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7862A - 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网络中的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网络中的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97862A CN103597862A CN201280028983.9A CN201280028983A CN103597862A CN 103597862 A CN103597862 A CN 103597862A CN 201280028983 A CN201280028983 A CN 201280028983A CN 103597862 A CN103597862 A CN 1035978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ment
- equipment
- information
- devices
- cell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涉及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P2P)无线网络中的发现的技术。无线节点可以首先获得关于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随后,无线节点可以苏醒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节点,其中苏醒是在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节点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可以根据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来更新。
Description
背景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1年6月13日提交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enhanced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networks by synchronized discovery wake(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网络中的发现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496,513的权益,并且该申请已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由此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
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P2P)无线网络中的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等(P2P)无线网络被设计成以所有设备共享共用无线资源(即,频谱)进行接收和传送操作两者(即,时分双工方案)的方式进行操作。P2P网络的关键目标是促成发现,即发现射频(RF)邻域中终端能与之连接(即,从其接收或向其传送)的设备的动作。P2P设备的互连构成网络。
由于功率节省的需要(例如,以使电池寿命最大化),除了在其中P2P设备(或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需要发送分组的区间或者当这些P2P设备(或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通过信标被通知要接收的潜在话务时之外,这些P2P设备(或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可以在大多数时间处于休眠状态。WLAN技术可被用于促成装备有WLAN调制解调器的各节点之间的对等通信。然而,为了发现经常进入休眠状态的WLAN节点,可能导致相当大的延迟。发起发现规程的节点可能需要连续地“查验(ping)”节点直至该节点苏醒并且对查验作出响应。可发现性的延迟可能限制用于延迟敏感的话务的对等通信的有效性。
概述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配置成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的第一电路,配置成唤醒该装置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的第二电路,其中该唤醒是在该装置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之间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配置成根据该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第三电路,其中该装置的应用在该一个或多个时刻触发该装置的该唤醒,并且该应用基于该装置处可用的国际标准时间来触发该唤醒。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在装置处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唤醒该装置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其中该唤醒是在该装置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之间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根据该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用于唤醒该设备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装置,其中该唤醒是在该设备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之间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用于根据该设备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执行以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唤醒该装置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其中该唤醒是在该装置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之间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根据该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终端。该接入终端一般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配置成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的第一电路,配置成唤醒该接入终端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装置的第二电路,其中该唤醒是在该接入终端与该一个或多个装置之间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配置成在此发现之际经由该至少一个天线来与该一个或多个装置通信的收发机,以及配置成根据该接入终端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第三电路。
附图简述
为了能详细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特征所用的方式,可以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以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
图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2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允许两个节点通信的示例系统。
图3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通信设备的示例。
图4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对等(P2P)无线网络中的无线节点执行的示例操作。
图4A解说能够执行图4中解说的操作的示例组件。
详细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然而,本公开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被限定于本公开通篇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结构或功能。确切而言,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相独立地还是组合地实现的。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补充或者与之不同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以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
尽管本文中描述了特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众多变体和置换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尽管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被限定于特定益处、用途或目标。确切而言,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宽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其中一些藉由示例在附图和以下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解说。详细描述和附图仅仅解说本公开而非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技术方案来定义。
