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735A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1735A
CN103581735A CN201310297985.4A CN201310297985A CN103581735A CN 103581735 A CN103581735 A CN 103581735A CN 201310297985 A CN201310297985 A CN 201310297985A CN 103581735 A CN103581735 A CN 103581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movable medium
content
control unit
lin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79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俊彦
宫崎和雅
小杉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81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配置为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控制单元,配置为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背景技术
根据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中公开的技术,通过网络接收已经根据DLNA/DTCP-IP标准加密的已加密信息。然后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且已解密信息根据iVDR标准再次加密并存储到可移动介质(可移动介质)中。日本专利特开2009-71786公开了彼此连接不同通信格式的通信装置的AV服务器设备。该服务器设备将从通信装置之一接收到的内容的通信格式转换为适于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格式,然后输出内容到其他通信装置。
发明内容
但是,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和日本专利特开2009-71786都未述及本地加密。同时,被本地加密的内容被装置绑定到已经进行本地加密的装置(例如,电视接收机)且因此不由另一装置共享。因此,存在允许本地加密的信息(内容)在多个装置之中共享的技术的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配置为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控制单元,配置为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单元,配置为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通信单元,配置为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并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并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使得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的通信功能,以及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的控制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使得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和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的控制功能,以及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包括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该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配置为从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的通信单元,和配置为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的控制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包括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该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配置为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的控制单元,并配置为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处理设备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已经本地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并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然后,信息处理设备将该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已经通过解密已经本地加密的已加密信息而产生的内容可以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因此本地加密的内容可以在多个装置当中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的外部视图;
图2是图示信息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3是图示电视接收机(另一信息处理设备,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图示连接模块(信息处理设备,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和可移动介质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图示环形缓冲器的内部数据结构的示例的描述性图;
图6是图示标题数据库的配置的描述性图;
图7是图示转换数据库的配置的描述性图;
图8是图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部数据结构的描述性图;
图9是图示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图示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的流程图;和
图13是图示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且省略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注意,将以以下次序给出描述。
1.现有技术的回顾
2.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述
3.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
3-1.硬件配置
3-2.电视接收机的配置
3-3.连接模块的配置
3-4.可移动介质的配置
4.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
4-1.连接模块识别处理
4-2.连接模块登记处理
4-3.记录开始处理
4-4.重放开始处理
<1.现有技术的回顾>
本发明人已经回顾了现有技术到本实施例而得到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0。因此,将首先描述由本发明人进行的回顾。
已经提出了用于将不可移动介质(例如,外部硬盘驱动器)连接到电视接收机的技术。根据该技术,电视接收机接收广播内容并本地加密所接收的广播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电视接收机然后将已加密信息存储到不可移动介质中。本地加密是对每个装置特定的加密,且已经本地加密的已加密信息仅由已经进行了本地加密的装置解密。因此,在外部硬盘驱动器中存储的已加密信息被装置绑定到电视接收机。换句话说,该电视接收机符合装置绑定。
因此,根据上面描述的技术,已加密信息被装置绑定到电视接收机,因此已加密信息可能不由另一装置共享。
同时,根据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中公开的技术,通过网络接收已经根据DLNA/DTCP-IP标准加密的已加密信息。然后,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且已解密信息根据iVDR标准再次加密并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也就是说,根据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中公开的技术,根据可移动介质的DRM(数字版权管理)标准(在该示例中,iVDR标准)转换内容并可以将其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通过这样,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中公开的技术允许各种内容被介质绑定(即,被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以该方式,可移动介质通过各种DRM标准保护内容。换句话说,可移动介质提供具有通过各种DRM标准设置的DRM信息(即,用以保护版权的信息,例如,访问控制信息)的内容,以由此保护内容。
因此,根据该技术,能够读出可移动介质中的内容的电视接收机(即,能够进行与可移动介质兼容的DRM处理的电视接收机)可以在可移动介质中共享该内容。
但是,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未述及本地加密。此外,如上所述,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中公开的技术仅假定符合介质绑定的电视接收机。也就是说,以日本专利特开No.2012-34153中公开的技术,不符合介质绑定的电视接收机(例如,仅符合装置绑定的电视接收机)不能读出可移动介质中的内容。
