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9192A - 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9192A
CN103609192A CN201280029021.5A CN201280029021A CN103609192A CN 103609192 A CN103609192 A CN 103609192A CN 201280029021 A CN201280029021 A CN 201280029021A CN 103609192 A CN103609192 A CN 103609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network
wireless device
hop limit
h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90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添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09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9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0Hop count for routing purposes, e.g. TT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边缘路由器(12)通过将路由器通告发送到无线终端(11)来向无线终端(11)通知跳跃限制。无线终端(11)将所通知的跳跃限制保存在IPv6包的跳跃限制字段中。边缘路由器(12)存储有用户宅内系统(1)中的最大跳数和IP网络(NW)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用户宅内系统(1)向IP网络(NW)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IP网络(NW)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IP网络(NW)向用户宅内系统(1)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用户宅内系统(1)中的最大跳数。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作为6LoWPAN(IPv6over Low-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Networks:基于IPv6的低功耗无线个域网)的标准的下述非专利文献。6LoWPAN使得能够在IEEE802.15.4上利用IPv6。在该6LowPAN中,在低功耗的无线链路上进行基于IPv6的通信的无线设备的内部资源并不充足,例如存在同一链路内的ping包的发送需要花费20~30msec的情况。此外,如果是PC等高资源设备,则可以以msec(毫秒)或更小量级传输ping包。
非专利文献1:RFC4944-基于IEEE802.15.4网络的IPv6包的传输(RFC4944Transmission of IPv6Packets over IEEE802.15.4Networks)
发明内容
6LowPAN中的无线终端具备多跳路由(multi-hop routing)的功能。由此,该无线终端经由多个无线终端来通过相当于路由节点的边缘路由器(edgerouter)进行因特网连接,从而进行通信。
但是,当利用如上所述那样内部资源少的能力不足的无线终端来以多跳路由的方式进行通信时,逐渐跳过去的无线终端处的运算时间的累计值会变大,通信的延迟会变大。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使用能力不足的无线终端时产生的通信延迟的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是一种通信系统,具备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该第一无线设备配置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该第二无线设备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进行无线连接,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具备: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以及第一通信部,其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上述第二无线设备,上述第二无线设备具备:跳跃限制设定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通信包生成部,其生成包含所设定的该跳跃限制的通信包;以及第二通信部,其送出上述通信包,上述第一无线设备还具备跳跃限制重写部,该跳跃限制重写部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网络向上述第二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二网络向上述第一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上述第一通信部传输由上述跳跃限制重写部设定了跳跃限制的通信包。
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无线设备还具备路径生成部,该路径生成部获取从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其它第二无线设备到上述第一无线设备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第一无线设备为止的跳数不超过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
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通过上述路径生成部无法以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内的跳数来生成路径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无线设备向外部通知该意思。
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无线设备中的上述路径生成部在生成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之后,测量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应答时间,基于该应答时间来选择路径。
根据第四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无线设备中的上述路径生成部在上述应答时间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接收电波强度来选择路径。
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还具备:应答时间测量部,其对到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第二无线设备为止的平均应答时间进行测量;以及路由处理部,其仅利用由上述应答期间测量部测量出的平均应答时间与上述跳数之积小于预定的通信时间的路径来生成路径。
