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0279A -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0279A
CN103730279A CN201310734065.4A CN201310734065A CN103730279A CN 103730279 A CN103730279 A CN 103730279A CN 201310734065 A CN201310734065 A CN 201310734065A CN 103730279 A CN103730279 A CN 103730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copper
silver
metal oxide
copper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40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0279B (zh
Inventor
孙珂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Y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Y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Y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Y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340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0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0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0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0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0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涉及电触点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方法工作流程为:银氧化带、铜带前期处理->铜带加热->银氧化带、铜带复合->复合带退火->复合带精轧->复合带消除应力->复合带抗氧化->复合带分条->复合带检验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在加工过程中银金属氧化物带不需要与铜带同时加热,这样就避免了加热过程中保护气氛与银金属氧化物带发生还原反应,造成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同时银金属氧化物带放入开设在铜带的槽内然后进行压轧,结合强更高,复合牢度更好。使用本方法制造复合银带,制造设备要求低,加工容易,带材长度长,便于自动化加工,可大批量制造,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触点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银,铜复合带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触点是电器开关、仪器仪表的接触元件,它主要承担接通和分断电流的作用,它对电器的安全运行有决定性作用,在生产电触点的材料中,银金属氧化物(如银氧化锡AgSnO2、银氧化镉AgCdO)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耐电磨损,抗熔焊性和导电性,在低压电器中得到广泛应用。银氧化锡/铜复合材料是由银金属氧化物与铜两种材料通过特殊的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功能材料,它既保留银金属氧化物和基材铜的主要特色,又可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既节约白银、发挥银触点耐电磨损,抗熔焊性和导电性等优点,又能提高机械性能,是一项重要的节银技术。然而银金属氧化物与铜的结合强度较差,目前国内在银铜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银铜合金与无氧铜的条复合、面复合,这些基本都不是银的氧化物与铜的复合。现在个别企业生产银金属氧化物与铜的复合材料时的生产方式是先用氩弧焊把银金属氧化物板锭与厚铜锭两材料的边缘焊接起来,然后在还原性气体的保护下用热轧机进行反复热轧复合,在热轧过程中,银金属氧化物会和还原性气体反应,还原出银金属,这样生产出来的银铜复合材料中银的氧化物含量不高,同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规模化生产,每次只能加工出一段长度很小的带材,利用该种工艺不能连续加工,生产: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本方法主要为一种银金属氧化物带与铜带的复合方法,在加工过程中银金属氧化物带不需要与铜带同时加热,这样就避免了加热过程中保护气氛与银金属氧化物带发生还原反应,造成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同时银金属氧化物带放入开设在铜带的槽内然后进行压轧,结合强更高,复合牢度更好。使用本方法制造复合银带,制造设备要求低,加工容易,带材长度长,便于自动化加工,可大批量制造,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对铜带和银金属氧化带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然后在所述的铜带上开设与所述银金属氧化带相匹配的槽,最后对铜带和金属氧化带进行抛光处理;步骤B):将所述铜带放入到连续加热炉内,加热温度为550℃~720℃,走带速度为1.0~3.0m/min,加热区内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气氛,所述保护气氛流量为2~12m3/h;步骤C):把所述的银金属氧化带放入到加热后所述铜带上的槽内,然后把所述银金属氧化带和所述铜带的混合物放入到压轧机内进行第一次压轧轧制力为60~120吨,第一次变形量不小于50%,使得所述银金属氧化带通过压轧热镶嵌到所述铜带上的槽内与所述铜带复合形成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步骤D):将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到扩散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在500℃~650℃之间,退火时间在1h~2h之间;步骤E):对退火完后的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抛光和清洗处理,然后通过冷轧机进行数次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不大于10%;步骤F):对压轧完的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所述的扩散炉内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在250℃~400℃之间,加热时间在1h~1.5h之间;步骤G):对消除应力后的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抗氧化处理,在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上对暴露在外的铜材上涂抹抗氧化剂;步骤H):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分条;步骤I):对所述分完条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检验测试。
