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3045B -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3045B
CN103593045B CN201310169328.1A CN201310169328A CN103593045B CN 103593045 B CN103593045 B CN 103593045B CN 201310169328 A CN201310169328 A CN 201310169328A CN 103593045 B CN103593045 B CN 103593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icture
display
initial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9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3045A (zh
Inventor
佐野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08323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59304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48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7114A/zh
Priority to CN201711364384.5A priority patent/CN107967113B/zh
Priority to CN201811494442.0A priority patent/CN109375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3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3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3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3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32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tab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35Multi-level menus arranged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e.g. using next and previous butt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操作显示单元和控制器。所述操作显示单元使用多个屏幕分级地显示多个功能并且接受通过物体的接近或触摸执行的操作。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物体接近显示在初始屏幕上的功能时,将与作为所述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所述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屏幕和所述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127097号公开了一种信息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输入单元、菜单显示控制器、以及接近检测单元。显示屏显示有关装置的信息。输入单元包括操作开关,使用该操作开关来控制该装置的操作。基于从该输入单元提供的开关信号,菜单显示控制器使显示屏显示该装置的操作项目的分级菜单。接近检测单元检测操作者的手向输入单元的接近。当操作者的手已接近输入单元时,菜单显示控制器使显示屏显示分级菜单。当操作者的手从输入单元离开时,菜单显示控制器使显示屏停止显示分级菜单。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134272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检测单元、确定单元、以及显示控制器。检测单元检测一个物体向所显示的屏幕的接近。确定单元确定由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物体是否已经接近包含在所显示的屏幕中的选择项目。如果确定单元确定该物体已经接近选择项目,则显示控制器暂时地显示包括该选择项目的内容的区域,以将其叠加在已经显示了该选择项目的显示区域上。如果检测单元未再检测到物体向所显示的屏幕的接近,则显示控制器停止显示包括该选择项目的内容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其根据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来暂时地显示与作为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该下一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操作显示单元和控制器。所述操作显示单元使用多个屏幕分级地显示多个功能并且接受通过物体的接近或触摸执行的操作。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物体接近显示在初始屏幕上的功能时,将与作为所述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所述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屏幕和所述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初始屏幕与所述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为所述下一屏幕是所述初始屏幕的下层屏幕的关系、所述下一屏幕是所述初始屏幕的平行层屏幕的关系、以及所述下一屏幕是所述初始屏幕的选项显示屏幕的关系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显示模式为所述下一屏幕显示在整个屏幕显示区域的全屏显示模式、所述下一屏幕显示在整个屏幕显示区域以叠加在所述初始屏幕上的叠加显示模式、以及所述下一屏幕和所述初始屏幕显示在通过分割屏幕显示区域获得的各子区域的分屏显示模式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所述下一屏幕是所述初始屏幕的下层屏幕时使用所述全屏显示模式,当所述下一屏幕是所述初始屏幕的平行层屏幕时使用所述叠加显示模式,以及当所述下一屏幕是所述初始屏幕的选项显示屏幕时使用所述分屏显示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使用所述全屏显示模式时所选择的功能显示在通知显示区域,以及当使用所述叠加显示模式或所述分屏显示模式时所选择的功能以强调方式显示在所述初始屏幕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在接近显示在所述初始屏幕上的所述功能之后从所述功能离开时,隐藏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并且显示所述初始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在所述下一屏幕正被暂时显示的同时所述物体接触所显示的屏幕时,确立所暂时显示的下一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触摸作为选项显示的功能时,确立所选择的功能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