布置在PDCCH或PDSCH上。
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140从无线电处理单元110提供的上行链路信号中检测诸如PUCCH的控制信号或者诸如PUSCH的用户数据。
如同UE20-1的映射存储单元260,映射存储单元150存储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如参照图9所述,因此这里省略详细描述。
映射管理单元154管理映射信息。例如,映射管理单元154可以决定映射信息或在必要时改变映射信息。例如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映射信息,可以提高数据机密性。
标记确定单元158根据相关输出值确定通过无线电处理单元110接收的前导码的标记。
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0基于映射存储单元150中存储的映射信息,确定与通过标记确定单元158确定的标记相对应的传输数据。例如,如果通过标记确定单元158确定的标记是标记2,则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0例如基于图9所示的映射信息,确定传输数据是“000010”。
标识数据存储单元170存储每个UE20-1的唯一ID与本地ID之间的对应关系。标识数据存储单元170在UE20-1做出向空闲模式的转变之后一旦做出向活跃模式的转变,可以继续保持UE20-1的标识数据。
UE确定单元174通过参考标识数据存储单元170,根据在由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0确定的传输数据中包含的标识数据,确定已经传输前导码的UE20-1。然后,所确定的UE20-1的唯一ID以及传输数据中包含的应用数据被传输到核心网络12。
<2-3.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基站10-1和UE20-1的配置。下面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整理操作的序列图。如图12所示,当基站10-1的映射管理单元154首先决定映射信息时(S304),基站10-1将决定的映射信息发信号给UE20-1(S308)。然后,基站10-1和UE20-1分别将映射信息存储在映射存储单元150和映射存储单元160中(S312)。
然后,在基站10-1传递系统信息之后(S316),UE20-1的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传输数据(S320),然后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与传输数据相对应的标记(S324)。然后,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产生具有通过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的标记的前导码(S328)。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和天线组204将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产生的前导码传输给基站10-1(S332)。
另一方面,当从UE20-1接收前导码时,基站10-1确定前导码的标记(S336)。然后,基站10-1的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0基于映射数据确定与所确定的前导码的标记相对应的传输数据(S340)。之后,例如经由核心网络12将确定的传输数据传输给预定的操作者。
如果接收前导码成功,则基站10-1可以像正常的随机接入程序一样传输随机接入响应。在这种情况下,UE20-1可以基于从基站10-1接收的随机接入响应,认识到传输数据被正常传输给基站10-1。另一方面,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20-1可以不继续包括L2/L3消息的传输的随机接入程序。通过采用这种配置,UE20-1可以仅通过前导码的传输将数据传输给基站10-1,因此,可以抑制功耗和RAN过载的出现。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改变映射信息。下面参照图13更具体地描述这种情况。
图13是示出映射信息的改变操作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决定最终映射信息之后经过预定时间时(S354),基站10-1的映射管理单元154决定新的映射信息(S358)。然后,基站10-1将新的映射信息发信号给UE20-1(S362),并且基站10-1和UE20-1分别将映射信息存储在映射存储单元150和映射存储单元160中(S366)。
图13示出基于经过的预定时间改变映射信息的示例,但是映射管理单元154也例如可基于来自UE20-1的请求来改变映射信息。此外,图13示出通过基站10-1改变映射信息的示例,但是UE20-1也可以改变映射信息。
<<3.第二实施例>>
前面描述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下面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20-2根据传输数据的值选择传输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因此,已经接收到前导码的基站10-1可以根据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确定传输数据。
<3-1.第二实施例中UE的配置>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20-2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14所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20-2包括天线组204、无线电处理单元210、下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40、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映射存储单元261、映射管理单元264、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以及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天线组204、无线电处理单元210、下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40以及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因此这里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映射存储单元261存储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基站10-2与UE20-2之间共享映射信息。顺便提及,出现在相同小区的多个UE20-1可以保持相同的映射信息或者不同的映射信息。下面参照图15更具体地描述映射信息。
图15是示出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映射信息限定10位数据“0000000000”到“1111111111”的每个与SFN0到SFN1023中的一个SFN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数据“0000000010”与SFN2相关联。如参照图5所述,SFN是加在每个10ms的无线电帧上的序列号。在LTE中,占据与用于前导码的传输的随机接入资源的6个资源块相对应的1.08MHz的带宽,仅用于Zadoff Chu序列的传输,以实现上行链路的初始接入。因此,导致UE20-2为了传输用户数据例如连续进行多次随机接入,这是无线电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希望避免。就此而言,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方法,仅限定SFN与数据之间的映射,因此,实际上不涉及无线电资源的浪费。
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基于映射存储单元261中存储的映射信息,选择与通过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的传输数据相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例如,如果传输数据是“0000000010”,则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选择与“0000000010”相关联的SFN2。
无线电处理单元210通过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选择的SFN中的指定子帧,传输通过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产生的前导码。因此,已经接收到前导码的基站10-2可以基于接收到前导码的SFN来确定传输数据。
(补充说明)
