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3258B -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3258B
CN103603258B CN201310628386.6A CN201310628386A CN103603258B CN 103603258 B CN103603258 B CN 103603258B CN 201310628386 A CN201310628386 A CN 201310628386A CN 103603258 B CN103603258 B CN 103603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frequency
frequency
threshold value
proportion threshold
b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83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3258A (zh
Inventor
王维金
曾亚平
曾光
杨川
王曦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283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3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3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3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3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3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根据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从而消除或者改善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拍振现象,在提高操作员操作舒适度的同时,改善压实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钢轮压路机是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主要用于反复碾压沥青摊铺机刚刚摊铺出来的沥青路面。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液压马达带动安装在前、后振动轮中的偏心块高速转动,从而驱使前、后振动轮上下振动以实现对路面的振动压实。
双钢轮压路机的工作模式包括全轮振动、前轮振动和后轮振动。当双钢轮压路机工作于全轮振动时,其由于受到液压传动系统的滞后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前、后振动轮的振动频率不完全相同,存在细小的差异。而当前、后振动轮的两个振动幅值近似相同、频率相差很少的振动叠加时,其合成波形的振幅将随时间作周期性缓慢度化,从而形成拍振现象。
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拍振现象,将直接影响压路机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特性及作业效率。具体来说,由于拍振现象带来的前、后振动轮过大振动及周期性的噪声,将影响操作员的操作舒适性。另外,由于拍振现象导致前、后振动轮对地面作用力忽大忽小,压出来的路面呈波浪形变化,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因此,如何控制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拍振现象,达到既提高操作人员舒适度,又改善压实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消除或者改善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拍振现象,在提高操作员操作的舒适度的同时,改善压实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根据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或者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
其中,根据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比较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若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小于临界频率,则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若在拍振产生区间,则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拍振产生区间;若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大于临界频率,则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若小于最大频率间隔阈值,则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大于最大频率间隔阈值。
其中,临界频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 21 / f 11 = n 1 f 21 - f 11 = n 2 ;
其中,n1为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2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f11为临界频率。
其中,拍振产生区间的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1 | f 22 - f 12 | = n 3 × 2 f 22 + f 12 ;
其中,n3为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需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且通过计算上述公式所获得的两个f12/f22分别为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
其中,临界频率为27.5Hz,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分别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为5Hz。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或者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
其中,调整模块包括:比较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比较单元比较出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小于临界频率时,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时,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拍振产生区间;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比较单元比较出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大于临界频率时,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时,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大于最大频率间隔阈值。
其中,临界频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 21 / f 11 = n 1 f 21 - f 11 = n 2 ;
其中,n1为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2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f11为临界频率。
其中,拍振产生区间的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1 | f 22 - f 12 | = n 3 × 2 f 22 + f 12 ;
其中,n3为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需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且通过计算上述公式所获得的两个f12/f22分别为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
其中,临界频率为27.5Hz,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分别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为5Hz。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根据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改善由于双钢轮压路机的两个振动轮频率不一致导致的拍振现象,在提高操作员操作的舒适度的同时,改善压实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钢轮压路机中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的振动叠加后形成的合成振动的振动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1:分别获取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可以通过设置于双钢轮压路机中的工作频率检测系统直接获取得到,也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的加速度然后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也可以通过采集液压马达流量换算得到,还可以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然后进行换算得到。
步骤S102:根据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或者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所做的机械振动均为简谐振动,也即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在做简谐振动时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或余弦)函数规律,其振动方程具体可以记为:
x 1 ( t ) = A 1 cos ( 2 πf 1 t + φ 10 ) x 2 ( t ) = A 2 cos ( 2 πf 2 t + φ 20 ) ;
其中,A1和A2分别为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所做简谐振动的振幅,φ10和φ20分别为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所做简谐振动的初相位,f1和f2分别为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
当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的简谐振动相互叠加时,其合成振动也为简谐振动,合成振动的振幅为:
A 3 = A 1 2 + A 2 2 + 2 A 1 A 2 cos [ 2 π ( f 2 - f 1 ) t + ( φ 20 - φ 10 ) ] .
