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821A - 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821A
CN103703821A CN201380001243.0A CN201380001243A CN103703821A CN 103703821 A CN103703821 A CN 103703821A CN 201380001243 A CN201380001243 A CN 201380001243A CN 103703821 A CN103703821 A CN 103703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uplink receiving
sector
receiving level
carrier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2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3821B (zh
Inventor
丁承
耿海建
张岩强
翁武林
姚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03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3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该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服务扇区为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若是,则通知用户设备接入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用户设备在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进行小区重选的过程中会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影响用户正常通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GSM)中,用户设备在自身所在的服务小区通过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Subsystem,以下简称BSS)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当用户设备所在的服务小区质量不好时,用户设备内部的检测机制会利用小区重选的方式更换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确保用户设备和网络侧的数据传输。
现有技术中,BSS通过向网络侧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以下简称GPRS)业务支撑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以下简称SGSN)发送数据包使得网络侧获知BSS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状态,当BSS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状态较差的情况下,网络侧停止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该用户设备转为旁观状态,网络侧在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更新后恢复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然而,用户设备进行小区重选过程中会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影响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进行小区重选的过程中会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影响用户正常通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扇区切换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
若是,则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则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
若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包括: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包括:
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若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
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包括:
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
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扇区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
接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后,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时,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时,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模块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时,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
接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扇区的切换设备,所述设备适用于无线通信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若是,则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则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若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该服务扇区为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并且,在上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并根据所获取的用户设备在合并小区中的至少两个扇区上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目标扇区,将用户设备接入到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切换服务扇区时能够保持数据传输,确保了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合并小区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申请中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申请中涉及的基站子系统(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子系统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子系统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子系统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子系统,本申请并不限定。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执行扇区切换的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子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该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且上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即,合并小区中的每个扇区的合并载频的频点均相同,非合并载频的频点不同。
如图2所示,在该合并小区中共有三个扇区,分别为扇区A、扇区B以及扇区C,以组网S22为例,一个扇区中有两个载频,分别为主载频和业务信道载频,参见图2所示,扇区A的主载频和扇区B以及扇区C的主载频使用相同的频点f0,则在合并小区内称之为合并载频;同理,扇区A的业务信道载频f11、扇区B的业务信道载频f12、扇区C的业务信道载频f13均称之为合并小区的非合并载频;因此扇区A包括合并载频f0和非合并载频f11、扇区B包括合并载频f0和非合并载频f12、扇区C包括合并载频f0和非合并载频f13。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该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
具体的,假设用户设备当前所在的服务扇区为扇区A,并且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扇区A的非合并载频上,即按照上述所举的例子,用户设备可以看作是位于扇区A的非合并载频f11上,基站子系统可以判断用户设备在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该状态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在扇区A的非合并载频上的上行接收电平,还可以是其他表征用户设备的通信信号质量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102:若是,则通知用户设备接入上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用户设备在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具体的,当基站子系统判断上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用户设备由扇区A的非合并载频f11切换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f0上;由于f0为扇区A、扇区B以及扇区C所共有,因此基站子系统分别获取用户设备在扇区A、扇区B和扇区C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根据获取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通信质量较好的扇区作为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最终将用户设备从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上切换至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这里同样可以假设目标扇区为扇区B,即将用户设备从合并载频f0上切换至扇区B的非合并载频f12上,从而将用户设备从扇区A切换至扇区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该服务扇区为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并且,在上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并根据所获取的用户设备在合并小区中的至少两个扇区上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目标扇区,将用户设备接入到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切换服务扇区时能够保持数据传输,确保了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
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基站子系统确定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的过程,其中,上述状态信息为用户设备在当前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基站子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上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可选的,上述步骤S101具体包括: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
具体的,基站子系统在获取到上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之后,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作比较,若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用户设备在扇区A的非合并载频上f11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基站子系统将用户设备从扇区A的非合并载频上切换至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f0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基站子系统获取用户设备在扇区A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的具体过程,其中,基站子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上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可选的,该方法具体包括:若接收到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emporary Block Flow,以下简称TBF),则将测量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若未接收到上行TBF,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具体的,基站子系统在获取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之前,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基站子系统判断自身缓存的待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长度。即,基站子系统缓存的下行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小于预设长度,则基站子系统判断该下行数据包为小包业务,则基站子系统不对用户设备当前所在的服务扇区作切换处理;若基站子系统缓存的下行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基站子系统判断该下行数据包为大包业务,则基站子系统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用户设备与基站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是承载在上行TBF上传送的。