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9150B -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9150B
CN103619150B CN201310553913.1A CN201310553913A CN103619150B CN 103619150 B CN103619150 B CN 103619150B CN 201310553913 A CN201310553913 A CN 201310553913A CN 103619150 B CN103619150 B CN 103619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s
electronic devices
exchang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39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9150A (zh
Inventor
王超
李泉明
刘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39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9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9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9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第二换热管和冷凝装置,或者包括第一换热管、带有腔体的热交换装置、第二换热管和冷凝装置,在工作时可实现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间的热传导,在检修时可实现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分离并分别进行维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设备包括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和电子元件。本发明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可以实现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相互拆分,将发热装置安装在机柜内部,并将冷凝装置安装在机柜外部,在进行日常维护时,将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分离,可实现柜内、柜外分别维护,使维护清理工作可以快速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器件电路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元器件的功率越来越大而物理尺寸越来越小,电力电子产品的热流密度也随之增加,使得对电力电子产品的散热要求更高,由于环路热管具有高导热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热管散热器对电力电子产品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中热管散热器,一般包括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蒸发器、补偿器、冷凝器,通过热管将以上各部件连接成回路,并利用毛细作用为回路中的气液回流提供的动力,通过回路回流来实现散热器与冷凝器之间的热传导功能。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现有的热管散热器为一个整体结构,其本身体积较大,安装在机柜等设备上时,一般需要部分安装在机柜外部,另一部分则安装在机柜内部,在日常维护时,内外均需要维护,由于不可拆卸,导致热管散热器各部件的维护极为不便,浪费人力的同时,还使维护清理工作进行缓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热管散热器的维护不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装置进行散热,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第二换热管和冷凝装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板接触,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装置、所述第二换热板接触,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接触换热,使得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实现热交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管散热系统还包括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通过所述卡合结构贴合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所述卡合结构包括销和槽,所述销和所述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上,工作时,所述销插入所述槽中,使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贴合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均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包括: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挂接装置,所述挂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上,且所述挂接装置与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中的第二换热板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高低位置可调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且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可沿所述移动装置左右滑动,且所述移动装置可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装置为滑动轨道,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沿所述滑动轨道左右滑动,且所述滑动轨道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装置进行散热,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带有腔体的热交换装置、第二换热管和冷凝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腔体中存放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发热装置接触,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热介质内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装置接触,工作时,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热介质内部,并通过所述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进行热传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介质为导热液体。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均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包括: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和电器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高低位置可调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且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可沿所述移动装置左右滑动,且所述移动装置可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装置为滑动轨道,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沿所述滑动轨道左右滑动,且所述滑动轨道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通过设置可分离的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板,并通过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板贴合接触换热,实现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将本发明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应用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力设备时,可以将发热装置,即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机柜内部,并将冷凝装置安装在机柜外部,节省机柜内的空间,并且在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拆分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板,可以将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分离,可实现柜内、柜外分别维护,使维护清理工作可以快速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热交换装置,并在热交换装置中填充换热介质,使用时,将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置入换热介质中,并通过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实现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将本发明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应用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力设备时,可以将发热装置,即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机柜内部,并将冷凝装置安装在机柜外部,节省机柜内的空间,并且在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拆分第二换热管与热交换装置,可以将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分离,可实现柜内、柜外分别维护,使维护清理工作可以快速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设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热装置,2第一换热管,3第一换热板,4第二换热板,5第二换热管,6冷凝装置,7卡合结构,8机柜,9挂接装置,10移动装置,11热交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装置1进行散热,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2、第一换热板3、第二换热板4、第二换热管5和冷凝装置6,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5均包括一个蒸发端和一个冷凝端,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与发热装置1接触,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与第一换热板3接触,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与第二换热板4接触,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与冷凝装置6接触;
