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944A -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1944A
CN103581944A CN201210278680.4A CN201210278680A CN103581944A CN 103581944 A CN103581944 A CN 103581944A CN 201210278680 A CN201210278680 A CN 201210278680A CN 103581944 A CN103581944 A CN 103581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detection window
window
effective peak
rt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86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1944B (zh
Inventor
万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786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1944B/zh
Priority to EP13828176.1A priority patent/EP2866512B1/en
Priority to JP2015524607A priority patent/JP615551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974 priority patent/WO20140231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944A/zh
Priority to US14/600,615 priority patent/US967487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944B/zh
Priority to US15/601,703 priority patent/US10039133B2/en
Priority to US16/026,830 priority patent/US10485031B2/en
Priority to US16/663,043 priority patent/US1082753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96Network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参数Ncs,选取ZC序列组,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解决了超高速场景下难以正确检测往返传输时延的问题,使得超高速场景下用户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提高网络接入性能。

Description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随机接入信道(RandomAccess Channel,RACH)主要用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初始化接入,它不携带任何用户数据。UE在RACH信道上发送的信号为前导(Preamble)序列,前导序列为扎德奥夫-朱序列(Zadoff-Chu sequence,ZC序列)。在现有技术中,Preamble可以包括一段长度为TCP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一段长度为TSEQ的接入序列(Sequence,SEQ)两个部分。同时,对于几种不同格式的Preamble的参数设置,可以匹配不同的小区半径,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Ts是LTE协议中的基本时间单位,Ts=1/(15000×2048)s。
在现有技术中,LTE系统对0~15km/h的低速场景进行了优化,使得在15~120km/h的高速移动场景下仍具有较高的性能,在120~350km/h的高速移动场景下仍能保持连接。在LTE现有协议中,支持非受限小区和受限小区两种小区配置,其中,非受限小区应用于低频偏的场景(例如,频偏小于600Hz),受限小区应用于大频偏的场景(例如,频偏大于600Hz)。对于受限小区,当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采用ZC序列(Zadoff-Chu Sequence)作为随机接入序列时,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NodeB或eNB或e-NodeB)可以保证在频偏范围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21
内正确检测往返传输时延(Round Trip Delay,RTD),其中,ΔfRA表示随机接入信道的子载波间隔,UE根据RTD调整时间提前量值(TimingAdvance,TA),从而调整消息发送时机,保证了UE能够正常接入网络。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通信需求的提升,运营商提出了超高速移动场景(800~1200km/h)和高频段高速铁路场景的覆盖需求。在上述两种场景下,随机接入信号的频偏较大,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22
W≥5,eNB很难保证在大频偏下RTD检测的正确性,从而很难保证UE正常接入网络,影响网络的接入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使得超高速移动场景下用户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提高网络接入性能。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参数Ncs,选取ZC序列组,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装置,包括:选取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参数Ncs,选取ZC序列组;设置单元,用于为所述选取单元选取的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选取单元选取的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获取的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设置单元为所述每个ZC序列设置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参数Ncs,选取ZC序列组,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通过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的有效峰值确定RTD的估计值,解决了超高速场景下随机接入信号的RTD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保证超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能够根据检测的RTD正确调整TA值,从而正确调整消息的发送时机,使得在超高速场景下用户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提高网络接入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窗口中有效峰值随频偏变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峰值与检测窗口重叠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101、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cyclic shift)参数Ncs,选取ZC序列组,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
其中,所述小区类型包括非受限小区和受限小区,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配置。例如,对于低速场景,可以配置小区类型为非受限小区;对于高速场景,可以配置小区类型为受限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Ncs用来表示小区覆盖范围的大小,即小区覆盖半径的大小;第一Ncs越大,小区覆盖范围越大;所述第一Ncs的配置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ZC序列组包括M个ZC根序列,M≤64,在3GPP TS 36.211协议中,共定义有838个ZC根序列,ZC序列组中最多可以包含64个ZC根序列。
其中,所述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41
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其中,所述duHT值的获取可以采用A1和A2两种方式:
方式A1、通过公式一计算获得,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51
(公式一)
其中,p为(p·u)mod Nzc=1的最小非负整数,u为ZC序列的物理根序号,Nzc是ZC序列的长度,所述Nzc可以为839或者139。当Nzc为固定值时,p由u值决定,那么,根据上述公式一可知,所述duHT是由u值决定的。
例如,在Nzc=839的情况下,当物理根序号u=3时,(p·3)mod 839=1,则p=280,根据公式一可得duHT=-280;当物理根序号u=836时,(p·836)mod839=1,则P=1119,根据公式一可得duHT=280。
方式A2、通过查询表2或表3获得。
表2中给出了Nzc=839时duHT(u)的值,u=1,…,419;对于u=420,…,838的情况,duHT(u)的值可以使用公式duHT(Nzc-u)=-duHT(u),u=1,…,419求得。例如,当物理根序号u=3时,查表获得duHT=-280;当u=450时,Nzc-u=839-450=389,令u′=389,则duHT(Nzc-u′)=-duHT(u′)=-duHT(389)=110。
表2NZC=839时的duHT的取值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1   -1   61   55   121   104   181   394   241   -94   301   -354   361   251
  2   419   62   -203   122   -392   182   189   242   52   302   25   362   197
  3   -280   63   -293   123   -191   183   298   243   328   303   -36   363   -245
  4   -210   64   -118   124   318   184   -114   244   -196   304   -69   364   -325
  5   -168   65   -142   125   396   185   -322   245   -363   305   11   365   331
  6   -140   66   -89   126   273   186   212   246   324   306   -85   366   149
  7   -120   67   288   127   218   187   166   247   -214   307   399   367   16
  8   -105   68   37   128   -59   188   299   248   159   308   -79   368   -57
  9   -373   69   -304   129   13   189   182   249   -155   309   -410   369   216
  10   -84   70   -12   130   -71   190   393   250   198   310   295   370   -161
  11   305   71   -130   131   -269   191   -123   251   361   311   116   371   346
  12   -70   72   268   132   375   192   -319   252   -283   312   320   372   106
  13   129   73   -23   133   82   193   -313   253   -388   313   -193   373   -9
  14   -60   74   34   134   144   194   333   254   109   314   -334   374   83
