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3189B - 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3189B
CN103693189B CN201310692415.5A CN201310692415A CN103693189B CN 103693189 B CN103693189 B CN 103693189B CN 201310692415 A CN201310692415 A CN 201310692415A CN 103693189 B CN103693189 B CN 103693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ation
stabilising arrangement
focus
shaft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2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3189A (zh
Inventor
F·波洛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Helicopters SAS
Original Assignee
Eurocopter Franc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urocopter France SA filed Critical Eurocopter France SA
Publication of CN103693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3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3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3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5/00Stabilising surfaces
    • B64C5/10Stabilising surfaces adjustable
    • B64C5/16Stabilising surfaces adjustable about spanwise 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6Helicopters with single r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82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an auxiliary rotor or fluid-jet device for counter-balancing lifting rotor torque or changing direction of roto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5/00Stabilising surfaces
    • B64C5/02Tailpl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82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an auxiliary rotor or fluid-jet device for counter-balancing lifting rotor torque or changing direction of rotorcraft
    • B64C2027/8263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an auxiliary rotor or fluid-jet device for counter-balancing lifting rotor torque or changing direction of rotorcraft comprising in addition rudders, tails, fins, or the like
    • B64C2027/8281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an auxiliary rotor or fluid-jet device for counter-balancing lifting rotor torque or changing direction of rotorcraft comprising in addition rudders, tails, fins, or the like comprising horizontal tail planes

Abstract

装有上安定面(15)和下安定面(20)的俯仰稳定装置(10),该上安定面(15)被安置在上平面(P1)中,该下安定面(20)被安置在下平面(P2)中,上平面(P1)垂悬在下平面(P2)之上。该上安定面(15)是围绕上旋转轴(AX1)旋转活动的,该下安定面(20)是围绕下旋转轴(AX2)旋转活动的,该稳定装置(10)具有连接装置(30)以便一个安定面的旋转运动引起另一个安定面的相等的旋转运动。上述俯仰稳定装置用以使稳定性颠簸现象最小化。并且还涉及一种飞行器。

Description

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螺旋桨飞机,它可以有效减少稳定性颠簸。本发明因此属于限制飞行器的稳定性颠簸现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直升机包含一个机身,水平方向从前端到后端两侧对称延展,垂直方向下端部分配有起落架,上端部分配有一个起推动和提升作用的主发动机。