第七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是一种配置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并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的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通信部,其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上述无线终端;以及跳跃限制重写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网络向上述第二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二网络向上述第一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其中,上述通信部传输由上述跳跃限制重写部设定了跳跃限制的通信包。
第八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的程序是一种配置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并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的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设备的程序,该无线设备的程序使上述无线设备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部而发挥功能: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通信部,其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上述无线终端;以及跳跃限制重写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网络向上述第二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二网络向上述第一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其中,该无线设备的程序使上述通信部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传输由上述跳跃限制重写部设定了跳跃限制的通信包。
第九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是一种配置于第一网络并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无线母机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跳跃限制设定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无线母机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通信包生成部,其生成包含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的通信包;以及通信部,其送出上述通信包,其中,该无线设备还具备路径生成部,该路径生成部获取从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其它无线设备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不超过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
第十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的程序是一种配置于第一网络并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无线母机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设备的程序,该无线设备的程序用于使上述无线母机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部而发挥功能:跳跃限制设定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无线母机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通信包生成部,其生成包含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的通信包;以及路径生成部,其获取从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其它无线设备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不超过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
根据上述方式,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无线设备,设定为无线设备的跳跃限制。由此,能够抑制在使用能力不足的无线设备时产生的通信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宅内系统内的路径的框图。
图3是表示IPv6包中的报头格式的图。
图4是表示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中各部的信号的交换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中存在多个路径的情况的框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由无线终端求出路径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由边缘路由器求出路径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示出的通信系统例如构成为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该通信系统中,用户宅内系统1通过IP网络NW和路由器2a、3a与个人计算机2、外部服务器3进行通信。用户宅内系统1构成作为第一网络的能够进行IP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另一方面,IP网络NW构成作为第二网络的能够进行IP通信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在该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终端11、边缘路由器12、IP网络NW中的个人计算机2、外部服务器3能够使用IPv6来进行通信。
该通信系统根据在例如由用户操作的个人计算机2中产生的请求,通过用户宅内系统1将用户宅内的状况等通知给个人计算机2。另外,通信系统为了例如通过外部服务器3对用户宅内进行监视,将由无线终端11探测的传感器信息提供给外部服务器3。
用户宅内系统1包括宽带路由器(broadband router)13、作为第二无线设备(无线子机)的多个无线终端11以及作为第一无线设备(无线母机)的边缘路由器12。边缘路由器12相对于无线终端11作为母机而发挥功能。
无线终端11在与边缘路由器12或其它无线终端11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无线终端11是设置于用户宅内的传感器、开关等。作为无线终端11,例如可以列举出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照明开关等各种开关、照明或空调设备等各种家电设备等。无线终端11为了使用户对用户宅内的状况进行浏览等,将传感器信号、开启关闭状态等数据作为无线信号输出。该无线信号直接被发送到边缘路由器12,或者经由其它无线终端11多跳发送到边缘路由器12。
