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7367A -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7367A
CN103577367A CN201310301045.8A CN201310301045A CN103577367A CN 103577367 A CN103577367 A CN 103577367A CN 201310301045 A CN201310301045 A CN 201310301045A CN 103577367 A CN103577367 A CN 10357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ectation valu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owner
group
group ow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10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拉伊·库马尔·加格
吉特胡·让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8058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1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7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将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基于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比较来担任组角色。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交叉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保护于2012年7月18日提交的题为“System and Methodfor Managing Roles in a Peer-To-Peer Connec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673,203号的权益,为了所有目的将其全部内容据此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主题技术总体涉及对等连接,具体涉及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
背景技术
某些类型的对等连接允许电子装置组在没有单独无线接入点的情况下彼此连接。在这样的对等连接中,组内的一个电子装置担任组所有者角色并且该组的剩余装置担任客户角色,其中组所有者促进该组的电子装置彼此连接。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基于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来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接收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将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基于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比较来担任在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是否被电池供电。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优选地,如果第一电子装置没有被电池供电或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处于充电状态,则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被确定为具有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在第一电子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的数量。
优选地,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中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
优选地,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包括: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确定剩余电池电量;以及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基于剩余电池电量计算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优选地,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对等连接中担任客户角色,并且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对等连接中担任所有者角色。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等于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应用平局打破算法(tie-breaker algorithm)来确定在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将第二电子装置识别为对等连接中的组客户;以及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将第二电子装置识别为对等连接中的组所有者。
优选地,在第一电子装置和第二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基于Wi-FiDirect。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存储在其中的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进行包括以下的操作:在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基于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来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接收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将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对等连接中担任客户角色;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对等连接中担任所有者角色;以及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等于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应用平局打破算法来确定在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是否被电池供电。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在第一电子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的数量。
优选地,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在第一电子装置中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机器可读介质,该机器可读介质在由系统执行时使系统进行包括以下的操作:在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接收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如果第一电子装置没有被电池供电,则选择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则确定第一电子装置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第一电子装置处于充电状态,则选择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确定剩余电池电量;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基于剩余电池电量来计算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如果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将所计算的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指定为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将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以及基于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比较来担任在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是否被电池供电。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第一电子装置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在第一电子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的数量。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主题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主题技术的各方面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主题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对等连接的电子装置的示例。
