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3114A -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3114A
CN103633114A CN201310464338.8A CN201310464338A CN103633114A CN 103633114 A CN103633114 A CN 103633114A CN 201310464338 A CN201310464338 A CN 201310464338A CN 103633114 A CN103633114 A CN 103633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pixel
bottom emission
emission pix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43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3114B (zh
Inventor
谢信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33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3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3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3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3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stacked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具有一前观看面以及一后观看面。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第二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第一、第二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及第二单元区域。第一、第二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第一、第二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于基板上。每一第一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每一第二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

Description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发光式有机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是一种自发光性(Emissive)的显示器。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广视角、高响应速度(约为液晶的百倍以上)、重量轻、可随硬设备小型化及薄型化、高发光效率、高演色性(Color rendering index)以及面光源等特性。因此,有机发光元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世代的新型平面显示器。
目前,有机发光显示器依照其发光的方向,可分为向上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向下发光型有机发光显示器,而此两种型态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皆只能由单一方向显示。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若要制作双面发光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是将两个有机发光显示器反过来对向组装。然而,以上述方法制作的双面发光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制作成本高且厚度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具有与传统单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相当的重量及厚度,且具有提高的分辨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具有前观看面以及后观看面。所述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单元区域。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每一个第一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每一个第二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具有一前观看面以及一后观看面。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单元区域。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每一个第一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每一个第二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下发光像素单元。多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且每一上发光像素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与第一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的反射阳极、位于反射阳极上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以及位于第一有机发光层上的透明阴极。多个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基板上,且每一下发光像素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元件、与第二控制元件电性连接的透明阳极、位于透明阳极上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以及位于第二有机发光层上的反射阴极。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所提出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中,通过将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以特定排列方式排列于同一基板上,使得相较于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来说不会有增加重量或厚度的问题,且具有分辨率提高至1.5~2倍的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等效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等效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等效示意图;
图11是图7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等效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中一个下发光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中一个下发光像素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中一个下发光像素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20、30、40: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10F、20F、30F:前观看面
10B、20B、30B:后观看面            100、200、300:基板
102、202:像素层                   301:平坦层
303:绝缘层
400、R、R’、G、G’、B、B’:上发光像素单元
402:反射阳极                      403:反射金属材料
404、504:有机发光层               405:金属氧化物材料
406:透明阴极                      407:薄金属材料
500、r、r’、g、g’、b、b’:下发光像素单元
502:透明阳极                      506、506’:反射阴极
507:厚金属材料
B1、B1’、G1、G1’、R1、R1’:前显示单元
b1、b1’、g1、g1’、r1、r1’:后显示单元
C1、C2、C3、C4、C1’、C2’、C3’、C4’、C5’、C6’:列
CS1、CS2:电容器                  D1、D2:控制元件
DL1、DL2:数据线                  OLED1、OLED2:有机发光元件
P1、P2、P1’、P2’:单元区域      PL1、PL2:电源线
SL1、SL2:扫描线                  T1、T1’、T2、T2’:主动元件
L1、L2、L3、L4、L1’、L2’、L3’、L4’:行
Le1、Le2:光线                    W1、W2:接触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等效示意图。图5是图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等效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具有前观看面10F以及后观看面10B。换言之,通过前观看面10F或后观看面10B,使用者都可观看到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所显示的影像。
在本实施例中,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以及像素层102,其中像素层102包括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及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如此一来,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可显示出红色、绿色及蓝色。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应理解,可依实际设计的需求而调整发光像素单元的颜色。
另外,基板100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区域P1及多个第二单元区域P2。在图1的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单元区域P1中设置有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而每一第二单元区域P2中设置有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详细而言,较佳的是第一单元区域P1与第二单元区域P2交替排列,以使得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与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均匀地分布于基板100上。换言之,在同一列的方向上,第一单元区域与第二单元区域的排列顺序为第一单元区域P1、第二单元区域P2、第一单元区域P1、第二单元区域P2……;或是第二单元区域P2、第一单元区域P1、第二单元区域P2、第一单元区域P1……。