接近显示在暂时显示的下一屏幕上的功能时,将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跟随屏幕,通过使用与所述下一屏幕和所述跟随屏幕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接近显示在所述初始屏幕上的多个功能时,将与所选择的多个功能相关联的多个下一屏幕,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屏幕和所述多个下一屏幕之间的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上述的任意一个显示控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部根据图像信息和经由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获取的设置条件来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操作显示单元上的多个屏幕来分级地显示多个功能;接受通过物体对所述操作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所执行的操作;以及执行控制,使得当物体接近显示在初始屏幕上的功能时,将与作为所述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所述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屏幕和所述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显示控制装置),与作为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根据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来被暂时地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屏幕分级来暂时显示下一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第四或第五方面,下一屏幕被暂时地显示为使得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容易被理解。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省略了关闭下一屏幕的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或第八方面,无需打开下一屏幕来执行设置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可观看分级显示在多个屏幕上的多个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与多个功能相关联的多个下一屏幕中的每一个根据初始屏幕与该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来被暂时地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与作为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根据初始屏幕与该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来被暂时地显示,并因此与没有此构造的情况相比设置操作变得更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与作为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根据初始屏幕与该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来被暂时地显示。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操作显示部的构造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操作面板的构造的具体示例的平面图;
图4A至图4D是描述触摸面板的检测功能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显示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A至图7D是针对下一屏幕是下层屏幕的情况的屏幕转换示图;
图8A至图8D是针对下一屏幕是平行层屏幕的情况的屏幕转换示图;以及
图9A至图9D是针对下一屏幕是选项显示屏幕的情况的屏幕转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
图像形成设备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提供多个服务处理的多功能打印机。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提供多个服务处理,至少包括复印处理、打印处理、图像读取处理、以及传真处理。在下文中,复印处理、打印处理、图像读取处理、以及传真处理可以分别被称为“复印”、“打印”、“扫描”、以及“传真”。而且,这些服务处理可以被简称为“服务”,诸如复印处理被称为“复印”。
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控制器12、操作显示部14、图像读取部16、图像形成部18、纸张传送部20、通信部22、以及存储器24。图像形成设备10的该构造仅仅是示例,因此可以改变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布置,诸如去除不必要的功能部或者增加新的功能部。
控制器12被实现为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并且执行各种计算的计算机。具体地,控制器12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2A、存储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12B、在程序执行期间用作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C、存储各种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D、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O)12E。CPU12A、ROM12B、RAM12C、非易失性存储器12D、以及I/O12E经由总线12F彼此连接。
操作显示部14、图像读取部16、图像形成部18、纸张传送部20、通信部22、以及存储器24中的每一个连接到控制器12的I/O12E。控制器12与操作显示部14、图像读取部16、图像形成部18、纸张传送部20、通信部22、以及存储器24中的每一个交换信息,以控制这些部分。
操作显示部14包括各种按钮和显示各种屏幕的操作面板。利用这些组件,操作显示部14接受由用户执行的操作并且向用户显示各种信息。稍后将详细描述操作显示部14的构造。
图像读取部16包括:图像读取装置,诸如图像传感器,其光学地读取纸上形成的图像;以及扫描机构,其对纸张执行扫描。利用这些组件,图像读取部16读取形成在放置于图像读取部16处的原始文档上的图像并且产生图像信息。
图像形成部18是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装置。例如,使用电子摄影系统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8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和定影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感光鼓、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以及清洁装置。