  15   -56   75   -179   135   87   195   -327   255   -102   315   277   375   132
  16   367   76   -276   136   -401   196   -244   256   390   316   -77   376   -270
  17   148   77   -316   137   -49   197   362   257   -111   317   397   377   -227
  18   233   78   -398   138   -152   198   250   258   -413   318   124   378   91
  19   -265   79   -308   139   169   199   -156   259   -230   319   -192   379   -290
  20   -42   80   409   140   -6   200   -172   260   384   320   312   380   -223
  21   -40   81   145   141   119   201   96   261   45   321   115   381   -207
  22   -267   82   133   142   -65   202   -54   262   285   322   -185   382   358
  23   -73   83   374   143   88   203   -62   263   386   323   -213   383   46
  24   -35   84   -10   144   134   204   292   264   -232   324   246   384   260
  25   302   85   -306   145   81   205   221   265   -19   325   -364   385   -231
  26   -355   86   -400   146   408   206   224   266   41   326   -332   386   263
  27   -404   87   135   147   234   207   -381   267   -22   327   -195   387   284
  28   -30   88   143   148   17   208   -359   268   72   328   243   388   -253
  29   405   89   -66   149   366   209   281   269   -131   329   51   389   -110
  30   -28   90   -289   150   330   210   -4   270   -376   330   150   390   256
  31   -406   91   378   151   50   211   167   271   226   331   365   391   -103
  32   -236   92   -228   152   -138   212   186   272   219   332   -326   392   -122
  33   -178   93   -415   153   -170   213   -323   273   126   333   194   393   190
  34   74   94   -241   154   -158   214   -247   274   395   334   -314   394   181
  35   -24   95   -53   155   -249   215   -160   275   180   335   -278   395   274
  36   -303   96   201   156   -199   216   369   276   -76   336   417   396   125
  37   68   97   -173   157   171   217   -58   277   315   337   239   397   317
  38   287   98   351   158   -154   218   127   278   -335   338   -350   398   -78
  39   43   99   -339   159   248   219   272   279   -418   339   -99   399   307
  40   -21   100   -344   160   -215   220   225   280   -3   340   343   400   -86
  41   266   101   -108   161   -370   221   205   281   209   341   -342   401   -136
  42   -20   102   -255   162   -347   222   291   282   -360   342   -341   402   48
  43   39   103   -391   163   175   223   -380   283   -252   343   340   403   356
  44   286   104   121   164   -353   224   206   284   387   344   -100   404   -27
  45   261   105   -8   165   300   225   220   285   262   345   107   405   29
  46   383   106   372   166   187   226   271   286   44   346   371   406   -31
  47   357   107   345   167   211   227   -377   287   38   347   -162   407   235
  48   402   108   -101   168   -5   228   -92   288   67   348   -176   408   146
  49   -137   109   254   169   139   229   414   289   -90   349   -238   409   80
  50   151   110   -389   170   -153   230   -259   290   -379   350   -338   410   -309
  51   329   111   -257   171   157   231   -385   291   222   351   98   411   -296
  52   242   112   412   172   -200   232   -264   292   204   352   -174   412   112
  53   -95   113   -297   173   -97   233   18   293   -63   353   -164   413   -258
  54   -202   114   -184   174   -352   234   147   294   117   354   -301   414   229
  55   61   115   321   175   163   235   407   295   310   355   -26   415   -93
  56   -15   116   311   176   -348   236   -32   296   -411   356   403   416   240
  57   -368   117   294   177   237   237   177   297   -113   357   47   417   336
  58   -217   118   -64   178   -33   238   -349   298   183   358   382   418   -279
  59   -128   119   141   179   -75   239   337   299   188   359   -208   419   2
  60   -14   120   -7   180   275   240   416   300   165   360   -282
表3中给出了Nzc=139时duHT(u)的值,u=1,…,69;对于u=70,…,138的情况,duHT(u)的值可以使用公式duHT(Nzc-u)=-duHT(u),u=1,…,69求得。
表3NZC=139时的duHT的取值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u   duHT
  1   -1   11   -38   21   -53   31   -9   41   61   51   -30   61   41
  2   69   12   -58   22   -19   32   13   42   43   52   8   62   65
  3   46   13   32   23   6   33   -59   43   42   53   -21   63   -64
  4   -35   14   -10   24   -29   34   -45   44   60   54   18   64   -63
  5   -28   15   37   25   50   35   -4   45   -34   55   48   65   62
  6   23   16   26   26   16   36   27   46   3   56   67   66   40
  7   -20   17   49   27   36   37   15   47   68   57   39   67   56
  8   52   18   54   28   -5   38   -11   48   55   58   -12   68   47
  9   -31   19   -22   29   -24   39   57   49   17   59   -33   69   2
  10   -14   20   -7   30   -51   40   66   50   25   60   44
然后,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确定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检测窗口个数N可以根据频偏范围预先设置在基站内部,也可以在操作维护台上动态配置给基站。
例如,当频偏范围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71
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ZC序列的检测窗口配置为5个,但所述ZC序列的检测窗口还可以配置为大于5个;当频偏范围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72
W>5时,所述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个数N可以配置为W个,所述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个数N也可以配置为大于W个。
最后,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检测窗口的窗口大小可以根据小区半径进行预先设置,所述窗口大小不小于小区半径对应的RTD。例如,所述检测窗口可以在小区半径对应的RTD的基础上,根据多径时延等进行扩大。
102、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Ncs指的是可以保证UE采用所述ZC序列组中的ZC根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的索引值。例如,可以采用如下两种配置方式:
方式一、当小区类型配置为非受限小区(或低速小区),第二Ncs索引为0;
方式二、当小区类型配置为受限小区(或高速小区),第二Ncs索引为14。
在上述方式二中,所述第二Ncs索引不限于14,还可以是其它任意能够满足使得UE采用没有循环移位的ZC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的索引,以减小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出现重叠的概率;所述第二Ncs可以设置在基站内部,或者在基站内部根据配置的小区类型判断或者查表获得,通过系统消息发送给UE。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101中的第一Ncs是根据小区覆盖范围来设置的,反应的是小区覆盖半径的大小;步骤102中的第二Ncs仅用来发送给UE,以使得UE采用ZC序列组中的ZC根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而不是采用循环移位的ZC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能够减小所述N个检测窗口重叠的概率。若步骤101中的第一Ncs的索引值满足使得UE采用没有循环移位的ZC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的条件,所述第一Ncs与所述第二Ncs可以相同。