合成振动的频率为:
f 3 = f 1 + 1 + β cos [ 2 π ( f 2 - f 1 ) t + ( φ 20 - φ 10 ) ] 1 + β 2 + 2 β cos [ 2 π ( f 2 - f 1 ) t + ( φ 20 - φ 10 ) ] × ( f 2 - f 1 ) , 其中 β = A 1 A 2 .
从上述两个公式可知,合成振动的振幅A3以恒定的周期变化,其与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f2相关,同时,也与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所做简谐振动的振幅A1和A2相关。由于双钢轮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的所做简谐振动的振幅A1和A2以及初相位φ10和φ20相差较小,可以近似相等,设定A1=A2=A,则合成振动的振幅可以简化为:
A3=2Acosπ(f2-f1)t。
合成振动的频率可以简化为:
f 3 = f 2 + f 1 2 .
此时,合成振动的振动方程可以记为:
x ( t ) = [ 2 A cos π ( f 2 - f 1 ) t ] cos f 2 + f 1 2 t .
请一并参考图2,图2是钢轮压路机中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的振动叠加后形成的合成振动的振动曲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振动曲线示意图图中,t轴为合成振动的振动曲线的时间轴,x(t)轴为合成振动的振动曲线的位移轴,2A为合成振动的振动曲线的最大振幅。T3为合成振动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其为合成振动的频率的倒数,也即TP为合成振动的振幅的变化周期的一半,也即 T P = 1 | f 2 - f 1 | .
如图2所示,由于TP的值大于T3的值,因此在TP的时间间隔内有多个振动曲线变化周期T3。其中,当在TP的时间间隔内出现至少6个振动曲线变化周期T3时,将会产生拍振现象,此时TP又被称为拍振周期。
由于TP和T3均由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确定,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也即使在TP的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T3小于6个从而避免产生拍振现象。
举例来说,当拍振现象已产生,且比较得到第二工作频率f2大于第一工作频率f1时,此时,在第二工作频率f2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减少第一工作频率f1的值,则TP的值会减少,T3的值会增加,此时在TP的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T3的数目减少。当减少第一工作频率f1的值直至在TP的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T3的数目减少至小于6个时,拍振现象消失。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错开过大时,虽然避免了拍振现象的产生,但同时双钢轮压路机的压实度也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影响路面压实的效果。同时,由于人耳能判别的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秒,当拍振现象产生且拍振周期TP小于0.2秒时,也即|f2-f1|的值大于5赫兹时,即使仪器设备能够检测到拍振现象,人耳也不能分辨。因此在拍振现象已产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错开,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在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的同时保证双钢轮压路机具有较好的压实度和压实路面的平整度。
举例来说,当拍振现象已产生,比较得到第二工作频率f2大于第一工作频率f1且差值小于5赫兹时,此时,在第二工作频率f2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减少第一工作频率f1的值,则差值会增加。当减少第一工作频率f1的值直至差值大于5赫兹,即使拍振现象仍然存在,人耳也听不到拍振现象,此时,在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的同时保证双钢轮压路机具有较好的压实度。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根据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改善由于双钢轮压路机的两个振动轮频率不一致导致的拍振现象,在提高操作员操作的舒适度的同时,改善压实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3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01:分别获取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
在步骤S201中,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f2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第一振动轮和第二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然后进行换算得到。
具体来说,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第一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并记为v1,测量第二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并记为v2,然后通过f1和v1之间的换算关系f1=v1/60以及f2和v2之间的换算关系f2=v2/60即可得到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f2
步骤S202:比较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
步骤S203:若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小于临界频率,则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若在拍振产生区间,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207。
在步骤S203中,拍振产生区间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其中,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1 | f 22 - f 12 | = n 3 × 2 f 22 + f 12 ;
其中,n3为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需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且通过计算上述公式所获得的两个f12/f22分别为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
具体来说,当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为6个,也即n3=6。
将n3=6代入公式计算可得到:
当f22>f12时, f 12 / f 22 = 11 13 ;
当f22<f12时, f 12 / f 22 = 13 11 .