现在将简要描述基于电子摄影的图像形成操作。感光鼓被充电装置充电。曝光装置将充电后的感光鼓暴露于基于图像数据调制的光,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通过使用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所得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上。定影装置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纸张传送部20包括:纸盒,纸张保存在其中;拾取辊,其从纸盒拾取纸张;以及传送辊,其传送已拾取的纸张。利用这些组件,纸张传送部20将从纸盒拾取的纸张传送至图像形成部18。纸张传送部20也将通过图像形成部18形成有图像的纸张传送至纸张输出托盘。
通信部22是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例如,通信部22用作与诸如经由网络(诸如局域网(LAN)或因特网)与其连接的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例如,通信部22与诸如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外部设备获取图像信息、图像形成中使用的图像形成信息等。通信部22还可以从外部设备获取诸如应用程序的各种程序。
存储器24包括存储装置,诸如硬盘驱动器。存储器24存储各种程序和诸如日志数据之类的各种数据。
各种驱动器可以连接到控制器12。驱动器是从计算机可读便携式记录介质(诸如软盘、磁光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以及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读取数据的装置,以及是将数据写入计算机可读便携式记录介质的装置。当连接各种驱动器时,控制器12可以通过使用相应驱动器来装载记录在便携式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该程序。
操作显示部的构造
现在将描述操作显示部14的构造。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操作显示部14的构造的示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操作显示部14包括显示控制器30、操作面板40、显示屏幕产生单元42、输入接受单元44、以及存储器46。如参照图1的描述,操作显示部14经由I/O12E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12。操作显示部14的构造仅仅是示例,因此各个组件的构造和布置可以改变,诸如去除不必要的功能单元或者增加新的功能单元。
显示控制器30被实现为控制操作显示部14并且执行各种计算的计算机。具体地,显示控制器30包括CPU32、ROM34、以及RAM36、在本示例实施例中,ROM34存储当执行下述“显示控制处理”等时使用的控制程序。CPU32从ROM34读取所存储的程序并且通过使用RAM36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该程序。类似于控制器12,显示控制器30可以经由通信部22和各种驱动器获取程序。
显示控制器30的CPU32、ROM34、以及RAM36中的每一个经由总线48连接到显示屏幕产生单元42、输入接受单元44、以及存储器46。显示控制器30与显示屏幕产生单元42、输入接受单元44、以及存储器46交换信息,以控制这些组件。
操作面板40包括触摸面板60,触摸面板60包括用于显示各种屏幕的液晶显示器,操作面板40还包括各种按钮70,诸如开始按钮和数字按钮。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触摸面板60检测触摸面板60的附近是否存在物体或者检测物体是否与操作面板60接触。这里,“物体”的示例包括用户的手指和用于在操作面板40上执行操作的书写工具。稍后将描述与操作面板40和触摸面板60的各个组件的布置有关的细节。操作面板40连接到显示屏幕产生单元42和输入接受单元44中的每一个。
显示屏幕产生单元42根据从显示控制器30对其给出的指令来获取屏幕数据,并且将基于所获取的屏幕数据的屏幕显示在操作面板40上。屏幕数据存储在存储器46中。输入接受单元44接受由用户在操作面板40上执行的操作;识别设置功能、设置值、以及按下的按钮等;以及向显示控制器30通知所获得的信息。
响应于用于开始服务处理的指令,显示控制器30指示图像形成设备10的控制器12来执行服务处理。基于服务处理的内容,控制器12控制图像读取部16、图像形成部18、纸张传送部20、通信部22、以及存储器24来执行服务处理。
存储器46存储各种数据。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存储器46存储屏幕数据50、关系确定表52、以及控制数据54。屏幕数据50包括与要显示在操作面板40上的各种屏幕相对应的各条数据。操作面板40显示“服务选择屏幕”(显示可用服务列表)、“设置屏幕”(使用多个屏幕来分级显示可设置功能)等。在本实施例中,服务选择屏幕包含在设置屏幕中。
关系确定表52是用来识别显示多个功能的“初始屏幕”和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的表。即,关系确定表52是表示初始屏幕、下一屏幕、以及确定结果之间的关系的表。基于关系确定表52来确定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是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下层屏幕”的关系、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平行层屏幕”的关系、还是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选项显示屏幕”的关系。例如,在“初始屏幕”是基本设置屏幕并且“下一屏幕”是图像质量调节屏幕的情况下,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为平行层屏幕(参见图8A至图8D)。
控制数据54包括当显示控制器30执行显示控制处理时使用的各种数据。该各种数据可以采取设置值、表、曲线图等的形式。控制数据54的示例包括当对设置值进行初始化时使用的“每个功能的初始值”。
操作面板
现在将参照图3具体描述操作面板40的构造的示例。操作面板40布置在用户容易操作的位置处,例如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主体的上表面上。如图3所示,操作面板40包括触摸面板60和按钮70。按钮70的每一个布置于触摸面板60附近。
触摸面板60具有液晶显示器的功能。液晶显示器的功能允许触摸面板60在其上显示诸如设置屏之类的屏幕。当物体接近或接触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的图像(按钮)时,根据检测到接近或接触的区域的有关位置信息来识别与该图像相关联的功能等。即,物体接近或接触显示在屏幕上的功能。在下文中,物体接近表示功能的按钮的动作被称为“半按按钮”,而物体接触表示功能的按钮的动作被称为“全按按钮”。
触摸面板60检测物体的接近或接触所使用的方法的示例包括:电阻膜法,其使用构成透明电极的金属薄膜;静电电容法,其中通过检测指尖与导电薄膜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识别位置;红外辐射阻断法;以及电磁感应法。检测方法可以是能够识别液晶显示器上的物体的位置信息的任意方法并且不限于上述的那些。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将描述使用静电电容类型的触摸面板60的情况。静电电容类型的触摸面板60包括按格子图案布置的多个静电传感器。检测值根据静电电容的变化而改变。当作为物体的手指接近或触摸静电传感器时,检测到的静电电容增加。多个静电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独立地检测静电电容。触摸面板60将检测到的静电电容值输出至输入接受单元44。
