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0011B -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0011B
CN103710011B CN201310688985.7A CN201310688985A CN103710011B CN 103710011 B CN103710011 B CN 103710011B CN 201310688985 A CN201310688985 A CN 201310688985A CN 103710011 B CN103710011 B CN 103710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control
control system
collagen
polyacrylamide
polyacrylamide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89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0011A (zh
Inventor
韩广彬
孟凡斌
史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on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ton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on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Anton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889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0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0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0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0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0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0Compositions for plastering borehole walls, i.e. compositions for temporary consolidation of borehole walls
    • C09K8/50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50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50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512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cross-link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0Compositions for plastering borehole walls, i.e. compositions for temporary consolidation of borehole walls
    • C09K8/50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50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50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5083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0Compositions for plastering borehole walls, i.e. compositions for temporary consolidation of borehole walls
    • C09K8/50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50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50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51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natural origin, e.g. polysaccharides,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F251/00 - C08F28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及其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40~50%的聚丙烯酰胺、50~40%的木质素和10%的生物胶原蛋白,形成胶原胶束微粒。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份木质素和1份生物胶原蛋白,在250℃条件下,发生胶合反应,生成木质素胶合物;在常温下,2份木质素胶合物与1份絮凝剂吸附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为胶原胶束;2份胶原胶束与1份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曲张性胶原胶束微粒。其使用方法为,将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中加入水中,形成分散溶液,然后向井中泵注上述分散溶液。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Description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该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堵水调剖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控水稳产(增产)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高含水油藏水驱问题的日益复杂,对该领域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堵水调剖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近年来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剂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形成包括弱凝胶、胶态分散凝胶(CDG)、体膨颗粒、柔性颗粒等多套深部调剖(调驱)技术,为我国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现有的调剖配方体系工艺复杂,段塞设计不够合理,而且现有的大剂量深部调剖体系较大程度增加了我们的药剂成本,使利润降低;另外目前的很多调剖体系调剖效果持续时间较短,很难达到一年以上。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且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配方为:
40~50%的聚丙烯酰胺、50~40%的木质素和10%的生物胶原蛋白,形成胶原胶束微粒。
优选地,所述胶原胶束微粒的粒径为15~150μ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4份木质素和1份生物胶原蛋白,在250℃条件下,发生胶合反应,生成木质素胶合物;
第二步:在常温下,2份木质素胶合物与1份絮凝剂吸附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为胶原胶束;
第三步:2份胶原胶束与1份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曲张性胶原胶束微粒。
优选地,所述的絮凝剂为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
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剂为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使用方法,将上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中加入水中,形成分散溶液,然后向井中泵注上述分散溶液。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与水的质量比为1/20~1/4。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优选地,在所述分散溶液中添加有交联剂和助剂。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悬浮性良好,易于进行现场配置,既可用100转/分的搅拌器配置,也可用射流泵或高压水流冲稀配置。
2、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胶原胶束微粒的直径为10~150微米,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适应于20~220℃的温度范围。
4、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适应于回注污水的高盐(500~150000ppm)环境。
5、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抗剪切。
6、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适应剂量为500~25000m3
7、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对0.5~3μm2岩心的突破压力(梯度)≥2.0MPa/m、堵塞率≥97.38%。
8、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在220℃密封状态下的热稳定时间≥240天。
9、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能够实现对地层纵横、纵深方向上吸水剖面的调整。
10、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可以对地层高渗透层带实施堵塞、而避免或极少对中低渗透层带造成污染。
11、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对渗透性自水井井底向地层深部逐渐减小的油藏,能够达到中深部调剖。
12、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对0.5~3.0μm2岩心的调剖后堵塞率大于97.38%、突破压力梯度大于2.0MPa/m,10ml/s排量下的定流压力梯度大于3.0MPa/m。
13、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既可用于单井施工,也可进行整个区块的多口井同时施工。
14、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既可用于分层调剖,也可对水井进行全井笼统调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胶原胶束微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图2是本发明超长填砂管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均质岩心的堵塞率和定流压力梯度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用量的变化曲线;
图4是本发明非均质岩心的堵塞率和定流压力梯度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用量的变化曲线;
图5是本发明均质填砂管并联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并联岩心组堵塞率和定流压力梯度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用量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该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配方为:40~50%的聚丙烯酰胺、50~40%的木质素和10%的生物胶原蛋白,形成胶原胶束微粒。所述胶原胶束微粒的粒径为15~150μm。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代替以往所用的体膨颗粒或水驱流转向剂,改善了调剖剂组成,缩少了调剖剂组份,减少了聚丙烯酰胺溶液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调剖剂的成本。使单井调剖剂成本从7-8万元降到4-6万元左右。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剂主要是由聚丙烯酰胺、木质素和生物胶原蛋白组成,其作用在于对油藏内的大孔道或高渗透层带实施吸水剖面的调整。粒径一般介于15—150μm。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剂由于在水中分散均匀、悬浮性良好,在现场按一定比例加入回注污水即可使用,施工非常简单方便。主要评价其悬浮性,以保证现场注入。现场试验主要是针对各个区块,选择合适的PPS粒径和注入浓度,以便与地层裂缝相匹配,达到注得进、堵得住,加大实验力度,确定体系的适应范围。