这样设置,本发明的突出工艺是在先在铜带上开设有与银金属氧化物带相匹配的槽,槽的宽度与银金属氧化物带宽度相等,同时可以具有一定的亢余量,保证银金属氧化物带能放入到铜带的槽内。槽的深度比银金属氧化物带的高度高。然后让铜带在连续加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550℃~720℃,在加热的过程中有保护性的气氛防止铜带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铜带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从连续加热炉内运出,这时迅速的把没有加热过常温下的银金属氧化物带放到铜带上的槽内,然后马上进行第一次压轧。第一次压轧的变形量不小于50%,让银金属氧化带以热镶嵌的方式与铜带复合,因为铜带的槽与银金属氧化物带等宽,同时第一次压轧后可以让铜带与银金属氧化带等平,在银金属氧化带的边缘部分会被铜带覆盖,同时铜带会对银金属氧化带两侧施加强大的压力会让铜带紧密贴合银金属氧化带,如有必要,还可以在银金属氧化带两侧开设限位槽,在压轧的时候让铜带与银金属氧化带限位槽紧密配合,这样铜带会和银金属氧化带结合强更高,复合牢度更好。第一次压轧完后就形成了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然后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再经过退火处理、精轧处理、消除应力处理、抗氧化处理、分条处理和检验测试后就能变为最终的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铜带上开设的所述槽的宽度与所述银金属氧化带宽度相等,所述槽的深度是银金属氧化带高度的100%~150%。这样设置,铜带上的槽与银金属氧化带等宽,槽的深度可以根据铜带高度和银带高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保护气氛是纯氮气或者纯氢气。这样设置,保护气氛选择纯氮气或者纯氢气防止铜带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扩散炉内充有保护气氛,所述的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所述的氮气流量为1.5~~10.5m3/h。这样设置,保护气氛选择氮气,防止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在退火时银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冷轧机是四辊精轧机,所述每道次精轧变形量在5%~10%之间。这样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精轧的道次和每道次精轧的变形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工过程中银金属氧化物带不需要与铜带同时加热,这样就避免了加热过程中保护气氛与银金属氧化物带发生还原反应,造成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同时银金属氧化物带放入开设在铜带的槽内然后进行压轧,结合强更高,复合牢度更好。使用本方法制造复合银带,制造设备要求低,加工容易,带材长度长,便于自动化加工,可大批量制造,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步骤A,对铜带和银金属氧化带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然后在铜带上开设与银金属氧化带相匹配的槽,铜带上开设的槽的宽度与银金属氧化带宽度相等,槽的深度是银金属氧化带高度的150%。最后对铜带和金属氧化带进行抛光处理。步骤B,将铜带放入连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550℃,走带速度为1.5m/min,加热炉内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气氛,保护气氛是纯氮气或者纯氢气,保护气氛流量为2m3/h。步骤C,把银金属氧化带放入到加热后铜带上的槽内,然后把银金属氧化带和所述铜带的混合物放入到压轧机内进行第一次压轧,轧制力为60吨,变形量为50%,使得银金属氧化带通过压轧热镶嵌到铜带上的槽内与铜带复合形成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步骤D,将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到扩散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00℃,退火时间为1h,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氮气流量为1.5m3/h。步骤E,对退火完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抛光和清洗处理,然后通过四辊精轧机进行两道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为5%。步骤F,对压轧完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的扩散炉内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为250℃,加热时间为1h。步骤G,对消除应力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抗氧化处理,在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上对暴露在外的铜材上涂抹抗氧化剂。步骤H,根据实际情况对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分条。步骤I,对分完条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检验测试。
实施例2:步骤A,对铜带和银金属氧化带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然后在铜带上开设与银金属氧化带相匹配的槽,铜带上开设的槽的宽度与银金属氧化带宽度相等,槽的深度是银金属氧化带高度的125%。最后对铜带和金属氧化带进行抛光处理。步骤B,将铜带放入连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720℃,走带速度为3.0m/min,加热炉内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气氛,保护气氛是纯氮气或者纯氢气,保护气氛流量为12m3/h。步骤C,把银金属氧化带放入到加热后铜带上的槽内,然后把银金属氧化带和所述铜带的混合物放入到压轧机内进行第一次压轧,轧制力为120吨,变形量为60%,使得银金属氧化带通过压轧热镶嵌到铜带上的槽内与铜带复合形成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步骤D,将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到扩散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650℃,退火时间为2h,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氮气流量为10.5m3/h。步骤E,对退火完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抛光和清洗处理,然后通过四辊精轧机进行两道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为10%。步骤F,对压轧完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的扩散炉内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为400℃,加热时间为1.5h。步骤G,对消除应力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抗氧化处理,在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上对暴露在外的铜材上涂抹抗氧化剂。步骤H,根据实际情况对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分条。步骤I,对分完条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检验测试。