按钮70包括数字按钮72、开始按钮74、复位按钮76、以及清除按钮78。用户使用数字按钮72来输入诸如复印份数之类的值。开始按钮74用来开始执行每一种服务。复位按钮76用来复位所选择的服务和每个功能的设置值。清除按钮78用来清除每个功能的设置值。操作面板40的构造仅仅是示例,因此各个组件的构造和排列可以改变,例如去除不必要的按钮或者增加新的按钮。
检测功能
参照图4A至图4D,将描述操作面板60的检测功能。当物体90接近触摸面板60时,检测到的静电电容增加。输入接受单元44基于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值来检测物体90的接近或者触摸,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显示控制器30。如果静电电容的变化小于预定下限,则未检测到物体90的接近或触摸,并且不输出检测信号。如果静电电容的变化大于预定上限,则检测到物体90的触摸,并且输出触摸检测信号。如果静电电容的变化大于或等于预定下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定上限,则检测到物体90的接近,并且输出接近检测信号。
如图4A所示,当物体90接近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的按钮62时,按钮62被半按,并且与按钮62相关联的屏幕(下文中被称为“下一屏幕”)暂时地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另外,当物体90接近显示在下一屏幕上的按钮64时,按钮64被半按,并且与按钮64相关联的屏幕(下文中被称为“跟随屏幕”)暂时地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按钮62和64是表示功能的按钮。用户能够观看多个分级显示的功能而无需打开或关闭下一屏幕。
如图4B所示,当物体90从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的按钮62离开时,按钮62的半按被取消。因此下一屏幕被隐藏并且初始屏幕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另一方面,如图4C所示,当物体90触摸下一屏幕或初始屏幕上的按钮62时,按钮62被全按并因此下一屏幕以确立方式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另外,当表示选项的按钮62在选项显示屏幕上被全按下时,与该选项相关联的设置被确立。
如图4D所示,当在下一屏幕暂时地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的同时作为物体90触摸按钮64的结果按钮64被全按时,下一屏幕以确立方式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被全按以确立显示屏幕的按钮64不必是表示功能的按钮。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暂时显示下一屏幕的模式根据下一屏幕相对于初始屏幕的关系(下层屏幕、平行层屏幕、以及选项显示屏幕中的一个)而改变。暂时显示模式的示例包括全屏显示模式、叠加显示模式、以及分屏显示模式。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的设置屏幕包括显示消息的消息显示区域、和显示可设置功能的屏幕显示区域。
在“全屏显示模式”中,下一屏幕显示在整个屏幕显示区域。当下一屏幕以全屏显示模式显示时,所选择的功能可以显示在消息显示区域。在“叠加显示模式”中,下一屏幕以叠加在初始屏幕上的方式显示在整个屏幕显示区域。当下一屏幕以叠加显示模式显示时,所选择的功能可以以强调方式显示在初始屏幕上。在“分屏显示模式”中,下一屏幕和初始屏幕显示在通过分割屏幕显示区域获得的子区域。当下一屏幕以分屏显示模式显示时,所选择的功能可以以强调方式显示在初始屏幕上。
显示控制器执行的操作
现在将描述由显示控制器30执行的操作。
显示控制器30的CPU32从ROM34读出用于执行“显示控制处理”的控制程序等,并且使用RAM36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该程序。这里,使用复印处理的设置屏幕来给出描述,但服务处理不限于复印处理。例如,服务处理可以是传真处理。
显示控制处理的概述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当表示物体的接近或触摸的“检测信号”被接收到时开始显示控制处理。如图5所示,在步骤100,基于检测信号,显示控制器30确定是否检测到物体的接近。如果检测到物体的接近,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2,其中显示控制器30对作为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被选择的功能进行识别。
在步骤S102,显示控制器30获取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屏幕(下一屏幕)的屏幕数据,并且执行下一屏幕暂时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的“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在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中,使用与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显示下一屏幕。另一方面,如果未检测到物体的接近,则检测到物体的触摸并因此处理进行至步骤S108。在步骤S108,显示控制器30对作为物体的触摸的结果而选择的功能进行识别。
在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结束之后,处理进行至步骤S104,其中显示控制器30确定是否连续检测到检测信号。如果连续检测到检测信号,处理返回至步骤S100并且显示控制器30再次确定是否检测到物体的接近。如果未连续检测到检测信号,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6,其中显示控制器30将初始屏幕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然后终止程序。
如果作为物体的触摸检测结果而处理进行至步骤S108,则在步骤S108,显示控制器30获取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屏幕(下一屏幕)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110,显示控制器30以确立方式将下一屏幕显示在触摸面板60上,然后终止程序。
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这一点上,对作为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功能进行识别。首先,在步骤S200,显示控制器30获取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屏幕(下一屏幕)的图像数据。然后,在步骤S202,显示控制器30确定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
接着,在步骤S204,显示控制器30基于该确定结果来确定下一屏幕是否为下层屏幕。如果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下层屏幕,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6。在步骤S206,显示控制器30将下一屏幕显示在整个屏幕显示区域(执行全屏显示)并且将所选择的功能显示在消息显示区域。然后显示控制器30终止程序。如果下一屏幕不是下层屏幕,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8。
