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0383A -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0383A
CN103670383A CN201210345010.XA CN201210345010A CN103670383A CN 103670383 A CN103670383 A CN 103670383A CN 201210345010 A CN201210345010 A CN 201210345010A CN 103670383 A CN103670383 A CN 103670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interest
organic carbon
mud shale
carbon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50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0383B (zh
Inventor
李霞
赵杰
宋连腾
程相志
胡松
曾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50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0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0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0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0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0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所述的方法包括: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根据预先存储的油井资料、油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满足了泥页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对有效层段选取进行压裂改造的实际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石油勘探中的油气藏储层测井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泥页岩油藏属于非常规油气藏的一种类型。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常规油气藏可供勘探的领域越来越少,非常规油气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国外已发现的大型页岩油、气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而中国发现的泥页岩油藏则以陆相沉积为主,两者在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对泥页岩油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特征和成因机理方面,但在地球物理技术尤其是利用测井技术如何识别有效的泥页岩油藏储层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随着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技术的日趋成熟,泥页岩油藏产能有所突破。如何在大段泥页岩中优选有效储层,建立有效储层的评价标准,即识别可能的裂缝发育段、可能的含油层段、可压裂的层段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常规油气藏有效储层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建立物性参数即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含油性参数即含油饱和度的下限值,而非常规泥页岩油藏由于具有自生自储、储层致密、微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产能通常与压裂形成缝网的程度有关等方面的特点,常规油气藏有效储层评价的方法对于非常规泥页岩油藏是不适用的。因此,如何识别探索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成为拭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目前尚无相应可应用的技术的现状,满足了泥页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对有效层段选取进行压裂改造的实际生产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包括: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根据预先存储的油井资料、油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有机碳含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权重值确定装置,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有效储层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目前尚无相应可应用的技术的现状,通过对泥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和地层压力三个参数的综合评价,确定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评价标准,满足泥页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对有效层段选取进行压裂改造的实际生产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四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四的结构框图;
图9为某井泥页岩试油层段有机碳含量TOC、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三个参数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一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所述的方法包括:
S101: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选择油田区块不同层位的泥页岩储层段作为待研究的目的层段。
S102: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S103: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
S104: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利用等效深度法求取泥页岩层段地层压力系数,进而识别目的层段的超压层分布特征,预测可能的微裂缝发育层段。S105:根据预先存储的油井资料、油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依据研究工区内已试油井对应的泥页岩层段油藏产能高低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对泥页岩油藏产能的贡献,即利用综合指标公式
Figure BDA00002150117800041
调整三个参数的权重值,直至计算得到的综合参数Ri能够较好的区分研究区的工业油层、低产油层和干层,此时对应的权重值即为三个参数的最佳权重值。
在具体分实施例中,诸如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权重值分别是0.5、0.3、0.2。
S106: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二的流程图,由图2可知,图1中的步骤S102具体包括:
S201: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从目的层段中选出岩心样品。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选择一油田区块一个层位的泥页岩储层段作为待研究的目的层,收集目的层段的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所谓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是指岩心在岩石矿物成分、有机碳含量等方面应具有代表性。
S202:测量所述的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照《岩石中有机碳分析方法(SY5116-86)》中的标准流程进行实验,测量得到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TOC。
S203:读取岩心深度处对应的测井的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值。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分别读取每个岩心深度处对应的测井的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的曲线的特征值。
S204:根据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所述的深侧向电阻率以及所述的声波时差值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模型为一般为
TOC=A*lgRt+B*Δt+C
其中,TOC为有机碳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含量%,Rt为深侧向电阻率,单位为Ω.m,Δt为声波时差值,单位为μs/ft,A、B、C为系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利用多元回归数量统计方法得到A、B、C系数值,进而得到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有机碳含量TOC的计算模型,有机碳含量模型可为TOC=2.5464*lgRt+0.048*Δt-4.655。
S205: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三的流程图,由图3可知,图1中的步骤S103具体包括:
S301: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石英体积含量;
S302: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方解石体积含量;