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此类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空分多址(S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SDMA系统可利用充分不同的方向来同时传送属于多个用户终端的数据。TDMA系统可通过将传输信号划分成不同时隙、每个时隙被指派给不同用户终端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共享相同频率信道。TDMA系统可实现GSM或本领域已知的一些其他标准。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这是一种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副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副载波也可以被称为频调、频槽等。在OFDM下,每个副载波可以用数据独立地调制。OFDM系统可以实现IEEE802.11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一些其他标准。SC-FDMA系统可以利用交织式FDMA(IFDMA)在跨系统带宽分布的副载波上传送,利用局部式FDMA(LFDMA)在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或者利用增强式FDMA(EFDMA)在多个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在OFDM下是在频域中发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时域中发送的。SC-FDMA系统可实现3GPP-LTE(第三代伙伴项目长期演进)或本领域已知的一些其他标准。
本文中的教导可被纳入各种有线或无线装置(例如节点)中(例如实现在其内或由其执行)。在一些方面,节点包括无线节点。此类无线节点可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在一些方面,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实现的无线节点可包括接入点或接入终端。
接入终端(“AT”)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接入终端、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用户装备、用户站、或其他某个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站(“STA”)、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某个合适的处理设备。相应地,本文中所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纳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平板电脑、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设备)、电视显示器、flip-cam(口袋摄像机)、安保摄像机、数字视频记录仪(DVR)、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中。
现在参照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可具有多个天线群的基站102。例如,一个天线群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而又一个群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为每一天线群示出两个天线;然而,对每一群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天线。基站102可以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各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分用器、天线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另外,基站102可以是家庭基站、毫微微基站和/或类似物。
基站102可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诸如设备116)通信;然而应当领会,基站102可与基本上任何数目的同设备116相似的设备通信。如所描绘的,设备116与天线104和106正处于通信,在此天线104和106在前向链路118上向设备116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0上从设备116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可利用例如与反向链路120所用的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利用共用的频带。
另外,设备122和124可诸如在对等配置中彼此进行通信。此外,设备122使用链路126和128与设备124处于通信。在对等自组织网络中,位于彼此射程内的设备(诸如设备122和124)彼此直接通信,而无需基站102和/或有线基础设施来中继其通信。此外,对等设备或节点可中继话务。网络内以对等方式通信的设备可与基站类似地起作用,并向其它设备中继话务或通信,从而与基站类似地起作用直至话务抵达其最终目的地。这些设备还能传送控制信道,控制信道携带可用来管理对等方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信息。
通信网络可包括任何数目的处于无线(或有线)通信中的设备或节点。每个节点可能落在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的射程以内,并且能与这些其他节点通信或者诸如在多跳格局中那样通过利用这些其他节点来通信(例如,通信可逐节点跳跃直至到达最终目的地)。例如,发送方节点可能希望与接收方节点通信。为了实现发送方节点与接收方节点之间的分组传递,可利用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应理解,任何节点都可以是发送方节点和/或接收方节点,并且能基本上同时执行发送和/或接收信息的功能(例如,能在与接收信息大致相同的时间广播或传达信息),或在不同时间执行发送和/或接收信息的功能。
系统100可被配置成允许已在网络上发起通信会话的节点能将该会话移到直接连接。直接连接的节点能原生地交换分组而不需要任何封装。根据一些方面,“无归属的”节点能以不丢失其正在进行的会话的方式切换到无线网络。“无归属的”意指这样的节点:其不具有任何用于在切换至区外网络之时提供辅助以保持正在进行的会话存续或者向该节点的当前位置转发任何新的传入请求以建立新会话的归属代理实体。根据一些方面,节点可以是移动的(例如,无线的)、静态的(例如,有线的)、或其组合(例如,一个节点是静态的而第二节点是移动的、两个节点都是移动的、等等)。
图2解说了根据各个方面的允许两个节点在广域网接口和/或设备至设备接口上通信的系统200。系统200中包括第一节点(节点1)202和第二节点(节点2)204。节点202、204中的每一个节点可包括至少两个接口。第一接口可连接至提供网际协议(IP)地址的网络206。例如,该网络可以是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家庭网络、数字订户线(DSL)、线缆、基于3GPP的网络、基于3GPP2的网络、或提供对感兴趣网络(例如,因特网)的互连通性和路由的任何其他技术。
节点202和204的接口可以是有线的(例如,设备至设备)、无线的(例如,WAN)、或其组合。例如,节点1202接口可以是无线的而节点2204接口可以是有线的,或者节点2204接口可以是无线的而节点1202接口可以是有线的,接口202和204两者都可以是无线的,或者接口202和204两者都可以是有线的。
出于解说目的,节点202、204中的每个节点的第一接口是WAN接口208和210。WAN接口208、210可提供网络206上的连接,其由链路212和214解说。此外,节点202、204中的每个节点可至少包括第二接口,该第二接口连接至具有直接连接的对等方的本地网络或连接至多跳网状网络。例如,此本地网络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LAN)或其他设备至设备(例如,对等)技术。出于解说目的,节点202、204中的每个节点的第二接口被解说为设备至设备(D2D)接口216、218。D2D接口216、218允许节点202、204执行直接通信,其由直接链路220解说。
现在将描述根据各个方面的用于在网络206上开始会话并将其移到直接连接(例如,直接链路220上)的规程。出于示例目的,假定节点1202利用移动网际协议。由节点1202利用其移动IP归属地址作为源地址来执行通信。归属地址是指派给节点的单播可路由地址并被用作该节点的永久地址。节点1202与节点2204通过在各自的第一接口(例如,WAN接口208、210)上发送和接收分组来在网络206(例如,WAN)上通信。这些分组可被封装在去往归属代理(根据各个方面,归属代理可被包括在网络206中)的MIPv6隧道、或直接去往节点2204的路由优化隧道中。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示例性第一通信设备300。示例性第一通信设备300可以是例如图1的无线通信设备(102、116、122、124)中的一者或图2的无线通信设备(202、204)中的一者。
第一通信设备300可包括经由总线309耦合在一起的处理器302和存储器304,各种元件(302、304)可在总线309上互换数据和信息。第一通信设备300还可包括可如图所示的那样耦合到处理器302的输入模块306和输出模块308。然而,在一些方面,输入模块306和输出模块308位于处理器302内部。输入模块306可接收输入信号。输入模块306可以并且在一方面的确包括用于接收输入的无线接收机和/或有线或光学输入接口。输出模块308可以包括并且在一些方面的确包括用于传送输出的无线发射机和/或有线或光学输出接口。
处理器302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信号;如果所述第一信号满足应用提醒准则,则生成第一应用提醒;并且接收来自接入点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携带基于来自该第二通信设备的先前信号的第二通信设备信息。接入点可以是并且有时的确是基站。在一些方面,第二通信设备信息是位置信息。在各个方面,作为被配置成接收第一信号的部分,处理器302被配置成经由无线对等接口来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在一些方面,作为被配置成接收第二信号的部分,处理器302被配置成经由无线广域网接口来接收第二信号。
处理器302可进一步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信号中所包括的第二通信设备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来确定要采取的操作。在一个示例性方面,第二信号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信息是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先前位置的信息,第一信号中所包括的所述信息是当前位置信息,并且所述操作是基于位置的话务更新操作或者基于位置的广告更新操作中的一者。在一些方面,处理器302可被进一步配置成响应于所生成的第一应用提醒而向接入点发送信息请求信号以请求对应于第二通信设备的信息。
