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1853B -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1853B
CN103731853B CN201410023177.3A CN201410023177A CN103731853B CN 103731853 B CN103731853 B CN 103731853B CN 201410023177 A CN201410023177 A CN 201410023177A CN 103731853 B CN103731853 B CN 103731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ouble card
configuration factor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31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1853A (zh
Inventor
杨乘骁
袁超
张瞰
张檬
叶闻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le Coo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le Coo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le Coo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le Coo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231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1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1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853A/zh
Priority to US15/110,951 priority patent/US9736677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70623 priority patent/WO2015106675A1/zh
Priority to EP15737203.8A priority patent/EP3096548A4/en
Priority to KR1020167022460A priority patent/KR101828904B1/ko
Priority to JP2016547137A priority patent/JP6228315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1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853B/zh
Priority to JP2017198528A priority patent/JP6453417B2/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其中,所述双卡云识别方法适用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或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通信的设备,该方法可包括: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每张SIM卡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完成匹配;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当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并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匹配的配置因素;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应用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应用,完成匹配,并保存所述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方式的获取方式,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Description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通讯的普及,拥有多张电话卡的人越来越多。例如,有一些人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会在多地之间往返,会同时拥有多个具有不同归属地的电话卡;又例如,有一些人会同时拥有多个属于不同运营商的电话卡,例如移动、联通、电信等;还例如,有一些人会将工作电话和私人电话予以区分,从而拥有多个电话卡。为了给具有多个电话卡的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通话体验,双卡双待手机应运而生。所谓双卡双待手机就是指,在一部手机中可以同时装两张SIM卡,并且这两张卡均处于待机状态。此外,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制式,还出现了双网双待手机,即装在同一部手机中的两张SIM卡分别属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例如一张SIM卡支持GSM网络,而另一张SIM卡支持CDMA网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自带的拨号软件因为使用不方便或功能不贴合用户需求而广受用户诟病,诸多第三方通讯软件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第三方通讯软件,通常默认移动终端设备为单卡机,因此对于双卡机用户,没有智能的第三方通讯软件与其匹配。第三方通讯软件之所以迟迟无法适用于双卡机,是因为存在着以下问题。
其一,受到手机厂商的限制,第三方通讯软件通常无法直接获知双卡机型的配置因素,例如每个卡槽的基本参数或调用卡槽中的SIM卡执行对应功能的实现函数等,这就会导致第三方通讯软件无法全面接管系统通信,无法提供给用户完整的功能体验,例如无法获取未接来电或无法呈现通话记录列表,甚至无法切换SIM卡执行通话或执行查找或存储联系人等功能,这样的第三方通讯软件是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的。
目前,常规的获取双卡机型配置因素的办法是在购买了该具体机型的双卡手机之后,通过对该双卡机型进行反编译,以获得每一个卡槽的配置因素。然而,面对众多厂商层出不穷的双卡机型,每出一台机型就买回来进行反编译以获取对应的配置因素,既不具操作性,从成本角度考虑,也不现实。
其二,不同的手机厂商对双卡机型的上述配置因素的命名或定义方法各不相同,甚至由于生产批次的不同,相同手机厂商对同一款双卡机型的上述配置因素都有可能存在差异。即使能通过对某一种型号的手机进行反编译,获得上述配置因素,其结果也无法应用于其它型号的手机,甚至无法应用于同一厂商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手机。甚至,对于同一款双卡机型进行反编译获得上述配置因素之后,当用户反复开关机或插拔SIM卡之后,原有的配置因素会发生变化,而由于这个配置因素的更新视不同用户的使用情况而不同,为每个用户定制不同的配置因素也不现实。
面对广大的双卡机用户以及随时更新的双卡机型,第三方通讯软件如何响应用户的需求,实现对双卡机型的快速智能识别,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便捷的识别配备双卡移动通讯终端中每一张SIM卡的配置因素的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卡云识别的方法,适用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或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通信的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SIM卡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完成匹配;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可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也可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实现函数,还可包括上述两者;当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并分析移动通讯终端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匹配的配置因素;将所获取的匹配的配置因素应用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完成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并保存所述配置因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卡云识别系统,其中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数据库,存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及匹配的配置因素;双卡云识别设备,适于和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和所述数据库进行通信,实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其中,所述双卡云识别设备还包括:配置因素查询模块,适于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相匹配的配置因素;配置因素获取模块,适于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和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SIM卡匹配的配置因素;配置因素记录模块,适于将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及由所述配置因素获取模块获取的配置因素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包括:具备双卡功能的卡槽;查询模块,适于发送检测数据,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匹配的配置因素,以及接收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结果;获取模块,适于监控和分析系统通话