其中,所述ZC序列组中部分ZC序列用于竞争接入,部分ZC序列用于非竞争接入;对于竞争接入,UE会在所述ZC序列组中用于竞争接入的ZC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ZC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对于非竞争接入,基站会指示UE用所述ZC序列组中的哪一个ZC序列作为随机接入序列。
103、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104、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correlation),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
其中,所述有效峰值是通过判断每个检测窗口中的最大的峰值的大小和位置来获得的,具体如下所述:
当所述最大的峰值中仅有一个大于检测门限时,则选取大于所述检测门限的峰值作为有效峰值,所述有效峰值也可以称为主峰值;
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最大的峰值大于所述检测门限时,判断所述最大的两个峰值的绝对位置是否重叠;若不重叠,则选择所述最大的两个峰值作为有效峰值;其中,所述两个有效峰值中最大的有效峰值称为主峰值,所述两个有效峰值中最小的有效峰值称为次峰值;若重叠,则所述最大的两个峰值是同一个峰值,作为主峰值,在所述主峰值所在检测窗口的频偏+1或检测窗口的频偏-1个RACH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检测窗口中检测出的大于所述检测门限的最大峰值为次峰值。
其中,所述检测门限可以根据非连续性发射下的虚警性能要求来设置。
其中,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有效峰值相对于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若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是在根据所述ZC序列的duHT值确定的起始位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平移,则所述RTD的估计值可以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相对于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值,平移方向以及平移的采样点获得,具体如下:
假设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左移预设置的采样点,则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有效峰值相对于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值减去所述预设置的样点数;假设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起始位置右移预设置的采样点,则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有效峰值相对于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值加上所述预设置的样点数。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能够解决超高速场景下随机接入信号的RTD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保证超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能够根据检测的RTD正确调整TA值,从而正确调整消息的发送时机,使得在超高速场景下用户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提高网络接入性能。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091
时,为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N=5个检测窗口,具体如下所述。
201、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
其中,所述小区类型和第一Ncs,以及所述ZC序列组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101。
其中,所述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的具体描述如下:
B1、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
B2、判断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的duHT值是否均满足条件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 Nzc为所述每个ZC序列的长度;Ncs指的是所述第一Ncs;
若所述ZC序列组中存在至少一个ZC序列的duHT值不满足条件时,则返回步骤B1;
若所述ZC序列组中ZC序列的duHT值均满足条件时,则将所述ZC序列组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duHT值的获取方式可以参见步骤101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的duHT值均满足条件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时,根据所述每个ZC序列的duHT值设置的5个检测窗口不会出现重叠,提高RTD估计的准确性。
例如,假设小区类型为受限小区,根据小区半径设置的第一Ncs为15,选取的ZC序列组包含64个ZC序列,ZC序列的长度Nzc为839,则所述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的方法举例说明如下:
首先,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64个ZC序列的逻辑根序号。
表4为受限小区Ncs和逻辑根序号的对应关系表,第一列中Ncs值为15包含两个,其中,第一个Ncs为15对应的第一个逻辑根序号为24,第二个Ncs为15对应的第一个逻辑根序号为819,因此,当所述第一Ncs为15时,可用的逻辑根序号为[24,819]。
表4受限小区Ncs和逻辑根序号的对应关系表
  NCS值(受限小区)   逻辑根序号
  -   0-23
  15   24-29
  18   30-35
  22   36-41
  26   42-51
  32   52-63
  38   64-75
  46   76-89
  55   90-115
  68   116-135
  82   136-167
  100   168-203
  128   204-263
  158   264-327
  202   328-383
  237   384-455
  237   456-513
  202   514-561
  158   562-629
  128   630-659
  100   660-707
  82   708-729
  68   730-751
  55   752-765
  46   766-777
  38   778-789
  32   790-795
  26   796-803
  22   804-809
  18   810-815
  15   816-819
  -   820-837
其次,根据逻辑根序号和物理根序号的对应关系表,获取64个ZC序列的物理根序号。
表5中给出了部分逻辑根序号和物理根序号的对应关系。
表5逻辑根序号和物理根序号的对应关系表
若选取的逻辑根序号为384,则根据表5中逻辑根序号和物理根序号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得64个ZC序列的物理根序号:3,836,19,820,22,817,41,798,38,801,44,795,52,787,45,794,63,776,67,772,72,767,76,763,94,745,102,737,90,749,109,730,165,674,111,728,209,630,204,635,117,722,188,651,159,680,198,641,113,726,183,656,180,659,177,662,196,643,155,684,214,625,126,713。
然后,获取所述64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步骤101中duHT的相关描述以及获取方法,可以获得:当物理根序号u=3时,duHT=-280;当物理根序号u=836时,duHT=280;当物理根序号u=19时,duHT=265;...。
最后,判断所述选取的64个ZC序列的duHT值是否均满足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的条件,若不满足条件,重新选择ZC序列组。
根据所述第一Ncs、Nzc计算得出|duHT|∈[15,206]∪[213,274]∪[284,412],而上述选取的64个ZC序列中,物理根序号为3,836的duHT值均不满足duHT值的条件,因此,按照上述ZC序列组的选取步骤,重新选取64个ZC序列。
假设重新选取的64个ZC序列的物理根序号为:56,783,112,727,148,691,80,759,42,797,40,799,35,804,73,766,146,693,31,808,28,811,30,809,29,810,27,812,24,815,48,791,68,771,74,765,178,661,136,703,86,753,78,761,43,796,39,800,20,819,21,818,95,744,202,637,190,649,181,658,137,702,125,714,获得duHT值,确认所述重新选取的64个ZC序列的duHT值满足上述duHT的条件。
202、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5个检测窗口。
当所述ZC序列组中包括M个ZC序列时,所述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5个检测窗口具体如下所述:
C1、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32
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C2、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首先,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获得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分别为检测窗口①、检测窗口②、检测窗口③、检测窗口④和检测窗口⑤;所述5个检测窗口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频偏0/-ΔfRA/+ΔfRA/-2ΔfRA/+2ΔfRA,具体如下:
检测窗口①的起始位置为0;
检测窗口②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③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④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检测窗口⑤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其中,mod(duHT,Nzc)的含义为duHTmod Nzc,Nzc为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所述duHT值的获取方式可以参见步骤101。
然后,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检测窗口的窗口大小与步骤101中的相关描述一致;所述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可以根据预设置的采样点进行平移,以适应UE提前或滞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203、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Ncs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102。
204、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205、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RTD的估计值。
