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5155B - 防盗锁芯 - Google Patents

防盗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5155B
CN103615155B CN201310597491.8A CN201310597491A CN103615155B CN 103615155 B CN103615155 B CN 103615155B CN 201310597491 A CN201310597491 A CN 201310597491A CN 103615155 B CN103615155 B CN 103615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pellet
core
inner core
out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74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5155A (zh
Inventor
林宏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974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5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5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5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5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57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increased picking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锁芯,包括外芯,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以及弹子组,所述弹子组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直接或间接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还包括有一瞬间验码机构,所述瞬间验码机构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使内芯与外芯能产生相对位移,或瞬间解除限制使其具备产生相对位移的条件。本发明能从根本上防止技术开启,具有很好的防盗性能。

Description

防盗锁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盗锁芯。
背景技术
提高防盗锁芯的防盗性能主要从防技术开启和防暴力开启两个方面着手。防暴力开启主要从改善结构和提高材料强度方面考虑,由于其受生产成本因素的影响而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而对于防技术开启,则需要考虑很多技术上的问题。
传统的弹子锁芯主要由外芯、可旋转的内芯、以及若干排弹子组成。以最为常见的采用圆柱形弹子的防盗锁芯为例,插入正确的钥匙后每排的弹子都处在正确位置,即下弹子恰好处于内芯、上弹子恰好处于外芯,使得内芯可以转动从而开锁;拔出钥匙或插入错误的钥匙则弹子会处于内芯与外芯之间使得内芯不能转动。这种锁芯的缺点是可以借助工具给内芯施加扭力使弹子承受适当的横切力,利用力感试拨,逐个将上弹子和下弹子分离到内芯和外芯的孔中,从而实现技术开启。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型防盗锁芯技术,例如将圆柱形弹子设计成内外套筒形复合弹子,增加了密钥编码数量同时减少开锁工具的操作空间,提高开锁难度;再如采用叶片弹子与圆柱形弹子复合结构,增加开锁难度(如申请号为201110283834.4、公告号为CN102330515A的专利申请);又如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开锁工具给内芯施加的扭转力不能直接作用到弹子上(例如申请号为200710026322.3、公告号为CN101063385A的专利申请采用空转离合结构),从而使得试拨弹子操作失去力感而无法施展。但是随着技术开锁方法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震动开锁法、锡纸开锁法、塑料薄膜开锁法等等,使得上述防盗锁芯的安全性能大打折扣。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10004438.3、公告号为CN10215511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回弹式防盗锁,其原理是采用一往复件对弹子组是否在正确位置进行检测,并对锁闩开闭进行控制,在开锁时通过相关弹簧的弹力驱动,瞬间完成对弹子组的检测,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控制锁闩的开闭。这种结构避免了外力长时间作用在弹子上、通过尝试开锁。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不够紧凑实用,不容易作为通用性较强的锁芯移植到现有各类锁具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锁具可通过尝试开锁而导致安全性能不够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盗锁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以及弹子组,所述弹子组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直接或间接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还包括有一瞬间验码机构,所述瞬间验码机构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使内芯与外芯能产生相对位移,或瞬间解除限制使其具备产生相对位移的条件。