此外,直升机在其后端上包含后旋翼。后旋翼功能主要在于抵消由机身上的主旋翼施加的扭转力矩。此外,该后旋翼能够控制直升机的扭转运动。
另一方面,直升机有时包含附加的安定面。例如,常常给直升机配备扭转运动的安定面,它包含在前后平面内,以对抗高速前进飞行器的扭转力矩。
这样的扭转运动的安定面通常被称为“垂直尾翼”。
同样,直升机有时包含俯仰运动的稳定装置,所述装置具有水平面上的绝对角度0°+/-90°。该俯仰稳定装置包括两个从两侧对称水平延伸的俯仰安定面。
有时将这样的俯仰运动稳定装置称为“水平尾翼”或更简单地,下文称为“尾翼”。术语“尾翼”更常被使用,因为稳定装置不一定是水平的。也使用表述“俯仰稳定装置”。
机翼可以包含至少一个沿着横向方向从飞行器后端的一边到另一边横穿的空气动力学面,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从该后端开始横向地延伸的非横穿的空气动力学面。
俯仰稳定装置是非常有效的。其效率与直升机的前进速度一同增加。此外,应当理解,通过其机翼面最大化来使俯仰稳定装置的效率最大化。
然而,横穿处于飞行中的传统直升机主旋翼的空气流向低处偏移并在某些飞行情况中可能冲击俯仰稳定装置,尤其是在低速度平移中甚至在静止飞行中。在这种情况下,该空气流在俯仰稳定装置上施加应力,驾驶员通过操纵其飞行方向舵操纵装置校正它。
然而,当飞行条件变化时,空气流的偏移也被改变。因此施加在俯仰稳定装置上的应力也发生改变。
该现象被本领域专业人员称为“稳定性颠簸”。
在过渡阶段中和例如在40至80节(kt)之间,由横穿主旋翼的空气流施加的应力主要倾向于使尾翼偏离方向和通过冲击俯仰稳定装置使直升机上仰。该飞行阶段通常被叫做“过渡阶段”,因为它通常处于静止飞行阶段与上升飞行阶段之间的低速度。
为了使直升机平衡,驾驶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使用其主旋翼桨叶的环形桨距操作杆以减小该直升机的上仰。
负升力对飞行器的性能是有害的。此外,使直升机上仰的运动对驾驶员的视野是有害的,在靠近阶段中,更加有害。
应当理解,通过使其机翼面最大化而实现的俯仰稳定装置加强了稳定性颠簸。
因此,在直升机上使用具有大的机翼面的俯仰稳定装置而不导致稳定性颠簸现象增大,看起来是不可能。
为了对此进行补救,知道装有固定的空气动力学安定面和活动的空气动力学面的稳定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活动的空气动力学面相对于固定的空气动力学面的位置可以通过飞行方向舵操纵装置进行控制以限制稳定性颠簸现象。
“安定面”理解为加长的,尤其是尾翼类型的空气动力学机件。
尽管是令人感兴趣的,该构造迫使飞行方向舵操纵装置导致飞行器质量的增大以及飞行器复杂度增加。
第二种解决方法在于,将旋转机翼飞行器的俯仰稳定装置安排在该旋转机翼的尾流之外。然而,该第二种解决方法事实上可以导致稳定装置的显著效率损失,并产生安装应力。
文献FR2962972旨在装有从前端向后端横向延伸的机身、上俯仰稳定装置和至少一个下俯仰稳定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每个下俯仰稳定装置被安排在通过冲击上俯仰稳定装置的上表面由横穿旋转机翼的空气流产生的上俯仰稳定装置的尾流之中。
技术背景也包括文献FR2966425,其描述了包含尾翼和针对气动弹性颤振现象的对抗装置的飞行器。
此外,文献FR2167249介绍了装有V形尾翼的飞行器。
文献US3902688介绍了装有安排在垂直尾翼高处的水平稳定器和安排在该垂直尾翼低处的水平稳定器的飞行器。
也知道文献WO2004/007282。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旨在使稳定性颠簸现象最小化的旋转机翼飞行器的俯仰稳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俯仰稳定装置装有上安定面和下安定面。因此,上安定面被安置在所谓“上平面”的平面中,下安定面被安置在所谓“下平面”的平面中,上平面悬垂在下平面之上。
此外,上安定面是围绕上旋转轴旋转活动的,下安定面是围绕下旋转轴旋转活动的。所述稳定装置包含:连接装置,以便一个安定面的旋转运动引起另一个安定面的相等的旋转运动;上安定面的应力变化(variation de l’efforts)施加的上焦点,其被安排在所述上旋转轴与上安定面的上浇口边缘之间;下安定面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下焦点,其被安排在所述下安定面的下后缘边缘与下旋转轴之间。
“相等的旋转运动”理解为沿着相同的方向,甚至按照相同的幅度产生的两个旋转运动。
因此,如果上稳定表面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那么连接装置就导致沿着相同方向因此沿着顺时针方向的下安定面的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装置是倾向于导致下和上安定面的相同类型的旋转运动的控制装置。
因此,该连接装置和空气动力学焦点相对于旋转轴的定位允许在飞行的某些阶段期间下安定面的旋转运动引起上安定面的相同旋转运动,和在飞行的另一些阶段期间下安定面的旋转运动由于旋转运动的缺乏或由于上安定面的较小幅度的旋转运动而被阻止。
如此来定安定面和/或连接装置的尺寸以便通过全体这些安定面的迎角布局(mise en incidence)使施加在安定面上的旋转力矩最小化甚至取消它。
相反,在差异迎角布局的情况下,全体的力矩变得显著并使两个安定面绕轴旋转。
这是在最小速度阈值与最大速度阈值(例如分别为40节与80节等级的)之间出现的过渡飞行阶段期间的情况。过渡飞行阶段因此发生在例如静止飞行阶段与上升飞行阶段之间。