其中,所述有效峰值、RTD的估计值与步骤104中的相关描述一致。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获得:
方法(1):根据主峰值相对于主峰值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直接获得RTD的估计值;
方法(2):根据预设置的原则挑选出至少两个检测窗口的数据进行合并,重新获得有效峰值,进行RTD估计。
在上述方法(2)中,所述预设置的原则可以是主峰值两侧检测窗口合并,或者主峰值所在检测窗口和次峰值所在检测窗口合并,或者所有检测窗口合并。由于检测窗口进行了合并,相应地,有效峰值的检测门限就会增大,因此,可以重新获得有效峰值,并根据重新获得的有效峰值进行RTD的估计。
206、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频偏估计。
其中,所述频偏的估计值用于对UE上行信号进行纠偏,解调所述UE发送的Message3消息,所述Message3携带所述UE的标识。
图3为检测窗口中有效峰值随频偏变化的示意图,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频偏估计,具体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情况1:当有两个有效峰值时,如果主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①内,次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③内时,根据图3所示的各窗口中峰值随频偏变化的示意图可以估计出UE上行信号的频偏为0到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51
范围内的一个值;如果最大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③,次大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⑤内,则估计UE上行信号的频偏为ΔfRA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52
范围内的一个值;以此类推。
情况2:如果有两个有效峰值时,且两个有效峰值大小接近,一个位于检测窗口①内,另一个位于检测窗口③内时,则估计UE上行信号的频偏约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53
如果有两个有效峰值时,且两个有效峰值大小接近,一个位于检测窗口③内,另一个位于检测窗口⑤内时,则估计UE上行信号的频偏约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54
以此类推。
情况3:如果有一个有效峰值,且该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①内时,则估计UE上行信号的频偏为0;如果有一个有效峰值,且该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②内时,则估计UE上行信号的频偏为-ΔfRA;如果有一个有效峰值,且该峰值位于检测窗口④内时,则估计UE上行信号的频偏为-2ΔfRA;以此类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205是可选的,即不进行频偏估计,而是根据频偏范围分档解调Message3。例如,频偏范围在[-3KHz,3KHz],则可以以1KHz为一档,分6档进行解调。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并且保证所述ZC序列组中ZC序列的duHT值满足条件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 并根据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的duHT值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5个不重叠的检测窗口,在所述不重叠的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不但能够解决频偏范围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62
的超高速场景下UE接入网络的问题,还能够提升RTD估计值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163
时,为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N=5个检测窗口,具体如下所述。
401、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
其中,所述小区类型为受限小区;所述第一Ncs表示所述受限小区的覆盖范围。
其中,所述ZC序列组的选取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受限小区根序列的选取原则获得,此处不再赘述。
402、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5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202。
403、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Ncs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102。
404、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405、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中检测主峰值,根据所述主峰值确定次峰值检测窗口。
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中,分别搜索一个最大的峰值,判断5个最大的峰值中最大的两个峰值的绝对位置是否重叠;如果不重叠,则在所述最大的两个峰值中选择一个最大的峰值作为主峰值;如果重叠,选择所述最大的两个峰值所在的窗口作为主峰值所在窗口。例如,当主峰值出现在两个检测窗口的重叠处时,会在两个检测窗口中分别检测到主峰值,即同一峰值被检测出来两次,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所述最大的两个峰值的绝对位置是否重叠来确认是否为同一个峰值。
表6次峰值的搜索窗口
  主峰值所在窗口   次峰值的搜索窗口
  ①   ②③
  ②   ①④
  ③   ①⑤
  ④   ②
  ⑤   ③
  ②⑤   ①③
  ③④   ①②
  ④⑤   ②③
例如,假设主峰值在检测窗口④⑤的重叠部分出现,参照表6可知次峰值的搜索窗口为窗口②和窗口③。
406、在所述次峰值搜索窗口中检测次峰值,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和次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组合,确定频偏估计的窗口组合和RTD估计窗口。
在所述次峰值的搜索窗口中检测次峰值,即在次峰值搜索窗口中分别找到一个最大峰值,比较所述最大峰值,选择其中最大的一个,且大于检测门限的峰值作为次峰值。
根据所述次峰值所在的窗口和所述主峰值所在的窗口,通过查找表7来确定频偏估计的窗口组合和RTD估计窗口。
例如,假设主峰值在检测窗口④⑤的重叠部分出现,参照表7可知次峰值在检测窗口②和检测窗口③中搜索。当在检测窗口②中搜索到了次峰值,则两次峰值搜索后的检测窗口组合为②④⑤,根据表7可知,选取检测窗口④进行RTD估计,选取检测窗口②④进行频偏估计;当在检测窗口③中搜索到了次峰值,则两次峰值搜索后的检测窗口组合为③④⑤,根据表7可知,选取检测窗口⑤进行RTD估计,选取检测窗口③⑤进行频偏估计。
表7频偏估计的窗口组合及RTD估计窗口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频偏估计的窗口组合显示fail,则所述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中未检测到用户;否则,按照指定的RTD估计窗口进行RTD估计。
407、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其中,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相对于所述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若所述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是经过平移预设置的采样点获得的,则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相对于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值加或减所述预设置的样点数,具体如下:
假设所述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左移预设置的采样点时,则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值减去所述预设置的样点数;假设所述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右移预设置的采样点时,则所述RTD的估计值为所述RTD估计窗口的起始位置的偏移值加上所述预设置的样点数。
408、根据所述频偏估计的窗口组合,确定频偏的估计值。
其中,如何根据所述频偏估计的窗口组合确定频偏的估计值可以参见步骤206中的相关描述。
其中,所述频偏的估计值用于对UE上行信号纠偏,从而解调Message3。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408是可选的,即可以不进行频偏估计,而是根据频偏范围分档解调Message3。例如,频偏范围在[-3KHz,3KHz],则可以以1KHz为一档,分6档进行解调。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采用现有技术中受限小区选取ZC序列的原则进行ZC序列组的选取,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5个检测窗口,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中主峰值所在检测窗口和次峰值所在检测窗口的组合,确定RTD估计窗口,从而确定RTD的估计值,解决了所述有效峰值出现在检测窗口重叠处时RTD的检测,实现了频偏范围在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201
内的超高速移动场景下的随机接入信号的处理,提高网络接入性能。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时,W≥5,为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N(N≥W)个检测窗口,具体如下所述。
501、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
其中,所述ZC序列组的选取根据受限小区根序列的配置原则获取,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小区类型和第一Ncs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101。
502、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
当所述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所述为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具体如下所述:
D1、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其中,所述duHT值的相关描述,以及获取方法可以参见步骤101;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D2、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确定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对应频偏0/-ΔfRA/+ΔfRA/-2ΔfRA/+2ΔfRA/-3ΔfRA/+3ΔfRA/...,起始位置如下:
检测窗口①的起始位置为0;
检测窗口②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③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④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检测窗口⑤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检测窗口⑥的起始位置为mod(3*duHT,Nzc);
检测窗口⑦的起始位置为mod(-3*duHT,Nzc);
其它以此类推。
