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5545A -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5545A
CN103605545A CN201310596867.3A CN201310596867A CN103605545A CN 103605545 A CN103605545 A CN 103605545A CN 201310596867 A CN201310596867 A CN 201310596867A CN 103605545 A CN103605545 A CN 103605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nit
car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68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5545B (zh
Inventor
吴俊军
熊传光
付积存
杨斐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yu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yu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yu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yu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968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5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5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5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5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5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存储功能卡包括: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第一射频传输单元;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包括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主控单元、安全芯片单元。本发明中,当需要数据读写传输时,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之间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应用程序数据通过所述通道更新到客户识别功能卡中的安全芯片单元,完成应用程序更新。本发明突破了移动终端对SIM卡的访问限制,用户可以通过无线射频传输通道自由下载更新SIM卡内的应用程序,而且优选的,用户还可以通过此通道对SIM卡内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扩展了SIM卡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是一种在移动终端中的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的智能卡,卡内的安全芯片单元存储了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客户进行身份鉴别,并对客户通话语音信息进行加密。其安全芯片单元具备的运算能力与存储能力,完全可以用于除了移动通信以外的其他领域,可以扩展诸如圈存、消费、身份认证等功能。
目前行业内已有多种基于SIM卡的多功能智能芯片卡,比如移动支付SIM卡,其已广泛应用于公交、地铁、超市等电子现金应用领域。用户可在同一张SIM卡上安装不同的应用程序,应对不同环境的应用需求。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限制了终端对SIM卡的自由访问,基本只开放了针对通话应用功能的接口,使得用户只能对SIM卡完成移动通信相关的功能操作,而无法通过移动终端自行下载更新SIM卡内其它行业应用。用户只能前往运营商营业厅使用专用的智能卡读卡器完成诸如圈存、消费、身份认证等应用程序的安装更新,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多功能智能芯片卡的使用便捷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用户无法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对SIM卡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更新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存储功能卡包括: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以及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受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激活后,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将来自于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的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客户识别功能卡;
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包括:
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的射频信号,从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的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安全芯片单元,用于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以及在交易操作时对存放的数据进行安全操作处理。
另一方面,所述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第二射频传输单元;
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安全芯片单元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
第三方面,所述应用程序更新系统包括所述移动支付对卡,还包括移动终端,其中存储功能卡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安全数字接口连接,客户识别功能卡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支付对卡是一种基于射频无线传输的多功能移动支付对卡,具体的,在移动终端中的存储功能卡(TF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SIM功能卡)建立一条基于射频无线传输的数据通道,当SIM功能卡需要更新应用程序时,首先TF功能卡和SIM功能卡建立无线射频连接,然后TF功能卡下载应用程序数据,并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应用程序数据发送至SIM功能卡,SIM功能卡将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在卡内安全芯片单元即可,本发明突破了移动终端对SIM卡的访问限制,用户可以通过无线射频传输通道自由下载更新SIM卡内的应用程序,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此通道对SIM卡内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扩展了SIM卡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功能卡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客户识别功能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1(TF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2(SIM功能卡),如图1所示,所述存储功能卡1包括: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用于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以及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用于受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激活后,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将来自于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的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客户识别功能卡。
如图2所示,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2包括:
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用于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的射频信号,从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202,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的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安全芯片单元203,用于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以及在交易操作时对存放的数据进行安全操作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需要向SIM功能卡2中的安全芯片单元203下载更新应用程序时,用户首先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软件向存储功能卡1发送指令,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接收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与客户识别功能卡2中的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建立射频配对连接,即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用户利用移动终端的网络下载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再通过SPI(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以基带数据形式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将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上并发送给SIM功能卡2内的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所述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从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202,主控单元202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203,所述智能卡规范接口为1816接口,安全芯片单元203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
本实施例中,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具体的,可以由多种频段的射频信号来支持,比如已成熟应用在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的915MHz、2.4HGz或5.8GHz射频信号等。作为一种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建立实现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中存储有相同的唯一识别码,不同设备终端的识别码不同,当无需应用程序更新时,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均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受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唤醒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发送带有识别码的配对信号,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受所述配对信号激活,当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接收到的识别码与本地存储的识别码一致时,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本优选方式中,只有当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需要传输数据时,两者才激活,在其他状况下处于休眠状态,以达到节省电量目的。
