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4462A -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4462A
CN103714462A CN201210379515.8A CN201210379515A CN103714462A CN 103714462 A CN103714462 A CN 103714462A CN 201210379515 A CN201210379515 A CN 201210379515A CN 103714462 A CN103714462 A CN 103714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ealing
strip
paper us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95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95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44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4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4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Special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其要点是:a)制备一种新型的产品封条(“物码封条”),其特征是每一个物码封条上都印有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码(“封条码”);b)使用物码封条来封装产品,任何对物码封条的破坏即视为产品开封,而产品开封时物码封条也必被破坏;c)封条码的码量巨大,可保障每个封条码都与其他任何封条码不重复;d)封条码可与其他图案叠加;e)在生产环节及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的各个流通环节,有关人员及消费者等可以使用低成本且轻便的封条码识别装置来识别封条码,在现场通过在线或离线方式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联动,对产品进行追踪溯源,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具有唯一码的封条来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一直是困扰社会、大众和商家的严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药品安全监管的迫切需要。 
为了在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识别和追踪溯源,对产品赋予序列号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序列号通常是由阿拉伯数字、罗马字母、汉字或三者的混合构成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码量(即可用的码的数量)大,例如16位的阿拉伯数字可产生1亿亿个码,不够还可以简单地通过增加位数来增加码的数量。缺点是1)编码的尺寸偏大;2)识别器容易读错,特别是编码部分变形时;3)若人工输入编码与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容易发生人为错误;4)因为是一般人用肉眼可以识别的,特别容易被复制。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中的2)、3)的问题,物流中一般使用条形码和QR码。条形码和QR码(或类似的其他一维或二维码)虽然解决了前述的2)、3)的问题,但是,条形码和QR码都需占用相应尺寸的专用的平面空间,而且需要的码量越大,要占用的专用平面空间也越大,所以不适合尺寸较小而数量巨大的商品如药品等。因为码量受限,所以通常不是一物一码,而是一个码对应一种产品或一批产品。因为同一种产品用同一个码,不易辨别产品的窜货和伪造。条形码和QR码凭肉眼就可以识别,复制也很方便。流通过程中条形码和QR码所需的专用的扫描器,价格也相对昂贵。 
最近,点阵码(或叫点编码、点图形码或网格码)因为其码量大且隐蔽性强而引起关注。将点阵码或具有类似功能及性能的码印在商品包装上或印在标签上并将标签贴在商品包装上,就能大大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另一方面,将码印在商品包装上或印在标签上并将标签贴在商品包装上,还是不能解决重复使用商品包装(“旧瓶装新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方案是 
1)制备一种新型的用于封装产品的封条,每一个封条上都印有一个唯一的码(封条码)使其与任何其他封条上的码不重复; 
2)使用所述封条(以下称之为“物码封条”)封装产品,任何对物码封条的破坏即视为产品开封,而开封的同时,物码封条也被破坏而无法再利用; 
3)封条码所使用的码的数量(或称空间)非常大,至少几十亿,甚至几万亿,甚至更多,以保障每个被封装产品都有一个唯一的不重复的码; 
4)封条码所使用的码肉眼难以识别,需要使用专门的识别装置读出和识别,而这样的识别装置(封条码识别器)又必须是低成本且轻便的; 
5)封条码所使用的码尺寸可小至1-2毫米见方,封条码可以和其他图案重叠印刷,不需要专用的印刷空间; 
6)建立一个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在生产环节及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的必要环节,利用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输入每个具有所述物码封条的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产品的制造单位/制造日期/时间/批次/制造人员姓名、物流过程中出入库日期/时间/承运人名称/收发人员姓名、指定销售商/销售地点/销售时间/销售人员姓名,等等; 
7)在生产环节及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的各个流通环节,生产、物流、管理、销售、检查人员和消费者等可以使用封条码识别器来识别封条码,并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联动,比对产品状况与管理中心掌握的信息,从而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所述联动,可以通过封条码识别器由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连接的方法(在线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封条码识别器事先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下载必要的数据的方法(离线的方法)来实现。 
上述的封条码识别管理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这样,封条码管理中心就可以从制造、到入库/出库、发货/收货等物流中间环节、最后到零售环节,在流通的所有环节对产品进行全程监控。消费者也容易判断产品的真伪(包括生产场所、流通路径等)和质量(包括生产日期、消费期限等)。国家的卫生质量安全部门等监管部门也可以利用这样的系统和机制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社会、大众和商家的窜货或冒牌产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封条码识别管理系统图; 
