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9147B -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9147B
CN103719147B CN201410013940.4A CN201410013940A CN103719147B CN 103719147 B CN103719147 B CN 103719147B CN 201410013940 A CN201410013940 A CN 201410013940A CN 103719147 B CN103719147 B CN 103719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zoate
thrips
preventing
emamectin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39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9147A (zh
Inventor
刘奎
唐良德
付步礼
邱海燕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100139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9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9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9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9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9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其活性成分由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组成;所述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所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为1~9:9~1。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混配药剂在防治豆花蓟马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进行复配,并进一步筛选具有加和或者增效作用的混配比例。经过一系列室内毒力测定,最终筛选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具有加和或增效作用的药剂,两者的混配综合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的优点,从而有效防治豆花蓟马的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豇豆喜光温,种植效益高,是海南冬季北运蔬菜的主栽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近年来,豆花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又名普通大蓟马,成为豇豆种植上的主要害虫,通过锉吸和产卵直接造成寄主植物损伤,形成黑褐色斑点,严重降低豇豆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由于虫体小,通常又隐匿在花器内活动和为害,生产上防治较为困难。
目前,化学防治是降低豆大蓟马田间种群数量的主要措施,吡虫啉、啶虫脒等烟碱类杀虫剂的使用最为常见。杀虫剂的频繁使用,必然使豆花蓟马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影响防治效果。比如,常用药剂吡虫啉的田间防效已明显下降,使用浓度越来越高,刚开始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以稀释到3000倍使用,现在70%的吡虫啉乳油只能稀释1000倍使用,而且防效只能达到70%左右。因此,有必要测定豆花蓟马对常用杀虫剂单剂的敏感性,并通过药剂的复配,获得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以利于为生产提供更加有效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复配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本发明通过科学配比筛选,获得了适合于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混配药剂,对豆花蓟马具有显著的触杀增效作用,为生产中防治豆花蓟马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其活性成分由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组成;
所述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所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可为1~9:9~1。
上述的混配药剂中,所述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所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可为1:9,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上述的混配药剂中,所述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所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可为1:1,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上述的混配药剂中,所述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所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可为下述1)-3)中任一种:
1)、7~9:3~1;
2)、7:3;和,
3)、9:1;
上述质量配比的混配药剂对豆花蓟马具有增效作用。
上述的混配药剂中,所述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所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可为3: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混配药剂在防治豆花蓟马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进行复配,并进一步筛选具有加和或者增效作用的混配比例。经过一系列室内毒力测定,最终筛选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具有加和或增效作用的药剂,两者的混配综合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的优点,从而有效防治豆花蓟马的生长。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药剂对豆花蓟马具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且复配药剂的药效持效期长。
本发明解决了豇豆实际生产中的用药问题,在农用杀菌剂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实施产业化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通过新型药剂的应用和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混配,有利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6种杀虫剂单剂对豆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虫:豆花蓟马采自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豇豆地,在室内续代饲养。取豆花蓟马二龄若虫供试。
供试药剂:97%高效氯氰菊酯(betacy permethrin)(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河北天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92%阿维菌素(abamectin)(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96%啶虫脒(acetamiprid)(石家庄伊宏化工有限公司);96%吡虫啉(imidacloprid)(南通农药剂型研发中心);97.4%毒死蜱(chlorpyrifos)(湖南大方农化有限公司)。
测定方法:采用离心管药膜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药膜。
将上述6种原药分别加丙酮溶解后,用清水稀释至若干浓度(毒死蜱:0.3333g/L、0.1667g/L、0.1g/L、0.0909g/L和0.0667g/L;阿维菌素:0.005g/L、0.01g/L、0.02g/L、0.1g/L和0.33g/L;高效氯氰菊酯:0.5g/L、0.25g/L、0.2g/L、0.1g/L和0.0333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0008g/L、0.0007g/L、0.0005g/L、0.0004g/L和0.0003g/L;吡虫啉:12.5g/L、16.67g/L、20g/L、25g/L和50g/L;啶虫脒:0.0625g/L、0.125g/L、0.5g/L、0.67g/L和1g/L),量取1mL配好的药液至5mL离心管内,盖上管盖,摇匀滚动数分钟,待药液在管内分布均匀时,倒出药液,室内自然晾干制成药膜。
(2)接虫。
药膜晾干后,选取同一批豆花蓟马的试虫20头,用细毛笔刷轻轻将其接入药膜管内,盖上管盖。
(3)转虫。
任试虫在管内爬动1h后,将其全部转入另一个干净10mL管中,并在其中放入2cm长的新鲜豇豆,供其取食,棉花团封口。
(4)培养记录。
将处理的试虫放入25℃人工气候箱中培养,24h后分别观察并记录各个处理的试虫的存活情况,以毛笔刷轻触碰无反应为死虫,计算死亡率。
对照组以清水处理制作水膜,每浓度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死亡率<10%为有效试验。
药剂毒力测定:利用DP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唐启义,2010),求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LC50值及其95%置信限等。设具最大LC50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为100,用最大LC50除以各药剂的LC50值,求出各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
根据国家农药室内生测试验准则(N/T1154.7-2006)的方法进行计算: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
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单用的LC50/混剂的LC50)×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TI(A)×A在混剂中所占百分比+ATI(B)×B在混剂中所占百分比;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若CTC≤80,混配药剂为拮抗作用;若80<CTC<120,混配药剂为相加作用;若CTC>120,混配药剂为增效作用。
6种原药对豆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如表1所示。
表16种原药的室内毒力测定
由表1中的数据可得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豆花蓟马的触杀毒力最高,因此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5种原药进行复配,并考察对豆花蓟马的触杀毒力。
实施例2、5种混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将实施例1中筛选出来的毒力最高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5种原药按照质量比为1:1(均折算为各种原药中活性成分的实际含量)进行二元混配得到混配药剂。考察5种混配药剂对豆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离心管药膜法进行测定,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中。
上述5种混配药剂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中所示。
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5种原药的混配药剂的二元混配毒力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的混配药剂的共毒系数最高,为776,表明这种混配药剂对豆花蓟马的室内触杀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例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混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由实施例2中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5种混配药剂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混配药剂对豆花蓟马的室内触杀增效作用最强,因此,进一步考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其它配比的混配药剂的触杀毒力。
按照实施例1中的测定方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质量配比(均折算为各种原药中活性成分的实际含量)为1:9、3:7、7:3和9:1混配药剂的毒力,测得这4种混配药剂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3中所示。
表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不同比例二元混配的毒力
由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1:9混配,共毒系数最大,CTC为1733,表明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7:3混配,CTC为193,大于120,表明其混配具有增效作用。
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9:1混配,CTC为242,大于120,表明其混配具有增效作用。
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3:7混配,CTC为112,小于120,表明混配表现为相加作用。