该无线终端11如后所述那样,进行根据路由器通告来设定跳跃限制的处理、基于跳跃限制等来运算路径的处理等。无线终端11是至少包括存储部、通信I/F电路、CPU以及程序的计算机,由CPU来执行程序。由此,无线终端11的程序如后所述那样,使得执行根据路由器通告来设定跳跃限制的动作、运算路径的动作。
边缘路由器12与无线终端11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边缘路由器12根据来自宽带路由器13的发送请求将无线信号发送到无线终端11,从无线终端11接收无线信号来将数据提供给宽带路由器13。另外,边缘路由器12如后所述那样进行设定无线终端11的跳跃限制的动作、重写包的跳跃限制的动作、运算到无线终端11为止的路径的动作。
边缘路由器12是至少包括存储部、通信I/F电路、CPU以及程序的计算机,由CPU来执行程序。由此,边缘路由器12的程序如后所述那样,使得执行发送路由器通告的动作、重写跳跃限制的动作、运算到无线终端11为止的路径的动作。
宽带路由器13是配置于作为第一网络的用户宅内系统1与作为第二网络的IP网络NW之间的第一无线设备。宽带路由器13根据来自个人计算机2、外部服务器3的请求,使无线信号经由边缘路由器12送出到无线终端11。另外,宽带路由器13将经由边缘路由器12得到的从无线终端11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个人计算机2、外部服务器3。
在这种通信系统中,无线终端11在无法与边缘路由器12直接通信的情况下,能够经由其它无线终端11进行通信。该结构一般被称为多跳。例如,如图2所示,无线终端11C为了与边缘路由器12进行通信,需要进行经由无线终端11B、无线终端11A的多跳通信。
在无线终端11通过多跳通信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无线终端11与个人计算机等相比信息处理能力低,大多需要较长的用于传输包的时间。例如,如果在直接进行有线连接的个人计算机之间发送ping包,则1msec以下就能够通信,但是如果是无线终端11之间,则也有时会需要20msec以上的通信时间。因此,在无线终端11通过多跳通信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时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存在想要限制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跳的跳数的要求。
因而,在该通信系统中,由用户宅内系统1的边缘路由器12对无线终端11的跳跃限制进行设定。保存该跳跃限制(Hop Limit)的区域如图3所示那样设置于IPv6包的报头部。当设定了跳跃限制时,无线终端11将跳跃限制的值保存在设定后制作的IPv6包的跳跃限制字段中。
边缘路由器12存储有用户宅内系统1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IP网络NW中的最大跳数。而且,边缘路由器12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无线终端11。
对此,无线终端11在接收到从边缘路由器12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跳跃限制设定部)。之后,无线终端11生成包含所设定的该跳跃限制的通信包(通信包生成部)。由此,无线终端11将通信包作为无线信号送出。
另外,在该通信系统中,边缘路由器12在接收到从无线通信网络向IP网络NW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重写为IP网络NW中的最大跳数。另一方面,边缘路由器12在接收到从IP网络NW向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重写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跳数。然后,边缘路由器12传输重写后的该通信包。
在该通信系统中,边缘路由器12、无线终端11A~11C如图4所示那样进行动作。
边缘路由器12定期地发送被称为Router Advertisement(路由器通告、RA)的消息(路由器通告消息)S1。该路由器通告消息S1主要用于向同一网络上的无线终端11A~11C发送64位长的网络前缀(network prefix)。在该路由器通告消息S1中,除了网络前缀以外,还能够将各种信息作为选项通知给无线终端11A~11C。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边缘路由器12通知无线终端11进行通信时的终端经由数的限制值(跳跃限制(Hop Limit))。
跳跃限制是在对用户宅内系统1中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管理的管理者想要限制无线终端11的经由数的情况下为了避开边缘路由器12与无线终端11之间的通信时间长的路径而设定的。具体地说,在图2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中,如图4那样,跳跃限制被设定为“2”。该路由器通告消息S1经由无线终端11A、无线终端11B提供至无线终端11C。各无线终端11被设定成当接收到路由器通告消息S1时,将该路由器通告消息S1所包含的跳跃限制保存在通信包中。
另外,在该通信系统中,无线终端11在未启动的情况下无法接收路由器通告消息S1。对此,无线终端11在该无线终端11已启动时,广播发送路由器请求消息(Router Solicitation、RS)。该路由器请求消息直接被边缘路由器12接收,或者在被相邻的无线终端11中继而被边缘路由器12接收。
接收到路由器请求消息的边缘路由器12能够将路由器通告消息S1发送给无线终端11。接收到路由器通告消息S1的各无线终端11将自身的数据链路层地址(MAC地址等)与路由器通告消息S1所包含的接收到的网络前缀进行组合,来决定128位的IPv6地址。之后,无线终端11确认IPv6地址是否与其它无线终端重复。为此,无线终端11执行被称为重复地址检测(DuplicationAddress Detection、DAD)的方法。无线终端11A~11C发送将所决定出的IPv6地址设定为目的地地址的邻居请求消息(Neighbor Solicitation、NS)S2、S3、S4。如果在固定时间后不存在针对邻居请求消息S2的应答,则无线终端11A~11C将所决定出的IPv6地址设定为自身的IPv6地址。
这样,无线终端11A~11C根据来自边缘路由器12的路由器通告消息S1来设定IPv6地址和跳跃限制。该无线终端11A~11C根据需要向外部服务器3发送数据。
在此,设如图2所示那样路径被设定为:无线终端11C按无线终端11B、无线终端11A、边缘路由器12的顺序经由而向外部服务器3发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终端11C在向外部服务器3发送数据时将跳跃限制设定为“2”,来向无线终端11B发送通信包S5。无线终端11B当接收到通信包S5时,将跳跃限制设定为减去1所得的值、即“1”,来向无线终端11A传输通信包S5。无线终端11A当接收到通信包S5时,将跳跃限制减去1。于是,跳跃限制变为“0”。因此,无线终端11A无法向边缘路由器12传输通信包而丢弃通信包。
之后,无线终端11A向无线终端11B发送由ICMPv6规定的超时消息(TimeExceeded)S6。无线终端11B当接收到超时消息S6时,将该超时消息S6传输到无线终端11C。无线终端11C当接收到超时消息S6时,能够获知之前发送的通信包S5被丢弃的情况。
另外,在无线终端11B向外部服务器3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是由无线终端11B将跳跃限制设定为“2”,来向无线终端11A发送通信包S7。无线终端11A当接收到通信包S7时,将跳跃限制设定为减去1所得的值、即“1”,来向边缘路由器12传输通信包S7。
