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8048A -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8048A
CN103638048A CN201310708015.9A CN201310708015A CN103638048A CN 103638048 A CN103638048 A CN 103638048A CN 201310708015 A CN201310708015 A CN 201310708015A CN 103638048 A CN103638048 A CN 103638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ha haliotidis
pickling
abalone shells
acid
abal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80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锋
郑如萍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7080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8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8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以鲍鱼壳为原料,用酸溶液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后,经水洗、干燥得到酸洗石决明。酸洗石决明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不低于93%;保存了鲍鱼壳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不低于85%;鲍鱼壳非文石结构的碳酸钙、角质层、棱柱层、外层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的去除率不低于90%。本发明构思新颖、原料丰富、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小、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便于实施,产品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的“三高”、“三小”和“三便”等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产业趋势,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中药产品的绿色化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鲍鱼壳,俗称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澳洲鲍、耳鲍、羊鲍或白鲍的贝壳,味咸、性寒、归肝经,为平抑肝阳药,是中医常用药材之一,具有平肝清热、明目去翳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和青盲雀目等症的治疗(《中国药典》2010年版)。
杂色鲍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为我国南方优良养殖种类之一。皱纹盘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及江苏等地,为我国鲍属中个体最大、产量最多的良种,现不仅适应于我国北方沿海养殖,且已南移到福建沿海人工养殖获得成功。耳鲍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三沙市和台湾海峡。羊鲍分布于耳鲍相同,但产量不多。澳洲鲍产自澳洲等热带海域。
鲍鱼壳由里到外主要由珍珠层、棱柱层、角质层、无定型碳酸钙、藻类色素和苔藓虫、石灰虫等形成的疣状突构成。珍珠层硬度中等,其化学组成为85-95%具有文石结构的碳酸钙和0.3-5%有机质,是鲍鱼壳和石决明中药材的药用活性成分;棱柱层硬度最大,其化学组成为85-95%具有方解石结构碳酸钙和0.3-5%有机质;角质层的化学组成主要为有机质成分;疣状突硬度最小,其化学组成为无定型碳酸钙和重金属。通常,自然界存在的碳酸钙有六种不同的结构:文石、方解石、球文石、一水合碳酸钙、六水合碳酸钙和无定形碳酸钙结构。
鲍鱼壳珍珠层结构呈现出规整有序的“砖墙”式构造,由文石型碳酸钙晶体与有机质交错排列而成的,其在生长面采取了梯状生长的模式,新生的文石小片在每个梯面上同时形成和生长。通常,将这种活性碳酸钙与贝壳硬蛋白交错排列形成的文石结构称为珍珠层,富有珍珠特有光泽,折光反射强,是鲍鱼壳和石决明中药材的药用化学成分基础,也是鲍鱼壳和石决明药材的真伪判别和品质优劣的外观判据。
《中国药典》虽然规定了石决明中药材来源为软体动物门杂色鲍、皱纹盘鲍、澳洲鲍、耳鲍、羊鲍或白鲍等六种鲍科动物的贝壳,但是并未规定是原壳用药还是粉末用药,导致实际石决明用药十分混乱(万新民等,石决明成分与结构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0,11(7):596-597)。市场上曾出现过打碎的石决明掺杂了很多石灰岩附着物,少有珍珠光泽,属劣质石决明;有的用珍珠母掺在石决明中,打碎后很难分辨,属石决明伪品;还有的将蛤壳掺在其中,蛤壳没有珍珠光泽,不具有石决明的药性,与石决明的品质天差地别,但蛤壳打碎后掺伪在正品中也不易分辨;因此,现存的以粉末型饮片入药方式,难以在肉眼上辨别石决明的真伪、品质和性效,容易出现临床用药安全问题。
目前,由于鲍鱼的品种、养殖方式和养殖区域的不同,收获的鲍鱼壳原料的大小、鲍壳厚度、鲍壳表面附着物、重金属残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的含量存在差异,导致用药单位现场直接粉碎鲍鱼壳的难度加大、石决明的品质控制也良莠不齐,因此,石决明通常是先经过中药饮片厂粗加工后再供给用药单位的,这种集中加工和供给方式比较容易出现石决明的伪品、次品和替代品等情况,尤其是粉末用药时,经常出现牡蛎粉、贻贝壳粉或珍珠母粉掺杂在石决明粉中,以次充好的状况,严重干扰了临床用药剂量的控制、极易发生用药安全事故。
鲍鱼壳、牡蛎壳、珍珠母这三类原药材很容易区分,但这三类药材以粉末型饮片入药难以在肉眼上辨别,无法保证石决明粉末的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虽然鲍鱼壳、牡蛎壳和珍珠母均为平抑肝阳药,三者主要化学成分也均为碳酸钙,但三者性效差异较大、各有其功,单以碳酸钙的含量作为其评价指标,未能从整体上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且碳酸钙的含量高低只是中药品质的化学表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医对中药品质的临床用药要求。(韦正等,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味平肝潜阳药碳酸钙的含量测定及其比较研究,中药与临床,2012,3(4):10-13)
另一种常见的以次充好现象是,供药单位以鲍壳厚度和硬度较大、壳表面附着物、重金属、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含量较高,但药效成分珍珠层较薄的不可药用的鲍鱼壳,如美德鲍壳或褶鲍壳等粉末化后掺伪在正品中,然后提供给用药单位,严重影响石决明的临床用药安全和正常中药材生产秩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石决明实际用药混乱及其加工方法粗犷的缺陷,提供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构思新颖、原料丰富、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小、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便于实施,产品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的“三高”、“三小”和“三便”等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产业趋势,有利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以鲍鱼壳为原料,用酸溶液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这些杂质后,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干燥得到酸洗石决明。
所述的鲍鱼壳为杂色鲍、皱纹盘鲍、澳洲鲍、耳鲍、羊鲍、白鲍的鲍鱼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酸为盐酸、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低于2 mol/L。
酸洗温度不低于室温。