进程,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传输模块,适于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与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通信,其中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指令或数据,其中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配备为双卡设备;数据库,适于存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和匹配的配置因素;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查询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指令或数据,在所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并反馈查询结果;获取模块,适于当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与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对应的配置因素;存储模块,适于将由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配置因素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卡云识别方法,包括:分析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函数或数据或根据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当确认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设备时,检测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SIM卡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根据检测结果,完成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卡云识别系统,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数据库,存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及匹配的配置因素;双卡云识别设备,适于和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和所述数据库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双卡云识别设备根据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或对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函数或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当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机型时,所述双卡云识别设备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实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上述基本参数可包括以下一项数据或组合: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参数也可包括其它能够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工作过程中对其通信产生标识性影响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上述实现函数可为以下一种或多种: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实现函数也可为其它用于标识SIM卡基本工作属性的实现函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通过对系统函数进行扫描获取对应的实现函数以及对系统通信进程进行监控和分析获取对应的基本参数,获得双卡移动通讯终端执行完整通信功能所必须的配置因素,从而免除了传统方法中不得不依靠反编译手段的限制,再也无需紧跟厂商的步伐不停地购买新机型,大大节约了第三方通信软件研发的人力和财力成本。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根据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函数或数据或机型,对其是否为双卡机型做出判断,并进一步通过数据库查询与其相匹配的配置因素,以实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从而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并实现其适配。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方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方法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适用双卡云识别方法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架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本发明适用双卡云识别方法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其中,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双卡移动通讯终端110,存储移动通讯终端机型及匹配的配置因素的数据库120以及双卡云识别设备200。
其中,双卡云识别设备200与移动通讯终端110以及数据库120进行通信。具体来说,双卡云识别设备200通过获取移动通讯终端110的机型,或者对移动通讯终端110的部分或全部系统函数或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移动通讯终端110是否为双卡机型。例如,数据库120可汇总所有双卡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双卡云识别设备200获取移动通讯终端110的机型,并在数据库200中进行查找,判断该移动通讯终端110是否为双卡机型;或者双卡云识别设备200对该移动通讯终端110的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根据用于指示卡槽的参数数目判断该移动通讯终端110是否为双卡机型;或者双卡云识别设备200采用包含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或其子集的字符串对该移动通讯终端110的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或者双卡云识别设备200将该移动通讯终端110中的实现函数与每一种双卡机实现函数可能命名方式的汇总结果进行比对,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
当双卡云识别设备200判断该移动通讯终端110为双卡机型时,双卡云识别设备200在数据库120中查找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相匹配的配置因素,从而实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任何一种或其组合。
参考图2,在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卡云识别设备200可包括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
其中,当确认移动通讯终端110中存在至少两张SIM卡时,移动通讯终端210通过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在数据库120中进行查询。当存在与该移动通讯终端110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反馈该匹配的配置因素,采用该匹配的配置因素对该移动通讯终端110进行操作。当不存在与该移动通讯终端110相匹配的配置因素时,触发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20获取该移动通讯终端110中每一张SIM卡的配置因素,并通过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将该移动通讯终端110的机型以及所获取的配置因素记录在数据库120中。
具体来说,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还可进一步包括:基本参数获取模块231,适于监控移动通讯终端110的系统通话进程,获取基本参数;实现函数获取模块232,适于扫描系统函数,获取符合设定规则的实现函数。
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数据: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基本参数可为对应的参数名称,也可为对应的参数数值,也可为对应的参数类别。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参数还可包括其它任一种或几种能够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工作过程中对其通信或其它功能产生标识性影响的参数,例如能够对由哪一张SIM卡或哪一个号码进行拨出或接入或产生通话记录进行标识。
所述实现函数可为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实现函数也可包括其它用于标识SIM卡基本工作属性的实现函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终端型号或性能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所述基本参数包含上述未提及的参数名称或参数数值或参数种类,或所述实现函数包含上述未提及的函数,其并不应对本发明的发明实质造成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本参数获取模块231可包括:监听模块,适于监听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对应的系统数据;分析模块,适于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基本参数。发明人发现,当用户进行系统通话时,例如用户采用该移动通讯终端110的系统进程拨打某号码或者接听来电时,通过监听系统通话,可获取一串包含执行拨出通信的卡槽参数的系统数据。发明人进一步对所获取的系统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获取所述基本参数。
