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8706A -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8706A CN103688706A CN201310629810.9A CN201310629810A CN103688706A CN 103688706 A CN103688706 A CN 103688706A CN 201310629810 A CN201310629810 A CN 201310629810A CN 103688706 A CN103688706 A CN 1036887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ling
- sorghum
- chinese sorghum
- seed
- fertil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包括高粱品种、整地、施肥、育苗、栽植、防治病虫害、再生高粱促芽、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步骤,通过选用适合生产酱香型酿酒糯质高粱品种,采用塑料穴盘育苗方式育苗,按双三角形进行高粱苗栽植,提早追施促苗肥和攻杆肥等方法,平均亩增产高粱200多公斤,亩增加收入近千元,与传统的高粱栽植方法相比,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尤其是酿酒糯质高粱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别称蜀黍、芦粟等,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的高产作物,其在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目前,主要用于酿造酱香型白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茎秆可榨汁熬糖,农民叫它“甜秫秸”;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嫩叶及幼苗含有羟氰苷,在胃内能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必须阴干青贮,或晒干后才能搭配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高粱的种植可分为春作与秋作两种,春作播种期约在三月中下旬至四月上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出苗差,生长缓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作则选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双季稻地区可延迟至8月中旬,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易受霜冻或低温影响,造成减产或失收。而且由于高粱作为酒类加工原料、饲料配料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粱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近年旱灾、水灾频繁发生,以及耕地的减少、人口的增加,高粱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应加大研究高粱栽培技术,从而提高高粱的产量。
近几年国内专利数据库公开了一些相关的高粱栽培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310106704.2公开了一种“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种子处理:选取饱满的非转基因高粱种子晒种,播种前用30℃~35℃盐水浸种12~24h,食盐︰水的质量比=1~2︰100;b、播种:按有机营养土︰冲积河床土=1︰1~1.5混匀配制成营养土,装入育苗盘,将步骤a处理好的种子播到营养土中,置于拱棚内,播种后控制棚内气温10℃~35℃,湿度80~90%;待种子发芽,长出2~3片叶子后开始炼苗;c、移栽:移栽前对移栽土地施用基肥,当幼苗达到5~6片叶时开始移栽,采用宽窄行定植模式进行移栽;宽行宽80~83cm,窄行宽50~53cm,株距15~17cm,定植后3~5天进行查田补苗;待幼苗长至9~10片叶时,追施拔节肥;采用烟碱水液、石灰沼气液或印楝素乳油防治高粱蚜虫、螟虫;d、收获:移栽后120~130天后即可收获,但是由于种子在播种前未用任何药物防虫,容易被地下害虫如黄蚂蚁和苗期立枯病、红叶病等病虫危害。
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210342096.0公开了“一种高产、高淀粉酿造高粱栽培、制种方法”,该高粱是以HV45A为母本,以YN141R为父本组配而成,其特征在于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公顷播种量10-15kg,每公顷保苗10-12万株;施足底肥,播种时施玉米复合肥200公斤,拔节时追施氮肥,或者打垅时每公顷施玉米复合肥200公斤,尿素200-250公斤,生育期间不追肥,该栽培高粱的方法5月份才播种,影响高粱的第二季收获,且也浪费土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苗率高、穴盘育苗能小苗移栽、三围立体栽植通风透光好、前期生长旺、抗性好、植株整齐度高,穗大粒多,再生二次结实能力强、产量高的酿酒糯质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大田的准备:播种前,首先全田撒施底肥,然后耕耙松土。
B、种子处理:选取饱满的红缨子高粱种子晒种3-5个小时,然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待种子起水沥干后,用百虫灵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混合搅拌种子。
C、播种:将步骤B处理好的种子与营养土充分混匀,再将播有种子的营养土播到育苗穴盘中,然后淋透水,盖膜保温。
D、移栽:待苗长至3—4叶时进行大田移栽,每厢栽两行,其中,行距50厘米,穴距50厘米,每穴栽3苗,呈三角形栽植,苗间距10厘米,栽后淋定根水。
E、大田管理:高粱苗栽后待苗长到5叶时,用尿素、钾肥进行追施,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待苗长到10叶时,用尿素进行第二次追肥事项,同时注意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爱苗、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高粱病虫害。
F、追施促芽肥:在春高粱收割前6-8天,每亩追施7-8公斤尿素。
G、收获:待高梁籽粒变硬或成熟达到80%时即可收获,收割时高粱杆留桩高度与地面平齐。
H、追施发苗肥:春高粱收割后7-10天,或再生苗长至3叶时,每亩用25公斤尿素、25公斤钾肥进行追施作发苗肥。
