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1244B -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1244B
CN103731244B CN201410003558.5A CN201410003558A CN103731244B CN 103731244 B CN103731244 B CN 103731244B CN 201410003558 A CN201410003558 A CN 201410003558A CN 103731244 B CN103731244 B CN 103731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book
channel
feedback
code
quant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35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1244A (zh
Inventor
许威
赵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ite Box Shangha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035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1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了信道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定时地旋转W1码本以更好的追踪信道的主要方向特性,同时缩放W2*W1码本以减少信道的量化误差,用W=W2*W1表示量化后的信道信息;接收端根据反馈的量化信道信息利用迫零波束赋形方法计算预编码矩阵。本发明方法在保证低反馈开销的同时消除了多用户之间的干扰,提升了多用户MIMO的整体性能;同时根据反馈量化的信道信息计算预编码矩阵,消除了多用户之间的干扰,提升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性能,当信噪比较高时性能增益大概在1~2dB左右。

Description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A物理层多用户MIMO预编码码本的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LTE-A中的终端有限反馈系统提出的基于格莱斯曼差分编码的双码本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为了追求更高的频谱效率,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的引入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信道容量。随着多天线技术研究的深入,MIMO技术已从点对点的单用户系统扩展到了点对多点的多用户系统。MIMO技术通常采用发送端预编码技术来提高多用户MIMO(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U-MIMO)系统的性能,基于预编码的MIMO技术结合了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优势,对各种信道环境都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空分多址接入技术提高系统容量,增加系统对传输环境的鲁棒性。在多用户MIMO系统中,当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时间和频率资源时,必然会引入多用户共道干扰,因此要求预编码技术不仅要获取较大的赋形增益,同时还要降低多用户间的干扰。
LTE中采用的是基于单码本的预编码技术,在多用户MIMO系统中这种预编码技术的性能较差,LTE-A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码本的预编码技术。双码本中预编码矩阵W由两个矩阵的乘积得到,包括两种形式:W=W1*W2和W=W2*W1,其中W1表征宽带/长期信道特性,W2表征窄带/短期信道特性。根据信道的特性,长期信道信息和短期信道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反馈周期,这样相对于单码本来说,可以在保证低反馈开销的同时提高多用户的性能。在LTE-A中引入了解调专用参考信号,移动终端不需要知道具体的预编码矩阵即可准确解调数据。基站根据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预编码矩阵以消除多用户之间的干扰,但是对于频分复用系统,由于有限反馈的限制,移动终端很难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需要为基站和移动终端同时配置一个码本,基站通过移动终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来得到量化的信道信息。因此双码本的设计对有限反馈多用户MIMO系统性能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双码本结构已经有许多码本设计的方法,例如基于波束扫描的码本、自适应码本和DFT码本等,这些方法均是基于固定码本,码本不会随着信道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造成了较大的量化误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基于格来斯曼码本的差分双码本设计方法,根据信道的时间和空间相关性定时的更新码本,以更好的追踪信道信息,有效的消除多用户之间的干扰,同时利用双码本结构保证系统低反馈开销,以提高多用户MIMO系统的性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了信道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定时地旋转W1码本以更好的追踪信道的主要方向特性,同时缩放W2*W1码本以减少信道的量化误差,用W=W2*W1表示量化后的信道信息。接收端根据反馈的量化信道信息利用迫零波束赋形方法计算预编码矩阵。该方法在保证低反馈开销的同时消除了多用户之间的干扰,提升了多用户MIMO的整体性能,该双码本设计方法按以下主要步骤进行:
(1)为两级预编码矩阵W1和W2分别选取一个基础格来斯曼码本,分别记为码本C1和码本C2,移动终端根据下式对信道矩阵H的协方差矩阵Rtx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v1
R tx = 1 MNK Σ m = 0 M Σ n = 0 N - 1 Σ k = 0 K - 1 ( H k , n ( m ) ) H H k , n ( m )
Rtx=VΛVH
其中是第k个子载波第n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的信道矩阵,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量化和反馈周期是第二层量化码本W2对应操作的M倍;λi是Rtx的特征值并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中vi是相应的特征向量;
得到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v1后,再根据下式在码本C1中为第一层量化码本W1选择合适的量化码字w1反馈给发射端:
w 1 = arg max i ∈ N | v 1 H w 1 , i | | | v 1 | | | | w 1 , i | | , w 1 , i ∈ C 1
(2)在双码本反馈系统中,用户预编码的计算方法为W=W2*W1;根据下式在已知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情况下,为第k个用户从码本C2中为第二层量化码本W2选择对应的量化码字w2反馈给发射端,码字选择准则如下:
w 2 = arg max j ∈ N | h ‾ k H f j | , f j = w 2 , j * w 1 , w 2 , j ∈ C 2
其中hk是第k个用户的信道矩阵;
(3)在移动终端根据用户选择的码本重构信道矩阵其中是第k个用户的量化信道信息,然后利用迫零波束赋形方法,使得hiwk=0,i≠k,根据下式计算预编码矩阵:
W=HH(HHH)-1
对W的列向量做归一化后作为第k个用户的预编码向量;
(4)对于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码本C1,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分别确定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码字w1,τ-1和w1,τ,按照下式构造旋转矩阵,其中代表w1,τ和w1,τ-1的零空间:
Θ = w 1 , σ w 1 , τ ⊥ w 1 , τ - 1 w 1 , τ - 1 ⊥ H
将码本C1中的所有码字乘以旋转矩阵得到新的码本,用于下一时刻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量化反馈;
(5)对于第二层量化码本W2的码本C2,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分别确定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量化码字fτ-1=w2,τ-1*w1,τ-1和fτ=w2,τ*w1,τ,计算fτ-1和fτ的弦距离α,设定基础码本的半径为门限值,当α大于门限值时,保持码本的半径不变,当α小于等于门限值时,对W2*W1的码本根据下式进行缩放以及归一化,码本C2的缩放周期为码本C1的更新周期,即当码本C1更新时将第二层量化码本W2的码本C2重置为初始码本:
s ( f ) = 1 - α 2 ( 1 - | f 1 | 2 ) | f 1 | 2 f 1 α f 2 . . . α f n T
s ^ ( f ) = s ( f ) | | s ( f ) | |
其中||·||表示对向量取模。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基于信道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根据反馈的信道信息定时的更新码本,旋转后的W1码本更好的追踪了信道的方向特性,进行缩放后的W2码本降低了反馈信道信息的量化误差;
(2)本发明是在LTE-A中的双码本设计方案上进一步改进的,因此保证了多用户MIMO系统低反馈开销;
(3)本发明根据反馈量化的信道信息计算预编码矩阵,消除了多用户之间的干扰,提升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性能,当信噪比较高时性能增益大概在1~2dB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旋转码本的示意图;
图3为收缩码本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双码本的反馈周期均为5ms时,本发明与三种传统方法的通过率对比曲线;
图5为本发明中双码本的反馈周期分别为30ms、5ms时,本发明与三种传统方法的通过率对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首先移动终端根据信道主要特性选择两级信道量化码字W1、W2(双码本预编码矩阵W=W2*W1),将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反馈回基站侧;然后基站根据反馈的PMI,利用迫零波束赋形方法计算预编码矩阵。由于LTE-A中引入了解调专用参考信号,移动终端不需要知道确切的预编码矩阵即可准确解调数据;接着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前后两次选择的PMI,对W1的码本进行旋转以追踪信道的主要方向,对W2*W1的码本进行缩放以减少下次反馈的量化误差。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信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采用不同策略定时分别更新两级双码本以更好的追踪信道特性,在保证反馈开销不变的同时提高了系统通过率。如图1所示,该双码本设计方法按以下主要步骤进行:
(1)为两级预编码矩阵W1和W2分别选取一个基础格来斯曼码本,分别记为码本C1和码本C2,移动终端根据下式对信道矩阵H的协方差矩阵Rtx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v1