应当注意,作为允许不符合介质绑定的电视接收机读出可移动介质中的内容的方法,可以考虑将与可移动介质兼容的DRM处理功能添加到电视接收机的方法。也就是说,该方法允许电视接收机变得符合介质绑定。
但是,对于该方法,存在修改电视接收机中的现有系统(例如,硬件、软件等)的需要。另外,在使得电视接收机符合多个类型的介质绑定(即,可移动介质)的情况下,存在将用于每个可移动介质的不同DRM处理功能添加到电视接收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根据DRM处理功能的数目而增加。因此,该方法在允许不符合介质绑定的电视接收机读出可移动介质中的内容时导致高成本。
同时,日本专利特开2009-71786公开了彼此连接不同通信格式的通信装置的AV服务器设备。该服务器设备将从通信装置之一接收到的内容的通信格式转换为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格式,然后输出内容到其他通信装置。但是,日本专利特开No.2009-71786也未述及本地加密。
本发明人已经尽力回顾了上面描述的技术而得到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0。根据信息处理系统10,电视接收机20可以存储内容到可移动介质中且还在可移动介质中读取(回放)内容而无论可移动介质如何。也就是说,根据信息处理系统10,本地加密的内容可以在多个装置之中共享。
<2.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述>
现在将参考图1描述信息处理系统10的概述。信息处理系统10主要包括电视接收机20、连接模块30和可移动介质40。注意,虽然在该示例中电视接收机20连接到外部硬盘驱动器50,但是外部硬盘驱动器50是可选的。
电视接收机20从广播塔1000接收广播内容。电视接收机20本地加密所接收的广播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电视接收机20将已加密信息存储到外部硬盘驱动器50中。因此,在外部硬盘驱动器50中存储的已加密信息被装置绑定(device-bind)到电视接收机20。
同时,电视接收机20可以输出已加密信息到连接模块30。连接模块30与电视接收机20相关联(即,装置绑定)。也就是说,连接模块30与电视接收机20共享本地代码。因此,连接模块30解密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广播内容。连接模块30将广播内容转换为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的DRM格式,并将广播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40中。因此,不需要电视接收机20进行考虑可移动介质40的处理。此外,不需要电视接收机20符合介质绑定。也就是说,不需要电视接收机20与可移动介质40相关联。
以这种方式,连接模块30进行从装置绑定到介质绑定的转换。也就是说,连接模块30解密装置绑定的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广播内容。另外,连接模块30将广播内容转换为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的DRM格式。然后,连接模块30将广播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40中。也就是说,连接模块30将广播内容介质绑定到可移动介质40。因此,电视接收机20可以实质上符合介质绑定(media-bind),只要电视接收机20符合装置绑定即可。
此后,用户将可移动介质40连接到构成另一信息处理系统10'的连接模块30'。这里,类似于信息处理系统10,信息处理系统10'包括电视接收机20'和连接模块30'。连接模块30'与电视接收机20'相关联。也就是说,连接模块30'与电视接收机20'共享本地代码。
连接模块30'释放可移动介质40中存储的广播内容(记录内容)的DRM信息且还本地加密该广播内容。通过这样,连接模块30'产生已加密信息。连接模块30'输出已加密信息到电视接收机20'。电视接收机20'解密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广播内容并进行各种处理(显示广播内容等)。因此,也不需要电视接收机20'进行考虑可移动介质40的处理。此外,不需要电视接收机20'符合介质绑定。也就是说,不需要电视接收机20'与可移动介质40相关联。因此,对于本实施例,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对电视接收机20和20'中的现有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影响。另外,即使在电视接收机20和20'将来处理新的可移动介质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也可以仅负责连接模块侧的情形。注意,虽然在上面描述的示例中分别在信息处理系统10和10'中分开地进行广播内容的接收和显示,但是仅信息处理系统10也可以进行两者。
<3.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
(3-1.硬件配置)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信息处理系统1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信息处理系统10包括天线101、调谐器102和103、总线104、NIC(网络接口卡)105和输入装置60作为其硬件配置。信息处理系统10另外包括连接模块30、可移动介质40、程序存储器108和数据存储器109作为其硬件配置。信息处理系统10另外包括CPU110、视频和音频输出装置111、流缓冲器112和解码器113作为其硬件配置。天线101、调谐器102和103、总线104、NIC105、程序存储器108、数据存储器109、CPU110、视频和音频输出装置111、流缓冲器112和解码器113构成电视接收机20。
天线101以及调谐器102和103从广播塔1000接收作为流数据的广播内容并将流数据临时存储到流缓冲器112中。注意,调谐器102和103每个可以在通过天线101接收的多段流数据之中选择期望的一段数据。也就是说,信息处理系统10可以同时选择两段流数据。通过这样,信息处理系统10可以记录除了用户正在观看的节目之外的节目。注意,在仅要记录用户正在观看的节目的情况下,可以仅提供单个调谐器。调谐器102和103可以分别指定为仅实况观看和仅节目记录,或者可以并行使用。
总线104彼此连接硬件配置。另外,信息处理系统10通过NIC105和因特网网络106连接到服务器107。服务器107可以将通信内容作为流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系统10。该通信内容也临时存储在流缓冲器112中。注意,服务器107还可以存储从信息处理系统10发送的内容。
连接模块30允许可移动介质40附连于信息处理系统10和从信息处理系统10拆下,且还进行上面描述的处理。也就是说,连接模块30将在流缓冲器112中存储的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40中。连接模块30可以嵌入在电视接收机20中,或者可以允许被附连于电视接收机20和从电视接收机20拆下。连接模块30可以以任意形式,只要连接模块30允许可移动介质40附连于连接模块30和从连接模块30拆下即可,且例如可以是便携式电话等。连接模块30包括分开的计算处理功能以进行内容的加密、解密等。
可移动介质40可以以任意形式,只要可移动介质40可以附连于连接模块30和从连接模块30拆下即可,且例如包括HDD、硅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40可以由单个装置配置或者可以由多个分开的装置配置。
输入装置60是可以由用户操作以开启/关闭系统电源、切换信道等的装置,且输入装置60的示例包括键盘、遥控器、开关、鼠标等。
程序存储器108存储允许CPU110实现根据本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数据存储器109存储用于计算的临时数据。CPU110加载程序存储器108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程序。视频和音频输出装置111是所谓的显示面板,其显示各种视频图像并输出各种音频。流缓冲器112是环形缓冲器并临时存储内容。流缓冲器112被分为信息记录缓冲器和信息重放缓冲器。图5中图示了信息记录缓冲器的内部数据结构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在“rec”目录下存在多个“流”目录,且在每一“流”目录中存储流文件。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流文件的名称是“rec.m2ts”。流文件由单段或者多段流数据配置。同时,信息重放缓冲器的内部数据结构类似于信息记录缓冲器的内部数据结构。但是,文件名不同。例如,在信息重放缓冲器中,流文件的名称是“play.m2ts”。解码器113顺序地解码流缓冲器112内的内容并在视频和音频输出装置111中显示内容。这些硬件配置使得可以实现在下文中描述的每个功能块。
(3-2.电视接收机的配置)
现在将参考图3描述电视接收机20的配置。电视接收机20包括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接收单元202、解码/输出单元203、信道控制单元204、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和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电视接收机20另外包括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和数据库控制单元211。
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对应于上面描述的视频和音频输出装置111。接收单元202对应于上面描述的天线101以及调谐器102和103。
解码/输出单元203解码通过接收单元202接收的流数据并输出流数据到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和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当存在用于信道设置的请求(用户操作)时,信道控制单元204配置用于接收单元202的设置。信道控制单元204还管理当前信道信息并向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做出用于内容的请求。