更详细而言,请参照图1,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与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于基板100上排列成多列C1~C4以及多行L1~L4,且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皆交替排列在同一列(即列C2及列C4)。从另一观点而言,在第一单元区域P1中,在行L1上依序排列有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及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且在行L2上依序排列有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及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而第二单元区域P2中,在行L1上依序排列有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及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且在行L2上依序排列有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及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当使用者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前观看面10F观看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是通过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如图3所示。换言之,此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是通过设置在第一单元区域P1内的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及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设置在第二单元区域P2内的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
进一步而言,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当图3中的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的光线从前观看面10F射出时,该些光线会等效地构成多个第一前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前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前显示单元B1,如图4所示。换言之,以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为例,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将对应一个第一前显示单元R1。从另一观点而言,此时,使用者眼中所看到的影像即由多个第一前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前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前显示单元B1构成。另外,第一前显示单元R1、第二前显示单元G1以及第三前显示单元B1交错排列,其中第一前显示单元R1与第三前显示单元B1交替排列于第一列与第三列而第二前显示单元G1单独排列于第二列与第四列,此使得与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相比,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前观看面10F的分辨率可提高1.5倍。详细而言,由于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设计是将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前观看面的影像,而将另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后观看面的影像,使得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及后观看面的分辨率皆会降低50%,但在本案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中,通过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图3所示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使得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前观看面10F的分辨率可进一步提高1.5倍。
同样地,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5,当使用者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后观看面10B观看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是通过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如图5所示。换言之,此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是通过设置在第一单元区域P1内的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及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设置在第二单元区域P2内的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5及图6,如前文所述,当图5中的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的光线从后观看面10B射出时,该些光线会等效地构成多个第一后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后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后显示单元b1,如图6所示。换言之,以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为例,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将对应一个第一后显示单元r1。从另一观点而言,此时,使用者眼中所看到的影像即由多个第一后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后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后显示单元b1构成。另外,第一后显示单元r1、第二后显示单元g1以及第三后显示单元b1同样交错排列,其中第一后显示单元r1与第三后显示单元b1交替排列于第一列与第三列而第二后显示单元g1单独排列于第二列与第四列,此使得与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相比,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后观看面10B的分辨率可提高1.5倍。详细而言,由于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设计是将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前观看面的影像,而将另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后观看面的影像,使得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及后观看面的分辨率皆会降低50%,但在本案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中,通过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以图5所示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使得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后观看面10B的分辨率可进一步提高1.5倍。
基于第一实施例可知,通过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中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与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的排列,使得不论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的前观看面10F或后观看面10B的分辨率均可提高至1.5倍。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图9是图7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的等效示意图。图11是图7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后观看面的等效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7及图8,本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具有前观看面20F以及后观看面20B。换言之,通过前观看面20F或后观看面20B,使用者都可观看到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所显示的影像。
在本实施例中,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包括基板200以及像素层202,其中像素层202包括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及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如此一来,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可显示出红色、绿色及蓝色。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应理解,可依实际设计的需求而调整发光像素单元的颜色。
另外,基板200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区域P1’及多个第二单元区域P2’。在图7的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单元区域P1’中设置有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而每一第二单元区域P2’中设置有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鉴于此,本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相似,差异在于发光像素单元的排列方式。
详细而言,较佳的是第一单元区域P1’与第二单元区域P2’交替排列,以使得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均匀地分布于基板200上。换言之,在同一列的方向上,第一单元区域与第二单元区域的排列顺序为第一单元区域P1’、第二单元区域P2’、第一单元区域P1’、第二单元区域P2’......;或是第二单元区域P2’、第一单元区域P1’、第二单元区域P2’、第一单元区域P1’......。