图2是中包装; 
图3是大包装; 
图4是笔形封条码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例,一种防止药品的窜货和冒牌药品的流通的方法: 
一、药品的包装: 
1)小包装 
2)泡罩包装(Press Through Packaging)是一种常见的药品的最小包装单元(简称“小包装”):。“泡罩包装是指‘将产品封合在用透明塑料薄片形成的泡罩与底板(用纸板、塑料薄膜或薄片、铝箔或它们的复合材料制成)之间的一种包装方法’(GB/T4122.1-1996)。这种包装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发明并推广应用的,首先是用于药片和胶囊的包装”(摘引自MBA智库百科)。在药品的泡罩包装的底板上,通常印刷有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国药批准编号、制药商名称等。必须撕破底板才能取出药品。中包装 
药盒(简称“中包装”)通常是一个长方体的纸质盒子,其中装有若干片泡罩包装的药品或一个药瓶。在中包装上面通常印刷有药品名称、剂量、用量/服法、有效期、国药批准编号、制药商名称等。为便于取药,中包装有一个开口处(见图2)。中包装的封合方法通常是将标签粘贴在开口处。取药必须撕开开口处的标签。 
3)大包装 
药箱(简称“大包装”)通常是一个长方体的纸质盒子,其中装有若干个药品中包装。在大包装上面通常印刷有药品名称、剂量、数量、有效期、国药批准编号、制药商名称等。大包装通常用胶带或标签封合(见图3)。取药必须撕开封合的胶带或标签。 
二、药品的封条 
1)小包装的物码封条 
封条码直接印在药品泡罩包装的底板上,底板成为药品的最小包装单元的物码封条,要取出药品就必须撕开底板(即物码封条); 
2)中包装的物码封条 
封条码印在标签上,标签就成为药盒的物码封条,撕开标签就意味着药盒开封; 
3)大包装的物码封条 
封条码印在胶带或标签上,该胶带或标签贴在药箱的开口处成为药箱的物码封条,撕破胶带或标签就意味着药箱开封。 
三、可用点阵码作为封条码印在上述物码封条上,实行一物一码。点阵码不用专用的印刷空间,可以叠加在其他图案之上,而且一个点阵码只有1-2毫米见方,无需大的印刷空间。 
四、封条码识别器示例 
封条码识别器的示例见图4。 
封条码识别器具有特殊摄像机,可以拍摄极小的点阵码。封条码识别器具有硬件或软件的图像处理器,可以识别点阵码。封条码识别器还具有通信处理器可以用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或者直接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连接,获取相关的信息,如药厂名称、药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流通路径、销售地点、时间等。 
五、封条码识别管理系统 
参照图1。 
在药品的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使用封条码识别器,通过点击点阵码摄下点阵码图像,识别点阵码并且将码值通过智能终端送往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进行信息的记录、搜索、比对和反馈,从而实现药品的追踪和溯源,极大程度上防止假冒伪劣的药品的流通。 
实施例二,一种防止香烟的窜货和冒牌香烟的流通的方法: 
一、香烟的包装: 
香烟的“小包装”是1包香烟,是一个小纸盒,里面通常装有20支香烟,纸盒上通常印刷有香烟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等。纸盒外面通常紧包一层塑料薄膜封套,封套有供撕开的开口条。 
香烟的“中包装”一条香烟,是一个纸盒,里面通常装有10包香烟,纸盒上通常印刷有香烟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等。纸盒外面通常紧包一层塑料薄膜封套,封套有供撕开的开口条。 
香烟的“大包装”一箱香烟通常是一个长方体的纸质盒子,其中装有若干条香烟,烟箱上通常印刷有香烟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等。大包装通常用胶带或标签封合(见图3)。 
二、香烟的封条 
封条码直接印在包裹一包香烟的塑料纸包装上,所述塑料纸包装就成为香烟的“小包装”的物码封条,要取出香烟就必须撕开塑料纸包装(即物码封条); 
封条码直接印在包裹一条香烟的塑料纸包装上,所述塑料纸包装就成为香烟的“中包装”的物码封条,要取出香烟就必须撕开塑料纸包装(即物码封条); 
封条码印在胶带或封印标签上,该胶带或封印标签贴在烟箱的开口处成为药箱的物码封条,撕破胶带或标签就意味着烟箱开封。。 
三、可用点阵码作为封条码印在上述标签封条上,实行一物一码。点阵码不用专用的印刷空间,可以叠加在其他图案之上,而且一个点阵码只有1-2毫米见方,无需大的印刷空间。 
四、封条码以别器 
参照图4。 
封条码识别器具有特殊摄像机,可以拍摄极小的点阵码。封条码识别器具有硬件或软件的图像处理器,可以识别点阵码。封条码识别器还具有通信处理器可以用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或者直接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连接,获取相关的信息,如烟厂名称、香烟名称、生产日期、批次、流通路径、销售地点、时间等。 
五、封条码识别管理系统 
参照图1。 
在香烟的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使用封条码识别器,通过点击点阵码摄下点阵码图像,识别点阵码并且将码值通过智能终端送往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进行信息的记录、搜索、比对和反馈,从而实现每包香烟的追踪和溯源,极大程度上防止假冒伪劣的香烟的流通。 

Claims (5)

1.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流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一种新型的用于封装产品的物码封条,其特征是每一个物码封条上都印有一个唯一的码(即与任何其他物码封条上的码不重复的码,以下简称之为“封条码”);
2)使用所述物码封条覆盖(或包装)产品的全部或一部(以下简称为“封装”),使得物码封条上的封条码与被封装的产品一一对应,对物码封条的破坏即被视为产品开封,而开封的同时,物码封条也被破坏而无法再利用;
3)生产所述封条码的识别器,将所述识别器提供给所述产品的生产者、流通业者、监管者、消费者或其他有关人员使用;
4)建立一个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在生产环节及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的必要环节,利用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输入每个具有所述物码封条的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产品的制造单位/制造日期/时间/批次/制造人员姓名、物流过程中出入库日期/时间/承运人名称/收发人员姓名、指定销售商/销售地点/销售时间/销售人员姓名,等等;
