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5824A -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5824A
CN103575824A CN201210285625.8A CN201210285625A CN103575824A CN 103575824 A CN103575824 A CN 103575824A CN 201210285625 A CN201210285625 A CN 201210285625A CN 103575824 A CN103575824 A CN 103575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al liquid
ephedrine hydrochloride
content
ephedrine
maxingshigan o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56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5824B (zh
Inventor
张许科
刘兴金
张晓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aik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laik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laik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laik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856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5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5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5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5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5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其液相色谱系统的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该方法可以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分开,并准确检测麻黄碱的含量,从而准确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提高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将本发明方法用于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能更好的指导生产,使工艺控制更加严格合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疗效。

Description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检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在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检测的应用。
背景技术
麻杏石甘口服液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经提取制成,具有清热、宣肺、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禽类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配方中麻黄和石膏共为君药,苦杏仁为臣药,甘草为使药,现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表明麻黄碱为该配方的主要有效成分。
但是,现有的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标准中,只提供了盐酸麻黄碱和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例如,《兽药国家标准汇编》(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一第二册,P68~69)的有关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标准中对于甘草及盐酸麻黄碱的薄层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未对麻黄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控制,质量控制指标过于简单,这不利于生产厂家和质量监管部门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该产品的质量,有必要对该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更近一步保证该产品的质量和疗效。
《兽药国家标准汇编》(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二册,P70)有关麻杏石甘注射液质量标准中,麻黄碱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该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5∶95)为流动相,以盐酸麻黄碱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07nm,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此外,以《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为基础处方的制剂,例如麻杏石甘汤、加味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片、麻杏石甘颗粒、麻杏石甘胶囊等,这些制剂中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也大多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是各个文献报道的色谱条件(主要为流动相条件)不相同。这些方法均不能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分开,峰型不好,拖尾严重,导致含量测定不准确,而且样品分析时间较长。
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研究建立一种可以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分开,并准确检测麻黄碱含量,且可用于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其液相色谱系统的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该方法可以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分开,并准确检测麻黄碱的含量,从而准确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提高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步骤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步骤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步骤D,测定供试品溶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其中,在步骤A中,液相色谱系统为高效液相色谱统,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体积比为95∶5的乙酸铵-乙腈溶液,检测波长为207nm。
在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相色谱系统为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50mm,1.7μm)。
本发明中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药物配方为:麻黄300g,苦杏仁300g,石膏1500g,甘草300g。
根据本发明,所述乙酸铵-乙腈溶液由0.02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与乙腈配制而成,其中所述乙酸铵水溶液中加有0.1wt%的三乙胺水溶液,并用磷酸将pH值调至2.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20ml/min。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液相色谱系统的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称取对照品10mg,置于100ml的量瓶中,用0.1wt%的盐酸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对照品-盐酸甲醇溶液,然后量取1ml对照品-盐酸甲醇溶液,置于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所述对照品为盐酸麻黄碱。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量取供试品1ml,置于25ml量瓶中,加入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供试品溶液,所述供试品为麻杏石甘口服液。
本发明中,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进样量均为5μ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在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包括:
步骤1,测定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步骤2,判断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是否合格;
其中,在步骤2中,通过将所测定的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与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指标进行对比,来判断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是否合格。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指标为每1ml麻杏石甘口服液含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0.45mg。
根据本发明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其液相色谱系统的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该方法可以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分开,并准确检测麻黄碱的含量,从而准确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提高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将本发明方法用于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能更好的指导生产,使工艺控制更加严格合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色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供试品色谱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阴性对照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药物配方为:麻黄300g,苦杏仁300g,石膏1500g,甘草300g。制法:以上4味,石膏粉碎以纱布包裹,与其余3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900ml。加入30%蔗糖、0.3%苯甲酸、0.2%尼泊金乙酯,搅拌,静置,滤过,加水制成1000ml,灌装,灭菌,即得。性状:本品为深棕褐色液体。
本发明的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包括: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采用Waters UPLC(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系统,WATERS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50mm,1.7μm);以0.02mol/L乙酸铵(加0.1%三乙胺,磷酸调pH至2.5)-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20ml/min;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0.1%盐酸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盐酸麻黄碱20μg)。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4)测定供试品溶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中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指标为:麻杏石甘口服液每1ml含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0.45mg。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和附图仅起说明性作用,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例如,下列实施例中所使用的C18柱是指反相ODS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ctadecylsilyl,简称ODS柱),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所有的C18柱,如waters的
Figure BDA00001996452900051
C18色谱柱等,都可以实现本发明。再例如,下列实施例中所使用的Waters UPLC ACQUITY系统,是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所有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都可以实现本发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列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具体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实验方法进行。
实施例
实施例1: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1)仪器与试剂、样品
仪器:Waters UPLC ACQUITY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50mm,1.7μm)。
试剂:乙睛为色谱纯;水为二次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对照品:盐酸麻黄碱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样品:麻杏石甘口服液样品由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
(2)流动相的选择
流动相1:0.1%磷酸-乙腈(95∶5);
流动相2:0.1%磷酸(含0.1%三乙胺)-乙腈(95∶5);
流动相3:0.02mol/L磷酸二氢钾(含0.1%三乙胺,磷酸调pH至2.5)-乙腈(95∶5);
流动相4:0.02mol/L乙酸铵(加0.1%三乙胺,磷酸调pH至2.5)-乙腈(95∶5)。
通过对比以上试验结果,流动相4具有保留时间适当,供试品分离效果好,阴性无干扰等优点;总结各次试验结果,当盐酸麻黄碱理论板数达到6000时,盐酸麻黄碱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故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3)专属性试验
取缺麻黄的阴性制剂,依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缺麻黄阴性对照溶液,分别取缺麻黄阴性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试验,结果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是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色谱图,图2是供试品色谱图,图3是阴性对照色谱图。分析图1、图2及图3可以得出,阴性对照溶液在与对照品、供试品色谱峰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方法专属性良好。
