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2969B -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12969B CN103712969B CN201410011997.0A CN201410011997A CN103712969B CN 103712969 B CN103712969 B CN 103712969B CN 201410011997 A CN201410011997 A CN 201410011997A CN 103712969 B CN103712969 B CN 1037129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entration
- cupric oxide
- lactic acid
- minutes
- ad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b>,所述的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首先将乳酸,乳酸氧化酶和磷酸盐缓冲液三者混合温浴,然后向其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苯二甲酸和纳米氧化铜继续温浴。上述混合液的反应产物的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5?nm和421?nm。乳酸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8~80?μmol/L,检测限为0.24?μmol/L。该方法可用于血清中乳酸浓度的测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氧化铜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甲酸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乳酸为体内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代谢性酸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乳酸浓度升高性酸中毒,如呼吸衰竭、组织缺氧、败血症、恶性肿瘤导致组织耗氧量增加、糖尿病酮血症都可引起乳酸浓度升高。因此,测定血中乳酸浓度,对早期诊断和处理高乳酸血症和乳酸酸中毒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近年来由于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成本低,设备操作简单以及提供信息量大等优点,已经在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发明基于纳米氧化铜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甲酸增强荧光,结合乳酸氧化酶催化氧化乳酸产生过氧化氢的反应,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纳米氧化铜作为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甲酸增强荧光,结合乳酸氧化酶催化氧化乳酸产生过氧化氢的反应,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乳酸、乳酸氧化酶和磷酸盐缓冲液三者混合温浴进行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苯二甲酸和纳米氧化铜继续温浴进行荧光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液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
所述的荧光反应产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5nm和421nm。
所述的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体系pH值优选为7.0,乳酸氧化酶浓度优选为0.035U/mL。
所述的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温度优选为37℃,反应时间优选为10分钟。
所述的荧光反应体系的pH值优选为7.0,纳米氧化铜浓度优选为0.4mg/L,对苯二甲酸浓度优选为3.0mmol/L。
所述的荧光反应温度优选为45℃,反应时间优选为120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4mL不同浓度的乳酸溶液而形成不同乳酸浓度的混合液,将上述不同乳酸浓度的混合液分别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分别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以荧光强度对乳酸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以用于测定乳酸。
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由如下步骤制得: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血清乳酸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以下步骤组成:(1)在EP管中分别加入稀释后的血清、乳酸氧化酶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温浴;(2)向上述EP管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苯二甲酸和纳米氧化铜继续温浴;(3)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荧光强度,根据乳酸标准曲线测定血清中乳酸浓度。
所述的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4mL稀释40倍的血清样品而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由如下步骤制得: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一)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取醋酸铜溶液和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快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后,得到黑色氧化铜。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立即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将纳米氧化铜粉体分散于二次蒸馏水中得到棕色纳米氧化铜胶体溶液。
纳米氧化铜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
(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
(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二)乳酸的测定
在EP管中分别加入乳酸氧化酶、磷酸盐缓冲溶液和不同浓度的乳酸溶液,将混合液置于37℃恒温。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苯二甲酸和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测定其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对乳酸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
(三)血清中乳酸的测定
将乳酸替换为稀释后的血清样品重复步骤三,将所得荧光强度代入标准曲线即可进行血清中乳酸的测定。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利用纳米氧化铜的模拟过氧化物酶特性,与乳酸氧化酶催化氧化乳酸的反应结合,成功构建了一种检测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该技术测定乳酸的线性范围为0.8~80μmol/L,其检测限为0.24μmol/L。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样品需求量少,重现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血清乳酸样品的成功测定展现出该方法在临床检测,食品检测以及环境监测等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pH值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
图2为反应温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
图3为纳米氧化铜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
图4为对苯二甲酸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
图5为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
图6为荧光反应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图。
图7为乳酸的标准曲线图。
图8为葡萄糖、谷胱甘肽、柠檬酸、L-半胱氨酸、尿酸、抗坏血酸和乳酸的荧光强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纳米氧化铜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直径为6nm的纳米氧化铜粉体。
实例2:
将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0.5mL浓度为1mol/L的过氧化氢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加入到3.65mL浓度为200mmol/L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pH3~10)中,混合摇匀后置于45℃温浴,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1所示,荧光强度在pH为7.0时达到最大值。
实例3:
将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0.5mL浓度为1mol/L的过氧化氢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加入到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中,混合摇匀后置于不同温度(20~55℃)温浴,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2所示,荧光强度在45℃时达到最大值。
实例4:
将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0.5mL浓度为1mol/L的过氧化氢和50μL不同浓度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0~80mg/L)加入到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中,混合摇匀后置于45℃温浴,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3所示,荧光强度随混合液中纳米氧化铜浓度增大而增大并在浓度为0.4~0.8mg/L时达到最大。
实例5:
将0.8mL不同浓度的对苯二甲酸(0~22.5mmol/L),0.5mL浓度为1mol/L的过氧化氢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加入到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中,混合摇匀后置于45℃温浴,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4所示,荧光强度随混合液中对苯二甲酸浓度增大而增大,在终浓度为3.0mmol/L时,荧光强度达到稳定值。
实例6:
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和0.4mL浓度为5mmol/L的乳酸溶液而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37℃温浴,不同时间(0-3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5所示,荧光强度在约10分钟时达到最大值。
实例7:
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和0.4mL浓度为5mmol/L的乳酸溶液而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不同时间(0-17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6所示,荧光强度在120分钟时达到最大值。
实例8:
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和0.4mL不同浓度的乳酸溶液而形成不同的乳酸溶液浓度的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分别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分别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以荧光强度对乳酸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如图7所示,荧光强度与乳酸浓度在0.8~8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4μmol/L。
实例9:
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和0.4mL浓度为5mmol/L的乳酸溶液而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重复6次,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4%。
实例10:
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和0.4mL不同物质(40mmol/L的葡萄糖或10mmol/L尿酸或0.01mmol/L抗坏血酸或0.05mmol/L谷胱甘肽或1mmol/LL-半胱氨酸或1mmol/L柠檬酸)代替乳酸溶液而形成的不同物质混合液,将上述所形成的不同物质混合液分别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分别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如图8所示,与1mmol/L的乳酸产生的信号相比,40mmol/L的葡萄糖或10mmol/L尿酸或0.01mmol/L抗坏血酸或0.05mmol/L谷胱甘肽或1mmol/LL-半胱氨酸或1mmol/L柠檬酸产生的信号均可忽略不计。
实例11:
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和0.4mL稀释40倍的血清样品而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实例1制备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经实施例8所得乳酸标准曲线计算得出血清样品中乳酸含量,此数值与乳酸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TMB比色法得到的数据一致。样品回收率94.03~115.6%,相对标准偏差0.8-3.7%。由此可见本方法可靠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乳酸、乳酸氧化酶和磷酸盐缓冲液三者混合温浴进行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苯二甲酸和纳米氧化铜继续温浴进行荧光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液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荧光反应产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5nm和421nm;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体系pH值为7.0,乳酸氧化酶浓度为0.035U/mL;乳酸氧化酶酶促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10分钟;荧光反应体系的pH值为7.0,纳米氧化铜浓度为0.4mg/L,对苯二甲酸浓度为3.0mmol/L;荧光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120分钟;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由如下步骤制得: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2.一种利用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乳酸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4mL不同浓度的乳酸溶液而形成不同乳酸浓度的混合液,将上述不同乳酸浓度的混合液分别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分别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以荧光强度对乳酸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以用于测定乳酸;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由如下步骤制得: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3.一种利用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血清乳酸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以下步骤组成:(1)在EP管中分别加入稀释后的血清、乳酸氧化酶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温浴;(2)向上述EP管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对苯二甲酸和纳米氧化铜继续温浴;(3)将反应产物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荧光强度,根据乳酸标准曲线测定血清中乳酸浓度;所述的乳酸标准曲线由以下步骤制得: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4mL不同浓度的乳酸溶液而形成不同乳酸浓度的混合液,将上述不同乳酸浓度的混合液分别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分别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以荧光强度对乳酸浓度作图;所述的纳米氧化铜由如下步骤制得:1)取0.02mol/L的醋酸铜溶液150ml和0.5ml冰醋酸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沸腾;2)快速加入0.04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完后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褐色氧化铜沉淀;3)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氧化铜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减压干燥,即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测定血清乳酸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在EP管中分别加入50μL浓度为0.35U/mL的乳酸氧化酶、50μ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4mL稀释40倍的血清样品而形成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置于37℃温浴,10分钟后向其中加入3.65mL浓度为200m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0.8mL浓度为18.75mmol/L的对苯二甲酸和50μL浓度为40mg/L的纳米氧化铜,45℃温浴,120分钟后测定其在421nm处的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315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1997.0A CN103712969B (zh) | 2014-01-10 | 2014-01-10 |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1997.0A CN103712969B (zh) | 2014-01-10 | 2014-01-10 |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12969A CN103712969A (zh) | 2014-04-09 |