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通过UE20-2表示的传输数据的位数根据分配给UE20-2的PRACH配置索引值而改变。例如,如图5所示,PRACH配置索引值“0”、“1”、“2”和“15”只指定偶数SFN作为随机接入资源。因此,被分配了“0”、“1”、“2”和“15”的UE20-2可通过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表示从0到511的9个位。被分配“0”、“1”、“2”和“15”的UE20-2的映射信息可以限定从0到511的9位数据与偶数SFN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PRACH配置索引值“3”到“5”指定所有SFN作为随机接入资源。因此,被分配了“3”到“5”其中之一的UE20-2可通过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表示从0到1023的10个位。被分配“3”到“5”其中之一的UE20-2的映射信息可以限定从0到1023的10位数据与SFN0到SFN1023的任何SFN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如图5所示,PRACH配置索引值“6”到“14”指定所有SFN中的多个子帧作为随机接入资源。因此,被分配了“6”到“14”其中之一的UE20-2可通过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表示10位的整数倍的数据。被分配“6”到“14”其中之一的UE20-2的映射信息可以限定11位或更多位的数据与任何SFN及其子帧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当多个随机接入资源被布置在相同时隙的频率上时,还可以表示更高的位。例如,被分配了“14”的UE20-2可通过SFN的选择表示10个位并且通过子帧的选择表示3和4个位,因此,如果考虑频率方向上的自由度,可以表示总共差不多20个位的数据。
(应用示例)
上面描述了通过SFN中子帧选择的自由度或者频率选择的自由度扩展传输数据的示例,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扩展传输数据。作为这些其他方法的其中之一,可以列举针对预定数量的10ms的无线电帧的每一个限定超级系统帧的方法。下面参照图16更具体地描述该方法。
图16是示出子帧、无线电帧与超级系统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在图16所示示例中,一个超级系统帧由1023个无线电帧构成,并且超级系统帧数量的一个周期为0到6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超级系统帧的选择的自由度,UE20-2可以传递附加的6位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传输数据选择随机接入资源会导致前导码传输定时的随机性。因此,可以认为第二实施例可用于在实现MTC终端的广泛使用时消除MTC终端的PRACH过载。
例如,如果如图16所示限定超级系统帧,一个超级系统帧为10.24s,因此,超级系统帧的一个周期大约是655s,即,大约11min。因此,当限定图16所示超级系统帧时,前导码的传输定时可以被分散为大约11min。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超级帧,因为在数据的延迟时间与可以传输的数据的位数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所以可以基于MTC中期望的延迟时间来决定位的数量。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一定要消除过载,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配置超级帧,则希望超级帧特别是在避免RAN拥挤方面有效。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技术除了通过超级帧的信息通信之外,也可用于上述目的。
<3-2.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20-2的配置。下面参照图17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10-2的配置。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10-2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17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站10-2包括天线组104、无线电处理单元110、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140、映射存储单元151、映射管理单元154、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1、标识数据存储单元170、UE确定单元174以及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天线组104、无线电处理单元110、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140等等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因此,这里省略其详细描述。
与UE20-2的映射存储单元261类似,映射存储单元151存储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
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通过无线电处理单元110确定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例如,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确定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的超级系统帧数量、SFN以及子帧数量。
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1基于映射存储单元151中存储的映射信息,确定与通过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相对应的传输数据。例如,如果通过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是SFN2,则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1例如基于图15所示的映射信息,确定传输数据是“0000000010”。
<3-3.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10-2和UE20-2的配置。下面参照图1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整理操作的序列图。如图18所示,当基站10-2的映射管理单元154首先决定映射信息时(S404),基站10-2将决定的映射信息发信号给UE20-2(S408)。然后,基站10-2和UE20-2分别将映射信息存储在映射存储单元151和映射存储单元161中(S412)。
然后,在基站10-2传递系统信息之后(S416),UE20-2的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传输数据(S420),然后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选择与传输数据相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S424)。然后,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从64个标记中选择任何一个标记,并利用选择的标记产生前导码(S428)。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和天线组204利用选择的随机接入资源将前导码传输给基站10-1(S432)。
另一方面,到从UE20-2接收到前导码时,基站10-2确定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S436)。然后,基站10-1的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1基于映射数据确定与所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相对应的传输数据(S440)。之后,例如经由核心网络12将所确定的传输数据传输给预定的操作者。
如果接收前导码成功,则基站10-2可以像正常的随机接入程序一样传输随机接入响应。在这种情况下,UE20-2可以基于从基站10-1接收的随机接入响应,认识到传输数据被正常传输给基站10-2。另一方面,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20-2可以不继续包括L2/L3消息的传输的随机接入程序。通过采用这种配置,UE20-2可以通过前导码的传输仅将数据传输给基站10-1,因此,可以抑制功耗和RAN过载的出现。
<<4.第三实施例>>
前面描述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下面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通过组合根据第一实施例对标记的选择和根据第二实施例对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可以实现利用前导码的大容量数据通信。
<4-1.第三实施例中UE的配置>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UE20-3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19所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UE20-3包括天线组204、无线电处理单元210、下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40、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映射存储单元262、映射管理单元264、标记选择单元268、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以及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天线组204、无线电处理单元210、下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240以及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如同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映射存储单元262存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以及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映射存储单元262存储显示用于选择传输数据中标记的比特位置以及用于选择传输数据中随机接入资源的比特位置的第三映射信息。与其他映射信息类似,第三映射信息也在UE20-3与基站10-3之间共享,并且映射存储单元262充当第一至第三存储单元。下面参照图20更具体地描述第三映射信息。
