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8881A -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8881A
CN103728881A CN201410001065.8A CN201410001065A CN103728881A CN 103728881 A CN103728881 A CN 103728881A CN 201410001065 A CN201410001065 A CN 201410001065A CN 103728881 A CN103728881 A CN 103728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cooling heating
center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10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8881B (zh
Inventor
顾伟
刘元园
周赣
骆钊
王志贺
唐沂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010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8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8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8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8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适用于多楼宇组成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对于这样的系统,考虑不同楼宇间存在能量交互,选取一栋楼宇作为中心楼宇,作为能量汇聚中心,整个系统采用能量流和汇聚母线的概念。求解的结果是整个多楼宇联供系统的全局优化运行方式。整个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整个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包括,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为:楼宇中所有设备的运行约束、汇聚母线的功率平衡约束和不同楼宇和中心楼宇间的交互功率平衡约束;2)通过求解该优化模型,计算出各个设备在各个时段的出力,从而得到整个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多楼宇间互动的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能源大国,在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能源紧缺、环境恶化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为追求可持续发展,正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CCHP作为一种新型的供能方式,由于其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在近些年来正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能源专家的重视。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以小型燃气发电机组为核心,配以余热锅炉及吸收式电制冷机的系统,它首先利用天然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燃机中做功,将一部分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再利用发电后的余热制冷和供热。三联供系统因为具有以下特点:可以同时满足建筑或区域的冷、热、电三种用能需求;实现天然气能源的梯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可高达80%以上;大大减少了S02、固体废弃物、温室气体、NOX的排放;减少占地面积和耗水量,还可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安全供电。正因为上述特点,CCHP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对于CCHP系统的研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近年来国内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少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投入运行。目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给某个区域或是单个楼宇供能,对于有关存在能量交互时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研究还是较少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在含有多栋楼宇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不同楼宇之间存在热能和电能的交互时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优化运行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优化运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含有多栋楼宇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包括:
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
整个三联供系统所包含的所有设备的运行约束方程;
汇聚母线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
中心楼宇与其他楼宇间的交互功率平衡约束方程;
2)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步骤1)得到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得到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最优值和各个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情况;
3)将步骤2)得到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最优值和各个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情况,作为优化的运行方案,对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进行调度。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中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包括除中心楼宇外所有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以及中心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中心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是通过对能量汇聚中心的建模得到的。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中的中心楼宇与其他楼宇间的交互功率平衡约束方程为:
Qis_H+Qsi_H=0
Pis_E+Psi_E=0
其中,s为中心楼宇编号,N为系统中的楼宇总数,i为除中心楼宇外的其他楼宇编号,i取值为1,2,…,N-1;Qis_H为由楼宇i向中心楼宇s输送的热量,Qsi_H为中心楼宇s向楼宇i输送的热量;Pis_E为由楼宇i向中心楼宇输送的电量;Psi_E为由中心楼宇s向楼宇i输送的电量。交互功率之和为0表示在同一时刻,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递。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对于由多楼宇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考虑到能量交互的问题。多楼宇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其用户形式的多样,其用能的种类和特点可能是互补的。考虑这一特点,在求解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时,选取一栋楼宇作为中心楼宇,作为能量汇聚中心,承担着能量的汇聚和输出的功能。由于存在能量的交互,不同楼宇的能量可以相互作支撑,能够提高整个冷热电联供系统供能的可靠性。
对于由多楼宇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求解其优化运行方式时考虑全局最优。以往的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的求解一般只针对于单楼宇,即使是由几个楼宇组成的区域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其优化运行方法的求解也只是考虑到每个楼宇自身运行最优,而未考虑到全局的最优。本发明提出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方式的求解是针对于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全局最优而不是每栋楼宇作为单个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局部最优。
附图说明
图1是由三栋楼宇组成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案结合具体实例详述典型三联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能量交互时的优化运行方法求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的介绍下该典型三联供系统的组成及能量流动情况。
由三栋楼宇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多楼宇联供系统的一种典型形式,本发明技术方案便选用典型的由三栋楼宇组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来介绍一般的多楼宇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选取中间楼宇作为中心楼宇,将其编号为s。两边楼宇编号分别为1、2。每栋楼宇均采用能量流和汇聚母线结构概念,其中汇聚母线只起到汇聚作用,本身不消耗能量。由于冷、热、电的供应半径各不相同,电的供应半径为100~500公里,热的供应半径只有10公里左右,冷的半径则只有100米左右,所以能交互的能量只考虑电能和热能。而且由于电能传输的损耗较小,故中心楼宇没有发电装置,其电能的供给有1、2号楼宇提供。结合附图1对整个系统进行介绍:
对于1号楼宇的电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是电网、光伏、燃气轮机、蓄电池以及s号楼宇的输送过来的电,电汇聚母线的输出主要是满足1号楼宇自身的电需求、作为电制冷机的输入,而多余的部分输送到s号楼宇的;对于1号楼宇的热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来自于燃气轮机的余热、余热锅炉的热量以及来自于s号楼宇输送过来的热量,其输出,部分通过热交换器以满足1号楼宇的热负荷需求、部分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入、多余部分输出到s号楼宇;对于1号楼宇的冷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有电制冷机的输出及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出,其输出主要是满足1号楼宇自身的冷负荷需求。
s号楼宇作为中心楼宇,作为能量汇聚中心。s号楼宇的内部仍然采用汇聚母线结构。对于s号楼宇的电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是来自于1号和2号楼宇输送过来的电,其输出,部分是用来满足s号楼宇自身的电需求,部分作为电制冷机的输入,而多余的部分可以输送到1号楼宇或2号楼宇;s号楼宇的热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是来自于1号和2号楼宇输送过来的热,其输出,部分通过热交换器以满足s号楼宇的热需求,部分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入,多余的部分输送到1号或是2号楼宇;s号楼宇的冷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是电制冷机的输出及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出,其输出主要是满足s号楼宇自身的冷负荷需求。
对于2号楼宇的电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有电网、光伏、燃气轮机、蓄电池以及s号楼宇输送过来的电,电汇聚母线的输出主要是满足2号楼宇自身的电需求、作为电制冷机的输入,而多余的部分输送到s号楼宇;对于2号楼宇的热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来自于燃气轮机的余热、余热锅炉的热量以及来自于s号楼宇输送过来的热量,其输出,部分通过热交换器以满足2号楼宇的热负荷需求、部分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入、多余部分输出到s号楼宇;对于2号楼宇的冷汇聚母线,其输入主要有电制冷机的输出及吸收式制冷机的输出,其输出主要是满足2号楼宇自身的冷负荷需求。
1)建立含有多栋楼宇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包括:
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包括除中心楼宇外所有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以及中心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中心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是通过对能量汇聚中心的建模得到的。
除中心楼宇外的所有楼宇的目标函数,其运行费用包括电网购电费用、燃料购买费用以及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如下:
C=C1+Cs+C2                式1)
式中,C1是楼宇1的运行费用,Cs是中心楼宇s的总的运行费用,C2是楼宇2的运行费用。
其中,C1、C2计算公式如下:
C 1 = Σ t = 1 N Δt · [ ( C ph + C se ) / 2 · P grid t + ( C ph - C se ) / 2 · | P grid t | + C gas · F B t + Q B t · C B _ on + C gas · F pgu t + P ac t · C ac _ on + P pv t · C pv _ on + p ec t · C ec _ on + P pgu t · C pgu _ on ]
式2)
