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5980A -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5980A
CN103635980A CN201180071956.5A CN201180071956A CN103635980A CN 103635980 A CN103635980 A CN 103635980A CN 201180071956 A CN201180071956 A CN 201180071956A CN 103635980 A CN103635980 A CN 103635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unit
resonance coil
resonance
coil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1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内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35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5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6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provision for separate direct mechanical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6Methods for pairing a vehicle and a charging station, e.g. establishing a one-to-one rel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6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by positioning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10D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30A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40DC to A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10Vehicle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36Temperature of vehicle components or pa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受电装置具备:车辆侧共振部(27),其搭载于车辆,且与设置于外部设备的设备侧共振部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和车辆侧支承用具(46),其包括第1支承部件(49)和第2支承部件(48),所述第1支承部件对车辆侧共振部进行支承,所述第2支承部件配置为与车辆侧共振部(27)隔开间隔,对第1支承部件(49)进行支承,第1支承部件(49)的介质损耗因数比第2支承部件(48)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Description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关心环境而使用电池等的电力来驱动驱动轮的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汽车等受到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在如上所述的搭载有电池的电动车辆中,能够不使用插头等而以非接触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受到关注。而且,最近在非接触的充电方式中也提出了各种充电方式,特别是通过利用共振现象来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电力的技术引人注目。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68660号公报所记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包括共振器,该共振器包括自谐振线圈和在外周面装配自谐振线圈的绕线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86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10-268660号公报中记述的自谐振线圈直接装配于绕线管的外周面。因此,若在电力传送时高频率、高电压的电流在自谐振线圈中流动时,则在绕线管和自谐振线圈的接触部分会产生大的介质损耗。其结果,电力的传送效率可能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介质损耗的降低、电力传送效率的提高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受电装置具备:车辆侧共振部,其搭载于车辆,且与在外部设备设置的设备侧共振部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和车辆侧支承用具,其包括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所述第1支承部件对车辆侧共振部进行支承,所述第2支承部件配置为与车辆侧共振部隔开间隔,且对第1支承部件进行支承。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比第2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优选车辆侧共振部包括卷绕第1线圈线而形成的第1共振线圈。所述第2支承部件包括沿第1共振线圈延伸的周面。所述第1支承部件包括多个车辆侧支承件,所述多个车辆侧支承件设置于第2支承部件的周面,并且配置为在第1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对第1共振线圈进行支承。
优选第1共振线圈包括:中间区域,其包括第1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位于中央部的周围的部分;和端部区域,其包括第1线圈线的端部和位于端部的周围的部分。所述第1支承部件包括:第1支承件,其对第1共振线圈中的位于中间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和第2支承件,其对第1共振线圈中的位于端部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所述第1支承件与第1共振线圈的接触面积比第2支承件与第1共振线圈的接触面积小。
优选所述第2支承部件形成为筒状。受电装置还具备:由树脂形成的第1通路形成部件,其配置为与第1共振线圈隔开间隔,在该第1通路形成部件与第2支承部件的周面之间形成对第1共振线圈进行冷却的第1冷媒流通路;和冷媒供给器,其将冷媒供给到第1冷媒流通路。所述第1通路形成部件的厚度比第2支承部件的厚度薄。
优选车辆侧支承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第2支承部件。
优选所述第1通路形成部件和第1共振线圈之间的距离比第2支承部件和第1共振线圈之间的距离短。
优选所述车辆侧共振部包括卷绕第1线圈线而形成的第1共振线圈。所述第2支承部件包括沿第1共振线圈延伸的周面。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磁感应线圈,其沿第2支承部件的周面延伸,并且配置为与第1共振线圈隔开间隔,能够通过电磁感应从第1共振线圈接受电力;和第3支承部件,其设置于第2支承部件的周面,且对第1电磁感应线圈进行支承。所述第1支承部件和第3支承部件设置为其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地移动,以使得能够调整第1共振线圈和第1电磁感应线圈的间隔。优选所述第1支承部件由氟树脂形成。
优选所述车辆侧共振部包括卷绕第1线圈线而形成的第1共振线圈,第2支承部件形成为筒状,并且包括沿第1共振线圈延伸的内周面。所述第1共振线圈配置于第2支承部件的内周面侧。
本发明所涉及的送电装置具备:设备侧共振部,其与搭载于车辆的车辆侧共振部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和设备侧支承用具,其包括第4支承部件和第5支承部件,所述第4支承部件对设备侧共振部进行支承,所述第5支承部件配置为与设备侧共振部隔开间隔,且对第4支承部件进行支承。所述第4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比第5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优选所述设备侧共振部包括卷绕第2线圈线而形成的第2共振线圈,第5支承部件包括沿第2共振线圈延伸的周面。所述第4支承部件包括多个设备侧支承件,所述多个设备侧支承件设置于第5支承部件的周面,并且配置为在第2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对第2共振线圈进行支承。
优选所述第2共振线圈包括:中间区域,其包括第2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位于中央部的周围的部分;和端部区域,其包括第2线圈线的端部和位于端部的周围的部分。所述第4支承部件包括:第3支承件,其对第2共振线圈中的位于中间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和第4支承件,其对第2共振线圈中的位于端部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所述第3支承件和第2共振线圈的接触面积比第4支承件和第2共振线圈(24)的接触面积小。
