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8743A -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8743A
CN103698743A CN201310684277.6A CN201310684277A CN103698743A CN 103698743 A CN103698743 A CN 103698743A CN 201310684277 A CN201310684277 A CN 201310684277A CN 103698743 A CN103698743 A CN 103698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ing station
ionospheric
time difference
radiation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42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8743B (zh
Inventor
李景春
李安平
张小飞
王文帅
夏楠
唱亮
沈希
姜姝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3106842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8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8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8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G01S5/145Using a supplementary range measurement, e.g. based on pseudo-rang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属于短波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选择相应的接收站点采集搜索监测到的目标信号;本地压缩后传输至主服务器;估计出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信号的传播信道,联合各个时间差,进行联合定位误差估计,并根据各接收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及电离层参数和时间差的变化幅度,优化定位结果,给出定位误差。本发明既能够利用现有短波接收天线,无需庞大的测向天线阵,又充分考虑电离层对短波天波信号的反射影响,利用信号通过不同路径到达不同接收站点产生的时差实现短波辐射源的定位。本发明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特别适用于无条件架设庞大天线阵的地区,可节约大量人力及资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Description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短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安全日趋重要,无线电安全保障在国家安全保障工作中也呈现常态化的趋势。短波通信由于基于电离层传播等特性,其传输距离相当大,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很容易实现跨国通信或引起国际间的无线电干扰。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对目标短波信号进行定位并逼近查找,确定目标信号的台站位置。根据目标信号的性质及危害性等因素,需根据定位的台站位置对非法信号或目标信号进行消除。因此,如何准确对短波信号进行定位是无线电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目前,根据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短波监测等相关工作由国家级监测站开展。我国国家级短波监测站当前是分别由各站采用相关干涉仪测向的机制进行测向并联合交汇进行定位。该技术由于测向设备较为昂贵,且测向经度和联合交汇定位精度较低,误差为百公里量级,对实际台站核查、精确定位等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问题。
目前,针对短波信号的定位技术主要是以国家级短波监测网为基础,并结合网络控制和相关干涉仪技术的融合加以实现。在近距离短波信号的定位,已经有基于TDOA为基础的相关技术,但是这类技术主要是充分利用此类情景的信号信噪比较大的特点,能够对信号进行精确定位。在超远距离(即利用天波传播的情形下),由于电离层的复杂性,导致短波信号传播链路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建立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传播模型时具备一定的困难。所以,目前还没有利用TDOA技术对短波信号在超远距离下(天波传播)进行定位的方法。
短波通信具有设备简单、通信方式灵活、通信距离远以及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其传播介质不易被破坏的特点,多年来广泛应用于政府、军事、外交、商业等部门,是必备通信方式之一。但是短波通信存在着超视距传输、时变衰落信道和干扰信号多等特点,并且远距离短波通信时只有天波存在,电离层的不断变化,引起天波信号的不稳定,因此很难对短波辐射源进行定位。
图1为利用相关干涉仪对超远距离的短波信号进行定位的示意图。图1中给出了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均使用的相关干涉仪对目标短波信号进行定位的示意图。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测向定位体制是各接收站点根据任务,分别对目标信号进行测向。在测向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根据信号的质量的不同其示向度会有一定的偏差和波动。此外,在非短波频段,如超短波频段和微波频段(30MHz-3GHz)等无线电定位技术中,已有较多厂商使用了TDOA技术来实现对信号的定位。由于在超短波频段中,信号是通过视距或反射来进行通信,因此可以架设一个由三个以上接收站点的接收系统对该频段的信号进行定位,示意图如图2,利用TDOA定位技术对超短波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原有的TDOA定位技术队超短波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时,是在一个较小范围内(2-3公里)对目标信号进行监测并定位。上述内容详见参考文献[1]~[6]:参考文献[1]孙仲康郭福成冯道旺等著:单站无源定位跟踪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199-218。参考文献[2]张贤达著:现代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57-188。参考文献[3]朱庆厚编著: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112-227。参考文献[4]William B.Sullivan,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eivers for maritime patrol[J].Journal of Elect ronicDefense,2002,25(10)。参考文献[5]Burns K.Tracking t rends in military IMFs and DFDs[J].Microwave&RF,2009,48(6)。参考文献[6]Wide Band System Inc.Dynamic temperaturemeasurement[P].US Patent,No.5913158,1999-06–15。
