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9534A -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9534A
CN103699534A CN201210365783.4A CN201210365783A CN103699534A CN 103699534 A CN103699534 A CN 103699534A CN 201210365783 A CN201210365783 A CN 201210365783A CN 103699534 A CN103699534 A CN 103699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ccessed
tables
data objec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9534B (zh
Inventor
杨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657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9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9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9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9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接收到用户访问之后,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系统根据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通过本申请,能够提高用户访问数据对象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

Description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飞速发展,相应的在上述设备终端上执行的应用变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应用常态,例如,用户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安装在桌面上,在选取执行应用程序时,可以通过展开应用面板上的系统目录进行选择。由于系统目录会包含大量应用或文件夹等数据对象,但仅有少部分数据对象对用户来说是常用的操作数据对象。另一方面,传统的软件应用也越来越多地与系统目录发生交互,比如QQ影像,美图看看等都需要经常选取系统文件夹目录做增删改传等操作,上述系统目录下的应用或者文件夹同样存在数量庞大,整理复杂,导致用户的操作效率低,操作成本高的问题。
作为近年来云技术,系统级应用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对象的操作需要与系统文件夹进行交互,有些需要找寻系统中的图片文件夹,有些需要找寻系统中的下载目录,而如何更有效地展示系统目录,让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顺畅变得愈来愈重要。
图1是根据本申请现有技术的数据对象的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图片;图2是根据本申请现有技术的数据对象的另外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图片。
为了解决目前用户对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进行访问操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提供如下的方案。例如,如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在系统目录中增加一个“上次选择目录”项,通过该“上次选择目录”项来自动记录用户最近一次交互操作的文件夹/应用,当用户下次再次访问系统文件夹,并进行交互时会自动定位到上次选择的文件夹/应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将用户经常访问的数据对象进行统一管理,但由于随着用户访问对象的变化,用户进行维护该目录的成本越来越高,在用户改变了操作习惯之后,需要从新的系统文件夹树/应用目录中进行查找,从而使得常用文件夹/应用之间切换的操作成本也很高,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针对同样的问题,还可以提供另外一种如图2所示的方案,可以在系统目录中增加一个收藏面板,用户可以手动收藏自己常用的文件夹/应用,在进行系统文件夹的交互操作时,用户可以在收藏面板直接查找选择自己常用的文件夹/应用。上述方案虽然可以迅速帮助用户定位到需要的文件夹或应用,但由于上述方案的实施需要依赖用户已经在收藏面板中收藏过该文件夹或应用的基础上,而实际应用中,用户很少主动收藏常用文件夹,用户在做上传操作或其他选择操作时会集中在所要操作的数据对象的目标本身上,而不会在操作数据对象的同时也去做收藏操作,尤其用户在变更操作习惯时反而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管理收藏面板,这种方式灵活度差,同样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针对相关技术所采用的对系统目录下的常用数据对象的控制方案繁琐、灵活性差,导致用户在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的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的所采用的对系统目录下的常用数据对象的控制方案繁琐、灵活性差,导致用户在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的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系统根据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
进一步地,在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之前,方法还包括:创建第二数据表,第二数据表包括一条或多条访问对象记录,其中,每条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两个被访问参数的组合:数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建立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合并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
进一步地,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的步骤包括: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包括: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22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23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24
其中,n=t2-t1。
进一步地,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的步骤包括: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25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26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27
其中,n=t2-t1;或其中,n=t2-t1。
进一步地,在系统根据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之后,方法还包括:记录系统目录中被删除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根据系统目中被删除的数据对象对应删除第二数据表中所记录的访问对象记录;根据第二数据表中删除的访问对象记录,来将第一数据表中对应被删除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置位为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处理模块,与记录模块建立连接,用于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保存模块,与处理模块建立连接,用于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排序模块,与保存模块建立连接,用于系统根据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显示模块,与排序模块建立连接,用于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第二数据表,第二数据表包括一条或多条访问对象记录,其中,每条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两个被访问参数的组合:数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建立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合并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合并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2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3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4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5
