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8549A -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8549A
CN103668549A CN201310316167.4A CN201310316167A CN103668549A CN 103668549 A CN103668549 A CN 103668549A CN 201310316167 A CN201310316167 A CN 201310316167A CN 103668549 A CN103668549 A CN 103668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omponent
spinning
good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61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
张磊
望月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161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8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8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染纤维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该纤维为至少含有组分A和组分B的合金纤维,其中组分A为聚4-甲基戊烯-1,组分B为聚酯、改性共聚酯、聚酰胺、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纤维的方法是将组分A和组分B干燥后共混,经过熔融纺丝制得。所得可染纤维在具有一定的可染性的同时,还保持了良好的轻量性;该可染纤维可以为可染轻量全取向丝,也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卷缩可染轻量丝;该可染纤维还可以做成具有轻量性的编织物。

Description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染性轻量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型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倍受瞩目,尤其是以丙纶为首的烯烃纤维以其优异的轻量、快干、保暖和天然的抗菌等功能特性,被视作是制作户外运动服装的理想材料。但烯烃纤维最大的缺陷是无法染色,这成为其应用的最大制约。
当今,市场上的轻量可染烯烃纤维层出不穷。综合考虑,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在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中添加可染聚合物进行共混纺丝制得轻量可染合金纤维;二是将低密度聚合物与可染聚合物通过复合纺丝技术得到复合纤维;三是在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中添加一些无机可染粒子,再通过纺丝制得轻量可染纤维;四是对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进行化学改性,例如接枝聚合或者嵌段共聚合,再通过纺丝制得轻量可染纤维;五是直接将可染纤维制得中空纤维,从而达到轻量的效果。
用第一种、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制得的可染轻量纤维,由于多使用的是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其本身的熔点较低,因此不能与聚酯等聚合物混纺,同时其耐熨烫性等较差,因此在衣料用途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第二种方法制得的可染轻量纤维,由于必须采用复合纺丝的方法,限制了纤维的生产方法及断面形态,导致其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陷性,另外复合纺丝其成本也较高。采用第五种方法制得的中空可染轻量纤维,除了纤维的强伸度等基本物性会有所下降之外,其获得的纱线的加工方法及加工形态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做成中空断面的纱丝,另外中空丝在进行假捻加工时会由于中空部被压扁而失去轻量的特性,因此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染轻量纤维及其用途,该纤维除了具有轻量及可染的优良性能之外,还具有较好耐药品性、耐熨烫性及防污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染纤维,该纤维为至少含有组分A和组分B的合金纤维,其中组分A为聚4-甲基戊烯-1(PMP),组分B为聚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组分A聚4-甲基戊烯-1(PMP)为一种低密度、高熔点聚烯烃,其染色性极差,很少应用于衣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将PMP与可染性的聚合物共混纺丝得到合金纤维,该纤维既保留了PMP的轻量性,也具有一定的可染性能。
上述组分B为聚酯、改性聚酯、聚酰胺、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酯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酯可以是常压分散可染共聚酯。本发明的组分B为可染高聚物,优选常压分散可染共聚酯或聚乳酸,共混效果好,得到的纤维染色性优良。
纤维中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60:40~95:5,如果纤维中组分A所占比重太高,则纤维的染色性不好;而如果纤维中组分A太少,则达不到轻量的效果。为了使得最终得到的纤维在染色、轻量及耐熨烫性方面均具有优异的性能,优选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70:30~85:15。
本发明所述纤维中还优选含有相容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的线性三嵌段共聚物(SEBS)、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改性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A聚4-甲基戊烯-1为低密度、高熔点的聚烯烃,组分B聚酯、改性聚酯、聚酰胺或聚乳酸均属于高熔点脂肪族聚合物。当组分A与组分B共混时,分子极性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不能很好得相容。相容剂中存在极性与非极性的两种组分,例如SEBS中的乙烯/丁烯部分能与组分A聚4-甲基戊烯-1相似相容,苯乙烯中的苯环能与聚酯中的苯环相似相容,最终达到相容剂的效果。SEBS本身的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且SEBS在纤维中的分散性好,得到的切片纺丝性较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
所述相容剂占纤维总量的0~10%。若相容剂的含量过高,会降低最终合金纤维的强度。其中,更优选相容剂占纤维总量的2~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染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将组分A与组分B进行干燥,在260~300℃的温度条件下共混挤出,然后通过纺丝机进行熔融纺丝,纺丝温度为270~300℃,再经过冷却、给油、以600~4000m/min的速度进行卷绕得到未拉伸丝,最后将所得的未拉伸丝经过假捻或拉伸制得可染纤维。
本发明所得到的轻量可染纤维,可以是通过纺丝、拉伸得到的全取向丝;也可以是通过纺丝、假捻得到具有卷曲弹性的卷缩丝;还可以是在纺丝过程中通过100m/min的侧吹风急速冷却,然后再经过拉伸得到的具有卷曲弹性的卷缩丝。其中本发明中得到的卷缩丝,其嵩高度为100~400cc/g,湿热卷缩率为10~45%,干热卷缩率为2~20%。若卷缩丝的各项性能参数超出上述范围,则得到的卷缩丝不适合衣料用途,例如,会出现干热收缩率过高时的衣服易变形、嵩高度值过高时的纤维基本强伸度下降等现象。
本发明还优选在组分A和组分B的共混中添加相容剂,所述相容剂可以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的线性三嵌段共聚物(SEBS)、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改性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相容剂的使用可以使得组分B在组分A中的分散更均匀、分散径更小,熔融纺丝时的纺丝性更好,纤维的强度和染色效果也会有所提高。相容剂优选SEBS,其添加量占纤维总量的2~10%。
为了赋予可染纤维其他功能性特征,在共混中还可以加入酸化防止剂、UV吸收剂、带电防止剂、吸湿剂等功能性试剂。
本发明所述纤维轻量可染,密度为1.1g/cm3以下,除此之外还具有较好耐药品性、耐熨烫性及防污特性。本发明的可染纤维可用于制成织物用于衣料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测试方法如下:
(1)染色性评价
本发明中所述的染色性是通过测试黑色L值进行判断;其中所述的黑色L值评价方法是用分光光度仪(datacolor 650TM)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将染色后的织物叠成2~8层(不透亮程度),然后在分光光度仪(datacolor 650TM)上进行测试,测试时选用的孔径为φ20mm。一般黑色L值为22以下判断为染色效果好,染色性优良,同时标记为○;黑色L值为22~30时,判断为有具有一定的染色性,标记为△;黑色L值为30以上的判断为染色性较差,标记为×。