(4)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量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20.42μg/ml)1μl、3μl、5μl、8μl、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y)对进样量(x)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y=2×106x+212.23,r2=1。根据实验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02~0.2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见表1。
表1线性关系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1996452900061
(5)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20.42μg/ml)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重复进样6次,盐酸麻黄碱峰面积RSD为0.36%,结果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6)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供试品,照含量测定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含量,6次测定的盐酸麻黄碱含量RSD为0.51%,结果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7)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小时进样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在24h内,盐酸麻黄碱峰面积前后无明显变化,RSD为0.33%,样品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8)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供试品1ml,置50ml量瓶中,精密加入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0.48mg/ml)1ml,平行操作6份,照供试品处理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2%,RSD为0.68%,加样回收率符合要求,方法可行。
(9)10批样品含量测定
照含量测定操作,测定10个批号(批号分别为:20110501、20110502、20110601、20110602、20110701、20110702、20110703、20110901、20111001、20111102)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其中最高含量为0.58mg/ml,最低含量为0.42mg/ml。根据麻黄药材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限度为0.80%,再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提取效率和纯化过程中的损失,将本品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限度定为每1ml中不少于盐酸麻黄碱0.45mg/ml。
根据本发明方法改进后的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如下:
麻杏石甘口服液
Maxing Shigan Koufuye
【处方】麻黄300g    苦杏仁300g    石膏1500g    甘草300g
【制法】以上4味,石膏粉碎以纱布包裹,与其余3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900ml。加入30%蔗糖、0.3%苯甲酸、0.2%尼泊金乙酯,搅拌,静置,滤过,加水制成1000ml,灌装,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棕褐色液体。
【鉴别】
(1)取本品10ml,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弃去乙醚液,残渣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依照薄层色谱法(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第32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1∶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10ml,加浓氨试液数滴,用三氯甲烷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依照薄层色谱法(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第32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检查】
pH值:应为3.5~5.5(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第49页)。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5(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第45页)。
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第10页)。
【含量测定】依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第35页)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Waters(UPLC)ACQUITY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50mm,1.7μm);以0.02mol/L乙酸铵(加0.1%三乙胺,磷酸调pH至2.5)-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20ml/min;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0.1%盐酸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盐酸麻黄碱2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0.45mg。
【功能】清热,宣肺,平喘。
【主治】肺热咳喘。
【用法与用量】每1L水,鸡,1~1.5ml。
【规格】每1ml相当于原生药2.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有效期】2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例如液相色谱系统的简单调整、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步骤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步骤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步骤D,测定供试品溶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其中,在步骤A中,液相色谱系统为高效液相色谱统,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体积比为95∶5的乙酸铵-乙腈溶液,检测波长为207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20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系统的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照品为盐酸麻黄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进样量均为5μl。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在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包括:
步骤1,测定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步骤2,判断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是否合格;
其中,在步骤2中,通过将所测定的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与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指标进行对比,来判断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是否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指标为每1ml麻杏石甘口服液含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0.45mg。
CN201210285625.8A 2012-08-10 2012-08-10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575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5625.8A CN103575824B (zh) 2012-08-10 2012-08-10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5625.8A CN103575824B (zh) 2012-08-10 2012-08-10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5824A true CN103575824A (zh) 2014-02-12
CN103575824B CN103575824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04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5625.8A Active CN103575824B (zh) 2012-08-10 2012-08-10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58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6318A (zh) * 2016-03-16 2016-08-17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麻黄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CN105911211A (zh) * 2016-05-24 2016-08-31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麻杏止咳糖浆的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030A (zh) * 2019-04-19 2019-07-23 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黄英咳喘糖浆的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AGANA BOBERIC´-BOROJEVIC´等: "Simultaneous assay of ephedrine hydrochloride, theophylline, papaverine hydrochloride and hydroxyzine hydrochloride in tablets using RP-LC",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
冯敬文等: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成红娟等: "HPLC同时测定止嗽立效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含量", 《中成药》 *
祝璇等: "HPLC测定咳喘宁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中成药》 *
陈佩等: "HPLC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 《中国药房》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6318A (zh) * 2016-03-16 2016-08-17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麻杏石甘口服液中麻黄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CN105911211A (zh) * 2016-05-24 2016-08-31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麻杏止咳糖浆的检测方法
CN105911211B (zh) * 2016-05-24 2017-10-13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麻杏止咳糖浆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5824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4281B (zh) 一种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的检测方法
CN102269751A (zh) 六味能消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579861A (zh) 一种安儿宁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4007222A (zh) 苏黄止咳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02552496A (zh) 复方胃痛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3575824B (zh) 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78403A (zh) 一种小儿热咳口服液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1897760B (zh) 散痰宁糖浆的检测方法
CN102068627A (zh) 一种中药制剂心脑静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9692291A (zh) 肺力咳合剂浸膏及其用途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6248860B (zh) 一种儿脾醒颗粒的检测方法
CN108037234B (zh) 一种鸡骨草肝炎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1474249A (zh) 益母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0540037C (zh) 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11308007A (zh) 一种蒿板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2645505A (zh) 顺气化痰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及其均匀度测定方法
CN100543470C (zh) 一种复方石韦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1948331B (zh) 一种无糖型清肝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0372563C (zh) 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CN102000209A (zh) 一种龙掌口含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2854283B (zh) 一种小金牛草的检测方法
CN101112422A (zh)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0370253C (zh) 千柏鼻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0571755C (zh) 一种感冒清热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068599B (zh) 祛痰平喘止咳糖浆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