也即,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分别为
其中,当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比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也即当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比大于且小于时,执行步骤S204。
在上述两个步骤中,临界频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 21 / f 11 = n 1 f 21 - f 11 = n 2 ;
其中,n1为拍振产生区间中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2为人耳能够识别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f11为临界频率。
承接前述,拍振产生区间中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1而人耳能够识别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n2为5赫兹,由此可以获得临界频率f11为27.5赫兹。
步骤S204: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拍振产生区间,并返回步骤S202。
在本实施例中,当步骤S203中判断出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比在拍振产生区间后,将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中的较大者放大1.18倍,继续执行步骤S202。
其中,以第一工作频率f1大于第二工作频率f2为例来说,当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比在拍振产生区间时,增大第一工作频率f1至1.18×f1。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工作频率f1的增大是通过提高第一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v1得到的。具体来说,当第一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v1增加至70.8×f1时,根据f1和v1之间的换算关系f1=v1/60可知,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f1增大至1.18×f1,然后继续执行步骤S202,直至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拍振产生区间。
步骤S205:若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大于临界频率,则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若小于最大频率间隔阈值,则执行步骤S206,否则执行步骤S207。
在步骤S205中,当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的频率差值小于5赫兹,也即|f1-f2|<5时,人耳能够听到由拍振现象产生的拍振噪声,则继续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6: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大于最大频率间隔阈值,并返回步骤S202。
在步骤S206中,当步骤S205判断出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差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时,将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中的较大者增加5Hz(赫兹),并返回步骤S202。
其中,以第一工作频率f1大于第二工作频率f2为例来说,当第一工作频率f1和第二工作频率f2之间的频率差小于5赫兹时,增大第一工作频率f1至f1+5。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工作频率f1的增大是通过提高第一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v1得到的。具体来说,当第一振动轮中偏心块的转速v1增加至(f1+5)×60时,根据f1和v1之间的换算关系f1=v1/60可知,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f1增大至f1+5,然后继续执行步骤S202,直至人耳无法识别拍振噪声为止。
步骤S207:结束。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比较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的大小关系,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以及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和判断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改善由于双钢轮压路机的两个振动轮频率不一致导致的拍振现象,在提高操作员操作的舒适度的同时,改善压实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请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和调整模块12。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分别获取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
调整模块12与获取模块11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或者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
具体来说,调整模块12包括比较单元121、第一判断单元122、第一调整单元123、第二判断单元124和第二调整单元125。
比较单元121与获取模块11连接,用于比较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其中,临界频率为27.5Hz。
第一判断单元122与比较单元121连接,用于当比较单元121比较出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小于临界频率时,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其中,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分别为
第一调整单元123与第一判断单元122连接,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122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时,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拍振产生区间。
第二判断单元124与比较单元121连接,用于当比较单元121比较出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大于临界频率时,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其中,最大频率间隔值为5Hz。
第二调整单元125与第二判断单元124连接,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124判断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时,调整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大于最大频率间隔阈值。
其中,拍振产生区间的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1 | f 22 - f 12 | = n 3 × 2 f 22 + f 12 ;
其中,n3为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需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且通过计算上述公式所获得的两个f12/f22分别为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
其中,临界频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 21 / f 11 = n 1 f 21 - f 11 = n 2 ;
其中,n1为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2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f11为临界频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或者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
若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小于所述临界频率,则判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若在所述拍振产生区间,则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所述拍振产生区间;
若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大于所述临界频率,则判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若小于所述最大频率间隔阈值,则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大于所述最大频率间隔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频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n1为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2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f11为所述临界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振产生区间的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n3为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需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且通过计算上述公式所获得的两个f12/f22分别为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频率为27.5Hz,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分别为所述最大频率间隔阈值为5Hz。