其中,mod(duHT,Nzc)的含义为duHTmod Nzc,Nzc为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
D3、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检测窗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小区半径进行配置,且所述检测窗口不小于小区半径对应的RTD。
503、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Ncs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102。
504、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505、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RTD的估计值。
其中,所述有效峰值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104。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RTD的估计值可以包括步骤E1和E2,具体如下所述:
E1、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RTD估计窗口。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不重叠,则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任选一个作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但至少一个有效峰值出现在非重叠部分,则所述至少一个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作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且所述有效峰值均出现在重叠部分,则根据所述有效峰值中主峰值所在的两个检测窗口的频偏对所述随机接入信号进行频偏处理,获得新的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峰值确定频偏和RTD估计窗口。
其中,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指的是在所述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除了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之外的检测窗口。
例如,假设在步骤503和504中为每个ZC序列设置了N=6个检测窗口,即每个ZC序列均有检测窗口①②③④⑤⑥,若在第一个ZC序列的检测窗口③⑤中分别检测出有效峰值,则判断第一个ZC序列的检测窗口③⑤与所述第一个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即所述第一个ZC序列的检测窗口①②⑤⑥是否重叠。
其中,所述检测窗口有重叠但至少一个有效峰值出现在非重叠部分指的是检测窗口虽然出现重叠,但是检测到的有效峰值中存在至少一个有效峰值在检测窗口的非重叠部分,此时,选择所述出现在检测窗口的非重叠部分的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RTD估计。如图6所示,以5个检测窗口为例,举例说明如下:
图6(a)所示,次峰值出现在检测窗口①中时,可以使用检测窗口①来进行RTD估计。
图6(b)所示,主峰值出现在检测窗口②⑤重叠处,没有次峰值,将接收信号分别频偏+1/-2个ΔfRA后,获得新的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峰值来确定频偏,从而确定RTD估计窗口。
图6(c)所示,主峰值出现在检测窗口③④重叠处,次峰值在检测窗口②⑤重叠处,将接收信号分别频偏-1.5/+1.5个ΔfRA后,获得新的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峰值来确定频偏,从而确定RTD估计窗口。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且所述有效峰值出现在重叠部分,则确定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未检测到随机接入信号,所述UE发起的随机接入失败,重新发起接入。
E2、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其中,步骤C2的实现方法具体可以参见步骤407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适用于频偏范围为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231
W≥5的情况;其中,当W>5时,为选取的ZC序列组中的ZC序列分别设置N个检测窗口,N不小于W。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受限小区选取ZC序列的原则选取ZC序列组,并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N个检测窗口,并在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检测窗口确定RTD估计窗口,从而确定往返传输时延,解决频偏范围在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232
W≥5的超高速场景下RTD难以正确检测的问题,提高了网络接入性能。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可以为基站,包括:选取单元701、设置单元702、发送单元703、接收单元704和检测单元705。
选取单元701,用于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Ncs,选取ZC序列组;
设置单元702,用于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
发送单元703,用于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选取单元701选取的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接收单元704,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检测单元705,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704获取的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设置单元702为所述每个ZC序列设置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
可选的,对应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当所述选取单元701选取的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所述设置单元702还用于:
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确定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是当频偏为正或负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往返传输时延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第i个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所述duHT值的获取方法参见步骤101中的相关描述。
其中,所述检测窗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小区半径进行配置,且所述检测窗口不能小于RTD的最大值。
可选的,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且所述选取单元701选取的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N=5个检测窗口,即对应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所述设置单元702还用于:
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
Figure BDA00001983291500243
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所述duHT值的获取方法参见步骤101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的,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时,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分别设置N=5个检测窗口,即对应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所述设置单元702还用于:
根据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获得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其中,检测窗口①的起始位置为0;
检测窗口②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③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④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检测窗口⑤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其中,Nzc为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所述duHT值的获取方法参见步骤101中的相关描述;所述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104;所述5个检测窗口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频偏0/-ΔfRA/+ΔfRA/-2ΔfRA/+2ΔfRA
可选的,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时,对应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所述选取单元701还用于:
判断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ZC序列的duHT值是否满足条件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 所述条件中的Ncs为所述第一Ncs,Nzc是所述ZC序列的长度;
若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存在至少一个ZC序列的duHT值不满足条件,则根据所述小区类型和所述第一Ncs重新选取ZC序列组;
若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ZC序列的duHT值均满足条件,则将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发送给所述设置单元702和所述发送单元703。
可选的,对应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704还用于:
在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所述有效峰值中的主峰值;
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所述有效峰值中次峰值的搜索窗口;
在所述次峰值的搜索窗口中检测次峰值,并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和次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组合关系,确定RTD估计窗口;
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可选的,对应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所述设置单元702还用于:
根据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确定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如下:
检测窗口①的起始位置为0;