C 2 = Σ t = 1 N Δt · [ C gas · F B t + P B t · C B _ on + C gas · P pgu t + P ac t · C ac _ on + P pv t · C pv _ on + P ec t · C ec _ on + P pgu t · C pgu _ on ]       式3)
式中,Δt为单位时间段时间间隔(h);N为总时间段数;Pgrid t为第t时间段与大电网交换电能功率(kW),购电为正,售电为负;Pec t为第t时间段输入电制冷机的功率;Ppgu t为第t时间段发电设备单元发出的功率;Ppv t为第t时间段光伏电池功率(kW);QB t是第t时间段燃气锅炉发出的热功率;FB t是第t时间段输入燃气锅炉的功率;Fpgu t为第t时间段发电设备的输入功率;Cph为从大电网购电价格(元/kWh);Cse为向大电网售电价格(元/kWh);Cgas为天然气价格(元/kWh);CB_on为燃气锅炉运行维护费用(元/kWh);Cpv_on为光伏电池运行维护费用(元/kWh);Cac_on为吸收式制冷机运行维护费用(元/kWh);Cec_on为电制冷机运行维护费用(元/kWh);Cpgu_on为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元/kWh)。
中心楼宇的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是通过对能量汇聚中心的建模得到的。为了求解的简单,认为所有的楼宇只能和中心楼宇进行能量交互,彼此之间不能进行能量交互。中心楼宇输入有不同种类的燃料和与来自于周围楼宇的能量,除了将这些输入转化为对应的能量满足本楼宇的能量需求,同时把多余的能量储存或者传输给周围的楼宇。由于中心楼宇含有其他普通楼宇不具有的某些特殊设备(此处是蓄电池、蓄热槽),而且其作用也不同于普通楼宇。中心楼宇的以运行费用最小的目标函数为:
Cs = Σ t = 1 N Δt · [ C gas · F B t + P B t · C B _ on + P ac t · C ac _ on + P ec t · C ec _ on + P pv t · C pv _ on + | P bt t | · C bt _ on + | Q ht t | · C ht _ on ]     式4)
式中,Pbt t为第t时间段蓄电池充/放电功率(kW);Qht t为第t时间段蓄热槽发出/吸收的热功率(kW);Cbt_on为蓄电池运行维护费用(元/kWh);Cht_on为蓄电池运行维护费用(元/kWh)。
整个三联供系统所包含的所有设备的运行约束方程。所有楼宇含有设备元件包括:发电设备,可以由燃气轮机、内燃机、微燃机一种或几种组成;新能源发电设备,光伏发电;中间转换装置有补燃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储能设备主要是蓄电池、蓄热槽(在本实施方案中储能设备只存在于中心楼宇中,单独给出);负荷主要有冷、热、电负荷;整个联供系统和市电网连接。下面给出各个设备的运行约束:
1)发电设备(PGU)设备运行约束
Fpgu=Ppgupgu      式5)
δ pgu t P pgu min ≤ P pgu t ≤ δ pgu t P pgu max            式6)
2)吸收式制冷机运行约束
Qac=Qach·COPac         式7)
Q ac min ≤ Q ac t ≤ Q ac max             式8)
3)电制冷机运行约束
Qec=Pec·COPec        式9)
Q ec min ≤ Q ec t ≤ Q ec max                      式10)
4)补燃锅炉运行约束
FB=QBB          式11)
Q B min ≤ Q B t ≤ Q B max         式12)
5)热交换器运行约束
Qhl=Qhc·ηhc        式13)
Q hl min ≤ Q hl t ≤ Q hl max             式14)
6)光伏运行约束
P pv min ≤ P pv t ≤ P pv max              式15)
7)与电网连接运行约束:
P grid min ≤ P grid t ≤ P grid max             式16)
式中,Pgrid指的是电网输出的电(kW);Ppgu指的是发电设备输出的电(kW);Pec指的是输入到电制冷机的电(kW);QB指的是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kW);Qach指的是输入到吸收式制机的热功率(kW);Qhc指的是输入到热交换器的热功率(kW);Qec指的是电制冷机输出的冷功率(kW);Qac指的是吸收式制冷机输出的冷功率(kW);ηB为燃气锅炉的效率;COPac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系数;COPec是电制冷机的制冷系数;Qhl是热负荷;ηhc是热交换器的效率,ηpgu是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Pi min和Pi max分别为各个设备的运行出力上限和下限;δpgu t为发电机组i在t时段的状态变量,二进制变量1和0分别表示机组i运行状态和停止状态。
由于中心楼宇作为能量汇聚中心,一般设置蓄能装置来存储多余的能量,在本实施范例中设置了蓄电池、蓄热槽来存储来自于两边楼宇的多余能量。蓄电池及蓄热槽的运行约束方程如下:
(1)蓄电池运行约束
P ch min ≤ P ch t ≤ P ch max P disch min ≤ P disch t ≤ P disch max P bt t = P bt t - 1 + ( P ch t - P disch t ) Δt P bat min ≤ P bt t ≤ E bat max P bt T ≥ P              式17)
(2)蓄热槽运行约束
P cha min ≤ P cha t ≤ 0 0 ≤ P dis t ≤ P dis max Q ht t = Q ht t ( 1 - μ ) Q ht min ≤ Q ht t ≤ Q ht max Q T ≥ Q need + ( η cha P cha t + 1 η dis P dis t )         式18)
式中,Pch t、Pch min、Pch max为蓄电池电池充电功率、充电功率的下限值和上限值;Pdis t、Pdisch min、Pdisch max分别位为蓄电池放电功率、放电功率的下限值和上限值;Pbat min、Pbat max分别为t时段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最小可用容量和最大可用容量;Pbt T为本次调度周期末的蓄电池容量,P为了保证下一个调度周期蓄电池能有效的运行而设定为最小容量;Pcha min、Pcha t分别为蓄热槽蓄热的下限速率和蓄热槽的蓄热功率;Pdis max、Pdis t分别为蓄热槽放热的上限速率和蓄热槽放热的功率;Qht t、Qht min、Qht max分别为蓄热槽t时段的可用容量和蓄热槽的可用容量的上下限值;μ、ηcha、ηdis别为蓄热槽的自身热量损耗率、蓄热和放热效率;Qneed、QT分别为调度周期末最低蓄热槽能量和结束时蓄热槽能量。
汇聚母线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整个系统采用能量流和汇聚母线的概念,设备输出能量均视作能量流流动,并根据能量的不同连接到不同汇聚母线上,主要有:电汇聚母线、热汇聚母线、冷汇聚母线。汇聚母线不消耗能量,只起到能量接收和输出的作用,其汇聚母线平衡约束方程为:
(1)中心楼宇s的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电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P1s_E+P2s_E=Pec+Pel      式19)
热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QB+Q1s_H+Q2s_H=Qach+Qhc     式20)
冷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Qec+Qac=Qcl式21)
(2)1号楼宇的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电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Pgrid+Pbt+Ppgu+Ps1_E=Pec+Pel      式22)
