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8543A -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8543A
CN103698543A CN201310726218.0A CN201310726218A CN103698543A CN 103698543 A CN103698543 A CN 103698543A CN 201310726218 A CN201310726218 A CN 201310726218A CN 103698543 A CN103698543 A CN 103698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tary fiber
automatic detection
condenser pipe
crucible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62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勇
陈杨
陈昊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ANJIA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ANJIA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ANJIAN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ANJIA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262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8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8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内的框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若干冷凝管、位于冷凝管下方的若干坩埚、位于坩埚一侧的加热器、连接所述坩埚的吸泵和吹泵、以及一驱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摒弃了传统方法中的烧杯培养,而是直接用坩埚培养,整个过程无需转移样品,且坩埚可以直接加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温度可控,检测结果更加可靠,且检测过程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膳食纤维的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膳食纤维:植物的可食部分,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聚合度≥3的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菊粉等。目前检测植物类食品及其制品中总的、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及各类植物性食品和含有植物性食品的混合食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通用国家标准为GB/T5009.88-2008。原理是:样品分别用α-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消化以去除蛋白质和可消化的淀粉。总膳食纤维(TDF)是先酶解,然后用乙醇沉淀,再将沉淀物过滤,将TDF残渣用乙醇和丙酮冲洗,干燥称重。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和SDF)是酶解后将IDF过滤,过滤后的残渣用热水冲洗,经干燥后称重。SDF是将上述滤出液用4倍量的95%乙醇沉淀,然后再过滤,干燥,称重。TDF、IDF和SDF量通过蛋白质、灰分含量进行校正(TDF IDF SDF扣除蛋白质、灰分和空白后为真实含量)。
现有实验室基本为手动做法,即用玻璃器皿配合简单加热、震荡、抽滤装置来完成这一系列实验,可用到的主要器具为:
1、烧杯:400或600ml高脚型。
2、过滤用坩埚:
3、真空装置:(1)真空泵或抽气机作为控制装置。(2)1L的厚壁抽滤瓶。(3)与抽滤瓶相配套的橡皮圈。
4、振荡水浴箱:
(1)自动控温使温度能保持在98±2℃。
(2)恒温控制在60℃。
5、磁力搅拌器和搅拌棒。
手动方法中样品是加在烧杯内放入振荡器及水浴锅进行第一步淀粉酶酶解,然后冷却后用刮勺刮干净烧杯周围网状物和底部胶状物,然后加入蛋白酶,再次放在水浴锅上加热,然后,调整PH值,再加入淀粉葡萄糖苷酶,继续放入水浴锅加热。
然后,加入乙醇沉淀,安装过滤装置,转移烧杯内所有物质到过滤装置坩埚内,抽滤,冲洗。
最后,再把冲洗完的物质连同坩埚去称重,上马弗炉,做蛋白灰分等等。
此方法过程与装置及其繁琐,样品要多次拿下水浴锅,中间还有刮洗的动作,有从烧杯转移到坩埚的过程,这些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因素在内,导致误差变大,装置安装麻烦,还有可能因为玻璃器皿尺寸不配套导致一系列实验不能进行的问题。
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专业的检测设备,如:意大利VELP公司(CFS6-GDE)和丹麦FOSS公司Fiber E等,但这类设备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需要将样品从烧杯转移至坩埚中,这个转移过程不可避免,因此,同样会导致前述方法中的问题,给整个检测过程带来繁琐的步骤,同样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的结果。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无需转移样品,非常简便,而且检测结果较现有技术更为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内的框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若干冷凝管、位于冷凝管下方的若干坩埚、位于坩埚一侧并作用于坩埚的加热器、连接所述坩埚的吸泵和吹泵、以及一驱动系统;所述坩埚在所述吸泵和吹泵的作用下发生震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管的顶端设有贯通至冷凝管内的漏斗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坩埚的底部设有一坩埚座;所述坩埚座的底端与一调节阀连接,该调节阀通过连接管与一吹泵电磁阀和所述吸泵连接,所述吹泵电磁阀连接所述吹泵,所述吸泵连接一吸泵电磁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管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成排,且冷凝管的顶端都设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在相邻两个冷凝管中,一个冷凝管的出水口与相邻的冷凝管的进水口通过胶管相互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水平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冷凝管配合的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冷凝管的顶端且设有一弹簧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与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外露于所述箱体表面的升降压杆及位于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框架的升降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冷凝管的底端且内设有一氟胶密封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系统与一显示屏连接,且所述驱动系统内设有一连接所述电磁阀、加热器、吸泵及吹泵的驱动电路板;所述冷凝器内设有一用于探测冷凝器内液体温度的探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坩埚的后侧,且与一推杆连接,并通过对推杆的操作来实现加热器的前后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摒弃了传统方法中的烧杯培养,而是直接用坩埚培养,整个过程无需转移样品,且坩埚可以直接加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温度可控,检测结果更加可靠,且检测过程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坩埚座底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中(A)、(B)分别为本发明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冷凝管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的驱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100,其包括箱体10、安装于箱体10内的框架20、固定于所述框架20上的若干冷凝管30、位于冷凝管30下方的若干坩埚40、位于坩埚40一侧的加热器50、连接所述坩埚40的吸泵45和吹泵46、以及驱动所述各个部件工作的驱动系统。