S303: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粘土体积含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测井资料以及岩心资料中的自然伽马、深浅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光电指数、铀、钾等常规测井曲线通过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得到石英、方解石和粘土的体积含量。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按照《沉积岩中粘土矿物和常见非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方法(SY/T 5163-2010)》标准流程进行,测量目的层段岩心样品的石英、方解石和粘土含量,并对利用最优化方法计算的上述三种不同成分矿物含量的矿物参数进行标定。
S304:根据所述的石英体积含量、方解石体积含量、粘土体积含量确定所述的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岩石脆性指数:
Britness = V quar V quar + V calc + V clay
其中,Britness为岩石脆性指数,单位为无量纲;Vquar为岩石中石英体积含量,单位为无量纲;Vcalc为岩石中方解石体积含量,单位为无量纲;Vclay为岩石中粘土体积含量,单位为无量纲。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对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在目的层段求平均值作为目的层段的这三个参数的测井特征值。可对研究区所有井定量计算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在目的层段求平均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四的流程图,由图4可知,图1中的步骤S106具体包括:
S401:分别确定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区间分布。即根据对研究区目的层段测井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测井特征值分别确定各参数评分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各参数的区间分布。所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由各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确定,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限值诸如可对应于1分,下限值对应于10分,满分可为10分制。所述的各参数的区间分布依据各参数计算结果的分布可采用不等分区间分布作为评分区间标准,对于参数计算结果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可将该区域评分区间划分的更细致。
S402:分别根据所述的上限值、下限值、区间分布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参数指标;
S403:根据所述的参数指标以及所述的权重值确定目的层段的综合指标。综合指标可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R i = Σ j = 1 3 R ij × δ j
其中,Ri为目的层段第i层的综合指标;Rij为第i层的第j项参数对应的参数指标;δj为第j项参数对应的权重值。
S404:对所述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解释以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框图,由图5可知,所述的设备包括:
采集装置100,用于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选择油田区块不同层位的泥页岩储层段作为待研究的目的层段。
有机碳含量确定装置200,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岩石脆性指数确定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
地层压力系数确定装置400,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利用等效深度法求取泥页岩层段地层压力系数,进而识别目的层段的超压层分布特征,预测可能的微裂缝发育层段。
权重值确定装置500,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油井资料、油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依据研究工区内已试油井对应的泥页岩层段油藏产能高低确定出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对泥页岩油藏产能的贡献,进而得到对应的权重值。即利用综合指标公式
Figure BDA00002150117800081
调整三个参数的权重值,直至计算得到的综合参数Ri能够较好的区分研究区的工业油层、低产油层和干层,此时对应的权重值即为三个参数的最佳权重值。
在具体分实施例中,诸如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权重值分别是0.5、0.3、0.2。
有效储层识别装置600,用于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由图6可知,图5中的有机碳含量确定装置200具体包括:
岩心样品选择单元201,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从目的层段中选出岩心样品。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选择一油田区块一个层位的泥页岩储层段作为待研究的目的层,收集目的层段的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所谓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是指岩心在岩石矿物成分、有机碳含量等方面应具有代表性。
测量单元202,用于测量所述的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照《岩石中有机碳分析方法(SY5116-86)》中的标准流程进行实验,测量得到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TOC。
读取单元203,用于读取岩心深度处对应的测井的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值。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分别读取每个岩心深度处对应的测井的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的曲线的特征值。
模型确定单元204,用于根据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所述的深侧向电阻率以及所述的声波时差值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模型为一般为
TOC=A*lgRt+B*Δt+C
其中,TOC为有机碳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含量%,Rt为深侧向电阻率,单位为Ω.m,Δt为声波时差值,单位为μs/ft,A、B、C为系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利用多元统计回归数量统计方法得到A、B、C系数值,进而得到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有机碳含量TOC的计算模型,有机碳含量模型可为TOC=2.5464*lgRt+0.048*Δt-4.655。
有机碳含量确定单元205,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框图,由图7可知,图5中的岩石脆性指数确定装置300具体包括:
石英体积含量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石英体积含量;
方解石体积含量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方解石体积含量;
粘土体积含量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粘土体积含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测井资料以及岩心资料中的自然伽马、深浅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光电指数、铀、钾等常规测井曲线通过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得到石英、方解石和粘土的体积含量。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按照《沉积岩中粘土矿物和常见非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方法(SY/T 5163-2010)》标准流程进行,测量目的层段岩心样品的石英、方解石和粘土含量,并对利用最优化方法计算的上述三种不同成分矿物含量的矿物参数进行标定。
岩石脆性指数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的石英体积含量、方解石体积含量、粘土体积含量确定所述的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岩石脆性指数:
Britness = V quar V quar + V calc + V clay
其中,Britness为岩石脆性指数,单位为无量纲;Vquar为岩石中石英体积含量,单位为无量纲;Vcalc为岩石中方解石体积含量,单位为无量纲;Vclay为岩石中粘土体积含量,单位为无量纲。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设备还包括:
求平均值装置,用于对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在目的层段求平均值作为目的层段的这三个参数的测井特征值。可对研究区所有井定量计算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在目的层段求平均值。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的实施方式四的结构框图,由图8可知,图5中的有效储层识别装置600具体包括:
区间分布确定单元604,用于分别确定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区间分布。即根据对研究区目的层段测井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测井特征值分别确定各参数评分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各参数的区间分布。所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由各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确定,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限值诸如可对应于1分,下限值对应于10分,满分可为10分制。所述的各参数的区间分布依据各参数计算结果的分布可采用不等分区间分布作为评分区间标准,对于参数计算结果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可将该区域评分区间划分的更细致。