所述瞬间验码机构包括一控制装置和一辅助验码结构,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于插入钥匙并被触发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所述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所述瞬间驱动力使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处于对位位置;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所述阻挡力使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处于卡掣位置;或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在开锁前处于卡挚位置。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包括锁定键以及验码栓片,锁定键对应于所述弹子组设置且其上设置有卡槽及缺口;验码栓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且其上设置有突起部;其中,所述卡掣位置为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卡槽对应时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缺口对应时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借助瞬间验码机构的设置,在插入钥匙后只有很短的时间验证各排弹子是否都在正确位置,利用一个只在短暂时间内起作用的驱动力来实现;如果钥匙正确即各弹子均处在正确位置,则在此短暂时间内,内芯与外芯可以产生相对位移或解除锁定,从而可以继续开锁;如果钥匙不正确,则受弹子阻挡在此期间内芯与外芯不能产生相对位移或解除锁定。短暂的时间过后驱动力消失,不管各排弹子是否处在正确位置也都没有机会使内芯与外芯产生相对位移或解除锁定,由于验码是在瞬间完成,弹子只在此瞬间受力,使得各种技术开锁的尝试行为根本没有机会施展。从而从根本上防止了技术开启,具有很好地防盗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A-A剖视图;
图1c为图1a中的B-B剖视图;
图1d为图1a中的C-C剖视图;
图1e为图1中处于卡挚位置时的锁定键与验码栓片配合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A-A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A-A剖视图;
图3c为图3b中的B-B剖视图;
图3d为图3a中的C-C剖视图;
图4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图4c为图4a中的滑块与撞块放大图;
图4d为图4a中的挡块与推块示意图;
图5a、5b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的使电磁铁产生短暂吸合力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钥匙
10—外芯
20—内芯
30—弹子组
40—瞬间验码机构
410—控制装置
411—移动件
412—惯性件
413—隔离阻挡件
414—弹性件
415—顶杆
415′—推臂
420—辅助验码结构
421—锁定键
4211—卡槽
4212—缺口
422—验码栓片
4221—突起部
423—复位弹性件
424—下压弹子
424′—弹簧片
4241′—弹簧片
4242′—下压片
425—弹性件
43—堵头
44—限位套
450—控制装置
451—微动开关
452—控制电路
453—电磁铁
454—挺柱
455—顶柱
460—锁定机构
461—锁定锥销
4611—锁定部
4612—锥销部
462—锥销槽
463—弹簧
470—控制装置
471—推杆
472—推块
4721—缺口部
4722—钩棘部
473—挡块
4731—斜面部
474—滑块
4741—开槽部
475—撞块
4751—斜面
476—第一复位弹簧
477—第二复位弹簧
480—辅助验码结构
481—销
482—卡槽
490—控制装置
494—阻尼腔体
495—活塞
4110—辅助验码结构
4111—销
4112—卡槽
4113—环形槽
50—外壳
60—止转结构
61—止转销
62—键槽
70—开锁拨片
80—后盖
81—弹簧
150—堵头
160—销轴
180—弹簧片
190—摆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10,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20,弹子组30以及瞬间验码机构40。弹子组30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100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通过锁定键提供一间接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瞬间验码机构40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瞬间解除锁定限制,使内芯与外芯能产生相对位移。
具体来说,瞬间验码机构40包括一控制装置410和一辅助验码结构420,该辅助验码结构420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控制装置410于插入钥匙100并被触发时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瞬间驱动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对位位置,在对位位置时可以继续转动钥匙进行开锁;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多个弹子提供的阻挡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卡掣位置。并且,辅助验码结构420在开锁前也处于卡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发动作可以借助钥匙的推动或转动触发、也可以由单独的触发装置(例如按钮)触发。
结合参阅图1b至图1e,辅助验码结构420包括锁定键421以及验码栓片422。锁定键421对应于弹子组30设置且其上设置有卡槽4211及缺口4212。验码栓片422与控制装置410连接且其上设置有突起部4221。其中,所述卡掣位置为突起部4221与卡槽4211对应时的位置,对位位置为突起部4221与缺口4212对应时的位置。