综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既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在对场地和成本等几个方面,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基于测向体制的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需要在同一接收地点架设多个天线阵子对短波信号进行接收。这些阵子之间到达接收机的各通道需要严格同步并校准。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对测向系统进行维护并校准。
b.基于测向体制的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使用的接收天线等阵子,需要占用较大范围的天线场地。
c.基于测向体制的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其测向精度受天线阵子周围的地理环境、电磁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形成准确的定位结果有较高的环境要求。
d.目前基于测向体制的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由于需要严格同步的多通道接收机进行测向,其经济成本远高于采用时差定位技术的系统。
e.基于测向体制的短波无线电定位技术,由于受场地选址(面积大且环境要求高)、通道校准、成本高昂等多因素的影响,其建设完成后各测向接收站相对固定,不能灵活假设,不能机动灵活完成对不同区域的发射源的定位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短波定位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相对于原相关干涉仪的颠覆性理念,即有机地创新性地提出将基于短波电离层传播特性分析和短波频段特有的TDOA(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估计技术融合,在现有国家级监测站的基础上架设多个成本低、同步经度高的快速接收机,实现国家级短波信号定位全新体系和全新方法。这一全新的体制,能够实现对目标短波信号进行快速发现、自动定位,并突破性地提高定位精度和大幅降低定位成本。最终有效解决无线的管理中对短波信号进行监管的任务。
本发明在充分考虑实际的应用环境和应用场景,突破了短波信号经由电离层传播的路径评估、系统小型化灵活性组网、多路信号的高精度同步、大容量数据压缩及传输等定位技术中的难点。由于短波信号经由电离层传播其路径变化范围大、不确定度高等因素,本发明还充分利用国家级监测站多站点接收的模式,对估计的多TDOA值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综上,本发明的核心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对目标短波发射信号(可以在境外)能够快速发现(出现数十秒以上即可)并精确定位。要完成这一核心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短波信号经由电离层传播的模型估计与预测;
(2)两路窄带信号的高精度时差估计算法实现;
(3)多路信号的高精度同步(同步误差在2e-7s之内);
(4)大容量数据压缩,压缩率应大于1000:1;
(5)方便灵活组网的小型化系统;
(6)能够实现全频段内(3MHz-30MHz)短波信号的搜索发现(当目标信号出现100ms以上),并能将出现的短波信号实现定位。
(7)当在合适的电离层状态下,在特定区域,并由足够多的接收点时,实现可变更接收站点数量的定位算法,且具备误差消除和容错能力,保证定位精度能够在30km以内.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搜索监测目标信号。
步骤二:根据目前定位网络内所有接收站点能够接收到该目标信号的个数,选择相应的接收站点。
步骤三:启动接收站点的接收机并设置对应的频点、采样带宽、采样速率和增益等参数后,开始采集目标信号。采集时长应大于5秒(即足够消除网络时延)。
步骤四:各接收站点信号接收采集完毕后,将各接收站点的采集数据在本地做数据压缩,同时应启动采集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电离层探测或获取该时段的电离层参数,并根据这些电离层参数评估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目标信号的传播信道。所述的电离层参数包括电离层高度、最小截止频率、最大截止频率等。
步骤五:数据压缩完毕后,应将各分接收站点的所有采集数据传输至主服务器。
步骤六:在主服务器端,根据将每个分接收站点的数据与主接收站点的数据,估计出信号到达每两个接收站点的时间差(TDOA值);
步骤七:根据步骤四中估计出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信号的传播信道,联合步骤六的各个时间差(TDOA值),进行联合定位误差估计,并根据各接收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及电离层参数和时间差的变化幅度,优化定位结果,给出定位误差。
本发明既能够利用现有短波接收天线,无需庞大的测向天线阵,又充分考虑电离层对短波天波信号的反射影响,利用信号通过不同路径到达不同接收站点产生的时差实现短波辐射源的定位。本发明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特别适用于无条件架设庞大天线阵的地区,可节约大量人力及资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发明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本发中单站接收装置只需要将短波天线接入单台接收机,即单路通道,通道的校准和系统/设备维护可以简化。
(2)相比原有相关干涉仪体制,TDOA时差定位系统能够寻找合适区域安装接收天线。
(3)该系统能够有效弥补目前测向体制下由于反射、折射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定位误差增大的不足。
(4)该系统硬件组成简单通用,灵活性高。