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木质素和生物胶原蛋白(反应物的比例4:1)在250℃条件下,发生胶合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的反应产物在常温下,经絮凝剂吸附沉淀生成胶原胶束;
第三步:胶原胶束与双丙烯酰胺(反应物的比例2:1),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胶原胶束微粒。
从而制得的具有较高耐温、较大吸水能力和较强曲张性胶原胶束微粒,其化学制备原理如下:
胶合反应的目的是将木质素通过蛋白胶原连接起来,形成大分子化合物P,然后在絮凝剂吸附下沉淀成胶原胶束聚合物PS,胶原胶束聚合物再与双丙烯酰胺进行限制聚合,增加其吸水能力和悬浮性,最终制得胶原胶束微粒PPS。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絮凝剂为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所述的引发剂为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
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使用方法,将所述的改胶原胶束微粒加入水中,形成分散溶液,然后向井中泵注上述分散溶液。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可选择地,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与水的质量比为可以为1/20~1/4之间的任意值。
优选地,在所述分散溶液中添加有交联剂和助剂。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剂的调剖机理主要在于:一是利用胶原胶束微粒PPS的颗粒性特点,确保其在被挤入油藏时以进入大孔道和高渗透层带为主,仅有很少部分会污染油藏中低渗透层带;二是由于胶原胶束微粒的曲张性,使其在较高压力下发生析水收缩,从而进入油藏深部孔隙而不会被剪切、断裂,且一旦进入油藏深部后,随着所承受压力的降低,胶原胶束微粒又重新吸水膨胀;三是利用地层的滤失作用,使胶原胶束微粒过滤、沉积、吸附在油藏大孔道和高渗透层带内,从而降低油藏大孔道或高渗透层带的渗透性、堵塞地层水流通道、改变注入水走向,达到调整油藏深部吸水剖面的目的。
由于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是以胶原胶束微粒PPS为主的悬浮液体,其溶液的流动性、悬浮性和均匀性对现场配液、挤注和施工至关重要,是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为此,针对调剖剂液体性能(流动性、悬浮性和均匀性)进行进一步研究。一)胶原胶束微粒浓度对调剖液性能的影响;二)配液设备(搅拌转速)对调剖液性能的影响;三)水质对调剖液性能的影响。
其中关于流动性,采用用液体的漏斗粘度η表示:η是指某一悬浮液用马氏泥浆漏斗粘度计测得的漏斗粘度,η主要表示了悬浮液的挤注摩阻和流动性。η越大摩阻越大、流动性越差,η越小摩阻越小、流动性越好。η的单位为秒(s)。
关于悬浮性,次用配制好的悬浮液的悬浮指数α表示:α是指某一悬浮液在带刻度玻璃溶器内静止放置10分钟后,其中层液体与溶剂(水)的比重之差除以该悬浮液配制初始其与溶剂(水)的比重之差的百分比(%),即α=100%×(中层液体的比重—1)/(悬浮液初始比重—1);液体的比重我们用泥浆比重计测得。α主要表示了悬浮液的悬浮性,α越大悬浮性越好,α越小悬浮性越差。
均匀性用均匀指数β表示:β是指某一悬浮液在带刻度玻璃溶器内静止放置10分钟后,其上层液体的悬浮指数与下层液体的悬浮指数之比,也就是该悬浮液上层液体与溶剂(水)的比重之差除以其下层液体与溶剂(水)的比重之差的百分比。β越大悬浮液的均匀性越好,β越小悬浮液的均匀性越差。
实验仪器:激光粒度仪、电子天平、可读电子搅拌器、马氏泥浆漏斗粘度计、泥浆比重计、玻璃仪器等。
实验药品:10%PPS浓缩液、自来水、普通河水、回注污水等。
实验方法:首先用量筒和电子天平取得实验用量的水和PPS浓缩液加入带刻度的玻璃烧杯中,按选定的搅拌速度,用可读电子搅拌器搅拌三分钟,后立即取一定量分别用马氏泥浆漏斗粘度计和泥浆比重计测得其原始漏斗粘度和原始比重;第二将测完的液体倒回烧杯中再搅拌三分钟,静止放置10分钟后,慢慢用硬质塑料管分别吸取其一定量的上、中、下层液体并立即用泥浆比重计分别测其各层液体的比重;最后准确记录各数据并绘制出曲线。
表1 PPS浓缩液用量对调剖液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PPS浓缩液加水稀释后的均匀指数和悬浮指数都达到了100%,说明PPS浓缩液容易加水稀释,且稀释后液体的悬浮性和均匀性良好;而随着PPS浓度的增加,调剖液的粘度增加、摩阻增大、流动性减小,这说明增加PPS的用量,对调剖液的粘度有不利的影响,使用时,PPS浓缩液的浓度最好控制在5—20%之间。
表2 搅拌转速γ对调剖液性能的影响
由表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搅拌器转速对调剖液的溶液性能影响不明显,这说明PPS浓缩液加水稀释时只要稍做搅拌即可制成均匀稳定的悬浮液。
表3 不同水质对PPS调剖液性能的影响
由表3的研究结果来看,水质对PPS调剖液的性能影响不大,所以,在现场试验中可以使用联合站污水来配制PPS调剖剂。
经过对地层数据和示踪剂测试资料的对比分析,将所用PPS的粒度确定在如图1所示的10—100微米之间,并使其峰值位于20—50微米与地层大孔道匹配,从而确保PPS调剖剂能顺利进入地层大孔道,避免或减少对地层低渗透层带的污染,为PPS调剖剂对地层的封堵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也为制定PPS的使用标准提供了依据。
总之,通过此部分实验可知:PPS浓度、搅拌转速和水质对调剖液均匀性和悬浮性的影响很小;PPS浓度的增大,可使调剖液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减小,但控制PPS浓缩液的使用量在20%以内可保证调剖液的流动性良好;搅拌转速和水质对调剖液的流动性影响不大。由此可以确定PPS调剖液的初步配方为PPS浓缩液使用量5-20%+回注污水冲稀。
一个堵水或调剖剂的耐热稳定性关系到该堵水或调剖剂的使用有效期,因此对于一个堵水或调剖剂来说,研究其在一定温度下的耐热稳定性能(最高耐温、高温稳定时间、高温状态变化)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室内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对PPS调剖剂耐热稳定性能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述表4所示。