更详细而言,请参照图7,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于基板100上排列成多列C1’~C6’以及多行L1’~L4’,其中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以及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交替排列在同一列(即列C1’及列C4’);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交替排列在同一列(即行C2’及列C5’),且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交替排列在同一列(即行C3’及行C6’)。从另一观点而言,在第一单元区域P1’中,在行L1’上依序排列有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而第二单元区域P2’中,在行L1上依序排列有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7、图8及图9,当使用者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前观看面20F观看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是通过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如图9所示。换言之,此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是通过设置在第一单元区域P1’内的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及设置在第二单元区域P2’内的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来显示影像。
进一步而言,请同时参照图9及图10,当图9中的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的光线从前观看面20F射出时,该些光线会等效地构成多个第一前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前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前显示单元B1’,如图10所示。换言之,以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为例,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将对应一个第一前显示单元R1’。从另一观点而言,此时,使用者眼中所看到的影像即由多个第一前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前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前显示单元B1’构成。另外,第一前显示单元R1’)、第二前显示单元G1’以及第三前显示单元B1’呈三角形(Delta)交错排列,此使得与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相比,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前观看面20F的分辨率可提高2倍。详细而言,由于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设计是将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前观看面的影像,而将另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后观看面的影像,故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及后观看面的分辨率皆会降低50%,但在本案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中,通过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图9所示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使得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前观看面20F的分辨率可进一步提高2倍。
同样地,请同时参照图7、图8及图11,当使用者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后观看面20B观看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是通过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如图11所示。换言之,此时,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是通过设置在第一单元区域P1’内的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设置在第二单元区域P2内的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来显示影像。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11及图12,如前文所述,当图11中的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的光线从后观看面20B射出时,该些光线会等效地构成多个第一后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后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后显示单元b1’,如图12所示。换言之,以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为例,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将对应一个第一后显示单元r1’。从另一观点而言,此时,使用者眼中所看到的影像即由多个第一后显示单元r1’、多个第二后显示单元g1’以及多个第三后显示单元b1’构成。另外,第一后显示单元r1’、第二后显示单元g1’以及第三后显示单元b1’同样呈三角形(Delta)交错排列,此使得与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相比,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后观看面20B的分辨率可提高2倍。详细而言,由于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设计是将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前观看面的影像,而将另一部分的发光像素单元用以提供后观看面的影像,故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看面及后观看面的分辨率皆会降低50%,但在本案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中,通过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以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以图11所示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使得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后观看面20B的分辨率可进一步提高2倍。
基于第二实施例可知,通过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中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与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的排列,使得不论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的前观看面20F或后观看面20B的分辨率均可提高至2倍。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及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皆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倘若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及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20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那么前述所有的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及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及G’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及B’为向上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像素单元,而所有的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及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及g’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及b’为向下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像素单元,其细部结构的说明如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中一个下发光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中一个下发光像素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3以及图14,在本实施例中,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同样具有前观看面30F及后观看面30B。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包括基板300、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值得注意的是,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可以是前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10或20;上发光像素单元400可以是前述的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G’、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或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B’;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可以是前述的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g’、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或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b’。另外,为了清楚地说明,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是以彼此邻接设置的两个像素单元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00为透明基板,其可以是软性基板(例如是塑料材质),或是硬质基板(例如是玻璃)。
在本实施例中,上发光像素单元400包括第一控制元件D1、反射阳极402、第一有机发光层404以及透明阴极406,其中反射阳极402、第一有机发光层404以及透明阴极406构成有机发光元件OLED1。