同步的发现苏醒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支持对等网络(例如,来自图2的对等网络200)中的时间同步以允许以对等方式通信的设备(例如,来自图1的节点116、122、124、和/或来自图2的节点202、204、和/或来自图3的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300)以议定的(同步的)时间间隔苏醒以进行发现。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拥有其他调制解调器(例如,蜂窝设备调制解调器)的WLAN(P2P)设备可以基于从蜂窝基站获得的时间来使苏醒时间同步,其中可以主要利用这些苏醒时段,以使得这些设备可以发现彼此。由蜂窝移动服务提供商发布的设备可被编程为按预定的间隔或者在特定的时刻苏醒。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WLAN设备的社交联网应用触发发现苏醒时段。例如,发现苏醒时段可以基于国际标准时间来触发,或者在从社交联网提供商服务器获得的时间处被触发。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苏醒定时源可以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例如,制造商可以将其设备编程为按基于GPS时间源的预定时间间隔或者在预定时间苏醒。预定时间还可以根据位置信息来更新,其中该位置信息可以从基于GPS的时间源获得。因此,来自制造商的各设备可以发现彼此并且可以使用专用协议来彼此通信。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由对等无线网络(例如,来自图2的对等网络200)中的装置(例如,无线节点或接入终端)执行的示例操作400。在402,无线节点可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在404,该无线节点可被配置成苏醒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节点,其中该苏醒可在该无线节点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节点之间同步的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在406,该无线节点可被配置成根据该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从基于GPS的时间源接收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无线节点还可以处理该信息以获得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另外,无线节点可以根据从基于GPS的时间源获得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
在另一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从服务该无线节点和该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节点的中央设备接收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无线节点还可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以获得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可以例如使用与中央设备的带内信令来接收该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中央设备可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接入点(“AP”)、B节点、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演进型B节点、基站控制器(“BSC”)、基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电基站(“RBS”)、或其他某个术语。在一些实现中,中央设备可包括机顶盒自助服务机、媒体中心、或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
在又一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从与该无线节点相关联的蜂窝设备接收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无线节点可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以获得该一个或多个时刻。可以使用与蜂窝设备的带内信令来接收该信息,该蜂窝设备包括与该无线节点相关联的蜂窝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蜂窝设备可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接入点(“AP”)、B节点、演进型B节点、基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电基站(“RBS”)、或被配置成经由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某个其他合适的设备。蜂窝设备可被设计成使其根据以下至少一者来操作: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分多址(T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在一方面,无线节点的应用可以在该一个或多个时刻(例如,基于该无线节点处可用的国际标准时间)触发苏醒。该应用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社交联网应用、游戏应用、广告应用、或者即时消息接发应用。在一方面,社交联网应用从社交联网提供商服务器获得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无线节点可以从基于GPS的时间源或者从服务该无线节点的蜂窝提供商接收关于国际标准时间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对等网络中的设备可以经由基于GPS的时间源获得苏醒的时间戳。替换地,该时间戳可以经由带内信令从服务网络中的P2P设备的中央设备或者从与P2P设备相关联的蜂窝设备获得。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而言,在附图中解说了操作的场合,那些操作可具有带相似编号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例如,图4中所解说的操作400对应于图4A中所解说的装置400A。
用于获得的装置可以包括设备中配置成获得关于用于苏醒的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和/或电路。在一方面,用于获得的装置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例如,来自图3的通信设备300的处理器302。用于唤醒的装置可包括设备中配置成唤醒该设备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和/或电路,其中该唤醒是在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同步的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在一方面,用于唤醒的装置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302。用于更新的装置可包括设备中配置成根据该设备的位置信息来更新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和/或电路。在一方面,用于更新的装置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302。用于接收信息的装置可包括设备中配置成从基于GPS的时间源接收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从服务该设备和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中央设备接收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从与该设备相关联的蜂窝设备接收关于该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从基于GPS的时间源接收关于国际标准时间的信息,和/或从服务该设备的蜂窝提供商接收关于国际标准时间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和/或电路。在一方面,用于接收的装置可包括接收机,例如,来自图3的通信设备300的输入模块306。用于处理的装置可包括设备中配置成处理在该设备处接收到的信息以获得该设备可苏醒的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和/或电路。在一方面,用于处理的装置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302。用于通信的装置可包括设备中配置成使用专用协议来在该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和/或电路。在一方面,用于通信的装置可包括收发机,例如,通信设备300的输入和输出模块306、308。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确定”广泛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查明、及类似动作。而且,“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类似动作。同样,“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建立、及类似动作。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以及a-b-c。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可商业购得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达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以硬件实现,则示例硬件配置可包括无线节点中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以用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该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可将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介质、以及总线接口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可用于尤其将网络适配器经由总线连接至处理系统。网络适配器可用于实现PHY层的信号处理功能。在用户终端120(参见图1)的情形中,用户接口(例如,按键板、显示器、鼠标、游戏操纵杆等)也可被连接至总线。总线还可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电源管理电路等),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再赘述。