其中,n=t2-t1。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第二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6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7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8
其中,n=t2-t1;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39
其中,n=t2-t1。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第一删除模块,用于记录系统目录中被删除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第二删除模块,用于根据系统目中被删除的数据对象对应删除第二数据表中所记录的访问对象记录;置位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数据表中删除的访问对象记录,来将第一数据表中对应被删除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置位为0。
通过本申请,采用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系统根据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当用户对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等)进行访问以及进一步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某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被访问之后,系统首先记录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并根据已经记录的被访问参数来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到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然后按照数据表(例如二维数据表)的模式将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进行保存,其中数据表记录了各个数据对象与其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由此可以使得系统通过读取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的标识符以及对应的加权值对每个数据对象进行排序,从而得到一个基于用户被访问参数为排序基础的排序结果,并进行显示,即上述方案对于数据对象的显示结果是基于用户的访问习惯而决定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显示结果,因此,大大减少了用户在系统目录中查询常用的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等)的操作成本,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常访问的数据对象。由此可知,本申请解决了相关现有技术的所采用的对系统目录下的常用数据对象的控制方案繁琐、灵活性差,导致用户在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的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目录下数据对象的展示形式,根据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动态展示常用的数据对象,从而提高了用户访问数据对象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现有技术的数据对象的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图片;
图2是根据本申请现有技术的数据对象的另外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图片;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通过图3提供了一个用于示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示意图。出于描述的目的,所绘的体系结构仅为合适环境的一个示例,并非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局限。也不应将该计算系统解释为对图3所示的任一组件或其组合具有任何依赖或需求。本申请涉及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数据对象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操作过程中,用户进行操作的访问对象,该数据对象可以包括应用程序、文件夹或文件等。
实施例一:
在其最基本的配置中,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装置包括:记录模块102、处理模块104、保存模块106、排序模块108以及显示模块110。
其中,记录模块102用于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处理模块104,与记录模块102建立连接,用于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保存模块106,与处理模块104建立连接,用于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排序模块108,与保存模块106建立连接,用于系统根据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显示模块110,与排序模块108建立连接,用于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中,当用户对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等)进行访问以及进一步的操作过程中,如果在系统目录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接收到用户访问,即某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被访问之后,系统首先通过记录模块102来记录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并由处理模块104根据已经记录的被访问参数来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到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然后按照数据表(例如二维数据表)的模式将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进行保存,其中数据表记录了各个数据对象与其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由此可以使得系统通过读取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的标识符以及对应的加权值对每个数据对象进行排序,从而得到一个基于用户被访问参数为排序基础的排序结果,并进行显示,即上述方案对于数据对象的显示结果是基于用户的访问习惯而决定的,即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动态展示常用的数据对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显示结果,因此,大大减少了用户在系统目录中查询常用的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等)的操作成本,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常访问的数据对象。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根据计算得到的加权值来模拟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模拟并智能判断用户常用的数据对象,最后智能展示这部分常用的数据对象以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解决了相关现有技术的所采用的对系统目录下的常用数据对象的控制方案繁琐、灵活性差,导致用户在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的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目录下数据对象的展示形式,根据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动态展示常用的数据对象,从而提高了用户访问数据对象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的效果。
具体的,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可以应用于计算机本地终端系统的树状目录以及计算机互联网中各个WEB终端上系统的树状目录,例如,当系统中部分应用类软件产品需要与系统目录发生交互操作时,首先,这类应用软件产品会根据系统文件夹目录展示一个树形结构的文件夹目录,当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访问文件夹目录中的各个应用软件产品时,本地系统处理器或者远程访问终端的终端处理器通过记录每个应用软件产品的访问记录,然后根据访问记录中的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的加权值作为当前文件夹目录下各个应用软件产品进行排序的依据,即系统按照每个应用软件产品所对应的加权值来进行展示用户常用的应用软件产品。通过上述实施例一在上述树状目录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系统终端自动控制每个应用软件产品在树状目录中的排序,从而提高了用户访问各个应用软件产品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