热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Qhrs+QB+Qs1_H=Qach+Qhc     式23)
冷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Qec+Qac=Qcl        式24)
(3)2号楼宇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电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Pbt+Ppgu+Ps2_E=Pec+Pel        式25)
热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Qhrs+Q3_B+Qs2_H=Qach+Qhc     式26)
冷汇聚母线平衡方程:
Qec+Qac=Qcl       式27)
式中,Pbt指的是蓄电池输出的电功率(kW);Qhrs指的是余热回收系统输出的热功率(kW);Qcl指的是冷负荷(kW);Q1s_H为楼宇1向中心楼宇s输送的热量,Q1s_H值为正则表示热量由楼宇1向中心楼宇s传输(kW),为负则表示热量从中心楼宇s向楼宇1向传输,下面定义类似,不再赘述;Qs1_H为中心楼宇s向楼宇1输送的热量(kW);Qs2_H为中心楼宇s楼宇3输送的热量(kW);Q2s_H为楼宇3向中心楼宇s输送的热量(kW);P1s_E为楼宇1向中心楼宇s输送的电量(kW);Ps1_E为中心楼宇s向楼宇1输送的电量(kW);Ps2_E为中心楼宇s向楼宇3输送的电量(kW);P2s_E为楼宇3向中心楼宇s输送的电量(kW)。
中心楼宇与其他楼宇间的交互功率平衡约束方程。
热功率交互平衡方程
Q1s_H+Qs1_H=0
Q2s_H+Qs2_H=0        式28)
电功率交互平衡方程
P1s_E+Ps1_E=0
P2s_E+Ps2_E=0       式29)
2)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步骤1)得到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得到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最优值和各个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情况。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是一类重要的数学规划问题,它与一般规划问题的区别,在于此类数学模型可以进行线性化处理。对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的完整数学描述包括一个求解最大(小)值的目标函数,同时包含各种由决策变量组成的约束条件。对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传统的求解方法有分支界定法、单纯性法,也可以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或PSO算法,也可借助于matlab自带工具箱或优化软cplex求解该动态模型,即可得到各个设备在各个时间段的出力。
3)将步骤2)得到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最优值和各个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情况,作为优化的运行方案,对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进行调度。

Claims (3)

1.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含有多栋楼宇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包括:
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
整个三联供系统所包含的所有设备的运行约束方程;
汇聚母线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
中心楼宇与其他楼宇间的交互功率平衡约束方程;
2)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所述步骤1)得到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得到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最优值和各个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情况;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最优值和各个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情况,作为优化的运行方案,对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包括除中心楼宇外所有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以及中心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所述中心楼宇以最小运行费用为目的的目标函数是通过对能量汇聚中心的建模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中心楼宇与其他楼宇间的交互功率平衡约束方程为:
Qis_H+Qsi_H=0
Pis_E+Psi_E=0
其中,s为中心楼宇编号,N为系统中的楼宇总数,i为除中心楼宇外的其他楼宇编号,i取值为1,2,…,N-1;Qis_H为由楼宇i向中心楼宇s输送的热量;Qsi_H为中心楼宇s向楼宇i输送的热量;Pis_E为由楼宇i向中心楼宇输送的电量;Psi_E为由中心楼宇s向楼宇i输送的电量。交互功率之和为0表示在同一时刻,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递。
CN201410001065.8A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8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1065.8A CN103728881B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1065.8A CN103728881B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8881A true CN103728881A (zh) 2014-04-16
CN103728881B CN103728881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45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10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8881B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8881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8425A (zh) * 2014-05-12 2014-08-27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引力搜索的水火电系统多目标调峰方法
CN104133393A (zh) * 2014-07-28 2014-11-05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17158A (zh) * 2014-12-07 2015-04-15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 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系统阻塞调控方法