其中,上述包括以下所提及的通话进程可以为接听电话或拨打号码,也可为其它任何与通话相关联的指令或动作,其并不受通话是否接通的影响。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通话进程也可为执行某个操作指令或发送短信至某个号码。
具体来说,所述分析模块可适于根据两次系统通话进程对应的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发生改变的数据位,通过确定用于标记基本参数的数据位从而确定基本参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析模块适于根据基本参数设置用于过滤的字符串,并根据设定的字符串对所获取的系统数据进行过滤。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析模块还适于排除系统固定的数据位。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本参数获取模块231适于从移动通讯终端110的数据库中获取通话记录的卡槽参数。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本参数获取模块231还可包括交互模块,适于提示用户采用移动通讯终端110进行系统通信。
其中,实现函数获取模块232可包括对所有系统函数进行扫描,也可包括对部分系统函数进行扫描。例如通过在系统函数的设定位置进行扫描,获取设定规则的实现函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实现函数获取模块232可包括查找模块,适于采用包含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或其子集的字符串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函数获取模块232可包括对比模块,适于将系统中的实现函数与所有设定实现函数可能命名方式的汇总结果进行对比,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
其中,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和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位于移动通讯终端110中,也可位于移动通讯终端之外的设备中,例如云端设备中。例如,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和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可以全部位于移动通讯终端,或者全部位于移动通讯终端之外的设备中,例如云端设备中。又例如,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位于移动通讯终端,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和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位于移动通讯终端之外的设备中,例如云端设备中,或反之。又例如,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和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位于移动通讯终端,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位于移动通讯终端之外的设备中,例如云端设备中,或反之。还例如,配置因素获取模块230和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位于移动通讯终端,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位于移动通讯终端之外的设备中,例如云端设备中,或反之。
其中,数据库120可至少包含位于云端设备中的云端数据库121。数据库120也可由位于云端设备的云端数据库121和位于移动通讯终端110中的本地数据库122共同构成,此时,配置因素查询模块220可先对本地数据库122进行查询,也可根据联网情况,设置优先查询的数据库;配置因素记录模块240可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优先保存在云端数据库121中,也可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同步保存在云端数据库121和本地数据库122中,也可根据联网情况,选择保存配置因素的数据库。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其中,双卡云识别设备300可包括双卡查询模块310、配置因素查询模块320,配置因素获取模块330以及配置因素记录模块340。其中,双卡查询模块310适于对移动通讯终端110的系统参数或函数进行分析或通过移动通讯终端110与用户进行交互,确认移动通讯终端110是否为双卡设备。
具体来说,双卡查询模块310可包括:实现函数获取模块,适于查找移动通讯终端110中设定的实现函数;函数确认模块,适于判断所述设定的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是否符合双卡特征。此时,配置因素获取模块330一方面可适于监听系统通话进程,获取对应的基本参数;另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与实现函数获取模块311通信,获得设定的实现函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前面所提到的实施方式,自行对系统函数进行扫描,以获得设定的实现函数。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双卡查询模块310可包括机型获取模块,适于获取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查询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机型,查询该机型是否为双卡机型。具体来说,可将所有具有双卡模式的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进行统计汇总,根据所述汇总结果进行查询,确认该移动通讯终端110是否为双卡机型。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双卡查询模块310还可包括交互模块,适于通过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询问用户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或提示用户对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单卡机型或双卡机型进行确认。
在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系统中,通过上述双卡云识别设备对系统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进行获取,从而能够在被厂商屏蔽的情况下,快速便捷的获知双卡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而无须对每一台机型进行复杂的反编译,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上述双卡云识别系统进一步配置了位于云端的数据库,通过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存储于云端,使得配置因素能够更方便快捷的被其它相同机型的用户所获取,减少了第三方软件研发人员手动记录并更新至数据库的步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双卡云识别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S1,对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检测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任一种或其组合,具体的,所述完整通信功能可包括提供以下一项或多项功能:指定SIM卡或号码进行拨打或接听电话,能够对指定SIM卡或号码进行联系人操作,获得指定SIM卡或号码的通话记录,获得指定SIM卡或号码的来电记录,获得指定SIM卡或号码的拨出电话记录,对指定SIM卡或号码进行IP操作,指定SIM卡或号码关联至特定的社交应用等。
具体来说,步骤S1可包括: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根据所述机型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完成匹配。其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可包括,例如对应厂商名称,例如该移动通讯终端的系列号和型号,例如该移动通讯终端的生产批次号等。
在步骤S1中,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还包括将所述匹配的配置因素反馈至移动通讯终端110,例如将部分或全部基本参数或实现函数返回或下载至移动通讯终端1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还可包括通过多媒体手段,例如声音、震动、图片、文字等方式,提示用户存在匹配或已完成匹配,或提示用户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
当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执行步骤S2。其中,所述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包括:数据库中不存在与该机型匹配的配置因素,还可包括数据库中原记载的与该机型匹配的配置因素存在错误。
具体的,步骤S2包括: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监控并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因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获取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可包括:获取对应的基本参数。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组合: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参数也可包括其它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参数,例如其它能够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工作过程中对其通信或其它功能产生标识性影响的参数。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可对系统的通话进程进行监听来获取对应的基本参数。当用户采用移动通讯终端进行拨打或接听时,无论是否打通,通过监听系统事件,并对系统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取所述基本参数。