(5)相比原有技术,该发明能够在在可移动或灵活组网方面具备较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相关干涉仪对超远距离的短波信号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利用TDOA定位技术对超短波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离层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基于电离层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单节点硬件框架图;
图5为基于电离层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原理示意图;
图6为两路独立的接收机接收来自空中的10KBPSK信号的同步效果图;
图7为两路独立的接收机接收来自空中的脉冲信号的同步效果图;
图8为基本相关多径时延估计;
图9为高分辨率多径时延估计;
图10为对FM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
图11为对8FSK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
图12为对BPSK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
图13为对AM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
图14为三个接收站点对目标信号定位结果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用于解决新形势下部分不合法信号或目标短波信号的定位问题,是一项全新的短波测向体制。本发明能够对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优化短波频率资源,促进国际协调,维护社会稳定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新方法其核心就是打破了传统的分布于地球上的不同测向体制进行测向并联合交汇来进行定位,只需要组合相对简单的设备设施,结合电离层预测数据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短波信号进行定位。
如图5所示,本发明利用在电离层参数预测的基础上,计算发射站点的发射信号经由电离层反射后到达不同接收站点所产生的时间差,结合不同电离层与不同频率的反射关系和地球模型,计算辐射源位置。本发明中,由于各接收站点只需要时间上完全同步并能够同时采集到同一频段的信号技能即可,其他处理都是通过软件做后端的数字信号处理。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离层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搜索监测目标信号。
由于在3MHz-30MHz短波频段内,信号数量较多,因此需要根据任务要求,首先确定目标信号是否出现。
判断方法如下:
(1).搜索监测目标区域内目标信号频段或需要监测频段内的信号参数,所述的信号参数应包含信号频率、信号幅度和信号个数。
(2).根据信号参数的特征,确定其是否为目标信号,如果是目标信号,则转步骤二,否则返回步骤(1)继续进行搜索监测。
步骤二:根据目前定位网络内所有接收站点能够接收到该目标信号的个数,为进一步启动相应的接收站点进行接收采集做好准备。
具体方法如下:
1.当为目标信号时,主接收站下达该目标信号的中心频点给各个分接收站点。
2.各分接收站点收到该指令后,自动启动该频点的信号监测。
3.各分接收站点将各自监测到的信号电平(功率)发送至主接收站。
4.主接收站根据信号的带宽,设定选择接收站点的门限电平(功率),通过该电平(功率)值并结合接收到的各接收站点的信号电平(功率),给出所选择的接收站点。
步骤三:根据步骤三所选择的接收站点,启动接收站点的接收机并设置对应的频点、采样带宽、采样速率和增益等参数后,开始采集目标信号。采集时长应大于5秒(即足够消除网络时延)。
步骤四:各接收站点信号接收采集完毕后,将各接收站点的采集数据在本地做数据压缩,同时应启动采集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电离层探测或获取该时段的电离层参数,并根据这些电离层参数评估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目标信号的传播信道。所述的电离层参数包括电离层高度、最小截止频率、最大截止频率等。
步骤五:数据压缩完毕后,应将各分接收站点的所有采集数据传输至主服务器(控制中心)。
步骤六:在主服务器(控制中心)端,根据窄带信号累积时差估计算法(如基于小波降噪的二次相关窄带时差估计算法),将每个分接收站点的数据与主接收站点的数据做相关分析,估计出信号到达每两个接收站点的时间差(TDOA值);
步骤七:根据步骤四中估计出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信号的传播信道,联合步骤六的各个时间差(TDOA值),进行联合定位误差估计,并根据各接收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及电离层参数和时间差的变化幅度,优化定位结果,给出定位误差。图4给出了基于电离层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单个接收站点的硬件组成框图。在单个接收站点中,窄带的短波天线(覆盖3MHz-30MHz所有频段,也称HF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高精度接收机(HF接收机)。高精度接收机通过内置的DSP技术采集数据。该采集数据通过USB3.0接口与处理单元进行交互(含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下达),采样数据经处理单元处理后与主接收站进行联网做相关处理。由于是需要对各个接收站点的信号进行同步,因此每个接收站点都需要配置一套精度较高的GPS,本发明中,外置的GPS接收机需要能够输出精度为30ns的1pps信号,且还需要有一根通过RS232输出的同步信号用于与处理单元进行同步。此外,由于该系统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是IQ数据,因此在接收机下变频时,需要有较高精度的频率参考源,以保证接收到的信号中不含载波。本发明中,使用的10MHz外部参考源频率输出为10MHz,功率为10dBm±3dB,频率稳定度为10-7/Hz。由于对信号同步、信号质量等需要有较高要求,因此单接收站点的硬件要求如下:
a.HF天线参数要求:
频率范围:3MHz-30MHz;
方向性:全向天线;
增益:≥2dBi;
驻波比:≤1.5(全频段);
b.HF高精度接收机:
频率范围:含3MHz-30MHz;
采样速度:≥5Msps;
频率精度:≤1e-7/Hz;
增益类型:AGC;
动态范围:≥110dB;
c.GPS时间精度要求:
时间精度:≤30ns;
电平输出:0dBm-6dBM;
d.处理单元配置要求:
内存:≥5GB;
处理器:i5及以上;
操作系统:win7及以上;
e.网络传输要求:
带宽:≥2Mbps。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定位方法,基于多路信号的同步接收实现。为了保证各独立接收站点能够完全同步采集数据,本发明设计了多组实验验证本系统对不同信号的同步效果。下面给出两种情况,即数字信号和脉冲信号的同步;如图6所示是两路独立的接收站点接收来自空中的10K BPSK信号的同步效果图,当空中发射一路10K波特率的BPSK信号时,两路完全独立的接收站点对该BPSK信号进行接收并采集,验证两路接收系统的同步效果。上述BPSK信号的采样速率为10Msps,后通过20倍的抽取,降采样速率后其采样速率为500Ksps。通过读取外置GPS时钟信号,对两路信号进行同步,同步后,从图6可以看出两路信号同步误差控制在一个点以内,满足大区域时差定位的精度。图7给出了当空中发射一路占空比为50%的脉冲信号,脉冲宽度为40微秒,脉冲周期为80微秒。两路完全独立的接收站点对该脉冲信号进行接收并采集,同步后,从图7可以看出两路信号同步误差控制在一个点以内,满足大区域时差定位的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的硬件能够实现对短波信号进行接收、采集、同步,并能够保证同步精度达到定位精度的要求。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采集信号的高分辨率的多径时延估计实现。由于短波信号经过电离层反射,在同一个接收端也会产生多径时间延迟。因此本发明中需要对对多径时延进行估计,对主径信号提取、分析和处理。多径之间的相对时延非常微小,通常小于信号带宽的倒数。因此,需要采用超分辨率的时延估计方法。本发明中对本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方针,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多径时延估计算法。
图8和图9分别给出了传统自相关算法的时延估计效果和高分辨率的多径时延效果对比。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仿真产生带宽为Ts的一路BPSK信号,假设接收信号为三路多径信号的叠加,绝对的时延参数分别为0、0.5Ts和2Ts。分别采用自相关方法和高分辨率方法对接收信号的多径时延进行估计,从图8可知,基本相关方法产生时延估计模糊,无法准确判别多径时延出现的位置,而图9中使用的高分辨率方法可以同时清晰分辨出三个时延参数。
为了保证本系统能够对目前短波频段的各类信号都能进行时差估计,本发明中,将实际的监测天线作为该接收系统的输入段,即以下的所有测试均为模拟实际的应用情况。
a.对于调频信号(FM)进行时差估计精度验证
图10给出了对FM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从图10可以看出,由于该FM信号带宽较宽,能够形成较尖锐的相关峰值该图给出的峰值表示两路信号的点数差为-60(采样速率为10Msps),即时差为600ns。由于两个接收站点在同一位置,其理论时差应为0ns。因此其误差为600ns,对应的距离误差为1.8Km。该误差在要求范围之内,能够达到预期的定位精度的要求。
b.对调频信号(FM)进行时差估计精度验证
图11给出了对8FSK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该信号的波特率为5kbauds。由于该信接近实际的信号带宽,较窄,其相关峰会有部分拓宽。该图11给出的峰值表示两路信号的点数差为-158(采样速率为10Msps),即时差为1580ns。由于两个接收站点在同一位置,其理论时差应为0ns。因此其误差为1580ns,对应的距离误差为4.74Km。该误差在要求范围之内,能够达到预期的定位精度的要求。
c.对BPSK信号进行时差估计精度验证
图12对BPSK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信号的波特率为5kbauds。该图12给出的峰值表示两路信号的点数差为-10(采样速率为10Msps),即时差为100ns。由于两个接收站点在同一位置,其理论时差应为0ns。因此其误差为100ns,对应的距离误差为3Km。该误差在要求范围之内,能够达到预期的定位精度的要求。
d.对AM信号进行时差估计精度验证
图13给出了对AM信号的TDOA值估计效果图,所采集的信号为短波频段的广播压制信号。该图给出的峰值表示两路信号的点数差为-18(采样速率为10Msps),即时差为180ns(误差较低是由于短波广播的压制信号功率大,带宽比常规短波AM信号要宽)。由于两个接收站点在同一位置,其理论时差应为0ns。因此其误差为180ns,对应的距离误差为5.4Km。该误差在要求范围之内,能够达到预期的定位精度的要求。
综上,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的开发的接收系统对上述各类信号估计其TDOA值的效果可以看出(包括数字的和模拟的,较宽的和较窄的不同类型),该系统及配套的算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能够满足目前对短波信号进行定位的精度要求。
根据电离层探测的结果和多路信号的时差值,对未知位置的辐射源进行定位。本部分定位算法中使用的电离层参数为仿真结果,其他为实际测量计算值。本发明中,设计了可变接收站点数量的可扩展定位程序。图14给出了当三个接收站点为北京、武夷山、成都时的定位结果仿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测试频率为我国中部某城市发出的信号时,通过北京、武夷山、乌鲁木齐和成都接收后计算时差并通过电离层参数估计反推的定位结果。该结果与实际发射源位置基本接近。
在本发明中,各接收站只需要将短波天线接入单台接收机,是单路通道,不需要做多通道的校准和维护。由于只要求能够接收到短波信号,因此对短波天线的架设场地基本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比较容易寻找合适(即较小区域)的天线架设点。此外,由于采用TDOA对短波信号进行大范围的定位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即使有部分反射、折射,对TDOA值的影响远小于对信号本身经由不同电离层或多跳产生的TDOA值。因此,可以忽略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这一点上,该系统能够有效弥补目前测向体制下的困难和不足。由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单站只需要配置一个能够接收到短波信号的接收天线,能够对信号进行采集的接收机和时间同步装置,既能够搭建硬件平台,成本较目前的测向体制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可移动或灵活组网方面,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系统由于单接收站点的设备可以随意搬移,能够对不同位置的辐射源快速组建最优定位网络/网格,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机动性,弥补在大范围的区域中,对短波信号采用TDOA体制进行定位的空白。

Claims (7)

1.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搜索监测目标信号; 
步骤二:根据目前定位网络内所有接收站点能够接收到该目标信号的个数,选择相应的接收站点; 
步骤三:启动接收站点的接收机开始采集目标信号; 
步骤四:各接收站点信号接收采集完毕后,将各接收站点的采集数据在本地做数据压缩,同时应启动采集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电离层探测或获取该时段的电离层参数,并根据这些电离层参数评估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目标信号的传播信道; 