其中受热温度T的单位为℃;耐热稳定时间τ的单位为天(d)。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可读电子搅拌器、恒温水浴锅、烘箱、马夫炉、带密封盖不锈钢杯、塑料桶、玻璃仪器等。
实验药品:10%PPS浓缩液、自来水、普通河水、回注污水等。
实验方法:首先量取回注污水7200ml,并量取800ml PPS浓缩液加入塑料桶中搅拌均匀,按每份200ml取出36份分别加入36个不锈钢杯中密封,将余下的样品分装在8个比色管中,盖紧盖子,在常温下保存;第二将36个盛装样品的不锈钢杯按每六个一组分成六组,分别放入三台烘箱和三台马夫炉中,依次将温度调到100℃、130℃、160℃、190℃、220℃和250℃恒温受热;第三每月取出每个温度的一个样品,与常温样品做比较,观察样品在形态、颜色、悬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并准确记录,汇成表格。
表4 PPS调剖剂耐热稳定性实验结果
T(℃) 100 130 160 290 220 250
τ(d) ≥240 ≥240 ≥240 ≥240 ≥240 90
τ|250℃(d) ≤90 120 150 180 210 240
出现现象 悬浮减少 悬浮减少 悬浮减少 悬浮减少 出现沉淀
由表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PS调剖剂的高温耐热稳定性良好,其最高耐温达220℃,220℃以下热稳定时间已有240天并继续稳定。250℃下耐热稳定时间为三个月,之后样品出现悬浮体减少,到八个月时开始伴有少量沉淀产生(其它变化继续观察)。
总的来说,通过此部分实验,可以得出PPS调剖剂耐热稳定性良好的结论。
由于PPS调剖剂是以PPS胶原胶束微粒为主的悬浮液调剖剂,是依靠PPS胶原胶束微粒在油藏大孔道和高渗透层带内的过滤、沉积和吸附,来降低大孔道和高渗透层带的渗透性,堵塞地层水流通道,实现调剖目的的。因而对其封堵性能的研究是室内实验的重点。
为此,在室内实验中,我们设计了超长填砂管岩心,并编写了多组PPS调剖剂对超长填砂管岩心的模拟实验方案,具体结果如表5——29所示。
其中渗透率k是按达西定律计算所得,其单位为μm2。
堵塞率η=(堵前渗透率—堵后渗透率)/堵前渗透率×100%。
定流压力梯度用Pd表示:Pd是指对某一岩心在固定排量注入某一流体时在单位长度岩心上的压力差,其单位为MPa/m。
突破压力用Pc表示:Pc是指单位长度的堵后岩心所能承受的最小被水突破的压力,其单位为MPa/m。
实验仪器:岩心测试仪、超长填砂管、恒温水浴锅、秒表、玻璃仪器等。
如图2所示为我们设计使用的超长填砂管岩心。其总长为1米,在其四等分处各安置一个压力传感接头,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接头间的压力差可以获得超长填砂管岩心内各个段落的压力梯度、渗透率等参数,并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来评价调剖剂的性能。使用时可用同一种沙子填制出相对均质的超长岩心,也可以用不同的沙子分段填制出渗透率模拟地层变化的超长岩心。
实验药品:配好的PPS调剖液、不同粒度的石英砂、自来水等。
实验方法:首先用某一粒径的石英砂加相同的压力填制超长填砂管岩心,用自来水测定其平均渗透率,后用相同方法测出各个粒径的石英砂超长填砂管岩心的平均渗透率,确定石英砂的粒径与超长填砂管岩心平均渗透率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选择平均渗透率介于0.2—10μm2之间的那些粒径的石英砂做填料砂备用。第二从备用砂中任意选一种石英砂按上面相同方法制成超长填砂管岩心,用10ml/s的排量,用自来水测定其平均渗透率、各段渗透率、总压差和分段压差。第三用平流泵将配好的调剖剂液体按10ml/s的排量挤入超长填砂管岩心,并准确记录注入调剖剂液体0.5PV、1PV、1.5PV、2PV、2.5PV、3PV、3.5PV、4PV、4.5PV、5PV时岩心的平均渗透率、各段渗透率、总压差和分段压差。第四将超长填砂管两端用堵头堵好,放入70℃恒温水浴中加热等候十天,再用平流泵慢慢将自来水挤入岩心,仔细录取从岩心出口端流出第一滴液体时的压力,并计算出超长填砂管岩心的突破压力。第五更换石英砂的粒径重复上述第二到第四步,可以得到同一调剖剂对不同渗透率岩心的一系列数据,准确记录。第六选择不同粒径的石英砂组合填入超长填砂管可以制得一系列的变渗透率岩心,重复上述第二到第四步,可以得到同一调剖剂对不同渗透率组合岩心的多系列数据,准确记录后。第七整理数据绘成表格。
表5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实验结果数据表⑴
表6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实验结果数据表⑵
表7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实验结果数据表⑶
由表5—7和图3实验数据来看:①对于1μm2相对均质的超长岩心来说,注入一定剂量的PPS调剖剂,完全能够对其进行封堵,5PV时的平均堵塞率为97.38%、10ml/s排量下的定流压力梯度为3.26MPa/m、突破压力梯度为2.56MPa/m;②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堵塞率升高幅度越来越小、定流压力梯度平稳上升,这说明,在施工作业时,控制适当的井口注入压力,完全能够控制调剖程度;③选择适当的调剖半径,控制施工剂量为计算值的1.5—3.5倍,其施工后的堵塞率可以达到90—97%。
表8 PPS调剖剂非均质岩心实验结果数据表⑴
表9 PPS调剖剂非均质岩心实验结果数据表⑵
表10 PPS调剖剂非均质岩心实验结果数据表⑶
由表8—10和图4实验数据来看:①对于平均渗透率在1μm2以上的非均质、渗透性渐减的超长岩心来说,注入足量的PPS调剖剂,完全能够对其进行封堵,5PV后的平均堵塞率≥97.79%、10ml/s排量下的定流压力梯度为2.99MPa/m、最终突破压力梯度为2.73MPa/m;②注入PPS调剖剂后,原始渗透率越高的岩心段,其被堵塞的程度越高,即岩心渗透性越好,被调整的幅度越大;③随着PPS调剖剂注入量的增加,定流压力梯度平稳上升、堵塞率升高幅度逐渐变小。这说明,对于非均质、渗透性自水井井底向地层深部逐渐减小的油藏,合适的PPS调剖剂量,完全可以起到对油藏深部地层吸水剖面的调整作用,具体调剖深度应以使PPS调剖剂进入到油藏原始渗透性未有较大改变的区域为最佳,根据以前的施工经验,对于河南油田来说,合适的调剖半径为井距的50—75%,即75—100米。
为了考察PPS调剖剂对地层横向剖面的调整作用,我们用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法开展了一组30cm四管并联岩心的模拟实验。具体岩心的组合如图5所示:
表11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⑴
表12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⑵
表13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⑶
表14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⑷
表15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⑸