图2A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示例处理。
图2B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的示例处理。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作为组所有者的电子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和作为客户的电子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的比较。
图4概念性地示出了可以实施本主题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所阐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作为本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非旨在代表可实行本主题技术的仅有配置。附图并入本文并构成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为了提供对本主题技术的彻底理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体细节。然而,本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具体细节,且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某些示例中,结构和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避免模糊本主题技术的概念。
根据本主题技术,提供了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系统和方法。本主题技术在支持对等连接的电子装置(例如,Wi-Fi DirectTM)上运行。根据本主题技术的一方面,电子装置被配置为当它们彼此靠近时通知它们的存在状态并发现彼此。电子装置在发现彼此时协商对等连接的角色。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可在对等连接中担任组所有者角色,其中组所有者负责电子装置和其它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可选地,电子装置可在对等连接中担任客户角色。作为协商处理的一部分,电子装置彼此分享组所有者期望值。对等连接中的组所有者角色和客户角色的分配基于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例如,具有最大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电子装置可担任组所有者角色。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于电子装置的功耗特性来确定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功耗特性可包括存储在电子装置的电池源中的电量、电子装置的功耗率,和/或电子装置是从电池源汲取功率还是连接到恒定电源(例如,插座)。
图1示出具有对等连接的电子装置的示例。电子装置101-104在图1中分别被示为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和平板计算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1-104均可以是支持对等连接的任何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机顶盒、智能电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基站、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游戏装置和打印机。如图1中所示,电子装置101-104是对等连接中的参与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不同数量的电子装置可参与对等连接。
本主题技术可在电子装置101-104的每个中实施。电子装置101-104均可被配置为确认被识别为对等连接中的可用参与者的其它电子装置。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1-104均被配置为在另一电子装置被检测到在相应的电子装置101-104的附近时确认并建立与该另一电子装置的对等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1发现其它电子装置102-104可用于对等连接。在发现之后,电子装置101-104彼此协商以确定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发现和协商阶段可在电子装置对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1和102可发现对方并协商它们之间的对等连接的角色。电子装置103和104可随后在电子装置101作为组所有者的情况下作为客户建立对等连接,从而绕过组角色协商。
在协商阶段期间,对等连接中的各个电子装置确定其组所有者期望值并与对等连接中的其它电子装置共享其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例如,电子装置101和102确定它们相应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并将它们相应的组所有者期望值提供给对方。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各个电子装置将其组所有者期望值与从其它电子装置接收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较且基于比较来担任角色。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电子装置101具有所有电子装置中最高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它担任所有者角色。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已经建立了电子装置101和102之间的对等连接之后由电子装置101发现了电子装置103,则电子装置101可建立与电子装置103的对等连接并在与电子装置103的对等连接中担任组所有者角色。电子装置101-103可定期进行协商,以彼此建立对等连接,在这期间,电子装置101-103重新计算它们相应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并可能基于其所计算的组所有者期望值来担任新角色。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已经建立了电子装置101和电子装置102之间的对等连接之后由电子装置101发现了电子装置103,则电子装置101-103均计算它们相应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并基于它们最近计算的组所有者期望值来担任角色。在平局的情况下,可使用平局打破方法,诸如Wi-Fi DirectTM标准中规定的平局打破方法。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发现第三电子装置103时,电子装置101将与第三电子装置103建立新对等连接,并在与第三电子装置的对等连接中担任组所有者角色。
图2A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示例处理。处理200中的操作不需要按所示顺序进行,某些操作可以按不同顺序或在同时进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处理200中的操作可由在电子装置上运行的应用(例如,软件应用、固件应用)进行。
第一电子装置101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102(S20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装置101被配置为扫描由第二电子装置102广播的信号。第一电子装置101可接收由第二电子装置102广播的信号。在接收由第二电子装置102广播的信号后,第一电子装置101与第二电子装置102协商以建立与第二电子装置102的对等连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装置101与第二电子装置102自动协商从而在从第二电子装置102接收信号后建立对等连接。
第一电子装置101基于第一电子装置101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S20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力特性之一基于第一电子装置101是被电池供电还是连接到恒定电源(例如,插座)。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从恒定电源汲取功率的同时增加由第一电子装置101进行的操作的数量具有可忽略的对恒定电源的剩余供电的影响。鉴于此,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连接到恒定电源则可为第一电子装置101选择最大组期望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可能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范围为从0到10,其中10是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
