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2971B -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2971B
CN104502971B CN201410805488.5A CN201410805488A CN104502971B CN 104502971 B CN104502971 B CN 104502971B CN 201410805488 A CN201410805488 A CN 201410805488A CN 104502971 B CN104502971 B CN 104502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reservoir
shale reservoir
fragility
sh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54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2971A (zh
Inventor
程飞
张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8054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2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2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2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2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2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获取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根据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地震数据体AVA反演得到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根据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本发明能够解决页岩气勘探缺少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参数依据的问题。

Description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中,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在被广泛研究,而页岩中的总有机碳含量(简称TOC)和脆性空间展布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由于目前页岩储层所处地势复杂,勘探条件恶劣,地层情况多变,使得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很大的难度。目前,页岩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页岩气的成藏模式、页岩气的地质特点方面。而根据页岩气的岩石物理特征寻找页岩储层有机碳分布和脆性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
当前,对页岩气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分布规律的检测研究包括如下几种方式:1、利用页岩气专用测井技术对页岩气评价进行储层参数和气源参数的研究,并利用岩心测试技术对测井结果进行验证及校正,以更准确地反映储层物性;2、通过ΔlogR方法检测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检测中;3、在储层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的主要差异,根据页岩气勘探开发需求,确定页岩气测井系列的选择依据与测井评价技术。
可见,当前在页岩气勘探工作中,并没有通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来对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因此当前的页岩气勘探缺少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参数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页岩气勘探缺少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参数依据,不利于页岩气勘探开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包括:
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所述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
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
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所述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
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
根据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
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根据所述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所述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
根据所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
具体的,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包括:校正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曲线、纵波时差曲线、地层铀含量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以及光电截面指数曲线。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曲线、纵波时差曲线、地层铀含量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以及光电截面指数曲线,根据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反演建立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
C=A×B
其中,C为实测测井曲线响应;A为各矿物的骨架点测井响应参数;B为各矿物体积。
另外,在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之后,包括:
获取各岩石物理参数;所述岩石物理参数包括矿物骨架模量、油气比重、油密度、气油比、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
根据各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和所述岩石物理参数计算矿物纵波曲线、第一横波曲线、密度曲线、波阻抗曲线、泊松比曲线、拉梅系数乘密度λρ曲线、剪切模量乘密度μρ曲线和脆性曲线;
将所述矿物纵波曲线、第一横波曲线、密度曲线、波阻抗曲线、泊松比曲线、λρ曲线、μρ曲线和脆性曲线与实测曲线进行对比,以对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校正。
另外,在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之后,还包括:
通过垂直地震剖面方法确定矿物的第二横波曲线;
将所述第二横波曲线与所述第一横波曲线进行对比,以对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校正。
具体的,所述相关弹性参数包括:矿物纵波速度、矿物横波速度、横纵波速度比、泊松比、矿物密度。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包括:
变更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中的一矿物组分含量或孔隙度,反演出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的弹性参数变化特征数据,确定所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变化的敏感弹性参数;
将所述页岩储层的储层属性参数通过交汇分析方法,确认与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的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将除所述脆性之外的所述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将两两交汇分析中的其中一第一弹性参数作为第一色标;
将除所述第一弹性参数外的其他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通过所述第一色标进行表示,形成三参数交汇图,并根据实钻页岩储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值域;
将所述弹性参数与脆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将两两交汇分析中的其中一第二弹性参数作为第二色标;