表16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⑹
表17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⑺
表18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⑻
表19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⑼
表20 PPS调剖剂均质岩心并联实验结果数据表⑽
由表11—20和图6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到:①调节PPS调剖剂的用量或注入压力完全可以控制对不同岩心的注入剂量、进而调节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注入排量(地层的吸水能力)趋于一致,实现对岩心组渗流能力(地层纵横向吸水剖面)的调整;②PPS调剖剂对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渗透性差异在0.4—1.0μm2地层的吸水能力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总之,由以上初步岩心模拟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PPS调剖剂能够实现对地层纵横、纵深方向上吸水剖面的调整;②合适的PPS调剖剂量和恰当的施工压力可以人为地对地层高渗透层带实施堵塞、而避免或极少对中低渗透层带造成污染;③PPS调剖剂对渗透性自水井井底向地层深部逐渐减小的油藏,能够达到中深部调剖;④PPS调剖剂对0.5—3.0μm2岩心的调剖后堵塞率大于97.38%、突破压力梯度大于2.0MPa/m,10ml/s排量下的定流压力梯度大于3.0MPa/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为含有40%的聚丙烯酰胺、40%的木质素和10%的生物胶原蛋白的胶原胶束微粒;
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第一步:4份木质素和1份生物胶原蛋白,在250℃条件下,发生胶合反应,生成木质素胶合物;
第二步:在常温下,2份木质素胶合物与1份絮凝剂吸附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为胶原胶束;
第三步:2份胶原胶束与1份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曲张性胶原胶束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原胶束微粒的粒径为15~150μm。
3.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4份木质素和1份生物胶原蛋白,在250℃条件下,发生胶合反应,生成木质素胶合物;
第二步:在常温下,2份木质素胶合物与1份絮凝剂吸附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为胶原胶束;
第三步:2份胶原胶束与1份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曲张性胶原胶束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絮凝剂为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发剂为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
6.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中加入水中,形成分散溶液,然后向井中泵注上述分散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与水的质量比为1/20~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散溶液中添加有交联剂和助剂。
CN201310688985.7A 2013-12-16 2013-12-16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ctive CN103710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8985.7A CN103710011B (zh) 2013-12-16 2013-12-16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8985.7A CN103710011B (zh) 2013-12-16 2013-12-16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0011A CN103710011A (zh) 2014-04-09
CN103710011B true CN103710011B (zh) 2017-05-10

Family

ID=5040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8985.7A Active CN103710011B (zh) 2013-12-16 2013-12-16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0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7200B (zh) * 2016-03-03 2018-05-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生物凝胶调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368646B (zh) * 2016-08-30 2019-0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孔低渗油藏的选择性堵水工艺
CN106589257A (zh) * 2016-12-09 2017-04-26 孙安顺 一种木质素接枝共聚的聚合物絮凝型调剖堵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0590988B (zh) * 2018-06-12 2022-01-28 上海四奥化工有限公司 调剖用聚丙烯酰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156B (zh) * 2019-12-02 2022-06-28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超韧、可自修复、光电响应大豆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CN111827933A (zh) * 2020-07-22 2020-10-27 王渊 一种低渗透油藏油井模拟间歇生产的实验装置