详细而言,第一控制元件D1包括主动元件T1、T1’以及电容器CS1。主动元件T1可称为开关薄膜晶体管,其与扫描线SL1以及数据线DL1电性连接。主动元件T1’可称为驱动薄膜晶体管,其与主动元件T1以及电源线PL1电性连接。电容器CS1则是与主动元件T1、T1’以及电源线PL1电性连接。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上发光像素单元400是以两个主动元件(主动元件T1、T1’)搭配一个电容器(电容器CS1)(意即2T1C)的结构为例来说明,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换言的,本发明不限每一上发光像素单元400内的主动元件与电容器的数量。另外,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还包括平坦层301,以覆盖第一控制元件D1。
反射阳极402设置在平坦层301上,并且通过接触窗W1与第一控制元件D1电性连接。绝缘层303设置于平坦层301上并且暴露出部分的反射阳极402。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阳极402包括由反射金属材料403以及金属氧化物材料405堆栈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金属材料403的材质可为银或铝,而金属氧化物材料405的材质可为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Oxide,IZO)或铝锌氧化物(aluminum doped zinc oxide,AZO)。
第一有机发光层404位于被暴露出的反射阳极402上,其包括红色有机发光材料、蓝色有机发光材料或是绿色有机发光材料。鉴于此,当第一有机发光层404包括红色有机发光材料时,则上发光像素单元400可以是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或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R’。
透明阴极406位于第一有机发光层404上。在本实施例中,透明阴极406包括薄金属材料407。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薄金属材料407是共形地形成在基板300上的膜层上(以下将详细说明),意即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与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共有薄金属材料407。更详细而言,位于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中的部分即为透明阴极406。在本实施例中,薄金属材料407例如是铝、银或镁银合金。
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包括第二控制元件D2、透明阳极502、第二有机发光层504以及反射阴极506,其中透明阳极502、第二有机发光层504以及反射阴极506构成有机发光元件OLED2。
详细而言,第二控制元件D2包括主动元件T2、T2’以及电容器CS2。主动元件T2可称为开关薄膜晶体管,其与扫描线SL1以及数据线DL2电性连接。主动元件T2’可称为驱动薄膜晶体管,其与主动元件T2以及电源线PL2电性连接。电容器CS2则是与主动元件T2、T2’以及电源线PL2电性连接。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下发光像素单元500是以两个主动元件(主动元件T2、T2’)搭配一个电容器(电容器CS2)(意即2T1C)的结构为例来说明,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换言的,本发明不限每一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内的主动元件与电容器的数量。另外,同样地,平坦层301也覆盖在第二控制元件D2上。
透明阳极502设置在平坦层301上,并且通过接触窗W2与第二控制元件D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透明阳极502包括金属氧化物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或铝锌氧化物。如此一来,在本实施例中,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中的反射阳极402的金属氧化物材料405可与下发光像素单元500的透明阳极502同时定义出,因此金属氧化物材料405与透明阳极502的材质以及厚度相同或是相似。另外,同样地,绝缘层303暴露出部分的透明阳极502。
第二有机发光层504位于被暴露出的透明阳极502上,其包括红色有机发光材料、蓝色有机发光材料或是绿色有机发光材料。鉴于此,当第二有机发光层504包括红色有机发光材料时,则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可以是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或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r’。
反射阴极506位于第二有机发光层504上。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阴极506包括由薄金属材料407与厚金属材料507堆栈而成。详细而言,薄金属材料407是共形地形成在绝缘层303、第一有机发光层404及第二有机发光层504上,因此如上所述,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与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共有薄金属材料407。更详细而言,薄金属材料407位于下发光像素单元500中的部分即为构成反射阴极506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厚金属材料507例如是铝、银或镁银合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薄金属材料407的厚度,厚金属材料507的厚度较厚,且薄金属材料407的厚度使得第一有机发光层404及第二有机发光层504所放射出的光线得以穿透薄金属材料407,而厚金属材料507的厚度则使得第二有机发光层504所放射出的光线会被厚金属材料507所反射。
在本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中,还可进一步包括覆盖上发光像素单元400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的保护层、设置于基板300对向侧的盖板、用以将上发光像素单元400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密封住的密封胶以及干燥材料其它膜层或是元件等等。
承上所述,在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中,因有机发光元件OLED1的反射阳极402通过反射金属材料403而具有反射性,以及透明阴极406具有透光性,故第一有机发光层404所放射出的光线Le1经反射阳极402反射后将往上射出。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层404所放射出的光线会由前观看面30F射出。另外,在下发光像素单元500中,因有机发光元件OLED2的透明阳极502具有透光性,以及反射阴极506通过厚金属材料507而具有反射性,故第二有机发光层504所放射出的光线Le2经反射阴极506反射后将往下射出。换言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有机发光层504所放射出的光线会由后观看面30B射出。
因此,经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的前观看面30F,使用者可观看到上发光像素单元400所显示出的影像,而经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的后观看面30B,使用者便可观看到下发光像素单元500所显示出的影像。另外,因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分别是由对应的驱动元件控制,因此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的前观看面30F以及后观看面30B可以同时显示不同的影像。另外,因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都是制作在同一基板300上,因此本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与传统单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重量、厚度相当,因此不会有增加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所存在的重量以及厚度增加的问题。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中一个下发光像素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5及图14,图15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与图14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图15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与图14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的差异仅在于,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的下发光像素单元500中构成反射阴极506’的薄金属材料407是堆栈在厚金属材料507上方,而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30的下发光像素单元500中构成反射阴极506的薄金属材料407是堆栈在厚金属材料507下方。
因此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中,因有机发光元件OLED1的反射阳极402通过反射金属材料403而具有反射性,以及透明阴极406具有透光性,故第一有机发光层404所放射出的光线Le1经反射阳极402反射后将往上射出。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层404所放射出的光线会由前观看面30F射出。另外,在下发光像素单元500中,因有机发光元件OLED2的透明阳极502具有透光性,以及反射阴极506’通过厚金属材料507而具有反射性,故第二有机发光层504所放射出的光线Le2经反射阴极506’反射后将往下射出。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有机发光层504所放射出的光线会由后观看面30B射出。
另外,经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的前观看面30F,使用者可观看到上发光像素单元400所显示出的影像,而经由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的后观看面30B,使用者便可观看到下发光像素单元500所显示出的影像。另外,因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分别是由对应的驱动元件控制,因此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的前观看面30F以及后观看面30B可以同时显示不同的影像。另外,因上发光像素单元400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500都是制作在同一基板300上,因此本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40与传统单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重量、厚度相当,因此不会有增加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所存在的重量以及厚度增加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中,通过将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以特定排列方式(如图1及图7所示)排列于同一基板上,使得相较于传统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来说不会有增加重量或厚度的问题,且具有分辨率提高至1.5~2倍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中,因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下发光像素单元分别是由对应驱动元件控制,因此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的前观测面以及后观测面可以同时显示不同的影像。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更与修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前观看面以及一后观看面,该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单元区域;