边缘路由器12当接收到通信包S7时,由于跳跃限制为“1”,因此判断为能够对外部服务器3传输数据。边缘路由器12制作将从预先由管理者设定的IP网络NW的跳跃限制最大值(基准值)、即“255”减去无线通信网络的跳数“2”所得的“253”设定为跳跃限制的通信包S8。由此,边缘路由器12在接收到从无线通信网络向IP网络NW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重写为IP网络NW中的最大跳数。然后,边缘路由器12经由宽带路由器13传输发往外部服务器3的通信包S8。
此外,在该动作例中,说明了从用户宅内系统1向外部服务器3发送数据的情况。与此相对,在从外部服务器3向无线终端11发送请求等的情况下,边缘路由器12只要将IP网络NW的最大跳数重写为无线通信网络的最大跳数即可。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该通信系统,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无线终端11,设定为无线终端11A~11C的跳跃限制。由此,根据该通信系统,能够抑制在使用能力不足的无线终端11时产生的通信延迟。
另外,根据该通信系统,由边缘路由器12来重写IP网络NW中的最大跳数和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因此不会对IP网络NW中的跳数造成影响。
即,用户宅内系统1中的无线通信网络大多使用能力不足的无线终端11,因此应答时间慢。因而,优选的是降低跳数。另一方面,在宅外的因特网等IP网络NW中,并没有特别受到终端的限制。因而,优选的是使用通常所用的值(255)。根据该通信系统,无需意识跳数的控制而能够只在IPv6的层上实现双方的跳数的设定。
另外,该通信系统不依赖于能够在该通信系统中实现的应用,只需利用Iv6层的功能就能够在限制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跳数的同时与外部服务器3进行通信。另外,根据该通信系统,不依赖于应用、而且不对无线部以外的因特网通信区间的跳数造成影响而能够由作为路由节点的边缘路由器12简单地设定各无线终端11的跳数。
接着,说明以下情况:在上述的通信系统中,由无线终端11制作到边缘路由器12为止的路径。无线终端11获取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相邻的其它无线终端11到边缘路由器12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边缘路由器12为止的跳数不超过跳跃限制。由此,通信系统能够避免形成超过跳跃限制的跳数的路径来减少不需要的通信。
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根据无线终端11的位置不同,如图5所示那样存在多个从无线终端11C到边缘路由器12为止的路径,能够从多个路径中进行选择。在图5中,存在以虚线示出的经由无线终端11B和无线终端11A的路径以及以实线示出的直接与边缘路由器12连接的路径。
在像这样能够选择多个路径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1以不超过由从边缘路由器12发送的路由器通告规定的跳跃限制的方式制作路径。另外,无线终端11在制作出不超过跳跃限制的多个路径的情况下,基于与其它无线终端11之间的应答时间、电波的接收强度来选择路径。
无线终端11例如按照如图6所示的处理过程来进行动作。此外,说明例如由图5中的无线终端11C进行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T1中,无线终端11C在判定为通过路由器通告从边缘路由器12接收到跳跃限制的情况下,在步骤ST2中设定跳跃限制。在该例子中,跳跃限制为“2”。
在接下来的步骤ST3中,无线终端11C通过广播通信对邻居的无线终端11、边缘路由器12发送用于请求到边缘路由器12为止的跳数的消息。在边缘路由器12接收到跳数的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边缘路由器12能够不经由其它无线终端11而直接与无线终端11进行通信。因此,边缘路由器12返送跳数“1”。另一方面,在无线终端11B通过从无线终端11C进行的广播通信接收到跳数的请求消息的情况下,由于无线终端11B经由无线终端11A与边缘路由器12进行连接,因此返送跳数“3”。
在接下来的步骤ST4中,无线终端11C判定是否能够制作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无线终端11C将跳跃限制“2”与在步骤ST3中得到的跳数进行比较。经由无线终端11B的路径的跳数为“3”,无线终端11C判定为超过了跳跃限制“2”。另一方面,由于来自边缘路由器12的跳数为“1”,因此无线终端11A判定为未超过跳跃限制“2”,使处理进入步骤ST6。
如果未能从边缘路由器12获取到跳数,则由于来自无线终端11B的跳数超过了跳跃限制,因此无线终端11C使处理进入步骤ST5。在步骤ST5中,无线终端11C向外部通知无法制作出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的情况,结束处理。关于该通知,例如可以列举出对管理者所持有的便携终端发送邮件、显示在无线终端11的GUI上。
另外,也可以通知以下的情况:无法制作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从路径设定中排除了经由无线终端11B的路径。由此,管理者能够寻求重新考虑无线终端11的设置位置或者增大发送电波强度等增加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的对策。另外,无线终端如果具备GUI等,则也能够在GUI上显示路径设定信息来向管理者进行通知。
在步骤ST6中,无线终端11C制作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无线终端11C制作向边缘路由器12直接发送无线信号的路径。
在接下来的步骤ST7中,无线终端11C判定是否通过步骤ST6制作出多个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无线终端11C仅制作出向边缘路由器12直接发送无线信号的路径,因此结束处理。
如果制作出多个不超过跳跃限制的路径,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T8。在步骤ST8中,无线终端11针对每个路径测量与边缘路由器12之间的应答时间。
在接下来的步骤ST9中,无线终端11判定通过步骤ST8测量出的每个路径的与边缘路由器12的应答时间的差是否为规定值以下。在每个路径的与边缘路由器12的应答时间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T10,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T11。
在步骤ST11中,无线终端11选择与边缘路由器12的应答时间短的路径,结束处理。由此,无线终端11C基于与边缘路由器12之间的应答时间来选择路径,从而能够选择延迟时间更少的路径。另外,如果是在构建路径之后,则不测量平均应答时间而能够向各无线终端11发送ping包来测量实际的应答时间,将其与预先设定的能够允许的应答时间进行比较,在允许内的应答时间的路径中进行多跳。由此,能够构建能够以更高精度地决定出的应答时间来进行应答的无线通信网络。
在步骤ST10中,由于与边缘路由器12之间的应答时间的差为规定值以下,因此无线终端11基于接收电波强度来选择路径。此时,无线终端11从多个路径中选择在相邻的无线终端11或边缘路由器12之间接收电波强度最高的无线终端11或边缘路由器12的路径。由此,即使存在应答时间近似的多个路径的情况下,也能够选择无线通信的更稳定的路径。
接着,参照图7来说明在上述的通信系统中由边缘路由器12运算对无线终端11发送请求、数据的路径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T21中,边缘路由器12向邻居的无线终端11送出ping包。
