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9032B - 通过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 Google Patents

通过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9032B
CN103609032B CN201280029182.4A CN201280029182A CN103609032B CN 103609032 B CN103609032 B CN 103609032B CN 201280029182 A CN201280029182 A CN 201280029182A CN 103609032 B CN103609032 B CN 103609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ing
reception
access node
coupl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91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9032A (zh
Inventor
J·梅斯
K·胡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0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9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90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4A/D conversion, code compression/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7Control equipment for a part of the connection, distributed control, co-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42Broadcast, diffusion, multicast, point-to-multipoint (1 : 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96Signaling in general, in-band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200)。该接入节点包括具有数字信号处理逻辑(DSP)和数模/模数转换逻辑(DAC;ADC)的第一发射/接收电路(210m)以及具有发射/接收放大器(LD;LNA)和用于到传输线(Ln)的连接的线路适配单元(LAU)的第二发射/接收电路(220n)。接入节点还包括用于根据发射/接收交叉连接表(XT)来动态地将第一发射/接收电路之一与第二发射/接收电路之一相连的模拟交换机(230)以及用于根据各传输线上的发射/接收业务模式来更新发射交叉连接表的发射/接收控制逻辑(240)。发射/接收业务模式遵守时分多址TDMA方案,或者根据实际发射/接收业务需求来确定。发射/接收控制逻辑进一步用于伴随着对交叉连接表的更新而分别禁用或启用发射/接收放大器。

Description

通过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铜线接入,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背景技术
对于下一代铜线接入,已经在允许点到多点(P2MP)协议方面表现出兴趣。这具有所主张的优点,即能够从接入节点中的单个收发机为N个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对接入节点的成本、尺寸、能量消耗和可缩放性具有正面影响。
然而,铜线环路设备(loopplant)一般地由从接入节点到各订户驻地的专用(或点到点)链路组成。在物理上,铜双绞线不在多个用户之间被共享。因此,向此类网络应用P2MP是非传统的。这在发射功率方面是非常低效的。此外,对来自客户驻地的反向功率馈送和对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OTS)的期望增加了对P2MP接入网络的高效实现的进一步的障碍。
在传统P2MP拓扑中,发射信号在每个分叉处被划分。考虑具有用于连接到N个用户的N个支路的星形拓扑。发射功率P被划分成N个相等信号,其在N个支路中的每一个中具有功率P/N。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在这里忽略了下述事实,即在实践中,如果不同支路的阻抗不同,则其上的信号功率可能不同。通常,数字订户线(DSL)标准以及其他接入或家庭标准定义能够设在线路上的最大发射功率谱密度(PSD)。在星形拓扑中,将由将发射机连接到星形的N个支路的第一分段来实施PSD限制。因此,每个支路经历取决于不同环路的阻抗的、比所施加的PSD低得多的PSD。在不考虑支路的不同信道特性的情况下,允许发射功率比由PSD限制所指定的发射功率大N倍,因为该功率将在N个订户环路上被分割。因此,前端硬件需要能够在非常高的功率下进行发射,比在传统情况下高N倍,这进而对诸如线路驱动器这样的部件的性能和线性度施加了严格要求。而且,由于反向功率馈送要求,不与功率预算约束兼容。简单的替代是使前端以当前设计为基础并接受N倍的接收功率的冲击。通常,N在8至24的量级。这对应于9至14dB量级的信噪比(SNR)降低。此类现有技术实施方式的示例是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接入节点内提供一种用于支持P2MP传输的创新的布置(arrangement),其在消耗的功率和可用于每个用户的单独数据吞吐量方面是高效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经由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接入节点包括:第一发射电路,包括用于输出发射数字样本的发射数字处理逻辑,其与用于将发射数字样本转换成模拟发射信号的数模转换逻辑串行耦合,该数模转换逻辑与第一发射输出端口串行耦合;以及多个第二发射电路,分别包括第二发射输入端口,其与用于放大发射信号的发射放大器串行耦合,该发射放大器与线路适配单元串行耦合,该线路适配单元用于到有线环路设备的传输线的连接并且用于对传输线的线路物理特性的适配。