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分析通过输入装置60输入的每个用户操作(例如,通过遥控器的信道操作、记录节目的开始、所记录的内容的选择和重放操作等)。然后,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输出分析结果到信道控制单元204或者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
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基于从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提供的分析结果进行各种处理。例如,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从数据库控制单元211获取主机侧标题列表(主机侧标题ID(主机侧标识信息)的列表)并向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做出文件操作请求。这里,作为主机侧文件操作请求,可以引用打开或者关闭其中存储内容的流文件的请求等。另外,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输出内容的流数据到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并从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获取内容的流数据。
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关于每个流数据进行本地加密/解密处理。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基于文件操作请求提供各种指令到连接模块30侧。另外,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发送内容(流数据)到连接模块30和从连接模块30接收内容(流数据)。
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关于数据库询问连接模块30并请求主机侧标题列表。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保存登记管理列表以管理连接模块30上的登记信息。登记管理列表由对于每一连接模块唯一地设置的登记信息配置。例如,登记管理列表在连接模块A、B和C上分别记录“abcde”、“fghij”和“klmno”作为登记信息段。数据库控制单元211获取与来自数据库的所请求的内容相关联的信息。这里,数据库可以存在于电视接收机20中或者在电视接收机20之外,但是请求功能块不关注数据库的位置。也就是说,数据库控制单元211从数据库获取由每一功能块请求的信息。
(3-3.连接模块的配置)
现在将参考图4描述连接模块30的配置。连接模块30包括通信单元310和可移动介质记录/重放控制单元(控制单元)320。通信单元310包括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模块登记信息管理单元312、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和可移动介质控制单元315。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用作用于除了关于流文件的处理之外的请求的窗口。例如,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接受来自电视接收机20的用于主机侧标题列表的请求、用于比如新标题登记的数据库处理的请求、用于连接模块的登记解除的请求,并根据每一请求进行处理。
模块登记信息管理单元312管理当连接模块30在电视接收机20中登记时电视接收机20输出的登记信息(即,电视接收机20的标识信息)。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管理在可移动介质40中记录的标题数据库413。图6中图示了标题数据库413的示例。标题数据库413彼此相关联地记录RM(可移动介质)侧标题ID、标题名称、重放时间(持续时间)和标题数据位置。标题数据位置指示内容的流数据411和内容的元数据412存储的位置,即,其地址。
另外,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产生指示RM侧标题ID和主机侧标题ID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转换数据库,并基于该转换数据库进行RM侧标题ID和主机侧标题ID之间的相互转换。这里,主机侧标题ID是通过将RM侧标题ID转换为与电视接收机20兼容的格式而获得的。图7中图示了转换数据库的示例。在该示例中,RM侧标题ID不以连续编号的次序,但是主机侧标题ID是以连续编号的次序。根据该示例,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可以将RM侧标题ID转换为电视接收机20可以容易地处理的连续编号的格式。当然,对格式的修改不限于该示例。例如,也通过转换数据库进行到各种格式的转换。
可移动介质记录/重放控制单元320包括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和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大概地说,可移动介质记录/重放控制单元320进行从本地代码到可移动介质40上的DRM信息的相互转换。
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环状地管理和控制固定长度的流缓冲器112。通过这样,即使流缓冲器112中的区域有限,电视接收机20侧也可以顺序地读和写流数据而无论连接模块30的内部处理如何。
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进行流数据和元数据的本地加密和解密。
这里,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与电视接收机20共享本地代码。因此,将描述连接模块30和电视接收机20共享本地代码(更具体地,要用于本地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的方法。
作为用于共享密钥的方法,例如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法。当然,用于共享密钥的方法不限于此。第一方法应用于连接模块30外部地安装到电视接收机2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从电视接收机20自由地移除连接模块30,且还可以将连接模块30附连于同一型号的另一电视接收机20。
在第一方法中,当连接模块30在电视接收机20中登记时,电视接收机20侧和连接模块30侧产生相同的加密密钥(对称加密)。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使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方法。
根据该方法,连接模块30和电视接收机20共享公用的质数和公用的随机数,且使用该质数和该随机数产生公用密钥(common key)。另外,还可以考虑其中使用电视接收机20和连接模块30共享以登记连接模块30的登记信息的方法。例如,假定连接模块A连接到并登记在电视接收机20中且关于连接模块A的登记信息是“abcde”。在这种情况下,在电视接收机20侧,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保存登记信息“abcde”。同时,在连接模块A侧,模块登记信息管理单元312保存连接模块A自身的登记信息“abcde”。因此,电视接收机20和连接模块A共享登记信息“abcde”。
然后,预先设置用于从该登记信息“唯一地”产生加密密钥的算法,且该算法由电视接收机20和连接模块A保存。例如,该算法的示例包括用于使用某个固定密钥进行比如AES和DES的对称加密的算法,其中登记信息被认为是纯文本。然后,电视接收机20和连接模块A每个都可以基于该算法和登记信息产生相同的对称密钥。
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公钥(publication key)加密算法(例如,RSA)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进行解密处理的一侧产生密钥对(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传送到进行加密处理的一侧。例如,在广播内容要存储在可移动介质40中(即,记录广播内容)的情况下,连接模块30产生密钥对并将公钥发送到电视接收机20。电视接收机20然后基于由连接模块30提供的公钥本地加密流数据。然后,在接收加密的流数据的情况下,连接模块30侧使用私钥解密本地加密的流数据,即,已加密信息。
第二方法应用于连接模块30嵌入在电视接收机20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不能从电视接收机20移除连接模块30并将连接模块30附于另一电视接收机20'。当然,连接模块30可以是可移除的。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应用第一方法。
根据第二方法,不期望移除连接模块30。因此,在电视接收机20的制造时,首先准备对给定型号特定的加密密钥,且将加密密钥写入主机的非易失性区域(例如,程序存储器108)中。随后,将与写入主机中的加密密钥相同的加密密钥写入嵌入在电视接收机20中的连接模块30的非易失性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写入密钥的区域期望地作为用户不能访问的安全区域管理。通过这样,对于第二方法,连接模块30和电视接收机20也可以共享相同密钥。
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根据可移动介质40的DRM标准转换由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提供的流数据,并将转换的流数据411存储到可移动介质40中。例如,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将对应于可移动介质40的DRM信息添加到由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提供的流数据。另外,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从可移动介质40获取流数据411并释放流数据411的DRM信息。然后,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将释放了其DRM信息的流数据输出到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