CN114763468A (zh) * 2021-01-14 2022-07-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水解木质素酰胺、堵水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72292B (zh) * 2020-12-24 2023-05-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耐高温复合堵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6586A (en) * 1988-06-02 1989-08-15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arting selectivity to otherwise nonselective polymer profile control gels
USRE33856E (en) * 1986-04-07 1992-03-24 Nalco Chemical Company Ter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aqueous drilling fluids
CN101688044A (zh) * 2007-08-08 2010-03-31 巴斯夫聚合建材有限公司 接枝聚合物混合物
CN103232573A (zh) * 2013-03-18 2013-08-07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3856E (en) * 1986-04-07 1992-03-24 Nalco Chemical Company Ter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aqueous drilling fluids
US4856586A (en) * 1988-06-02 1989-08-15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arting selectivity to otherwise nonselective polymer profile control gels
CN101688044A (zh) * 2007-08-08 2010-03-31 巴斯夫聚合建材有限公司 接枝聚合物混合物
CN103232573A (zh) * 2013-03-18 2013-08-07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0011A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0011B (zh) 改性聚丙烯酰胺调剖体系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087275B (zh) 一种抗高温高盐微细凝胶颗粒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75444B (zh) 一种可视化模拟动态单缝内支撑剂沉降规律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43933B (zh) 一种高参数压裂液性能测试评价装置
CN206311468U (zh) 评价颗粒型堵剂运移能力的实验装置
CN107402286B (zh) 一种聚合物微球岩心内缓膨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CN103674593B (zh) 一种用于模拟低渗储层压裂直井水驱油实验的装置及方法
Al-Ibad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treatment in weak and high-permeability formations by use of gel particles
CN106706492A (zh) 一种研究多孔介质全区域渗流机制的渗透装置
CN103334725B (zh) 评价低渗透油藏驱替有效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57033B (zh) 堵剂增效剂、含有该堵剂增效剂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869338A (zh) 化学驱普通稠油动态降粘评价方法
CN108828190A (zh) 一种裂缝性致密砂岩油气藏的裂缝模拟方法
CN105019875B (zh) 人工隔层隔离剂评价方法
Zhou et al. Experiment on the profil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strength gel systems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CN104792659B (zh) 用于测定驱油用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的二级剪切方法
CN106908354A (zh) 一种滑溜水压裂液摩阻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4832183U (zh) 多岩样循环压裂液同步动滤失模拟装置
CN105938084A (zh) 一种化学渗吸剂渗透性能评价方法
CN103666421A (zh) 一种超细纤维封堵剂
CN111595731A (zh) 一种驱油用非均相粘弹性颗粒溶液阻力系数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7356503B (zh) 一种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及其油藏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CN109403942B (zh) 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压裂设计中滑溜水与胶液混合比的方法
CN106869879B (zh) 一种模拟井组内注采平面矛盾的实验方法
CN203587371U (zh) 一种用于模拟低渗储层压裂直井水驱油实验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30

Address after: 100102 Beijing, East Lake, No. West Road screen screen Road, No. 8

Applicant after: Anton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138000 Jilin city of Songyuan province Ningjiang yadahong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JILIN DONGX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