5)所述生产者、流通业者、监管者、消费者或其他有关人员可以在所述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使用所述封条码识别器来读出或识别出所述封条码并与所述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联动,比对所述产品的状况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掌握的信息,进而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流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所述封条码的格式不限但码的数量(码量或称码空间)必须非常大,至少几十亿,甚至几万亿,甚至更多,以保障每个被封装产品都有一个唯一的不重复的码;
2)所述封条码所使用的码肉眼难以识别,是需要用专用但轻便的装置(封条码识别器)来识别的;
3)所述封条码所使用的码尺寸可小至1-2毫米见方,封条码可以和其他图案重叠印刷,不需要专用的印刷空间;
4)所述物码封条的材质和形状不限;
5)所述封装产品的全部或一部包括产品包装的开封口、开封线、或开封部;
6)所述产品是指产品的每个单件或产品单件的组合;
7)通过使用封条码识别器识别出封条码并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联动,比对产品的状况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掌握的信息,从而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所述联动和比对,可以通过封条码识别器以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连接的方法(在线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封条码识别器定期地或临时地事先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下载必要的数据并把下载的数据存储在封条码识别器内的方法(离线的方法)来实现。
8)制备所述物码封条时,印上的封条码可以从码空间中随机抽取,因此更加增强辨别窜货或冒牌产品的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流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品包括药品、烟酒、食品、饮料、保健品、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农副产品、商店零售商品、网购商品、书籍字画、音像制品、电脑数码电子产品及配件耗材、摄影摄像产品及配件耗材、通讯产品及配件耗材、体育运动用品及配件耗材、办公用品及耗材、家电产品及配件耗材、美容化妆护肤品、厨卫洁具、家居装璜用品、鞋靴服饰用品、玩具游戏娱乐用品、儿童妇女老人成人用品、母婴用品、计算机软件、珠宝首饰钟表文具古玩、箱包、礼品、交通运输工具及配件耗材、通讯工具及配件耗材、工业机械器械及配件耗材、医疗机械器械用具用品及配件耗材、等。
4.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流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1)专门印制的物码封条,每个物码封条上都印有一个唯一(即与其他物码封条上的码不重复)的码(“封条码”);由所述物码封条所覆盖(或包装)的产品的全部或一部,包括产品包装的开封口、开封线、或开封部(“封装”)。所述物码封条上的封条码与被封装的产品一一对应。对物码封条的破坏即被视为产品开封,而开封的同时,物码封条也被破坏而无法再利用;
2)专门生产的所述封条码的识别器,用于识别所述封条码,以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
3)用于管理所述封条码及其相关信息的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使所述封条码识别器可以通过在线或离线的方法与所述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联动,比对产品的物码封条上的封条码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掌握的信息,从而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流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1)所述物码封条的材质和形状不限,其作用,在于用来封装产品,使得对物码封条的破坏即被视为产品开封,而开封的同时,物码封条也被破坏而无法再利用;
2)所述封条码识别器是一种低成本且轻便的终端装置,它能够识别所述封条码并将所述封条码与事先下载在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也可以以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与电脑、平板电脑、POS机、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连接并通过网络实现与所述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的联动,通过联动比对产品的物码封条上的封条码与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掌握的信息,从而辨别出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
3)所述封条码管理中心数据库拥有所述封条码与被封装产品的对应信息,所述信息包括:被封装产品的制造单位/制造日期/时间/批次/制造人员姓名、物流过程中出入库日期/时间/承运人名称/收发人员姓名、指定销售商/销售地点/销售时间/销售人员姓名,等等,这些信息被用于辨别是否有窜货或冒牌产品发生。
CN201210379515.8A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Pending CN103714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515.8A CN103714462A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515.8A CN103714462A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4462A true CN103714462A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0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9515.8A Pending CN103714462A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446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6252A (zh) * 2015-10-31 2016-03-02 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带条形码识别的干洗衣物存储方法
CN105512824A (zh) * 2015-12-15 2016-04-20 重庆腾帆科技有限公司 图书批量验收登到的方法
CN106296356A (zh) * 2016-08-12 2017-01-04 王雪华 一种基于医院周边商户的礼品回收系统
CN107077655A (zh) * 2014-05-29 2017-08-18 伊桑·希尔斯利 密封递送追踪系统