图20是示出通过分割传输数据获得的标记选择数据和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数据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当传输数据由位b1至b20的20个位形成时,第三映射信息限定20个位中用于标记选择的6个位以及用于随机接入资源选择的14个位。在图20所示示例中,将位b1、b6、b18、b12、b9、b2限定为标记选择数据,将位b5、b19、b16、…b7、b11限定为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数据。
因此,当组合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记选择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时,通过不规则地将传输数据分割为标记选择数据和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数据,可以提高传输数据的机密性。通过在适当的时候改变第三映射信息,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用于每种用途的比特位置或者比特顺序,UE20-3或基站10-3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数据的机密性。
标记选择单元268通过参考映射存储单元262中存储的第三映射信息,根据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的传输数据中识别标记选择数据。然后,标记选择单元268基于映射存储单元262中存储的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选择与识别的标记选择数据相对应的标记。前导码产生单元270利用通过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的标记产生前导码。
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通过参考映射存储单元262中存储的第三映射信息,从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的传输数据中识别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数据。然后,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基于映射存储单元262中存储的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选择与识别的随机接入资源选择数据相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无线电处理单元210通过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选择的随机接入资源,传输通过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产生的前导码。因此,基站10-3可以基于前导码的标记以及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来确定传输数据。
<4-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
下面参照图21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基站10-3的配置。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基站10-3的配置的功能方框图。如图21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基站10-3包括天线组104、无线电处理单元110、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140、映射存储单元152、映射管理单元154、标记确定单元158、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2、标识数据存储单元170、UE确定单元174以及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天线组104、无线电处理单元110、下行链路信号产生单元130、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单元140等等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因此,这里省略其详细描述。
映射存储单元152存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以及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此外,映射存储单元152存储显示用于传输数据中标记的选择的比特位置以及用于传输数据中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的比特位置的第三映射信息。映射存储单元152充当第一至第三存储单元。
标记确定单元158根据相关输出值确定通过无线电处理单元110接收的前导码的标记。
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通过无线电处理单元110确定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例如,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确定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的超级系统帧数量、SFN以及子帧数量。
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2基于映射存储单元152中存储的、显示数据与标记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确定与通过标记确定单元158确定的标记相对应的数据。此外,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2基于映射存储单元152中存储的、显示数据与随机接入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映射信息,确定与通过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相对应的数据。
此外,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2基于映射存储单元153中存储的第三映射信息,通过组合标记确定单元158确定的数据和通信资源确定单元180确定的数据来确定传输数据。
<4-3.第三实施例中的操作>
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基站10-3和UE20-3的配置。下面参照图22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操作。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整理操作的序列图。如图22所示,当基站10-3的映射管理单元154首先决定三种映射信息时(S504),基站10-3将决定的三种映射信息发信号给UE20-3(S508)。然后,基站10-3和UE20-3分别将三种映射信息存储在映射存储单元152和映射存储单元162中(S512)。
然后,在基站10-3传递系统信息之后(S516),UE20-3的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产生传输数据(S520),然后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选择与传输数据相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S524)。此外,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与传输数据相对应的标记(S528)。前导码产生单元270利用通过标记选择单元268选择的标记产生前导码(S532)。此外,无线电处理单元210和天线组204通过通信资源选择单元280选择的随机接入资源,传输由前导码产生单元270产生的前导码。
另一方面,当从UE20-3接收到前导码时,基站10-3确定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S540)。此外,基站10-3的标记确定单元158确定前导码的标记pf(S544)。然后,基站10-3的传输数据确定单元162通过确定与所确定的标记相对应的数据以及与所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相对应的数据并组合数据,确定传输数据(S548)。之后,例如经由核心网络12将确定的传输数据传输给预定的操作者。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如上所述,通过组合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记的选择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可以实现利用前导码的大容量数据通信。
<4-4.修改>
下面描述上述实施例的一些修改。
(第一修改)
通常,将用于循环冗余校验(CRC)以确定是否将数据正确传递给接收侧的符号位附加给传输数据。此外从数据机密性的观点而言,经常在加密之后传输数据。