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从解密的流数据提取元数据(标题名称、重放时间等),并使元数据经历类似于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的处理的处理。
(3-4.可移动介质的配置)
现在将描述可移动介质40的配置。可移动介质40包括保存流数据411、元数据412和标题数据库413的非易失性存储器41。连接模块30通过可移动介质控制单元315、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和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访问可移动介质40上的各条信息。图8中图示了可移动介质40的内部数据结构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在“标题”目录下存在多个RM侧标题ID目录(“001”、“002”等),且在每一RM侧标题ID目录中存储流数据411和元数据412。
<4.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
现在将参考图9到图13中图示的流程图描述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中的过程。
(4-1.连接模块识别处理)
首先,将以图9所示的流程图描述连接模块识别处理。注意,当进行该处理时不需要可移动介质40连接到连接模块30。
在步骤S1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确定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是否已经识别出连接模块30。如果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确定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已经识别出连接模块30,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如果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确定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还未识别出连接模块30,则处理终止。
在步骤S2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请求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以获取登记信息。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然后从模块登记信息管理单元312请求登记信息。模块登记信息管理单元312输出登记信息(关于连接模块30的登记信息)到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且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输出所获取的登记信息到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
在步骤S3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以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确认是否已经登记了所获取的登记信息。注意,如果所获取的登记信息还未登记,则将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请求进行将在之后描述的连接模块登记处理。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确定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已经获取的登记信息是否已经在电视接收机20中登记并输出确定结果到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
如果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在步骤S40确定所获取的登记信息已经在电视接收机20中登记,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0。如果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确定所获取的登记信息还未在电视接收机20中登记,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
在步骤S5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通过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输出指示所获取的登记信息还未登记的视觉信息和音频信息。通过这样,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向用户通知,大意是连接到电视接收机20的连接模块30还未登记。此后,电视接收机20终止处理。如果用户希望登记连接模块30,则用户将为此目的的请求信息输入到输入装置60中。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接收机20进行到图10中所示的连接模块登记处理。
同时,在步骤S6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通过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输出指示所获取的登记信息已经登记的视觉信息和音频信息。通过这样,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向用户通知,大意是连接到电视接收机20的连接模块30已经登记。此后,电视接收机20终止处理。
(4-2.连接模块登记处理)
接下来,将以图10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连接模块登记处理。注意,这里假定用户已经将连接模块30连接到电视接收机20且已经使用输入装置60做出用于登记处理的请求。
在步骤S70,在接收到用于连接模块登记的请求的情况下,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向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做出登记请求。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然后从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请求新的登记信息。
在步骤S80,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产生还未在登记管理列表中登记的新的登记信息,并输出新的登记信息到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
在步骤S9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输出新的登记信息到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也就是说,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向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做出登记请求。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将所获取的新的登记信息登记到模块登记信息管理单元312中。
在步骤S100,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向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通知,大意是登记已经完成。在步骤S110,连接模块登记管理单元210将新的登记信息添加到登记管理列表,由此确认登记管理列表。此后,电视接收机20终止处理。
(4-3.记录开始处理)
接下来,将以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记录开始处理。在步骤S120,用户使用输入装置60做出调谐请求。在接收到调谐请求的情况下,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向信道控制单元204做出调谐请求。信道控制单元204然后根据所请求的信道调谐接收单元202(调谐处理)。如果接收单元202已经调谐到期望的信道,则跳过调谐处理。
在步骤S130,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确定是否存在记录开始请求。如果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确定存在记录开始请求,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如果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确定没有记录开始请求,则处理终止。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用户已经使用输入装置60(例如,遥控器、GUI(图形用户界面)等)做出了记录开始请求。注意,用户可能已经预先输入了信道、记录开始和结束时间(所谓的计划的记录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接收机20在记录开始时间进行从步骤S140向前的处理。
在步骤S140,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向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做出记录开始请求。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向数据库控制单元211做出新标题登记请求以获取虚拟路径信息(即,到流缓冲器112的文件路径)。通过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和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向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通知新标题登记请求。