在接下来的步骤ST22中,边缘路由器12测量各无线终端11的应答时间,该应答时间是到返送来针对通过步骤ST21送出的ping包的应答包为止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步骤ST23中,边缘路由器12计算通过步骤ST22对各无线终端11测量出的所有应答时间的平均,来计算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终端11的平均应答时间。该平均应答时间能够视作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平均每跳的应答时间。
在接下来的步骤ST24中,边缘路由器12计算通过步骤ST23求出的平均应答时间与到各无线终端11为止的跳数之积来作为从边缘路由器12到各无线终端11的应答时间。
在接下来的步骤ST25中,边缘路由器12判定通过步骤ST24计算出的从边缘路由器12到各无线终端11的应答时间是否比预先设定的能够允许的应答时间短。在从边缘路由器12到各无线终端11的应答时间比允许应答时间短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T26,制作到该无线终端11的路径。另一方面,在从边缘路由器12到各无线终端11的应答时间不比允许应答时间短的情况下,到该无线终端11的路径被丢弃。
根据该通信系统,通过边缘路由器12仅利用平均应答时间与跳数之积小于预定的通信时间的路径来生成路径,因此能够构建在有限的通信时间内进行应答的无线通信网络。另外,根据应用不同,控制延迟时间等应答时间会变得重要,而根据该通信系统,能够根据跳数和到相邻的无线终端11为止的平均应答时间来估计通信时间以预先消除耗费通信时间的路径。
另外,用户宅内系统1中的无线终端11越多,从各无线终端到边缘路由器12为止的路径越会构成各种各样的路径,能够不根据跳数而根据应答时间来制作通信延迟少的路径。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即使是该实施方式以外的实施方式,只要是不脱离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这是理所当然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的制造领域具有可利用性。
附图标记说明
1:用户宅内系统;2:个人计算机;3:外部服务器;11:无线终端;12:边缘路由器;13:宽带路由器。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系统,具备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该第一无线设备配置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该第二无线设备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进行无线连接,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无线设备具备: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以及第一通信部,其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上述第二无线设备,
上述第二无线设备具备:跳跃限制设定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通信包生成部,其生成包含所设定的该跳跃限制的通信包;以及第二通信部,其送出上述通信包,
上述第一无线设备还具备跳跃限制重写部,该跳跃限制重写部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网络向上述第二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二网络向上述第一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
上述第一通信部传输由上述跳跃限制重写部设定了跳跃限制的通信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设备还具备路径生成部,该路径生成部获取从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其它第二无线设备到上述第一无线设备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第一无线设备为止的跳数不超过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上述路径生成部无法以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内的跳数来生成路径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无线设备向外部通知该意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设备中的上述路径生成部在生成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之后,测量与上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的应答时间,基于该应答时间来选择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设备中的上述路径生成部在每个路径的上述应答时间的差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接收电波强度来选择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无线设备还具备:
应答时间测量部,其对到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第二无线设备为止的平均应答时间进行测量;以及
路由处理部,其仅利用由上述应答期间测量部测量出的平均应答时间与上述跳数之积小于预定的通信时间的路径来生成路径。
7.一种无线设备,配置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的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该无线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
通信部,其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上述无线终端;以及
跳跃限制重写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网络向上述第二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二网络向上述第一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
其中,上述通信部传输由上述跳跃限制重写部设定了跳跃限制的通信包。
8.一种无线设备的程序,该无线设备配置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的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连接,
该无线设备的程序用于使上述无线设备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部而发挥功能:
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
通信部,其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为跳跃限制来将路由器通告送出到上述无线终端;以及