在具体实现中,上述对系统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可包括:对比两次通话中的系统数据。以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为例。例如,当用户分别采用两个卡槽中的SIM卡拨打同一号码时,通过比对所发送的系统数据,当发现其中仅有一位数据位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即可获知该数据位用于指示与该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并进而获知与两次拨打电话所采用的SIM卡分别对应的卡槽参数。其中,对比两次通话中的系统数据,可直接将两次通话获得的系统数据进行直接对比,也可设定一参考值,分别将两次通话获得的系统数据分别与该参考进行对比,获取所述基本参数。
在另一种具体实现中,上述对系统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可包括:根据基本参数,确定设定的字符串;采用设定的字符串对系统数据进行过滤。例如设定字符串为SIM或slot或包含用于指示基本参数的字母组合,根据该字符串对系统数据中各数据位的名称进行检索,确定用于标记卡槽参数或其它基本参数的数据位,并进而获知与各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或其它基本参数。
在另一种具体实现中,对系统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可包括:排除系统固定的参数。具体来说,在系统数据中存在一些系统固定的数据位,例如时间、通话时长等,虽然在不同的拨打过程中其数值也会发生变化,然而这些系统固定的参数无法在移动通讯终端的生产过程中由生产厂商对其进行自定义,因而不可能成为标记基本参数的数据位。排除这些系统固定的参数,能够有效的提高获取基本参数的效率。
在又一种具体实现中,也可将上述实现方式进行结合,例如,当对比两次通话中的系统数据,发现不止一位数据位发生了变化时,可对每一位变化的数据位一一进行分析,也可采用设定的字符串对这些变化的数据位进行过滤,也可排除这些变化的数据位中系统固定的参数,从而获得基本参数。
此外,也可通过访问移动通讯终端的数据库获取通话记录的卡槽参数值,并结合上述实施方式,从而获得对应的基本参数。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基本参数之前还可包括:触发系统通信进程。具体来说,可包括多种方式,例如,可提示用户分别采用不同卡槽的SIM卡通过系统通信的方式拨打电话或拨打设定号码,以触发系统通话进程,获得系统通话数据;又例如,可提示用户分别采用不同卡槽的SIM卡通过系统通信的方式发送消息,以触发系统通话进程,获得系统通话数据;又例如,可不进行任何提示,监控用户的通信进程,当用户采用系统通信方式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分析系统事件,获取系统通话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获取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可包括: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
其中,发明人通过对市面上所有的双卡机型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统计后发现,双卡机型中某些实现函数的函数名具有特定的命名方式,例如包含特定的语法等。其中,所述设定的实现函数可为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定的实现函数还可包括其它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实现函数,例如其它用于标识SIM卡基本工作属性的实现函数。
具体的,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可包括:采用包含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或其子集的字符串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可包括:汇总每一个设定的实现函数可能的命名方式;将系统中的实现函数与汇总的结果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设定的实现函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还可进一步包括:设定查找位置。发明人对市场上通用的所有双卡机型进行研究和统计,发现其实现函数的出现位置符合一定的规律,在所设定的查找位置查找实现函数可大大提高查找的效率。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所有系统函数进行遍历来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
此外,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之后还可进一步包括:根据设定的实现函数,获取其它实现函数的函数名。例如,当采用Getline1number作为标识SIM卡号码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时,则该机型中其它实现函数的命名规则符合第一类别;当采用Getline1number Gemini作为标识SIM卡号码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时,则该机型其它实现函数的命名规则符合第二类别。
步骤S3,当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后,完成该移动通讯终端机型的匹配,并将所述机型及其匹配的配置因素保存至数据库。
具体来说,可将所获取的基本参数和/或实现函数,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此后,当同一机型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进行查询时,即可获取匹配的基本参数和/或实现函数,从而能够采用匹配的配置因素,提供完整的通信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图5,在本发明双卡云识别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之前,还可包括:步骤S100,检测该移动通讯终端110是否为双卡。由于厂商的限制,通常第三方通讯软件无法直接读取该移动终端硬件参数,甚至对于有的机型也无法对存储系统参数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因此检测移动通讯设备是否为双卡只能通过对系统函数或参数或机型进行分析或与用户进行交互来实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进一步包括:步骤S101,扫描系统的实现函数,通过判断函数名的方式来判断是否为双卡。
具体来说,步骤S101可包括:采用包含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或其子集的字符串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查找到设定的实现函数后,判断这些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是否符合双卡特征。其中,可对每一个设定的实现函数进行确认,当其都符合双卡特征时,即认为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机型。也可设定一定的数目,当符合双卡特征的设定的实现函数的数目达到设定数目时,即认为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机型。
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101还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汇总每一个设定的实现函数可能的双卡特征;将系统中的实现函数与汇总的结果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符合双卡特征的设定的实现函数,从而获得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的判断结果。
当采用步骤S101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机型时,在后续步骤S2中可直接根据步骤S101中获取的设定实现函数,获得该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可包括:汇总所有双卡机型的机型,例如厂商名称以及移动通讯终端的型号;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接着,根据所述机型进行查找,以确认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可包括对移动通讯终端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检测用于指示卡槽参数的数目。具体来说,可采用具有特定字段的字符串进行检索,比如SIM或slot等,获取用于指示卡槽的参数;当包含该字符串的参数的数目不止一个时,例如存在slot1和slot2,则判断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机型。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可包括:与用户进行交互,进而获得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检测结果。比如,询问用户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或询问用户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单卡机型还是双卡机型。其中,可单独采用交互的方式获得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的检测结果,也可在与上述其它实施方式中任一种或几种相结合,验证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