优选所述第5支承部件形成为筒状。优选送电装置还具备:由树脂形成的第2通路形成部件,其配置为与第2共振线圈隔开间隔,在该第2通路形成部件和第5支承部件(75)的周面之间形成对第2共振线圈进行冷却的第2冷媒流通路;和冷媒供给器,其将冷媒供给到第2冷媒流通路。所述第2通路形成部件的厚度比第5支承部件的厚度薄。
优选所述设备侧支承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第5支承部件。
优选所述第2通路形成部件和第2共振线圈之间的距离比第5支承部件和第2共振线圈之间的距离短。
优选所述设备侧共振部包括卷绕第2线圈线而形成的第2共振线圈。所述第5支承部件包括沿第2共振线圈延伸的周面。送电装置还具备:第2电磁感应线圈,其沿第5支承部件的周面延伸,并且配置为与第2共振线圈隔开间隔,能够通过电磁感应从第2共振线圈接受电力;和第6支承部件,其设置于第5支承部件的周面,对第2电磁感应线圈进行支承。所述第4支承部件和第6支承部件设置为其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地移动,以使得能够调整所述第2共振线圈和第2电磁感应线圈的间隔。优选所述第4支承部件由氟树脂形成。
优选所述设备侧共振部包括卷绕第2线圈线而形成的第2共振线圈。所述第5支承部件形成为筒状,并且包括沿第1共振线圈延伸的内周面。所述第2共振线圈配置在第5支承部件的内周面侧。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其包括设备侧共振部和设备侧支承用具,所述设备侧共振部设置于车辆外部的设备,所述设备侧支承用具对设备侧共振部进行支承;和受电装置,其包括车辆侧共振部和车辆侧支承用具,所述车辆侧共振部搭载于车辆,与设备侧共振部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所述车辆侧支承用具对车辆侧共振部进行支承。所述车辆侧支承用具包括:第1支承部件,其对车辆侧共振部进行支承;和第2支承部件,其配置为与车辆侧共振部隔开间隔,对第1支承部件进行支承。所述设备侧支承用具包括:第4支承部件,其对设备侧共振部进行支承;和第5支承部件,其配置为与设备侧共振部隔开间隔,对第4支承部件进行支承。所述第1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比第2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小。所述第4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比第5支承部件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能够实现介质损耗的降低,并且能够实现电力传送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对基于共振法的送电和受电的原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使用该图2来对基于共振法的送电和受电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距电流源(磁流源)的距离与电磁场的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受电装置40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受电装置40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支承件50、支承件51以及两者周围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在电力传送时、在共振线圈11中流动的电流量与共振线圈11的位置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共振线圈11和多个支承件50的剖视图。
图9是共振线圈11的展开图。
图10是示出送电装置41的立体图。
图11是送电装置41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支承件77和支承件83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在电力传送时、在共振线圈24中流动的电流量与共振线圈24的位置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共振线圈24的展开图。
图15是示出共振线圈24和多个支承件77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支承件50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支承件77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8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流路规定部件12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装置41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冷媒流通路137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装置41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言及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地存在记述的情况之外,本发明的范围不必限定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除了特别地存在记述的情况之外,各构成要素对于本发明而言都不是必须的。另外,除了特别地存在记述的情况之外,在以下存在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最初就预定了对各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适当地进行组合。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至图17,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和包括该送电装置、受电装置的电力传送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具有包括受电装置40的电动车辆10和包括送电装置41的外部供电装置20。电动车辆10的受电装置40停在设置有送电装置41的停车位(空间)42的预定位置,主要从送电装置41接收电力。
在停车位42设置有定轮器和/或线,以使得将电动车辆10停在预定的位置。
外部供电装置20包括:高频电力驱动器22,其连接于交流电源21;控制部26,其控制高频电力驱动器22等的驱动;以及送电装置41,其连接于该高频电力驱动器22。送电装置41包括送电侧共振部28和电磁感应线圈23。送电侧共振部28包括共振线圈24和连接于共振线圈24的电容器25。电磁感应线圈23电连接于高频电力驱动器22。此外,在此图1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设备侧电容器25,但是设备侧电容器25并不是必须的结构。
交流电源21是车辆外部的电源,例如是系统电源。高频电力驱动器22将从交流电源21接受的电力变换为高频电力,并将该变换后的高频电力供给到设备侧电磁感应线圈23。此外,高频电力驱动器22所生成的高频电力的频率例如是1M至数十MHz。
通过将上述高频电力供给到电磁感应线圈23,由电磁感应线圈23产生的磁通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共振线圈24与电磁感应线圈23电磁感应耦合(结合),通过来自共振线圈24的磁通量变化,从而因电磁感应而在共振线圈24中也流动高频电流。
此时,将电流供给到电磁感应线圈23,以使得在共振线圈24中流动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和谐振频率实质上一致,该谐振频率由共振线圈24的磁阻、电容器25的电容以及共振线圈24的固有电容(自身电容)决定。共振线圈24和电容器25作为串联LC谐振器(共振部)发挥功能。
而且,在共振线圈24的周围形成有频率与该谐振频率实质上相同的电场和磁场。这样,在共振线圈24的周围形成了预定频率的电磁场。
电动车辆10具备受电装置40、连接于受电装置40的整流器13、连接于整流器13的DC/DC转换器14、连接于该DC/DC转换器14的电池15、功率控制单元(PCU(Power Control Unit))16、连接于该功率控制单元16的马达单元17以及对DC/DC转换器14和功率控制单元16等的驱动进行控制的车辆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8。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10是具备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但是只要是通过马达驱动的车辆即可,也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辆。
受电装置40包括受电侧共振部27和电磁感应线圈12,受电侧共振部27包括共振线圈11和电容器19。受电侧共振部27是由共振线圈11和电容器19形成的串联LC谐振器。受电侧共振部27的谐振频率与送电侧共振部28的谐振频率实质上一致。
通过频率为谐振频率的交流电流在送电侧共振部28中流动,在送电侧共振部28的共振线圈24的周围形成有电磁场。通过共振线圈11配置于距共振线圈24的预定范围内,从而因上述电磁场而在共振线圈11中流动电流。
因为送电侧共振部28的谐振频率与受电侧共振部27的谐振频率实质上一致,所以能够良好地向共振线圈11供给电力。这样,受电侧共振部27和送电侧共振部28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共振线圈11接收电力。此外,共振线圈11配置于在共振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的临近场(瞬逝场)内,效率高地接收电力。关于利用了该电磁共振法的无线送电/受电方法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电磁感应线圈12与共振线圈11电磁感应耦合,取出共振线圈11所接收的电力。通过电磁感应线圈12依次从共振线圈11取出电力,从而从共振线圈24依次经由电磁场将电力供给到共振线圈11。这样,受电装置40和送电装置41采用了所谓的电磁共振方式的无线送电、受电方式。