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通过可移动介质控制单元315搜索可移动介质40上的标题数据库413。然后,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获取新的RM侧标题ID。例如,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获取新的RM侧标题ID“XXX”。在下文中,将以其中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获取新的RM侧标题ID“XXX”的情况作为示例更具体地描述该处理。
在步骤S160,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使用RM侧标题ID“XXX”保留信息记录缓冲器(记录缓冲器)。更具体地说,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将包含RM侧标题ID“XXX”的保留请求信息输出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根据保留请求信息来确保信息记录缓冲器,并将到信息记录缓冲器的文件路径(即,虚拟路径信息)输出到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
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通过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和数据库控制单元211将虚拟路径信息输出到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
在步骤S170,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使用所获取的虚拟路径信息(即,文件路径)请求连接模块30打开流文件。更具体地说,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通过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将包含虚拟路径信息的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文件打开请求信息)输出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
这里,在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中指定的记录缓冲器已经在RM侧标题ID“XXX”下保留。因此,在步骤S180,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将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输出到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打开在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中指定的记录缓冲器。同时,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通过可移动介质控制单元315获取到“XXX”的文件路径(可移动介质40上的文件路径(/Title/XXX/...)(实际路径信息)。
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产生包含所获取的实际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并输出文件打开请求信息到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和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在实际路径信息中指定的地址处产生流文件。流数据411存储在流文件中。类似地,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在实际路径信息中指定的地址处产生元数据文件。元数据412存储在元数据文件中。
在步骤S190,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打开流文件,且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打开元数据文件。
在步骤S200,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开始将流数据记录到记录缓冲器中。更具体地说,接收单元202接收流数据并输出流数据到解码/输出单元203。解码/输出单元203解码流数据并将已解码的流数据输出到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然后输出流数据到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本地加密流数据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并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且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将已加密信息记录到记录缓冲器中(在虚拟路径信息中指定的记录缓冲器)。
这里,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环状地管理和控制固定长度的记录缓冲器,因此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可以顺序地写入流数据而无论缓冲器长度如何。已经写入到记录缓冲器中的已加密信息然后由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解密(即,解密本地代码)。
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解密已加密信息以产生流数据并输出流数据到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和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根据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的DRM标准转换流数据以产生流数据411并在实际路径信息中指定的地址处记录流数据411。
同时,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分析流数据以选取元数据,用于促进从流数据的重放控制。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根据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的DRM标准转换元数据以产生元数据412并在实际路径信息中指定的地址处记录元数据412。另外,可移动介质控制单元315在对应于标题数据库413中的RM侧标识信息“XXX”的空白部分中填充。此后,信息处理系统10终止该处理。
(3-4.重放开始处理)
接下来,将以图12和图13中图示的流程图描述重放开始处理。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使得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显示主机侧标题列表(主机侧标识信息的列表),并从主机侧标题列表中列出的主机侧标题ID选择任何一个主机侧标题。
也就是说,在步骤S210,用户使用输入装置60做出主机侧标题列表获取请求。通过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数据库控制单元211、连接模块控制单元209和主机请求分析单元311将主机侧标题列表获取请求输出到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
在步骤S220,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确定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是否已经产生(即,保存)上面描述的转换数据库。如果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确定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保存了转换数据库,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50。如果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确定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未保存转换数据库,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30。注意,当在可移动介质40连接到连接模块30之后第一次做出标题列表获取请求时,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未保存转换数据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进行到步骤S230。
在步骤S230,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仔细搜索一遍可移动介质40上的标题数据库413,由此获取RM侧标题列表。这里,RM侧标题列表是RM侧标题ID的列表。
在步骤S240,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对于每一RM侧标题ID产生主机侧标题ID。然后,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产生其中RM侧标题ID与主机侧标题ID彼此相关联的转换数据库。然后,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将转换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登记在连接模块30中。如果电视接收机20要求,则包括标题名称和重放次数的标题列表也包括在转换数据库中。