在步骤S208,显示控制器30基于该确定结果来确定下一屏幕是否为平行层屏幕。如果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平行层屏幕,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0。在步骤S210,显示控制器30将下一屏幕显示在整个屏幕显示区域以将其叠加在初始屏幕上(执行叠加显示),并且将所选择的功能以强调方式显示在初始屏幕上。然后显示控制器30终止程序。
如果下一屏幕不是平行层屏幕,则下一屏幕是选项显示屏幕。于是,处理进行至步骤S212。在步骤S212,显示控制器30将下一屏幕和初始屏幕显示在通过分割屏幕显示区域获得的子区域(执行分屏显示),并且将所选择的功能以强调方式显示在初始屏幕上。然后显示控制器30终止程序。
下层屏幕的转换
现在将描述上述“基于关系的暂时显示处理”中执行的屏幕转换。
图7A至图7D是针对下一屏幕是下层屏幕的情况的屏幕转换示图。图7A是示出服务选择屏幕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服务选择屏幕100是显示要选择的服务处理的列表的屏幕,也被称为菜单屏幕。服务选择屏幕100包括消息显示区域102和屏幕显示区域104。屏幕显示区域104显示多个按钮,多个按钮包括复印选择按钮106、传真选择按钮108、扫描选择按钮110、简单复印选择按钮112、以及简单传真选择按钮114。
图7B是示出用来执行复印的设置屏幕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7B所示,设置屏幕200包括消息显示区域202和屏幕显示区域204。屏幕显示区域204显示基本设置屏幕206、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读取设置屏幕210、输出调节屏幕212、以及编辑设置屏幕214。基本设置屏幕206、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读取设置屏幕210、输出调节屏幕212、以及编辑设置屏幕214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显示屏幕的标签按钮、用于设置各种功能的按钮、以及接受设置值的值接受部分。
图7B所示的基本设置屏幕206、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读取设置屏幕210、输出调节屏幕212、以及编辑设置屏幕214中的每一个是在图7A所示的服务选择屏幕100的屏幕显示区域104处显示的屏幕的下层屏幕。当物体90接近服务选择屏幕100上的复印选择按钮106时,复印选择按钮106被半按。
作为复印选择按钮106被半按的结果,作为下层屏幕的基本设置屏幕206暂时显示在设置屏幕200的整个屏幕显示区域204。另外,设置屏幕200的消息显示区域202显示已选择了复印。如果在此状态下物体90从复印选择按钮106离开,复印选择按钮106的半按被取消并且所显示的屏幕返回到服务选择屏幕100。
另一方面,如图7C所示,当物体90触摸其中基本设置屏幕206正暂时显示在屏幕显示区域204的设置屏幕200时,复印选择按钮106被全按。图7C示出了物体90触摸消息显示区域202的情况。如图7D所示,作为复印选择按钮106被全按的结果,作为下层屏幕的基本设置屏幕206以确立方式显示在设置屏幕200的整个屏幕显示区域204。
在以确立方式显示基本设置屏幕206之后,即使物体90从设置屏幕200离开,所显示的屏幕也不再返回到服务选择屏幕100。即,从作为“初始屏幕”的服务选择屏幕100到作为“下一屏幕”的设置屏幕200的转换完成。这里,确立的屏幕可以比暂时屏幕显示得更明显。
平行层屏幕的转换
图8A至图8D是针对下一屏幕是平行层屏幕的情况的屏幕转换示图。图8A是示出用来执行复印的设置屏幕200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设置屏幕200的屏幕显示区域204显示基本设置屏幕206。
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读取设置屏幕210、输出调节屏幕212、以及编辑设置屏幕214中的每一个是基本设置屏幕206的平行层屏幕。如图8B所示,当物体90接近用来在设置屏幕200上显示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的标签按钮时,该标签按钮被半按。
作为标签按钮被半按的结果,作为平行层屏幕的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暂时显示为叠加于在屏幕显示区域204显示的基本设置屏幕206上。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暂时显示为叠加在基本设置屏幕206上,使得透过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而看见位于下方的基本设置屏幕206。另外,用来显示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的标签按钮以强调方式进行显示,例如通过改变颜色或者使线条变粗来进行显示。可替换地,相比于基本设置屏幕206,暂时显示的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可以显示得较不明显。如果在此状态下物体90从标签按钮离开,则标签按钮的半按被取消并且所显示的屏幕返回到基本设置屏幕206。
另一方面,如图8C所示,当物体90触摸其中图像调节屏幕208正暂时显示在屏幕显示区域204的设置屏幕200时,用来显示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的标签按钮被全按。图8C示出了物体90触摸消息显示区域202的情况。如图8D所示,作为该标签按钮被全按的结果,作为平行层屏幕的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以确立方式显示在设置屏幕200的整个屏幕显示区域204。
在以确立方式显示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之后,即使物体90从设置屏幕200离开,所显示的屏幕不再返回到基本设置屏幕206。即,从作为“初始屏幕”的基本设置屏幕206到作为“下一屏幕”的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的转换完成。这里,确立的屏幕可以比暂时屏幕显示得更明显。
选项显示屏幕的转换
图9A至图9D是针对下一屏幕是选项显示屏幕的情况的屏幕转换示图。图9A是示出用来执行复印的设置屏幕200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9A所示,设置屏幕200的屏幕显示区域204显示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显示多个按钮,多个按钮包括“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复印浓度”选择按钮、“背景颜色消除”选择按钮、“图像质量调节”选择按钮、“颜色平衡”选择按钮、以及“色调”选择按钮。
图9B中在右侧示出的子屏幕是显示与在图9A所示的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上显示的“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相关联的显示选项的选项显示屏幕。如图9B所示,当物体90接近设置屏幕200上的“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时,“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被半按。