不同类型的电子装置可具有不同电力特性。一个电力特性可基于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操作数量。一个电力特性可基于第一电子装置101中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第一电子装置101可监测其硬件组件的使用并基于硬件组件的使用来计算该组的用户期望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被电池供电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基于在计算组所有者期望值时由第一电子装置101使用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鉴于此,第一电子装置101可确定第一电子装置101具有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和/或由第一电子装置101使用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并基于由第一电子装置101使用的处理器核心的总数来计算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第一电子装置101可监测其处理器核心的使用并确定由第一电子装置101使用的处理器核心的总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装置101监测由其处理器核心进行的操作的总数并基于由其处理器核心进行的操作的总数来计算其组所有者期望值。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可与由第一电子装置101的处理器核心进行的操作的总数成反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监测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的其它硬件组件(例如,显示器接口、网络适配器、RAM、ROM等)的使用且基于其它硬件组件的使用来计算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组用户期望值与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硬件组件的数量成反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不同类型的硬件组件可不同地影响组用户期望值的计算。鉴于此,汲取大量电力的硬件组件具有比不汲取大量电力的硬件组件更大的对组用户期望值的影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装置101也可确定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应用的总数并基于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应用的总数来计算组所有者期望值。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应用的总数成反比地变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不同类型的软件应用可对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用户期望值的计算具有不同影响。鉴于此,需要大量内存的应用(诸如游戏应用)具有比在后台运行的应用(例如,屏幕保护应用)更大的对组所有者期望值的影响。
第一电子装置101接收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S20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子装置102确定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并经由对等连接对第一电子装置101提供第二电子装置102的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用于确定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处理可类似或等同于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上述处理。
第一电子装置101比较所确定的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S204)。第一电子装置101随后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比较来担任在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S20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第一电子装置101在对等连接中担任客户角色。然而,如果所确定的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那么第一电子装置101在对等连接中担任所有者角色。在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等于所确定的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情况下,平局打破算法(例如,在Wi-Fi DirectTM标准中规定的算法)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装置101的角色。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所确定的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第一电子装置101可将第二电子装置102识别为对等连接中的组客户。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具有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102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第一电子装置101可将第二电子装置102识别为对等连接中的组所有者。
一旦在第一电子装置101和第二电子装置102之间建立对等连接,对等组的组所有者就促进维持相应的装置之间的连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担任所有者角色而第二电子装置102担任组客户角色,则在第二电子装置102上存储的数据可被发送到第一电子装置101,这里该数据由第一电子装置101处理并被发送回第二电子装置102。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对等连接的组所有者还承担与不在对等连接中的其它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责任。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担任所有者角色而第二电子装置102担任客户角色,则访问在第二电子装置102上运行的网络应用的请求可以与访问网络应用的用户访问证书一起发送到第一电子装置101。在接收到访问网络应用的请求后,第一电子装置101与接入点(例如,服务器)通信、建立与寄存网络应用的服务器的连接、访问服务器中的由第一应用请求的数据、下载所请求的数据并将所下载的数据传送到第二电子装置102。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二电子装置102进行的操作消耗的功率远少于由第一电子装置101进行的操作消耗的功率。
组所有者可与不同电子装置建立多个对等连接。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1连接到经由对等连接来连接的三个电子装置。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已经在第一电子装置101和第二电子装置102之间建立对等连接之后由第一电子装置101发现第三电子装置103,那么第三电子装置103对第一电子装置101提供第三电子装置103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如果第三电子装置103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低于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第一电子装置101建立与第三电子装置103的第二对等连接并在第二对等连接中担任组所有者角色。可选地,如果第三电子装置103的组所有者期望值高于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并且切断在第一电子装置101和第二电子装置102之间的第一对等连接,而第三电子装置103建立与第一电子装置101和第二电子装置102的新对等连接,其中第三电子装置103在新建立的对等连接中担任组所有者角色。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发现第三电子装置103,则第三电子装置103将被第一电子装置101忽略,同时保持第一电子装置101和第二电子装置102之间的对等连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在第一电子装置101已经与第二电子装置102已经建立对等连接之后第一电子装置101识别到第三电子装置103在第一电子装置101的附近,则第一电子装置101和第三电子装置103建立对等连接,其中第一电子装置101在对等连接中自动担任组所有者角色而不考虑第三电子装置103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对等连接保持预定的时长,此后终止对等连接,重新计算在终止的对等连接中的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在电子装置之间建立新对等连接,而电子装置基于新计算的组所有者期望值来重新协商在它们在新对等连接中的角色。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切断在组所有者和对等组的剩余组客户之间的连接,则建立包括剩余组客户的新对等连接、确定剩余组客户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并且剩余组客户之一在新建立的对等连接中担任组所有者角色。
图2B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的示例处理。处理250中的操作不需要按所示的顺序进行,某些操作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或在同时进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处理250中的操作可由在电子装置上运行的应用(例如,软件应用、固件应用)进行。