所述的干燥为晒干、晾干、烘干中的一种或几种。
酸洗石决明产品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不低于93%;保存了鲍鱼壳原料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不低于85%;鲍鱼壳非文石结构的碳酸钙、角质层、棱柱层、外层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的去除率不低于90%。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决明原壳供药方式,很容易肉眼就能辨别石决明原药材的真伪和品质,一目了然,能克服目前石决明实际用药混乱的缺陷,彻底杜绝石决明出现伪品、次品和替代品入药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控制药材的品质和性效,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度石决明现代中药产品,该产品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保存了鲍鱼壳原料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高,不但肉眼就能快速辨别石决明原药材的真伪和品质,而且高效率地保留了石决明中药材的药用活性成分珍珠层、脱除了鲍鱼壳中诸如角质层、棱柱层、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非药效成分,能显著提高石决明中药材的品质和性效、保障临床用药安全高效,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的“三高”、“三小”和“三便”的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产业趋势,具有较大推广性。
(3)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决明正品,不但高效原形保留了鲍鱼壳药效成分珍珠层、去除了杂质成分,使鲍鱼壳成分均一、厚薄适度,而且根据临床用药需求,用药单位可现场直接后加工、能轻易地粉碎成合适的细度,以粉末型饮片入药时,不容易出现石决明的伪品、次品和替代品等情况,消除了以次充好的可能性,能保证石决明原药材的品质和粉末入药的性效,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4)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小、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较之已有的加工方法而言,本发明采用盐酸或硝酸溶液提取珍珠层、去除杂质,其优点在于:盐酸或硝酸溶液对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的溶解性远远高于具有文石结构的珍珠层,采用较低的氢离子浓度和温度,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保留了药效成分珍珠层、去除了杂质成分,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而且,盐酸和硝酸为常规大宗溶剂,便宜易得,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5)本发明提取鲍鱼壳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珍珠层、制成国际通行的中药材,具有药效成分高、重金属残留少、杂质含量小、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的特点,可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有助于保障石决明的临床用药安全和正常中药材生产秩序,也能为丰富的海洋鲍壳废弃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找到一条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酸洗石决明产品(右)与鲍鱼壳原料(左)的内外层对比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鲍鱼壳为原料,用酸溶液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这些杂质后,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干燥得到酸洗石决明。
所述的鲍鱼壳为杂色鲍、皱纹盘鲍、澳洲鲍、耳鲍、羊鲍、白鲍的鲍鱼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酸为盐酸、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低于2 mol/L。
酸洗温度不低于室温。
所述的干燥为晒干、晾干、烘干中的一种或几种。
碳酸钙含量采用EDTA法测定(GB 1898-2007),鲍鱼壳形完整率采用激光扫描成像法测定,珍珠层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
实施例1
12.3 kg杂色鲍的壳于提取罐中,加入4倍重量比的6 mol/L盐酸溶液,在37℃条件下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20 min后,当不再有二氧化碳气泡生成时,再静置维持10 min后固液分离,鲍鱼壳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晒干获得酸洗石决明。经检测,酸洗石决明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93.6%,保存了鲍鱼壳原料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91.5%,鲍鱼壳杂质去除率92.3%。
实施例2
10.0 kg皱纹盘鲍的壳于提取罐中,加入5倍重量比的4 mol/L硝酸溶液,在室温条件下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当不再有二氧化碳气泡生成时,再静置维持10 min后固液分离,鲍鱼壳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晒干获得酸洗石决明。经检测,酸洗石决明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93.2%,保存了鲍鱼壳原料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91.6%,鲍鱼壳杂质去除率91.8%。
实施例3
7.6 kg澳洲鲍的壳于提取罐中,加入7倍重量比的2 mol/L盐酸溶液,在75℃条件下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当不再有二氧化碳气泡生成时,再静置维持10 min后固液分离,鲍鱼壳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晾干获得酸洗石决明。经检测,酸洗石决明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93.5%,保存了鲍鱼壳原料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85.6%,鲍鱼壳杂质去除率90.2%。
实施例4
市面采购的杂色鲍和皱纹盘鲍贝壳混合物不经过分拣,取11.9 kg的鲍壳于提取罐中,加入5倍重量比的混合酸溶液,混合酸溶液由体积比为1:1的2 mol/L硝酸溶液和4 mol/L盐酸溶液混合而成,在55℃条件下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等杂质,当不再有二氧化碳气泡生成时,再静置维持10 min后固液分离,鲍鱼壳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经晾干后再烘干获得酸洗石决明。经检测,酸洗石决明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94.3%,保存了鲍鱼壳原料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89.2%,鲍鱼壳杂质去除率9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旨在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酸洗石决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由具有文石结构的鲍鱼壳珍珠层构成,活性碳酸钙含量不低于93%;保存了鲍鱼壳的原有形状和珍珠光泽,鲍鱼壳形完整率不低于85%;鲍鱼壳中非文石结构的碳酸钙、角质层、棱柱层、外层疣状突和藻类色素通过酸洗去除,去除率不低于90%。