如图2所示,在热管散热系统工作时,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通过导热材料紧密贴合接触,发热装置1的高温传导给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使第一换热管2内蒸发端的液体受热气化变成蒸汽,蒸汽沿热管向上运动将高温带到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且高温从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传导给第一换热板3,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通过导热材料紧密贴合接触,高温从第一换热板3传导给第二换热板4,并从第二换热板4传导给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第二换热管5内蒸发端的液体受热气化变成蒸汽,蒸汽沿热管向上运动将高温带到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最后从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传导给冷凝装置6,与此同时,冷凝装置6的低温传导给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第二换热管5内部冷凝端的蒸汽冷却液化并通过重力作用及热管毛细作用流回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且低温从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传导给第二换热板4,第二换热板4与第一换热板3通过导热材料紧密贴合接触,低温从第二换热板4传导给第二换热板4,并从第一换热板3传导给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第一换热管2内冷凝端的蒸汽冷却液化并通过重力作用及热管的毛细作用流回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最后从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传导给发热装置1;
如图1所示,在工作人员对热管散热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分离,第一换热板3、第一换热管2和发热装置1一同进行维护检修,第二换热板4、第二换热管5和冷凝装置6一同进行维护检修,可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分离,实现工作人员对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分别进行维护检修,方便易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并通过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贴合接触换热,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可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互相拆分,使工作人员可以对发热装置1和冷凝装置6分别进行检修维护,使检修维护工作可以快速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中,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可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板或其他材质的板块,同时,为了增大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的接触面积并便于安装维护,可以将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加工成锲形、三角形等,同时为了降低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接触面的接触热阻,接触面必须光滑,并且涂有导热硅脂等导热材料。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所述热管散热系统还包括卡合结构7,卡合结构7设置在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之间,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通过卡合结构7贴合连接,通过设置卡合结构7可以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之间的贴合接触更加牢固,在热管散热系统工作时,不会因为外界的震动等因素导致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之间的贴合接触断开。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所述卡合结构7包括销和槽,销和槽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上,工作时,销插入槽中,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良好贴合接触并实现热传导;维护检修时,将销和槽分离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分离,从而使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分离。
其中,卡合结构还可以使用挂钩和挂环,挂钩和挂环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上,工作时,挂钩插入挂环中,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良好贴合接触并实现热传导;维护检修时,将挂钩与挂环脱离,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分离,从而使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分离。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中,第一换热管2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蒸发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发热装置1连接,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冷凝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第一换热板3连接,来增大第一换热管2与发热装置1、第一换热板3的接触面积,由此提高发热装置1与第一换热板3之间的热传导效率;第二换热管5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蒸发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第二换热板4连接,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冷凝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冷凝装置6连接,来增大第二换热管5与第二换热板4、冷凝装置6的接触面积,由此提高第二换热板4与冷凝装置6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同时由于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5均设置有多组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可实现每组热管单独维修或更换,并且在有单组热管损坏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还有其他的热管可以继续工作,不会使热管散热系统停止工作;并且本实施例采用5-8根环路热管并联使用,以达到5KW的散热能力,另外多加1-2根作为设计冗余以降低万一有环路热管失效后对系统散热的影响。
本发明可选用环形环路热管方案,比传统热管散热能力提升数倍,单根环路热管散热能力可达几百到一千瓦,通过多跟环路热管并联,可解决大功率IGBT散热问题;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5可以单独抽出进行维修,扩大了热管散热系统的使用范围,增强了可维护性;同时本发明采用了多根环路热管并联的方式,单一热管失效后,仍可以保证冷凝装置6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包括:热管散热系统、机柜8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柜8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且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用于给所述电子元器件散热。