第一电子装置101确定它是否被电池供电(S252)。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不被电池供电(例如,第一电子装置101连接到恒定电源等),那么第一电子装置101选择最大值作为组所有者期望值(S254)。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是可能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范围内的最高值。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被电池供电,那么第一电子装置101确定它是否处于充电状态(S25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连接到恒定电源(例如,电源插座),则第一电子装置101处于充电状态。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处于充电状态,那么第一电子装置101选择最大值作为组所有者期望值(S254)。
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不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第一电子装置101获得其剩余电池电量水平(S25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连接到电池源,那么应进行测量以确定在第一电子装置101运行的同时来自电池源的可用功率是否保持恒定。然后,第一电子装置101基于它的剩余电池电量水平来计算它的组所有者期望值(S260)。所计算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可与剩余电池电量水平成比例,或可使用其它算法来确定。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组所有者期望值基于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上运行的应用的数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组所有者期望值基于在第一电子装置101中操作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来计算。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电子装置101中的处理器核心的数量或这些处理器核心进行的操作来计算组所有者期望值。如果第一电子装置101被电池供电且不处于充电状态,那么第一电子装置101将所计算的第一电子装置101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制定为组所有者期望值(S262)。
图3示出了作为组所有者的电子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和作为客户的电子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的比较。水平条301和302的长度与电子装置可基于电子装置的电源来操作的小时数成比例。如图3中所示,表示操作被指定为组所有者的电子装置的小时的水平条301远短于水平条302,水平条302表示操作被指定为客户但其他方面在相同情况下操作的电子装置的小时。
图4概念地示出可实施本主题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系统400。电子系统400例如可以是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基站、接收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可建立对等连接的任何装置或一般地在网络上发送信号的任何电子装置。这样的电子系统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各种其它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接口。电子系统400包括总线408、处理单元412、系统存储器404、只读存储器(ROM)410、永久存储装置402、输入装置接口414、输出装置接口406、以及网络接口416、或它们的子集和变形。
总线408集合地代表所有系统、外设和通信连接电子系统400的多个内部装置的芯片组总线。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总线408将处理单元412与ROM410、系统存储器404和永久存储装置402通信连接。在这多种存储器单元中,处理单元412检索待执行的指令和待处理的数据,以便执行本主题公开的处理。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可以是单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
ROM410存储由电子系统的处理单元412和其它模块所需的静态数据和指令。另一方面,永久存储装置402是读写存储器装置。该装置是即使在电子系统400关闭时也存储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本主题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使用大容量存储装置(诸如磁盘或光盘及其相应磁盘驱动器)作为永久存储装置402。
其它实施方式使用可移除存储装置(诸如软盘、闪存驱动器及其对应磁盘驱动器)作为永久存储装置402。与永久存储装置402相似,系统存储器404是读写存储器装置。然而,与存储装置402不同,系统存储器404是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易失性读写存储器。系统存储器404存储处理单元412在运行时需要的任何指令和数据。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主题公开的处理存储在系统存储器404、永久存储装置402,和/或ROM410中。处理单元412从这些不同的存储器单元中检索待执行的指令和待处理的数据,以便执行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处理。
总线408还连接到输入装置接口414和输出装置接口406。输入装置接口414使得用户能够对电子系统通信信息并选择命令。与输入装置接口414一起使用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字母数字键盘和指示装置(还称为“光标控制装置”)。输出装置接口406使得能够显示例如由电子系统400产生的图像。与输出装置接口406一起使用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打印机和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固态显示器、投影机,或用于输出信息的任何其它装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可包括起输入和输出装置(诸如触摸屏)功能的装置。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感觉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触觉反馈);且来自用户的输入可以以包括声音、语音或触觉输入的任何形式来接收。
最后,如图4中所示,总线408还通过网络接口416将电子系统400耦接到网络(未示出)。以这种方式,计算机可以是计算机网络(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内部网,或网络的网络(诸如互联网))的一部分。电子系统400的任何或所有组件都可与本主题公开相结合地使用。
多个上述特征和应用可作为软件处理实施,这些软件处理被指定为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选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记录的一组指令。当这些指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的核心或其它处理单元)执行时,它们导致处理单元进行在说明书中指示的动作。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RAM、ROM、只读光盘(CD-ROM)、可记录光盘(CD-R)、可重写光盘(CD-RW)、只读数字通用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各种可记录/可重写DVD(例如,DVD-RAM、DVD-RW、DVD+RW等)、闪存(例如,SD卡、小型SD卡、微型SD卡等)、磁性和/或固态硬盘驱动、超密度光盘、任何其它光学或磁性介质以及软盘。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无线地或通过有线连接传播的载波和电子信号,或任何其它短暂的信号。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被完全限制为以可由计算机读取的形式来存储信息的有形物理对象。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程序产品(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代码)可以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声明或程序语言)写入,并且它可以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部署为独立程序或者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对象或适用于计算环境的其它单元)。计算机程序可以但不必须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被储存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专用于有问题的程序的单个文件或多个协调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计算机程序可被布置为在位于一个站点或跨多个站点分布并由通信网络互连的一个计算机或多个计算机上执行。