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位于该基板上;以及
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该基板上,其中,
每一个第一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且
每一个第二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单元区域以及该第二单元区域交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该些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排列成多行以及多列,且该些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该些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排列在同一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该些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的光线从该前观看面射出以构成多个第一前显示单元、多个第二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三前显示单元,且该些第一前显示单元、该些第二前显示单元以及该些第三前显示单元交错排列;以及
该些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的光线从该后观看面射出以构成多个第一后显示单元、多个第二后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三后显示单元,且该些第一后显示单元、该些第二后显示单元以及该些第三后显示单元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一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元包括:
一第一控制元件;
一反射阳极,与该第一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位于该反射阳极上;以及
一透明阴极,位于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上;
每一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二控制元件;
一透明阳极,与该第二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位于该透明阳极上;以及
一反射阴极,位于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上。
6.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前观看面以及一后观看面,该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单元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单元区域;
多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位于该基板上;以及
多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多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多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该基板上,其中,
每一个第一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且
每一个第二单元区域中设置一个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一个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一个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单元区域以及该第二单元区域交错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该些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排列成多行以及多列,该些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该些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排列在同一列,该些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该些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排列在同一列,且该些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以及该些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排列在同一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该些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的光线从该前观看面射出以构成多个第一前显示单元、多个第二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三前显示单元,且该些第一前显示单元、该些第二前显示单元以及该些第三前显示单元交错排列;以及
该些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的光线从该后观看面射出以构成多个第一后显示单元、多个第二后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三后显示单元,且该些第一后显示单元、该些第二后显示单元以及该些第三后显示单元交错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一第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上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上发光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一控制元件;
一反射阳极,与该第一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位于该反射阳极上;以及
一透明阴极,位于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上;
每一第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第二下发光像素单元及第三下发光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二控制元件;
一透明阳极,与该第二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位于该透明阳极上;以及
一反射阴极,位于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上。
11.一种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上发光像素单元,位于该基板上且每一上发光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一控制元件;
一反射阳极,与该第一控制元件电性连接,其中该反射阳极包括一金属氧化物材料以及一反射金属材料堆栈而成;
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位于该反射阳极上,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与该反射阳极的该金属氧化物材料相接触;以及
一透明阴极,位于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上;以及多个下发光像素单元,位于该基板上且每一下发光像素单元包括:
一第二控制元件;
一透明阳极,与该第二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位于该透明阳极上;以及
一反射阴极,位于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上发光像素单元的该透明阴极包括一薄金属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的该透明阳极包括该金属氧化物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下发光像素单元的该反射阴极包括该薄金属材料与一厚金属材料堆栈而成。
CN201310464338.8A 2013-08-19 2013-10-08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Active CN103633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9669A TWI612656B (zh) 2013-08-19 2013-08-19 雙面發光式顯示面板
TW102129669 2013-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3114A true CN103633114A (zh) 2014-03-12
CN103633114B CN103633114B (zh) 2017-01-18

Family

ID=5021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4338.8A Active CN103633114B (zh) 2013-08-19 2013-10-08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19196B2 (zh)
CN (1) CN103633114B (zh)
TW (1) TWI612656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407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KR20170038602A (ko) * 2015-09-30 2017-04-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및 투명표시패널
CN106972042A (zh) * 2016-01-13 2017-07-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564940A (zh) * 2017-07-04 2018-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oled显示器