(2)可纺性评价
本发明中所述的可纺性是指切片在熔融纺丝机上纺丝过程中的断丝/飘丝及虑压状况的总述;其中具体表征方法如下:在24小时纺丝过程中,未出现断丝/飘丝及虑压上升状况的,则可纺性良好,标记为○;在24小时纺丝过程中出现断丝1~5回断丝/飘丝或者虑压上升2~6MPa时,则可纺性良,标记为△;在24小时纺丝过程中出现断丝/飘丝5回以上或者虑压上升5MPa以上时,可纺性较差,标记为×。
(3)纤维中各组分及含量的测定
本发明中的纤维中各组分的含量可以通过核磁共振进行检测。
(4)密度的测定
本发明的纤维的轻量性可以通过纤维密度进行评价,其中纤维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取长度L(m)为100m的纱线,称其重量M(g);再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测得纤维的直径d(μm),然后通过下面的公式1计算出纤维的体积,再通过公式2计算得纤维的密度,
体积(V)=0.25π・d2・L×10-6    式1,
密度(ρ)=重量(M)÷体积(V) 式2。
(5)熨烫性评价
本发明的耐熨烫性评价方法如下:将本发明的纤维织成织物,然后精练、定型;再通用工业用熨斗(NAOMOTO DT-510),在170℃下熨烫10秒钟,然后对织物进行形态观察和触感评价,再将熨烫前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对熨烫前后的织物进行色差判断;上述评价判断均分别由50个人对处理过的织物进行感受判断;若有45个人以上判断织物熨烫前后织物的形态、触感没有变化,且通过染色后未看出色差,则标记为○;若有30~45个人判断织物熨烫前后织物的形态、触感没有变化,且通过染色后未看出色差,则标记为△;若有30个人以下判断织物熨烫前后织物的形态、触感没有变化,且通过染色后未看出色差,则标记为×。
(6)嵩高度评价
先将纤维切断,并开棉;其中,切断的纤维长度为50mm;再将样品称M=7.1g散乱放入尺寸为 12.5cmφ×20cml的容器中,并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静置24h以上。然后再在样品上加1.5KPa的荷重(重物的尺寸为12.0cmφ、17.1g),并静置30min后记录样品的体积V;最后通过下面的公式3计算出嵩高度值,
 嵩高度(cc/g)=体积V(cc)/重量M(g)  式3。
(7)湿热卷缩率(CR值)测试
首先取样:用纤度仪取1m×10圈纺线,在20℃×65%RH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自由状态下静置24h;然后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将样品放入90℃的恒温水槽中自由状态下静置20min,然后取出,放在20℃×65%RH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h使其自然风干,最后对样品进行测试:将样品挂上初荷重(0.002g/D)并放入锡林中,然后再将定荷重(0.1g/D)挂在样品下端,并静置2min后记录此时样品的长度L1,同时撤去定荷重,静置5min后记录样品长度L2,则CR值可通过下面的公式4计算而得,
CR值(%)=(L1-L2)/L1×100%    式4。
(8)干热卷缩率(TR值)测试
首先取样:用纤度仪取1m×20圈纺线,在20℃×65%RH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自由状态下静置24h;然后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将样品挂上初荷重(0.00167g/D)并放入150℃的热风干燥箱中自由状态下静置5min;处理完毕以后将样品取出,并放在20℃×65%RH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h以上,记录样品的长度L1。然后再将初荷重卸下,并挂上定荷重(0.1g/D),静置2min后记录此时样品的长度L2,则TR值可通过下面的公式5计算而得,
TR值(%)=(L2-L1)/L2×100%    式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具体的测试数据见附表。
实施例1: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尼龙66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60:40的重量比在27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10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经过1.5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50℃,制得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较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酸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2: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普通PET进行干燥,然后按80:20的重量比在28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5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9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8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3: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聚乳酸(PLA)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0:10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7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2.0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9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4: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80:20的重量比在28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5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6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6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5: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聚乳酸(PLA)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70:30的重量比在26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6wt%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相容剂并在27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15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6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9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6: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高收缩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0:10的重量比在27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5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75℃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8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9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7: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5:5的重量比在28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2.1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6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8: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60:40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10wt%的丙烯酸接枝聚丙烯相容剂并在27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2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较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9: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普通PET切片进行干燥,然后按70:30的重量比在27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8wt%的SEBS相容剂并在30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2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2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4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