该接入节点还包括发射模拟交换机和发射控制逻辑,所述发射模拟交换机包括耦合到第一发射输出端口的第三发射输入端口以及耦合到第二发射输入端口中的相应的第二发射输入端口的第三发射输出端口,并且被配置成根据发射交叉连接表将第三发射输入端口动态地连接到第三发射输出端口之一,所述发射控制逻辑耦合到发射模拟交换机并且被配置成根据各传输线上的发射业务模式来更新发射交叉连接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经由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接入节点包括:第一接收电路,包括第一接收输入端口,其与用于将接收模拟信号转换成接收数字样本的模数转换逻辑串行耦合,该模数转换逻辑与用于处理接收数字样本的接收数字处理逻辑串行耦合;以及多个第二接收电路,分别包括线路适配单元,其用于到有线环路设备的传输线的连接并且用于对传输线的线路物理特性的适配,该线路适配单元与用于放大接收信号的接收放大器串行耦合,该接收放大器与第二接收输出端口串行耦合。
接入节点还包括:接收模拟交换机,包括耦合到第二接收输出端口中的相应第二接收输出端口的第三接收输入端口以及耦合到第一接收输入端口的第三接收输出端口,并且被配置成根据接收交叉连接表而动态地将第三接收输入端口之一连接到第三接收输出端口;以及接收控制逻辑,耦合到接收模拟交换机并且被配置成根据各传输线上的接收业务模式来更新接收交叉连接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和/或接收业务模式遵守时分多址TDMA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传输线上的发射和/或接收业务需求来确定发射和/或接收业务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控制逻辑还用于伴随着对发射和/或接收交叉连接表的更新而分别禁用或启用发射和/或接收放大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射电路包括串行耦合在数模转换逻辑与第一输出端口之间的发射滤波器以用于将发射信号能量限制于发射频带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收电路包括串行耦合在第一接收输入端口与模数转换逻辑之间的接收滤波器以用于将接收信号能量限制于接收频带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相互独立地更新发射交换机和接收交换机的交叉连接表。
通过在发射机与链路之间引入交换机来规避有线环路设备上的P2MP传输的缺点。交换机的位置被谨慎地设计成优化功率消耗和单独数据吞吐量,并且使实现困难最小化。该解决方案包括切换功能以允许任何线路到多个收发机中的任何一个的分配。
虽然存在不同的选择,但已确认了吸引人的设计。其涉及到在发射放大器和接收放大器级之前包括切换功能,可能包括用于伴随着交叉连接表的更新而禁用或启用发射放大器和接收放大器的控制逻辑以获得附加能量效率。
该交换机基于时分多址(TDMA)方案或基于各传输线上的发射或接收实际业务需求而被驱动。
该创新的布置允许按线路来优化线路驱动器和混合设置,同时包括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且可能还有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的单个数字收发机在多个用户之间被共享。
此类布置通常形成线路终止单元的一部分,该线路终止单元是来自订户驻地的传输线在那里终止的一台装备。这台装备形成用于提供对订户的网络接入的接入节点的一部分。接入节点的示例是数字订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以太网接入桥、IP接入或边缘路由器等。接入节点可以存在于中央位置(例如,中心局)处或在更接近于订户驻地的远程位置(例如,街道机柜)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将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
—图1表示用于当前和下一代铜线接入的不同接入拓扑,
—图2表示典型数字收发机的功能架构,以及
—图3表示包括用于P2MP传输的能量高效收发机布置的接入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看到三个接入拓扑:点到点(P2P)、点到多设备(P2MD)和点到多家(P2MH)。
[P2P]在P2P使用情况下,每个订户被连接到接入节点中的专用收发机。每个订户具有单个接入网络终止(termination)。这是DSL(图1,顶部)中的传统方法。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每个订户具有其专用信道。这使可用于每个订户的容量最大化,并且减少了相邻用户之间的互依赖性。在接入网络和家中网络之间还存在明确分离,其允许管理责任的明确分离。
一个缺点是每个终端用户需要专用收发机,这对接入节点尺寸有牵连。串扰也是主要问题。诸如联合信号处理这样的串扰消除技术能够减轻该缺点。
另一缺点是每个订户需要将接入网络和家中网络分离的单个网关。另一方面,接入容量始终是可用的,无论任何家中业务如何。