虽然上面的讨论主要是指执行软件的微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但是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由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执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样的集成电路执行存储在电路本身上的指令。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方框、模块、元件、组件、方法和算法可以被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示出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各种示例性框图、模块、元件、组件、方法和算法在它们的功能性方面在以上一般地描述。将这些功能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施加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各个具体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在不偏离本主题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组件和框图可以不同地设置(例如,以不同顺序设置或以不同方式划分)。
应理解,在公开的处理中的框图的任何特定顺序或层次示出了示例方法。应理解,处理中的框图的任何特定顺序或层次可基于设计偏好来重新设置,或进行所有示出的框图。任何框图都可同时进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开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方式中都需要这样的分开,并且应理解,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一般可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封装到多个软件产品中。
如在本申请的本说明书和任何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基站”、“接收器”、“计算机”、“服务器”、“处理器”和“存储器”都是指电子或其它技术装置。这些术语不包括人或人群。对于本说明书的目的,术语“显示”或“正在显示”的意思是在电子装置上显示。
如本文中使用的,在一系列要素之前的短语“至少一个”(在术语“和”或“或”用于分离任何要素的情况下)将列表改为整体而非列表的每个成员(即,每个要素)。短语“至少一个”不需要选择列出的每个要素中的至少一个;相反,短语允许包括术语中的任何一个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术语的任何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和/或各个术语中的至少一个的意思。例如,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均指代只有A、只有B或只有C;A、B和C的任何组合;和/或A、B和C的每个中的至少一个。
谓语词“被配置为”、“可操作以”和“被编程以”不暗示对象的任何具体有形或无形的修改,但是却旨在可互换使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被配置为监测和控制操作或组件的处理器还可以暗示被编程以监测和控制操作的处理器或可操作以监测和控制操作的处理器。同样,被配置为执行代码的处理器可被解释为被编程以执行代码或可操作以执行代码的处理器。
诸如“一个方面”的短语不暗示这个方面对于主题技术必不可少或这个方面应用于主题技术的所有配置。涉及一个方面的公开可应用于所有配置,或一个或多个配置。一个方面可提供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诸如“方面”的短语可指一个或多个方面,而反之亦然。诸如“实施方式”的短语不暗示该实施方式对于主题技术必不可少或该实施方式应用于主题技术的所有配置。涉及实施方式的公开可应用于所有实施方式,或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可提供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诸如“实施方式”的短语可指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而反之亦然。诸如“配置”的短语不暗示该配置对于本主题技术必不可少或该配置应用于本主题技术的所有配置。涉及配置的公开可应用于所有配置,或一个或多个配置。配置可提供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诸如“配置”的短语可指一个或多个配置,而反之亦然。
本文中所用的词语“示例性”的意思是“用作示例、实例或图示”。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示例”的任何实施方式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方式优选或有利的。此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具有”等的范围内,该术语旨在以类似于术语“包括”的方式来包括(如“包括”在被采用为权利要求书中的过渡词时所解释的)。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或后来知晓的与遍及本公开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元件等同的所有结构和功能明确地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且旨在由权利要求书涵盖。此外,在本文的公开不旨在贡献给公众,而无论该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中明确陈述。除非要求的要素使用短语“器件”,或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况下该要素使用短语“步骤”来陈述,否则该要求的要素不应在35U.S.C.§112的第六段的条款下解释。
提供了先前描述使得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够实践本文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而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书不旨在限于本文所示的方面,而是应被赋予与语言权利要求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以单数形式的要素的引用不旨在表示“一个且只有一个”(除非特别这样声明)的意思,而旨在表示“一个或多个”的意思。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一个或多个。男性代词(例如他的)包括女性和中性(例如,她的和它的),而反之亦然。标题和副标题(如果有)只是为了方便而使用并且不限制本主题公开。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来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将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比较来担任在所述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是否被电池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之一是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没有被电池供电或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处于充电状态,则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被确定为具有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组所有者期望值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确定剩余电池电量;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基于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来计算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所述对等连接中担任客户角色,并且
其中,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所述对等连接中担任所有者角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等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应用平局打破算法来确定在所述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将所述第二电子装置识别为所述对等连接中的组客户;以及
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将所述第二电子装置识别为所述对等连接中的组所有者。
9.一种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存储在其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进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在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电力特性来确定组所有者期望值;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将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
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小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所述对等连接中担任客户角色;
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大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在所述对等连接中担任所有者角色;以及