辅助验码结构420还包括有复位弹性件423,与验码栓片422连接。辅助验码结构420还包括有容置于外芯10内的下压弹子424,下压弹子424与锁定键421相对应向锁定键421提供一下压力。
控制装置410包括磁性结构、隔离阻挡件413以及弹性件414。磁性结构包括在一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合的移动件411及惯性件412,移动件411于插入钥匙并推动钥匙时相对内芯20移动。惯性件412吸合连接于移动件411。隔离阻挡件413于插入钥匙即将到位时阻挡惯性件412使其脱离移动件411。弹性件414与隔离阻挡件413连接,且于惯性件412脱离移动件411时向惯性件提供一复位推动力,惯性件412基于该复位推动力且于其自身惯性作用下推动验码栓片422使突起部4221与缺口4212对应。
本实施例中,移动件411为磁铁以提供所述磁力,惯性件412由铁磁性材料(如软铁、或反极性磁铁等)制成以吸合连接于移动件411。
本实施例中,移动件411、惯性件412、隔离阻挡件413以及弹性件414设置于内芯20内,且控制装置410还包括一顶杆415,顶杆415于插入钥匙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相对内芯20移动,移动件411设置在顶杆415上,惯性件412滑动套设在顶杆415上。
本实施例中,验码栓片422可沿内芯20表面的轴向导槽滑动。开锁前,验码栓片422右端的突起部4221与卡槽4211对应以卡住锁定键421,使锁定键421不能在下压弹子42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避免了锁定键421对弹子组30产生下压力,此时锁定键421卡住内芯20使其不能转动开锁。当插入钥匙100后,钥匙推动顶杆415、带动移动件411向左移动,移动件411吸住铁磁性材料的惯性件412、带动隔离阻挡件413同步向左移动,并压缩弹性件414;当钥匙即将插入到底时,隔离阻挡件413行程到位,阻挡惯性件412继续向左移动;此时继续推动钥匙使得移动件411脱离惯性件412,由于磁铁吸合间隙增加导致吸合力瞬间迅速减小,弹性件414推动隔离阻挡件413、惯性件412向右迅速弹回,其中隔离阻挡件413受开锁拨片70的阻挡中途停止回弹,而惯性件412则在其惯性作用下继续运动;惯性件412向右移动中推动验码栓片422向右移动,验码栓片422右端的突起部4221进入锁定键421的缺口4212;此时如果插入的钥匙正确,则多排弹子组30上部的缺口对齐,使得锁定键421可以在下压弹子42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说明瞬间验码正确),验码栓片422暂时卡在锁定键421的缺口处,此时可以转动内芯20从而开锁。
如果插入错误的钥匙,则弹子组30上部缺口不能全部对齐,使得锁定键421不能向下移动(说明瞬间验码错误),无法继续转动内芯20开锁,而验码栓片422则向左回弹重新卡住锁定键421。
开锁后拔出钥匙时,弹子组30上部的缺口顶起锁定键421,验码栓片422在复位弹性件423的作用下向左回弹,并推动惯性件412向左复位;同时移动件411带动顶杆415向右移动复位。如有必要还可以在移动件411的左侧增加一个辅助软弹簧,以提高复位可靠性(辅助软弹簧在图中未示出)。
由于验码栓片422阻挡了锁定键421的下压移动,锁定键421平常不接触弹子组30,小偷试拨弹子组30时无法感受其缺口位置,使得各种技术开锁根本无法施展。
本实施例还可以将移动件411、惯性件412所用的材料互换,即惯性件412为磁铁以提供所述磁力,移动件411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以吸合连接于惯性件412。
第二实施例
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10,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20,弹子组30以及瞬间验码机构40。弹子组30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100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通过锁定键间接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瞬间验码机构40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瞬间解除锁定限制使内芯与外芯能相对位移。
具体来说,瞬间验码机构40包括一控制装置410和一辅助验码结构420,该辅助验码结构420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控制装置410于插入钥匙100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瞬间驱动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对位位置;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多个弹子提供的阻挡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卡掣位置。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验码结构420除了包括锁定键421、验码栓片422和复位弹性件423之外,还包括有容置于外芯10内的弹簧片424′,弹簧片424′与锁定键421相对应向锁定键421提供下压力。且弹性件414推动隔离阻挡件413、惯性件412向右迅速弹回过程中,阻挡隔离阻挡件413中途停止回弹的件是内芯20而非开锁拨片70。
由于本实施例的防盗锁芯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有关相同结构可以参阅第一实施例,在此就不对其多做赘述。
第三实施例
如图3a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10,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20,弹子组30以及瞬间验码机构40。弹子组30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100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间接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瞬间验码机构40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瞬间解除锁定使内芯与外芯能产生相对位移。