在步骤S250,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基于转换数据库产生主机侧标题列表,并输出主机侧标题列表到解码/输出单元203。解码/输出单元203然后输出主机侧标题列表到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
在步骤S260,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确定是否已经存在重放开始请求。如果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确定已经存在重放开始请求,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70。如果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确定没有重放开始请求,则处理终止。同时,用户在主机侧标题列表中列出的主机侧标题ID之中选择任何一个标题ID,由此做出重放开始请求。在下文中,将以用户选择主机侧标题ID“100”的情况作为示例更具体地描述该处理。
在步骤S270,用户操作分析单元205将指示已经存在重放开始请求的重放开始请求信息传递到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
在步骤S280,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从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请求到重放缓冲器(信息重放缓冲器)的文件路径(虚拟路径信息)。更具体地说,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将指示用于虚拟路径信息的请求的信息包括到重放开始请求中。然后,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输出重放开始请求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
在步骤S290,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输出重放开始请求信息到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使用转换数据库(参见图7)将在重放开始请求信息中包括的主机侧标题ID“100”转换为RM侧标题ID(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999”。可移动介质标题管理单元313输出所获取的RM侧标题ID“999”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然后使用RM侧标题ID“999”来确保重放缓冲器并将到重放缓冲器的文件路径(虚拟路径信息)输出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通过这样,在RM侧标题ID“999”下保留了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管理的重放缓冲器。
在步骤S300,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将虚拟路径信息传递到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使用所获取的虚拟路径信息请求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打开重放缓冲器。更具体地说,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通过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将包含虚拟路径信息的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输出到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
这里,在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中指定的重放缓冲器已经在RM侧标题ID“999”下保留。因此,在步骤S310,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将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输出到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然后打开在虚拟文件打开请求信息中指定的重放缓冲器。同时,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通过可移动介质控制单元315获取到RM侧标题ID“999”的文件路径(可移动介质40上的文件路径(/Title/999/...)(实际路径信息)。
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产生包含所获取的实际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并输出文件打开请求信息到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和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打开在实际路径信息中指定的流文件,且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打开在实际路径信息中指定的元数据文件。
在步骤S320,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开始读出流数据。更具体地说,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从打开的流文件获取流数据411(重放开始请求内容)并释放流数据411的DRM信息。可移动介质DRM控制单元323然后将释放了其DRM信息的流数据输出到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类似地,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从打开的元数据文件获取元数据412并释放元数据412的DRM信息。可移动介质元数据控制单元324然后将释放了其DRM信息的元数据输出到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
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合成流数据和元数据以产生合成数据,并本地加密该合成数据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然后,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322输出已加密信息到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环形缓冲器控制单元321将已加密信息写入到重放缓冲器中。
文件访问转换单元314从重放缓冲器顺序地读出已加密信息并输出已加密信息到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文件访问控制单元208然后输出已加密信息到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本地加密/解密控制单元207解密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合成数据并输出该合成数据到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记录/重放控制单元206然后输出合成数据到视频和音频输出单元201。通过这样,回放(显示)该合成数据。此后,信息处理系统10终止处理。
在至此描述的操作中,对于本实施例,电视接收机20通过连接模块30以公共控制方法(本地加密和解密)访问可移动介质40,因此不需要对于每一可移动介质40修改控制。
此外,电视接收机20本地加密流数据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然后,连接模块30解密已加密信息以产生流数据并根据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的DRM标准转换流数据。然后,连接模块30将转换的流数据411存储到可移动介质40中。因此,电视接收机20可以符合介质绑定,只要电视接收机20符合装置绑定即可。
此外,已经符合装置绑定的任何电视接收机20或者20'可以符合可移动介质40,而对现有系统(硬件和软件)几乎没有影响。
此外,即使在将来提供新的可移动介质40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也可以仅负责连接模块30侧的情形。另外,分开地提供连接模块30使得用户更容易根据用户的需要而另外购买功能。
更具体地说,连接模块30从电视接收机20获取已加密信息并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获取流数据(内容)411。然后,连接模块30将流数据411存储到可移动介质40中。只要给定介质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就可以回放可移动介质40中存储的流数据411。因此,连接模块30允许在多个装置之中共享本地加密的信息,即,已加密信息。
此外,即使给定装置不与可移动介质40兼容,连接模块30也允许给定装置回放流数据411,只要给定装置符合装置绑定即可。这种装置的示例包括本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20和20'。以这种方式,电视接收机20和20'可以记录和回放流数据411而无论是否存在可移动介质40。
此外,如果连接模块提供有来自电视接收机20的包含虚拟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则连接模块30将已加密信息记录到记录缓冲器中,因此已加密信息可以更可靠地记录到记录缓冲器中。
此外,连接模块30从可移动介质40获取流数据411并以本地代码加密流数据411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然后,连接模块30输出已加密信息到电视接收机20。因此,即使电视接收机20不符合介质绑定,电视接收机20也可以回放流数据411。
此外,连接模块30产生转换数据库,因此可以基于转换数据库进行RM侧标题ID和主机侧标题ID之间的相互转换。
此外,连接模块30基于转换数据库产生主机侧标题列表并输出主机侧标题列表到电视接收机20。因此,电视接收机20可以显示主机侧标题列表,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选择期望的标题ID。