[P2MD]在P2MD使用情况下,每个订户被连接到接入节点中的专用收发机。订户可以在其家庭内部具有多个接入网络终止装备,每个被连接到进入双绞线的不同支路(图1,中心)。
这种设置的一个优点是能够使用家庭内部的任何连接来终止接入网络,并且多个终止能够同时进行操作。这允许家中网关的移除。每个服务在其终端设备附近被终止:高速因特网接入(HSIA)在PC附近(或内部),以及IPTV在TV附近(或内部)。
另一优点是家中设备可以使用相同技术和拓扑用于家庭内的设备间通信(即,不经由接入节点收发机)。这对应于接入和家中网络的合并。
其带来的缺点是当在同一网络上发送家中业务时,用于接入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容量减小。
另一缺点是固有地存在残端(stub)。由于由信道响应的突然下降和增加的噪声拾取引起的容量的降低,许多运营商将家中桥接分接头视为主要瓶颈。此外,分接头中的拾取的噪声类型常常是随时间变化的(脉冲噪声、AM侵入)。在P2MD中,容忍或者甚至有意地添加桥接分接头以便增加灵活性。这将影响总体链路容量。
而且,串扰在P2MD的情况下仍是主要缺陷。
[P2MH]在P2MH使用情况下,每个订户具有单个网关。接入节点处的一个收发机被连接到分离的客户驻地处的多个收发机,每个订户一个收发机(图1,底部)。
这种使用情况的一个优点是接入节点处的单个收发机可以服务于M个多个订户。具有N个收发机的接入节点将能够服务于M×N个订户。这在潜在订户的数目大于单个节点中的收发机的最大可用或可承受数目的情况下可能是有用的。
另一优点是通过向相互串扰方分配正交时隙能够在P2MD传输(具有明确容量份额)中避免串扰。
缺点是P2MH将DSL接入变成共享介质。虽然每个订户在物理上具有一个或多个专用对,但P2MHMAC意味着相邻订户仍将需要对其带宽进行时间共享或频率共享。这将以m(t)的因数减少可用于每个订户的平均带宽,其中m是在时间t活动的订户的数目。因此,存在对可用带宽的明确时间依赖性。这是可接受的,只要对吞吐量的需求充分地低于单个链路容量即可,即用于初始部署。但是当需求上升时,介质共享将变得不那么吸引人。当这发生时,运营商能够选择对其装备进行重新布线或替换,使得每个订户具有专用收发机。这不需要上门服务(truck-roll)。
另一缺点是绞线对之间的金属接触使得在接入节点处发射的功率将被划分到M个线路中。在具有相等性质和长度的M个线路的情况下,所需发射功率将比在P2P情况下大M倍。
因此,要求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其涉及每个被连接到专用对的多个LD/LNA,该多个LD/LNA从单个DAC/ADC接收其信号。在DAC/ADC与线路驱动器/放大器组之间需要交换机。线路驱动器和放大器的数目的倍增允许仍调谐每个线路的前端设置。这是重要的,以便限制由于对一般前端设置的需要而引起的进一步容量减小。并且,此类方案仍能够处理每个线路的POTS或反向功率馈送。
在图2中看到收发机布置100的高级框图。收发机布置100被示为包括被相互串行耦合的以下功能块。
—数字信号处理器110(或DSP),
—模拟前端120(或AFE),
—线路适配单元130(或LAU),
—POTS分离器(splitter)140,
—功率分离器150。
DSP110用于将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编码和调制成数字数据符号,并且用于将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从数字数据符号解调和解码。
在优选实施例中,DSP110对多个正交载波上的离散多音(DMT)数据符号编码和解码(也称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但是认为也将涵盖其他数字通信技术。
通常在DSP110内执行以下发射步骤:
—数据编码,诸如数据复用、成帧、加扰、纠错编码和交织,
—信号调制,包括根据载波排序表对载波排序、根据有序载波的比特加载来解析编码比特流、以及将每个比特块映射到适当的发射星座点(具有相应的载波振幅和相位)的步骤,
—信号缩放,
—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
—循环前缀(CP)插入,以及
—时间开窗。
通常在DSP110内执行以下接收步骤:
—时域信号均衡,
—循环前缀(CP)去除,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频域信号均衡,
—信号解调和检测,包括下述步骤:向每个均衡的频率样本应用适当的星座网格,其图案取决于相应的载波比特加载;检测预期的发射星座点和对应的发射比特序列;以及根据载波排序表将所有检测到的比特块重新排序,
—数据解码,诸如数据解交织、RS解码(在此步骤期间,如果存在字节错误,则对其进行修正)、解扰、帧定界和解复用。
AFE120包括数模转换器121(或DAC)和模数转换器122(或ADC)、用于将信号能量限制在适当通信频带内、同时抑制带外干扰的发射滤波器123(或TX_FILT)和接收滤波器124(或RX_FILT)、用于放大发射信号且用于驱动传输线的线路驱动器125(或LD)以及用于以尽可能少的噪声放大接收信号的低噪声放大器125(LNA)。
LAU130包括用于将发射机输出耦合到传输线并将传输线耦合到接收机输入、同时实现低发射机-接收机耦合比(例如,借助于回波消除技术)的混合体(hybrid)、用于滤出存在于POTS和功率频带中的任何不期望信号的其他发射和接收高通滤波器、用于对线路的特性阻抗进行适配的阻抗匹配电路以及隔离电路(通常为变压器)。
POTS分离器140和功率分离器150分别用于拾取POTS和功率信号。POTS分离器140和/或功率分离器150是可选的:如果分别需要传统语音级服务和反向功率馈送,则它们存在。POTS和功率分离器块的顺序是任意的。所描述的顺序对应于其中在DC下传输功率的情况,其间DCPOTS信令在POTS分离器块处被转换成可识别AC信令。
现在从右到左穿过框图并且指出将交换机定位于该位置处的利弊。