检测窗口②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③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检测窗口④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检测窗口⑤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检测窗口⑥的起始位置为mod(3*duHT,Nzc);
检测窗口⑦的起始位置为mod(-3*duHT,Nzc);
其它以此类推;
其中,mod(duHT,Nzc)的含义为duHTmod Nzc,Nzc为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频偏0/-ΔfRA/+ΔfRA/-2ΔfRA/+2ΔfRA/-3ΔfRA/+3ΔfRA/...。
所述检测单元704还用于:
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RTD估计窗口;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不重叠,则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任选一个作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但至少一个有效峰值出现在非重叠部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且所述有效峰值出现在重叠部分,则确定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未检测到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根据所述有效峰值中主峰值所在的两个检测窗口的频偏对所述随机接入信号进行频偏处理,获得新的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峰值确定频偏和RTD估计窗口;
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其中,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的相关描述与步骤507中一致。
可选的,所述检测单元704还用于:
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频偏估计。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频偏估计参见步骤206。
需要指出的是,选取单元701、设置单元702、发送单元703、接收单元704和检测单元705均可以为CPU、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其它处理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装置,解决了超高速场景下随机接入信号的RTD无法正确检测的问题,保证超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能够根据检测的RTD正确调整TA值,从而正确调整消息的发送时机,使得在超高速场景下用户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提高网络接入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图7所示的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参数Ncs,选取Zadoff-Chu(ZC)序列组,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
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将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所述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包括:
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确定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根据所述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第i个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
Figure FDA00001983291400012
且所述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ΔfRA表示随机接入信道的子载波间隔,所述为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包括:
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
Figure FDA00001983291400021
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第i个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包括: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获得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5个检测窗口分别为检测窗口①、检测窗口②、检测窗口③、检测窗口④和检测窗口⑤;
所述检测窗口①的起始位置为0;
所述检测窗口②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所述检测窗口③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所述检测窗口④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所述检测窗口⑤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Nzc是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均满足条件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 使得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不重叠;
其中,所述条件中的Ncs为所述第一Ncs,Nzc是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包括:
在所述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所述有效峰值中的主峰值;
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所述有效峰值中次峰值的搜索窗口;
在所述次峰值的搜索窗口中检测次峰值,并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和次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组合关系,确定RTD估计窗口;
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RTD的估计值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RTD估计窗口;
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RTD估计窗口包括: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不重叠,则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任选一个作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但至少一个有效峰值出现在非重叠部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且所述有效峰值出现在重叠部分,则确定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未检测到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根据所述有效峰值中主峰值所在的两个检测窗口的频偏对所述随机接入信号进行频偏处理,获得新的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峰值确定频偏和RTD估计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频偏估计。
10.一种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装置,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类型和第一循环移位参数Ncs,选取Zadoff-Chu(ZC)序列组;
设置单元,用于为所述选取单元选取的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设置N个检测窗口,N≥5;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小区类型、第二Ncs和所述选取单元选取的ZC序列组给用户设备UE,使得所述UE在所述ZC序列组中选择随机接入序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从所述随机接入信号中获取所述随机接入序列;
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获取的随机接入序列分别与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做相关处理,在所述设置单元为所述每个ZC序列设置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有效峰值确定往返传输时延RTD的估计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选取单元选取的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确定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根据所述N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超高速随机接入的频偏范围为
Figure FDA00001983291400052
且所述选取单元选取的ZC序列组中包含M个ZC序列时,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ZC序列组中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其中,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指的是当频偏为正或负
Figure FDA00001983291400053
时所述第i个ZC序列在功率延迟谱PDP中的镜像峰相对于所述RTD的移位,TSEQ是所述ZC序列占用的时间长度,i的取值为[1,M]的所有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duHT值,获得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5个检测窗口分别为检测窗口①、检测窗口②、检测窗口③、检测窗口④和检测窗口⑤;
所述检测窗口①的起始位置为0;
所述检测窗口②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所述检测窗口③的起始位置为mod(-duHT,Nzc);
所述检测窗口④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所述检测窗口⑤的起始位置为mod(-2*duHT,Nzc);
Nzc是所述第i个ZC序列的长度;
根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的起始位置和预设置的检测窗口大小,设置所述第i个ZC序列的5个检测窗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所述选取单元还用于:
判断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ZC序列的duHT值是否满足条件
| du HT | ∈ [ Ncs , Nzc - Ncs 4 ] ∪ [ Nzc + Ncs 4 , Nzc - Ncs 3 ] ∪ [ Nzc + Ncs 3 , Nzc - Ncs 2 ] , 所述条件中的Ncs为所述第一Ncs,Nzc是所述ZC序列的长度;
若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存在至少一个ZC序列的duHT值不满足条件,则根据所述小区类型和所述第一Ncs重新选取ZC序列组;