I、间苗疏苗:待再生高粱苗子长到3-4叶时进行间苗疏苗,每颗留健壮苗间1—2苗,每亩基本苗为0.8-1.2万。
J、中后期管理:待再生高粱苗长到9-10叶时,追施攻杆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同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爱苗、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高粱病虫害。
K、二次收获:待高梁籽粒变硬或成熟达到80%时,即可进行二次收获。
所述步骤A中的底肥农家肥用量为1000-1500公斤/亩;所述的复合肥为15%-15%-15%复合肥,其复合肥用量为50-75公斤/亩。所述步骤B按每亩大田备种注0.6—0.75公斤的量选出种子。所述步骤C播种时种子要与营养土充分混匀,然后再将播有种子的营养土播到育苗穴盘中,然后淋透水,盖膜保温。所述步骤E 第一次追肥时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氯化钾25公斤,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所述步骤G收获高粱当天或第二天要及时砍掉高粱杆,秸秆铺放在地面上,使用的砍刀锋利,砍秆速度快,尽量减少茎秆破碎。所述步骤I间苗疏苗过程中要去除其茎基部上部节位苗,留下部节位苗,去除弱苗留健壮苗。所述步骤J再生高粱第二次追施攻杆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同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爱苗、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或吡虫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高粱病虫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出苗率高且苗齐苗壮:用消毒过的营养土进行育苗,同时采用农膜覆盖保温育苗,种子不受早春气温变化较大的影响,能迅速发芽和出苗,出苗率高。营养土能及时提供给高粱幼苗营养,使幼苗健壮生长,从而达到苗齐苗壮目的,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小苗移栽:用塑料穴盘育苗,能在高粱苗3—4叶时进行起苗移栽,移栽起苗时根受伤小或不受伤,对于高粱苗大田移栽后能迅速回青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采用肥床育苗方法,很难在3—4叶期进行移栽,且起苗时,会造成大量断根和伤根,对幼苗恢复生长不利。
(3)有利于提高高粱植株整齐度:在生产实际中,南方酿酒糯质高粱多为常规种,一般大田植株生长整齐度较差,是酿酒糯质高粱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塑料穴盘育苗,在进行大田高粱苗移栽时,人为地去除弱苗、小苗,选用生长整齐一致的健壮苗,这样,可大幅提高大田高粱植株的整齐度,为获得高粱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风透光好,大田光能利用率高:起厢进行双行双三角形栽植,一是增加耕作层土壤厚度,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建立起强大的根系系统,进而促进地上部分植株的生长。二是起厢进行双三角形栽植,一方面有利于根系在地下的合理分布,二是有利于地上部分植株茎叶在空间的合理分布,不但使冠层叶片能获得较好的光照,下部叶片也能获得较好的光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意味着大田单位面积高粱产量的大幅提高。
(5)穗大高产:亩施150—200公斤缓控施复合肥,不但在高粱苗期获得足够的养份供其生长,而且在中后期也能获得其进行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产物的输送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亩有效穗在7200穗以上,而且也能保证每穗实粒数在3200—3500粒以上。千粒重在19—21克以上,从而保证大田最终获得400—500公斤/亩以上产量。
(6)能一种两收,年度内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a 春高粱80%左右成熟时,是大田高粱生物产量最高时期,此时收获不但获得较高的高粱产量,而且非常有利于地下节位根节芽的萌发和生长,易形成壮芽。b 春高粱收割前追施一次芽前肥,可促进地下节位形成壮芽以及芽的萌发,c三叶期追施苗肥,非常有利于促进再生苗自身根系的形成和生长,进而促进地上部分茎叶的生长,从而形成再生苗的苗足和苗壮。d三叶期、6—8叶期和喇叭口期分别进行一次农药的喷施,主要是防治高粱蚜虫、螟虫、炭疽病、紫斑病等,保证高粱再生苗的正常生长。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具有出苗率高、能小苗移栽、植株整齐度高、禾苗长势旺、穗大粒多、千粒重大、能有效促进地下节位芽萌发成苗并快速健壮生长,再生二次结实能力强、年度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案例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期:南方春高粱一般最适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用种量:育苗移栽亩用种0.6—0.75公斤。
(3)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晴天晒种3—5个小时,然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起水沥干后播种。为防治地下害虫如黄蚂蚁和苗期立枯病、红叶病等病虫的危害,必须用百虫灵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后再播种。
(4)播种:每亩备473孔育苗盘20张(也可用12张),备营养土30—50公斤(播种前先测试每张穴盘用土量,然后按亩用20张盘备营养土),将所用种子与营养土充分混匀,然后将混有高粱种子的泥土放入穴盘中,将播种好的穴盘整齐罢放于平整并湿润的畦上,用喷雾器将播种的穴盘喷水湿透,最后拱棚盖膜保温。20—25天高粱苗可移栽。
(5)大田的准备: 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的,播种前每亩大田撒施150至200公斤N:P:K分别为15%缓控施复合肥,3公斤锌肥,3公斤硼肥作底肥。有农家肥的,每亩再撒施1000—1500公斤农家肥更好。采用在生育中期进行追肥栽培的,每亩撒施50—75公斤N:P:K分别为15%复合肥、3公斤锌肥、3公斤硼肥作底肥,有农家肥的,每亩再可撒施1000—1500公斤农家肥更好。然后用拖拉机全田耕耙并起厢。按1.1米起厢,厢高15—20厘米,厢宽80厘米,沟宽30厘米。为有效防止杂草的生长,可用地膜进行覆盖,同时起到保水保肥和保温作用,产量更高。