实施例3:步骤A,对铜带和银金属氧化带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然后在铜带上开设与银金属氧化带相匹配的槽,铜带上开设的槽的宽度与银金属氧化带宽度相等,槽的深度是银金属氧化带高度的125%。最后对铜带和金属氧化带进行抛光处理。步骤B,将铜带放入连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600℃,走带速度为2.0m/min,加热炉内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气氛,保护气氛是纯氮气或者纯氢气,保护气氛流量为6.5m3/h。步骤C,把银金属氧化带放入到加热后铜带上的槽内,然后把银金属氧化带和所述铜带的混合物放入到压轧机内进行第一次压轧,轧制力为85吨,变形量为55%,使得银金属氧化带通过压轧热镶嵌到铜带上的槽内与铜带复合形成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步骤D,将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到扩散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75℃,退火时间为1.5h,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氮气流量为5.5m3/h。步骤E,对退火完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抛光和清洗处理,然后通过四辊精轧机进行四道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为7%。步骤F,对压轧完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的扩散炉内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为325℃,加热时间为1.25h。步骤G,对消除应力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抗氧化处理,在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上对暴露在外的铜材上涂抹抗氧化剂。步骤H,根据实际情况对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分条。步骤I,对分完条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检验测试。
实施例4:步骤A,对铜带和银金属氧化带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然后在铜带上开设与银金属氧化带相匹配的槽,铜带上开设的槽的宽度与银金属氧化带宽度相等,槽的深度是银金属氧化带高度的100%。最后对铜带和金属氧化带进行抛光处理。步骤B,将铜带放入连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620℃,走带速度为2.5m/min,加热炉内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气氛,保护气氛是纯氮气或者纯氢气,保护气氛流量为8.0m3/h。步骤C,把银金属氧化带放入到加热后铜带上的槽内,然后把银金属氧化带和所述铜带的混合物放入到压轧机内进行第一次压轧,轧制力为70吨,变形量为53%,使得银金属氧化带通过压轧热镶嵌到铜带上的槽内与铜带复合形成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步骤D,将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到扩散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50℃,退火时间为1.5h,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氮气流量为6m3/h。步骤E,对退火完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抛光和清洗处理,然后通过四辊精轧机进行四道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为5%。步骤F,对压轧完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的扩散炉内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为300℃,加热时间为1h。步骤G,对消除应力后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抗氧化处理,在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上对暴露在外的铜材上涂抹抗氧化剂。步骤H,根据实际情况对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分条。步骤I,对分完条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检验测试。

Claims (5)

1.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对铜带和银金属氧化带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然后在所述的铜带上开设与所述银金属氧化带相匹配的槽,最后对铜带和金属氧化带进行抛光处理;步骤B):将所述铜带放入到连续加热炉内,加热温度为550℃~720℃,走带速度为1.0~3.0m/min,加热区内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气氛,所述保护气氛流量为2~12m3/h;步骤C):把所述的银金属氧化带放入到加热后所述铜带上的槽内,然后把所述银金属氧化带和所述铜带的混合物放入到压轧机内进行第一次压轧,轧制力为60~120吨,第一次变形量不小于50%,使得所述银金属氧化带通过压轧热镶嵌到所述铜带上的槽内与所述铜带复合形成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步骤D):将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到扩散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在500℃~650℃之间,退火时间在1h~2h之间;步骤E):对退火完后的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抛光和清洗处理,然后通过冷轧机进行数次轧制,每道次的变形量不大于10%;步骤F):对压轧完的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放入所述的扩散炉内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加热温度在250℃~400℃之间,加热时间在1h~1.5h之间;步骤G):对消除应力后的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抗氧化处理,在所述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上对暴露在外的铜材上涂抹抗氧化剂;步骤H):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分条;步骤I):对所述分完条的银金属氧化物-铜复合带进行检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铜带上开设的所述槽的宽度与所述银金属氧化带宽度相等,所述槽的深度是银金属氧化带高度的10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保护气氛是纯氮气或者纯氢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扩散炉内充有保护气氛,所述的保护气氛为纯氮气,所述的氮气流量为1.5~~10.5m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E)中,所述的冷轧机是四辊精轧机,所述每道次精轧变形量在5%~10%之间。