将除所述第二弹性参数外的其他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通过所述第二色标进行表示,形成三参数交汇图,并根据所述实钻页岩储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脆性的值域;
根据所述敏感弹性参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值域和脆性的值域中的两个或三个进行交汇分析,根据所述实钻页岩气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所述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所述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根据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根据所述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所述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根据所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本发明为页岩气勘探提供了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参数依据,利于页岩气勘探的开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页岩储层的脆性区体厚度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井曲线与校正后曲线对比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井曲线与校正后曲线对比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矿物组分计算及质控成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VSP和偶极子横波双重质控的横波预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扰动分析成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交会分析确定值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昭通井区区叠前AVA反演成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
步骤102、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
步骤103、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
步骤104、根据粘土矿物曲线和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
步骤105、根据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
步骤106、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步骤107、根据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
步骤108、根据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根据粘土矿物曲线和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根据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根据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根据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本发明为页岩气勘探提供了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参数依据,利于页岩气勘探的开采。
具体的,上述的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包括:校正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曲线、纵波时差曲线、地层铀含量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以及光电截面指数曲线。
下面列举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本发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201、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
其中,该页岩岩样需要涵盖各页岩层段。
步骤202、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
其中,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一般为对密度和声波曲线进行校正:
声波测井曲线的岩石物理校正:利用Faust模型建立了声波校正模型对有问题井段进行校正:
分析已有地层纵波速度vp曲线(由AC计算获得),建立模型进行重构,利用Faust模型电阻率曲线进行重构,对比原始曲线分析重构前后的差异,然后进行参数调整再次重构,反复进行,直至原始曲线与重构曲线在标准井段无差异,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公式如下:
DTFAUST=106/VPf
其中,VPf为地层纵波速度,Depth为地层深度,RT是地层电阻率,K是地层参数因子,一般取值为2000,DTFAUST是通过纵波速度反算出来的声波时差曲线。
密度的预测校正:体积密度曲线预测,通过校正后的vp曲线,利用gardner公式反演出密度出曲线,对比原始曲线分析重构前后的差异,然后进行参数调整再次重构,反复进行,直至原始曲线与重构曲线在标准井段无差异,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选用岩心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在上式中,A、B、C为可调参数,其值可以根据岩心密度和VP做回归得到。其中,VP为纵波速度曲线,单位为Km/s,RHOB为密度曲线,单位为g/cm3
步骤203、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
步骤204、根据粘土矿物曲线和校正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曲线、纵波时差曲线、地层铀含量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以及光电截面指数曲线,根据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反演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
C=A×B
其中,C为实测测井曲线响应;A为各矿物的骨架点测井响应参数;B为各矿物体积。
步骤205、获取各岩石物理参数。
其中,岩石物理参数包括矿物骨架模量、油气比重、油密度、气油比、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
步骤206、根据各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和岩石物理参数计算矿物纵波曲线、第一横波曲线、密度曲线、波阻抗曲线、泊松比曲线、拉梅系数乘密度λρ曲线、剪切模量乘密度μρ曲线和脆性曲线。
步骤207、将矿物纵波曲线、第一横波曲线、密度曲线、波阻抗曲线、泊松比曲线、λρ曲线、μρ曲线和脆性曲线与实测曲线进行对比,以对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校正。
步骤208、通过垂直地震剖面方法确定矿物的第二横波曲线。
步骤209、将第二横波曲线与第一横波曲线进行对比,以对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校正。
步骤210、变更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中的一矿物组分含量或孔隙度,反演出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的弹性参数变化特征数据,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变化的敏感弹性参数。
具体的,相关弹性参数包括:矿物纵波速度、矿物横波速度、横纵波速度比、泊松比、矿物密度。
步骤211、将页岩储层的储层属性参数通过交汇分析方法,确认与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的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步骤212、将除脆性之外的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将两两交汇分析中的其中一第一弹性参数作为第一色标。
步骤213、将除第一弹性参数外的其他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通过第一色标进行表示,形成三参数交汇图,并根据实钻页岩储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值域。
步骤214、将弹性参数与脆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将两两交汇分析中的其中一第二弹性参数作为第二色标。
步骤215、将除第二弹性参数外的其他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通过第二色标进行表示,形成三参数交汇图,并根据实钻页岩储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脆性的值域。