此外,如果连接模块30提供有包含来自电视接收机20的主机侧标题ID的重放开始请求信息,则连接模块30基于转换数据库将主机侧标题ID转换为RM侧标题ID,并使用该RM侧标题ID来确保重放缓冲器。因此,连接模块30可以更可靠地将已加密信息记录到重放缓冲器中。
至此,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面描述的示例。很明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变更和修改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精神,且可以理解这种变更和修改包含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上面描述的内部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不限于上述的示例。
例如,虽然电视接收机已经用作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设备,但是本技术不限于这种示例。例如,信息处理设备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记录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取决于设计要求及其他因数,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部分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即可。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如下配置。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配置为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
控制单元,配置为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该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2)根据(1)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该可移动介质彼此相关联地存储用于标识内容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和内容,
其中,该通信单元获取不与内容相关联的新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使用该新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来确保信息记录缓冲器,和向其他信息处理设备通知包含到信息记录缓冲器的路径的虚拟路径信息,和
其中,当由其他信息处理设备提供包含虚拟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时,该控制单元将已加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缓冲器中,解密在缓冲器中记录的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和将新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和内容彼此相关联地记录到可移动介质中。
(3)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配置为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
通信单元,配置为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
(4)根据(3)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该可移动介质彼此相关联地存储用于标识内容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和内容,和
其中,该通信单元将标识信息转换为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兼容的格式以产生主机侧标识信息,并产生其中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与主机侧标识信息彼此相关联的转换数据库。
(5)根据(4)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该通信单元输出主机侧标识信息的列表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
(6)根据(5)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当包含任何一段主机侧标识信息的重放开始请求信息由其他信息处理设备提供时,该通信单元基于转换数据库获取对应于重放开始请求信息的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使用该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确保信息重放缓冲器,和向其他信息处理设备通知包含到信息重放缓冲器的路径的虚拟路径信息,和
其中,当包含虚拟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由其他信息处理设备提供时,该控制单元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对应于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的重放开始请求内容,以本地代码加密该重放开始请求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将已加密信息记录到信息重放缓冲器中。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
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存储该内容到可移动介质中。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
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
(9)一种使得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的通信功能;和
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存储该内容到可移动介质中的控制功能。
(10)一种使得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的控制功能;和
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功能。
(1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
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配置为从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
控制单元,配置为解密该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该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12)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
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配置为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该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
通信单元,配置为输出该已加密信息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
本公开包含与于2012年7月23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2-162490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配置为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
控制单元,配置为解密所述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所述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可移动介质彼此相关联地存储用于标识所述内容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和所述内容,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获取不与所述内容相关联的新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使用所述新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来确保信息记录缓冲器,并向其他信息处理设备通知包含到所述信息记录缓冲器的路径的虚拟路径信息,和
其中,当由其他信息处理设备提供包含所述虚拟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已加密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缓冲器中,解密在缓冲器中记录的所述已加密信息以产生所述内容,并将所述新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和所述内容彼此相关联地记录到所述可移动介质中。
3.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配置为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所述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