整流器13连接于电磁感应线圈12,将从电磁感应线圈12供给的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并将其供给到DC/DC转换器14。
DC/DC转换器14调整从整流器13供给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将其供给到电池15。此外,DC/DC转换器14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外部供电装置20设置用于匹配阻抗的匹配器来代替DC/DC转换器14。
功率控制单元16包括连接于电池15的转换器和连接于该转换器的变换器,转换器对从电池15供给的直流电流进行调整(升压),并将其供给到变换器。变换器将从转换器供给的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电流,并将其供给到马达单元17。
马达单元17例如采用三相交流马达等,利用从功率控制单元16的变换器供给的交流电流来驱动。
此外,在电动车辆10是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电动车辆10还具备发动机和动力分配机构,马达单元17包含主要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和主要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和送电装置41之间是无线送电、受电方式,采用了利用电磁场的共振法,送电装置41和受电装置40通过电磁场相互共振。此处,所谓“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是包含通过磁场进行共振的情况和通过电场共振的情况这两者的概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受电装置40和送电装置41主要通过磁场进行共振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作为本发明,当然也包括通过电场进行共振的情况。
图2是用于对基于共振法的送电和受电的原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使用该图2对基于共振法的送电和受电的原理进行说明。
参照图2,在该共振法中,与2个音叉共振同样地,通过具有相同固有频率的2个LC谐振线圈在电磁场(临近场)中共振,经由电磁场从一方的线圈向另一方的线圈传送电力。
具体而言,在高频电源31上连接初级线圈32,向通过电磁感应而与初级线圈32磁耦合的初级共振线圈33供给1M~数十MHz的高频电力。初级谐振线圈33是由线圈自身的电感和杂散(寄生)电容(在电容器连接于线圈的情况下,包含电容器的电容)实现的串联LC谐振器,经由电磁场(临近场)与具有和初级共振线圈33相同的谐振频率的次级共振线圈34进行共振。这样,经由电磁场,能量(电力)从初级共振线圈33向次级共振线圈34移动。向次级共振线圈34移动的能量(电力)由与次级共振线圈34通过电磁感应磁耦合的次级线圈35取出,并向负载36供给。此外,对于基于共振法的送电,是在表示初级共振线圈33和次级共振线圈34的共振强度的Q值例如比100大时实现的。
此外,若示出图2的结构与图1的结构的对应关系,则图1所示的交流电源21和高频电力驱动器22相当于图2的高频电源31。另外,图1所示的设备侧电磁感应线圈23相当于图2的初级线圈32。并且,图1所示的设备侧共振线圈24和设备侧电容器25相当于图2的初级共振线圈33和初级共振线圈33的杂散电容。
图1所示的共振线圈11和电容器19相当于图2所示的次级共振线圈34和次级共振线圈34的杂散电容。
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线圈12相当于图2中的次级线圈35。而且,图1所示的整流器13、DC/DC转换器14和电池15相当于图2所示的负载36。
另外,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送电、受电方式通过利用电磁场的“静电场”为支配性的临近场(瞬逝场),实现了送电和受电效率的提高。
图3是示出距电流源(磁流源)的距离与电磁场的强度的关系的图。参照图3,电磁场由3种成分构成。曲线k1是与距波源的距离成反比例的成分,被称作“辐射电场”。曲线k2是与距波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的成分,被称作“感应电场”。另外,曲线k3是与距波源的距离的3次方成反比例的成分,被称作“静电场”。
“静电场”是随着距波源的距离变化而电磁波的强度急速地减小的区域,在共振法中,利用此“静电场”为支配性的临近场(瞬逝场)进行能量(电力)的传送。即,在“静电场”为支配性的临近场中,通过使具有相同固有频率的一对共振器(例如一对LC谐振线圈)共振,将能量(电力)从一方的共振器(初级共振线圈)向另一方的共振器(次级共振线圈)传送。因为该“静电场”不将能量传播到远方,所以与通过将能量传播到远方的“辐射电场”传送能量(电力)的电磁波相比,共振法能够以更少的能量损失来进行送电。
这样,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车辆10和外部供电装置20利用电磁场的临近场的共振,在电动车辆10的受电装置40和外部供电装置20的送电装置41之间进行电力的输送、接收。
图4是示出受电装置40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受电装置4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和图5所示,受电装置40具备壳体(筐体)43、受电侧共振部27、电磁感应线圈12以及支承受电侧共振部27的支承用具46。
壳体43包括:罩45,其形成为下方开口;和盖部44,其形成为闭塞罩45的开口部。
罩45由铜等金属材料形成,抑制在共振线圈11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大范围地泄露。盖部44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
受电侧共振部27包括共振线圈11和与该共振线圈11的两端连接的电容器19。共振线圈11通过卷绕线圈线而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共振线圈11形成为是1圈以上,但是线圈线的卷绕数也可以是1圈。电容器19通过布线与共振线圈11的两端部连接。
电磁感应线圈12通过卷绕线圈线而形成,电磁感应线圈12通过电磁感应从共振线圈11接受电力。
支承用具46包括支承共振线圈11的线圈支承部件49、支承电磁感应线圈12的线圈支承部件57以及形成为筒状的基础部48。基础部48作为支承线圈支承部件57和线圈支承部件49的支承部件而发挥功能。
基础部48包括内周面53和沿共振线圈11延伸的外周面52。在内周面53上,沿内周面53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套筒(bush,衬套)54。在套筒54形成有螺纹孔。
套筒54形成为从基础部48的一方的开口缘部遍及到另一方的开口缘部,螺纹孔形成于套筒54的两端部。
在各套筒54的上端部装配有螺栓55,通过该螺栓55来固定罩45和基础部48。在各套筒54的下端部,装配有螺栓56,通过该螺栓56来固定盖部44和基础部48。此外,电容器19配置在形成为筒状的基础部48的内侧。
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形成为沿共振线圈11、电磁感应线圈12延伸。在共振线圈11的端部连接有对共振线圈11的端部和电容器19进行连接的布线。布线形成为贯通基础部48,以从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到达内周面53。
另一方面,共振线圈11通过线圈支承部件49配置为与基础部48隔开间隔。同样地,电磁感应线圈12也通过线圈支承部件57配置为与基础部48隔开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采用了圆形线圈,所以基础部48也形成为圆筒状。此外,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不限于圆形线圈,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各种形状的线圈。与此相伴,基础部48的形状当然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线圈支承部件49具备在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设置的多个支承件50,支承件50配置为在共振线圈11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
在通过多个支承件50支承的共振线圈11和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之间形成有间隙,共振线圈11配置为与外周面52隔开间隔。
线圈支承部件57具备支承件51,该支承件51在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设置有多个,支承电磁感应线圈12。通过电磁感应线圈12被多个支承件51支承,电磁感应线圈12配置为与外周面52隔开间隔。
基础部48、支承件50以及支承件51均由树脂材料形成,形成支承件50和支承件51的树脂采用了介质损耗因数(dielectric tangent,介质损耗角正切)比形成基础部48的树脂的介质损耗因数小的树脂。此外,介质损耗因数例如能够通过电桥法和/或谐振法来测定。
基础部48例如由氨基甲酸乙酯、ABS树脂(包含丙烯腈、丁二烯以及苯乙烯的3成分的热可塑性树脂)、FRP树脂等形成。所谓FRP树脂是使用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来使环氧树脂和/或聚酯树脂固化而得到的。
支承件50例如由聚四氟乙烯(特氟隆,注册商标)等氟树脂、PP(聚丙烯(polypropylene))、SPS陶瓷等形成。此外,SPS陶瓷是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法而得到的耐火陶瓷。支承件51由与支承件50相同的材料形成。