参数指标确定单元602,用于分别根据所述的上限值、下限值、区间分布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参数指标;
综合指标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的参数指标以及所述的权重值确定目的层段的综合指标。综合指标可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R i = Σ j = 1 3 R ij × δ j
其中,Ri为目的层段第i层的综合指标;Rij为第i层的第j项参数对应的参数指标;δj为第j项参数对应的权重值。
识别单元604,用于对所述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解释以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某研究区目的层段为例进行说明。
(1)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
(2)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
(3)根据预先存储的油井资料、油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权重值分别是0.5、0.3、0.2。
(4)分别确定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区间分布。根据对研究区目的层段测井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测井特征值分别确定各参数评分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各参数的区间分布。所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由各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确定,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限值诸如可对应于1分,下限值对应于10分,满分可为10分制。
(5)分别根据所述的上限值、下限值、区间分布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参数指标;请参见表1,利用该步骤对研究区目的层段各测井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三个参数的测井特征值,依据其最大和最小值以及各参数分布的密集程度分别确定各参数评分的上限和下限、各评分的区间分布;依据研究区已试油井资料中三个参数对泥页岩油藏产能的贡献分析可得到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这三个参数的权重值分别是0.5、0.3、0.2。
Figure BDA00002150117800121
(6)根据所述的参数指标以及所述的权重值确定目的层段的综合指标,利用综合评价指标公式
Figure BDA00002150117800122
对各测井油层进行综合评价。
(7)对所述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解释以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图9为某研究区15口井泥页岩试油层段有机碳含量TOC、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三个参数的分布图。作有机碳含量TOC、岩石脆性指数与地层压力系数三者的关系图版,图中各点子右侧的数值表示目的层段地层压力系数,从图9中可看出,TOC与岩石脆性指数综合评价可以大致区分工业油层与低产油层;一般来说,对于相同的岩性,TOC含量越高,岩石脆性程度越低;硅质含量越高,岩石脆性越高;粘土含量越高,脆性程度越低;本实施例建立了研究区泥页岩油藏工业油层标准:有机碳含量TOC≥1.8%,岩石脆性指数≥0.48,地层压力系数≥1.20。如表2所示,依据大量已试油井的综合评价分值确定研究区目的层位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评价标准,工业油层:综合指标≥5.5;低产油层:综合指标≥3.8;干层﹤3.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提供了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目前尚无相应可应用的技术的现状,通过对泥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和地层压力三个参数的综合评价,确定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评价标准,满足泥页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对有效层段选取进行压裂改造的实际生产需求。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
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
根据预先存储的油井资料、油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从目的层段中选出岩心样品;
测量所述的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
读取岩心深度处对应的测井的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值;
根据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所述的深侧向电阻率以及所述的声波时差值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模型为
TOC=A*lgRt+B*Δt+C
其中,TOC为有机碳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含量%,Rt为深侧向电阻率,单位为Ω.m,Δt为声波时差值,单位为μs/ft,A、B、C为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石英体积含量;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方解石体积含量;
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粘土体积含量;
根据所述的石英体积含量、方解石体积含量、粘土体积含量确定所述的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石英体积含量、方解石体积含量、粘土体积含量确定所述的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Britness = V quar V quar + V calc + V caly
其中,Britness为岩石脆性指数,Vquar为石英体积含量,Vcalc为方解石体积含量,Vclay为粘土体积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具体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区间分布;
分别根据所述的上限值、下限值、区间分布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参数指标;
根据所述的参数指标以及所述的权重值确定目的层段的综合指标;
对所述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解释以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参数指标以及所述的权重值确定目的层段的综合指标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R i = Σ j = 1 3 R ij × δ j
其中,Ri为目的层段第i层的综合指标;Rij为第i层的第j项参数对应的参数指标;δj为第j项参数对应的权重值。
8.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设备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
有机碳含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岩石脆性指数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
地层压力系数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地层压力系数;
权重值确定装置,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权重值;
有效储层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碳含量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岩心样品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从目的层段中选出岩心样品;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的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岩心深度处对应的测井的深侧向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值;
模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所述的深侧向电阻率以及所述的声波时差值确定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
有机碳含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模型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碳含量模型为
TOC=A*lgRt+B*Δt+C
其中,TOC为有机碳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含量%,Rt为深侧向电阻率,单位为Ω.m,Δt为声波时差值,单位为μs/ft,A、B、C为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岩石脆性指数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石英体积含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石英体积含量;
方解石体积含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方解石体积含量;
粘土体积含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泥页岩中的粘土体积含量;
岩石脆性指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石英体积含量、方解石体积含量、粘土体积含量确定所述的目的层段的泥页岩的岩石脆性指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岩石脆性指数确定单元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Britness = V quar V quar + V calc + V clay