若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中ZC序列的duHT值均满足条件,则将所述选取的ZC序列组发送给所述设置单元和所述发送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ZC序列组中每个ZC序列的N个检测窗口中,检测所述有效峰值中的主峰值;
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所述有效峰值中次峰值的搜索窗口;
在所述次峰值的搜索窗口中检测次峰值,并根据所述主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和次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的组合关系,确定RTD估计窗口;
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确定RTD估计窗口;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不重叠,则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任选一个作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但至少一个有效峰值出现在非重叠部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为RTD估计窗口;或者
如果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与所述ZC序列的其它检测窗口有重叠,且所述有效峰值出现在重叠部分,则确定在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中未检测到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根据所述有效峰值中主峰值所在的两个检测窗口的频偏对所述随机接入信号进行频偏处理,获得新的有效峰值,根据所述新的有效峰值确定频偏和RTD估计窗口;
根据所述RTD估计窗口中有效峰值的位置,确定RTD的估计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有效峰值所在的检测窗口,进行频偏估计。
CN201210278680.4A 2012-08-07 2012-08-07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3581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8680.4A CN103581944B (zh) 2012-08-07 2012-08-07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3828176.1A EP2866512B1 (en) 2012-08-07 2013-06-08 Ultra-high speed random access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5524607A JP6155518B2 (ja) 2012-08-07 2013-06-08 超高速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PCT/CN2013/076974 WO2014023125A1 (zh) 2012-08-07 2013-06-08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4/600,615 US9674872B2 (en) 2012-08-07 2015-01-2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ery-high-speed random access
US15/601,703 US10039133B2 (en) 2012-08-07 2017-05-22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ery-high-speed random access
US16/026,830 US10485031B2 (en) 2012-08-07 2018-07-03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ery-high-speed random access
US16/663,043 US10827533B2 (en) 2012-08-07 2019-10-24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ery-high-speed random acce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8680.4A CN103581944B (zh) 2012-08-07 2012-08-07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944A true CN103581944A (zh) 2014-02-12
CN103581944B CN103581944B (zh) 2016-12-07

Family

ID=50052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8680.4A Active CN103581944B (zh) 2012-08-07 2012-08-07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674872B2 (zh)
EP (1) EP2866512B1 (zh)
JP (1) JP6155518B2 (zh)
CN (1) CN103581944B (zh)
WO (1) WO201402312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9062A1 (zh) * 2015-04-24 2016-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888469A (zh) * 2015-12-16 2017-06-23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半径调优的方法与装置
CN110881215A (zh) * 2019-11-20 2020-03-13 重庆邮电大学 五窗口联合定时提前量估计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CN111510261A (zh) * 2019-01-30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7241A (zh) * 2021-04-29 2021-06-01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8271A (zh) * 2023-06-28 2023-08-01 极芯通讯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检测窗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944B (zh) * 2012-08-07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HUE035560T2 (en) * 2014-08-11 2018-05-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Wireless device, first network node and their procedures
JP2017027196A (ja) * 2015-07-17 2017-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356823B2 (en) 2016-04-01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message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symbols
EP3437416B1 (en) * 2016-04-01 2023-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message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symbols
WO2018195945A1 (en) * 2017-04-28 2018-11-01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iming advance adjustment
KR102414677B1 (ko) 2017-12-14 2022-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75338B (zh) * 2018-05-11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629445B (zh) * 2019-02-27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WO2021230718A1 (ko) * 2020-05-15 2021-11-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및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72318B (zh) * 2021-03-17 2021-05-18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沿线上通信业务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935A2 (en) * 2007-01-05 2008-07-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cyclic shift considering frequency offset
US20080194259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high speed ue access
WO2009149760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mode control method and entity
CN101636937A (zh) * 2007-03-16 2010-0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
CN102098741A (zh) * 2006-05-04 201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估计附着于蜂窝终端的多个往返延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7076B2 (en) * 2006-01-20 2013-06-04 Lg-Ericsson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RACH signal in SC-FDMA system
KR101196897B1 (ko) * 2006-01-20 2012-11-01 에릭슨 엘지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내에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에 주파수 대역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의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상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4431176B2 (ja) * 2006-02-10 2010-03-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JP4608001B2 (ja) * 2006-10-02 2011-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系列割当方法
US8295266B2 (en) 2006-10-25 2012-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RACH transmission against frequency offset
WO2008081311A2 (en) * 2006-12-29 2008-07-10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limited use of zadoff-chu sequences in pilot or preamble signals