进一步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第二数据表,第二数据表包括一条或多条访问对象记录,其中,每条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两个被被访问参数的组合:数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创建模块通过创建模块来创建一个数据表,该数据表用来保存在用户访问系统目录(例如树状目录)上的访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者文件夹)之后,产生的访问对象记录,具体的,就是在访问对象发生访问操作之后,系统中的计时器、计数器、计算器等处理装置被启动,实现主动记录该访问对象的各类被访问参数的检测、计算及记录。以便于后续进行加权计算,并得到加权结果。另外,由于每条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及其对应个多个被访问参数,因此,在用户使用某一个访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时,可以根据该访问对象标识符来更新对应的各个被访问参数。
优选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建立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合并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合并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实施利一中用于保存访问对象发生访问操作之后记录访问对象记录的第二数据表,与用于保存访问对象发生访问操作之后记录访问对象的加权值的第一数据表可以通过建立映射关系后进行保存,也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数据表进行保存。具体的,可以通过两个数据表中都记录的数据对象标识符来建立映射关系或者进行合并处理,其中,在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以映射关系的模式进行保存时,由于系统仅根据访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显示,因此,这种映射关系的保存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读取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对应的加权值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的效率。
具体的,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当访问对象为应用程序时,可以将该应用程序安装后的序列号作为访问对象标识符,当访问对象为文件夹时,可以将该文件夹的创建时间或者创建名称作为访问对象标识符。访问对象的标识不仅限于上述涉及到的数据,例如,文件夹的id也可以是创建时间与创建名称的组合,或者其它参数的组合序列号。
优选地,基于上述用户访问系统目录上的数据对象之后所得到的访问对象记录及记录中的各个被访问参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处理模块104可以通过至少如下两种实施方式得到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处理模块104可以包括:第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采用以下任意一个公式:
Value = m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m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m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m , 其中,n=t2-t1。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第一读取模块读取第二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记录中的三个被访问参数: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然后第一计算模块会利用上述任意一个加权计算公式来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值。例如,在已知当前数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为m的情况下,通过n=t2-t1获知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距离当前被访问时间t2的时间间隔为n,当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时,可以选择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3
进行加权计算,而进行更加精确的以秒或分钟进行计算时,除了可以选择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4
进行加权计算,也可以选择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5
进行加权计算,将得到的加权值记录到第一数据表中,系统会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对应的加权值的由大到小的排序对数据对象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同理的,当采用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6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7
进行加权计算时,在将得到的加权值记录到第一数据表中之后,此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对应的加权值由小到大的排序对数据对象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个公式:
Value = h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h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h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h , 其中,n=t2-t1。
具体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第二读取模块读取第二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记录中的三个被访问参数: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然后第二计算模块会利用上述任意一个加权计算公式来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值。例如,在已知当前数据对象的被访问频率为h的情况下,通过n=t2-t1获知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距离当前被访问时间t2的时间间隔为n,当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时,可以选择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12
进行加权计算,而进行更加精确的以秒或分钟进行计算时,除了可以选择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13
进行加权计算,也可以选择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14
进行加权计算,将得到的加权值记录到第一数据表中,系统会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对应的加权值的由大到小的排序对数据对象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同理的,当采用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15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0716
进行加权计算时,在将得到的加权值记录到第一数据表中之后,此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对应的加权值由小到大的排序对数据对象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可知,在系统常用面板上目录的展示内容不再是固定的,本申请通过主动记忆用户对访问对象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当前被访问时间和最近一次访问的使用时间等信息,并根据上述保存的信息做加权计算并得到加权值得分,从而实现了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操作动态展示常用目录,并提供入口,方便在预判出错时用户可以切换到全目录树进行主动选择展示。