为了能够从每个终端用户吸引功率,即使在该线路上暂时不存在传输,也需要将交换机定位在功率分离器150的左侧。如果来自单个终端用户的功率不足以对所有(远程)接入节点功能提供功率,则这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因为需要太多功率或者因为该线路上的功率传输有故障。
同样地,为了同时地针对所有终端用户启用POTS服务,将交换机定位于POTS分离器140的左侧是重要的。
为了设计的紧凑性,可以将交换机定位于LAU130与POTS分离器140之间。仅需要单个LAU以服务于N个线路。在此架构中,ALU、AFE和DSP在终端用户之间被共享。这意味着需要适用于所有线路的一般线路适配设置,或者需要与交换机的交叉连接表同步地改变LAU配置。此类改变通常将引起不期望的瞬态效应。这使一般线路适配设置成为用于该交换机位置的优选选择。
在框图中进一步向左移动,可以将交换机定位于AFE120与LAU130之间。这具有如下优点,即AFE在N个用户之间被共享。这是重要的,因为AFE到目前为止是该链中的能量的最大消耗者。另一优点是每个线路具有其自己的优化的LAU。该优点必须被合理化:由于预期所有环路来自同一线缆类型,所以不同线路的线路适配设置将是类似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AFE和ALU现在是协同优化的。到目前为止难以将AFE和LAU解开并且保持同等高效。
所考虑的下一选择是将交换机定位于DSP110与AFE120之间。这到目前为止是最容易的实施方式,因为信号仍在数字域中。而且,AFE设置被按线路优化。然而,每个线路具有其自己的AFE的事实引起空间和能量消耗问题:AFE是该块的最大能量消耗者。当收发机在TDMA模式下进行切换通过线路时用于节省功率而接通或关断整个AFE将引起瞬态效应。更具体地,由于线路上的时延要求,将不存在给定线路的长时段的不活动(除非如果线路处于空闲模式)。应理解该切换比过高而不能启用AFE中的显著能量节省。
现在集中于AFE以使切换过程中的能量效率最优化。AFE的数字部分包括直至DAC和从ADC开始的所有部件。在AFE模拟部分中,通常存在分别用于将能量限制在下游频带和上游频带内的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以及用于信号放大的LD和LNA。假设DAC和ADC以及滤波器特性对于不同的线路而言是固定的或者至少是相似的。优先地适配LD和LNA中的增益控制,特别是在环路长度差异显著的情况下。用于交换机的适当位置因此将在AFE内、在Tx/Rx滤波器与LD/LNA之间。在该设计中,DSP和直至且包括滤波器的AFE在通过P2MP连接的用户之间被共享。每个线路具有其专用的LD/LNA、LAU以及POTS和功率分离器。这允许LD/LNA和LAU的照常的协同优化。而且,LD/LNA自然地随着活动而缩放功率。LD特性是众所周知的并且遵守静寂能量(quiescentenergy)消耗。依靠该设计,对选择具有低静寂消耗的LD很重要,因为LD可以在(N-1)/N的时间内是不活动的。该设计的其他优点是其使得能够在一个线路上进行发射、同时在另一个线路上进行接收,产生TDMA方案和US/DS比方面的进一步灵活性。
在图3中描绘了所提出的布置。在图3中看到包括以下功能块的接入节点200:
—M个第一收发机电路210m,
—N个第二收发机电路220n,
—交换机230,以及
—控制器240(或CTRL)。
M和N是正整数,M基本上低于N,从而实现高资源共享和降低的成本;m和n分别是从1至M和1至N范围内的索引。
每个第一收发机电路210m包括发射输出端口O1m和接收输入端口I1m。每个第一收发机电路210m包括耦合到发射输出端口O1m的第一发射电路以及耦合到接收输入端口I1m的第一接收电路。第一发射电路包括相互串行耦合的DSP、DAC和发射滤波器,并且第一接收电路包括相互串行耦合的接收滤波器、ADC和DSP。接收滤波器和发射滤波器块是可选的。在DSP块与DAC/ADC块之间可以存在其他的外推/抽取块。
每个第二收发机电路220n包括发射输入端口I2n和接收输出端口O2n。每个第二收发机电路220n包括耦合到发射输入端口I2n的第二发射电路以及耦合到接收输出端口O2n的第二接收电路。第二发射电路包括串行耦合到LAU的LD,并且第二接收电路包括串行耦合到LNA的LAU。LAU进一步耦合到有线环路设备的传输线。
交换机230是模拟交换机,其包括耦合到m个发射输出端口O1m中的相应的发射输出端口的m个发射输入端口I3m、耦合到m个接收输入端口I1m中的相应的接收输入端口的m个接收输出端口O3m、耦合到n个发射输入端口I2n中的相应的发射输入端口的n个发射输出端口O4n以及耦合到n个接收输出端口O2n中的相应的接收输出端口的n个接收输入端口I4n。输入和输出端口通常被组合为双向端口。
交换机230是被配置成使通过特定输入端口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朝向与特定输入端口处于一对一关系的特定输出端口进行传播的模拟交换机。这能够借助于微机电(MEM)开关、场效应晶体管(FET)或类似基本切换器件来实现。特定输入端口与特定输出端口之间的一对一关联被保持在由控制器240动态地更新的交叉连接表XT中。
控制器240耦合到DSP、LD、LNA和交换机230。
控制器240用于根据发射业务模式和接收业务模式来动态地更新交换机230的交叉连接表。第一收发机电路210中的每一个首先被配置为被静态地或半静态地分配给从零至N范围内的多个线路。如果线路的数目大于或等于2,则使用多接入方案。接下来,在该特定线路组内,通过交换机230来动态地建立第一发射路径以将第一发射电路连接到第二发射电路,并且通过交换机230来动态地建立第二接收路径以将第一接收电路连接到相同或另一第二接收电路。