这些速度阈值是装有俯仰稳定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的前进速度的阈值。
这是因为,在过渡飞行阶段当中,下安定面处在旋转机翼的尾流之中。
然而,将上安定面布置在与下安定面垂直的上平面中。因此该上安定面相对于下安定面垂直地错开。该上安定面也可以相对于下安定面纵向地错开,即沿着装有本发明的装置的飞行器的纵向方向。
因此,在过渡飞行期间,安定面要么远离所述旋转机翼尾流,要么被具有比冲击下安定面的空气流更小的迎角的空气流冲击。
在该过渡飞行阶段中,来自旋转机翼的空气流倾向于导致下安定面的旋转。相反,该空气流不冲击或以较小的迎角冲击上安定面。
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流在下焦点处产生旋转力矩,其比施加在上焦点处的旋转力矩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装置允许下安定面的旋转,以及上安定面的旋转。根据本发明,下安定面自然随着冲击它的空气流的迎角而转动。
相反,在上升飞行阶段期间,每个安定面被基本上相同的空气流冲击。考虑下焦点和上焦点相对于安定面的俯仰铰接的定位,安定面倾向于进行相反的和相同幅度的旋转,其通过连接装置被抵消。因此,安定面基本上继续处于给定的位置中。
在这种情况下,下安定面其目的在于稳定飞行器的俯仰运动。上安定面其首要功能在于通过连接装置恰当地使下安定面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下安定面可以包含基本上大于上安定面的机翼面的机翼面。
安定面的“机翼面”,理解为投射在平面上的该安定面的面积,即存在于是内藏的机身内的安定面的部分。可以参考文献以获得关于机翼面的补充信息。
在表述“机翼面”中,术语“面”是术语“面积”的同义词,而该术语“面”在表述“安定面”中是表述“空气动力学机件”的同义词。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特征倾向于减小稳定性颠簸现象,同时允许过渡飞行阶段期间稳度面的定向。
此外,所述稳定装置可以具包含一个或多个下面的附加特征。
这是因为,稳定装置可以包含许可所述上安定面围绕上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的上活动装置,和许可所述下安定面围绕下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的下活动装置。
每个安定面因此包含活动装置以便能够进行相对于飞行器机身的旋转。
可以参考已知技术以将安定面旋转铰接至飞行器的结构。
至少一个活动装置可以包含相应安定面的联接轴,该轴能够被铰接至飞机机身。
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活动装置可以包含相应安定面的恢复装置,其倾向于将该安定面维持在稳定位置中。
这样的恢复装置使得能够避免猛烈的过渡事件(阵风、方向的突然改变......)引起不适当的旋转,例如下机翼面旋转导致上机翼面的旋转。
此外,该恢复装置在上升飞行期间倾向于将安定面定位在由建造者规定的位置中。
这是因为,在过渡飞行阶段期间,安定面可以相对于所述位置绕轴旋转。
相反,在飞行器达到上升飞行阶段时,所述恢复装置倾向于使安定面返回所述位置中。
需要时,该恢复装置包含拉紧装置,其具有预先确定的角刚度,例如牛顿米/度等级的。
该恢复装置可以包含缓冲零件以限制例如由转动机翼的桨叶产生的涡流诱发的动力学效应。
另一方面,所述稳定装置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限位块以限制使下安定面俯冲或上仰的旋转。
可以如此来安装这样的限位块以避免例如致使控制无效的上安定面的脱钩。
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连接装置是机械装置。
该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铰接至下安定面和上安定面的机械连接。
该机械连接可以位于上安定面与下安定面的等距离处。
该连接包含例如至少一个与连接至上安定面的上铰接和与连接至下安定面的下铰接协作的连杆。在这种情况下,将该上铰接自上轴分开的距离等于将该下铰接自下轴分开的距离。
根据一个变化形式,可以将所述上旋转轴安排在上安定面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上焦点与上安定面的上后缘边缘之间,所述上安定面包含在上焦点弦上延伸至上旋转轴的中间部分和在上旋转轴弦上延伸至上后缘边缘的上后部分。
相反,将所述下旋转轴安排在下安定面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下焦点与下安定面的下后缘边缘之间,所述下安定面包含在下安定面的下浇口边缘弦上延伸至下旋转轴的下前部分,接着在下旋转轴弦上延伸至下焦点的中间段和在所述下焦点弦上延伸至下后缘边缘的下后部分。
因此,根据冲击每个升力面的空气流,将上安定面的旋转轴安置在该上安定面的应力施加的上焦点的下游。相反,将下安定面的旋转轴安置在该下安定面的应力施加的下焦点的上游。
因此,随动装置可以包括连接下前部分至中间部分的第一机械连接,和连接下后部分至上后部分的第二机械连接。
以相同的迎角冲击安定面的空气流因此倾向于导致这些安定面的相等的旋转运动。
每个机械连接可以包含常用的装置,例如连杆、钢索、回转装置等。
该实施方案是相对简单的,并许可安定面位置的自动调节。
根据一个变化形式,所述上旋转轴与所述下旋转轴垂直。
该变化形式使得例如能够简化连接装置。
此外,可以将第一连接与下浇口边缘连接,和/或将第二连接与上后缘边缘连接,以便使其效率最大化。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