例如以系统树状目录中的数据对象为应用程序或文件夹为例可知,当用户的PC或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拥有大量的应用目录或系统文件夹目录时,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了一套对应用目录或系统文件夹目录中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的访问操作进行计算识别算法,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精确统计并预测得到用户的常用文件夹/常用应用程序,这样用户下一次操作时就可以从精简的常用列表中快速选取自己需要的应用或文件夹,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简洁,操作成本更低,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删除模块,用于记录被删除的系统目录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第二删除模块,用于根据系统目中被删除的数据对象对应删除第二数据表中所记录的访问对象记录;置位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数据表中删除的访问对象记录,来将第一数据表中对应被删除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置位为0。该实施例应用在当用户删除了某一个文件夹或者卸载了某一个应用程序之后,系统自动删除系统目录下所对应的文件夹或应用程序在第二数据表中的访问对象记录,进一步地通过对应的访问对象标识符将第一数据表中该文件夹或应用程序的加权值置位为0,因此,在系统读取第一数据表中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时,由于检测读取到的加权值为0,可以不显示该数据对象或者将该数据对象显示在末尾。
优选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可以进一步限定为对排序结果进行选择性的显示,上述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获取到所有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并根据加权值得到进行排序显示的排序结果之后,系统可以选择显示加权值大于一个阈值的数据对象,即仅显示系统目录中的部分数据对象,可以提高系统的显示资源。
本申请的原理可以使用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或通信环境或配置来操作。适用于本申请的众所周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配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的系统、小型机、大型计算机、以及包括任一上述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实施例二: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可以通过图3中的记录模块102来实现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
步骤S30,可以通过图3中的处理模块104来执行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
步骤S50,可以通过图3中的保存模块106来实现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
步骤S70,可以通过图3中排序模块108对系统根据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并通过显示模块110来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中,当用户对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等)进行访问以及进一步的操作过程中,在系统目录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接收到用户访问,即如果某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被访问之后,系统首先记录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并根据已经记录的被访问参数来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到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然后按照数据表(例如二维数据表)的模式将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进行保存,其中数据表记录了各个数据对象与其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由此可以使得系统通过读取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的标识符以及对应的加权值对每个数据对象进行排序,从而得到一个基于用户被访问参数为排序基础的排序结果,并进行显示,即上述方案对于数据对象的显示结果是基于用户的访问习惯而决定的,即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动态展示常用的数据对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显示结果,因此,大大减少了用户在系统目录中查询常用的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等)的操作成本,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常访问的数据对象。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根据计算得到的加权值来模拟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模拟并智能判断用户常用的数据对象,最后智能展示这部分常用的数据对象以提升用户体验,从而解决了相关现有技术的所采用的对系统目录下的常用数据对象的控制方案繁琐、灵活性差,导致用户在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的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目录下数据对象的展示形式,根据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动态展示常用的数据对象,从而提高了用户访问数据对象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的效果。
具体的,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可以应用于计算机本地终端系统的树状目录以及计算机互联网中各个WEB终端上系统的树状目录,例如,当系统中部分应用类软件产品需要与系统目录发生交互操作时,首先,这类应用软件产品会根据系统文件夹目录展示一个树形结构的文件夹目录,当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访问文件夹目录中的各个应用软件产品时,本地系统处理器或者远程访问终端的终端处理器通过记录每个应用软件产品的访问记录,然后根据访问记录中的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的加权值作为当前文件夹目录下各个应用软件产品进行排序的依据,即系统按照每个应用软件产品所对应的加权值来进行展示用户常用的应用软件产品。通过上述实施例二在上述树状目录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系统终端自动控制每个应用软件产品在树状目录中的排序,从而提高了用户访问各个应用软件产品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中,在步骤S10中的记录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之前,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创建第二数据表,第二数据表包括一条或多条访问对象记录,其中,每条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两个被访问参数的组合:访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
步骤S104,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建立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根据数据对象标识符合并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
具体的,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和步骤S104实现的是在访问对象被访问之后,将系统在访问过程中记录的被访问参数保存到一个预先创建的第二数据表中,该第二数据表的属性种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参数:访问对象标识符、访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其中,每个访问对象标识符对应一组被访问参数,一组被访问参数可以根据上述参数中的访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进行组合。并且在创建第二数据表之后,系统可以将第一数据表和第二数据表通过访问对象标识符建立映射关系,或者将两个表进行合并处理。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当访问对象为应用程序时,可以将该应用程序安装后的标识符作为访问对象标识符,当访问对象为文件夹时,可以将该文件夹的创建时间或者创建名称作为访问对象标识符。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30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的步骤的一种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S301,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
步骤S303,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为:
Value = m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m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m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m , 其中,n=t2-t1。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和步骤S303实现了根据读取第二数据表中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这几个被访问参数,并利用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从而获取到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访问对象的加权值,并将该加权值赋值给第一数据表中对应的数据对象标识符。