(6)移载: 高粱苗度3—4叶期进行大田移栽。按行距50厘米,穴距50厘米进行高粱苗移栽,每厢两行,每穴栽3苗,等三角形栽植,穴中苗间距10厘米,保证每亩有7200—8000株,从而保证每亩大田有足够的苗数和有效穗数,为高产打下基础,苗移栽后及时淋定根水。
(7)大田管理: 采用在生育中期进行追肥栽培的,在高粱苗移栽回青后5—6叶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作提苗肥,6—7叶时,亩分别用15—20公斤尿素和25公斤氯化钾混合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9—10叶期(拔节期)追施攻杆和穗肥,亩用5—7.5公斤尿素进行追施。
(8)防治病虫害:高粱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纹枯病、大小斑病、紫斑病、叶斑病、螟虫和蚜虫等,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井岗霉素、爱苗、甲维盐、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绝不能用三唑酮、乐果、甲铵磷、敌敌畏等农药进行喷施防治,因为高粱对上述农药十分敏感,若施用会造成药害而减产或失收。
(9)适时收获:7月中下旬期间,当春高梁籽粒变硬或成熟80%时,抢晴天收割,收割时可用人工收割,也可用高粱脱粒机脱粒,或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脱粒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若遇长时间阴雨,只要成熟80%,必须及时抢收回家晾干,不可留在田里时间过长造成穗上发芽,从而影响高粱产量和质量
(10)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步骤如下:
a、追施促芽肥:在春高粱收割前7天,亩施7.5—10公斤尿素,防止根和茎基部芽老化,促进再生芽萌发。
b、留桩高度:收割时为了保证再生苗健壮、整齐,留桩高度以平地面砍掉高粱杆为好。砍杆时,刀要锋利,砍秆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茎秆破裂,以免茎秆破裂后引起茎秆腐烂,从而影响再生苗萌发。注意砍后将秸秆铺放在畦面上以利保持土壤水份。
c、浇水抗旱:每年8月秋旱较多,有条件的应及时浇水抗旱,沟灌不浸过畦面,力求保持土壤湿润。没有灌溉条件的,可不用灌溉,因为高粱本身是一种极耐旱的作物,即使遇到长时间干旱天气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d、早施发苗肥:当再生苗长至3叶一心时,结合中耕亩用25公斤尿素、25公斤钾肥作追肥,以促发新根和再生苗生长
e、间苗疏苗:有的田块再生苗发苗过多, 3~4叶时应及时进行疏苗,要求除上留下,除弱留壮,一般每株留健壮苗2个,每亩技术0.8—1.2万株为宜。
f、中后期的管理: 9—10叶期(拔节期)追施攻杆肥,亩追施尿素7.5公斤。
g、病虫害防治:3叶一心期和6—8叶期,分别用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同时喷施,防治螟虫、炭疽病、紫斑病的危害。喇叭口期再用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和多菌灵、甲基托布及吡虫啉同时喷施预防螟虫、蚜虫、炭疽病、紫斑病等病虫害的危害。
h、适是收获,当高梁籽粒变硬或成熟80%时,即可进行收获
所述涉及步骤(2)按每亩大田备种0.6—0.75公斤的量选出种子。所述涉及步骤(3)种子处理,用清水浸种24小时,起水沥干后,再用百虫灵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所述涉及步骤(4)播种用育苗穴盘,主要是指用水稻专用育苗塑料穴盘,每亩备473孔育苗塑料穴盘20张(也可12张);营养土是指播种前1个月,用精细的腐熟农家肥和细泥土按1:1进行混合沤制的肥泥土。所述涉及步骤(5)中一次性施肥的农家肥用量为1000-1500公斤/亩,复合肥用量为N—P—K分别为15%缓控施复合肥150—200公斤。采用基肥加追肥施肥方法的,其基肥为N—P—K分别为15%复合肥50-75公斤/亩,农家肥用量为1000—1500公斤/亩。所述涉及步骤(6)移载,是指高粱苗时3—4叶期进行大田移栽,每厢栽两行,行距50厘米,穴距50厘米,每穴栽3苗,等三角形栽植,穴中苗间距10厘米,保证每亩栽7200株以上。
实施例:本发明于是2012年在广西某地区进行连片农田实验和示范。该区地势为邱林山区,以沙质壤土为主,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海拔高漠420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383小时,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13℃积温5200℃,无霜期289天,年降水1473毫米。土壤有机质3.5—4.2%,速效N 26—38㎎/㎏,速效P 17—26㎎/㎏,速效钾30—48㎎/㎏。具体见下表:
经试验,效果如下:
1、高粱苗生长迅速、旺盛、病虫害少、杆粗、植株整齐、穗大、粒多、产量高。
2、能实现一种两收,省工省力,且再生高粱产量高式会社,年度单位面积产量高。
3、春高粱平均每亩7561穗,平均穗粒数3260粒,千粒重20.86克,平均亩产468.5公斤。再生高粱平均每亩8693穗,平均穗粒数2676粒,千粒重19.85克,平均亩产41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高粱884.5公斤。
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Claims (8)
1.一种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大田的准备:播种前,首先全田撒施底肥,然后耕耙松土;
B、种子处理:选取饱满的红缨子高粱种子晒种3-5个小时,然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待种子起水沥干后,用百虫灵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混合搅拌种子;
C、播种:将步骤B处理好的种子与营养土充分混匀,再将播有种子的营养土播到育苗穴盘中,然后淋透水,盖膜保温;
D、移栽:待苗长至3—4叶时进行大田移栽,每厢栽两行,其中,行距50厘米,穴距50厘米,每穴栽3苗,呈三角形栽植,苗间距10厘米,栽后淋定根水;
E、大田管理:高粱苗栽后待苗长到5叶时,用尿素、钾肥进行追施,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待苗长到10叶时,用尿素进行第二次追肥事项,同时注意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爱苗、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高粱病虫害;
F、追施促芽肥:在春高粱收割前6-8天,每亩追施7-8公斤尿素;
G、收获:待高梁籽粒变硬或成熟达到80%时即可收获,收割时高粱杆留桩高度与地面平齐;
H、追施发苗肥:春高粱收割后7-10天,或再生苗长至3叶时,每亩用25公斤尿素、25公斤钾肥进行追施作发苗肥;