当检测到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时,执行步骤S1。上述双卡云识别方式在对双卡移动通讯终端匹配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对系统函数进行扫描以及对系统通话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移动通讯终端对应的配置因素,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对每一台机器进行反编译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卡云识别方法的实施方式,具体来说,可包括:步骤S1101,分析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函数或数据或根据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步骤S1102,当确认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设备时,检测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SIM卡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步骤S1103,根据检测结果,完成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
其中,步骤S1101可采用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对该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进行查询。例如,可汇总所有双卡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根据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进行查找,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或者可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根据用于指示卡槽的参数数目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或者可采用包含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或其子集的字符串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或者可汇总每一个设定的实现函数可能的命名方式,将系统中的实现函数与汇总的结果进行比对,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
当检测到该移动通讯终端为双卡时,执行步骤S1102。当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相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将该匹配的配置因素下载或传输至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完成匹配。
参考图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双卡云识别方法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设备1310可包括:具备双卡功能的卡槽1320,以及查询模块1330,获取模块1340和传输模块1350。
其中,查询模块1330,适于发送检测数据,检测移动通讯终端1310是否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以及接收移动通讯终端1310的匹配结果;
获取模块1340,适于监控并分析系统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或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获取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匹配的配置因素;
传输模块1350,适于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具体来说,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可包括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中的一个数据或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参数也可包括其它能够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工作过程中对其通信或其它功能产生标识性影响的参数。
其中,所述实现函数可为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实现函数也可为其它用于标识SIM卡基本工作属性的实现函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1340还进一步包括提示用户采用该移动通讯终端触发系统通话进程。例如,提示用户采用不同的SIM卡拨打或接听电话,以便完成对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进行的监控,获取系统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查询模块1330还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例如对应厂商名称,例如该移动通讯终端的系列号和型号,例如该移动通讯终端的生产批次号等。此后,查询模块1330发送所获取的机型,并获取查询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模块1350可将所述基本参数和/或实现函数传输至与云端数据库,或与该移动通讯设备相连接的其它设备,例如其它移动通讯设备。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终端1310还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适于将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结果呈现给用户。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终端1310还进一步包括双卡检测模块1360,适于检测该移动通讯终端1310是否为双卡机型。其中,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双卡检测模块1360可对系统函数进行扫描,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判断所述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是否符合双卡特征从而判断该移动通讯终端1310是否为双卡机型。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双卡检测模块1360还可根据移动通讯终端1310的机型进行查找,以确认该移动通讯终端1310是否为双卡机型。在又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双卡检测模块1360还可通过与用户进行交互,根据用户的输入确认该移动通讯终端1310是否为双卡机型。
参考图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双卡云识别方法的网络设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设备可包括:
接收模块410,适于接收来自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的指令或数据,其中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是双卡设备;例如该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可为一个或多个双卡设备,也可为一个或多个单卡设备,还可为双卡设备和单卡设备的集合。
数据库420,适于存储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和匹配的配置因素;
查询模块430,适于根据接收模块410所接收的指令或数据,在数据库420中进行查询,并反馈查询结果;
获取模块440,适于当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根据接收模块410接收的数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与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对应的配置因素,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存储模块450,适于将来自获取模块440的配置因素存储在数据库420中。
其中,所述完整通信功能可包括提供以下一项或多项功能:指定SIM卡或号码进行拨打或接听电话,能够对指定SIM卡或号码进行联系人操作,获得指定SIM卡或号码的通话记录,获得指定SIM卡或号码的来电记录,获得指定SIM卡或号码的拨出电话记录,对指定SIM卡或号码进行IP操作,指定SIM卡或号码关联至特定的社交应用等。所述基本参数可包括用于指示卡槽对应的标识号,每个卡槽所对应的SIM卡的状态值、SIM卡通话记录、SIM来电记录中的一个数据或组合,或者也可为其它能够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工作过程中对其通信或其它功能产生标识性影响的参数。所述实现函数可为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也可为其它用于标识SIM卡基本工作属性的实现函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410接收指定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以及查询该机型是否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的指令。查询模块430根据该指令,在数据库420中对该机型进行查找,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将该配置因素返回至该移动通讯终端;当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将该无匹配配置因素的查询结果反馈至该移动通讯终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数据库420中不存在与该机型匹配的配置因素,则接收模块410进一步将来自指定移动通讯终端的实现函数以及包含基本参数的系统通信数据传输至获取模块440。获取模块440进一步对所述系统通信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基本参数,例如通过对比各个数据位的数据值等方式。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数据库420中不存在与该机型匹配的配置因素,则获取模块440一方面接收来自指定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通信数据,通过进一步对所述系统通信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基本参数;另一方面,获取模块440对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进行扫描,获取实现函数。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双卡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以及适用于该双卡云识别方法的移动通讯终端和云端设备均适用于号码助手的第三方通讯软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各实施方式通过对系统函数进行扫描获取对应的实现函数以及对系统通信进程进行监控获取对应的基本参数,获得包含至少两张SIM卡的移动通讯终端执行完整通信功能所必须的配置因素,从而免除了传统方法中不得不依靠反编译手段的限制,再也无需紧跟厂商的步伐不停地购买新机型,大大节约了第三方通信软件研发的人力和财力成本。