例如,以树状目录中数据对象标识符的id为10101010的应用为例,当用户访问该应用程序之后,会在第二数据表中id为10101010的访问对象记录中记录该应用程序的被访问次数m,当前被访问时间t2,且该第二数据表中以及存在最近一次访问该应用程序的时间t1,然后可以采用加权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105
(此时t1和t2以天为单位,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或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111
(此时t1和t2可以以天为单位,也可以以秒或者分钟数为单位,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进行加权计算,而得到该应用程序的加权值,并将得到的加权值赋值给第一数据表中id为10101010的记录中,系统会根据第一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标识符的id所赋值的加权值的由大到小对树状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同理的,系统还可以采用加权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112
进行加权计算,在将得到的加权值记录到第一数据表中之后,此时系统会根据各个数据对象标识符的id所赋值的加权值由小到大的排序对数据对象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30根据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的步骤的另一种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S302,读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
步骤S304,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加权计算公式为:
Value = h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h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h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h , 其中,n=t2-t1。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和步骤S304实现了根据读取第二数据表中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这几个被访问参数,并利用加权计算公式进行加权计算,从而获取到当前发生访问操作的访问对象的加权值,并将该加权值赋值给第一数据表中对应的数据对象标识符。
例如,以树状目录中数据对象标识符的id为10101010的应用为例,当用户访问该应用程序之后,会在第二数据表中id为10101010的访问对象记录中记录该应用程序的被访问频率h,当前被访问时间t2,且该第二数据表中以及存在最近一次访问该应用程序的时间t1,然后可以采用加权计算公式(此时t1和t2以天为单位,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或(此时t1和t2可以以天为单位,也可以以秒或者分钟数为单位,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进行加权计算,而得到该应用程序的加权值,并将得到的加权值赋值给第一数据表中id为10101010的记录中,系统会根据第一数据表中各个数据对象标识符的id所赋值的加权值的由大到小对树状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同理的,系统还可以采用加权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1110
Figure BDA000022013604001111
进行加权计算,在将得到的加权值记录到第一数据表中之后,此时系统会根据各个数据对象标识符的id所赋值的加权值由小到大的排序对数据对象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二中涉及到的加权计算公式不限于上述几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上述原理根据被访问参数进行合理变形。
优选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步骤S70系统根据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之后,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步骤S701,记录系统目录中被删除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
步骤S702,根据系统目中被删除的数据对象对应删除第二数据表中所记录的访问对象记录。
步骤S703,根据第二数据表中删除的访问对象记录,来将第一数据表中对应被删除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置位为0。
具体的,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3可以实现在当用户删除了某一个文件、文件夹或者卸载了某一个应用程序之后,系统自动删除系统目录下所对应的文件夹或应用程序在第二数据表中的访问对象记录,进一步地通过对应的访问对象标识符将第一数据表中该文件夹或应用程序的加权值置位为0,因此,在系统读取第一数据表中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时,由于检测读取到的加权值为0,可以不显示该数据对象或者将该数据对象显示在末尾。
实施例三: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本申请可以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例三来对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进行详细描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以树状目录上的应用或文件夹在发生访问后的排序为例进行描述,实现了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精确统计预测用户的常用文件夹/常用应用,为用户后续的访问操作提供了精简的常用列表,用于可以快速查看并选取需要的应用或文件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三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S201,用户访问某数据对象,例如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具体的,用户根据需求访问树状目录上的任意一个应用或文件夹。
步骤S203,系统根据用户访问的应用/文件夹的标识符id,来更新被访问次数和最近一次的被访问时间。具体的,系统将当前由于发生访问和操作的应用和文件夹而记录到的被访问次数和最近一次的被访问时间,以访问对象记录的模式保存到预先创建的数据表中,并与该应用或文件夹的标识符id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即数据表用于保存访问应用/文件夹的各个被访问参数,系统可以通过标识符id在数据表中查询得到该应用或文件夹的被访问次数和被访问时间等被访问参数。
优选地,上述步骤中的标识符id可以是应用程序安装后的唯一序列号id,也可以是文件夹的创建名称或创建时间作为应用/文件夹的唯一标识符。访问对象的标识符不尽限于此,可以根据需求对访问对象对应的各个参数进行组合或者排序而得到。
步骤S205,根据用户访问应用/文件夹的被访问次数和最近一次的被访问时间,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一个加权值,并将这个加权得分赋值给数据表中的应用/文件夹id。
具体的,该步骤中的加权值也可以利用被访问参数中的其它被访问参数(例如,被访问频率、当前被访问时间,被访问次数和最近一次的被访问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该应用/文件夹id对应的加权值,例如,根据用户访问应用/文件夹的被访问频率和最近一次的被访问时间做一个加权计算,然后根据得到的加权值来决定在常用面板的系统目录下的展示内容。其中,用于保存应用/文件夹id及其对应的加权值的数据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二维数据表,也可以是用户用于保存被访问参数的数据表。
步骤S207,系统根据计算得到的加权值对树状目录下的应用/文件夹进行排序,并显示排序结果,即根据加权值来展示树状目录下常用的应用/文件夹。当下一次用户需要访问应用/文件夹时,会根据各个应用/文件夹的加权值排序显示结果进行高效的访问。
优选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7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9,系统检测是否有应用/文件夹已经被删除,如果已经删除则进入步骤S211,否则执行步骤S207。具体的,系统可以根据应用/文件夹的id检测数据表中应用/文件夹的访问对象目录是否还存在或者记录有数据,如果已经删除或者记录清空,则对应进入步骤S211,将该应用/文件夹id对应的加权值置位为0。