其中,Britness为岩石脆性指数,Vquar为石英体积含量,Vcalc为方解石体积含量,Vclay为粘土体积含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效储层识别装置具体包括:
区间分布确定单元,用于分别确定所述的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区间分布;
参数指标确定单元,用于分别根据所述的上限值、下限值、区间分布确定有机碳含量、岩石脆性指数、地层压力系数对应的参数指标;
综合指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参数指标以及所述的权重值确定目的层段的综合指标;
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解释以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综合指标确定单元通过如下公式进行:
R i = Σ j = 1 3 R ij × δ j
其中,Ri为目的层段第i层的综合指标;Rij为第i层的第j项参数对应的参数指标;δj为第j项参数对应的权重值。
CN201210345010.XA 2012-09-17 2012-09-17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3670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5010.XA CN103670383B (zh) 2012-09-17 2012-09-17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5010.XA CN103670383B (zh) 2012-09-17 2012-09-17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0383A true CN103670383A (zh) 2014-03-26
CN103670383B CN103670383B (zh) 2016-08-03

Family

ID=50309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5010.XA Active CN103670383B (zh) 2012-09-17 2012-09-17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0383B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3322A (zh) * 2014-04-16 2014-06-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页岩气储层勘探方法及装置
CN103982178A (zh) * 2014-04-16 2014-08-13 孙赞东 一种基于矿物含量的页岩气储层脆性评价方法
CN104237965A (zh) * 2014-09-02 2014-12-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4453873A (zh) * 2014-10-2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
CN104502971A (zh) * 2014-12-22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CN104533405A (zh) * 2014-12-19 2015-04-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泥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533399A (zh) * 2014-11-14 2015-04-2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随钻计算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CN104727813A (zh) * 2015-02-12 2015-06-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源储共生型地层的孔隙度测量方法
CN105134195A (zh) * 2015-09-02 2015-12-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方法
CN105221141A (zh) * 2014-06-23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泥页岩脆性指数预测方法
CN105221140A (zh) * 2014-06-20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页岩地层可压裂性指数的方法
CN105275458A (zh) * 2014-07-04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
CN105370268A (zh) * 2015-10-23 2016-03-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2737A (zh) * 2016-07-14 2016-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适应区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07765335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陆相页岩气储层的方法
CN108956952A (zh) * 2018-08-01 2018-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盐间泥页岩层系油藏地质甜点的预测方法及勘探方法
CN109543915A (zh) * 2018-11-30 2019-03-2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测井信息对全井段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的识别方法
CN109736819A (zh) * 2019-01-03 2019-05-10 天津大学 一种盾构掘进总推力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700820A (zh) * 2019-09-20 2020-01-17 东北石油大学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储层甜点分类方法
CN110926941A (zh) * 2019-11-15 2020-03-27 长江大学 一种页岩脆性指数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84903A (zh) * 2020-01-06 2020-11-2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泥页岩储层toc与含油饱和度的计算表征方法及系统
CN112014907A (zh) * 2020-08-06 2020-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油储层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1234935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方法及应用
CN115222053A (zh) * 2022-09-20 2022-10-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地层可压性概率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0605B1 (en) * 1998-05-11 2003-12-30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own-hole characterization of formation fluids
CN100437147C (zh) * 2005-09-26 2008-11-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多参数降维油气水层识别方法
CN101930082B (zh) * 2009-06-24 2013-05-0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电阻率资料进行储层流体类型判别的方法
CN101906966A (zh) * 2010-07-16 2010-12-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储层产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2518428A (zh) * 2011-11-11 2012-06-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3322A (zh) * 2014-04-16 2014-06-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页岩气储层勘探方法及装置
CN103982178A (zh) * 2014-04-16 2014-08-13 孙赞东 一种基于矿物含量的页岩气储层脆性评价方法
CN103883322B (zh) * 2014-04-16 2016-05-1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页岩气储层勘探方法及装置
CN105221140A (zh) * 2014-06-20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页岩地层可压裂性指数的方法
CN105221141A (zh) * 2014-06-23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泥页岩脆性指数预测方法
CN105275458B (zh) * 2014-07-04 2018-10-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
CN105275458A (zh) * 2014-07-04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
CN104237965A (zh) * 2014-09-02 2014-12-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4237965B (zh) * 2014-09-02 2017-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4453873A (zh) * 2014-10-2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
