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358A -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6358A
CN103576358A CN201210269056.8A CN201210269056A CN103576358A CN 103576358 A CN103576358 A CN 103576358A CN 201210269056 A CN201210269056 A CN 201210269056A CN 103576358 A CN103576358 A CN 103576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area
electrode
thicknes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90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6358B (zh
Inventor
李欣育
陈右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690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6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6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6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至少一画素单元,各画素单元包括:一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该钝化层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上;其中,该绝缘层在该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二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Description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已广泛使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具显示屏幕的计算机设备、行动电话、或数字相框等,而广视角技术为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发展重点之一。然而,当侧看或斜视的视角过大时,广视角液晶显示器常会发生色偏(color shift)现象,尤其是对于亚裔民族的肤色影像。
富士通(Fujitsu)公司曾提出一种降低广视角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技术,其系藉由将一个单位像素划分成多个子像素,搭配以耦合电容(couplingcapacitance)的方式,制造多区域电压的效果,已能提供高对比及快速响应的低色偏液晶显示产品。然而,制作耦合电容对于薄膜晶体管(TFT)液晶面板而言,必须加上额外的制造程序;而若采用浮动电极(floating electrode),则可不须上述的额外制程,但却会有浮动电极的电位不稳定而引发的可靠性降低。因此,有必要发展新的液晶面板技术,以改善液晶显示器侧看或斜视时的色偏问题。
发明内容
为达成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至少一画素单元,各画素单元包括:一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该钝化层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上;其中,该绝缘层在该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二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该第一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该第二区域的表面是不平坦的,该钝化层在该第一区域之下具有一第一厚度,且该第二区域具有至少一凹槽,该钝化层在该凹槽的顶面之下具有一第二厚度,该钝化层在该凹槽的底面之下具有一第三厚度,且该第三厚度小于该第二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一及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该第二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且该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或小于该第二区域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共享电极,该第二基板包含一第二共享电极,且该第二共享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层之间所形成的电容值不同于该第二共享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所形成的电容值。此外,该液晶层包含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Polymer Stabilized Vertical Alignment)液晶,该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或隔离该第二电极层,该第一共享电极施以一第一电压,且该第二共享电极施以一第二电压,使得该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液晶受到紫外光曝照而分别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以不同的预倾角排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至少一画素单元,各画素单元包括:一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该钝化层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及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上;其中,该绝缘层在该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二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2A及2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A及3B为根据本实施例液晶面板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4A及4B为根据本实施例液晶面板以双共享电极施加固化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影像显示装置包含前述实施例的液晶面板。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20像素单元;11晶体管;Cst/CstA/CstB储存电容;CLcA/CLcB液晶电容;CIA/CIB绝缘层电容;TFTcom/CFcom共享电极;100/200/300液晶面板;110/210第一基板;120/220第二基板;130/230液晶层;140/240/241钝化层;142凹槽;242有机材料薄膜层;151/154/251第一电极层;152/155/252第二电极层;153/156/253第三电极层;160/260绝缘层;d1/d2/d3厚度;400影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后。在所有的说明书及图示中,将采用相同的组件编号以指定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中,对于一元素被描述是在另一元素的“上面/上”或“下面/下”,是指直接地或间接地在该元素之上或下的情况,而包含设置于其间的其它元素。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和明确,图式中各膜层的厚度或尺寸,以夸张或省略或概略的方式表示,且各构成要素的尺寸并未完全为其实际的尺寸。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液晶显示器侧看或斜视所发生的色偏问题。藉由将一个像素单元划分成二个或以上的子像素,使液晶细胞或面板的各子像素区域上形成不同厚度的绝缘层,而改变其等效的串联电容大小,使得不同的子像素施加于液晶层本身的跨电压以及液晶电压-穿透率特性曲线的门坎电压产生差异,而达到低色偏(Low Color Shift,LCS)的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系由多条耦接于数据线驱动电路的数据线、多条耦接于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扫描线、多个像素单元、及至少一共享电极所组成。该等数据线与该等扫描线彼此实质上为垂直设置,而彼此交错的数据线及扫描线可定义出一个像素单元。各个像素单元可包含:像素电极、设置于薄膜晶体管(TFT)基板侧的共享电极TFTcom、及设置于彩色滤光(CF)基板侧的共享电极CFcom;其中,该像素电极与该共享电极TFTcom形成该像素单元的储存电容Cst,且该像素电极与该共享电极CFcom形成该像素单元的液晶电容CLc。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单元10的等效电路图;其中,该像素单元10包含一作为开关使用的晶体管11。各个像素单元可藉由不同厚度的绝缘层而分成二个或以上的子像素(sub-pixel),此将详述于以下的实施例中。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面板100包含一第一基板110、一第二基板120、一液晶层130、一钝化层140、一第一电极层151、一第二电极层152、一第三电极层153、以及一绝缘层160;其中,为了便于阅读本文,图2A针对该液晶面板100多个像素单元的其中一者进行图示,而各个像素单元的结构基本上是彼此相同的。但于其它实施例中,视设计需求,像素单元结构也可彼此不同。