接收路径和发射路径是遵循某个预定TDMA方案或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而动态地被建立的,包括在分配资源时的用户公平性考虑。按照预期业务去往/来自哪个订户,能够根据业务信息来确定实际业务需求。例如,DSP能够向控制器240报告接下来的下游数据符号将在其上被传输的线路的标识,并且一旦交换机230已被适当地安排,则控制器240能够对数据符号的实际传输进行授权。然后,由DSP将下游业务按优先次序排列并在各订户线路上公平地派送。又例如,LNA能够检测来自客户端设备(CPE)的某个接收信号,其指示对上游通信的需求并相应地通知控制器240。一旦特定用户已被选择进行上游通信,则通过交换机230安排对应的接收路径,并在对应的传输线上发送某种确认信号,条件是CPE能够开始上游发射。该确认信号可以是在不利用第一发射资源的情况下直接地由LD发出的某个可编程或一般信号,该第一发射资源能够在不同的传输线上有利地被使用。
替代地,低复杂度接收功率检测器耦合到交换机230,并且控制器240通过所有不活动线路连续地连接接收功率检测器。这样,仅需要单个功率检测器,并且能够在第一线路上检测随机接入,而在第二线路上进行上游通信。
控制器240还被配置成如果LD未被连接到第一发射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这意味着如果针对该LD不存在通过交换机230的活动发射路径,则将LD切换至低功率静寂模式(通常利用具有较低静寂电流和降低的线性度的偏置);控制器240还被配置成如果LD被连接到一个第一发射电路,这意味着如果针对该LD存在通过交换机230的活动发射路径,则将LD切换回具有标称功率消耗的操作(通常利用具有较高静寂电流和改善的线性度的另一偏置)。
同样地,控制器240还被配置成如果LNA未被连接到第一接收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这意味着如果针对该LNA不存在通过交换机230的活动接收路径,则将LNA切换至低功率静寂模式;控制器240还被配置成如果LNA被连接到一个第一发射电路,这意味着如果针对该LNA,通过交换机230的对应接收路径是活动的,则将LNA切换回具有标称功率消耗的操作;请注意,如果将检测到来自CPE的随机接入信号,则LNA应始终或间歇性地保持开启。
替换地,放大器控制逻辑可以是隐含的,并且基于LD和/或LNA的输入处的信号检测。
通过将多个第二发射电路同时地交叉连接到单个第一发射电路来实现多播传输。这是有用的,例如当处于空闲模式的多个线路需要训练信号以便保持同步时。单个第一发射电路能够同时向多个第二发射电路提供此类训练信号,使其他第一发射电路自由地用于其余活动的第二发射电路。在多播传输期间,线路驱动器放大可以被适配用于克服多个路径上的功率划分。替换地,通过由第二电路发出且不涉及第一电路的一般或可编程信号来保持同步。
应注意的是不应将术语“包括”解释为局限于其后所列出的装置。因此,措辞“包括装置A和B的设备”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仅由部件A和B组成的设备。这意味着相对于本发明,设备的相关部件是A和B。
还应注意的是不应将术语“耦合”解释为仅局限于直接连接。因此,措辞“耦合到设备B的设备A”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其中设备A的输出直接连接到设备B的输入和/或反之亦然的设备或系统。这意味着在A的输出与B的输入之间存在路径和/或反之亦然,其可以是包括其他设备或装置的路径。
描述和附图仅仅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因此,将认识到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各种布置,其虽然未在本文中明确地描述或示出,但体现本发明的原理并且被包括在其精神和范围内。此外,本文所叙述的所有示例主要是明确地仅用于教导的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由本发明人贡献以使本领域进步的概念,并且应将其理解为不限于此类具体叙述的示例和条件。此外,本文中的叙述本发明的原理、方面和实施例以及其特定示例的所有说明意在涵盖其等价物。
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硬件以及能够与适当软件相关联地执行软件的硬件来提供图中所示的各种元件的功能。当由处理器来提供时,这些功能可以由单个专用处理器、由单个共享处理器或由多个单独处理器来提供,其中的某些可以被共享。此外,不应将处理器理解为专指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并且可以隐式地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网络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其他(常规和/或自定义的)硬件,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也可以被包括。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经由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接入节点(200),并且包括:
第一发射电路(210m),包括用于输出发射数字样本的发射数字处理逻辑(DSP),所述发射数字处理逻辑与用于将所述发射数字样本转换成模拟发射信号的数模转换逻辑(DAC)串行耦合,所述数模转换逻辑与第一发射输出端口(O1m)串行耦合,
多个第二发射电路(220m),分别包括第二发射输入端口(I2n),所述第二发射输入端口与用于放大发射信号的发射放大器(LD)串行耦合,所述发射放大器与线路适配单元(LAU)串行耦合,所述线路适配单元用于到所述有线环路设备的传输线(Ln)的连接并且用于对所述传输线的线路物理特性的适配,
其中所述接入节点还包括发射模拟交换机(230),所述发射模拟交换机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发射输出端口的第三发射输入端口(I3m)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二发射输入端口中的相应的第二发射输入端口的第三发射输出端口(O4n),并且被配置成根据发射交叉连接表(XT)来动态地将所述第三发射输入端口连接到所述第三发射输出端口之一,