R tx = 1 MNK Σ m = 0 M Σ n = 0 N - 1 Σ k = 0 K - 1 ( H k , n ( m ) ) H H k , n ( m )
Rtx=VΛVH
其中是第k个子载波第n个OFDM符号上的信道矩阵,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量化和反馈周期是第二层量化码本W2对应操作的M倍;λi是Rtx的特征值并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中vi是相应的特征向量;
得到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v1后,再根据下式在码本C1中为第一层量化码本W1选择合适的量化码字w1反馈给发射端:
w 1 = arg max i ∈ N | v 1 H w 1 , i | | | v 1 | | | | w 1 , i | | , w 1 , i ∈ C 1
(2)在双码本反馈系统中,用户预编码的计算方法为W=W2*W1;根据下式在已知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情况下,为第k个用户从码本C2中为第二层量化码本W2选择对应的量化码字w2反馈给发射端,码字选择准则如下:
w 2 = arg max j ∈ N | h ‾ k H f j | , f j = w 2 , j * w 1 , w 2 , j ∈ C 2
其中hk是第k个用户的信道矩阵;
(3)在移动终端根据用户选择的码本重构信道矩阵其中是第k个用户的量化信道信息,然后利用迫零波束赋形方法,使得hiwk=0,i≠k,根据下式计算预编码矩阵:
W=HH(HHH)-1
对W的列向量做归一化后作为第k个用户的预编码向量;
(4)对于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码本C1,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分别确定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码字w1,τ-1和w1,τ,按照下式构造旋转矩阵,其中代表w1,τ和w1,τ-1的零空间:
Θ = w 1 , σ w 1 , τ ⊥ w 1 , τ - 1 w 1 , τ - 1 ⊥ H
将码本C1中的所有码字乘以旋转矩阵得到新的码本,用于下一时刻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量化反馈;
(5)对于第二层量化码本W2的码本C2,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分别确定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量化码字fτ-1=w2,τ-1*w1,τ-1和fτ=w2,τ*w1,τ,计算fτ-1和fτ的弦距离α,设定基础码本的半径为门限值,当α大于门限值时,保持码本的半径不变,当α小于等于门限值时,对W2*W1的码本根据下式进行缩放以及归一化,码本C2的缩放周期为码本C1的更新周期,即当码本C1更新时将第二层量化码本W2的码本C2重置为初始码本:
s ( f ) = 1 - α 2 ( 1 - | f 1 | 2 ) | f 1 | 2 f 1 α f 2 . . . α f n T
s ^ ( f ) = s ( f ) | | s ( f ) | |
其中||·||表示对向量取模。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根据3GPP中物理层协议的规定搭建物理层仿真平台,在此平台上仿真测试了本发明给出的双码本设计方法。为了进行性能的对比,还仿真测试了准确信道信息的预编码方法、传统的固定双码本预编码方法以及自适应码本预编码方法。四种方法的仿真参数配置如表1所示:
表1仿真参数表
本发明方法 准确信道信息 固定码本 自适应码本
载波频率fc 2GHz 2GHz 2GHz 2GHz
系统带宽 10M 10M 10M 10M
调制方式 16QAM 16QAM 16QAM 16QAM
资源块 50 50 50 50
预编码粒度 1 1 1 1
信道模型 EPA5 EPA5 EPA5 EPA5
信道估计 理想信道信息 理想信道信息 理想信道信息 理想信道信息
接收机 最小均方误差 最小均方误差 最小均方误差 最小均方误差
用户数 4 4 4 4
天线配置 4*1 4*1 4*1 4*1
传输方式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
注:
16QAM:表示四进制的正交幅度调制;
EPA5(Extended Pedestrian A model,EPA):表示扩展步行者信道模型,多普勒频偏为5Hz。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双码本设计方案的流程图。其中C1代表W1的码本,C2代表W2的码本,T_w1是W1的反馈周期,T_w2是W2的反馈周期。旋转码本C1主要根据当前和之前时刻反馈的码字计算旋转矩阵,将码本C1中的码字均乘以旋转矩阵得到新的码本,缩放码本C2主要根据当前和之前时刻反馈的码字计算弦距离得到缩放因子,对码本C2进行缩放得到新的码本。
图2(a)是旋转前码本集合的向量表示,图2(b)是旋转后码本集合的向量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旋转码本只是改变了码字的主要波束方向,并没有改变码字间的弦距离。
图3是收缩前后的码本集合的向量表示,可以从图中看出缩放码本仅仅改变了码本的弦距离,而并没有改变码本集合的波束方向。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的三种方法的通过率对比曲线,其中双码本W1、W2的反馈周期均为5ms。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低信噪比时,本发明的方法的性能比固定码本与自适应码本的要差,但是当信噪比提高后,本发明的方法明显优于固定码本与自适应码本的性能,当信噪比达到23dB后通过率已经接近于已知信道信息的情况。
图5是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的三种方法的通过率对比曲线,其中双码本W1、W2的反馈周期分别为30ms、5ms。与图4对比,本发明方法在双码本反馈周期拉长的情况下性能下降的要比固定码本的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充分利用信道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定时更新双码本,实现追踪信道特性,包括如下步骤:
(1)为两级预编码矩阵W1和W2分别选取一个基础格来斯曼码本,分别记为码本C1和码本C2,移动终端根据下式对信道矩阵H的协方差矩阵Rtx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v1
R t x = 1 M N K Σ m = 1 M Σ n = 0 N - 1 Σ k = 0 K - 1 ( H k , n ( m ) ) H H k , n ( m )
Rtx=VΛVH
其中是第k个子载波第n个OFDM符号上的信道矩阵,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量化和反馈周期是第二层量化码本W2对应操作的M倍;λi是Rtx的特征值并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中vi是相应的特征向量;
得到信道的主要特征方向v1后,再根据下式在码本C1中为第一层量化码本W1选择合适的量化码字w1反馈给发射端:
w 1 = arg m a x i ∈ N | v 1 H w 1 , i | | | v 1 | | | | w 1 , i | | , w 1 , i ∈ C 1
(2)在双码本反馈系统中,用户预编码的计算方法为W=W2*W1;根据下式在已知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情况下,为第k个用户从码本C2中为第二层量化码本W2选择对应的量化码字w2反馈给发射端,码字选择准则如下:
w 2 = arg m a x j ∈ N | h ‾ k H f j | , f j = w 2 , j * w 1 , w 2 , j ∈ C 2
其中hk是第k个用户的信道矩阵;
(3)在移动终端根据用户选择的码本重构信道矩阵其中是第k个用户的量化信道信息,然后利用迫零波束赋形方法,使得hiwk=0,i≠k,根据下式计算预编码矩阵:
W=HH(HHH)-1
对W的列向量做归一化后作为第k个用户的预编码向量;
(4)对于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码本C1,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分别确定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码字w1_τ-1和w1_τ,按照下式构造旋转矩阵,其中代表w1_τ和w1_τ-1的零空间:
Θ = w 1 _ τ w 1 _ τ ⊥ w 1 _ τ - 1 w 1 _ τ - 1 ⊥ H
将码本C1中的所有码字乘以旋转矩阵得到新的码本,用于下一时刻第一层量化码本W1的量化反馈;
(5)对于第二层量化码本W2的码本C2,基站和移动终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量化码字标号分别确定前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量化码字fτ-1=w2_τ-1*w1_τ-1和fτ=w2_τ*w1_τ,计算fτ-1和fτ的弦距离α,设定基础码本的半径为门限值,当α大于门限值时,保持码本的半径不变,当α小于等于门限值时,对W2*W1的码本根据下式进行缩放以及归一化,码本C2的缩放周期为码本C1的更新周期,即当码本C1更新时将第二层量化码本W2的码本C2重置为初始码本:
s ( f ) = 1 - α 2 ( 1 - | f 1 | 2 ) | f 1 | 2 f 1 αf 2 . . . αf N T
s ^ ( f ) = s ( f ) | | s ( f ) | |
其中||·||表示对向量取模。
CN201410003558.5A 2014-01-03 2014-01-03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Active CN103731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3558.5A CN103731244B (zh) 2014-01-03 2014-01-03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3558.5A CN103731244B (zh) 2014-01-03 2014-01-03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244A CN103731244A (zh) 2014-04-16
CN103731244B true CN103731244B (zh) 2016-11-23

Family

ID=5045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3558.5A Active CN103731244B (zh) 2014-01-03 2014-01-03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1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27075B1 (ko) * 2015-08-24 2019-09-30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프리코딩 정보 송신 및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82203B (zh) * 2017-01-05 2021-08-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92916B (zh) * 2018-05-15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79123B (zh) * 2018-11-20 2021-09-0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空时相关信道自适应差分预编码码书设计方法
CN111416645B (zh) * 2019-01-08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47686B (zh) * 2019-06-12 2021-04-09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本轮转的有限反馈量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5369A1 (en) * 2001-05-04 2002-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MIMO transmission schemes