具体来说,瞬间验码机构40包括一控制装置410和一辅助验码结构420,该辅助验码结构420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控制装置410于插入钥匙100并被触发时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瞬间驱动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对位位置,在对位位置时可以继续转动钥匙进行开锁;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多个弹子提供的阻挡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卡掣位置。并且,辅助验码结构420在开锁前也处于卡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发动作可以借助钥匙的推动或转动触发、也可以由单独的触发装置(例如按钮)触发。
结合参阅图3b至图3d,本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惯性件412、隔离阻挡件413以及弹性件414设置于外芯10内,且控制装置410除了包括移动件411、惯性件412、隔离阻挡件413以及弹性件414外,还包括推臂415′,推臂415′于插入钥匙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相对内芯移动,移动件411与推臂415′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在下文中描述)。且惯性件412为轴状件,隔离阻挡件413套设在惯性件412上,弹性件414套设在惯性件412上且一端与外芯10抵接另一端与隔离阻挡件413抵接。
具体来说,推臂415′与开锁拨片70连接,推臂41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容置槽,该多个容置槽至少其中之一用于容置移动件411,其余可容置支点块。惯性件412一端用于与移动件411磁性连接,另一端卡掣验码栓片422。复位弹性件423通过堵头43和限位套44也容置在外芯10内,且复位弹性件423一端抵接惯性件412另一端抵接堵头43。
本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而言,还具有以下不同:包括有外壳50,外壳50与外芯10之间形成有一容置槽,辅助验码结构420除了包括锁定键421、验码栓片422和复位弹性件423外,还包括弹簧片4241′和下压片4242′,弹簧片4241′设置于外壳50与外芯10之间形成的容置槽内;下压片4242′容置于外芯10内上端与弹簧片4241′相抵接下端与锁定键421相抵接以向锁定键提供下压力。
本实施例中,验码栓片422可沿外芯10内表面的轴向导槽滑动。当向左插入钥匙100并持续推动时,钥匙左端的台肩推动开锁拨片70、推臂415′向左运动,推臂415′上的移动件411吸引惯性件412向左移动,当隔离阻挡件413向左行程到位时继续向左推动钥匙,磁铁间隙增大磁力迅速减小从而释放惯性件412快速向右回位,带动验码栓片422向右移动,验码栓片422内侧的突起部4221进入锁定键421的缺口4212(参见图1e),此时如果钥匙正确则弹子组30缺口对齐,锁定键421被压下,验码栓片422暂时由下压片4242′卡住不动,可以转动内芯20开锁;此时如果钥匙错误,则验码栓片422在复位弹性件423、惯性件412的作用下向左回弹,验码栓片422重新卡住锁定键421,使锁定键不能向下移动和对弹子组30产生下压力。拔出钥匙时各零件自动复位。
上述实施例一、二、三中,验码栓片只设置了一对突起部卡住锁定键,还可以设计成多对突起部及对应卡槽的形式;在图中只画出了一套锁定键和验码栓片,实际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套或多套,或布置成对称形式,其它部分也可进行相应调整。
第四实施例
参阅图4a至图4d,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10,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20,弹子组30以及瞬间验码机构40。弹子组30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100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瞬间验码机构40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使内芯与外芯能相对位移。
具体来说,瞬间验码机构40包括一辅助验码结构480、一锁定机构460和一控制装置470。辅助验码结构480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锁定机构460于开锁前锁定内芯与外芯使其不能相对位移;控制装置470于插入钥匙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所述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所述瞬间驱动力解除所述锁定机构对内芯及外芯的锁定使其能相对位移。
锁定机构460包括一锁定锥销461及设置在内芯20上的与锁定锥销相对应的锥销槽462,锁定锥销461具有锁定部4611和锥销部4612,锁定部4611上方设置有弹簧463,开锁前,锥销部4612容置在锥销槽462中。
辅助验码结构480包括销481以及卡槽482。销481穿过设置在堵头150上的孔及内芯20上的孔且两端与外芯10左侧的卡槽482对应。卡掣位置为销481与卡槽482对应时的位置,对位位置为销481脱离外芯10的卡槽后所处的位置。