跳跃限制重写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一网络向上述第二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在接收到从上述第二网络向上述第一网络发送的通信包的情况下,将该通信包内的跳跃限制设定为上述第一网络中的最大跳数,
其中,该无线设备的程序用于使上述通信部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传输由上述跳跃限制重写部设定了跳跃限制的通信包。
9.一种无线设备,配置于第一网络,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无线母机进行无线连接,该无线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
跳跃限制设定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无线母机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
通信包生成部,其生成包含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的通信包;以及
通信部,其送出上述通信包,
其中,该无线设备还具备路径生成部,该路径生成部获取从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其它无线设备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不超过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
10.一种无线设备的程序,该无线设备配置于第一网络,与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无线母机进行无线连接,
该无线设备的程序用于使上述无线母机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部而发挥功能:
跳跃限制设定部,其在接收到从上述无线母机发送的路由器通告所包含的跳跃限制的情况下,设定为所接收到的该跳跃限制;
通信包生成部,其生成包含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的通信包;以及
路径生成部,其获取从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相邻的其它无线设备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生成路径使得从自身到上述无线母机为止的跳数不超过由上述跳跃限制设定部设定的跳跃限制。
CN201280029021.5A 2011-06-22 2012-04-25 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Pending CN1036091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7957 2011-06-22
JP2011137957A JP5807199B2 (ja) 2011-06-22 2011-06-22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及び、無線機器のプログラム
PCT/JP2012/061103 WO2012176550A1 (ja) 2011-06-22 2012-04-25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及び、無線機器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9192A true CN103609192A (zh) 2014-02-26

Family

ID=4742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021.5A Pending CN103609192A (zh) 2011-06-22 2012-04-25 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54406B2 (zh)
JP (1) JP5807199B2 (zh)
CN (1) CN103609192A (zh)
WO (1) WO20121765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514A (zh) * 2021-12-21 2022-01-21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构建及展示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8876B2 (ja) * 2013-02-13 2017-02-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及びその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EP2983376A4 (en) * 2013-04-05 2016-12-07 Sony Corp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VIDEO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150222504A1 (en) * 2014-02-03 2015-08-06 Apige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data in api processing systems
US10887217B2 (en) * 2018-06-29 2021-01-05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outing packets based on congestion metric thresholds and weigh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15695A (ja) * 2002-01-10 2005-05-26 ロベルト・ボッシュ・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管理及び制御のための階層型無線自己組織ネットワーク
CN1794732A (zh) * 2005-12-26 2006-06-28 北京交通大学 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协议栈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02065423A (zh) * 2010-12-13 2011-05-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节点接入认证方法、接入认证节点、接入节点和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3403B2 (en) 2002-01-10 2009-01-27 Robert Bosch Gmbh Protocol for reliable, self-organizing, low-power wireless network for security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JP4082152B2 (ja) * 2002-09-25 2008-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128196B2 (ja) * 2007-07-30 2013-01-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ドホック端末、アドホック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ドホック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15695A (ja) * 2002-01-10 2005-05-26 ロベルト・ボッシュ・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管理及び制御のための階層型無線自己組織ネットワーク