CN113053504A (zh) * 2021-04-09 2021-06-29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获取货物状态信息的医用物资运送管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9626A (zh) * 2009-07-10 2009-12-23 烟台东方瑞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防伪防窜货的附标方法
CN101630465A (zh) * 2008-07-16 2010-01-20 杨永利 一种防串货方法
CN102219091A (zh) * 2011-06-23 2011-10-19 福建鸿博致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酒类包装防伪方法
CN102509133A (zh) * 2011-11-13 2012-06-20 上海高诚艺术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rfid技术的酒瓶防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465A (zh) * 2008-07-16 2010-01-20 杨永利 一种防串货方法
CN101609626A (zh) * 2009-07-10 2009-12-23 烟台东方瑞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防伪防窜货的附标方法
CN102219091A (zh) * 2011-06-23 2011-10-19 福建鸿博致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酒类包装防伪方法
CN102509133A (zh) * 2011-11-13 2012-06-20 上海高诚艺术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rfid技术的酒瓶防伪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7655A (zh) * 2014-05-29 2017-08-18 伊桑·希尔斯利 密封递送追踪系统
CN113034070A (zh) * 2014-05-29 2021-06-25 伊桑·希尔斯利 密封递送追踪系统
US11481715B2 (en) 2014-05-29 2022-10-25 Physical 2 Digital Ltd. Seal delivery tracking system
CN105366252A (zh) * 2015-10-31 2016-03-02 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带条形码识别的干洗衣物存储方法
CN105366252B (zh) * 2015-10-31 2018-06-19 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带条形码识别的干洗衣物存储方法
CN105512824A (zh) * 2015-12-15 2016-04-20 重庆腾帆科技有限公司 图书批量验收登到的方法
CN106296356A (zh) * 2016-08-12 2017-01-04 王雪华 一种基于医院周边商户的礼品回收系统
CN113053504A (zh) * 2021-04-09 2021-06-29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获取货物状态信息的医用物资运送管理方法
CN113053504B (zh) * 2021-04-09 2023-11-03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获取货物状态信息的医用物资运送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4462A (zh) 一种防止产品的窜货和冒牌产品的流通的方法
CN105654164A (zh) 一种组合识别码、使用组合识别码的产品及产品监控方法
WO2006051170A1 (en) Recognition system for packages using optical diffraction elements
CN201942080U (zh) 一种复合层防伪包装袋
CN104118605A (zh) Ptp片检查系统
CN107635879A (zh) 用于多实例感光认证的包装
CN202201246U (zh) 一种具有防伪跟踪功能的包装盒
US20090090084A1 (en) Packag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packaging comprising a transponder
JP2020095647A (ja) 製品の真贋判定システム
WO2015159252A1 (en) Packaging comprising a case and a product contained therein, both having an identification code,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CN202784109U (zh) 热收缩膜复合二维码的防伪包装结构
Theobald et al. Packaging closures and sealing systems
CN106476423B (zh) 一种可判断入库产品类型的印刷质量监测系统
Kasar et al. Innovative packaging of medicines
CN106485383B (zh) 一种可进行入库判断的印刷质量监测系统
JP2004054819A (ja) 品質管理バーコードおよび品質管理バーコードを備える物品
Varshini et al. CURRENT REGULATION FOR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ACKING MATERIALS
CN109063796B (zh) 一种罐装商品的生产方法及系统
CN212686186U (zh) 一种防拆防伪外卖包装袋
CN109409798A (zh) 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的仓储入库系统
Anis et al. Printing and Packaging
JP2013077149A (ja) 容器及び当該容器を利用したotc医薬品の販売動向管理システム
KR200464617Y1 (ko) 정제 식별용 라벨.
KR20120024895A (ko) 효능/용법/용량 및 영양성분 돋보기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TWM556892U (zh) 商品防偽裝置及包含此商品防偽裝置的商品防偽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5

Address after: 201315 station 305-79, building 2, No. 2388, xiupu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Yingqishi (Shanghai)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1-9A, 600 Liuzhou Road, Shanghai,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