控制装置470包括推杆471、推块472、挡块473、滑块474、撞块475、第一复位弹簧476以及第二复位弹簧477。推杆471设置在内芯20上相对内芯可移动;推块472设置在推杆471上,且推块472上具有缺口部4721和钩棘部4722;挡块473固定设置在内芯20上(本实施例中,挡块473是间接固定在内芯20上的,具体来说,挡块473固定在堵头150上,内芯的端部通过销481连接堵头150,开锁拨片70固定在堵头150上,销481的两端处在外芯10左侧的键槽482中),且挡块473上具有与缺口部4721对应的斜面部4731;滑块474设置在内芯20内,且滑块474上具有与钩棘部4722对应的开槽部4741;撞块475通过销轴160连接在滑块474上,且其上具有与锥销部4612对应的斜面4751;第一复位弹簧476连接在推块472上以复位所述推块(具体来说,第一复位弹簧476一端连接在堵头150上,一端连接在推块472上);第二复位弹簧477连接在滑块474上以复位滑块(具体来说,第二复位弹簧477一端连接在堵头150上,一端连接在滑块474);于插入钥匙受所述外界驱动力作用时,推杆471带动所推块472,挡块473的斜面部与推块472的缺口部对位,滑块474的开槽部4741脱离推块472的钩棘部并在第二复位弹簧477的作用下带动撞块475以顶起锥销部4612。较佳地,堵头150与推块472之间还设置有弹簧片,销轴160上绕设有摆动弹簧,以很好地复位撞块475。本实施例中,开锁前内芯20和外芯10在锁定锥销461的锁定下不能相对运动,销481的两端处在外芯10左侧的卡槽中。向左插入钥匙100时,推动推杆471、推块472、滑块474、撞块475向左移动,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477;当钥匙即将插入到底时(如图4a所示,此时处于即将触发的临界状态),在挡块473斜面的作用下使得推块472的左端向下偏移,触发滑块474脱离推块472的钩棘、并在第二复位弹簧477的作用下向右弹回,撞块475的斜面顶起锁定锥销461;此时如果钥匙正确,内芯在人手力的继续推动下向左移动(即说明验码正确),销481脱离外芯10的键槽482,从而可以转动内芯,通过开锁拨片70实现开锁;如果此时钥匙错误,则内芯受弹子阻挡不能向左移动(即说明验码错误),从而内芯不能转动开锁。短暂时间后锁定锥销461在弹簧463作用下重新将内芯和外芯锁定,使得小偷各种尝试开锁行为无法施展。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锁定锥销461的上部采用类似活塞的结构,也可采用普通圆柱形结构;此外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采用阻尼结构进一步延缓其回弹。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70还可以替换成实施例一中的控制装置410相似结构以产生瞬间驱动力。
第五实施例
如图5a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10,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20,弹子组30以及瞬间验码机构40。弹子组30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100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瞬间验码机构40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使内芯与外芯能相对位移。
具体来说,瞬间验码机构40包括一控制装置490和一辅助验码结构4110,该辅助验码结构4110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控制装置490于插入钥匙100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瞬间驱动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110处于对位位置;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多个弹子提供的阻挡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110处于卡掣位置。
辅助验码结构4110包括销4111、卡槽4112以及环形槽4113。销4111与设置在外芯10上的一销孔配合;卡槽4112设置在内芯20上,较佳,卡槽4112为键槽;环形槽4113位于内芯20上且靠近卡槽4112设置;卡掣位置为销4111与卡槽4112对应时的位置,对位位置为销4111与环形槽4113对应时的位置。
控制装置490包括阻尼腔体494、活塞495以及阻尼流体(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控制装置490为阻尼结构。活塞495设置在阻尼腔体内并将腔体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阻尼流体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于插入并推动钥匙时,阻尼流体产生一阻滞力阻滞外芯,阻滞力与外力的合力构成瞬间驱动力。本实施例的防盗锁芯还包括有外壳50和止转结构60,外芯10、内芯20、以及弹子组30皆设置在外壳50内。止转结构60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止转销61以及设置在外芯10上的键槽62。销4111与卡槽4112及销孔之间具有第一配合间隙A,弹子与弹子容置空间之间具有第二配合间隙C,配合间隙值需满足C>A,当小偷给内芯20施加转动载荷、逐个尝试拨动弹子进行技术开锁时,该转动载荷由止转销61和销4111承受,而不能传递到弹子上,从而使得技术开锁无法施展。
进一步地,外壳50上连接有一后盖80,后盖80、外壳50、内芯20与外芯10四者围合形成有一容置空间,阻尼腔体494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活塞495与外芯10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阻尼腔体494相对后盖80固定设置,从而使阻尼结构构成活塞移动—阻尼腔体固定的工作方式。
图5a所示实施例中,插入正确钥匙100后各排弹子都处于对齐的正确位置,销4111的内端与内芯20上的轴向键槽4112相互配合,右侧有环形槽4113与该键槽4112相接,止转销61与外芯10上的轴向键槽62相配合,保证外芯只能轴向滑动而不能转动,活塞495的左右两侧的腔体装有阻尼流体。用手向左推动钥匙带动内芯向左移动,外芯由于阻尼结构的阻滞作用而保持基本不动,从而使得销4111滑入内芯20上的环形槽4113内(即说明验码正确),此时可以自由转动内芯,通过开锁拨片70实现开锁。如果插入了错误的钥匙或小偷试图用工具开锁时,则各排弹子不都处在对齐的正确位置,用手向左推动钥匙并带动内芯20向左移动时,通过弹子带动外芯10推动活塞495向左移动,销4111无法落入内芯20的环形槽4113中(即说明验码错误),因销4111和键槽4112的阻挡使得内芯20不能转动,无法进一步开锁。由于当内芯20向左移动到极限位置后阻尼力自动消失,所以弹子受力只发生在推动阻尼结构的短暂时间内,实现瞬间验码。止转销61与外芯10上的轴向键槽62相配合,保证外芯10只能轴向滑动而不能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如图5b所示(其为锁芯旋转90度的剖视图),外壳50上连接有一后盖80,且活塞495与后盖80及外壳50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活塞495相对后盖80固定设置,从而使阻尼结构构成活塞固定—阻尼腔体移动的工作方式,且阻尼腔体494设置在外芯10内,缩短了锁芯整体长度,结构更加紧凑。