就像在3G中,通过利用终端的USIM与网络认证中心之间共享的密钥K产生被称为秘钥流的随机数并进行数据和密钥流之间的异或操作,来进行LTE中数据的加密。密钥流预期一次性使用,并且在必要时改变密钥。
更具体而言,LTE具有称为Snow3G和AES的两种加密算法作为标准算法。Snow3G在32位单元中进行,AES在128位单元中进行。
因此,如果可通过前导码传输一次传递的位长度应当是20位,那么就难以通过前导码传输一次传递利用上述加密算法加密的加密数据。因此,作为第一修改,提出将加密数据分割为传输数据的多个片段并多次传输前导码的技术。下面参照图23更具体地描述该技术。
图23是示出加密数据的分割的示意图。如图23所示,当产生包含E1至E32的32位加密数据时,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可将传输数据分割为包含E1至E16的第一传输数据以及包含E17至E32的第二传输数据。此外,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可包含关联数据C1至C4,关联数据C1至C4指示第一传输数据与第二传输数据的关联。通过采用这种配置,通过在基站10-3中组合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可以获得包含E1至E32的加密数据。
当使用AES(128位)时,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可以缓冲数据直到达到128个位,并在数据达到128个位之后进行块加密,以将128位的加密数据分割为8个传输数据的片段。用于这种加密的加密密钥事先在安全的下行通信路径上传送。
(第二修改)
在第三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标记的选择和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表示传输数据的示例,但是也可以通过标记的选择和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的其中之一来表示传输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传输数据产生单元250可将指示标记和随机接入资源哪一个对应于传输数据的标志添加在传输数据上。通过采用这种配置,基站10-3可以判断传输数据的确定应当基于标记和随机接入资源的哪一个。
(第三修改)
基站10-3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指定其中允许通过传输前导码来传输传输数据的时隙。例如,基站10-3可通过指定预定的时间间隔(比如30分钟的间隔或者1小时的间隔)来允许传输,或者在月末或者在指定的时隙中允许传输。在这种情况下,UE20-3仅在通过基站10-3指定的时隙中进行传输。
<<5.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UE20-1根据传输数据的值选择前导码的标记。因此,已经接收到前导码的基站10-1可以根据前导码的标记确定传输数据。
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20-2根据传输数据的值选择传输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因此,已经接收到前导码的基站10-1可以根据通过其接收前导码的随机接入资源确定传输数据。
此外,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UE20-3可以通过组合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标记的选择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利用前导码实现更大容量的数据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可通过传输前导码来实现数据传输,因此,可以显著降低UE20的功耗,还可以抑制RAN过载的出现。
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发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并且应当理解,它们将自然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不一定要按照序列图所述的顺序有序地进行这里的基站10和UE20中处理的每个步骤。例如,可以按照不同于序列图所述的顺序或者并行地进行基站10和UE20中处理的每个步骤。
此外,导致诸如CPU、ROM、RAM等等硬件包含在基站10或UE20中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上述基站10或UE20的每个配置作用于标准上。此外,提供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此外,本技术也可配置如下。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资源选择单元,用于选择通信资源,以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2)根据(1)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映射信息,所述映射信息显示多个通信资源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通过参考所述映射信息来选择与所述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3)根据(2)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映射信息与作为所述前导码的传输目的地的基站共享。
(4)根据(3)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映射信息。
(5)根据(3)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映射信息。
(6)根据(2)至(4)任一项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映射改变单元,用于改变所述映射信息。
(7)根据(1)至(6)任一项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在指定时隙中选择与所述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8)根据(1)至(7)任一项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传输数据产生单元,用于通过将目标数据分为多个分割数据片段,来产生多个传输数据片段。
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含分割数据和关联数据,所述关联数据显示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产生的其他传输数据的关联。
(9)根据(1)至(8)任一项的通信设备,
其中,由LTE中限定的预定数量的无线电帧来形成超级系统帧,以及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从多个所述超级系统帧的范围内选择与所述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10)根据(1)至(9)任一项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含所述通信设备的标识数据。
(11)根据(1)至(10)任一项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含加密数据。
(12)根据(1)至(11)任一项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资源是在LTE中限定的无线电帧。
(13)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
(1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设备,包括资源选择单元,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通信资源,以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及
基站,基于通过其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15)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通信设备接收前导码,所述通信设备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所述前导码;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通过其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1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从通信设备接收前导码,所述通信设备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所述前导码;以及
基于通过其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附图标记列表
10 基站
12 核心网络
20 UE
150,151,152,160,161,162 映射存储单元
154,264 映射管理单元
158 标记确定单元
160,161,162 传输数据确定单元
180 通信资源确定单元
250 传输数据产生单元
268 标记选择单元
270 前导码产生单元
280 通信资源选择单元