一般情况下,所述存储功能卡1还包括存储芯片单元103,所述存储芯片单元103与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连接,所述存储芯片单元103作为移动终端的大容量存储空间,可以存储各种数据,甚至当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建立后,作为SIM功能卡的备用存储空间,用来存储安全芯片单元203中的一些数据,比如可以用来存储用户通讯录等等。
本实施例中,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是利用移动终端的网络下载得到的,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若存储芯片单元103本身就存储有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或者移动终端网络不可用时,用户将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存放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103中,此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软件选择存储芯片单元中需要更新的应用程序,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103中读取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这样同样可以实现SIM功能卡中的应用程序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所述SIM功能卡通过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完成应用程序下载更新,用户无需在到运营商营业厅使用专用的智能卡读卡器完成诸如圈存、消费、身份认证等应用程序的安装更新,增加了智能卡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优选的,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还用于通过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之间建立的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对安全芯片单元203内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由于现有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对SIM卡只开放了移动通信相关的操作,本优选方式中,存储功能卡利用建立好的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对SIM功能卡内的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处理,扩展了SIM卡功能。
在实际使用时,SIM功能卡用于移动支付,因此SIM功能卡还需要与外界非接触读卡终端完成无线通信,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2还包括用于与外界非接触读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以实现移动支付的近场通信单元204,所述近场通信单元204与所述安全芯片单元203连接。当SIM功能卡中的应用程序更新完毕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204,安全芯片单元203与外界非接触读卡终端完成数据交互,以实现移动支付交易,具体的交易过程不是本发明目的所在,这里对此不赘述。
实施例二:
图3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的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移动支付对卡,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301、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步骤S302、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
步骤S303、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步骤S304、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第二射频传输单元;
步骤S305、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步骤S306、主控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步骤S307、安全芯片单元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
本实施例方法中,当需要数据读写传输时,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通过所述通道将待更新的应用程序下载到客户识别功能卡中的安全芯片单元中,突破了移动终端对SIM卡访问的限制,优选的,还可以通过所述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对客户识别功能卡中的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扩展了SIM卡功能。
实施例三:
图4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的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移动支付对卡,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401、安全数字控制单元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读取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步骤S402、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
步骤S403、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步骤S404、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第二射频传输单元;
步骤S405、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步骤S406、主控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步骤S407、安全芯片单元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来自于存储芯片单元,若存储芯片单元本身就存储有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或者移动终端网络不可用时,用户将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存放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此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软件选择存储芯片单元中需要更新的应用程序,安全数字控制单元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读取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这样同样可以实现SIM功能卡中的应用程序更新。本实施例丰富了应用程序更新的实现方案。
实施例四:
图5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系统,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更新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存储功能卡1和客户识别功能卡2,还包括移动终端3,其中存储功能卡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安全数字接口(SD interface)连接,客户识别功能卡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7816接口)连接,存储功能卡1中,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与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通过SPI接口连接,安全数字控制单元101与存储芯片单元103通过安全数字接口连接,客户识别功能卡2中,主控单元202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通过SPI接口连接,主控单元202与安全芯片单元203通过7816接口连接。当需要进行数据读写传输时,第一射频传输单元102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201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通过所述通道实现数据传输,包括应用程序更新、数据自由读写操作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包括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所述存储功能卡包括: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以及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用于受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激活后,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将来自于安全数字控制单元的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客户识别功能卡;
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包括:
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以及接收来自于第一射频传输单元的射频信号,从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的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安全芯片单元,用于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以及在交易操作时对存放的数据进行安全操作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中存储有相同的唯一识别码,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向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发送带有识别码的配对信号,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受所述配对信号激活,当第二射频传输单元接收到的识别码与本地存储的识别码一致时,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功能卡还包括用于存储各类数据的存储芯片单元,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与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存储有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还用于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读取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支付对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识别功能卡还包括用于与外界非接触读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以实现移动支付的近场通信单元,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与所述安全芯片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移动支付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数字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存储功能卡和客户识别功能卡之间建立的无线射频传输通道对安全芯片单元内数据进行自由读写操作。