如果所确定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等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所述组所有者期望值,则应用平局打破算法来确定在所述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10.一种用于管理对等连接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在由系统执行时使所述系统进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在第一电子装置发现可用于对等连接的第二电子装置;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没有被电池供电,则选择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则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装置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处于充电状态,则选择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所述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所述最大组所有者期望值;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确定剩余电池电量;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基于所述剩余电池电量来计算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被电池供电并且不处于充电状态,则将所计算的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指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
将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相比;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与所接收的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组所有者期望值的比较来担任在所述对等连接中的组角色。
CN201310301045.8A 2012-07-18 2013-07-17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3577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05882.7A CN109121099A (zh) 2012-07-18 2013-07-17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3203P 2012-07-18 2012-07-18
US61/673,203 2012-07-18
US13/802,236 US10554476B2 (en) 2012-07-18 2013-03-13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oles in a peer-to-peer connection
US13/802,236 2013-03-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5882.7A Division CN109121099A (zh) 2012-07-18 2013-07-17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7367A true CN103577367A (zh) 2014-02-12

Family

ID=4879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1045.8A Pending CN103577367A (zh) 2012-07-18 2013-07-17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CN201810805882.7A Pending CN109121099A (zh) 2012-07-18 2013-07-17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5882.7A Pending CN109121099A (zh) 2012-07-18 2013-07-17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4476B2 (zh)
EP (1) EP2688319B1 (zh)
KR (1) KR101535583B1 (zh)
CN (2) CN103577367A (zh)
TW (1) TWI5248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516A (zh) * 2014-11-26 2015-03-04 王海 基于Android WI-FI DIRECT模式的最大覆盖广播树建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2728B2 (en) * 2014-02-05 2018-04-10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group own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193184B1 (ko) * 2014-02-24 2020-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간 연결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9585180B2 (en) 2014-10-30 2017-02-28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peer-to-peer connections
KR20160072682A (ko) * 2014-12-15 2016-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US20160182625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Solomon Train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d-hoc network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0241A (zh) * 2004-09-03 2007-09-19 英特尔公司 基于情境的功率管理
CN101218784A (zh) * 2005-07-06 2008-07-09 诺基亚公司 对等群组管理框架和方法
CN101690366A (zh) * 2007-07-10 2010-03-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对等通信的控制信道设计
US20110188391A1 (en) * 2010-02-04 2011-08-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RRELATED WiFi AND USB PROTOCOLS AND OTHER APPLICATION FRAMEWORK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US20110225305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roup owner intent
US20120106375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Woo Jooi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wn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20134349A1 (en) * 2010-11-25 2012-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fi p2p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7417B2 (en) * 2003-04-29 2007-10-02 Broadcom Corporation Low power protocol for wireless terminal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JP4503513B2 (ja) * 2005-08-31 2010-07-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トポロジ管理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US8142287B2 (en) * 2005-10-11 2012-03-27 Zeemote Technology Inc. Universal controller for toys and games
US20090276537A1 (en) * 2007-12-20 2009-11-05 Deverick James W Mechanisms for role negotia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peer-to-peer environments
US8233495B2 (en) * 2009-04-22 2012-07-31 Intel Corporation Discovery channel and discovery beacon for peer-to-peer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965283B2 (en) * 2009-08-10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tting up a direct link in a peer to peer wireless network