处理器可负责管理总线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软件。处理器可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以及其他能执行软件的电路系统。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指指令、数据、或其任何组合,无论是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他。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磁盘、光盘、硬盘驱动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存储介质、或其任何组合。机器可读介质可被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
在硬件实现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处理系统中与处理器分开的一部分。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到的,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在处理系统外部。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传输线、由数据调制的载波、和/或与无线节点分开的计算机产品,所有这些都可由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来访问。替换地或补充地,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被集成到处理器中,诸如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文件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处理系统可以被配置为通用处理系统,该通用处理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提供处理器功能性的微处理器和提供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存储器,它们都通过外部总线架构与其他支持电路系统链接在一起。替换地,处理系统可以用带有集成在单块芯片中的处理器、总线接口、用户接口(在接入终端情形中)、支持电路系统、和至少一部分机器可读介质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用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电路系统、或者能执行本公开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电路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关于处理系统所描述的功能。
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数个软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包括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执行各种功能的指令。这些软件模块可包括传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每个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单个存储设备中或者跨多个存储设备分布。作为示例,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从硬件驱动器中将软件模块加载到RAM中。在软件模块执行期间,处理器可以将一些指令载入到高速缓存中以提高存取速度。随后可将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行加载到通用寄存器文件中以供处理器执行。在以下谈及软件模块的功能性时,将理解此类功能性是在处理器执行来自该软件模块的指令时由该处理器来实现的。
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这些介质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IR)、无线电、以及微波)从web站点、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对于其他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因而,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介绍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类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恰适装置能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到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能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应该理解的是,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41)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第一电路,其配置成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
第二电路,其配置成唤醒所述装置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其中所述唤醒是在所述装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之间同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
第三电路,其配置成根据所述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机,其配置成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电路还被配置成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所述位置信息是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获得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机,其配置成从服务所述装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的中央设备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电路还被配置成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机,其配置成从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蜂窝设备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电路还被配置成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是使用与所述蜂窝设备的带内信令来接收的,所述蜂窝设备包括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蜂窝基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者来操作: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分多址(T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应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触发所述装置的所述唤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社交联网应用、游戏应用、广告应用、或者即时消息接发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交联网应用从社交联网提供商服务器获得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基于在所述装置处可用的国际标准时间来触发所述唤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机,其配置成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或者从服务所述装置的蜂窝提供商接收关于所述国际标准时间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现之际,所述装置使用专用协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通信。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装置处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
唤醒所述装置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其中所述唤醒是在所述装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之间同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
根据所述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以及
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所述位置信息是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获得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服务所述装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的中央设备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以及