步骤五:数据压缩完毕后,应将各分接收站点的所有采集数据传输至主服务器; 
步骤六:在主服务器端,根据将每个分接收站点的数据与主接收站点的数据,估计出信号到达每两个接收站点的时间差; 
步骤七:根据步骤四中估计出各接收站点所接收到信号的传播信道,联合步骤六的各个时间差,进行联合定位误差估计,并根据各接收站点的地理位置分布及电离层参数和时间差的变化幅度,优化定位结果,给出定位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接收机进行采集信号前进行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对应的频点、采样带宽、采样速率和增益;采集时长大于5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电离层参数包括电离层高度、最小截止频率和最大截止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信号在3MHz-30MHz短波频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接收站点的选择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a.当为目标信号时,主接收站下达该目标信号的中心频点给各个分接收站点; 
b.各分接收站点收到该指令后,自动启动该频点的信号监测; 
c.各分接收站点将各自监测到的信号电平或功率发送至主接收站; 
d.主接收站根据信号的带宽,设定选择接收站点的门限电平或功率,通过该电平或功率值并结合接收到的各接收站点的信号电平或功率,给出所选择的接收站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站点中,窄带的短波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输出给高精度接收机,高精度接收机通过内置的DSP技术采集数据;该采集数据通过USB3.0接口与处理单元进行交互,采样数据经 处理单元处理后与主接收站进行联网做相关处理;外置的GPS接收机输出精度为30ns的1pps信号,通过RS232输出的同步信号与处理单元进行同步;使用的10MHz外部参考源频率输出为10MHz,功率为10dBm±3dB,频率稳定度为10-7/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站点的硬件要求如下: 
a.HF天线参数要求: 
频率范围:3MHz-30MHz; 
方向性:全向天线; 
增益:≥2dBi; 
驻波比:≤1.5,全频段; 
b.HF高精度接收机: 
频率范围:含3MHz-30MHz; 
采样速度:≥5Msps; 
频率精度:≤1e-7/Hz; 
增益类型:AGC; 
动态范围:≥110dB; 
c.GPS时间精度要求: 
时间精度:≤30ns; 
电平输出:0dBm-6dBM; 
d.处理单元配置要求: 
内存:≥5GB; 
处理器:i5及以上; 
操作系统:win7及以上; 
e.网络传输要求: 
带宽:≥2Mbps。 
CN201310684277.6A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Active CN103698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4277.6A CN103698743B (zh)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4277.6A CN103698743B (zh)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743A true CN103698743A (zh) 2014-04-02
CN103698743B CN103698743B (zh) 2016-04-20

Family

ID=5036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4277.6A Active CN103698743B (zh) 2013-12-13 2013-12-13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8743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9195A (zh) * 2015-12-30 2016-06-01 谢伟杰 一种利用电磁波无源定位技术的动作捕捉方案
CN106788475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短波区域应急机动通信半盲选频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42191A (zh) * 2017-01-13 2017-06-1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电离层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08039931A (zh) * 2017-12-11 2018-05-15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中高频通信信道的模拟测试系统
CN108363037A (zh) * 2018-02-27 2018-08-0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广域分布式单天线接收的短波远程辐射源一步定位法
CN108415006A (zh) * 2018-02-27 2018-08-17 武汉大学 一种非合作短波辐射源广域分布式短波网单天线时差定位法
CN109856597A (zh) * 2019-02-27 2019-06-07 武汉大学 一种新体制超视距短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0913484A (zh) * 2019-10-19 2020-03-24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环境辅助的短波干扰资源运用规划方法
CN110954865A (zh) * 2019-11-05 2020-04-03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电离层信息的短波时差定位方法
CN111148145A (zh) * 2019-12-20 2020-05-12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短波天波信道最大可通带宽评估方法
CN113203985A (zh) * 2021-04-30 2021-08-0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81702A (zh) * 2021-04-30 2021-08-2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短波多站角度与卫星时频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81701A (zh) * 2021-04-28 2021-08-2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短波多站角度与三星时差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13466844A (zh) * 2021-07-05 2021-10-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单站定位方法