作为“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被半按的结果,屏幕显示区域204被分割成两个子区域,并且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和选项显示屏幕并排显示在屏幕显示区域204中。另外,用来显示选项显示屏幕的“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以强调方式显示,例如通过改变颜色或者使线条变粗来显示。此外,消息显示区域202显示指示不能同时设置各功能的冲突信息。相比于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暂时显示的选项显示屏幕可以显示得较不明显。如果在此状态下物体90从“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离开,“原始图像质量”选择按钮的半按被取消并且所显示的屏幕返回到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
另一方面,如图9C所示,当物体90触摸显示在选项显示屏幕上的选项时,其中选项显示屏幕正暂时显示在屏幕显示区域204,该“选项”选择按钮被全按。图9C示出了物体90触摸用于选择选项“地图”的选择按钮的情况。如图9D所示,作为“选项”选择按钮被全按的结果,选项显示屏幕以确立方式显示在设置屏幕200的整个屏幕显示区域204。同时,所选择的设置被确立。在此示例中,针对“原始图像质量”设置功能设置了值“地图”。
以确立方式显示选项显示屏幕之后,即使物体90从设置屏幕200离开,所显示的屏幕也不再返回到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即,从作为“初始屏幕”的图像质量调节屏幕208到作为“下一屏幕”的选项显示屏幕的转换完成。这里,确立的屏幕可以比暂时屏幕显示得更明显。
变型
上述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程序的构造仅仅是示例,并且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其构造是可以修改的。
例如,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已描述了当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下层屏幕时执行全屏显示、当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平行层屏幕时执行叠加显示、以及当下一屏幕是初始屏幕的选项显示屏幕时执行分屏显示的各示例。然而,暂时显示模式和初始屏幕与下一屏幕之间的关系的组合不限于该示例。下层屏幕、平行层屏幕、以及选项显示屏幕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全屏显示模式、叠加显示模式、以及分屏显示模式的任意一个结合来使用。
另外,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已描述了关于单个下一屏幕的屏幕转换,但是下一屏幕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当显示在初始屏幕上的多个按钮被半按时,暂时显示多个下一屏幕。当显示在各下一屏幕上的按钮被半按时,暂时显示跟随屏幕。在此情况下,多个下一屏幕和初始屏幕可以并排显示。即,屏幕显示区域可以根据下一屏幕的数量分割成多个子区域。
另外,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已描述了获取下一屏幕的屏幕数据来执行全屏显示、叠加显示、或者分屏显示的示例。具体地,组合下一屏幕的屏幕数据和初始屏幕的屏幕数据来产生显示屏幕数据,从而显示预定的图像。
以上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其不是为了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实施例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用于特定用途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操作显示单元,其使用多个画面分级地显示多个功能、并且接受通过物体的接近或触摸执行的操作;以及
控制器,其执行控制,使得当物体接近显示在初始画面上的功能时,将与作为所述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所述功能相关联的下一画面,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画面和所述下一画面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并且当所述物体触摸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时,确立所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初始画面与所述下一画面之间的关系为所述下一画面是所述初始画面的下层画面的关系、所述下一画面是所述初始画面的平行层画面的关系、以及所述下一画面是所述初始画面的选项显示画面的关系中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式为所述下一画面显示在整个画面显示区域的全屏显示模式、所述下一画面显示在整个画面显示区域以叠加在所述初始画面上的叠加显示模式、以及所述下一画面和所述初始画面显示在通过分割画面显示区域获得的各子区域的分屏显示模式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下一画面是所述初始画面的下层画面时使用所述全屏显示模式,当所述下一画面是所述初始画面的平行层画面时使用所述叠加显示模式,以及当所述下一画面是所述初始画面的选项显示画面时使用所述分屏显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使用所述全屏显示模式时所选择的功能显示在通知显示区域,以及当使用所述叠加显示模式或所述分屏显示模式时所选择的功能以强调方式显示在所述初始画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在接近显示在所述初始画面上的所述功能之后从所述功能离开时,隐藏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下一画面并且显示所述初始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触摸在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中作为选项显示的功能时,确立所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并且同时确立所选择的功能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接近显示在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上的功能时,将与所选择的功能相关联的跟随画面,通过使用与所述下一画面和所述跟随画面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物体接近显示在所述初始画面上的多个功能时,将与所选择的多个功能相关联的多个下一画面,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画面和所述多个下一画面之间的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部,其根据图像信息和经由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获取的设置条件来形成图像。
1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操作显示单元上的多个画面来分级地显示多个功能;
接受通过物体对所述操作显示单元的接近或触摸所执行的操作;以及
执行控制,使得当物体接近显示在初始画面上的功能时,将与作为所述物体的接近的结果而选择的所述功能相关联的下一画面,通过使用与所述初始画面和所述下一画面之间的关系相对应的显示模式来暂时地进行显示;并且当所述物体触摸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时,确立所暂时显示的下一画面。