-上旋转轴被安排在上安定面上应力变化施加的上焦点与上安定面的上后缘边缘之间,该上旋转轴位于上焦点的第一距离处。
-下旋转轴被安排在下安定面上应力变化施加的下焦点与下安定面的下浇口边缘之间,该下旋转轴位于下焦点的第二距离处。
-上安定面具有第一机翼面,下安定面具有第二机翼面。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第一商等于第二机翼面与第一机翼面的第二商。
因此,在具有相对于这些面而言相等的迎角的空气流的存在下,具有小的机翼面的上升力面可以阻挡具有大的机翼面的下升力面的旋转。
该第一商在例如2至10之间。
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例如传感器、电机,以及管理应力和指令的电子装置,使得能够遵循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旋转的制动和释放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旨在装有从机头向后端横向延伸的机身的飞行器。该飞行器包含由在机头与后端之间的机身支撑的旋转机翼。该飞行器具有由在后端与旋转机翼之间的机身支撑的稳定装置。
该飞行器可以是直升机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旋翼飞行器。例如,该飞行器可以包含支撑面和推进系统,或者还可以是组合式直升机类型的。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稳定装置是前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稳定装置。
此外,需要时,每个安定面同样地,或者是横穿的,通过从这边到另一边侧向地横穿机身,或者是非横穿的,通过从机身开始侧向地延伸。
每个安定面可以被安排在机身的尾桁上,甚至在该机身的至少一个垂直尾翼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和其优点将随下面的描述范围内的更多细节而出现,所述描述具有参考附图、作为举例说明给出的实施例,所述附图表示:
-图1,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
-图2和3,根据安定面的安排的变化形式的飞行器,
-图4,本发明的机械实施方案的第一变化形式,
-图5,本发明的机械实施方案的第二变化形式,和
-图6,恢复装置的示意视图。
给在多个不同附图中出现的零件分派唯一的或相同的参考号。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在图1中表示了三个相互正交的方向XYZ
第一方向X是所谓纵向的。术语“纵向的”是相对于任何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方向。
第二方向Y是所谓横向的。术语“横向的”是相对于任何与第二方向Y平行的方向。
最后,第三方向Z是所谓垂直的。术语“垂直的”是相对于任何与第三方向Z平行的方向。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1。
该飞行器包含从机头3向后端4纵向地,从左侧向右侧横向地延伸的机身2。
机身从包含起落架的低部分向带有旋转机翼5的高部分垂直地延伸。
机身2可以包含通过垂直尾翼7向后端4延长的尾桁6。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器1可以拥有固定至垂直尾翼7的后旋翼8,例如流线型旋翼。
另一方面,该飞行器1装有俯仰运动的稳定装置10。在这种情况下,该稳定装置10由在机头3和后端4之间的机身2支撑。更特别地,将稳定装置10安排在旋转机翼5与后端4之间。
稳定装置10包括两个安定面。
每个安定面包含一个相对于机身2横向延伸的空气动力学机件。更精确而言,每个安定面可以从飞行器的一个侧面侧向地延伸,甚至从飞行器两侧从飞行器的两个侧面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安定面可以同样地,或者是横穿的,通过从这边到另一边侧向地横穿机身2,或者是非横穿的,通过从所述机身开始侧向地延伸。
此外,所表示的两个安定面包含至少一个从飞行器的同一侧面延伸的空气动力学段。然而,一个安定面可以从飞行器的一个侧面延伸,另一个安定面从飞行器的另一个侧面延伸。
另一方面,每个安定面可以具有一个相对于机身2的锐角,或者与该机身基本上垂直。
将两个安定面基本上分别安排在上平面P1和下平面P2中。所述上平面事实上与所述下平面垂直。
因此,存在于上平面中的安定面是所谓的“上安定面15”。同样,存在于下平面中的安定面是所谓的“下安定面20”。
上安定面15和下安定面20因此是垂直地错开的。此外,上安定面15和下安定面20可以是纵向地错开的。
这是因为,按照图1的实施例,上安定面15和下安定面20被安排在垂直尾翼4上。在这种情况下,上安定面15的浇口边缘在沿着飞行器前进方向的下安定面20的浇口边缘的上游。
相反,按照图2的实施方案,稳定装置具有横穿尾桁的下安定面20,和横穿飞行器垂直尾翼的上安定面15。
按照图3的实施方案,稳定装置包含横穿飞行器垂直尾翼的下安定面20,和从飞行器右侧面向外面延伸的非横穿的上安定面15。此外,上安定面15的浇口边缘在沿着飞行器前进方向的下安定面20的浇口边缘的下游。
当然,其他实施方案也是可设想的。
不管变化形式如何,上安定面15和下安定面20因此是垂直地和纵向地错开的。
可以如此来选择上安定面15的定位以便该上安定面15在过渡飞行阶段期间受这样的空气流冲击,其具有相对于冲击下安定面20的空气流而言较小的偏移。极端地,可以上安定面15安排在旋转机翼5的转片的空气动力学尾流之外。
另一方面,上安定面15是围绕上旋转轴AX1旋转活动的,下安定面20是围绕下旋转轴AX2旋转活动的。