通信单元,配置为输出所述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可移动介质彼此相关联地存储用于标识所述内容的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和所述内容,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转换为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兼容的格式以产生主机侧标识信息,并产生其中所述可移动介质侧标识信息与所述主机侧标识信息彼此相关联的转换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所述主机侧标识信息的列表到其他信息处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当包含任何一条主机侧标识信息的重放开始请求信息由其他信息处理设备提供时,所述通信单元基于所述转换数据库获取对应于所述重放开始请求信息的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使用所述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确保信息重放缓冲器,并向其他信息处理设备通知包含到所述信息重放缓冲器的路径的虚拟路径信息,和
其中,当包含所述虚拟路径信息的文件打开请求信息由其他信息处理设备提供时,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可移动介质获取对应于所述重放开始请求标识信息的重放开始请求内容,以本地代码加密所述重放开始请求内容以产生所述已加密信息,并将所述已加密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重放缓冲器中。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
解密所述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存储所述内容到可移动介质中。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所述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
输出所述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
9.一种使得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的通信功能;和
解密所述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所述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的控制功能。
10.一种使得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所述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的控制功能;和
输出所述已加密信息到另一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功能。
1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
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配置为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获取以本地代码加密的已加密信息,和
控制单元,配置为解密所述已加密信息以产生内容并将所述内容存储到可移动介质中。
12.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
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配置为从可移动介质获取内容并以本地代码加密所述内容以产生已加密信息,和
通信单元,配置为输出所述已加密信息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
CN201310297985.4A 2012-07-23 2013-07-16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Pending CN1035817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2490A JP2014023089A (ja) 2012-07-23 2012-07-23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62490 2012-07-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735A true CN103581735A (zh) 2014-02-12

Family

ID=4994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7985.4A Pending CN103581735A (zh) 2012-07-23 2013-07-16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25962A1 (zh)
JP (1) JP2014023089A (zh)
CN (1) CN10358173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5064B2 (en) * 2015-04-23 2020-05-05 Alcatel Lucent Virtualize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disabling of unnecessary functions
CN114844737A (zh) * 2019-09-30 202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3089A (ja) 2014-02-03
US20140025962A1 (en) 201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0489B2 (en) Key sharing for DRM interoperability
CN101682740B (zh) 内容下载系统和内容下载方法、内容供应设备和内容供应方法、内容接收设备和内容接收方法
US8225411B2 (en) Conten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ents management device
JP2008524890A (ja) 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デジタルデータの送信方法
US8571209B2 (en) Recording keys in a broadcast-encryption-based system
US20130191626A1 (en) Recording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en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215218A (zh) 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发送装置及内容接收装置
US20100008502A1 (en)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content reception terminal, cont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rocessing method performed when viewing streaming contents
JP2002305512A (ja) データ受信装置
CN103581735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US20140337626A1 (en) Content reproducing device, content reproducing method, and content reproducing system
KR101123997B1 (ko) 디지털 기록을 위한 콘텐츠 보호
TWI514859B (zh) 串接動態密碼有效期之技術
CN114286130A (zh) 视频加密方法、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70158437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in the same microchip a digital processor with cryptography means a large capacity flash memory and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JP5241945B2 (ja)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受信方法
JP5095026B2 (ja)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送受信方法
JP4792543B2 (ja)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方法
JP5306043B2 (ja) デジタルtv放送受信システム、デジタルtv放送受信処理装置
US824393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ncryption method thereof
JP5241946B2 (ja)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送受信方法
JP2008300967A (ja) 放送番組データ受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8819456B2 (en) Content receiving terminal, content export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7251438A (ja) コンテンツの暗号化方法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JP2014045414A (ja) 放送受信装置、携帯端末装置、放送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