此外,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即使数据库中不存在与用户机型相匹配的配置因素,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获取与其机型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并且通过网络可将该匹配的配置因素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得任何其他与其拥有相同机型且通过数据库进行匹配的用户能够获得该匹配的配置因素,该机型是否为主流机型不再成为限制条件,极大的优化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所述SIM卡是配备在移动通讯终端的智能芯片或身份识别芯片,其能够存储该移动通讯终端用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通话记录、联系人列表等内容,能够提供用户身份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等服务,其也可以是micro SIM卡,或nano SIM卡等。本发明所述“双卡”并不限制于两张SIM卡或其它通讯卡,在不改变本发明思路的前提下,也可适用于两张以上的SIM卡或其它通讯卡,甚至,可适用于一张SIM卡上包含两个或多个号码的情况。相应的,所述配置因素中的基本参数也可包括其它能够用于区分不同SIM卡或同一SIM卡上不同号码的参数。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类似术语旨在非排他性的包含,因此,包含一系列组件的方法或装置不仅包括单独列出的那些组件,还可很好地包括其它未列出的组件。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Claims (27)

1.一种双卡云识别方法,适用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或与双卡移动通讯终端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中SIM卡相匹配的配置因素,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完成匹配;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当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并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匹配的配置因素;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应用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应用,完成匹配,并保存所述配置因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匹配的配置因素包括获取匹配的基本参数,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组合: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匹配的基本参数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或其组合:对比两次通话进程中的系统数据,根据数值发生变化的数据位,获取所述基本参数;或者根据用于指示所述基本参数的字母组合所形成的字符串对所述系统数据进行过滤,获取所述基本参数;或者从所述系统数据中排除系统固定的参数,获取所述基本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匹配的配置因素包括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其中,所述设定的实现函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标识SIM卡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是否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之前还包括:通过对系统函数或参数或机型进行分析或与用户进行交互,检测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系统函数或参数进行分析包括: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或其组合:采用包含设定实现函数的函数名或其子集的字符串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或者汇总每一个设定的实现函数可能的命名方式,将系统中的实现函数与汇总的结果进行比对,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设定查找位置,在所述设定的查找位置对系统函数进行扫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定的系统函数之后,还进一步包括:根据设定的实现函数,获取其它的实现函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之后,还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设定的实现函数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系统函数或参数或机型进行分析或与用户进行交互,检测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包括以下任一种方式或其组合:汇总所有双卡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根据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进行查找,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或者对系统函数进行查找,根据用于指示卡槽的参数数目判断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机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所述机型为以下一种数据或组合: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生产厂商名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系列号和型号,所述该移动通讯终端的生产批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并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之前还包括:提示用户触发系统通信进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用户触发系统通信可包括:提示用户先采用一SIM卡拨打电话,再采用另一SIM卡拨打电话。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地或云端数据库中至少一个或组合之中,检测是否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或对所获取的配置因素进行保存。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完成匹配包括:将部分或全部基本参数或实现函数返回或下载至所述移动通讯终端。
16.一种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卡移动通讯终端;
数据库,存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及匹配的配置因素;
双卡云识别设备,适于和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和所述数据库进行通信,实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
其中,所述双卡云识别设备还包括:
配置因素查询模块,适于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相匹配的配置因素;
配置因素获取模块,适于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并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SIM卡匹配的配置因素;