因此,稳定装置10配备有连接装置30以便一个安定面的旋转运动引起另一个安定面的相等的旋转运动。
作为举例说明的例子,沿着上安定面15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F11通过连接装置30导致沿着下安定面20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F12。
在这种情况下,如此来加工所述稳定装置,以便在这些下安定面和上安定面被相同的空气流冲击时,下安定面和上安定面倾向于进行相同幅度的相反旋转运动。这种情况下,连接装置的存在抵消了下安定面和上安定面的旋转。
相反,在过渡飞行阶段期间,冲击下安定面20的入射空气流可以引起该下安定面的旋转。
由于该入射空气流以较小的迎角冲击上安定面15,因此上安定面15的相反旋转运动不能够阻挡下安定面20的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下安定面20进行旋转运动以最佳化地被定位。上安定面同时进行与下安定面20的旋转运动相等的运动。
需要时,所述稳定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限位块100以限制使下安定面俯冲或上仰的旋转。例如,使用限位块100以限制使下安定面上仰的旋转。
相反,在上升飞行阶段期间,安定面不进行旋转运动。这是因为,下安定面倾向于进行事实上被上安定面倾向于进行的相反旋转运动所对抗的旋转运动。
就图4而言,所述稳定装置可以包含许可上安定面15围绕上旋转轴AX1的旋转运动的上活动装置40。同样,下活动装置50许可下安定面20围绕下旋转轴AX2的旋转运动。
例如,至少一个活动装置包含与相应的旋转轴同轴的轴41、51。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轴与相应的安定面联接,并被铰接至飞行器的机身2。
就图6而言,每个活动装置40、50可以包含相应安定面的恢复装置42、52。
每个恢复装置倾向于将该安定面维持在稳定位置中。该稳定位置可以是在巡航飞行阶段期间待达到的位置。
需要是,每个恢复装置42、52包含具有预先确定的角刚度的拉紧装置,例如弹性体的拉紧装置。
需要是,每个恢复装置42、52包含缓冲装置(常设的,如果拉紧由弹性体施行,或另加的)。
另一方面,所述连接装置可以是电子装置。
然而,就图4而言,所述连接装置是机械装置。
不管变化形式如何,下升力面20与飞行器的纵向轴相平行地从浇口边缘22延伸至后缘边缘23。所述浇口边缘被方便地命名为“下浇口边缘”,而所述后缘边缘被方便地命名为“下后缘边缘”。
通常,由下升力面产生的应力变化被施加在命名为“下焦点21”的空气动力学焦点处。
同样,上升力面15与飞行器的纵向轴相平行地从浇口边缘17延伸至后缘边缘18。所述浇口边缘被方便地命名为“上浇口边缘”,而所述后缘边缘被方便地命名为“上后缘边缘”。
通常,由上升力面产生的应力被施加在命名为“上焦点16”的焦点处。
按照图4的变化形式,上旋转轴AX1被安排在上安定面15的应力施加的上焦点16与上后缘边缘17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上安定面15从上浇口边缘17向后缘边缘18相继地包含:在上浇口边缘17与上焦点16之间的所谓“上前部分15”’的第一段,在上焦点16弦上延伸至上旋转轴AX1的所谓“中间部分15’的第二段,接着在上旋转轴AX1弦上延伸至上后缘边缘18的所谓“上后部分15”’的第三段。
此外,下旋转轴AX2被安排在下安定面20的应力变化的下焦点21与下浇口边缘22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下安定面20从下浇口边缘22向下后缘边缘23相继地包含:在下浇口边缘22弦上延伸至下旋转轴AX2的所谓“下前部分20”’的第一段,接着在在下旋转轴AX2弦上延伸至下焦点21的所谓“中间部分20”’的第二段,接着在下焦点21弦上延伸至上后缘边缘18的所谓“下后部分20”的第三段。
按照机械实施方案,连接装置30包括至少一个铰接至下安定面20和上安定面15的机械连接31、33。
每个机械连接位于上旋转轴AX1与下旋转轴AX2的等距离D3、D4处。
按照所表示的实施例,第一机械连接31连接下前部分20’至中间部分15’。此外,第二机械连接33连接下后部分20”至上后部分15”。
例如,第一连接31与下浇口边缘22相连接。此外,第二连接33与上后缘边缘18相连接。
在这种背景下,空气动力学焦点相对于旋转轴的定位在同一空气流的影响下倾向于导致安定面的相反的旋转。在下安定面受空气流冲击时,下安定面经历下应力变化F2,其施加在下焦点21并倾向于导致第一旋转F3。
同样,在上安定面受空气流冲击时,该上安定面经历沿着与下应力变化F2相同的方向指向的上应力变化F1。该上应力变化F1施加在上焦点16并倾向于导致与第一旋转F3相反的第二旋转F4。
事实上,这些相反的旋转造成上安定面的空气动力学焦点16位于该上安定面的浇口边缘与旋转轴之间,而下安定面的空气动力学焦点21位于该下安定面的旋转轴与后缘边缘之间。
然而,如果第一旋转和第二旋转具有相同的幅度,那么连接装置就能自动地抵消它们,一个旋转取消另一个旋转。
为此,上旋转轴AX1可以位于上焦点16的第一距离D1处,下旋转轴AX2位于下焦点21的第二距离D2处。
然而,上安定面15具有第一机翼面S1,下安定面21具有第二机翼面S2。第二机翼面S2可以比第一机翼面S1大。
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的第一商可以等于第二机翼面S2与第一机翼面S1的第二商。
结果是,在两个安定面经历具有相同迎角的空气流200时,上安定面15通过连接装置阻挡下安定面的旋转。
相反,在过渡飞行阶段期间,两个安定面经历具有不同迎角的空气流301、302。极端地,上安定面15可以位于旋转机翼的尾流之外。
因此,对应于下安定面的旋转力矩变得大于对应于上安定面的旋转的力矩。在这种情况下,下和上安定面进行相同的旋转运动。