CN104539495A (zh) * 2015-01-23 2015-04-22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楼宇设备运行效率的非合作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04571068A (zh) * 2015-01-30 2015-04-29 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766133A (zh) * 2015-03-09 2015-07-08 山东大学 一种小型生物质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方法
CN104820363A (zh) * 2015-03-09 2015-08-05 山东大学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5931136A (zh) * 2016-04-25 2016-09-07 天津大学 一种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
CN106505596A (zh) * 2016-12-07 2017-03-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用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7784382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北京南瑞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能源路由器的用户侧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法
CN109471362A (zh) * 2018-12-18 2019-03-15 东北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产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0033124A (zh) * 2019-03-13 2019-07-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交互的能源楼宇点对点能量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09764573B (zh) * 2018-12-13 2020-07-10 清华大学 考虑余热充分利用的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581706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cad的自动化综合布线系统及预算方法
CN113807746A (zh) * 2021-10-20 2021-12-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运行优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472A (zh) * 2006-11-03 2007-04-11 冯江华 冷热电三联供能源供应系统的集中优化控制方法
CN102710013A (zh) * 2012-05-23 2012-10-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微电网的园区能源网能量优化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829575A (zh) * 2012-09-10 2012-12-19 陈戈 多源区域型冷热电联供能源网系统及方法
US20130166043A1 (en) * 2011-07-20 2013-06-27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of a microgrid system us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CN103246263A (zh) * 2013-04-22 2013-08-14 天津大学 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通用优化调度策略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472A (zh) * 2006-11-03 2007-04-11 冯江华 冷热电三联供能源供应系统的集中优化控制方法
US20130166043A1 (en) * 2011-07-20 2013-06-27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of a microgrid system us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CN102710013A (zh) * 2012-05-23 2012-10-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微电网的园区能源网能量优化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829575A (zh) * 2012-09-10 2012-12-19 陈戈 多源区域型冷热电联供能源网系统及方法
CN103246263A (zh) * 2013-04-22 2013-08-14 天津大学 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通用优化调度策略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成山等: "冷热电联供微网优化调度通用建模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霍小亮等: "楼宇三联供系统设备容量与运行策略集成优化", 《天然气工业》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8425B (zh) * 2014-05-12 2017-05-17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引力搜索的水火电系统多目标调峰方法
CN104008425A (zh) * 2014-05-12 2014-08-27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引力搜索的水火电系统多目标调峰方法
CN104133393A (zh) * 2014-07-28 2014-11-05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17158A (zh) * 2014-12-07 2015-04-15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 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系统阻塞调控方法
CN104517158B (zh) * 2014-12-07 2017-12-15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 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系统阻塞调控方法