通过减小支承件50的介质损耗因数,在电流流动于共振线圈11中时,能够将在支承件50和共振线圈11的接触部分产生的介质损耗抑制为较小。
另外,因为也将支承件51的介质损耗因数抑制为较小,所以也能够将在支承件51和电磁感应线圈12的接触部分产生的介质损耗抑制为较小。
因为基础部48配置为与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隔开间隔,所以能够将在基础部48产生的介质损耗抑制为较小。进而,通过由不同的树脂材料来形成基础部48和支承件50、51,并使基础部48采用介质损耗因数比较高的材料,能够实现基础部48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图6是示出支承件50、支承件51以及两者周围的构造的立体图。如该图6所示,在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槽部58,在该槽部5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突出部59。
支承件50包括:基部60,其装配于槽部58,沿外周面52的周向延伸;突起部61,其形成为从该基部60朝向外侧突出;槽部62,其形成于突起部61的顶端部;以及螺栓63,其将基部60固定于基础部48。
槽部58和突出部59形成为沿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的排列方向延伸。在槽部58的底面形成有多个螺纹孔64,该螺纹孔64形成为与螺栓63螺纹结合。螺纹孔64形成为沿基础部48的高度方向隔开间隔。由此,能够简单地变更固定支承件50的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共振线圈11的固定位置。
支承件50的槽部62的延伸方向被设为共振线圈11的延伸方向,在槽部62装配共振线圈11的一部分。
在基部60的背面形成有用来接受突出部59的槽部。基部60的宽度和槽部58的槽宽度实质上一致,基部60的侧面与槽部58的内侧面接触。在将支承件50装配在基础部48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支承件50的定位,实现了作业者的作业负担的减轻。
支承件51也与支承件50同样地形成。具体而言,支承件51包括:基部65,其装配于槽部58,且沿外周面52的周向延伸;突起部66,其形成为从基部60朝向外侧延伸;槽部67,其形成于突起部66的顶端部;以及螺栓68,其将基部65固定于基础部48。
槽部67形成为能够接受电磁感应线圈12的一部分。螺栓68装配于螺纹孔64,来将支承件51固定于基础部48。
如上所述,因为螺纹孔64沿基础部48的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所以能够适当地变更支承件50和支承件51的间隔。
这样,支承件50和支承件51设置为能够相互相对地移动。由此,通过调整支承件50和支承件51的固定位置,能够调整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的间隔。
图7是示出在电力传送时、在共振线圈11中流动的电流量与共振线圈11的位置的关系的曲线图。
该曲线图的纵轴表示电流量,横轴表示共振线圈11的位置。横轴的“PM1”表示共振线圈11中的位于线圈线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点。“P1”和“P2”表示共振线圈11的端部。此外,在该共振线圈11的端部连接有布线。
而且,将中间点PM1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设为中央区域R1,将端部P1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设为端部区域R2。进而,将端部P2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设为端部区域R3。
图7所示的曲线L1~L6表示电流分布,例如,曲线L2表示从曲线L1所示的状态经过极短时间后的电流分布。同样地,曲线L3、L4、L5、L6表示从曲线L2、L3、L4、L5所示的状态经过极短时间后的电流分布。
如该图7所示,流动于共振线圈11中的电流的振幅在中间点PM1最大,在端部P1和端部P2的电流的振幅最小。
与此相伴,可知流动于中央区域R1的电流量比流动于端部区域R2和端部区域R3的电流量多。
图8是示出共振线圈11和多个支承件50的剖视图。如该图8所示,共振线圈11通过支承件50A~50H来支承。
图9是共振线圈11的展开图。该图9所示的接触部SA、SB、SC、SD、SE、SF、SG、SH表示共振线圈11与支承件50A、50B、50C、50D、50E、50F、50G、50H的接触部分。
此处,支承件50A、50B、50C、50H与共振线圈11中的位于中央区域R1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支承件50D、50E、50G、50F与共振线圈11中的位于端部区域R2、R3的部分接触。
而且,从该图9可知,接触部SA、SB、SC、SH的面积比Sd、SE、SF、SG的接触面积小。
这样,在共振线圈11中的流动的电流量多的部分,通过使支承件50与共振线圈11的接触面积减小,能够实现介质损耗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共振线圈11中的流动的电流量少的部分,通过使支承件50和共振线圈11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良好地固定共振线圈11。
接着,使用图10等,对送电装置4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1是送电装置4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送电装置41具备壳体70、送电侧共振部28、电磁感应线圈23以及支承送电侧共振部28的支承用具76。
壳体70包括:罩72,其形成为在上方开口;和盖部71,其形成为闭塞罩72的开口部。
罩72也由铜等金属材料形成,抑制在共振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大范围地泄露。盖部71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
送电侧共振部28具备共振线圈24和与该共振线圈24的两端部连接的电容器25。共振线圈24通过卷绕线圈线来形成。共振线圈24的线圈的卷绕数能够适当地变更。电容器25通过布线和共振线圈24的两端部连接。
电磁感应线圈23通过卷绕线圈线来形成,电磁感应线圈23通过电磁感应来从共振线圈24接受电力。
支承用具76包括支承共振线圈24的线圈支承部件73、支承电磁感应线圈23的线圈支承部件74以及形成为筒状的基础部75。基础部48包括内周面78和沿共振线圈24延伸的外周面79。基础部75作为对线圈支承部件73和线圈支承部件74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发挥功能。
在内周面78,沿内周面78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套筒80。在套筒80形成有螺纹孔。
套筒80形成为从基础部75的一方的开口缘部遍及到另一方的开口缘部,螺纹孔形成在套筒80的两端部。在各套筒80的上端部装配有螺栓81,通过该螺栓81来固定盖部71和基础部75。在套筒80的下端部装配有螺栓82,通过该螺栓82来固定罩72和基础部75。此外,电容器25配置在形成为筒状的基础部75内。
基础部75的外周面79形成为沿共振线圈24、电磁感应线圈23延伸。在共振线圈24的端部连接有对共振线圈24和电容器25进行连接的布线。该布线形成为贯通基础部75,以从基础部75的外周面79到达内周面78。
另一方面,共振线圈24通过线圈支承部件73配置为与基础部75隔开间隔。同样地,电磁感应线圈23也通过线圈支承部件74配置为与基础部75隔开间隔。此外,在送电装置41中,电磁感应线圈23、共振线圈24以及基础部75的形状当然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线圈支承部件73设置于外周面79,包括支承共振线圈24的多个支承件77,共振线圈24通过支承件77配置为与外周面79隔开间隔。
线圈支承部件74在基础部75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包括支承电磁感应线圈23的支承件83。电磁感应线圈23通过多个支承件83配置为与外周面79隔开间隔。
基础部75、支承件77以及支承件83均由树脂材料形成。形成支承件77和支承件83的树脂的介质损耗因数比形成基础部48的树脂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基础部75例如由氨基甲酸乙酯、ABS树脂(包含丙烯腈、丁二烯以及苯乙烯的3成分的热可塑性树脂)、FRP树脂等形成。所谓FRP树脂是使用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来使环氧树脂和/或聚酯树脂固化而得到的。
支承件77例如由聚四氟乙烯(特氟隆,注册商标)等氟树脂PP(聚丙烯(polypropylene))、SPS陶瓷等形成。此外,SPS陶瓷是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法得到的耐火陶瓷。支承件83由与支承件77相同的材料形成。
由此,在电力传送时,能够实现在支承件77和支承件83产生的介质损耗的降低。
进而,通过使用廉价的树脂材料来形成基础部75,能够实现送电装置4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图12是示出支承件77和支承件83的立体图。如该图12所示,在基础部75的外周面79也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槽部94,在该槽部9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突出部93。
支承件77包括:基部84,其装配于槽部94,沿外周面79的周向延伸;突起部85,其形成为从该基部84朝向外侧突出;槽部86,其形成于突起部85的顶端部;以及螺栓87,其将基部84固定于基础部75。