本发明的热管散热系统与以上实施例中的热管散热系统结构功能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元器件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热装置1,将热管散热系统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时,发热装置1可以不同。本发明提供的电力设备可以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机柜8内部,将热管散热系统中的冷凝装置6安装在机柜8外部,并通过热管散热系统其他部件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在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热管散热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将电子元器件与热管散热系统中的冷凝装置6分离,可实现机柜8内部、机柜8外部分别维护,使维护清理工作可以快速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挂接装置9,所述挂接装置9设置在所述机柜8内部,且所述挂接装置9与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中的第二换热板4连接;其中挂接装置9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换热板4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机柜8内部上方连接将第二换热板4固定,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保证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通过导热材料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高低位置可调的移动装置10,所述移动装置10设置在所述机柜8内部,且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10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可沿所述移动装置10左右滑动,且所述移动装置10可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移动装置10为滑动轨道,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所述电子元器件以及沿所述滑动轨道左右滑动,且所述滑动轨道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当所述电力设备进行工作时,滑动轨道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换热管2、第一换热板3向右移动,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接触换热,实现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之间的热交换装置,从而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之间的热交换;
其中,所述移动装置还可以为带滚轮的平板车,将电子元器件设置在平板车上,平板车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换热管2和第一换热板3向右滑动,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接触换热,实现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之间的热交换装置,从而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之间的热交换。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当所述电力设备进行工作时,滑动轨道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换热管2、第一换热板3向右移动,使第一换热板3与第二换热板4接触并实现换热。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装置1进行散热,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2、带有腔体的热交换装置11第二换热管5和冷凝装置6,且热交换装置11的腔体中存放有换热介质,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5均包括一个蒸发端和一个冷凝端,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与发热装置1接触,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伸入换热介质内部,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与冷凝装置6接触;
如图4所示,热管散热系统在工作时,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伸入换热介质内部,发热装置1的高温传导给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使第一换热管2内蒸发端的液体受热气化变成蒸汽,蒸汽沿热管向上运动将高温带到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且高温从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传导给换热介质,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伸入换热介质内部,高温从换热介质按到给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第二换热管5内蒸发端的液体受热气化变成蒸汽,蒸汽沿热管向上运动将高温带到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最后从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传导给冷凝装置6,与此同时,冷凝装置6的低温传导给第二换热管5的冷凝端,第二换热管5内部冷凝端的蒸汽冷却液化并通过重力作用及热管毛细作用流回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且低温从第二换热管5的蒸发端传导给换热介质,并通过换热介质传导给第一换热管2的冷凝端,第一换热管2内冷凝端的蒸汽冷却液化并通过重力作用及热管的毛细作用流回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最后从第一换热管2的蒸发端传导给发热装置1;
如图3所示,在工作人员对热管散热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第二换热管5从换热介质中抽出,与换热介质分离,热交换装置11、第一换热管2与发热装置1一同进行维护检修,第二换热管5与冷凝装置6一同进行维护检修,可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分离,实现工作人员对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分别进行维护检修,方便易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热交换装置11,并在热交换装置11中填充换热介质,使第一换热管2与第二换热管5通过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实现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可实现发热装置1与冷凝装置6互相拆分,使工作人员可以对发热装置1和冷凝装置6分别进行检修维护,使检修维护工作可以快速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所述储热介质为导热液体固体等,导热液体可以为水或其他导热性较好的液体等。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其中,第一换热管2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蒸发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发热装置1连接,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冷凝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热交换装置11连接,来增大第一换热管2与发热装置1、热交换装置11中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由此提高发热装置1与热交换装置11之间的热传导效率;第二换热管5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蒸发端同时伸入换热介质中进行换热,且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的冷凝端均以嵌入的方式与冷凝装置6连接,来增大第二换热管5与热交换装置11中换热介质、冷凝装置6的接触面积,由此提高热交换装置11换热介质与冷凝装置6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同时由于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5均设置有多组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可实现每组热管单独维修或更换,并且在有单组热管损坏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还有其他的热管可以继续工作,不会使热管散热系统停止工作;并且本实施例采用5-8根环路热管并联使用,以达到5KW的散热能力,另外多加1-2根作为设计冗余以降低万一有环路热管失效后对系统散热的影响。
本发明可选用环形环路热管方案,比传统热管散热能力提升数倍,单根环路热管散热能力可达几百到一千瓦,通过多跟环路热管并联,可解决大功率IGBT散热问题;第一换热管2和第二换热管5可以单独抽出进行维修,扩大了热管散热系统的使用范围,增强了可维护性;同时本发明采用了多根环路热管并联的方式,单一热管失效后,仍可以保证冷凝装置6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包括:热管散热系统、机柜8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柜8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且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用于给所述电子元器件散热。
本发明的热管散热系统与实施例三中的热管散热系统结构功能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元器件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热装置1,将热管散热系统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时,发热装置1可以不同。本发明提供的电力设备可以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机柜8内部,将热管散热系统中的冷凝装置6安装在机柜8外部,并通过热管散热系统其他部件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在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热管散热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将电子元器件与热管散热系统中的冷凝装置6分离,可实现机柜8内部、机柜8外部分别维护,使维护清理工作可以快速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高低位置可调的移动装置10,所述移动装置10设置在所述机柜8内部,且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10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可沿所述移动装置10左右滑动,且所述移动装置10可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移动装置10为滑动轨道,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所述电子元器件沿所述滑动轨道左右滑动,且所述滑动轨道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当所述电力设备进行工作时,滑动轨道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换热管2、热交换装置11向右移动,然后滑动轨道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第一换热管2、热交换装置11向上移动,使第二换热管5伸入换热介质中,通过换热介质实现第一换热管2与第二换热管5之间的热传导。