CN113484855A (zh) * 2021-07-21 2021-10-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外辐射源的单站定位方法
CN114035182A (zh) * 2021-10-21 2022-02-1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多站时差多变量短波目标定位方法
CN114545329A (zh) * 2020-11-25 2022-05-27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近垂直入射天波发射器的方法和测向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7444A1 (en) * 2001-04-20 2002-11-1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847876A (zh) * 2005-04-13 2006-10-18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短基线时差法超高频闪电辐射源探测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7444A1 (en) * 2001-04-20 2002-11-1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si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847876A (zh) * 2005-04-13 2006-10-18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短基线时差法超高频闪电辐射源探测定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晓哲 等: "短波单站定位中的准抛物电离层参数实时修正",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no. 5, 30 September 2008 (2008-09-30), pages 22 - 26 *
詹鹏: "利用电离层反射的单站被动定位与跟踪系统", 《舰船电子工程》, vol. 27, no. 4, 31 December 2007 (2007-12-31), pages 103 - 105 *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9195A (zh) * 2015-12-30 2016-06-01 谢伟杰 一种利用电磁波无源定位技术的动作捕捉方案
CN106788475B (zh) * 2016-12-09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短波区域应急机动通信半盲选频系统及其方法
CN106788475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短波区域应急机动通信半盲选频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42191A (zh) * 2017-01-13 2017-06-1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电离层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06842191B (zh) * 2017-01-13 2019-06-1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电离层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08039931A (zh) * 2017-12-11 2018-05-15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中高频通信信道的模拟测试系统
CN108363037A (zh) * 2018-02-27 2018-08-0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广域分布式单天线接收的短波远程辐射源一步定位法
CN108415006A (zh) * 2018-02-27 2018-08-17 武汉大学 一种非合作短波辐射源广域分布式短波网单天线时差定位法
CN108363037B (zh) * 2018-02-27 2021-11-02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广域分布式单天线接收的短波远程辐射源一步定位法
CN109856597A (zh) * 2019-02-27 2019-06-07 武汉大学 一种新体制超视距短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9856597B (zh) * 2019-02-27 2022-12-16 武汉大学 一种新体制超视距短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0913484A (zh) * 2019-10-19 2020-03-24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环境辅助的短波干扰资源运用规划方法
CN110913484B (zh) * 2019-10-19 2022-03-18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环境辅助的短波干扰资源运用规划方法
CN110954865A (zh) * 2019-11-05 2020-04-03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基于电离层信息的短波时差定位方法
CN111148145A (zh) * 2019-12-20 2020-05-12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短波天波信道最大可通带宽评估方法
CN111148145B (zh) * 2019-12-20 2022-03-22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种短波天波信道最大可通带宽评估方法
CN114545329A (zh) * 2020-11-25 2022-05-27 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近垂直入射天波发射器的方法和测向系统