槽部94和突出部93形成为沿电磁感应线圈23和共振线圈24的排列方向延伸。在槽部94的底面形成有多个螺纹孔88,该螺纹孔88形成为与螺栓87螺纹结合。螺纹孔88形成为在基础部75的高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由此,能够容易地变更固定支承件77的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共振线圈24的固定位置。
支承件77的槽部86的延伸方向被设为共振线圈24的延伸方向,在槽部86装配共振线圈24的一部分。
在基部84的背面形成有用来接受突出部93的槽部。基部84的宽度和槽部94的槽宽度实质上一致,基部84的侧面与槽部94的内侧面接触。在将支承件77装配在基础部75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支承件77的定位,实现了作业者的作业负担的减轻。
支承件83也与支承件77同样地形成。具体而言,支承件83包括:基部89,其装配于槽部94,沿外周面79的周向延伸;突出部90,其形成为从基部89朝向外侧延伸;槽部91,其形成于突出部90的顶端部;以及螺栓92,其将基部89固定于基础部75。
槽部91形成为能够接受电磁感应线圈23的一部分。螺栓92也装配于螺纹孔88,将支承件83固定于基础部75。
如上所述,因为螺纹孔88在基础部75的高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所以能够适当地变更支承件83和支承件77的间隔。
这样,支承件83和支承件77设置为能够相互相对地移动。由此,通过调整支承件77和支承件83的固定位置,能够调整电磁感应线圈23和共振线圈24的间隔。
图13是示出在电力传送时、在共振线圈24中流动的电流量与共振线圈24的位置的关系的曲线图。
该曲线图的纵轴表示电流量,横轴表示共振线圈24的位置。横轴的“PM2”表示共振线圈24中位于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点。“P3”和“P4”表示共振线圈24的端部。此外,在该共振线圈24的端部连接有布线。
而且,将中间点PM2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设为中央区域R6,将端部P3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设为端部区域R4。进而,将端部P4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设为端部区域R5。
图13所示的曲线L7~L12示出电流分布,例如,曲线L8示出从曲线L7所示的状态经过极短时间后的电流分布。同样地,曲线L9、L10、L11、L12示出从曲线L8、L9、L10、L11所示的状态经过极短时间后的电流分布。
如该图13所示,在共振线圈24中流动的电流的振幅在中间点PM2最大,在端部P3和端部P4的电流的振幅最小。
与此相伴,可知流动于中央区域R6的电流量比流动于端部区域R4和端部区域R5的电流量多。
图15是示出共振线圈24和多个支承件77的剖视图。如该图15所示,共振线圈24通过支承件77A~77H来支承。
图14是共振线圈24的展开图。该图14所示的接触部PA、PB、PC、PD、SE、PF、PG、PH表示共振线圈24与支承件77A、77B、77C、77D、77E、77F、77G、77H的接触部分。
此处,支承件77A、77B、77C、77H与共振线圈24中位于中央区域R6的部分接触。另一方面,支承件77D、77E、77G、77F与共振线圈24中位于端部区域R4、R5的部分接触。
而且,如从该图14可知那样,接触部PA、PB、PC、PH的面积比PD、SE、PF、PG的接触面积小。
这样,在共振线圈24中流动的电流量多的部分,通过使支承件77与共振线圈24的接触面积减小,能够实现介质损耗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共振线圈24中流动电流量少的部分,通过使支承件77与共振线圈24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良好地固定共振线圈24。
此外,图16是示出支承件50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在该图16所示的例子中,受电装置40包括使支承件50沿基础部48的高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100。
驱动装置100包括:马达101;花键轴(spline)102,其通过该马达101来进行旋转,并且在周面形成有螺纹槽;以及接受部104,其设置于支承件50,且与花键轴102的螺纹槽啮合。在支承件51形成有供花键轴102插入的贯通孔105。
而且,通过马达101使花键轴102旋转,从而设置有接受部104的支承件50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调整支承件51和支承件50的间隔。
图17是示出支承件77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如该图17所示,送电装置41包括使支承件77沿基础部75的高度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110。
驱动装置110包含:马达111;花键轴112,其通过该马达111来进行旋转,并且在周面形成有螺纹槽;以及接受部114,其设置于支承件77,且与花键轴112的螺纹槽啮合。在支承件83形成有供花键轴112插入的贯通孔115。
而且,通过驱动装置110使花键轴112旋转,从而设置有接受部114的支承件77沿上下方向移动。
与此相伴,能够调整电磁感应线圈23和共振线圈24之间的间隔。
(实施方式2)
使用图18至图25,对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送电装置41以及包括受电装置40、送电装置41的电力传送系统进行说明。此外,在上述图18至图25所示的结构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17所示的结构相同或者相当的结构,有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图18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18所示,受电装置40包括:受电侧共振部27;电磁感应线圈12;壳体43,其收置受电侧共振部27和电磁感应线圈12;支承用具46,其对受电侧共振部27和电磁感应线圈12进行固定;以及流路规定部件120,其装配于该支承用具46。流路规定部件120配置在形成为筒状的支承用具46的外周面。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剖视图。此外,在该图19中,省略了电容器19。
如该图19所示,流路规定部件120包括沿外周面52延伸的环状的主体部121、连接于该主体部121的供给管122、连接于该主体部121的排气管123以及设置于供给管122内的风扇124。
主体部121沿共振线圈11延伸,在主体部121和基础部48的外周面52之间形成有冷媒流通路127。
此外,在罩45上形成有开口部125和开口部126。供给管122连接于开口部126,排气管123连接于开口部125。
风扇124作为将冷却风供给到冷媒流通路127内的冷媒供给器发挥功能,将受电装置40的外部的空气供给到冷媒流通路127内。在供给管122和主体部121的连接部形成有开口部128。开口部128形成于与共振线圈11的中间点PM1相对的位置。
在共振线圈11的中间点PM1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流动的电流量比在共振线圈11的其他的部分流动的电流量多。
在该受电装置40中,通过将来自供给管122的冷却风吹送到中间点PM1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来抑制中间点PM1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的温度上升。其后,冷却风在冷媒流通路127内流动,冷却共振线圈11。其后,冷却风从排气管123排出到外部。
图20是示出流路规定部件12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如该图20和上述图19所示,流路规定部件120形成为覆盖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并且沿共振线圈11和电磁感应线圈12延伸。流路规定部件120和共振线圈11、电磁感应线圈12配置为相互隔开间隔,实现了在流路规定部件120产生的介质损耗的降低。
此外,流路规定部件120由树脂材料形成。形成流路规定部件120的树脂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比形成支承件50的树脂的介质损耗因数大,流路规定部件120由廉价的树脂材料形成。
共振线圈11和流路规定部件120之间的距离L8比共振线圈11和基础部48之间的距离L9小,实现了冷媒流通路127的紧凑化。
此外,因为流路规定部件120的厚度比基础部48的厚度薄,所以实现了在流路规定部件120产生的介质损耗的降低。
图21是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装置41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21所示,送电装置41包括:送电侧共振部28;电磁感应线圈23;壳体70,其收置送电侧共振部28和电磁感应线圈23;支承用具76,其对送电侧共振部28和电磁感应线圈23进行保持;以及流路规定部件130,其装配于该支承用具76。此外,流路规定部件130装配在形成为筒状的基础部75的外周面。
图22是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装置41的剖视图。此外,在该图22中也省略电容器。
如该图22所示,流路规定部件130包括沿外周面79延伸的环状的主体部131、连接于该主体部131的供给管132、连接于该主体部131的排气管133以及设置于供给管132内的风扇134。
主体部131沿共振线圈24延伸,在主体部131和基础部75的外周面79之间形成有冷媒流通路137。此外,在罩72上形成有开口部135和开口部136。供给管132连接于开口部136,排气管133连接于开口部135。
风扇134作为将冷却风供给到冷媒流通路137内的冷媒供给器来发挥功能,将送电装置41的外部的空气供给到冷媒流通路137内。在供给管132和主体部131的连接部形成有开口部138。开口部138形成于与共振线圈24的中间点PM2相对的位置。