按照图4的变化形式,上旋转轴AX1可以与下旋转轴AX2垂直。
因此,可以简单地制作每个机械连接,而不需要例如回转装置。该变化形式应用于尤其是图1的实施例。
相反,按照图5的变化形式,上旋转轴AX1可以相对于下旋转轴AX2纵向地错开。该变化形式可以应用于图2和图3的实施例。
因此,每个机械连接可以包含多个段,和例如回转装置。
自然,至于其实施,本发明倾向于许多变化形式。尽管已经描述了多个实施方案,但可以十分理解,穷尽地鉴别所有可能的方案是不可以想象的。当然,可以设想的是,用等效的装置代替所描述的装置,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6)

1.装有上安定面(15)和下安定面(20)的俯仰稳定装置(10),所述上安定面(15)被安置在上平面(P1)中,所述下安定面(20)被安置在下平面(P2)中,所述上平面(P1)垂悬在所述下平面(P2)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定面(15)是围绕上旋转轴(AX1)旋转活动的,所述下安定面(20)是围绕下旋转轴(AX2)旋转活动的,所述稳定装置(10)具有连接装置(30),以便一个安定面的旋转运动引起另一个安定面的相等的旋转运动,上安定面(15)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上焦点(16)被安排在所述上旋转轴(AX1)与上安定面(15)的上浇口边缘(17)之间,下安定面(20)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下焦点(21)被安排在下安定面(20)的下后缘边缘(23)与下旋转轴(AX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具有许可所述上安定面(15)围绕上旋转轴(AX1)的旋转运动的上活动装置(40),和许可所述下安定面(20)围绕下旋转轴(AX2)的旋转运动的下活动装置(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活动装置包含联接相应安定面的轴(41、51),所述轴能够被铰接至飞行器的机身(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活动装置(40、50)包含相应安定面的恢复装置(42、52),其倾向于将该安定面维持在稳定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装置(42、52)包含具有预先确定的角刚度的拉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0)包括至少一个铰接至下安定面和上安定面的机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位于上旋转轴与下旋转轴的等距离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旋转轴(AX1)被安排在上安定面(15)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上焦点(16)与上安定面(15)的上后缘边缘(17)之间,所述上安定面(15)包含在所述上焦点(16)弦上延伸至所述上旋转轴(AX1)的中间部分(15’)和在所述上旋转轴(AX1)弦上延伸至上后缘边缘(18)的上后部分(15”),
-所述下旋转轴(AX2)被安排在下安定面(20)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下焦点(21)与下安定面(20)的下浇口边缘(22)之间,所述下安定面(20)包含在下安定面(20)的下浇口边缘(22)弦上延伸至下旋转轴(AX2)的下前部分(20’),接着在下旋转轴(AX2)弦上延伸至下焦点(21)的中间段(20”’)和在所述下焦点(21)弦上延伸至下后缘边缘(23)的下后部分(20”),
-所述连接装置(30)包括连接所述下前部分(20’)至所述中间部分(15’)的第一机械连接(31),和连接所述下后部分(20”)至所述上后部分(15”)的第二机械连接(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轴(AX1)与所述下旋转轴(AX2)在垂直方向上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连接(31)与所述下浇口边缘(22)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连接(33)与所述上后缘边缘(18)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旋转轴(AX1)被安排在上安定面(15)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上焦点(16)与上安定面(15)的上后缘边缘(18)之间,该上旋转轴(AX1)位于上焦点(16)的第一距离(D1)处,
-所述下旋转轴(AX2)被安排在下安定面(20)的应力变化施加的下焦点(21)与下安定面(20)的下浇口边缘(22)之间,该下旋转轴(AX2)位于下焦点(21)的第二距离(D2)处,
-上安定面(15)具有第一机翼面(S1),和下安定面(20)具有第二机翼面(S2),
-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的第一商等于第二机翼面(S2)与第一机翼面(S1)的第二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商在2至10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包含至少一个限位块(100)以限制下安定面(20)的旋转。