CN113281701A (zh) * 2021-04-28 2021-08-2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短波多站角度与三星时差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81701B (zh) * 2021-04-28 2024-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短波多站角度与三星时差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81702A (zh) * 2021-04-30 2021-08-20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短波多站角度与卫星时频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03985A (zh) * 2021-04-30 2021-08-0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03985B (zh) * 2021-04-30 2023-07-25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
CN113281702B (zh) * 2021-04-30 2024-0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短波多站角度与卫星时频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13466844A (zh) * 2021-07-05 2021-10-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单站定位方法
CN113466844B (zh) * 2021-07-05 2023-05-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单站定位方法
CN113484855A (zh) * 2021-07-21 2021-10-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外辐射源的单站定位方法
CN113484855B (zh) * 2021-07-21 2023-02-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外辐射源的单站定位方法
CN114035182A (zh) * 2021-10-21 2022-02-1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多站时差多变量短波目标定位方法
CN114035182B (zh) * 2021-10-21 2022-06-07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多站时差多变量短波目标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743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8743B (zh) 基于电离层反射的短波辐射源时差定位方法
EP142840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ransmitters with limited information
CN101895812B (zh) 一种在蜂窝网络中的最匹配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
KR20010098736A (ko) 통합 무선 글로벌 측위 시스템에서의 피일럿 페이즈오프셋 시간 지연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및 무선 터미널위치 결정 방법
CN108363037A (zh) 一种基于广域分布式单天线接收的短波远程辐射源一步定位法
CN102196559A (zh) 基于tdoa定位的通道时延误差消除方法
CN110954865A (zh) 一种基于电离层信息的短波时差定位方法
CN107422301A (zh) 一种可替代传统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大区域高精度定位方法
Aernouts et al. Combining TDoA and AoA with a particle filter in an outdoor LoRaWAN network
CN107843910A (zh) 一种适于复杂环境下的虚拟多站tdoa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3592624B (zh) 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测距方法
Guanke et al. Research on seamless positioning of power wearables based on GPS/UWB combination
CN102226844A (zh) 基于双程转发测量体制和载波相位平滑伪码的编队小卫星星间测距方法
Canals et al. Robust indoor localization with ADS-B
JP7150153B2 (ja) Gnss受像機で伝送路と時間の合同推定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CN113203985B (zh) 一种短波同频信号直接定位方法
RU2444705C1 (ru) Система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подвижных объектов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Lou et al. A Unified Channel Model for Both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in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üger An inexpensive hyperbolic positioning system for tracking wildlife using off-the-shelf hardware
Chang Si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TDOA/AOA monitor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broadcast interference
Jin et al. Two-Step Unbiased Estimation on Small-Delay Multipath of GNSS Signals Based on S-Curve Bias
Satyanarayana et al. A composite model for indoor GNSS signals: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and simulation
Liu et al. Not Only Conmunication: Co-band signals used in 5G MIMO system for indoor positioning
CN109728868A (zh) 一种基于多重完好性检验的gnss基站组网时间同步方法
Lizarribar Signal Transmitter Localization using Low-cost SDR recei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