若基站子系统接收到上行TBF,则基站子系统将测量该TBF时的电平作为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基站子系统未接收到上行TBF,则基站子系统根据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时,用户设备接收该数据时的接收功率(即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功率),由用户设备并将其转换为电平值(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通过控制响应消息告知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根据以下公式进行推导,估算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上行空口路损=下行空口路损(公式1)、上行空口路损=用户设备发射功率-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公式2)、下行空口路损=基站子系统发射功率-合路损耗-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公式3),基站子系统根据上述公式进行等式换算可得:第二上行接收电平=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基站子系统发射功率+合路损耗+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基站子系统即可获得用户设备在扇区A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可选的,基站子系统还可以对该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进行滤波处理,这里的滤波处理事实上是对第二上行接收电平的数值进行数据平滑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该服务扇区为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并且,在上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并根据所获取的用户设备在合并小区中的至少两个扇区上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目标扇区,将用户设备接入到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切换服务扇区时能够保持数据传输,确保了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基站子系统根据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目标扇区,并将用户设备从合并载频切换至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的完整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
S201:基站子系统判断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基站子系统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其中,基站子系统判断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以及获取第二上行接收电平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2:基站子系统判断上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是否小于第一门限值,若小于,执行S203,若大于,执行S204。
可选的,基站子系统在获取到上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之后,还可以采用R滤波2=R历史2×ω+(1-ω)×R2对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进行滤波,其中,R滤波2为滤波后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R历史2为基站子系统的第二历史接收电平(即基站子系统上一次获取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ω为滤波因子,R2为当前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公式R滤波2=R历史2×ω+(1-ω)×R2中的ω的值一方面可以由滤波后的数据块数决定,若基站子系统中已滤波后的数据块数小于等于基站子系统设定的初始滤波块数时,则ω=1/已滤波后的数据块数;若基站子系统中已滤波后的数据块数大于基站子系统设定的初始滤波块数时,则ω=设定的滤波因子;另一方面,ω的值可以一直沿用设定的滤波因子,即不考虑已滤波的数据块数。并且,基站子系统对上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进行滤波的过程,即就是对第二上行接收电平的数值进行数据平滑的过程。
之后,基站子系统可以判断滤波后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是否小于第一门限值。
S203:基站子系统确定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将用户设备切换至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上。之后,执行S205。
S204:基站子系统将上述用户设备继续指配到合并载频上。结束流程。
S205:基站子系统测量用户设备在合并小区的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具体的,合并小区中包括至少两个扇区,基站子系统对用户设备在该至少两个扇区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分别进行测量,此时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基站子系统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则基站子系统直接测量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上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第二种:若基站子系统未接收到上行TBF,上述至少两个扇区均会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则用户设备此时接收数据的功率就是接收上述至少两个扇区发送的数据的功率之和,之后用户设备会向上述至少两个扇区发送应答消息。因合并小区中的每个扇区的服务质量不同,则每个扇区接收该应答消息的功率是不同的,最后由基站子系统去测量该些扇区接收该应答消息时的接收功率,作为基站子系统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即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可以为多个。
S206:基站子系统判断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是否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若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目标扇区,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可选的,基站子系统在获取到上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之后,还可以采用R滤波1=R历史1×ω+(1-ω)×R1对上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分别进行滤波处理,其中,R滤波1为滤波后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R历史1为基站子系统的第一历史接收电平(即基站子系统上一次获取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ω为滤波因子,R1为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且ω的值一方面可以由滤波后的数据块数决定,若基站子系统中已滤波后的数据块数小于等于基站子系统设定的初始滤波块数时,则ω=1/已滤波后的数据块数;若基站子系统中已滤波后的数据块数大于基站子系统设定的初始滤波块数时,则ω=设定的滤波因子;另一方面,ω的值可以一直沿用设定的滤波因子,即不考虑已滤波的数据块数。并且,基站子系统对上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进行滤波的过程,即就是对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的数值进行数据平滑的过程。
之后,基站子系统可以判断滤波后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
具体的,对于上述滤波后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基站子系统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确定目标扇区,分别为:
第一种:若滤波后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基站子系统将滤波后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目标扇区。基站子系统将用户设备从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上切换到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
第二种:基站子系统根据公式:TBF复用度=扇区用户数/扇区可用的分组业务信道数,确定上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上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小于基站子系统设定的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基站子系统在该备选扇区中选择滤波后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且该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则基站子系统将该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基站子系统将用户设备从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上切换到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该服务扇区为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并且,在上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并根据所获取的用户设备在合并小区中的至少两个扇区上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目标扇区,将用户设备接入到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切换服务扇区时能够保持数据传输,确保了用户设备的正常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该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判断模块10,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上述服务扇区为上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接入模块11,用于在上述判断模块10判断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后,通知用户设备接入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用户设备在上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扇区的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状态信息包括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上述判断模块10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
上述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12,用于若上述缓存的待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获取模块1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2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内发送的TBF时,将测量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第二获取单元121,用于在未接收到上行TBF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第二获取单元121具体用于将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接入模块11包括:测量单元110,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在上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接入单元111,用于在上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时,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目标扇区,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可选的,上述接入单元111还可以包括:确定子单元1110,用于确定上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上述至少两个扇区中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接入子单元1111,用于在备选扇区中,将上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目标扇区,并通知用户设备接入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所述测量单元110具体用于测量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扇区的切换设备,该设备适用于无线通信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若是,则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可选的,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上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则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若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扇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
若是,则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则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