实施例10: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聚乳酸(PLA)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80:20的重量比在26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3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500m/min、牵伸倍率为1.6、1热箱温度为16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120cc/g,CR值为20%,TR值为5%。
实施例11: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聚乳酸(PLA)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5:5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1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500m/min、牵伸倍率为1.4、1热箱温度为19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380cc/g,CR值为35%,TR值为18%。
实施例12: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聚乳酸(PLA)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0:10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75℃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500m/min、牵伸倍率为1.9、1热箱温度为400℃/260℃(1热箱分两段控温,均为非接触式热箱)。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300cc/g,CR值为29%,TR值为23%。
实施例13: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70:30的重量比在28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8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5℃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600m/min、牵伸倍率为1.8、1热箱温度为300℃/270℃(1热箱分两段控温,均为非接触式热箱)。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135cc/g,CR值为15%,TR值为9%。
实施例14: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5:5的重量比在28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600m/min、牵伸倍率为2.1、1热箱温度为20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280cc/g,CR值为25%,TR值为10%。
实施例15: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尼龙6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5:5的重量比在26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600m/min、牵伸倍率为1.9、1热箱温度为18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酸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310cc/g,CR值为23%,TR值为20%。
实施例16: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PET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90:10的重量比在27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5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经过100m/min的侧吹风冷却,然后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2.4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40℃、2热罗拉温度为14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310cc/g,CR值为23%,TR值为8%。
实施例17: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PLA切片分别进行干燥,然后按85:15的重量比在27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5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经过100m/min的侧吹风冷却,然后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两段拉伸,两段拉伸的倍率为1.4/1.2,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10℃、2热罗拉温度为140℃,制得的成品纤维。纤维成纤性/可纺性良好;将得到的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60min,染色性优良,耐熨烫性优良。纤维嵩高度值为350cc/g,CR值为12%,TR值为5%。
比较例1: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高收缩PET切片进行干燥,然后按50:50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10wt%的SEBS相容剂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8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2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90℃、2热罗拉温度为130℃,制得的成品纤维。在纺丝过程中出现断丝及飘丝的情况,纤维的成纤性/可纺性较差。
比较例2: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进行干燥,然后按98:2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2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1.4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100℃、2热罗拉温度为150℃,制得的成品纤维。用分散性染料100℃染色60min,染色性较差。
比较例3:
将PP(扬子石化S70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进行干燥,然后按75:25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4wt%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相容剂并在275℃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3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2.8倍热拉伸,其中1热罗拉温度为90℃、2热罗拉温度为160℃,制得的成品纤维。用分散性染料100℃染色60min,染色性优良,但其耐熨烫性较差。
比较例4:
将PMP(三井化学DX82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进行干燥,然后按98:2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并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2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300m/min、牵伸倍率为1.2、1热箱温度为18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将得到的成品纤维织成编织物,用分散性染料130℃染色60min,染色性较差。
比较例5:
将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进行干燥,在285℃的条件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3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600m/min、牵伸倍率为1.8、1热箱温度为18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得到的纤维其密度为1.38g/cm3,不属于轻量可染纤维;该纤维的嵩高度值只有80cc/g,与本研究发明的纤维相比较,其嵩高度值较小,即它的卷取膨松性较差。
比较例6:
将PP(扬子石化S700)与常压分散可染PET切片进行干燥,然后按90:10的重量比在270℃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后,再添加相当于纤维总量5wt%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相容剂并在275℃下进行熔融纺丝,通过喷丝板喷出、给油、引取,并在纺速为3000m/min的条件下得到未延伸丝;再将得到的未延伸丝经过假捻机制得成品纤维,其中假捻的条件为:加工速度为600m/min、牵伸倍率为1.7、1热箱温度为150℃(1热箱为接触式热箱)。得到的纤维其密度为0.97g/cm3,因为此纱线中添加了大量的PP,与本研究发明的纤维相比较,其耐热性很差,在衣料用途方面具有很大的限制。
Figure 2013103161674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607617DEST_PATH_IMAGE002

Claims (11)

1.一种可染纤维,其特征是:该纤维为至少含有组分A和组分B的合金纤维,其中组分A为聚4-甲基戊烯-1,组分B为聚酯、改性共聚酯、聚酰胺、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所述B组分为常压分散可染共聚酯或聚乳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60:40~9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70:30~8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该纤维中含有相容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的线性三嵌段共聚物、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改性聚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的线性三嵌段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相容剂占纤维总量的0~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染纤维,其特征是:该纤维为卷缩丝,其嵩高度为100~400cc/g,湿热卷缩率为10~45%,干热卷缩率为2~20%。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可染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组分A与组分B进行干燥,在260~300℃的温度条件下共混挤出,然后通过纺丝机进行熔融纺丝,纺丝温度为270~300℃,再经过冷却、给油、以600~4000m/min的速度进行卷绕得到未拉伸丝,最后将所得的未拉伸丝经过假捻或拉伸制得可染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染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组分A与组分B的共混过程中添加相容剂。
11.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染纤维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
CN201310316167.4A 2012-09-19 2013-07-25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3668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6167.4A CN103668549A (zh) 2012-09-19 2013-07-25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8444 2012-09-19
CN201210348444.5 2012-09-19
CN201310316167.4A CN103668549A (zh) 2012-09-19 2013-07-25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8549A true CN103668549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0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6167.4A Pending CN103668549A (zh) 2012-09-19 2013-07-25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85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5869A (zh) * 2016-10-25 2019-05-03 东丽株式会社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5869A (zh) * 2016-10-25 2019-05-03 东丽株式会社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CN109715869B (zh) * 2016-10-25 2022-05-10 东丽株式会社 聚合物合金纤维及包含其的纤维结构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2187B (zh) 抗靜電性、吸水性及接觸冷感性優異之複合纖維
JP6507156B2 (ja) 繊維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繊維から製造される繊維およびヤーン
KR870001132B1 (ko) 제전성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747624B (zh) 吸湿性细旦/超细旦锦纶母粒、锦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2067A (zh) 具高卷缩性的双组份复合纤维、复合纱线、以及织物
JP6793238B2 (ja) 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9943913B (zh) 一种柔软吸湿易染卷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80826A (zh) 一种聚酰胺海岛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4011032A (ja) 温度コントロール繊維、および温度コントロール布部材
WO2021207278A1 (en)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s, knits and articles containing the same, as well as methods for making the fibers, knits and articles
JP6796068B2 (ja) 接触冷感及び染色堅牢度に優れた布地
CN105164324B (zh) 具有优异的弹性以及凉爽感的尼龙潜在卷缩性纱线
CN103668549A (zh) 一种可染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04020A (zh) 摩天轮型海岛复合长丝的制造方法及其复合纺丝组件
CN103122499B (zh) 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及超细纤维织物
Lofquist et al. Hydrophilic Nylon for Improved Apparel Comfort
CN101646813B (zh) 分割型复合纤维
CN102978739A (zh) 一种原位交联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相变储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011207A (zh) 一种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
Ouederni Polymers in textiles
JP2011157639A (ja) 吸湿性ポリアミド56短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ijavec et al. Novel fibres for the 21st Century
AU2016351997A1 (en) Core-sheath composite cross-section fiber having excellent moisture absorbency and wrinkle prevention
Saha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urethane Fibers by Forcespinning Method and Incorporation of Luminiscense Nanoparticles
CN108532026B (zh) 一种芯鞘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纺织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