7.一种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指令后激活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第二射频传输单元;
第二射频传输单元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解调出基带数据并将所述基带数据发送至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写入安全芯片单元;
安全芯片单元接收基带数据完成应用程序更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与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射频配对连接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向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发送带有识别码的配对信号;
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受所述配对信号激活,当第二射频传输单元接收到的识别码与本地存储的识别码一致时,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和第二射频传输单元建立无线射频传输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芯片单元中存储有待更新的应用程序数据,所述第一射频传输单元将所述基带数据加载到射频信号并发送至第二射频传输单元步骤之前,还包括:
安全数字控制单元从所述存储芯片单元中读取应用程序数据,并以基带数据形式将所述应用程序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传输单元。
10.一种应用程序更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支付对卡,还包括移动终端,其中存储功能卡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安全数字接口连接,客户识别功能卡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智能卡规范接口连接。
CN201310596867.3A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605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6867.3A CN103605545B (zh)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6867.3A CN103605545B (zh)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5545A true CN103605545A (zh) 2014-02-26
CN103605545B CN103605545B (zh) 2017-02-08

Family

ID=50123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6867.3A Active CN103605545B (zh)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554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816A (zh) * 2015-01-29 2016-10-0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模块、移动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06470414A (zh) * 2015-08-21 2017-03-01 深圳乐易派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sim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58271A (zh) * 2017-05-24 2017-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
CN108351414A (zh) * 2015-10-27 2018-07-31 北阳电机株式会社 区域传感器以及外部存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768A (zh) * 2008-01-25 2008-07-30 北京深思洛克数据保护中心 一种多应用智能卡及实现智能卡多应用的方法
CN101330683A (zh) * 2008-05-20 2008-12-24 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整合射频智能卡菜单和sim卡菜单的方法
CN101635071A (zh) * 2008-07-21 2010-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电子钱包安装/更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66435A (zh) * 2010-06-23 2010-10-20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卡多应用的系统、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2469452A (zh) * 2010-11-11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终端非接触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49784A (zh) * 2012-04-24 2013-04-17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sim卡及其stk菜单选择及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768A (zh) * 2008-01-25 2008-07-30 北京深思洛克数据保护中心 一种多应用智能卡及实现智能卡多应用的方法
CN101330683A (zh) * 2008-05-20 2008-12-24 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整合射频智能卡菜单和sim卡菜单的方法
CN101635071A (zh) * 2008-07-21 2010-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电子钱包安装/更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66435A (zh) * 2010-06-23 2010-10-20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卡多应用的系统、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2469452A (zh) * 2010-11-11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终端非接触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49784A (zh) * 2012-04-24 2013-04-17 深圳中科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sim卡及其stk菜单选择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816A (zh) * 2015-01-29 2016-10-0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模块、移动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06470414A (zh) * 2015-08-21 2017-03-01 深圳乐易派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sim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51414A (zh) * 2015-10-27 2018-07-31 北阳电机株式会社 区域传感器以及外部存储装置
CN107358271A (zh) * 2017-05-24 2017-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
CN107358271B (zh) * 2017-05-24 2020-04-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5545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30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ntation of multiple NFC credentials during a single NFC transaction
US881197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abling applications
CN101147387B (zh) 控制移动终端设备中应用启动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5844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NFC application via a secure channel including a proxy and computing device
CN103269326A (zh) 一种面向泛在网的安全设备、多应用系统和安全方法
CN103366140A (zh) 一种基于nfc的写卡方法和写卡装置
US10020847B2 (en) NFC device and connection system of NFC devices
Saminger et al. An NFC ticketing system with a new approach of an inverse reader mode
KR100923117B1 (ko) 휴대용 단말 장치에서 어플리케이션 개시를 제어하는 방법,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3098117A1 (en) A method to manage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in a user device
CN103605545A (zh) 一种移动支付对卡、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系统
JP4972706B2 (ja) 独自のメモリ装置識別表示を管理する方法、サーバー及びモバイル通信装置
CN103544114A (zh) 基于单cpu卡的多m1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U2021273648B2 (en) Multi-us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ront end on a point of sale system
CN104240080A (zh) 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899496A (zh) 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及其终端
CN202075818U (zh) 基于安全tf卡和nfc技术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终端
US20220253819A1 (en) Multi-us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ront end on a point of sale system
CN103778530A (zh) 一种行业应用账户空中圈存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740272A (zh) 实现手机应用通过自定义接口和sim卡交互的方法
KR101283989B1 (ko) Rf단말기의 프로그램 업데이트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nfc장치
CN111222864A (zh) 车联网安全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CA3077054C (en) Multi-us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ront end on a point of sale system
KR20140142996A (ko) 복수의 시큐어 엘리먼트에 구비된 애플릿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25357A (zh)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