如图2A所示,该第一基板110与该第二基板120为相对的设置,作为该液晶面板100的上下基板,其可由透明材料(例如,玻璃)组成,用以支承该液晶面板100的机械结构,并具有透光性而不致造成光路径上不必要的亮度损耗。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板110包含一薄膜晶体管层(未图示)及一共享电极TFTcom(未图示),且该第二基板120包含一彩色滤光层(未图示)及一第三电极层153,而在此实施案例中,第三电极层153为一共享电极CFcom;因此,该第一基板110为薄膜晶体管(TFT)基板,而该第二基板120为彩色滤光(CF)基板。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该液晶面板100的第一基板可为(Color Filter on Array,COA)的设计,亦即彩色滤光片与薄膜晶体管位于同一基板上。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电极层153亦可为搭配不同子像素而有不同电极图案或电性分离而有不同电位。此外,该液晶层130为液晶分子(未图示)充填于该第一基板110与该第二基板120之间;其中,液晶为具有类似液体流动性而又排列规则类似晶体的有机分子。藉由液晶分子排列会受到外部电压或电场的影响而造成光极化状态的变化,以达成影像的显示。
该钝化层140的材质为电性绝缘材料,其可利用薄膜沉积技术而成长于该第一基板110上,并藉由光微影蚀刻技术而形成合适的纵向剖面图案。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像素单元可藉由不同厚度的绝缘层而分成二个子像素,因而该钝化层140将根据如图2A所示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而分别作为该二子像素的对应制作区,以造成在后续制程将制作的绝缘层可在该第一及第二区域形成不同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该钝化层140于第一区域形成平坦的表面,而于第二区域形成不平坦或凹凸的表面,藉以达成不同区域厚度的钝化层140。
如图2A所示,在第一区域中,该钝化层140的厚度为d1;在第二区域中,该钝化层140的纵向剖面为凹凸图案。具体而言,多个凹槽142被蚀刻于该钝化层140的第二区域,使得该钝化层140在该等凹槽142顶面的厚度为d2,在该等凹槽142底面的厚度为d3,且厚度d3小于厚度d2。考虑制程上的便利性,可先于该第一基板110上沉积厚度d2的钝化层140,再以光微影蚀刻技术将第一区域全部向下蚀刻而使该钝化层140的厚度为d1,并同时将第二区域的凹槽部分向下蚀刻而使该钝化层140在该等凹槽142底面的厚度为d3。在本实施例中,厚度d1基本上会等于厚度d3;但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制,厚度d1亦可不等于厚度d3。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先于该第一基板110上沉积厚度d2的钝化层140,再以光微影蚀刻技术将第二区域的凹槽部分向下蚀刻而使该钝化层140在该等凹槽142底面的厚度为d3,但不对第一区域的该钝化层140进行蚀刻;则该钝化层140在第一区域的厚度d1基本上会等于d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厚度d1亦可不等于厚度d2。
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151及152分别设置于该钝化层140的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以作为该像素单元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子像素电极。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层151为用于垂直配向的微缝隙(Fine Slit)型式或图案化垂直配向(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PVA)型式的电极,而该第二电极层152则保形地(conformally)设置于第二区域的凹凸结构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层160可以是用于液晶配向的配向层,其材质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的聚合物材料;但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制,该绝缘层160亦可以用于其它目的的绝缘材料,例如,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或是其它种类的液晶配向材料。该绝缘层160可以涂膜制程而同时形成于该钝化层140以及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151及152上。虽然如上所述,该钝化层140在经过蚀刻制程后,其剖面结构会产生区域性的厚度不同或/及凹凸结构的高低差,但因前述的绝缘层在涂膜制程中本具有的流平性,该绝缘层160的表面基本上会趋近于平坦。换言之,该绝缘层160在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第二区域上的厚度将会不同,藉以在该像素单元的各子像素区域(第一区域将形成子像素A,而第二区域将形成子像素B)形成不同的等效串联电容,此将详述于后;在此实施例中,因d3约略等于d1,故第一区域上的平均厚度会大于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在其它实施例中,若d3小于d1时,第一区域上的平均厚度则可能会小于等于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较佳者,该绝缘层160在第一区域的厚度约为50nm至1000nm,第二区域的厚度约为50nm至1000nm,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的差异大于等于50nm且小于1000nm。
图3A为根据本实施例液晶面板100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其中,该像素单元20包含一作为开关使用的晶体管11。如上所述,该像素单元20包含:该第一电极层151(子像素A的像素电极)、该第二电极层152(子像素B的像素电极)、该第一基板110的共享电极TFTcom、及该第二基板120的第三电极层153,该第三电极层153为共享电极CFcom;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151及152与该共享电极TFTcom之间可形成该像素单元的储存电容Cst,该第一电极层151与该共享电极CFcom之间可形成该子像素A的液晶电容CLcA以及该绝缘层160的等效电容CIA,且该第二电极层152与该共享电极CFcom之间可形成该子像素B的液晶电容CLcB以及该绝缘层160的等效电容CIB
当面板处于操作模式下时,因该共享电极CFcom与该第一电极层151间的电压跨压与该共享电极CFcom与该第二电极层152间的电压跨压相同。但由于该绝缘层160在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第二区域上的厚度不同,故子像素A的绝缘层电容CIA不等于子像素B的绝缘层电容CIB,因而影响施加于该液晶层130的子像素A及B的跨电压将会彼此不同,故子像素A液晶电容CLcA与子像素B的液晶电容CLcB将彼此不同。因此,子像素A及B的施加电压-穿透率(V-T)特性曲线的门坎电压亦将彼此不同;此现象随着绝缘层厚度差异变大,其门坎电压差异也会随之增加,而达到低色偏(LCS)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钝化层、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及绝缘层亦可以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则图2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液晶面板101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面板101包含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液晶层130、钝化层140、第一电极层154、第二电极层155、第三电极层156、以及绝缘层160,而与图2A的该液晶面板100相同的部份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2B所示,该钝化层140上具有第三及第四区域,亦可达成在不同的子像素区域上形成不同厚度或不同图案化的绝缘层,而改变其等效串联电容组合及达到低色偏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电极层156为一共享电极TFTcom;此外,该第一基板110上的该第三电极层156于第三区域与第四区域中均相同。但于其它实施案例,该第三电极层156可为不同的图案或电性不相连的设计。