所述框架20水平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且所述框架20上设有与所述冷凝管30配合的上保护套21及下保护套22,所述下保护套22套设于所述冷凝管30的底端且内设有一氟胶密封圈(未图示),所述上保护套21套设于所述冷凝管30的顶端且设有一弹簧件3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框架20与一升降装置连接,可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以此调整高度位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外露于所述箱体10表面的升降压杆24及位于箱体10内部并连接所述框架20的升降轴25。
所述冷凝管30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成排,每个冷凝管的顶端都设有一进水口35和出水口36,请参阅图3所示,相邻两个冷凝管30中,一个冷凝管的出水口36与相邻的冷凝管的进水口35通过胶管相互连接,而且在整排冷凝管中,位于首位的冷凝管的进水口35用于连接一进水接头(未图示),位于末位的冷凝管的出水口36用于连接一出水接头(未图示)。所述冷凝管30呈竖直放置且垂直于所述框架20,所述冷凝管30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框架20上并与所述下保护套22严密契合,所述冷凝管30的顶端靠近箱体10的顶部并与所述上保护套31配合连接,而所述上保护套21内的弹簧件33可用于在冷凝管30的上下移动中起到缓冲的作用。另外,所述冷凝管30的顶端设有漏斗装置34,可方便加注原料,如硅藻土。所述冷凝管30通过所述框架20的升降而实现上下位移,并在下移过程中与所述坩埚40压合密封。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管30的内部还设有用于探测冷凝管30内液体温度的探头。
所述坩埚40位于所述冷凝管30正下方,数量与所述冷凝管30相同,并且与所述冷凝管3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坩埚40的底部固定于一坩埚座41上,实现固定定位。所述坩埚座41的底端与一调节阀42连接,可实现阀门的开关和打开幅度的调节,该调节阀42通过连接管43与一吹泵电磁阀44和所述吸泵45连接,所述吹泵电磁阀44连接所述吹泵46,所述吸泵45连接一吸泵电磁阀47,所述吸泵电磁阀47通过管道48可将废液排至下水道,以上连接关系可参图2所示。所述调节阀42通过箱体10表面的旋钮49实现调节功能,所述吹泵46、吸泵45通过连接管43和调节阀42连接至坩埚座41,然后通过调节调节阀42、吹泵电磁阀44、及吸泵电磁阀47来调节吹气/吸气的气量大小,从而使坩埚座41和坩埚40发生震荡,使坩埚40内样品反应充分。
所述加热器50位于所述坩埚40的后侧,用于对所述坩埚40进行加热,而且所述加热器50具有推近推远的功能,其与一推杆51连接,通过对推杆51的操作实现加热器50的前后位移,如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加热器50与坩埚40之间的距离,以此改变加热的强度。
所述驱动系统内设有一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所述各个电磁阀、加热器50、吸泵45、吹泵46以及冷凝器30内的探头,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各个部件的工作,并知晓各个部件的运行状况,且通过一显示屏来进行显示,所述显示屏上可直观了解冷凝管30内的温度,同时,操作员可根据了解的信息,通过触摸显示屏来发出操作指令信号,所述驱动系统内的控制器在接收所述操作指令信号后经由所述驱动电路板来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可参图4所示的连接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100,摒弃了传统方法中的烧杯培养,而是直接用坩埚40培养,样品没有烧杯转移到坩埚40这一步,坩埚40可以直接加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温度可控,达到和水浴加热一样的效果,采用气体反吹(由吹泵和吸泵实现)来起到震荡的作用,全过程坩埚40可一直震荡,确保样品混合反应均匀。同时,冷凝管30顶端的漏洞设计(即漏斗装置34),更人性化方便加注各种试剂,液体抽滤洗涤都能在仪器上完成,全过程样品不转移出仪器,更加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内的框架、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若干冷凝管、位于冷凝管下方的若干坩埚、位于坩埚一侧并作用于坩埚的加热器、连接所述坩埚的吸泵和吹泵、以及一驱动系统;所述坩埚在所述吸泵和吹泵的作用下发生震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的顶端设有贯通至冷凝管内的漏斗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的底部设有一坩埚座;所述坩埚座的底端与一调节阀连接,该调节阀通过连接管与一吹泵电磁阀和所述吸泵连接,所述吹泵电磁阀连接所述吹泵,所述吸泵连接一吸泵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成排,且冷凝管的顶端都设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在相邻两个冷凝管中,一个冷凝管的出水口与相邻的冷凝管的进水口通过胶管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水平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冷凝管配合的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冷凝管的顶端且设有一弹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外露于所述箱体表面的升降压杆及位于箱体内部并连接所述框架的升降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冷凝管的底端且内设有一氟胶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与一显示屏连接,且所述驱动系统内设有一连接所述电磁阀、加热器、吸泵及吹泵的驱动电路板;所述冷凝器内设有一用于探测冷凝器内液体温度的探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坩埚的后侧,且与一推杆连接,并通过对推杆的操作来实现加热器的前后位移。