配置因素记录模块,适于将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及由所述配置因素获取模块获取的配置因素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因素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基本参数获取模块,适于监控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通话进程,获取基本参数;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组合: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因素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实现函数获取模块,适于扫描系统函数,获取符合设定规则的实现函数,其中,所述实现函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实现函数: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因素查询模块、所述配置因素获取模块和所述配置因素记录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位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和连接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云端设备中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含云端数据库。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卡云识别设备包括:双卡查询模块,适于对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系统参数或函数或机型进行分析或通过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进行交互,确认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是否为双卡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卡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因素获取模块适于与所述双卡查询模块进行通信,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并监控和分析移动通讯终端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基本参数。
23.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包括:
具备双卡功能的卡槽;
查询模块,适于发送检测数据,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匹配的配置因素,以及接收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匹配结果;
获取模块,适于分析系统函数或数据或者监控并分析通话进程的系统事件,获取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配置因素;
传输模块,适于将所获取的配置因素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适于监控系统通话进程并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基本参数,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数据或组合: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值、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值、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值、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适于对系统函数进行分析,获取设定的实现函数,其中,所述实现函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实现函数: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
26.一种网络设备,其与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指令或数据,其中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包含双卡设备;
数据库,适于存储所述移动通讯终端的机型和匹配的配置因素;其中,所述配置因素包括用于提供完整通信功能的基本参数及实现函数中至少一种;
查询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指令或数据,在所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并反馈查询结果;
获取模块,适于当所述移动通讯终端不存在匹配的配置因素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与所述指定的移动通讯终端对应的配置因素;
存储模块,适于将由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配置因素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基本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数据或组合:每一个SIM卡对应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出通信的卡槽参数、执行呼入通信的卡槽参数、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参数;或所述实现函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实现函数:标识SIM号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卡状态的实现函数、标识SIM网络属性的实现函数、标识SIM运营商属性的实现函数。
CN201410023177.3A 2014-01-17 2014-01-17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3731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3177.3A CN103731853B (zh) 2014-01-17 2014-01-17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5/110,951 US9736677B2 (en) 2014-01-17 2015-01-13 Cloud ident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 double-car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PCT/CN2015/070623 WO2015106675A1 (zh) 2014-01-17 2015-01-13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EP15737203.8A EP3096548A4 (en) 2014-01-17 2015-01-13 Cloud ident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ouble-car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KR1020167022460A KR101828904B1 (ko) 2014-01-17 2015-01-13 듀얼 심카드 이동통신 기기의 클라우드 식별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JP2016547137A JP6228315B2 (ja) 2014-01-17 2015-01-13 デュアルsim移動通信装置のクラウド識別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2017198528A JP6453417B2 (ja) 2014-01-17 2017-10-12 デュアルsim移動通信装置のクラウド識別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3177.3A CN103731853B (zh) 2014-01-17 2014-01-17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853A CN103731853A (zh) 2014-04-16
CN103731853B true CN103731853B (zh) 2017-01-04

Family

ID=5045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3177.3A Active CN103731853B (zh) 2014-01-17 2014-01-17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36677B2 (zh)
EP (1) EP3096548A4 (zh)
JP (2) JP6228315B2 (zh)
KR (1) KR101828904B1 (zh)
CN (1) CN103731853B (zh)
WO (1) WO20151066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555B (zh) * 2014-08-22 2016-03-2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4320776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智能手机双卡适配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48943B (zh) * 2017-12-26 2021-02-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双卡终端中异网卡的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CN108092685B (zh) * 2017-12-28 2020-01-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双卡槽终端的双卡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TW202003832A (zh) * 2018-05-04 2020-01-16 美商健臻公司 具有過濾系統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
CN108696856A (zh) * 2018-05-04 2018-10-23 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的双卡槽用户分析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667132B2 (en) * 2018-07-11 2020-05-26 Intertrus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network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933237A (zh) * 2019-10-18 2020-03-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931828B (zh) * 2024-03-25 2024-05-24 山东光合云谷大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一卡通数据智能管理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631A (zh) * 2008-04-25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自适应配置接入点名称的方法