第六实施例
如图6a至图6b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防盗锁芯,包括外芯10,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20,弹子组30以及瞬间验码机构40。弹子组30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100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通过锁定键间接提供一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瞬间验码机构40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瞬间解除锁定使内芯与外芯能相对位移。
瞬间验码机构40包括一控制装置450和一辅助验码结构420,该辅助验码结构420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控制装置450于插入钥匙100并被触发时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瞬间驱动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对位位置,在对位位置时可以继续转动钥匙进行开锁;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多个弹子提供的阻挡力使辅助验码结构420处于卡掣位置。并且,辅助验码结构420在插入钥匙开锁前也处于卡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发动作可以借助钥匙的推动或转动触发、也可以由单独的触发装置(例如按钮)触发。
辅助验码结构420包括锁定键421以及弹性件425。锁定键421与控制装置459连接且对应于弹子组30设置。弹性件425一端与内芯20相抵接另一端与锁定键421相抵接,该弹性件425向锁定键421提供一初始力,控制装置450向锁定键421提供一下压力,于初始力作用下,锁定键421与弹子组30脱离,于下压力作用下,锁定键421与弹子组30接触,卡掣位置为锁定键421与弹子组30脱离时的位置,对位位置为钥匙正确且锁定键421成功压下时的位置。
控制装置450包括微动开关451、控制电路452、以及电磁铁453,于插入钥匙100触发微动开关451时,控制电路452控制电磁铁453短暂吸合,以产生所述下压力。从图6b可以看出,当微动开关451接合后,通过RC电路的充放电,经放大电路使得电磁铁453瞬间通电吸合,短暂时间后电磁铁自动断电。较佳地,微动开关451设置在外芯10中,钥匙100通过挺柱454触发微动开关451。
开锁前锁定键421在弹簧弹性件425的作用下向上脱离弹子组30,使得内芯2不能转动开锁;当插入钥匙并即将插入到底时,钥匙100左端斜面顶起挺柱454,触发微动开关451,通过控制电路452驱动电磁铁453使其短暂吸合,通过顶柱455进一步下压锁定键421;此时如果钥匙正确,则弹子组30上部的缺口对齐,锁定键421被成功压下,从而可以转动内芯2开锁。
从上述多个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瞬间驱动力可以是瞬间产生的主动驱动力,也可以是由主动力与瞬间阻力相互作用的合力,或为使内芯与外芯在另一外力作用下试图产生相对位移而瞬间解除限制从而使该外力具有瞬间驱动力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防盗锁芯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弹子,包括圆柱形弹子、套筒形复合弹子、磁性弹子、叶片弹子以及其它各种异形弹子等;驱动力可以是包括磁力、弹簧力、人手操作力、阻尼力、电涡流力等的各种力及其组合。本发明的防盗锁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锁、门锁及其它各种防盗锁,也可以与各种电子防盗装置配合使用,即使配备传统圆柱形弹子也可大幅度提高防盗性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包括圆锁芯、插芯扁锁芯及各式特种锁芯等,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包括在本发明各种实施例基础上增加空转离合结构等其它附加手段以进一步增强防破坏能力,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防盗锁芯,包括外芯,可移动或转动的内芯,以及弹子组,所述弹子组包括多个弹子,该多个弹子于插入钥匙且受外界驱动力作用时在外芯和内芯中的弹子容置空间内运动,且在插入一错误钥匙时,该多个弹子提供一直接或间接阻挡外芯和内芯产生相对位移的阻挡力,在插入一正确钥匙时,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瞬间验码机构,所述瞬间验码机构产生持续毫秒级到秒级的瞬间驱动力,以试图于该多个弹子皆处于正确位置时使内芯与外芯能产生相对位移,或瞬间解除限制使其具备产生相对位移的条件,所述瞬间验码机构包括一控制装置和一辅助验码结构,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具有卡掣位置和对位位置,所述卡掣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卡掣状态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使内芯与外芯相互间处于对位状态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于插入钥匙并被触发时,在外芯与内芯之间产生所述瞬间驱动力,若插入的钥匙为正确钥匙,所述瞬间驱动力使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处于对位位置;若插入的钥匙为错误钥匙,所述阻挡力使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处于卡掣位置;或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在开锁前处于卡挚位置;