CN201310169328.1A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593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4828.5A CN107967114A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711364384.5A CN107967113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811494442.0A CN109375852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9975 2012-08-14
JP2012179975A JP6047992B2 (ja) 2012-08-14 2012-08-14 表示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4442.0A Division CN109375852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711364828.5A Division CN107967114A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711364384.5A Division CN107967113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3045A CN103593045A (zh) 2014-02-19
CN103593045B true CN103593045B (zh) 2018-12-25

Family

ID=5008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9328.1A Active CN103593045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711364384.5A Active CN107967113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711364828.5A Pending CN107967114A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811494442.0A Active CN109375852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4384.5A Active CN107967113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711364828.5A Pending CN107967114A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1811494442.0A Active CN109375852B (zh) 2012-08-14 2013-05-09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9529496B2 (zh)
JP (1) JP6047992B2 (zh)
CN (4) CN103593045B (zh)
AU (1) AU2013205385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8132B1 (en) * 2014-08-27 2021-05-05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568704B2 (ja) * 2014-11-10 2019-08-28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有価媒体処理装置
JP6492571B2 (ja) * 2014-11-20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面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8225142A1 (ja) * 2017-06-06 2019-1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車載機器、表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926813B2 (ja) * 2017-08-15 2021-08-2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36322B (zh) * 2019-09-29 2022-06-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22097133A (ja) * 2020-12-18 2022-06-30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3004382A (ja) * 2021-06-25 2023-0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5950A (zh) * 2006-07-25 2009-07-29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操作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019643A (ja) * 2008-07-09 2010-01-28 Toyota Motor Corp 情報端末、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選択肢表示方法
JP2012008954A (ja) * 2010-06-28 2012-01-12 Brother Ind Ltd 入力装置、複合機および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36489T2 (de) 1997-04-14 2006-12-28 Thomson Inc., Indianapolis System zur erzeugung von programmführungsinformation für die ausführung von steuer- und kommunikationsfunktionen durch den benutzer
US20030025676A1 (en) 2001-08-02 2003-02-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nsor-based menu for a touch screen panel
JP4098054B2 (ja) 2002-10-04 2008-06-11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
KR100667337B1 (ko) * 2005-03-15 2007-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온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온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장치에서의 메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20060244733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Geaghan Bernard O Touch sensitive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pre-touch information