在共振线圈24的中间点PM2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流动的电流量比在共振线圈24的其他的部分流动的电流量多。
在该送电装置41中,通过对中间点PM2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吹送来自供给管132的冷却风,来抑制中间点PM2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的温度上升。其后,冷却风在冷媒流通路137内流动,冷却共振线圈24。其后,冷却风从排气管133排出到外部。
图23是示出冷媒流通路137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如该图23和上述图22所示,流路规定部件130形成为覆盖电磁感应线圈23和共振线圈24并且沿电磁感应线圈23和共振线圈24延伸。流路规定部件130和电磁感应线圈23配置为互相隔开间隔,流路规定部件130和共振线圈24配置为互相隔开间隔。由此,实现了在流路规定部件130产生的介质损耗的降低。
此外,流路规定部件130也由树脂材料形成。形成流路规定部件130的树脂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比形成支承件77的树脂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大,流路规定部件130由廉价的树脂材料形成。
共振线圈24和流路规定部件130之间的距离L10比基础部75和共振线圈24之间的距离L11小,实现了冷媒流通路127的紧凑化。此外,因为流路规定部件130的厚度比基础部75的厚度薄,所以实现了在流路规定部件130产生的介质损耗的降低。
图2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受电装置40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在该图24所示的例子中,受电装置40具备:基础部48,其形成为筒状;共振线圈11,其配置于基础部48的内周面53侧;多个支承件50,其设置于内周面53;以及流路规定部件120,其为筒状,且配置于比共振线圈11靠内一侧。受电装置40还具备:电磁感应线圈12,其配置于内周面53侧;多个支承件51,其配置于内周面53,支承电磁感应线圈12;供给管140;以及排气管141。
流路规定部件120形成为沿共振线圈11延伸,在流路规定部件120和内周面53之间形成有冷媒流通路127。
在基础部48形成有开口部142、144。在罩45中,在与开口部14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143,在与开口部144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145。
供给管140配置为连接开口部142和开口部143,在供给管140内配置有风扇124。排气管141配置为连接开口部144和开口部145。开口部142设置于与共振线圈11的中间点PM1相对的位置。
由此,来自风扇124的冷却风首先被吹送到共振线圈11中的中间点PM1和位于所述中间点PM1周围的部分,抑制中间点PM1和位于其周围的部分成为高温。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送电装置41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在该图25所示的例子中,送电装置41具备:基础部75,其形成为筒状;共振线圈24,其配置于基础部75的内周面78侧;多个支承件77,其设置于内周面78;以及流路规定部件130,其配置于比共振线圈24靠内一侧,且为环状。送电装置41还具备:电磁感应线圈23,其配置于内周面78侧;支承件77,其在内周面78设置有多个,支承电磁感应线圈23;供给管156;以及排气管153。
流路规定部件130形成为沿电磁感应线圈23和共振线圈24延伸,在流路规定部件130和内周面78之间形成有冷媒流通路137。
在基础部75形成有开口部154、158,在罩72中的与开口部154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155,在罩72中的与开口部158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159。
供给管156形成为连接开口部158和开口部159,在供给管156内配置有风扇134。排气管153形成为连接开口部154和开口部153。
开口部158配置为与共振线圈24的中间点PM2和位于所述中间点PM2周围的部分相对。由此,能够抑制共振线圈24中的中间点PM2和位于所述中间点PM2的周围的部分成为高温。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对采用了共振线圈来作为从电磁场接受电力的部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从电磁场接受电力的部件,可以采用棒状的天线和/或鱼骨形状的天线。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示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动车辆,11、24共振线圈,12、23电磁感应线圈,13整流器,14转换器,15电池,16功率控制单元,17马达单元,19、25电容器,20外部给电装置,21交流电源,22高频电力驱动器,26控制部,27受电侧共振部,28送电侧共振部,31高频电源,32初级线圈,33初级共振线圈,34次级共振线圈,35次级线圈,36负载,40受电装置,41送电装置,42停车位,43、70壳体,44、71盖部,45、72罩,46、76支承用具,48、75基础部,49、57、73、74线圈支承部件,50、50A~50H、51、77、77A~77H、83支承件,52、79外周面,53、78内周面,54、80套筒,55、56、63、68、81、87、92螺栓,58、62、67、86、91、94槽部,59、90、93突出部,60、65、84、89基部,61、66、85突起部,64、88螺纹孔,100、110驱动装置,101、111马达,102、112花键轴,104、114接受部,105、115贯通孔,120流路规定部件,121、131主体部,122、132、140、156供给管,123、133、141、153排气管,124、134风扇,127、137冷媒流通路。

Claims (19)

1.一种受电装置,具备:
车辆侧共振部(27),其搭载于车辆,且与在外部设备设置的设备侧共振部(28)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和
车辆侧支承用具(46),其包括第1支承部件(49)和第2支承部件(48),所述第1支承部件(49)对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进行支承,所述第2支承部件(48)配置为与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隔开间隔,且对所述第1支承部件(49)进行支承,
所述第1支承部件(49)的介质损耗因数比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包括卷绕第1线圈线而形成的第1共振线圈(11),
所述第2支承部件(48)包括沿所述第1共振线圈(11)延伸的周面,
所述第1支承部件(49)包括多个车辆侧支承件(50),所述多个车辆侧支承件(50)设置于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所述周面,并且配置为在所述第1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对所述第1共振线圈(11)进行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1共振线圈(11)包括:中间区域,其包括所述第1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位于所述中央部的周围的部分;和端部区域,其包括所述第1线圈线的端部和位于所述端部的周围的部分,
所述第1支承部件(49)包括:第1支承件,其对所述第1共振线圈(11)中的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和第2支承件,其对所述第1共振线圈(11)中的位于所述端部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
所述第1支承件与所述第1共振线圈(11)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2支承件与所述第1共振线圈(11)的接触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侧支承件(5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2支承部件(4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2支承部件(48)形成为筒状,
所述受电装置还具备:由树脂形成的第1通路形成部件,其配置为与所述第1共振线圈(11)隔开间隔,在该第1通路形成部件与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所述周面之间形成对所述第1共振线圈(11)进行冷却的第1冷媒流通路;和冷媒供给器,其将冷媒供给到所述第1冷媒流通路,
所述第1通路形成部件的厚度比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厚度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1通路形成部件和所述第1共振线圈(11)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2支承部件(48)和所述第1共振线圈(11)之间的距离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包括卷绕第1线圈线而形成的第1共振线圈(11),
所述第2支承部件(48)包括沿所述第1共振线圈(11)延伸的周面,