CN104539495A (zh) * 2015-01-23 2015-04-22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楼宇设备运行效率的非合作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04539495B (zh) * 2015-01-23 2018-01-26 浙江大学 一种提高楼宇设备运行效率的非合作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04571068A (zh) * 2015-01-30 2015-04-29 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20363B (zh) * 2015-03-09 2017-12-12 山东大学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4820363A (zh) * 2015-03-09 2015-08-05 山东大学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4766133A (zh) * 2015-03-09 2015-07-08 山东大学 一种小型生物质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方法
CN105931136A (zh) * 2016-04-25 2016-09-07 天津大学 一种融合需求侧虚拟储能系统的楼宇微网优化调度方法
CN107784382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北京南瑞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能源路由器的用户侧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法
CN106505596B (zh) * 2016-12-07 2021-06-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6505596A (zh) * 2016-12-07 2017-03-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用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9764573B (zh) * 2018-12-13 2020-07-10 清华大学 考虑余热充分利用的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471362A (zh) * 2018-12-18 2019-03-15 东北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产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0033124A (zh) * 2019-03-13 2019-07-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交互的能源楼宇点对点能量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10033124B (zh) * 2019-03-13 2021-11-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交互的能源楼宇点对点能量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11581706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cad的自动化综合布线系统及预算方法
CN113807746A (zh) * 2021-10-20 2021-12-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运行优化方法
CN113807746B (zh) * 2021-10-20 2023-06-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运行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8881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8881B (zh)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Yan et al. An integrated design for hybri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with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Zhao et al. Matching model of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n coastal areas
CN107832979B (zh) 一种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工厂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02236343B (zh) 一种泛能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36833B (zh) 实现能源优化利用的泛能网及提供能源交易和服务的方法
CN102236342B (zh) 一种系统能效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4537443A (zh) 一种热电联供型微网经济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CN105048516A (zh) 一种风光水火多源互补优化调度方法
CN110932317B (zh) 一种本质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6130079A (zh) 一种风水火短期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04361416A (zh) 一种考虑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的电网双层优化调度方法
CN109742800A (zh) 一种基于天然气、氢气、电力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9993345B (zh) 一种面向园区的孤岛运行多能互补系统动态经济调度方法
CN113159407B (zh) 基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储存模块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08052722A (zh) 面向综合能效最优的分布式冷热电混合能源系统设计方法
CN113806952B (zh) 一种考虑源-荷-储的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及其优化运行方法
CN113141005B (zh) 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
Yuan et al. An advanced multicarrier residential energy hub system based on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CN109255487A (zh) 一种基于标准化矩阵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CN108062022A (zh) 一种热电协同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10516863A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双层优化方法
CN106500397A (zh) 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110363397B (zh) 一种基于可转换自由度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CN209358250U (zh) 一种基于天然气、氢气、电力的能源互联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