步骤216、根据敏感弹性参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值域和脆性的值域中的两个或三个进行交汇分析,根据实钻页岩气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
步骤217、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步骤218、根据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
步骤219、根据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
其中,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通过上述步骤201-219,可以分析储层参数和岩石地球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精确确定页岩储层在测量工区或探区内的分布范围,准确地评价页岩气储层中总有机碳含量或脆性的空间展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井眼方位的优选,提供页岩气储层水平井轨迹的布设依据,指导页岩气页岩气水平井轨迹的设计和压裂方案优化,大规模地减少低产页岩气的直井和水平井,减少勘探开发成本,为页岩气的大规模勘探和成功开发提供重要的参数和依据,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准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根据粘土矿物曲线和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根据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根据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相关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根据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本发明为页岩气勘探提供了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参数依据,利于页岩气勘探的开采。
下面列举一个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的具体实例:
页岩气甜点区预测的关键目标是高总有机碳含量(简称TOC),高脆性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确定页岩气储层的TOC和脆性空间展布,通过展布图,我们可以直观的选取高TOC和高脆性区,从而指导井位的选择和水平井井眼轨迹的确定。具体过程可以如下所示:
1)对收集的测井资料品质进行分析,判断有问题井段影响因素;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对受环境影响的曲线进行校正预测,并利用岩心测试资料和交会图版加以质控,确保预测曲线的准确性,如图5所示,图中测井曲线与校正后曲线进行对比,又如图6所示,在交会图中,原始数据与校正后曲线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测井曲线的质量有明显提高。
2)利用校正后测井曲线计算地层的矿物组分含量,并利用岩心测试成果进行质控,如下图7所示,图中Delta-QC下的曲线为原始测井曲线,Clay、Quartz、Calcite、Dolomite、TOC和Pyrite下的曲线为计算的矿物组分,其下面的点为岩心测试成果,RHOB、NPHI、UMA、DTCO下的曲线为矿物组分正演的测井曲线。
3)建立岩石物理模型,选择最佳计算模型计算横波,对缺失横波进行补齐,如图8所示,利用不同模型计算出横波,并跟原始横波曲线比对,选择跟原始横波差异最小的模型,并用VSP得到的横波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4)利用横波预测模型结合校正好测井曲线,反演出弹性参数以及储层脆性参数。
5)建立岩石的动态参数与静态参数关系模型,用于动、静参数之间的互相转换。
6)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建立伪井,将某一地层参数(流体或矿物组分)进行有规律的增减扰动变化,获得影响地震响应的主要因素如下图9所示,利用交会分析方法,选择敏感的交会参数,确定有利储层的参数分布情况和储层预测方案。
7)将选定敏感参数的分布区域投影到对应测井曲线上,结合矿物分析结果,确定该分析结果是否准确;根据交会图及测井曲线投影结果,确定最终敏感弹性参数对应分布区域值范围,如图10所示的交会分析确定值域的示意图能够为地震属性反演提供依据。
8)合成记录及AVA分析。利用建立的不同岩石物理模型,生成不同条件下的合成道集,确定不同地层参数对地震的影响;对不同地层参数下的道集进行AVA特征分析,确定页岩气层AVA变化规律,从而为地震叠前资料的AVO分析奠定基础。
9)通过叠前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拉梅系数乘密度(λρ或者Lambda*Rh)、剪切模量乘密度(μρ或者Mu*Rho)、杨氏模量乘密度(Eρ或者E*Rho))的AVA反演,以得到各向异性弹性模量。通过岩石物理变换,这些模量可以转换为目的层的油藏参数,如岩石脆性、岩性、孔隙度、流体等),例如图11所示的昭通井区区叠前AVA反演成果。
10)含气(TOC)页岩区域、脆性区域的确定
根据上述步骤(7)中确定的最有利范围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的值域,对步骤(8)中求取的最有利范围弹性参数或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区域、脆性区域;由交会图可以知道:当TOC>4%时,杨氏模量乘密度小于13(单位:Gpa*g/cc)(即ERhob<13(Gpa*g/cc);当石英含量大于60%时,杨氏模量乘密度大于13(单位:Gpa*g/cc)(即ERhob>13(Gpa*g/cc))。可以把ERhob=13(Gpa*g/cc)作为有利TOC和脆性的一个储层门限界限。
11)含气页岩气层厚度、脆性区体厚度求取
根据上述步骤(10)中确定的含气页岩区域、脆性区域顶底界面,通过时深转换并作几何运算即可得到含气页岩气层厚度、脆性区体厚度分布;综合上述步骤(10)和(11),确定页岩储层TOC和脆性的平面分布规律如图3、4所示,为页岩储层井位选取和水平井方位轨迹设计以及后期压裂改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一待测页岩储层的多个页岩岩样进行矿物组分测试和总有机碳含量测试,获取所述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种类和页岩储层的总有机碳含量;
根据页岩储层的岩心测试数据对页岩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形成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
获取页岩储层的地层粘土含量,并根据所述岩心测试数据中的粘土数据进行标定,确定一粘土矿物曲线;
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
根据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
对页岩储层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三维地震数据的弹性模量的AVA反演,获取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根据所述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对所述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进行层位解释,确定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获取得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
根据所述含气页岩储层区域和脆性区域顶底界面数据,确定页岩储层的含气页岩储层厚度分布和脆性区体厚度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包括:校正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曲线、纵波时差曲线、地层铀含量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以及光电截面指数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曲线、纵波时差曲线、地层铀含量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以及光电截面指数曲线,根据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反演建立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
C=A×B
其中,C为实测测井曲线响应;A为各矿物的骨架点测井响应参数;B为各矿物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之后,包括:
获取各岩石物理参数;所述岩石物理参数包括矿物骨架模量、油气比重、油密度、气油比、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
根据各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和所述岩石物理参数计算矿物纵波曲线、第一横波曲线、密度曲线、波阻抗曲线、泊松比曲线、拉梅系数乘密度λρ曲线、剪切模量乘密度μρ曲线和脆性曲线;