CN102142938A (zh) * 2011-03-29 2011-08-03 东南大学 有限反馈系统中基于信漏噪比的预编码构造方法
CN102291201A (zh) * 2011-08-17 2011-12-21 东南大学 一种面向双码本结构的低复杂度码本搜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5369A1 (en) * 2001-05-04 2002-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MIMO transmission schemes
CN102142938A (zh) * 2011-03-29 2011-08-03 东南大学 有限反馈系统中基于信漏噪比的预编码构造方法
CN102291201A (zh) * 2011-08-17 2011-12-21 东南大学 一种面向双码本结构的低复杂度码本搜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新型的LTE-A双码本设计及其鲁棒性分析;俞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20715(第07期);I136-769 *
线性接收机方案下地分层码本优先反馈预编码;朱隽等;《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1031;第31卷(第10期);2432-243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244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1244B (zh) Lte-a终端反馈系统中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CN102725967B (zh) 用于信息反馈以及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32598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mimo系统联合预编码和天线选择方法
CN101378277B (zh) 多用户预编码及调度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基站
CN103312389A (zh) 一种多用户干扰抑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1374034A (zh) 下行与上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预编码方法及其码本
CN105162507A (zh) 大规模mimo fdd系统中基于信漏噪比的两阶段预编码方法
CN107086886A (zh) 大规模mimo系统融合迫零与泰勒级数展开的双层预编码设计
CN102684837B (zh) 协作多点联合传输中协方差矩阵的动态更新方法
CN103384228A (zh) 一种多用户mimo广播信道的连续预编码和用户选择联合算法
CN102025462A (zh) Mu-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的块对角化预编码方法
CN104539337B (zh) 多天线安全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估计的有限反馈传输方法
CN103475603B (zh) 基于序参量非正交变换的通信系统盲信道估计方法
CN103825849B (zh) 一种多天线中继系统中的信息估计与反馈方法
CN109361438A (zh) 一种连续优化匹配泄漏加权的信漏噪比预编码方法
CN108259072A (zh) 用于fdd大规模mimo下行系统减少训练序列开销的方法
CN105897316B (zh) 一种基于统计特性的多天线能效优化方法
CN10192461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相关信道下的码本生成方法
CN101645757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3118436A (zh) 一种mu-mimo下行链路基于干扰预评估的用户调度算法
CN103546209B (zh) 一种lte-a系统中的八天线码本选择方法
CN102710308A (zh) 预编码mimo系统中降低反馈信息开销的码本设计方法
CN101521531B (zh) 一种利用天线选择增强td-lte下行链路性能的方法
CN101626283A (zh) 垂直分层空时编码通信系统的均匀信道分解方法
CN102468932B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道质量估计方法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6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nx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L.P.)

Address before: 211189 No. 2 Southeast University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OUTHEAST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4

Address after: 201615 room 301-6, building 6, no.1158, Jiuting Central Road, Jiut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White box (Shangha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anx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L.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