15.飞行器(1),所述飞行器装有从机头(3)向后端(4)纵向延伸的机身(2),且所述飞行器(1)包含由在所述机头(3)与所述后端(4)之间的机身(2)支撑的旋转机翼(5),所述飞行器(1)具有由在所述旋转机翼(5)与所述后端(4)之间的所述机身(2)支撑的如权利要求1至14所述的稳定装置(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安定面同样地,或者是横穿的,通过从这边到另一边侧向地横穿所述机身,或者是非横穿的,通过从所述机身开始侧向地延伸。
CN201310692415.5A 2012-09-17 2013-09-13 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 Active CN1036931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202464A FR2995586B1 (fr) 2012-09-17 2012-09-17 Moyen de stabilisation en tangage et aeronef a voilure tournante muni d'un tel moyen
FR1202464 2012-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3189A CN103693189A (zh) 2014-04-02
CN103693189B true CN103693189B (zh) 2017-05-24

Family

ID=4717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2415.5A Active CN103693189B (zh) 2012-09-17 2013-09-13 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5911B2 (zh)
EP (1) EP2708466B1 (zh)
CN (1) CN103693189B (zh)
FR (1) FR2995586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5300B1 (fr) * 2013-05-03 2016-10-21 Eurocopter France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un moyen de stabilisation en tangage d'un aeronef
FR3026386B1 (fr) 2014-09-30 2016-10-21 Airbus Helicopters Giravion muni d'un dispositif stabilisateur
KR101845299B1 (ko) 2016-11-22 2018-04-04 한국항공우주연구원 무인 비행체 날개
US11034440B2 (en) * 2019-03-01 2021-06-15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Tail rotor gearbox support assemblies for helicopters
PL3730403T3 (pl) * 2019-04-26 2022-09-05 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Śmigłowiec ze skrzydłem statecznika
EP3842337B1 (en) * 2019-12-23 2022-01-26 LEONARDO S.p.A. Helicopter, helicopter kit and associated reconfiguration method
CN113665838B (zh) * 2021-10-21 2021-12-2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拓宽直升机重心包线的全动平尾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13415A (en) * 1927-12-06 1929-06-06 Norman Macmilla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tail surfaces of aircraft
US1890059A (en) * 1931-03-13 1932-12-06 Lake Thomas A Edison Flying machine
US4043523A (en) * 1976-03-11 1977-08-23 Ball Brothers Resear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ircraft pitch trim
WO1993017909A1 (en) * 1992-03-04 1993-09-16 Krasnov Jury K Canard-type flying vehicle
CN201633921U (zh) * 2010-03-04 2010-11-17 陈明军 带尾翼的直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75727A (en) * 1960-12-06 1963-01-29 Kaman Aircraft Corp Velocity sensitive stabilizer
FR2167249B1 (zh) 1972-01-11 1974-06-21 Aerospatiale
US3902688A (en) * 1974-03-15 1975-09-02 Textron Inc I-tail empennage