并且其中所述接入节点还包括发射控制逻辑(240),所述发射控制逻辑耦合到所述发射模拟交换机并且被配置成根据各传输线上的发射业务模式来更新所述发射交叉连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所述发射业务模式遵守时分多址TDMA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根据各传输线上的发射业务需求来确定所述发射业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所述发射控制逻辑进一步用于伴随着对所述发射交叉连接表的所述更新而分别禁用或启用所述发射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包括串行耦合在所述数模转换逻辑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之间的发射滤波器(TX_FILT),所述发射滤波器用于将发射信号能量限制在发射频带内。
6.一种用于经由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接入节点(200),并且包括:
第一接收电路(210m),包括第一接收输入端口(I1m),所述第一接收输入端口与用于将接收模拟信号转换成接收数字样本的模数转换逻辑(ADC)串行耦合,所述模数转换逻辑与用于处理所述接收数字样本的接收数字处理逻辑(DSP)串行耦合,
多个第二接收电路(220n),分别包括线路适配单元(LAU),所述线路适配单元用于到所述有线环路设备的传输线的连接并且用于对所述传输线的线路物理特性的适配,所述线路适配单元与用于放大接收信号的接收放大器(LNA)串行耦合,所述接收放大器(LNA)与第二接收输出端口(O2n)串行耦合,
其中所述接入节点还包括接收模拟交换机(230),所述接收模拟交换机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二接收输出端口中的相应的第二接收输出端口的第三接收输入端口(I4n)以及耦合到所述第一接收输入端口的第三接收输出端口(O3m),并且被配置成根据接收交叉连接表(XT)动态地将所述第三接收输入端口之一连接到所述第三接收输出端口,
并且其中所述接入节点还包括接收控制逻辑(240),所述接收控制逻辑耦合到所述接收模拟交换机并且被配置成根据各传输线上的接收业务模式来更新所述接收交叉连接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所述接收业务模式遵守时分多址TDMA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根据各传输线上的接收业务需求来确定所述接收业务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所述接收控制逻辑进一步用于伴随着对所述接收交叉连接表的所述更新而分别禁用或启用所述接收放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节点(200),其中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包括串行耦合在所述第一接收输入端口和所述模数转换逻辑之间的接收滤波器(RX_FILT),所述接收滤波器用于将接收信号能量限制在接收频带内。
11.一种用于经由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接入节点,所述接入节点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入节点以及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入节点,并且其中所述发射交换机的所述发射交叉连接表和所述接收交换机的所述接收交叉连接表相互独立地被更新。
CN201280029182.4A 2011-06-14 2012-06-04 通过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9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305742.6A EP2536034B1 (en) 2011-06-14 2011-06-14 Point-to-multi-point transmission over a wired loop plant
EP11305742.6 2011-06-14
PCT/EP2012/060475 WO2012171820A1 (en) 2011-06-14 2012-06-04 Point-to-multi-point transmission over a wired loop pl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9032A CN103609032A (zh) 2014-02-26
CN103609032B true CN103609032B (zh) 2015-12-02

Family

ID=4620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18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9032B (zh) 2011-06-14 2012-06-04 通过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13038B2 (zh)
EP (1) EP2536034B1 (zh)
JP (1) JP5756885B2 (zh)
KR (1) KR101521043B1 (zh)