I、间苗疏苗:待再生高粱苗子长到3-4叶时进行间苗疏苗,每颗留健壮苗间1—2苗,每亩基本苗为0.8-1.2万;
J、中后期管理:待再生高粱苗长到9-10叶时,追施攻杆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同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爱苗、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高粱病虫害;
K、二次收获:待高梁籽粒变硬或成熟达到80%时,即可进行二次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底肥农家肥用量为1000-1500公斤/亩;所述的复合肥为15%-15%-15%复合肥,其复合肥用量为50-75公斤/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按每亩大田备种注0.6—0.75公斤的量选出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播种时种子要与营养土充分混匀,然后再将播有种子的营养土播到育苗穴盘中,然后淋透水,盖膜保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 第一次追肥时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氯化钾25公斤,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二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收获高粱当天或第二天要及时砍掉高粱杆,秸秆铺放在地面上,使用的砍刀锋利,砍秆速度快,尽量减少茎秆破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间苗疏苗过程中要去除其茎基部上部节位苗,留下部节位苗,去除弱苗留健壮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糯质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再生高粱第二次追施攻杆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同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爱苗、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或吡虫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高粱病虫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29810.9A CN103688706A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29810.9A CN103688706A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8706A true CN103688706A (zh) | 2014-04-02 |
Family
ID=5035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29810.9A Pending CN103688706A (zh) | 2013-11-29 | 2013-11-29 |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88706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9463A (zh) * | 2014-11-05 | 2015-03-25 | 南丹县农业局 | 一种烟后套种秋高粱高产栽培方法 |
CN106134681A (zh) * | 2015-04-03 | 2016-11-23 | 湖南糯高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粱栽培方法 |
CN106358672A (zh) * | 2016-08-28 | 2017-02-01 | 康黎明 | 高粱的种植方法 |
CN107046993A (zh) * | 2017-03-28 | 2017-08-18 | 湖南中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粱的培育方法 |
CN109258349A (zh) * | 2018-10-31 | 2019-01-25 | 汪琴 | 一种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
CN110447489A (zh) * | 2019-09-22 | 2019-11-15 | 刘善勇 | 高粱高效栽培技术方法 |
CN111713353A (zh) * | 2020-07-08 | 2020-09-29 |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省高粱研究所)(贵州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酱香型白酒用糯高粱的栽培方法和应用 |
CN113924926A (zh) * | 2021-09-23 | 2022-01-14 | 湖南舜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粱的种植方法 |
CN115053770A (zh) * | 2021-12-23 | 2022-09-16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基于生物降解地膜的酿酒高粱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41593A (en) * | 2006-09-08 | 2008-03-12 | Nasamax Ltd | Cultivation of sweet sorghum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
CN101411278A (zh) * | 2008-11-20 | 2009-04-22 | 江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高粱再生能力利用方法 |
CN103155775A (zh) * | 2013-03-29 | 2013-06-19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 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 |
-
2013
- 2013-11-29 CN CN201310629810.9A patent/CN10368870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41593A (en) * | 2006-09-08 | 2008-03-12 | Nasamax Ltd | Cultivation of sweet sorghum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