CN103712969B true CN103712969B (zh) | 2016-02-17 |
Family
ID=5040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1199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2969B (zh) | 2014-01-10 | 2014-01-10 |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129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8423A (zh) * | 2017-01-26 | 2017-06-30 | 福建医科大学 | 基于纳米氧化铜测定尿素的方法 |
CN106645071B (zh) * | 2017-01-26 | 2019-06-14 | 福建医科大学 | 基于纳米氧化铜测定脲酶的方法 |
CN106622237A (zh) * | 2017-01-26 | 2017-05-10 | 福建医科大学 | 纳米氧化铜模拟碱性过氧化物酶 |
CN106872430B (zh) * | 2017-03-16 | 2019-11-15 | 福建医科大学 | 半胱氨酸荧光分析方法 |
CN110208232A (zh) * | 2019-06-09 | 2019-09-06 | 福建医科大学 | 用纳米氧化铜自激活级联催化荧光体系快速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0308A (zh) * | 2010-10-25 | 2011-04-20 | 福建医科大学 | 纳米氧化铜模拟酶及其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测定过氧化氢的方法 |
CN102507543A (zh) * | 2011-10-13 | 2012-06-20 | 福建医科大学 | 用纳米氧化铜增强鲁米诺化学发光的方法 |
CN102798627A (zh) * | 2012-08-01 | 2012-11-28 | 福建医科大学 | 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胆固醇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11653A (ja) * | 1998-01-26 | 1999-08-06 | Shimadzu Corp | 生分解性低蛍光性セル |
-
2014
- 2014-01-10 CN CN201410011997.0A patent/CN1037129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0308A (zh) * | 2010-10-25 | 2011-04-20 | 福建医科大学 | 纳米氧化铜模拟酶及其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测定过氧化氢的方法 |
CN102507543A (zh) * | 2011-10-13 | 2012-06-20 | 福建医科大学 | 用纳米氧化铜增强鲁米诺化学发光的方法 |
CN102798627A (zh) * | 2012-08-01 | 2012-11-28 | 福建医科大学 | 纳米氧化铜为催化剂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胆固醇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乳酸氧化酶研究进展;谷劲松 等;《乳酸氧化酶研究进展》;20030531;第23卷(第5期);36-4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12969A (zh) | 2014-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28287B (zh) | 纳米氧化铜模拟过氧化物酶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方法 | |
CN103728288B (zh) | 用纳米氧化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苯二甲酸增强荧光的方法 | |
CN103712969B (zh) | 纳米氧化铜增强荧光测定乳酸的方法 | |
Liu et al. | Gold nanoclusters as switch-off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on of uric acid based on the inner filter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mediated enlargement of gold nanoparticles | |
Liu et al. |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glucose in human serum with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 |
Li et al. | Ratiometric luminescent detection of bacterial spores with terbium chelated semiconducting polymer dots | |
Zhang et al. | Design of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nucleotide sensor based on photon upconverting particles | |
CN102507543B (zh) | 用纳米氧化铜增强鲁米诺化学发光的方法 | |
Kumar et al. |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label-free optical detection of DNA hybridization based on photon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 | |
Stewart et al. | Cathodic quantum dot facilita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t detection in blood | |
Li et al. |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noprobes to improve signal contrast | |
Gao et al. | CuInS 2 quantum dots as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ng thrombin in human serum | |
Wang et al. | Ag-ion-modified Au nanoclusters for fluorometric analysi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 |
Pan et al. | Turn-on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through a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of thiolate-protected gold nanoclusters | |
CN105352919A (zh) | 双色荧光含金碳点的制备及该碳点在可视化检测的应用 | |
Wang et al. | Catalase activ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ynthesized by ligand regulation for the dual detection of glucose and cysteine | |
CN104341346A (zh) | 一种基于白蛋白假酯酶水解反应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及应用 | |
Feng et al. | A capillary-based fluorimetric platform for the evaluation of glucose in blood using gold nanoclusters and glucose oxidase in the ZIF-8 matrix | |
Li et al.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HBV DNA via G-quadruplex selective iridium (III) complex luminescent probe | |
CN103018185A (zh) | 一种快速测定胶原蛋白含量的方法 | |
Martínez-Tomé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dual-analyte fluorescent 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ioactive nitrite and selenite in water samples | |
Zhu et al. | Upconversion-based dual-mode optical nanosensor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colorimetric evaluation of heparin in serum | |
Zhao et al. | Conjugated polymer-based luminescent probes for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biomolecules | |
Chen et al. | A green-emitting luminol analogue as the next-generation chemiluminescent substrate in biochemical analysis | |
CN111647401B (zh) | 一种橙色荧光碳点及其在检测过氧亚硝酸根离子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