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蜂窝设备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以及
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是使用与所述蜂窝设备的带内信令来接收的,所述蜂窝设备包括与所述装置相关联的蜂窝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者来操作: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分多址(T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应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触发所述装置的所述唤醒。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社交联网应用、游戏应用、广告应用、或者即时消息接发应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交联网应用从社交联网提供商服务器获得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基于在所述装置处可用的国际标准时间来触发所述唤醒。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或者从服务所述装置的蜂窝提供商接收关于所述国际标准时间的信息。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现之际,所述装置使用专用协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通信。
2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
用于唤醒所述设备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装置,其中所述唤醒是在所述设备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之间同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的位置信息来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所述位置信息是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获得的。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服务所述设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中央设备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蜂窝设备接收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处理所述信息以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是使用与所述蜂窝设备的带内信令来接收的,所述蜂窝设备包括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蜂窝基站。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者来操作: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分多址(T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应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触发所述设备的所述唤醒。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社交联网应用、游戏应用、广告应用、或者即时消息接发应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交联网应用从社交联网提供商服务器获得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的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基于在所述设备处可用的国际标准时间来触发所述唤醒。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源或者从服务所述设备的蜂窝提供商接收关于所述国际标准时间的信息的装置。
3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现之际,所述设备使用专用协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信。
40.一种用于由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执行以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
唤醒所述装置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其中所述唤醒是在所述装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之间同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以及
根据所述装置的位置信息来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
41.一种接入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第一电路,其配置成获得一个或多个时刻;
第二电路,其配置成唤醒所述接入终端以发现用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其中所述唤醒是在所述接入终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装置之间同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发生的;
第三电路,其配置成根据所述接入终端的位置信息来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刻;以及
收发机,其配置成在所述发现之际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天线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装置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96513P | 2011-06-13 | 2011-06-13 | |
US61/496,513 | 2011-06-13 | ||
US13/494,057 US20130148557A1 (en) | 2011-06-13 | 2012-06-12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networks by synchronized discovery wake up |
US13/494,057 | 2012-06-12 | ||
PCT/US2012/042301 WO2012174150A1 (en) | 2011-06-13 | 2012-06-13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networks by synchronized discovery wake up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97862A true CN103597862A (zh) | 2014-02-19 |
CN103597862B CN103597862B (zh) | 2017-12-19 |
Family
ID=4639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289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7862B (zh) | 2011-06-13 | 2012-06-13 | 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网络中的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148557A1 (zh) |
EP (1) | EP2719209B1 (zh) |
JP (1) | JP5944496B2 (zh) |
KR (1) | KR101529132B1 (zh) |
CN (1) | CN103597862B (zh) |
WO (1) | WO201217415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9644A (zh) * | 2014-02-22 | 2015-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现资源时频跳转方法及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01693B2 (en) * | 2011-06-13 | 2015-04-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discovery procedures in peer-to-pe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
CN104768233A (zh) * | 2014-01-03 | 2015-07-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d2d通讯方法及终端 |
US11838184B2 (en) * | 2021-02-02 | 2023-12-05 | Dell Products L.P. | Managing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for intelligent connectivity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48197A1 (en) * | 2005-04-27 | 2006-11-02 | Evans Scott C | Adaptive connectionless scheduling protocol |
US20080049700A1 (en) * | 2006-08-25 | 2008-02-28 | Shah Rahul C | Reduced power network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CN101480090A (zh) * | 2006-06-29 | 2009-07-08 | 摩托罗拉公司 | 协调睡眠模式的唤醒时间的方法和系统 |