图3B为根据本实施例液晶面板101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且相较于图3A,液晶电容CLcA(CLcB)将与子像素的绝缘层电容CIA(CIB)位置对调。此外,上述实施例在不同子像素区域上形成不同厚度或不同图案化的绝缘层亦可同时施诸于该第一及第二基板110及120上,且该第一及第二区域的边界不需对准于该第三及第四区域的边界,以造成多样态的电容值组合,本发明对此并不加以限制,端视实际的情况而定。
此外,本实施例的该液晶面板100可搭配聚合物固化(Polymer-Stabilized)制程而使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液晶预倾角(pretiltangle)产生差异,藉以进一步加大子像素A及B的施加电压-穿透率(V-T)特性曲线门坎电压的差异。倘若该液晶层130的组成为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Polymer-Stabilized Vertical Alignment,PSVA)液晶,则当紫外光曝照固化制程时以双共享电极施加固化电压时,由于该液晶层130在子像素A及B所承受的跨电压彼此不同,因而可造成液晶固化时预倾角产生区域性的差异。该共享电极TFTcom可施以一第一电压,且该共享电极CFcom可施以一第二电压,使得该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液晶受到紫外光曝照而分别于子像素A及B的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以不同的预倾角排列。
当于紫外光固化阶段时,请参考图4A及4B。图4A及4B为根据本实施例液晶面板100以双共享电极施加固化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其中,图4A为子像素A的像素电极与子像素B的像素电极彼此电性连接的状况,亦即该第一电极层151与该第二电极层152为电性连接;而图4B为对子像素A的像素电极与子像素B的像素电极彼此电性隔离的状况,亦即该第一电极层151与该第二电极层152彼此未电性连接。由于图4A的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151及152为电性连接,因而子像素A及B的储存电容皆为Cst;另一方面,由于图4B的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151及152为电性隔离,因而子像素A及B的储存电容不同,而分别为CstA及CstB。无论该液晶面板100是以图4A或4B的双共享电极方式施加固化电压,皆可藉由储存电容Cst、CstA及CstB以及绝缘层电容CIA或CIB的调整,而控制该共享电极TFTcom及CFcom的施加电压在该液晶层130的分压或跨电压,使得在紫外光固化阶段时可于不同区域产生不同预倾角。藉由子像素A及B的不同电极设计,除于紫外光固化阶段时可控制子像素A及B的液晶预倾角不同外,更进一步拉大于操作模式下的施加电压-穿透率(V-T)特性曲线门坎电压的差异。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图2B的液晶面板101,亦可有同样的效果,于此并不赘述。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面板200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面板200以有机材料薄膜层(PFA)或其它有机绝缘材料制程来达成各个子像素区域的绝缘层厚度差异。该液晶面板200包含一第一基板210、一第二基板220、一液晶层230、一钝化层241、一有机材料薄膜层242、一第一电极层251、一第二电极层252、一第三电极层253、以及一绝缘层260;其中图5亦针对该液晶面板200多个像素单元的其中一者进行图示,而各个像素单元的结构基本上是彼此相同的。此外,该第一基板210、该第二基板220、该液晶层230、该钝化层241、及该绝缘层260分别类同于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一基板110、该第二基板120、该液晶层130、该钝化层140、及该绝缘层160,故相同的处在此不再赘述。且在本实施案例中,该第三电极层253可为一共享电极CFcom
如图5所示,该钝化层241的表面是平坦的,而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可藉由一般使用于液晶面板制作的有机材料薄膜(Polymer Film on Array,简称PFA)制程而形成于该钝化层241上。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的材质为类似光阻的材料,用以进行图案化;只要是可进行曝光作用的有机绝缘材料均可用于此层。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像素单元可藉由不同厚度的有机材料薄膜层而分成二个子像素,因而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将可依据如图5所示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而分别作为该二子像素的对应制作区,以造成在后续制程将制作的绝缘层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形成不同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钝化层241与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组合成钝化层240,其可等同于第一实施例的该钝化层140。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或该钝化层240在第一区域的厚度可大于或小于在第二区域的厚度,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端视实际的情况而定。为了达到较佳的效果,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或该钝化层240在第一及第二区域上的厚度差异可比该绝缘层260在第一及第二区域上将产生的厚度差异要多出至少100nm,以使该绝缘层260在第一及第二区域上的厚度差异可达50nm~1000nm;但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端视绝缘层材料的流平性而定。此外,倘若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必须保有液晶面板原来的有机材料薄膜(PFA)功能,例如,降低画素电极与数据电极等电极之间的串联电容,则该有机材料薄膜层242的厚度必须大于2μm,否则本发明并不对此厚度加以限制。
由于该钝化层240于第一及第二区域上皆形成平坦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层151及该第二电极层152可分别形成用于垂直配向的微缝隙(Fine Slit)型式或图案化垂直配向(PVA)型式的电极。该绝缘层260可以涂膜制程而形成于该钝化层240以及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251及252上。虽然该钝化层240的剖面结构具有区域性的厚度差异,但因绝缘层在涂膜制程中本具有的流平性,该绝缘层260的表面基本上会是平坦的。换言之,该绝缘层260在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第二区域上的厚度将会不同,藉以在该像素单元的各子像素A或B形成不同的等效串联电容。为了达到较佳的效果,该绝缘层260在第一及第二区域上的厚度差异可为大于或等于50nm且小于1000nm。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上的平均厚度小于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区域上的平均厚度可大于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若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凹凸图案时,则第一区域上的平均厚度与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则会随图案不同而变化。较佳者,该绝缘层260第一区域的厚度约为50nm至1000nm,第二区域的厚度约为50nm至1000nm,且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的差异大于等于50nm且小于1000nm。
在本实施例中,该液晶面板200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亦可如图3所示;此外,该像素单元以双共享电极施加固化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亦可如图4A及4B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液晶面板200亦可以是该第一基板210(薄膜晶体管基板)在上而该第二基板220(彩色滤光基板)在下的配置,亦可达成在不同的子像素区域上形成不同厚度的绝缘层,而改变其等效串联电容及达到低色偏的效果。