将所述矿物纵波曲线、第一横波曲线、密度曲线、波阻抗曲线、泊松比曲线、λρ曲线、μρ曲线和脆性曲线与实测曲线进行对比,以对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粘土矿物曲线和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之后,还包括:
通过垂直地震剖面方法确定矿物的第二横波曲线;
将所述第二横波曲线与所述第一横波曲线进行对比,以对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校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弹性参数包括:矿物纵波速度、矿物横波速度、横纵波速度比、泊松比、矿物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测井扰动分析方法和交汇分析方法,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包括:
变更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中的一矿物组分含量或孔隙度,反演出所述储层矿物岩石物理模型的弹性参数变化特征数据,确定所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变化的敏感弹性参数;
将所述页岩储层的储层属性参数通过交汇分析方法,确认与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的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
将除所述脆性之外的相关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将两两交汇分析中的其中一第一弹性参数作为第一色标;
将除所述第一弹性参数外的其他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通过所述第一色标进行表示,形成三参数交汇图,并根据实钻页岩储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值域;
将相关弹性参数与脆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将两两交汇分析中的其中一第二弹性参数作为第二色标;
将除所述第二弹性参数外的其他弹性参数进行两两交汇分析,并通过所述第二色标进行表示,形成三参数交汇图,并根据所述实钻页岩储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脆性的值域;
根据所述敏感弹性参数、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值域和脆性的值域中的两个或三个进行交汇分析,根据所述实钻页岩气层的深度,确定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的相关弹性参数或弹性参数组合体的值域和脆性极值。
CN201410805488.5A 2014-12-22 2014-12-22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4502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5488.5A CN104502971B (zh) 2014-12-22 2014-12-22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5488.5A CN104502971B (zh) 2014-12-22 2014-12-22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2971A CN104502971A (zh) 2015-04-08
CN104502971B true CN104502971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94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5488.5A Active CN104502971B (zh) 2014-12-22 2014-12-22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2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9427A (zh) * 2015-04-27 2015-08-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泥页岩层系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6168677A (zh) * 2015-05-18 2016-1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中总有机碳含量的识别方法
CN106291748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CN105317435B (zh) * 2015-10-30 2018-06-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水平井裂缝识别方法
CN105842733A (zh) * 2016-03-17 2016-08-10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储层地震识别方法
CN107288626B (zh) * 2016-04-01 2020-0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地质甜度与工程甜度计算方法
CN107656310B (zh) * 2017-09-15 2019-06-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确定页岩气地层脆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0906B (zh) * 2017-09-28 2021-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岩石物理的页岩脆性识别图版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09063232A (zh) * 2018-06-15 2018-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页岩气井储层甜点评价方法
CN109709608B (zh) * 2018-12-07 2020-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积烃源岩toc含量和岩性组分测定方法及应用
CN111022040B (zh) * 2019-11-29 2022-07-1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储层岩心有机化合物体积的计算方法
CN111812716B (zh) * 2020-07-15 2023-05-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叠前定量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60665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85092A (zh) * 2020-09-15 2022-03-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储层水平缝发育程度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986247B (zh) 2021-04-29 2021-08-0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矿物含量和分布的岩石脆性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877463B (zh) * 2022-10-27 2024-02-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气储层toc预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297A (zh) * 2011-05-16 2011-08-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砂岩油藏叠后地震数据的流体替换方法
CN102967883A (zh) * 2012-11-20 2013-03-1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通过页岩气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岩石脆性概率的方法
CN103670383A (zh) * 2012-09-17 201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CN103982178A (zh) * 2014-04-16 2014-08-13 孙赞东 一种基于矿物含量的页岩气储层脆性评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7584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Kieschnick Joh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roductive gas shale formations
US20120095687A1 (en) * 2010-04-21 2012-04-19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redicting source rock thermal maturity from log respons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297A (zh) * 2011-05-16 2011-08-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砂岩油藏叠后地震数据的流体替换方法