CN201310734065.4A 2013-12-26 2013-12-26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730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4065.4A CN103730279B (zh) 2013-12-26 2013-12-26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4065.4A CN103730279B (zh) 2013-12-26 2013-12-26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0279A true CN103730279A (zh) 2014-04-16
CN103730279B CN103730279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45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4065.4A Active CN103730279B (zh) 2013-12-26 2013-12-26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02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455A (zh) * 2015-08-28 2015-11-11 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5225856A (zh) * 2015-08-28 2016-01-06 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银复合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7389893A (zh) * 2017-07-28 2017-11-24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铝带材冷轧过程金属变形情况的验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5528A (ja) * 1993-12-17 1996-10-01 Takeshi Ishikawa 三層接点製造ヘッダおよび三層接点製造方法
CN1971789A (zh) * 2006-11-24 2007-05-30 林羽锦 一种银/铜双面复合带材的加工工艺
CN102978560A (zh) * 2012-11-30 2013-03-20 浙江帕特尼触头有限公司 银/铜基复合触头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03302126A (zh) * 2013-06-26 2013-09-18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层状复合电接触材料的连续挤压复合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5528A (ja) * 1993-12-17 1996-10-01 Takeshi Ishikawa 三層接点製造ヘッダおよび三層接点製造方法
CN1971789A (zh) * 2006-11-24 2007-05-30 林羽锦 一种银/铜双面复合带材的加工工艺
CN102978560A (zh) * 2012-11-30 2013-03-20 浙江帕特尼触头有限公司 银/铜基复合触头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03302126A (zh) * 2013-06-26 2013-09-18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层状复合电接触材料的连续挤压复合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455A (zh) * 2015-08-28 2015-11-11 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5225856A (zh) * 2015-08-28 2016-01-06 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银复合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5047455B (zh) * 2015-08-28 2017-05-10 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5225856B (zh) * 2015-08-28 2018-02-06 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7389893A (zh) * 2017-07-28 2017-11-24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铝带材冷轧过程金属变形情况的验证方法
CN107389893B (zh) * 2017-07-28 2019-08-13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铝带材冷轧过程金属变形情况的验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0279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7857C (zh) 一种银/铜双面复合带材的加工工艺
CN102747248B (zh) 银-氧化三元合金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2564A (zh) 铜铝复合板的热轧生产工艺
CN100437858C (zh) 一种银/铜/铁复合带材的加工工艺
CN102615102A (zh) 铜铝复合板带的冷轧制造方法
CN106140862B (zh) 一种电真空器件用铜带的生产工艺
CN107282686B (zh) 一种短流程半硬态紫铜带的生产工艺
CN104404419A (zh) 一种高氧化物含量片状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96150A (zh) 一种银复铜镶嵌贯穿式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
CN106216423B (zh) 一种陶瓷覆铜基板用高导电无氧铜带的生产工艺
CN103730279A (zh)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
CN1284413A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带制造方法
CN103722041A (zh) 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03400640A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排)扁线
CN104561638B (zh) 一种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56205A (zh) 一种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5855B (zh) 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5551837A (zh) 一种含添加物的银氧化锡氧化铟片状电触头的制备方法
CN209465694U (zh) 金属粉末与金属板带复合轧制复合板带的生产线
CN102357742B (zh) 机械刀片的超塑性无氧化焊接镶钢的方法
CN109440034B (zh) 一种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长导线的热处理工艺
CN116815007A (zh) 一种高压熔断器用多条银铜侧向复合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47455B (zh) 一种复合银带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05080998A (zh) 制备无中间层钛钢复合板的方法
CN105080997B (zh) 一种无中间层钛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