Claims (1)

1. 混配药剂在防治豆花蓟马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药剂的活性成分由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组成,其中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质量比为9:1或1:9。
CN201410013940.4A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Active CN103719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3940.4A CN103719147B (zh)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3940.4A CN103719147B (zh)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9147A CN103719147A (zh) 2014-04-16
CN103719147B true CN103719147B (zh) 2015-07-01

Family

ID=5044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3940.4A Active CN103719147B (zh)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9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0013A (zh) * 2015-11-11 2016-03-23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7710A (zh) * 2006-10-27 2007-05-09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有毒死蜱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361478A (zh) * 2008-09-19 2009-02-11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水乳剂
CN101444223A (zh) * 2008-12-09 2009-06-03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 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
CN103081894A (zh) * 2013-01-25 2013-05-08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备农药水乳剂的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7710A (zh) * 2006-10-27 2007-05-09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有毒死蜱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361478A (zh) * 2008-09-19 2009-02-11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水乳剂
CN101444223A (zh) * 2008-12-09 2009-06-03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 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
CN103081894A (zh) * 2013-01-25 2013-05-08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备农药水乳剂的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9147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1524A (zh) 一种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376570A (zh) 一种含有咯菌腈的种衣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322493A (zh) 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24017B (zh) 一种含有噻唑膦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5532713A (zh) 含有双丙环虫酯和氟啶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719147B (zh)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
CN107494571A (zh) 含有虫螨腈和虱螨脲的高效杀虫组合物
CN102246766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9392945B (zh) 一种有效防治棉蚜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5794827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5432666A (zh)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的农药组合物
CN105145642B (zh) 一种含噻唑膦的杀线虫颗粒剂
CN102113507B (zh) 一种含有生物农药lepimectin的环保型杀虫组合物
CN103931649B (zh)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烯炔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669124A (zh) 一种生物源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6359458A (zh) 一种含旋覆花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55817A (zh) 一种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杀虫组合物
CN106135238B (zh) 一种含藻酸丙二醇酯和环氧虫啶的农药组合物
CN106689188B (zh) 农药组合物、微囊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502B (zh) 噻虫嗪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4255759B (zh) 含苦参碱与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55404B (zh)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98820B (zh) 联苯肼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CN103719116B (zh) 一种防治香蕉花蓟马的生物源混配药剂
CN103271042B (zh) 乙螨唑和噻螨酮杀螨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