CN103670383A (zh) * 2012-09-17 201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CN102967883A (zh) * 2012-11-20 2013-03-1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通过页岩气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岩石脆性概率的方法
CN103982178A (zh) * 2014-04-16 2014-08-13 孙赞东 一种基于矿物含量的页岩气储层脆性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含气页岩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许杰 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1231;第48卷(第增刊1期);第64-68页 *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AVO预测可行性研究;刘伟 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0630;第49卷(第增刊1期);第5-9页 *
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前景;刘伟 等;《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1231;第41卷(第6期);第68-73页 *
泥页岩油气藏有机碳含量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张营革;《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0930;第20卷(第5期);第64-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2971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2971B (zh) 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空间展布的检测方法
Collett et al. Downhole well log and core montages from the Mount Elbert gas hydrate stratigraphic test well, Alaska North Slope
Daley et al. Time-lapse crosswell seismic and VSP monitoring of injected CO 2 in a brine aquifer
AU2011320352B2 (en) Model based inversion of seismic response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 properties
Baumann-Wilke et al. P-wave traveltime tomography for a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black shales at shallow depth on Bornholm, Denmark
CN106951660A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Simenson et al. Depositional facies and petrophysical analysis of the Bakken Formation, Parshall Field and surrounding area, Mountrail County, North Dakota
CA2867583C (en) Fracking method for fracking intervals of a horizontal drilling zone in a sweet spot range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resistivity and neutron logging data in the horizontal drillingzone
Lynn et al. Relationship of P-wave seismic attributes, azimuthal anisotropy, and commercial gas pay in 3-DP-wave multiazimuth data, Rulison Field, Piceance Basin, Colorado
CN112363226A (zh) 一种非常规油气有利区地球物理预测方法
Hamlin et al. Geology and petrophysics of the Bakke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
Chan Subsurface ge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Canadian Shield in northeastern Alberta: implications for geothermal development
Pranter et al. Sequence-stratigraphic, petrophysical, and multicomponent seismic analysis of a shelf-margin reservoir: San Andres Formation (Permian), Vacuum field, New Mexico, United States
Rankey et al. Depos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petrophysical variability of an oolitic tidal sand shoal: Pennsylvanian (Missourian), Kansas, USA
Sharaf et al. Reservoir description of Upper Cretaceous concretion-rich sandstone, Mississippi, USA: example from Tinsley Field
Carter et al. Inversion of multicomponent 3D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 data for porosity and CO2 saturation at the Cranfield injection site, Cranfield, MS
Toelle et al. Porosity characterization in a Silurian reef, northern Michigan Basin, using azimuthal seismic data and potential impact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Shoaib et al. Ratana field, potwar fold belt, northern pakistan: high intensity fracture zones related to major thrust faults as revealed by seismic fracture prediction
Ayodele An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Valanginian) reservoir from the Gamtoos Basin, offshore South Afric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eismic cacies, formation evaluation and static reservoir modeling
Kumar et al. Seismic based pore pressure prediction in a West Kuwait field.
ADEBOYE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3D MODELLING OF OY FIELD, OFFSHORE NIGER DELTA
Kizatbay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sozoic successions in the Loppa High and the Hammerfest Basin, Norwegian Barents Sea
Naseer et al. Seismic attributes and instantaneous spectral analysis-based temperature-porosity simulations: An example of imaging shale gas-bearing basin floor fans of early-cCretaceous delta sequences, Southeast Asian Basin
KEKU 3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KB FIELD, OFFSHORE, NIGER DELTA BASIN, SOUTHERN NIGERIA.
SALAMI ATTRIBUTE-DRIVEN FLUID REPLACEMENT MODELING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ATION OF TETEMU FIELD, ONSHORE NIGER DELTA, NIGER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