Claims (16)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资源选择单元,用于选择通信资源,以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映射信息,所述映射信息显示多个通信资源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通过参考所述映射信息来选择与所述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映射信息与作为所述前导码的传输目的地的基站共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映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映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映射改变单元,用于改变所述映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在指定时隙中选择与所述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传输数据产生单元,用于通过将目标数据分为多个分割数据片段,来产生多个传输数据片段。
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含分割数据和关联数据,所述关联数据显示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产生的其他传输数据的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由LTE中限定的预定数量的无线电帧来形成超级系统帧,以及
其中,所述资源选择单元从多个所述超级系统帧的范围内选择与所述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含所述通信设备的标识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包含加密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资源是在LTE中限定的无线电帧。
13.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
1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设备,包括资源选择单元,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通信资源,以在随机接入中传输前导码,所述资源选择单元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及
基站,基于通过其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15.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通信设备接收前导码,所述通信设备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所述前导码;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通过其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1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从通信设备接收前导码,所述通信设备选择与传输数据的值相对应的通信资源,用于在随机接入中传输所述前导码;以及
基于通过其接收所述前导码的通信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91573A JP2013055461A (ja) | 2011-09-02 | 2011-09-02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
JP2011-191573 | 2011-09-02 | ||
PCT/JP2012/065979 WO2013031351A1 (ja) | 2011-09-02 | 2012-06-22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48947A true CN103748947A (zh) | 2014-04-23 |
Family
ID=4775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40913.5A Pending CN103748947A (zh) | 2011-09-02 | 2012-06-22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140292A1 (zh) |
EP (1) | EP2747503A4 (zh) |
JP (1) | JP2013055461A (zh) |
CN (1) | CN103748947A (zh) |
AU (1) | AU2012303304A1 (zh) |
BR (1) | BR112014004051A2 (zh) |
CA (1) | CA2838616A1 (zh) |
MX (1) | MX2014002067A (zh) |
RU (1) | RU2014106548A (zh) |
WO (1) | WO2013031351A1 (zh) |
ZA (1) | ZA20140035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69239A1 (zh) * | 2014-05-09 | 2015-11-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08886814A (zh) * | 2016-05-11 | 2018-11-23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前导码区域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341176A1 (en) * | 2013-05-16 | 2014-11-20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Device Discovery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
US9641303B2 (en) * | 2013-09-09 | 2017-05-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low density signature space |
CN111867120B (zh) * | 2014-04-04 | 2024-05-3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ES2973508T3 (es) * | 2015-10-29 | 2024-06-2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Procedimientos y terminal para radiodifundir información del sistema bajo demanda |
JP6553533B2 (ja) * | 2016-03-11 | 2019-07-3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 |
US20170265230A1 (en) * | 2016-03-14 | 2017-09-1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Backoffs |
CN108206724B (zh) * | 2016-12-16 | 2022-03-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机、接收机、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9816A (zh) * | 2005-03-30 | 2008-05-28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往返延时和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513112A (zh) * | 2006-08-29 | 2009-08-19 | 夏普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方法 |
CN101606334A (zh) * | 2007-02-12 | 2009-1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高速ue接入的方法和过程 |
JP2010178277A (ja) * | 2009-02-02 | 2010-08-12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1109715A (ja) * | 2005-12-28 | 2011-06-02 | Panasonic Corp | 通信方法、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装置 |
WO2011100596A2 (en) * | 2010-02-12 | 2011-08-1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
WO2011100540A1 (en) * | 2010-02-12 | 2011-08-1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Access contro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58595A1 (en) * | 2005-03-30 | 2007-03-15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24258B1 (ko) * | 2006-08-23 | 2014-08-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
GB0714927D0 (en) * | 2007-08-01 | 2007-09-12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Resource allocation |