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包括:
锁定键,对应于所述弹子组设置且其上设置有卡槽及缺口;以及
验码栓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且其上设置有突起部;
其中,所述卡掣位置为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卡槽对应时的位置,所述对位位置为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缺口对应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磁性结构,所述磁性结构包括在一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合的移动件及惯性件,所述移动件于插入钥匙并推动钥匙时相对所述内芯移动,所述惯性件吸合连接于所述移动件;
隔离阻挡件,于插入钥匙即将到位时阻挡所述惯性件使其脱离所述移动件;以及
弹性件,与所述隔离阻挡件连接,且于惯性件脱离移动件时向惯性件提供一复位推动力;
其中,基于所述复位推动力及惯性件的惯性作用,所述辅助验码结构处于对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为磁铁以提供所述磁力,所述惯性件由铁磁性材料或反极性磁铁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由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惯性件为磁铁以提供所述磁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惯性件、隔离阻挡件以及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芯内,且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顶杆,所述顶杆于插入钥匙受所述外界驱动力作用时相对所述内芯移动,所述移动件设置在所述顶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件滑动套设在所述顶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件、隔离阻挡件以及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芯内,且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推臂,所述推臂于插入钥匙受所述外界驱动力作用时相对所述内芯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推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件为轴状件,所述隔离阻挡件套设在所述惯性件上,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惯性件上且一端与所述外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离阻挡件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验码结构还包括有复位弹性件,与所述验码栓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验码结构还包括有容置于所述外芯内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与所述锁定键相对应向所述锁定键提供一下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外芯之间形成有一容置槽,所述辅助验码结构还包括:
弹簧片,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下压片,容置于所述外芯内上端与弹簧片相抵接下端与所述锁定键相抵接以向所述锁定键提供一下压力。
CN201310597491.8A 2013-05-15 2013-11-22 防盗锁芯 Active CN103615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491.8A CN103615155B (zh) 2013-05-15 2013-11-22 防盗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6799A CN103243979A (zh) 2013-05-15 2013-05-15 防盗锁芯
CN201310178679.9 2013-05-15
CN2013101786799 2013-05-15
CN201310597491.8A CN103615155B (zh) 2013-05-15 2013-11-22 防盗锁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5155A CN103615155A (zh) 2014-03-05
CN103615155B true CN103615155B (zh) 2015-09-16

Family

ID=489238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86799A Pending CN103243979A (zh) 2013-05-15 2013-05-15 防盗锁芯
CN201310597491.8A Active CN103615155B (zh) 2013-05-15 2013-11-22 防盗锁芯
CN20132074698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47268U (zh) 2013-05-15 2013-11-22 防盗锁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86799A Pending CN103243979A (zh) 2013-05-15 2013-05-15 防盗锁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4698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47268U (zh) 2013-05-15 2013-11-22 防盗锁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03243979A (zh)