CN201310726218.0A 2013-12-25 2013-12-25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Pending CN103698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6218.0A CN103698543A (zh) 2013-12-25 2013-12-25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6218.0A CN103698543A (zh) 2013-12-25 2013-12-25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543A true CN103698543A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6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6218.0A Pending CN103698543A (zh) 2013-12-25 2013-12-25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85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769A (zh) * 2016-11-20 2017-05-17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测定仪加热装置
CN107271321A (zh) * 2017-07-14 2017-10-20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CN109883798A (zh) * 2019-04-16 2019-06-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壤有效硼的自动化加热浸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0578A (en) * 1990-04-23 1992-11-03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Separating of fibers from a fiber-containing solid sample
CN2178357Y (zh) * 1993-10-12 1994-09-28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 粗纤维快速测定仪
CN201382950Y (zh) * 2009-04-17 2010-01-13 武汉医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型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吹风混匀装置
CN202049082U (zh) * 2011-04-14 2011-11-23 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粗纤维测定仪
CN102625659A (zh) * 2009-08-25 2012-08-01 安康科技公司 用于分析总膳食纤维的自动化方法和系统
CN103364527A (zh) * 2012-03-27 2013-10-23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快速测定饲料纤维含量的装置
CN203658137U (zh) * 2013-12-25 2014-06-18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的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0578A (en) * 1990-04-23 1992-11-03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Separating of fibers from a fiber-containing solid sample
CN2178357Y (zh) * 1993-10-12 1994-09-28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 粗纤维快速测定仪
CN201382950Y (zh) * 2009-04-17 2010-01-13 武汉医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型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吹风混匀装置
CN102625659A (zh) * 2009-08-25 2012-08-01 安康科技公司 用于分析总膳食纤维的自动化方法和系统
CN202049082U (zh) * 2011-04-14 2011-11-23 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粗纤维测定仪
CN103364527A (zh) * 2012-03-27 2013-10-23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快速测定饲料纤维含量的装置
CN203658137U (zh) * 2013-12-25 2014-06-18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的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6769A (zh) * 2016-11-20 2017-05-17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测定仪加热装置
CN107271321A (zh) * 2017-07-14 2017-10-20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CN107271321B (zh) * 2017-07-14 2020-07-10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CN109883798A (zh) * 2019-04-16 2019-06-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壤有效硼的自动化加热浸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8137U (zh) 膳食纤维的检测装置
CN103698543A (zh) 膳食纤维的自动检测装置
CN102351945B (zh) 自动配酸装置和自动管道点酸装置及自动配酸点酸方法
CN102625659B (zh) 用于分析总膳食纤维的自动化方法和系统
CN204335649U (zh) 一种连续式油炸机
CN104034912B (zh) 一种全自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
CN201344926Y (zh)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
CN102293160B (zh) 工业化生产奶酪干的加工设备及方法
CN107271321B (zh) 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CN103621646A (zh) 一种罐式煮浆装置
CN208755685U (zh) 添水装置及蒸箱
CN201173921Y (zh) 硫熏强度自动检测装置
CN105053783A (zh) 方便米饭生产线
CN202829869U (zh) 农业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04020264A (zh) 一种胃肠道仿生消化装置
CN205893207U (zh) 动物油脂肪酸皂自动化连续配置装置
CN204807365U (zh) 不同水分煤样制备装置
CN203929788U (zh) 一种全自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
CN202735819U (zh) 煮糖物料在线稀释系统
CN208420882U (zh) 一种菜籽油品质的快速检测装置
CN207570249U (zh) 一种油茶籽烘干机
CN103082881B (zh) 遥控式煎烤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06808608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扒鸡煮制装置
CN105403025A (zh)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干燥试验台
CN207125108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患畜观察饲养智能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