CN (1) CN103609032B (zh)
WO (1) WO20121718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06571A1 (en) 2013-05-23 2014-11-2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ccess node for connecting subscriber lines
US9628180B2 (en) * 2014-03-31 2017-04-18 Infinera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er fo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of multiple sub-carriers
US9680527B2 (en) * 2015-02-25 2017-06-1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Radiation hardened 10BASE-T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PHY)
US10382273B2 (en) 2016-01-20 2019-08-13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issioning a network element
EP3310067B1 (en) * 2016-10-14 2020-02-26 Alcatel Lucent Data path management system, controller unit and switch unit
CN118057743A (zh) * 2022-11-18 202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通信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1912A (zh) * 2005-06-13 2006-12-20 华澳通讯(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多用户的数字用户线捆绑接入方法
US7414995B1 (en) * 2002-09-09 2008-08-19 Aruba Networks, Inc. Modular radio access point
EP2369781A1 (en) * 2010-03-19 2011-09-28 Alcatel Lucent Guaranteed QOS in low-power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8991A (en) * 1980-01-10 1981-08-08 Nec Corp Subscriber interface device of time-division exchange
JPS5778295A (en) * 1980-11-04 1982-05-15 Nec Corp Subscriber line concentrator allocating system
JPS5983493A (ja) * 1982-11-05 1984-05-14 Nec Corp 加入者集線用アナログスイツチ制御方式
JPS59112793A (ja) * 1982-12-20 1984-06-29 Nec Corp デイジタル集線・アナログ集線併合電子交換機
US6055268A (en) 1996-05-09 2000-04-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mode digital modem
US5872809A (en) * 1996-12-09 1999-02-16 Controlnet,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common denominator transceiver design for data transmission
JPH10336711A (ja) * 1997-03-31 1998-12-18 Fujitsu Ltd アナログ・ディジタル統合加入者回路
US6370187B1 (en) * 1998-04-01 2002-04-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daptive power dissipation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308908B2 (ja) * 1998-08-20 2002-07-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
JP2001078239A (ja) * 1999-09-08 2001-03-23 Nec Corp 加入者回路
US6771740B1 (en) * 2000-02-16 2004-08-03 Paradyne Corporation Line sharing multipoint pots splitter controllable line selector
JP2003018319A (ja) * 2001-07-05 2003-01-17 Hitachi Ltd 音声およ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US7490345B2 (en) * 2002-07-08 2009-02-10 Teray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Upstream only linecard with front end multiplexer for CMTS