CN109273512A (zh) * 2018-10-17 2019-01-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00960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US10340323B2 (en) 2017-07-04 2019-07-0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OLED display device
WO2021102713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US11424227B2 (en) 2019-07-15 2022-08-2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3159597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07393B1 (ko) * 2015-11-27 2023-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2447451B1 (ko) * 2016-01-20 2022-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0459568B (zh) * 2019-08-14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40535A1 (ja) * 2020-01-06 2021-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9658A1 (en) * 2002-11-27 2004-12-02 Jun Koyama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752800A (zh) * 2005-10-19 2006-03-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器
CN103227186A (zh) * 2012-01-30 2013-07-3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双面发光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0490B2 (ja) * 2000-11-22 2005-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US20040140757A1 (en) * 2003-01-17 2004-07-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icrocavity OLED devices
US7453426B2 (en) * 2004-01-14 2008-11-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333080B2 (en) 2004-03-29 2008-02-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display with improved power efficiency
TWI258721B (en) * 2004-08-10 2006-07-21 Ind Tech Res Inst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US7876339B2 (en) * 2004-08-19 2011-01-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ulti-primary color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31479B (en) 2005-12-02 2010-10-01 Au Optronics Corp Dual emission display
US8330352B2 (en) 2007-11-13 2012-12-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783395A (zh) * 2009-01-20 2010-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620494B2 (ja) * 2010-08-06 2014-1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441328B (zh) 2010-12-24 2014-06-11 Au Optronics Corp 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9658A1 (en) * 2002-11-27 2004-12-02 Jun Koyama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752800A (zh) * 2005-10-19 2006-03-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器
CN103227186A (zh) * 2012-01-30 2013-07-3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双面发光显示面板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407A (zh) * 2014-12-15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4391407B (zh) * 2014-12-15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US11210975B2 (en) 2015-09-30 2021-12-28 Lg Display Co., Lt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KR102616204B1 (ko) * 2015-09-30 2023-12-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및 투명표시패널
CN106997731A (zh) * 2015-09-30 2017-08-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装置、透明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KR20220070413A (ko) * 2015-09-30 2022-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및 투명표시패널
KR102401983B1 (ko) * 2015-09-30 2022-05-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및 투명표시패널
KR20170038602A (ko) * 2015-09-30 2017-04-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및 투명표시패널
CN112037659A (zh) * 2015-09-30 2020-12-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
CN106972042A (zh) * 2016-01-13 2017-07-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972042B (zh) * 2016-01-13 2023-10-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WO2019006831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oled显示器
US10340323B2 (en) 2017-07-04 2019-07-0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OLED display device
CN107564940A (zh) * 2017-07-04 2018-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oled显示器
CN109300960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73512A (zh) * 2018-10-17 2019-01-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424227B2 (en) 2019-07-15 2022-08-2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102713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WO2023159597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3114B (zh) 2017-01-18
TW201508909A (zh) 2015-03-01
US9619196B2 (en) 2017-04-11
TWI612656B (zh) 2018-01-21
US20150048999A1 (en) 2015-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3114B (zh)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CN107425040B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2255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5029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38106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1797293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9634289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TWI762131B (zh) 發光顯示器及包含其的多螢幕顯示器
CN104885250A (zh)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27186A (zh) 双面发光显示面板
CN101894856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US9312310B2 (en) Display panel,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134683A (zh) 透明显示面板
WO2016202071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31423A (zh) 元件基板
CN102655219A (zh) 多色oled、多色oled单元及显示器件
CN204087150U (zh) 具金属感应层的内嵌式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CN105929597B (zh)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485189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156290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64217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728187B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7731862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1425529B (zh)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装置
US20230260967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