6.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双钢轮压路机的第一振动轮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振动轮的第二工作频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错开,避免产生拍振现象或者避免人耳听到拍振现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与临界频率;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单元比较出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小于所述临界频率时,判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是否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在由第一比例阈值和第二比例阈值所定义的拍振产生区间时,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比错开所述拍振产生区间;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单元比较出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小者大于所述临界频率时,判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是否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小于人耳能够辨识的最大频率间隔阈值时,调整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中的较大者,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大于所述最大频率间隔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频率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n1为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中的较大者,n2为最大频率间隔阈值,f11为所述临界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振产生区间的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n3为产生拍振现象时,拍振周期需最少包含的振动曲线变化周期的个数,且通过计算上述公式所获得的两个f12/f22分别为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频率为27.5Hz,所述第一比例阈值和所述第二比例阈值分别为所述最大频率间隔阈值为5Hz。
CN201310628386.6A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603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8386.6A CN103603258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8386.6A CN103603258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3258A CN103603258A (zh) 2014-02-26
CN103603258B true CN103603258B (zh) 2015-11-25

Family

ID=5012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8386.6A Active CN103603258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32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09888A1 (de) 2016-05-30 2017-11-30 Hamm Ag Bodenverd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odenverdicht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209B (zh) * 2014-03-06 2016-04-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衰减拍振的方法、用于实现衰减拍振的方法的装置和压路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360A (zh) * 2011-08-16 2012-03-2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及其变频振动控制装置
CN202323649U (zh) * 2011-09-09 2012-07-11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压路机频率控制系统
CN202705867U (zh) * 2012-08-09 2013-01-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频率可调的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
CN103352414A (zh) * 2013-06-28 2013-10-16 洛阳北川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多幅振动压路机参数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360A (zh) * 2011-08-16 2012-03-2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及其变频振动控制装置
CN202323649U (zh) * 2011-09-09 2012-07-11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压路机频率控制系统
CN202705867U (zh) * 2012-08-09 2013-01-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频率可调的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
CN103352414A (zh) * 2013-06-28 2013-10-16 洛阳北川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多幅振动压路机参数优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09888A1 (de) 2016-05-30 2017-11-30 Hamm Ag Bodenverd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odenverdich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3258A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1795B (zh) 一种利用车辆悬架传感器实现路面谱软测量的方法
CN103603258B (zh) 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680064B (zh) 一种车辆动态称重系统
CN105716708A (zh) 一种匀速噪声的噪声源分离方法
CN1910062A (zh) 轮胎压强损失检测
CN103352414A (zh) 一种多频多幅振动压路机参数优化方法
CN101975633B (zh) 应用连续细化分析傅立叶变换法的发动机激励力测量方法
CN102878989B (zh) 一种利用星载线加速度计进行三轴角振动测量的方法
CN103852575A (zh)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连续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074043A (zh) 用于车辆动力学研究的三维路面高程数据生成方法
CN106245495A (zh) 基于地基反力测试的堆石坝压实质量检测方法
CN103028539A (zh) 自适应可调幅惯性激振装置
JP2015161169A (ja) 転圧ローラのオシレーション運動によって引き起こされるソイルコンパクターの転圧ローラのスリップ状態を決定する方法
CN103528901A (zh) 一种测试硬涂层复合结构非线性刚度及阻尼的装置及方法
CN203320382U (zh) 一种超重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CN204212029U (zh) 一种带随车监测系统的摊铺机
Li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lateral vibration of tire tread
CN113567553A (zh) 一种智能压实评价指标及其现场测量方法
CN104594164B (zh) 一种振动压路机的自动调频系统
CN203455071U (zh) 一种共振破碎机用测量水泥路面共振频率的系统
CN103174077A (zh) 一种音乐路面及音乐产生方法
CN113358209B (zh) 一种“机-土”共振频率测量方法、控制系统以及压路机
CN105113349A (zh) 一种无砟轨道安全检测方法
CN202343428U (zh) 自适应可调幅惯性激振装置
CN103632017A (zh) 基于模式识别提高内燃机表面振动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