US8139602B2 (en) * 2004-07-28 2012-03-20 Rockstar Bidco, LP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high bit rate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twisted pair cables
US9742905B1 (en) * 2009-07-17 2017-08-22 Adtran,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hared channels to increase peak data rates
US8437468B2 (en) * 2009-10-09 2013-05-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 P.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providing modem func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4995B1 (en) * 2002-09-09 2008-08-19 Aruba Networks, Inc. Modular radio access point
CN1881912A (zh) * 2005-06-13 2006-12-20 华澳通讯(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多用户的数字用户线捆绑接入方法
EP2369781A1 (en) * 2010-03-19 2011-09-28 Alcatel Lucent Guaranteed QOS in low-power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21043B1 (ko) 2015-05-15
JP2014525158A (ja) 2014-09-25
US9313038B2 (en) 2016-04-12
WO2012171820A1 (en) 2012-12-20
CN103609032A (zh) 2014-02-26
US20140092903A1 (en) 2014-04-03
EP2536034A1 (en) 2012-12-19
KR20140015538A (ko) 2014-02-06
EP2536034B1 (en) 2014-03-26
JP5756885B2 (ja)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032B (zh) 通过有线环路设备来连接订户的具有点到多点传输能力的接入节点
US8750392B2 (en) PLC device supporting MIMO operations
US953149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0897848B1 (ko) 유선 및 무선 세그먼트를 조합하는 네트워크
US7885634B2 (en) High frequency signal hub
US20150327237A1 (en) Equipment for femtocel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525355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signals over a coaxial cable
CN106537796B (zh) 具有单环路分拆的增强型矢量化操作
EP310320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wisted pair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EP3459181B1 (en) Time-division duplexing signal booster
CN101217294A (zh) 一种电力网桥
US95031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across drop connections
CN101945029B (zh) 支持线分双工的xDSL宽带接入方法与系统
CN101883297A (zh) 一种数字宽带融合叠加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7078896A (zh) 用于共享传输介质上的全双工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203057189U (zh) 一种家用路由器
CN105659504A (zh) 矢量化组内的有序离开
Fazlollahi et al. Copper makes 5G wireless access to indoor possible
CN115190494B (zh) 一种基于pon网络的无线信号前传方法及装置
CN201536410U (zh) 基于同轴电缆网络的超宽带接入系统
CN101888576A (zh) 基于同轴电缆网络的超宽带接入系统及接入方案
US2015037278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mploying a sub-band approach towards doubling transmission bandwidth for dmt systems
CN201029235Y (zh) 一种无线综合接入设备
CN103117908A (zh) 一种适用于同轴宽带多业务接入的局端设备
CN103391229A (zh) 一种家用同轴电缆多业务接入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