系统循环执行步骤S201至步骤S207,以使得树状目录下的应用/文件夹的排序结果会根据实际访问情况实时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优选地,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个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和实施三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保存上述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即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一个合适的计算体系结构来进行符合自然规律的运行过程。另外,尽管在上述上下文中描述本申请,但上述用于实现执行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并不意味着是限制性的,所描述的动作和操作的各方面也可用硬件来实现。
本申请的原理可以使用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或通信环境或配置来操作。适用于本申请的众所周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配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的系统、小型机、大型计算机、以及包括任一上述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解决了相关现有技术的所采用的对系统目录下的常用数据对象的控制方案繁琐、灵活性差,导致用户在访问系统目录中的数据对象的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目录下数据对象的展示形式,根据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动态展示常用的数据对象,从而提高了用户访问数据对象的效率,并降低了访问成本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
根据所述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
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所述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第二数据表,所述第二数据表包括一条或多条访问对象记录,其中,每条所述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两个被访问参数的组合:数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
根据所述数据对象标识符建立所述第一数据表和所述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根据所述数据对象标识符合并所述第一数据表和所述第二数据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所述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
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所述加权计算,以获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所述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Value = m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m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m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m , 其中,n=t2-t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所述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
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所述加权计算,以获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所述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Value = h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h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h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h , 其中,n=t2-t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系统目录中被删除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
根据所述系统目中被删除的数据对象对应删除所述第二数据表中所记录的访问对象记录;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表中删除的访问对象记录,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表中对应被删除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置位为0。
6.一种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系统目录中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至少一个被访问参数;
处理模块,与所述记录模块建立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对象的各个被访问参数进行加权计算,以获取每一个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
保存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建立连接,用于将每个数据对象所对应的加权值保存至第一数据表,所述第一数据表记录每个数据对象标识符与对应的加权值的对应关系;
排序模块,与所述保存模块建立连接,用于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表中每个数据对象的加权值对数据对象进行排序;
显示模块,与所述排序模块建立连接,用于根据排序结果显示排序后的数据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第二数据表,所述第二数据表包括一条或多条访问对象记录,其中,每条所述访问对象记录包括访问对象标识符以及以下任意至少两个被访问参数的组合:数据对象的被访问次数、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当前被访问时间、以及被访问频率;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对象标识符建立所述第一数据表和所述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
合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对象标识符合并所述第一数据表和所述第二数据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所述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次数m、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所述加权计算,以获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所述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Value = m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m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m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m , 其中,n=t2-t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在所述第二数据表中记录的被访问频率h、最近一次被访问时间t1和当前被访问时间t2;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公式进行所述加权计算,以获取所述被访问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Value,其中,所述加权计算公式包括:
Value = h / ( n + 1 ) , 其中,n=t2-t1;或
Value = h / n , 其中,n=t2-t1;或
Value = n / h , 其中,n=t2-t1;或
Value = ( n + 1 ) / h , 其中,n=t2-t1。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系统目录中被删除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目中被删除的数据对象对应删除所述第二数据表中所记录的访问对象记录;
置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表中删除的访问对象记录,来将所述第一数据表中对应被删除的数据对象的加权值置位为0。
CN201210365783.4A 2012-09-27 2012-09-27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699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5783.4A CN103699534B (zh) 2012-09-27 2012-09-27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5783.4A CN103699534B (zh) 2012-09-27 2012-09-27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9534A true CN103699534A (zh) 2014-04-02