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鲍鱼壳为原料,用酸溶液脱除鲍鱼壳的角质层、棱柱层、以及外层的无定型碳酸钙、疣状突和藻类色素这些杂质后,经水洗至洗液呈中性后,干燥得到酸洗石决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鲍鱼壳为杂色鲍、皱纹盘鲍、澳洲鲍、耳鲍、羊鲍、白鲍的鲍鱼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盐酸、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低于2 mol/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洗温度不低于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洗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为晒干、晾干、烘干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310708015.9A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638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8015.9A CN103638048A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8015.9A CN103638048A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8048A true CN103638048A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43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8015.9A Pending CN103638048A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80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5357A (zh) * 2017-09-14 2017-12-22 集美大学 鲍鱼壳水溶性提取物和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8973499A (zh) * 2018-08-20 2018-12-11 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观赏型鲍壳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5400A (zh) * 2008-11-15 2009-06-17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鲍鱼壳乳酸钙的加工方法
CN102000115A (zh) * 2010-12-01 2011-04-06 福州大学 一种鲍鱼壳珍珠层粉的制备方法
CN103086415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南昌航空大学 水热条件下贝壳制备片状文石结构碳酸钙粉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5400A (zh) * 2008-11-15 2009-06-17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鲍鱼壳乳酸钙的加工方法
CN102000115A (zh) * 2010-12-01 2011-04-06 福州大学 一种鲍鱼壳珍珠层粉的制备方法
CN103086415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南昌航空大学 水热条件下贝壳制备片状文石结构碳酸钙粉体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玉松等: "贝壳珍珠层结构仿生复合材料研究", 《工程塑料应用》, vol. 36, no. 10,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pages 21 - 2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5357A (zh) * 2017-09-14 2017-12-22 集美大学 鲍鱼壳水溶性提取物和石决明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7495357B (zh) * 2017-09-14 2020-10-16 集美大学 含有鲍鱼壳水溶性提取物和石决明的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3499A (zh) * 2018-08-20 2018-12-11 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观赏型鲍壳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7815A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CN1943548A (zh) 竹盐以及竹盐化妆品、洗涤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005B (zh) 一种鲍鱼壳珍珠层粉及其加工方法
KR101488155B1 (ko) 녹차 및 어성초를 포함하는 비누의 제조방법
CN104489649A (zh) 一种纳米钙纯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048A (zh) 一种酸洗石决明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350B (zh) 一种去腥味珍珠粉的制备方法
Xu et al.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five commonly-used testace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N102633286A (zh) 贝壳粉的生产方法
CN103655393B (zh) 一种美白补水面膜
CN104312795A (zh) 一种用于提神的肥皂
CN101011320A (zh) 去角质沐浴盐
CN104688664A (zh) 一种有效的中药美白嫩肤霜
CN103520064A (zh) 一种蓝莓酒泥营养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062B (zh) 一种鲍鱼壳色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1801A (zh) 一种含有牦牛奶成分的香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3985A (zh) 一种鲶鱼车轮虫病的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7309B (zh) 一种高纯度和高收率薏苡水溶性纤维素制备方法
CN1196415C (zh) 荆条茶饮料
CN109136036A (zh) 富硒柞蚕幼虫酒的制作方法
CN114917294B (zh) 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12420B (zh) 珍珠粉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
CN111317749A (zh) 一种治疗视力、保护眼睛的中药
CN107157900A (zh) 一种添加纳米珍珠粉的裸妆透白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75A (zh) 用珍珠贝壳制备天然珍珠片、珍珠末及珍珠装饰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50301 Fuqing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No. 36 West Ring Road, Fujian, Fuqi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Fuzhou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Minhou County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108 Street Town Road No. 2 University City School District of Fuzhou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Fuzhou University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