EP4017033A1 (en) * | 2008-03-19 | 2022-06-22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response decision metho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decision method, and program |
JP5515559B2 (ja) | 2009-09-25 | 2014-06-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通信装置 |
-
2011
- 2011-09-02 JP JP2011191573A patent/JP2013055461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6-22 RU RU2014106548/07A patent/RU2014106548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6-22 CA CA2838616A patent/CA283861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6-22 US US14/127,283 patent/US201401402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6-22 WO PCT/JP2012/065979 patent/WO201303135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6-22 BR BR112014004051A patent/BR112014004051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6-22 CN CN201280040913.5A patent/CN103748947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6-22 EP EP12827375.2A patent/EP274750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6-22 AU AU2012303304A patent/AU201230330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6-22 MX MX2014002067A patent/MX2014002067A/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
- 2014-01-16 ZA ZA2014/00352A patent/ZA201400352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9816A (zh) * | 2005-03-30 | 2008-05-28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往返延时和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JP2011109715A (ja) * | 2005-12-28 | 2011-06-02 | Panasonic Corp | 通信方法、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装置 |
CN101513112A (zh) * | 2006-08-29 | 2009-08-19 | 夏普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随机接入信道发送方法 |
CN101606334A (zh) * | 2007-02-12 | 2009-1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高速ue接入的方法和过程 |
JP2010178277A (ja) * | 2009-02-02 | 2010-08-12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1100596A2 (en) * | 2010-02-12 | 2011-08-1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
WO2011100540A1 (en) * | 2010-02-12 | 2011-08-1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Access contro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69239A1 (zh) * | 2014-05-09 | 2015-11-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
TWI566629B (zh) * | 2014-05-09 | 2017-01-11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A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
US10285194B2 (en) | 2014-05-09 | 2019-05-07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8886814A (zh) * | 2016-05-11 | 2018-11-23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前导码区域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
US11229049B2 (en) | 2016-05-11 | 2022-01-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preamble zone selec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X2014002067A (es) | 2014-05-30 |
WO2013031351A1 (ja) | 2013-03-07 |
RU2014106548A (ru) | 2015-08-27 |
JP2013055461A (ja) | 2013-03-21 |
BR112014004051A2 (pt) | 2017-03-07 |
CA2838616A1 (en) | 2013-03-07 |
EP2747503A1 (en) | 2014-06-25 |
US20140140292A1 (en) | 2014-05-22 |
EP2747503A4 (en) | 2015-04-15 |
AU2012303304A1 (en) | 2014-01-09 |
ZA201400352B (en) | 2014-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12846B2 (en) | Mechanisms for enhanc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 |
CN103748947A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 |
CN103765961B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基站 | |
CN102265680B (zh) |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3621146B (zh) | 用于有限带宽通信装置的蜂窝通信系统支持 | |
CN108112076B (zh) | 配置上行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JP6795489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2388319B (zh) | 生成用于准确到达时间差估计的基准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936558B (zh) | 一种增强的探测参考信号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60366717A1 (en)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3959695A (zh) | 无线通信环境中具有多个定时超前的上行链路同步 | |
CN103283283A (zh) | 节能基站和方法 | |
CN102238551A (zh) | 改善上链路传输或信令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 |
KR20130140005A (ko)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기지국 간 접속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12399627B (zh) | 一种dmrs端口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5643636A (zh) | 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9845173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定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123785A (zh) | 通信方法及系统 | |
US20220173953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215582B (zh) | 加强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
Zhang et al. | Hybrid ORA and NORA schem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in long‐term evolution networks | |
KR102301121B1 (ko) | 탐색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