所述受电装置还具备:第1电磁感应线圈,其沿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所述周面延伸,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第1共振线圈(11)隔开间隔,能够通过电磁感应从所述第1共振线圈(11)接受电力;和第3支承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所述周面,且对所述第1电磁感应线圈进行支承,
所述第1支承部件(49)和所述第3支承部件设置为其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地移动,以使得能够调整所述第1共振线圈(11)和所述第1电磁感应线圈的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1支承部件(49)由氟树脂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包括卷绕第1线圈线而形成的第1共振线圈(11),
所述第2支承部件(48)形成为筒状,并且包括沿所述第1共振线圈(11)延伸的内周面,
所述第1共振线圈(11)配置于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内周面侧。
10.一种送电装置,具备:
设备侧共振部(28),其与搭载于车辆的车辆侧共振部(27)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和
设备侧支承用具,其包括第4支承部件(73)和第5支承部件(75),所述第4支承部件(73)对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进行支承,所述第5支承部件(75)配置为与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隔开间隔,且对所述第4支承部件(73)进行支承,
所述第4支承部件(73)的介质损耗因数比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包括卷绕第2线圈线而形成的第2共振线圈(24),
所述第5支承部件(75)包括沿所述第2共振线圈(24)延伸的周面,
所述第4支承部件(73)包括多个设备侧支承件(77),所述多个设备侧支承件(77)设置于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所述周面,并且配置为在所述第2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对所述第2共振线圈(24)进行支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2共振线圈(24)包括:中间区域,其包括所述第2线圈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位于所述中央部的周围的部分;和端部区域,其包括所述第2线圈线的端部和位于所述端部的周围的部分,
所述第4支承部件(73)包括:第3支承件,其对所述第2共振线圈(24)中的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和第4支承件,其对所述第2共振线圈(24)中的位于所述端部区域的部分进行支承,
所述第3支承件和所述第2共振线圈(24)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4支承件和所述第2共振线圈(24)的接触面积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设备侧支承件(77)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5支承部件(75)。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5支承部件(75)形成为筒状,
所述送电装置还具备:由树脂形成的第2通路形成部件,其配置为与所述第2共振线圈(24)隔开间隔,在该第2通路形成部件和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所述周面之间形成对所述第2共振线圈(24)进行冷却的第2冷媒流通路;和冷媒供给器,其将冷媒供给到所述第2冷媒流通路,
所述第2通路形成部件的厚度比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厚度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2通路形成部件和所述第2共振线圈(24)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5支承部件(75)和所述第2共振线圈(24)之间的距离短。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包括卷绕第2线圈线而形成的第2共振线圈(24),
所述第5支承部件(75)包括沿所述第2共振线圈(24)延伸的周面,
所述送电装置还具备:第2电磁感应线圈,其沿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所述周面延伸,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第2共振线圈(24)隔开间隔,能够通过电磁感应从所述第2共振线圈(24)接受电力;和第6支承部件(83),其设置于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所述周面,对所述第2电磁感应线圈进行支承,
所述第4支承部件(73)和所述第6支承部件(83)设置为其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地移动,以使得能够调整所述第2共振线圈(24)和所述第2电磁感应线圈的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4支承部件(73)由氟树脂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包括卷绕第2线圈线而形成的第2共振线圈(24),
所述第5支承部件(75)形成为筒状,并且包括沿所述第2共振线圈(11)延伸的内周面,
所述第2共振线圈(24)配置在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内周面侧。
19.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具备:
送电装置,其包括设备侧共振部(28)和设备侧支承用具,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设置于车辆外部的设备,所述设备侧支承用具对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进行支承;和
受电装置,其包括车辆侧共振部(27)和车辆侧支承用具(46),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搭载于车辆,与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通过电磁场进行共振,所述车辆侧支承用具(46)对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进行支承,
所述车辆侧支承用具(46)包括:第1支承部件(49),其对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进行支承;和第2支承部件(48),其配置为与所述车辆侧共振部(27)隔开间隔,对所述第1支承部件(49)进行支承,
所述设备侧支承用具包括:第4支承部件(73),其对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进行支承;和第5支承部件(75),其配置为与所述设备侧共振部(28)隔开间隔,对所述第4支承部件(73)进行支承,
所述第1支承部件(49)的介质损耗因数比所述第2支承部件(48)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所述第4支承部件(73)的介质损耗因数比所述第5支承部件(75)的介质损耗因数小。
CN201180071956.5A 2011-06-27 2011-06-27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Pending CN1036359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4636 WO2013001586A1 (ja) 2011-06-27 2011-06-27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5980A true CN103635980A (zh) 2014-03-12

Family

ID=4742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1956.5A Pending CN103635980A (zh) 2011-06-27 2011-06-27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31217B2 (zh)
EP (4) EP2725592B1 (zh)
JP (1) JP5673822B2 (zh)
CN (1) CN103635980A (zh)
WO (1) WO2013001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9174B2 (ja) * 2012-02-23 2016-10-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用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6043462B2 (ja) * 2012-09-27 2016-12-14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車両給電装置
GB2512855A (en) 2013-04-09 2014-10-15 Bombardier Transp Gmbh Receiving device for receiving a magnetic field and for producing electric energy by magnetic induction