CN102724657A (zh) * 2012-06-19 2012-10-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参数自动配置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5524B2 (ja) * 2002-08-22 2008-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US20050176465A1 (en) * 2004-02-09 2005-08-11 Ixi Mobile (R&D) Ltd. Automatic mobile device configu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6211280A (ja) * 2005-01-27 2006-08-10 Nissan Motor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接続方法
CN1330207C (zh) * 2005-07-29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台的参数配置系统和参数配置方法
CN101355749B (zh) 2007-07-24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业务参数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和终端
KR20090011314A (ko) * 2007-07-25 2009-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와 그의 심 카드 표시 방법
CN100487683C (zh) * 2007-08-22 2009-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数据卡进行初始化的系统和方法
KR20090032678A (ko) * 2007-09-28 2009-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심카드 단말기 및 그의 기능 수행 방법
CN102217356B (zh) * 2008-11-14 2014-07-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质量监控系统、质量监控装置和质量监控方法
CN101835177B (zh) * 2009-03-13 2013-06-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单cdma芯片双卡双待手机寻呼侦听方法
IT1396776B1 (it) * 2009-11-11 2012-12-14 Sisvel Technology Srl Dispositivo e metodo di comunicazione in una rete di comunicazione mobile
CN101788998A (zh) * 2009-12-03 2010-07-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映像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WO2011111036A1 (en) * 2010-03-08 2011-09-15 Nttm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oftware residing on a sim card
CN101895832B (zh) 2010-04-30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接入点及应用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075903A (zh) 2010-11-25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终端自适应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2074A (zh) 2010-12-23 2012-07-1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卡手机自动选择匹配卡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KR20120079901A (ko) * 2011-01-06 2012-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심카드 단말기의 통신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듀얼 심카드 단말기와 네트웍 시스템
US9603006B2 (en) * 2011-09-19 2017-03-21 Truphone Limited Managing mobile device identities
KR101863314B1 (ko) * 2012-02-20 2018-05-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심 카드가 구비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장치 및 방법
CN103748958B (zh) * 2012-03-01 2017-08-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卡手机和显示方法
EP2670175B1 (en) * 2012-05-28 2017-09-27 Uros Technology S.à r.l. Sharing network capacity with anothe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631A (zh) * 2008-04-25 2008-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自适应配置接入点名称的方法
CN102724657A (zh) * 2012-06-19 2012-10-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参数自动配置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28315B2 (ja) 2017-11-08
WO2015106675A1 (zh) 2015-07-23
US20170026825A1 (en) 2017-01-26
EP3096548A1 (en) 2016-11-23
JP2018014765A (ja) 2018-01-25
JP2017506450A (ja) 2017-03-02
JP6453417B2 (ja) 2019-01-16
EP3096548A4 (en) 2017-09-20
KR101828904B1 (ko) 2018-02-13
KR20160110980A (ko) 2016-09-23
CN103731853A (zh) 2014-04-16
US9736677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1853B (zh) 双卡移动通讯设备的云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808090A (zh) 现场智能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CN102932775A (zh) 一种利用imei与ua结合进行终端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71019B (zh) 确定终端漫游状态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5959934A (zh)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2572074A (zh) 多卡手机自动选择匹配卡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CN10391651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848287A (zh) 一种终端定位处理方法、装置、路由器及系统
CN104581668A (zh)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923841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mobile telephone
CN107332964A (zh) 自动判断长途号码匹配患者档案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79260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服务器
CN105704285A (zh) 移动终端通讯录更新方法
CN107343005B (zh) 基于多协议栈的信标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873698B (zh) 终端关联装置和终端关联方法
CN106358140A (zh) 联系人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03297556B (zh) 寻址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网络接口设备
CN106469168B (zh) 数据集成系统中多类型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32967A (zh) 联系人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35499B (zh) 话机系统及其转接的方法
CN107222633A (zh) 一种销量统计测试方法、装置、终端
CN105191355B (zh) 用于支持接入终端处的uicc作出的异步命令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9863A (zh) 一种设备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6028297A (zh) 携带网址的短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04743B (zh) 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自动获取手机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