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带滚轮且可升降的平板车,将电子元器件设置在平板车上,平板车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换热管2和热交换装置11向右滑动,然后滑动轨道带动电子元器件以及与其连接第一换热管2、热交换装置11向上移动,使第二换热管5伸入换热介质中,通过换热介质实现第一换热管2与第二换热管5之间的热传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装置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第二换热管和冷凝装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板接触,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装置、所述第二换热板接触,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接触换热,使得发热装置与冷凝装置实现热交换;
所述热管散热系统还包括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通过所述卡合结构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销和槽,所述销和所述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上,工作时,所述销插入所述槽中,使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均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
4.一种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挂接装置,所述挂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上,且所述挂接装置与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中的第二换热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高低位置可调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且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可沿所述移动装置左右滑动,且所述移动装置可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为滑动轨道,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沿所述滑动轨道左右滑动,且所述滑动轨道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8.一种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发热装置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管、带有腔体的热交换装置、第二换热管和冷凝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腔体中存放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发热装置接触,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热介质内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装置接触,工作时,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热介质内部,并通过所述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进行热传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为导热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均包括多组并联布置的环形环路热管或普通热管。
11.一种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管散热系统、机柜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所述热管散热系统与所述电子元器件接触,所述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对所述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还包括高低位置可调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内部,且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可沿所述移动装置左右滑动,且所述移动装置可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为滑动轨道,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工作时,所述电子元器件沿所述滑动轨道左右滑动,且所述滑动轨道带动所述电子元器件上下移动。
CN201310553913.1A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Active CN103619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3913.1A CN103619150B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3913.1A CN103619150B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9150A CN103619150A (zh) 2014-03-05
CN103619150B true CN103619150B (zh) 2016-08-24

Family

ID=5016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3913.1A Active CN103619150B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191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687A (zh) * 2014-10-16 2015-04-01 西安工程大学 数据中心专用重力式热管复合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
CN108548439A (zh) * 2018-05-15 2018-09-18 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及烟气余热系统
CN111093351B (zh) * 2020-01-12 2021-11-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散热机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6861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及机柜
CN101929816A (zh) * 2009-06-24 2010-12-29 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回路式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902A (zh) * 2009-12-11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设备、通信设备的散热方法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6861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及机柜
CN101929816A (zh) * 2009-06-24 2010-12-29 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回路式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9150A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0781B2 (en) Liquid cooling device having diversion mechanism
CN203038911U (zh) 基于液态金属的散热装置
CN104364728B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热虹吸系统
US20130167834A1 (en) Multi-section heat-pipe solar collector
TW200829852A (en) Loop heat pipe with a flat plate evaporator structure
CN103619150B (zh) 一种热管散热系统及电力设备
CN203163564U (zh) 一种具有平板式蒸发器的环路重力热管传热装置
CN104197612A (zh) 一种半导体冰箱的高效散热组件
CN102425968B (zh) 一种紧凑型回路热管装置
CN108534103A (zh) 一种大功率led用翅片-超导热管一体化散热装置
CN103260384B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冷却结构
CN105811047B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CN108811447B (zh)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
CN102562484A (zh) 一种风力发电水冷系统散热装置及水冷系统
CN20248380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水冷系统散热装置及水冷系统
CN111664733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结合热管的散热装置
CN107023993A (zh) 一种高效环保固体电蓄热锅炉
CN204629673U (zh) 散热器
CN206459546U (zh) 一种冷却液可回收利用的高效节能散热器
CN205448369U (zh) 一种双回路太阳能热发电电站的热交换系统
CN208296362U (zh) 一种基于电热效应和重力的气液相变制冷装置
CN208820022U (zh) 一种带复合热管的蓄能装置热管理系统
CN202836288U (zh) 基于重力式热管与废热利用的空浴式汽化器
CN103940272A (zh) 基于计算机服务器废热利用的热水系统及方法
CN108534390A (zh) 一种基于电热效应和重力的气液相变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