KR101486345B1 (ko) * 2008-03-21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화면 표시 방법
JP5147016B2 (ja) * 2008-03-24 2013-0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81557B1 (ko) * 2008-03-26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525802B2 (en) * 2008-03-31 2013-09-03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terminal capable of sensing proximity touch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using the same
EP2352080A2 (en) * 2008-11-03 2011-08-03 Crucialtec Co., Ltd.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point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screen
US9086781B2 (en) * 2009-02-06 2015-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scading menus for remote popping
JP2011134272A (ja) 2009-12-25 2011-07-07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375316B2 (en) * 2009-12-31 2013-02-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Navigational transparent overlay
CN101834941A (zh) * 2010-04-01 2010-09-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器页面链接的生成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8584001B2 (en) * 2010-04-12 2013-1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bookmarks in applications
JP2012032852A (ja) * 2010-07-28 2012-02-1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685991B1 (ko) * 2010-09-30 2016-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US10146426B2 (en) * 2010-11-09 2018-12-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input for controll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US9015141B2 (en) * 2011-02-08 2015-04-21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pparatu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to measure search resul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5950A (zh) * 2006-07-25 2009-07-29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操作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019643A (ja) * 2008-07-09 2010-01-28 Toyota Motor Corp 情報端末、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選択肢表示方法
JP2012008954A (ja) * 2010-06-28 2012-01-12 Brother Ind Ltd 入力装置、複合機および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7114A (zh) 2018-04-27
JP2014038444A (ja) 2014-02-27
AU2013205385A1 (en) 2014-03-06
AU2013205385B2 (en) 2015-09-17
US9753613B2 (en) 2017-09-05
CN107967113B (zh) 2021-10-26
US20170083191A1 (en) 2017-03-23
US20140050500A1 (en) 2014-02-20
US20170322688A1 (en) 2017-11-09
CN103593045A (zh) 2014-02-19
CN109375852B (zh) 2022-06-07
US9529496B2 (en) 2016-12-27
JP6047992B2 (ja) 2016-12-21
US20190346980A1 (en) 2019-11-14
US10552003B2 (en) 2020-02-04
CN109375852A (zh) 2019-02-22
US11237701B2 (en) 2022-02-01
CN107967113A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3045B (zh)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US10367958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recommending that a user use a simple screen rather than a normal screen
US200901031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3045125A (ja) 入力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4350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遠隔操作用の携帯端末、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U2019229413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30407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6264482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20151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
JP6733760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193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6504238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30619A (ja) 装置
JP6358315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693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