CN101411278A (zh) * | 2008-11-20 | 2009-04-22 | 江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高粱再生能力利用方法 |
CN103155775A (zh) * | 2013-03-29 | 2013-06-19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 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寿如光: "糯高粱泸糯8号的特征特性及双季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 |
朱振中: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信息》 * |
牟之碧: "杂交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
虞德明等: "滨海涂地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上海农业科技》 * |
黄志军等: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试验简报", 《福建农业科技》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9463A (zh) * | 2014-11-05 | 2015-03-25 | 南丹县农业局 | 一种烟后套种秋高粱高产栽培方法 |
CN106134681A (zh) * | 2015-04-03 | 2016-11-23 | 湖南糯高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粱栽培方法 |
CN106358672A (zh) * | 2016-08-28 | 2017-02-01 | 康黎明 | 高粱的种植方法 |
CN107046993A (zh) * | 2017-03-28 | 2017-08-18 | 湖南中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粱的培育方法 |
CN109258349A (zh) * | 2018-10-31 | 2019-01-25 | 汪琴 | 一种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
CN110447489A (zh) * | 2019-09-22 | 2019-11-15 | 刘善勇 | 高粱高效栽培技术方法 |
CN111713353A (zh) * | 2020-07-08 | 2020-09-29 |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省高粱研究所)(贵州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酱香型白酒用糯高粱的栽培方法和应用 |
CN113924926A (zh) * | 2021-09-23 | 2022-01-14 | 湖南舜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粱的种植方法 |
CN115053770A (zh) * | 2021-12-23 | 2022-09-16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基于生物降解地膜的酿酒高粱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
CN115053770B (zh) * | 2021-12-23 | 2023-03-21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基于生物降解地膜的酿酒高粱栽培方法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46645B (zh) | 南方马铃薯秋种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609319B (zh) |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 |
CN103461049B (zh) | 水稻保护地设施栽培技术 | |
CN103688706A (zh) |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5103915A (zh) | 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 | |
CN103609274A (zh) | 富硒紫番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5432402A (zh) | 一种木瓜种植方法 | |
CN103598051A (zh) | 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 | |
CN101779570B (zh) | “草莓-水稻”两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 |
CN110115207B (zh) | 一种在辽宁地区复种红菜苔、春油菜和饲料油菜的方法 | |
CN102301902A (zh) | 一种蔬菜高效种植方法 | |
CN104303807A (zh) |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 |
CN104041275A (zh) | 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春玉米种植方法 | |
CN105493678A (zh) | 一种果园土壤改良方法 | |
CN107173145A (zh) | 一种提高樱桃产量的种植方法 | |
CN103493653A (zh) | 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栽培方法 | |
CN101999286B (zh) | 稻草、麦草覆盖栽培山芋的方法 | |
CN106613064A (zh) | 一种春油菜覆膜除草种植方法 | |
CN106613191A (zh) | 一种黄瓜的种植方法 | |
CN101411282B (zh) | 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避涝作物栽培方法 | |
CN109588222A (zh) |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 |
CN109315245A (zh) | 一种玉米栽培方法 | |
CN104641882A (zh) | 一种甘蔗套种羽衣甘蓝的栽培方法 | |
CN103609275B (zh) | 一麦两茬小麦栽培方法 | |
CN105359793A (zh) | 一种当归丰产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