若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包括: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包括:
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若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
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包括:
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
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9.一种扇区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
接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后,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时,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时,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模块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时,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
接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17.一种扇区的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适用于无线通信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合并小区,所述合并小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包括合并载频和非合并载频,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在服务扇区的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切换条件;其中,所述服务扇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任一扇区;若是,则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合并小区的合并载频,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第一上行接收电平,并在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扇区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的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非合并载频上的状态信息满足所述预设的切换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缓存的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长度,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缓存的所述待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预设长度,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服务扇区内发送的上行临时块流TBF,则将测量所述上行TBF获得的电平作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或者,若未接收到所述上行TBF,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与网络侧的发射功率的差值,与合路损耗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接收电平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上行接收电平。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若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中的最大值大于设定第二门限值,则将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确定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扇区的TBF复用度,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所述TBF复用度小于设定第三门限值的扇区作为备选扇区;在所述备选扇区中,将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最大值对应的扇区作为所述目标扇区,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目标扇区的非合并载频。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TBF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或,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应答消息在每个所述至少两个扇区中的上行接收电平,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接收电平。
CN201380001243.0A 2013-09-02 2013-09-02 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03703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2769 WO2015027512A1 (zh) 2013-09-02 2013-09-02 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821A true CN103703821A (zh) 2014-04-02
CN103703821B CN103703821B (zh) 2017-01-25

Family

ID=50363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243.0A Active CN103703821B (zh) 2013-09-02 2013-09-02 扇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3821B (zh)
WO (1) WO20150275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20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合并小区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4430555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889A (zh) * 2004-07-15 2006-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实现多载频覆盖的方法
CN101500288A (zh) * 2003-10-16 2009-08-05 弗拉里奥恩技术公司 改善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内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0093968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a handover base station in mobile wimax
CN102017702A (zh) * 2008-04-25 2011-04-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138759A1 (en) * 2011-04-04 201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ofter handover by user equipment in a non-dedicated channel st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7090A1 (en) * 2006-03-17 2007-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oft handoff in an ofdma-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80931A1 (en) * 2010-06-09 2013-04-17 Fujitsu Limited Handover procedures and signalling for planned cell outage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JP5774709B2 (ja) * 2011-10-10 2015-09-09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Qualcomm Incorporated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機器(ue)と独立サービングセクタの間の通信
CN102769878B (zh) * 2012-07-16 2018-11-0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扇区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229549B (zh) * 2012-12-26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时扇区选择的方法和基站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88A (zh) * 2003-10-16 2009-08-05 弗拉里奥恩技术公司 改善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内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722889A (zh) * 2004-07-15 2006-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实现多载频覆盖的方法
CN102017702A (zh) * 2008-04-25 2011-04-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设备
WO2010093968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a handover base station in mobile wimax
WO2012138759A1 (en) * 2011-04-04 201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ofter handover by user equipment in a non-dedicated channel stat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20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合并小区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US10142907B2 (en) 2015-07-31 2018-11-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mbining cell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14430555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30555B (zh) * 2020-10-29 2023-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821B (zh) 2017-01-25
WO2015027512A1 (zh)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753B (zh) 传输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EP2800411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aximum number of accesses for wlan
CN104025664B (zh) 一种共享网络中进行网络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95291A (zh) 多网接入系统和多模无线终端
CN105554818A (zh) 一种负荷均衡方法和装置
TWI488532B (zh) 行動通訊裝置及其適用之重獲服務之方法
EP28004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equalization
CN104619023A (zh) 智能寻呼方法及智能寻呼设备
CN110267343B (zh)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及网络侧设备
CN103457652B (zh) 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和天线选择方法
US201601198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CN103404196A (zh) 分流处理方法、控制单元及系统
CN105578526A (zh) 网络切换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3609168A (zh) 电路域回落csfb的接入方法、移动管理实体和移动交换中心
CN103650565A (zh) 信号测量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427536A (zh) 一种集群接听用户的异频测量和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428768A (zh)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CN103518400A (zh) 一种信号质量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993314B (zh) 一种电路域交换回落的回落性能判决方法和装置
CN104994549A (zh)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网元以及用户设备
CN103748912A (zh) 频点测量控制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2511175A (zh) 控制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下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40842B (zh)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3190170B (zh) 一种用户设备的处理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移动性管理实体及通信系统
CN103384409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