CN1794732A (zh) * 2005-12-26 2006-06-28 北京交通大学 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协议栈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02065423A (zh) * 2010-12-13 2011-05-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节点接入认证方法、接入认证节点、接入节点和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514A (zh) * 2021-12-21 2022-01-21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构建及展示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76550A1 (ja) 2012-12-27
JP5807199B2 (ja) 2015-11-10
US20140112144A1 (en) 2014-04-24
US9154406B2 (en) 2015-10-06
JP2013005413A (ja) 2013-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onouz et al. Reliability-oriented single-path routing protocol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arissidis et al. Routing metrics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Mahyoub et al. An efficient RPL-based mechanism for node-to-node communications in IoT
CN103609192A (zh) 通信系统、无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程序
Kiran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BATMAN and BATMAN-Adv routing protocols in a mobile testbed
Gardasevic et 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6LoWPAN through experimentation
Hassani et al. Assessment of a proactive routing protocol RPL in Ipv6 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JP5658706B2 (ja) 通信局、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Nagayama et al. Suspension bridge vibration measurement using multihop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on et al. Self‐adaptive proactive routing scheme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s
Kadhim et al. Improving IoT applications using a proposed routing protocol
Garcia et al. Using MANET protocols in wireless sensor and actor networks
Che-Aron et al. An enhancement of fault-tolerant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enning et al. Opportunistic distance-aware routing in multi-sink 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astogi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ODV and OLSR on the ORBIT testbed
Mohamed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PL and DODAG formations for IoTs applications
JP7135301B2 (ja) 通信装置、管理サーバ、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Mohamed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PL routes and DODAG construction for IoTs
Meralto et al. Wireless mesh sensor networks with mobile devic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Musa et al. Constructing Energy Aware Home Automation within the IPv6-USN Architecture
Ismail et al. LABC: Local route repair using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in 6LoWPAN network
Hema et al. Analysis of Quality of Service Parameters and Monitoring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Mobile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Pullagura et al.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cooperative multicast routing based on hop tree in ad-hoc networks
Zarov Mesh routing for low-power mobile ad-hoc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ing dymo-low
Szymanski et al. Biologically inspired self selective routing with preferred path se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6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