CN103699534B CN103699534B (zh) 2018-07-20

Family

ID=5036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783.4A Active CN103699534B (zh) 2012-09-27 2012-09-27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953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842A (zh) * 2015-08-17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59421A (zh) * 2016-11-08 2017-04-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对象的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23945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推算开发对象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91696A (zh) * 2017-07-27 2017-11-24 合肥泓泉档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7463651A (zh) * 2017-07-27 2017-12-12 合肥泓泉档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档案建档管理方法
CN107491498A (zh) * 2017-07-27 2017-12-19 合肥泓泉档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记录表的自动调整方法
CN109933563A (zh) * 2019-03-18 2019-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644A (zh) * 2005-07-08 2007-01-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列表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1078984A (zh) * 2007-03-08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软件操作项的系统及方法
CN102508649A (zh) * 2011-09-26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图标自动排序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排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644A (zh) * 2005-07-08 2007-01-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列表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1078984A (zh) * 2007-03-08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软件操作项的系统及方法
CN102508649A (zh) * 2011-09-26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图标自动排序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排序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842A (zh) * 2015-08-17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04842B (zh) * 2015-08-17 2019-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3945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推算开发对象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39458B (zh) * 2016-03-28 2021-01-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推算开发对象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59421A (zh) * 2016-11-08 2017-04-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对象的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391696A (zh) * 2017-07-27 2017-11-24 合肥泓泉档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7463651A (zh) * 2017-07-27 2017-12-12 合肥泓泉档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档案建档管理方法
CN107491498A (zh) * 2017-07-27 2017-12-19 合肥泓泉档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记录表的自动调整方法
CN109933563A (zh) * 2019-03-18 2019-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9534B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9534A (zh) 系统目录中数据对象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102941B (zh) 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193929B (zh) 利用词信息熵的搜索方法及其设备
CN102054003B (zh) 网络信息推荐、建立网络资源索引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01786B (zh)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51824B (zh) 一种基于5g架构的图书馆数据服务扩展系统及方法
CN102566928A (zh) 自动管理移动终端桌面应用程序图标的系统及方法
CN103488680A (zh) 建立搜索引擎的组合算符
CN101370025A (zh) 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方法、调度方法及管理系统
US201503561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Data Analysis
CN104993962A (zh) 获取终端使用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91539B (zh) 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
KR102141083B1 (ko) 데이터베이스 시스템의 최적화 방법, 시스템, 전자장치 및 저장매체
CN104781793A (zh) 用于集成存储使用情况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02636A (zh) 一种页面数据的统计、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03605848A (zh) 路径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4765823A (zh) 一种网站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15274A (zh) 基于Hadoop的日志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
CN105930354A (zh) 存储模型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4811349A (zh) 一种访问统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28117B (zh) 应用程序的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3577481A (zh) 一种广告数据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Marzuni et al. Cross-MapReduce: Data transfer reduction in geo-distributed MapReduce
CN110909072B (zh) 一种数据表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602535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erformance of datab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8

Address after: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Guangdong,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encent Building on the 1st floor of the 35 layer

Co-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Zhenxing Road, SEG Science Park 2 East Room 403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