WO (1) WO2014183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979A (zh) * 2013-05-15 2013-08-14 林宏韬 防盗锁芯
CN104153649B (zh) * 2014-08-08 2018-03-20 余义伦 一种锁
CN105178714B (zh) * 2015-09-29 2022-05-24 固安县朝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保险的锁芯结构
CN107060514B (zh) * 2017-03-22 2022-05-17 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梳齿式瞬时验码锁芯结构
CN108343316B (zh) * 2018-02-26 2019-02-22 温州开门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具备较高防盗级别的多级防护锁具
CN110145179B (zh) * 2019-04-28 2020-08-11 永康市华南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锁的防盗锁
CN110259282B (zh) * 2019-07-12 2024-03-29 厦门美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卡转舌锁
CN112826249B (zh) * 2021-02-25 2023-11-14 江西金都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撬式枪弹柜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622750B (zh) * 2021-08-09 2022-09-13 浙江星月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锁组件及防盗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5966B (en) * 1995-10-05 1998-06-03 Tokai Rika Co Ltd Key identifying system
CN2528836Y (zh) * 2002-01-30 2003-01-01 沈明德 瞬间同时检测式钢珠锁
CN101694135A (zh) * 2009-10-16 2010-04-14 曹云周 防盗开锁具
CN201627419U (zh) * 2010-02-09 2010-11-10 中山市鑫固锁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技术开启锁芯及用于开启该锁芯的钥匙
EP1921232A3 (en) * 2006-11-13 2010-11-24 Tecnolar, S.L. Non-copyable flat security key and security cylinder
CN102155112A (zh) * 2011-01-11 2011-08-17 李宇强 回弹式防盗锁
CN203547268U (zh) * 2013-05-15 2014-04-16 林宏韬 防盗锁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5966B (en) * 1995-10-05 1998-06-03 Tokai Rika Co Ltd Key identifying system
CN2528836Y (zh) * 2002-01-30 2003-01-01 沈明德 瞬间同时检测式钢珠锁
EP1921232A3 (en) * 2006-11-13 2010-11-24 Tecnolar, S.L. Non-copyable flat security key and security cylinder
CN101694135A (zh) * 2009-10-16 2010-04-14 曹云周 防盗开锁具
CN201627419U (zh) * 2010-02-09 2010-11-10 中山市鑫固锁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技术开启锁芯及用于开启该锁芯的钥匙
CN102155112A (zh) * 2011-01-11 2011-08-17 李宇强 回弹式防盗锁
CN203547268U (zh) * 2013-05-15 2014-04-16 林宏韬 防盗锁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3979A (zh) 2013-08-14
WO2014183409A1 (zh) 2014-11-20
CN203547268U (zh) 2014-04-16
CN103615155A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5155B (zh) 防盗锁芯
CN100414066C (zh) 一种由钥匙提供电源的微功耗电子锁具
CN204590838U (zh) 新型电子锁
CN201983925U (zh) 锁具寿命模拟开关试验机
CN108193955A (zh) 一种挂锁
CN200992871Y (zh) 用于保险箱的组合式锁
CN105386654A (zh) 电子锁锁芯及电子锁
CN101004120B (zh) 用于保险箱的组合式锁
CN109236041A (zh) 锁舌结构、自动锁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0975140Y (zh) 密码门锁
CN205577625U (zh) 一种非旋转反弹式横式机械锁
CN211408143U (zh) 一种保密型密集架的锁定机构
CN204163501U (zh) 电子密码机械锁
CN102587727A (zh) 双开弹子锁
CN215803877U (zh) 一种三向锁紧的保密柜锁
CN202273485U (zh) 一种侧位移位锁具
CN201095906Y (zh) 一种电子锁具结构
CN204436067U (zh) 一种智能指纹密码锁
CN106837000A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
CN202658974U (zh) 防震防撞击锁
CN112392328B (zh) 推杆式三锁二开锁具及带锁设备
CN202866432U (zh) 异向联动弹子防盗锁
CN108071278A (zh) 一种智能箱包锁
CN212054122U (zh) 一种机械指纹两用锁具
CN102383663A (zh) 侧位移位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