此外,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显示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该影像显示装置400包含前述实施例的液晶面板300。该影像显示装置400可以是含有显示屏幕的计算机设备、行动电话、或数字相框等,但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制。该液晶面板300的构造已于上述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其中的液晶为具有类似液体流动性而又排列规则类似晶体的有机分子。藉由液晶分子排列会受到外部电压或电场的影响而造成光极化的变化,以达成影像的显示。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Claims (19)

1.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至少一画素单元,各画素单元包括:
一第一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一钝化层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
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及
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上;
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在该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二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包含一薄膜晶体管层及一第一共享电极,且该第二基板包含一彩色滤光层及一第二共享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该第二区域的表面是不平坦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含一微缝隙垂直配向或图案化垂直配向型式的电极,且该第二电极层保形地设置于该第二区域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钝化层在该第一区域之下具有一第一厚度,且该第二区域具有至少一凹槽,该第一钝化层在该凹槽的顶面之下具有一第二厚度,该第一钝化层在该凹槽的底面之下具有一第三厚度,且该第三厚度小于该第二厚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在该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二区域上的平均厚度的差异大于等于50nm且小于等于10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该第二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画素,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含一微缝隙垂直配向或图案化垂直配向型式的第一电极,且该第二电极层包含一微缝隙垂直配向或图案化垂直配向型式的第二电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区域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一区域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区域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各画素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二基板上,该第二钝化层包括一第三区域及一第四区域;
第三及第四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三及第四区域上;及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三及第四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三及第四电极层上;
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在该第三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四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三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该第四区域的表面是不平坦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三电极层包含一微缝隙垂直配向或图案化垂直配向型式的第三电极,且该第四电极层保形地设置于该第四区域上。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第二共享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层之间所形成的电容值不同于该第二共享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所形成的电容值。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液晶层包含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液晶,该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极层,该第一共享电极施以一第一电压,且该第二共享电极施以一第二电压,使得该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液晶受到紫外光曝照而分别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以不同的预倾角排列。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该液晶层包含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液晶,该第一电极层电性隔离该第二电极层,该第一共享电极施以一第一电压,且该第二共享电极施以一第二电压,使得该聚合物固定垂直配向液晶受到紫外光曝照而分别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以不同的预倾角排列。
1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至少一画素单元,各画素单元包括:
一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该钝化层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
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及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一及第二电极层上;
其中,该绝缘层在该第一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二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各画素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钝化层,形成于该第二基板上,该第二钝化层包括一第三区域及一第四区域;
第三及第四电极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三及第四区域上;及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三及第四区域上,且位于该第三及第四电极层上;
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在该第三区域上的厚度与在该第四区域上的厚度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三区域的表面是平坦的,该第四区域的表面是不平坦的。
CN201210269056.8A 2012-07-31 2012-07-31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Active CN103576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9056.8A CN103576358B (zh) 2012-07-31 2012-07-31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9056.8A CN103576358B (zh) 2012-07-31 2012-07-31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358A true CN103576358A (zh) 2014-02-12
CN103576358B CN103576358B (zh) 2016-09-28

Family