US9420631B2 (en) 2009-10-02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peer-to-peer group owner negotiation
US8335937B2 (en) * 2009-12-24 2012-12-1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ability of power saving P2P devices
US8488558B2 (en) * 2010-05-06 2013-07-16 Stmicroelectronics, Inc. PCP/STA capabilit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51143B2 (en) * 2010-06-0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homed peer-to-peer network
US8824437B2 (en) * 2011-03-02 2014-09-02 Ricoh Company,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updating access point
US20120233266A1 (en) * 2011-03-11 2012-09-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er-to-peer group with renegotiation of group owner
US9019878B2 (en) * 2011-06-14 2015-04-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hone supporting mode conversion
US8977703B2 (en) * 2011-08-08 2015-03-1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lustering without shared storage
KR102006405B1 (ko) * 2011-12-12 2019-08-01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것의 화상 형성 작업의 수행 방법
US20130253880A1 (en) * 2012-03-25 2013-09-26 Benjamin E. Joseph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Device with a Gyroscope
US9026604B2 (en) * 2012-06-18 2015-05-05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replacement administrator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0241A (zh) * 2004-09-03 2007-09-19 英特尔公司 基于情境的功率管理
CN101218784A (zh) * 2005-07-06 2008-07-09 诺基亚公司 对等群组管理框架和方法
CN101690366A (zh) * 2007-07-10 2010-03-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对等通信的控制信道设计
US20110188391A1 (en) * 2010-02-04 2011-08-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RRELATED WiFi AND USB PROTOCOLS AND OTHER APPLICATION FRAMEWORK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US20110225305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roup owner intent
US20120106375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Woo Jooi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wn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20134349A1 (en) * 2010-11-25 2012-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fi p2p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516A (zh) * 2014-11-26 2015-03-04 王海 基于Android WI-FI DIRECT模式的最大覆盖广播树建立方法
CN104394516B (zh) * 2014-11-26 2018-05-29 王海 基于Android WI-FI DIRECT模式的最大覆盖广播树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8319B1 (en) 2017-04-12
CN109121099A (zh) 2019-01-01
US10554476B2 (en) 2020-02-04
KR101535583B1 (ko) 2015-07-09
KR20140011292A (ko) 2014-01-28
TW201412172A (zh) 2014-03-16
TWI524804B (zh) 2016-03-01
EP2688319A1 (en) 2014-01-22
US20140025801A1 (en) 201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7367A (zh) 用于管理在对等连接中的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116211A1 (en) Social where next suggestion
US101716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ing network information
US91407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stimated power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of content
CN104106040B (zh) 图表缩放的视觉表示
CN104471532A (zh) 与多个底层应用程序相连接的媒体小部件
CN103986749A (zh) 资源共享系统和资源共享方法
CN110827061B (zh) 一种用于在小说阅读过程中提供呈现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4620220A (zh) 用于在装置中执行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67872A (zh) 应用程序app信息的展现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184529A (zh) 生鲜食品配送方法及装置及系统及保鲜柜
US9886076B2 (en) User scheduled portable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US20090037809A1 (en) Server based control of ad placement in client software
CN105027155A (zh) 统一用于线上共享的云服务
US8321696B2 (en) Method to support switchable graphics with one voltage regulator
US2016021066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dvertisement to Be Displayed Based on Price Bid for Peripheral Sensing Information
US20170032109A1 (en)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nd Behavioral Traits
CN104038552A (zh)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
US108628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neling of management traffic
KR102367393B1 (ko) B2b 주류 유통 플랫폼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10789910B2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with dynamic privacy mode display
US201300739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est of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10413800B (zh) 一种提供小说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US20200273082A1 (en) Remote determination of a suitable item
CN111177062A (zh) 一种用于提供阅读呈现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1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1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before: Zyray Wireless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917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