CN101641925B (zh) * 2007-01-05 2013-08-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考虑了频率偏移的情况下设定循环移位的方法
WO2008115247A1 (en) * 2007-03-20 2008-09-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 configurable random access channel structure for range extension in a wireless commmunication system
US8000306B2 (en) * 2007-04-27 2011-08-16 Alcatel Luc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format for an extended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49314A2 (en) * 2007-06-07 2008-12-1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flexible preamble sequence allocation
WO2008155903A1 (ja) * 2007-06-18 2008-12-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巡回シフト系列生成方法、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WO2009084225A1 (ja) * 2007-12-27 2009-07-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系列番号設定方法、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US8059765B2 (en) * 2008-02-21 2011-11-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WO2010040264A1 (en) 2008-10-10 2010-04-15 Zte Wistron Telecom Ab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and correcting frequency offset in lte
EP2353264B1 (en) 2008-12-05 2012-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RS57614B1 (sr) * 2009-10-30 2018-11-30 Sun Patent Trust Uređaji za bežičnu komunikaciju i metod generisanja referentnog signala
KR101445947B1 (ko) 2009-11-13 2014-09-29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정 방법과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그리고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9420582B2 (en) * 2011-03-25 2016-08-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figuration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CN103200694B (zh) * 2012-01-09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9001678B2 (en) * 2012-02-29 2015-04-0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alse alarm reduction with search windowing and peak suppression
CN103581944B (zh) * 2012-08-07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741A (zh) * 2006-05-04 2011-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估计附着于蜂窝终端的多个往返延迟的方法
EP1944935A2 (en) * 2007-01-05 2008-07-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cyclic shift considering frequency offset
US20080194259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high speed ue access
CN101636937A (zh) * 2007-03-16 2010-0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
WO2009149760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mode control method and entity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9062A1 (zh) * 2015-04-24 2016-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006034A (zh) * 2015-04-24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277043A4 (en) * 2015-04-24 2018-03-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6888469A (zh) * 2015-12-16 2017-06-23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半径调优的方法与装置
CN106888469B (zh) * 2015-12-16 2020-05-19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半径调优的方法与装置
CN111510261A (zh) * 2019-01-30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10261B (zh) * 2019-01-30 2022-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1215A (zh) * 2019-11-20 2020-03-13 重庆邮电大学 五窗口联合定时提前量估计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CN110881215B (zh) * 2019-11-20 2021-11-30 重庆邮电大学 五窗口联合定时提前量估计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CN112887241A (zh) * 2021-04-29 2021-06-01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8271A (zh) * 2023-06-28 2023-08-01 极芯通讯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检测窗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57892A1 (en) 2017-09-07
JP6155518B2 (ja) 2017-07-05
US20200059972A1 (en) 2020-02-20
JP2015530013A (ja) 2015-10-08
US10485031B2 (en) 2019-11-19
EP2866512B1 (en) 2017-05-03
EP2866512A4 (en) 2015-07-15
US10827533B2 (en) 2020-11-03
WO2014023125A1 (zh) 2014-02-13
US9674872B2 (en) 2017-06-06
EP2866512A1 (en) 2015-04-29
CN103581944B (zh) 2016-12-07
US20180317265A1 (en) 2018-11-01
US20150131426A1 (en) 2015-05-14
US10039133B2 (en)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1944A (zh) 超高速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067275B1 (en)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ased on segmented access scheme, and a method for allocating sequence for the same
CN112073167B (zh) 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83456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ccording to the segmented access
CN102611673B (zh) 在考虑了频率偏移的情况下设定循环移位的方法
EP2439973B1 (en)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random access process
ES2381369T3 (es) Aparato y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y recepción de una señal de RACH en un sistema SC-FDMA
EP3205158B1 (en) Uplink synchronization without preamble in sc-fdma
CN10163704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范围扩展的可配置随机接入信道结构
US9277454B2 (en)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2014002288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716895A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1098297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导频码的扩展方法
WO2008149314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flexible preamble sequence allocation
EP3522622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rrection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1018568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ntrol resource region
CN108282439B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4117319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7006034A (zh) 上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889060A (zh) 传输方法、接收方法、传送器及接收器
CN107809802B (zh) 通信方法、车辆侧终端设备和道路侧终端设备
CN107733599B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增强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94677B (zh) 用于梳状导频的循环移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75960A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和基站
WO200801874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ccording to the segmented ac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