CN104533399A (zh) * 2014-11-14 2015-04-2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随钻计算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CN104533405A (zh) * 2014-12-19 2015-04-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泥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533405B (zh) * 2014-12-19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泥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502971A (zh) * 2014-12-22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CN104502971B (zh) * 2014-12-22 2017-0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CN104727813A (zh) * 2015-02-12 2015-06-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源储共生型地层的孔隙度测量方法
CN104727813B (zh) * 2015-02-12 2017-08-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源储共生型地层的孔隙度测量方法
CN105134195A (zh) * 2015-09-02 2015-12-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方法
CN105370268A (zh) * 2015-10-23 2016-03-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2737B (zh) * 2016-07-14 2019-08-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适应区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06202737A (zh) * 2016-07-14 2016-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适应区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07765335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陆相页岩气储层的方法
CN108956952A (zh) * 2018-08-01 2018-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盐间泥页岩层系油藏地质甜点的预测方法及勘探方法
CN109543915B (zh) * 2018-11-30 2021-06-2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测井信息对全井段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的识别方法
CN109543915A (zh) * 2018-11-30 2019-03-2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测井信息对全井段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的识别方法
CN109736819A (zh) * 2019-01-03 2019-05-10 天津大学 一种盾构掘进总推力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700820A (zh) * 2019-09-20 2020-01-17 东北石油大学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储层甜点分类方法
CN110926941A (zh) * 2019-11-15 2020-03-27 长江大学 一种页岩脆性指数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84903B (zh) * 2020-01-06 2021-05-1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泥页岩储层toc与含油饱和度的计算表征方法及系统
CN111984903A (zh) * 2020-01-06 2020-11-2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泥页岩储层toc与含油饱和度的计算表征方法及系统
CN112014907A (zh) * 2020-08-06 2020-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油储层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12014907B (zh) * 2020-08-06 2022-08-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油储层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1234935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吸附油量评价模型、方法及应用
CN115222053A (zh) * 2022-09-20 2022-10-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地层可压性概率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0383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0383B (zh)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CN103122762B (zh) 一种非常规泥页岩油气藏有效压裂层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Baniak et al.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ioturbated sandstone reservoir facies in the upper Jurassic Ula formation, Norwegian North Sea, Europe
CN105134195A (zh)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方法
CN104698500A (zh) 一种利用地质和测井信息预测储层成岩相的方法
CN104453873A (zh) 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
CN103196807A (zh) 一种砂岩成岩过程与孔隙演化的分析方法
CN103645519A (zh) 一种基于火山岩风化壳识别及划分标准的油气勘探方法
CN105158802A (zh) 坳陷湖盆重力流沉积物测井定量识别方法
Šliaupa et al. Petro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ower Silurian perspective oil/gas shales of Lithuania
Huang et al. Quality grading system for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Quantou 4 Member,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Abdul-majeed et al.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Well Log Interpretations of Tertiary Reservoir in Khabaz Oil Field/Northern Iraq
CN106990448B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Halihan et al. Analysis of subsurface mound spring connectivity in shale of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Great Artesian Basin, South Australia
Fan Reservoir stratigraphic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Lower Cretaceous Muddy Sandstone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 northeast Wyoming, USA: Implications for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Fu et al. The relation of the “four properties” and flui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weathering crust volcanic reservoir in the Shixi Oilfield, Junggar Basin, China
CN110244357A (zh) 一种构造破坏型古油藏的判识方法
Al-Mashhdani et al.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Reservoir Assessment of Mishrif Formation in Eridu oil field, Southern Iraq
Acho Assessing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cretaceous sediments in the Western Bredasdorp Sub-basin in the Outeniqua Basin South Africa
Gibson Paleo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te Cretaceous Eagle Ford Formation in Frio County, Texas, USA
Crowley et al. The Stag Oilfield
Mayorga-Gonzalez et al. High-Resolu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ewis Shale, Greater Green River Basin, Wyoming.
Aboaba Seismic expressions of paleokarst
Poursamad et al. Reservoir Quality Evaluation of Sarvak Formation in Gachsaran Oil Field, SW of Iran
Ayodele An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Valanginian) reservoir from the Gamtoos Basin, offshore South Afric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eismic cacies, formation evaluation and static reservoir mod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