GB2512862A (en) 2013-04-09 2014-10-15 Bombardier Transp Gmbh Receiving device with coil of electric line for receiving a magnetic field and for producing electric energy by magnetic induction
JP6257924B2 (ja) * 2013-05-28 2018-0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イルユニット
JP6280698B2 (ja) * 2013-05-28 2018-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イルユニット
KR102108545B1 (ko) * 2013-08-30 202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수신 디바이스 및 무선전력 전송 장치
GB2534114A (en) * 2014-09-30 2016-07-20 Drayson Tech (Europe) Ltd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10029551B2 (en) * 2015-11-16 2018-07-24 Kubota Corporation Electric work vehicle,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work vehicle and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DE102019212277A1 (de) * 2018-11-05 2020-05-0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JP7172900B2 (ja) * 2019-07-26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走行中給電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3976A (ja) * 2008-09-19 2010-04-02 Yazaki Corp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装置の通信コイル構造
WO2010038326A1 (ja) * 2008-10-01 2010-04-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JP2010268660A (ja) * 2009-05-18 2010-11-25 Toyota Motor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システム
US20110075449A1 (en) * 2008-03-31 2011-03-31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Compact Power Transformer Components,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534771A (zh) * 2011-05-19 2014-01-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46B2 (ja) * 1988-01-25 1996-0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超電導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0479206A (ja) * 1990-07-20 1992-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高圧絶縁トランスの製造方法
JPH04186811A (ja) * 1990-11-21 1992-07-03 Origin Electric Co Ltd モールド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711963T2 (de) * 1996-01-30 2002-11-2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Verbind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in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JPH11243015A (ja) * 1998-02-24 1999-09-07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表面実装型インダクタ
US7741734B2 (en) 2005-07-12 2010-06-2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ireless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US7825543B2 (en) 2005-07-12 2010-11-0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CN103384095B (zh) 2007-03-27 2016-05-18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设备
US7446532B1 (en) * 2007-07-18 2008-11-04 Varian, Inc. Arched saddle-shaped NMR RF coils
JP2011204836A (ja) 2010-03-25 2011-10-13 Toyota Motor Corp コイルユニット、非接触電力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送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5449A1 (en) * 2008-03-31 2011-03-31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Compact Power Transformer Components,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0073976A (ja) * 2008-09-19 2010-04-02 Yazaki Corp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装置の通信コイル構造
WO2010038326A1 (ja) * 2008-10-01 2010-04-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JP2010268660A (ja) * 2009-05-18 2010-11-25 Toyota Motor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システム
CN103534771A (zh) * 2011-05-19 2014-01-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25592A1 (en) 2014-04-30
JPWO2013001586A1 (ja) 2015-02-23
JP5673822B2 (ja) 2015-02-18
WO2013001586A1 (ja) 2013-01-03
EP2983182B1 (en) 2017-01-11
EP2983182A1 (en) 2016-02-10
EP2996123B1 (en) 2017-06-14
EP2983181B1 (en) 2018-06-06
EP2725592A4 (en) 2015-01-14
US9531217B2 (en) 2016-12-27
EP2996123A1 (en) 2016-03-16
EP2725592B1 (en) 2016-07-20
EP2983181A1 (en) 2016-02-10
US20140111002A1 (en)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5980A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CN103347730B (zh) 车辆及外部供电装置
CN103534771A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EP2763149B1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KR101750149B1 (ko) 차량
KR101108925B1 (ko) 비접촉 전력 전송 장치
JP5365306B2 (ja) 無線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US9917478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ption device and power transfer system
KR20150006874A (ko) 차량
CN103827996B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CN103620712A (zh)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CN103826907A (zh) 送电装置、车辆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JP2011204836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非接触電力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送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