ID=5004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9056.8A Active CN103576358B (zh) 2012-07-31 2012-07-31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635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165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8269529A (zh) * 2018-02-24 2018-07-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amoled面板显示亮度不均的方法及amoled面板
CN109507817A (zh) * 2018-12-25 2019-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工艺方法
WO2020015174A1 (zh) * 2018-07-17 2020-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US10803798B2 (en) 2018-02-24 2020-10-1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MOLED panel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isplay luminance unevenness thereof
CN113867019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移相器以及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10A (zh) * 1994-12-29 1997-11-19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用于灰度显示的铁电液晶装置、灰度显示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236345A (zh) * 2008-02-29 2008-08-06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14906A (zh) * 2009-07-24 2009-12-3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
TW201118478A (en) * 2009-11-20 2011-06-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abricat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2253540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310A (zh) * 1994-12-29 1997-11-19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用于灰度显示的铁电液晶装置、灰度显示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236345A (zh) * 2008-02-29 2008-08-06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14906A (zh) * 2009-07-24 2009-12-3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
TW201118478A (en) * 2009-11-20 2011-06-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abricat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2253540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165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WO2015184649A1 (zh) * 2014-06-04 2015-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8269529A (zh) * 2018-02-24 2018-07-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amoled面板显示亮度不均的方法及amoled面板
US10803798B2 (en) 2018-02-24 2020-10-1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MOLED panel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isplay luminance unevenness thereof
WO2020015174A1 (zh) * 2018-07-17 2020-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9507817A (zh) * 2018-12-25 2019-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工艺方法
CN113867019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移相器以及制作方法
CN113867019B (zh) * 2020-06-30 2024-05-07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移相器以及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358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1007B2 (en) Display panels
US9570472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3576358A (zh) 低色偏的液晶面板及显示器
CN100593752C (zh) 液晶显示面板、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6078229A1 (zh) 液晶显示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866621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panels
US1148083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30120679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139796A1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33098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838048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645589A (zh) 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JP560850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698703A (zh) 显示装置
US924430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90285927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450240B (zh) 阵列基板及其显示面板
CN11080665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EP368666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20015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17032973A (ja) 表示パネル
CN104298031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692762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4614912A (zh)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US10048555B2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 518109 floor, E District,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Longhua Town,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1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Group

Address before: 4, 518109 floor, E District,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Longhua Town,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1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