US20100172275A1 (en) * | 2009-01-07 | 2010-07-0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nergy Efficient Device Discovery with Short-Range Radio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54284B2 (ja) * | 2002-10-03 | 2005-06-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WO2008107984A1 (ja) * | 2007-03-07 | 2008-09-12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システム |
US7984132B2 (en) * | 2008-06-27 | 2011-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rate peer discovery methods and apparatus |
US8611331B2 (en) * | 2009-02-27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configuration for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s |
KR101613857B1 (ko) * | 2009-06-10 | 2016-05-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방송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방송 서비스 방법 |
US20110038290A1 (en) * | 2009-08-11 | 2011-02-17 | Michelle Xiaohong Gong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area network |
EP2330794A1 (en) * | 2009-12-01 | 2011-06-08 | France Telecom | Status prompt method and system |
US8914658B2 (en) * | 2011-01-05 | 2014-12-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ibernation during meetings |
-
2012
- 2012-06-12 US US13/494,057 patent/US201301485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6-13 EP EP12730317.0A patent/EP271920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6-13 JP JP2014515966A patent/JP594449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6-13 WO PCT/US2012/042301 patent/WO201217415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6-13 KR KR1020147000900A patent/KR10152913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6-13 CN CN201280028983.9A patent/CN10359786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48197A1 (en) * | 2005-04-27 | 2006-11-02 | Evans Scott C | Adaptive connectionless scheduling protocol |
CN101480090A (zh) * | 2006-06-29 | 2009-07-08 | 摩托罗拉公司 | 协调睡眠模式的唤醒时间的方法和系统 |
US20080049700A1 (en) * | 2006-08-25 | 2008-02-28 | Shah Rahul C | Reduced power network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US20100172275A1 (en) * | 2009-01-07 | 2010-07-0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nergy Efficient Device Discovery with Short-Range Radios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9644A (zh) * | 2014-02-22 | 2015-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现资源时频跳转方法及终端 |
CN105009644B (zh) * | 2014-02-22 | 2019-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现资源时频跳转方法及终端 |
US10334424B2 (en) | 2014-02-22 | 2019-06-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iscovery resource time-frequency hopp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74150A1 (en) | 2012-12-20 |
KR101529132B1 (ko) | 2015-06-16 |
JP2014519794A (ja) | 2014-08-14 |
EP2719209A1 (en) | 2014-04-16 |
JP5944496B2 (ja) | 2016-07-05 |
CN103597862B (zh) | 2017-12-19 |
EP2719209B1 (en) | 2017-04-05 |
US20130148557A1 (en) | 2013-06-13 |
KR20140034908A (ko) | 2014-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98168B2 (en) |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datapath | |
US9001693B2 (en) | Enhanced discovery procedures in peer-to-pe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 |
US9548899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ploitation of well-connected nodes in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130148643A1 (en) | Enhanced discovery procedures in peer-to-pe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 |
JP2017501615A (ja) | サーバ支援nanクラスタマージング | |
US10609543B2 (en) | Flexible BTLE TDS frame format for bi-directional service discovery | |
CN102318420A (zh) | 用于多模移动站中的空闲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150462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帧号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10223915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femto base station to efficiently perform beac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577526B (zh) | 用于在对等网络中经由蜂窝覆盖来进行注册和服务宣告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598827A (zh) | 接入点调度的对等式通信 | |
EP3222084B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US12035394B2 (en) |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pability signaling framework | |
CN105684340A (zh) | 用于使用混合格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782650A (zh) | 用于局域网实施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684479A (zh) | 用于在网状网络中提供状态更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
CN105103587A (zh) | 用于功率高效地发现网络上的基础设施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
Wang et al. | BWMesh: a multi-hop connectivity framework on Android for proximity service | |
CN103597862A (zh) | 用于通过同步的发现苏醒来增强对等网络中的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812053A (zh) | D2d通信同步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及接收端 | |
WO2017172992A1 (en) | Techniques and systems for logical mesh network control | |
US9258837B2 (en) |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
JP2024537701A (ja) | ネットワーク切替えを実行するための端末、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Yuan et al. | Outlook of Relay in Future LTE Releas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