FR2771706B1 (fr) * 1997-12-01 2000-01-28 Eurocopter France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e surface aerodynamique d'equilibrage en tangage d'un helicoptere
US6830214B2 (en) 2002-07-12 2004-12-14 Franklin D. Carson Rotary-wing aircraft
FR2962972B1 (fr) * 2010-07-20 2013-04-12 Eurocopter France Procede et aeronef a voilure tournante muni d'un moyen de stabilisation minimisant le phenomene de bosse d'assiette
FR2966425B1 (fr) 2010-10-26 2013-08-16 Eurocopter France Aeronef muni d'un empennage comprenant un moyen de lutte contre le flottement aeroelastiq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13415A (en) * 1927-12-06 1929-06-06 Norman Macmilla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tail surfaces of aircraft
US1890059A (en) * 1931-03-13 1932-12-06 Lake Thomas A Edison Flying machine
US4043523A (en) * 1976-03-11 1977-08-23 Ball Brothers Resear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ircraft pitch trim
WO1993017909A1 (en) * 1992-03-04 1993-09-16 Krasnov Jury K Canard-type flying vehicle
CN201633921U (zh) * 2010-03-04 2010-11-17 陈明军 带尾翼的直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8466B1 (fr) 2015-03-18
US20140077026A1 (en) 2014-03-20
FR2995586B1 (fr) 2014-08-22
US9205911B2 (en) 2015-12-08
FR2995586A1 (fr) 2014-03-21
CN103693189A (zh) 2014-04-02
EP2708466A1 (fr)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3189B (zh) 俯仰稳定装置和装有此类装置的旋转机翼飞行器
US11939071B2 (en) Personal aircraft
US9216817B1 (en) Winglet system and method
CA2748875C (en) Forward swept winglet
US20180065737A1 (en) Personal aircraft
CN104085532B (zh) 一种倾转旋翼运输机的控制方法
CN106314761B (zh) 一种应用于小型复合式直升机的全动机翼机构
CN114026022A (zh) 具有后旋翼和t型尾翼的固定翼飞机
CN108045575A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US9381995B2 (en) Advanced pitch stabilizer
CN205998126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系统
US9302762B2 (en) Pitching stabilization means and a rotary wing aircraft including such means
CN106114852A (zh) 一种横列式双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
KR20150097685A (ko) 항공기 안정화 시스템 및 이와 관련하여 항공기를 개조하는 방법
CN108082471A (zh) 一种变体超音速飞机
CN209225395U (zh) 一种具有多组四旋翼结构的垂起固定翼无人机
US20080272242A1 (en) Method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an aircraft flying horizontally at low speed
CN102951287A (zh) 一种降低双垂尾翼根弯矩的局部迎角控制方法
CN207843317U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rance, Anna

Applicant after: EUROCOPTER FRANCE

Address before: France, Anna

Applicant before: Ulocopt S. 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ULOCOPT S.A. TO: AIRBUS HELICOPTER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