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9328A -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 Google Patents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9328A
CN103569328A CN201310544181.XA CN201310544181A CN103569328A CN 103569328 A CN103569328 A CN 103569328A CN 201310544181 A CN201310544181 A CN 201310544181A CN 103569328 A CN103569328 A CN 103569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platform
air
impeller
driv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41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9328B (zh
Inventor
陈正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3105441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69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9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9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一种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包括平台甲板,所述平台甲板还连接有若干沿平台甲板周向分布的平衡翼,所述平衡翼设有浮囊、浮台、第二气泵、位于浮台内的气室和位于气室内的活塞,所述气室的下端设有波浪进口,所述气室的上端设有进出气口,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进出气口和波浪进口之间,所述进出气口设有驱动所述第二气泵的空气叶轮机,所述波浪进口水平方向的两侧上设有波浪收集板,波浪收集板之间形成“V”形聚浪槽,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浮囊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海浪的大小变化而自动改变抗倾覆能力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解决了现有的海洋平台不能够根据波浪的大小而自动调整抗倾覆能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背景技术
    海洋平台是高出海面且具有水平台面的一种桁架构筑物,供在海上进行生产作业或其他活动用。在中国专利号为2013200862109、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0月2日、名称为“海洋平台”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现有的海洋平台都存在不能够根据波浪的大小而自动调整抗倾覆能力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海浪的大小变化而自动改变抗倾覆能力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解决了现有的海洋平台不能够根据波浪的大小而自动调整抗倾覆能力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包括平台甲板,所述平台甲板还连接有若干沿平台甲板周向分布的平衡翼,所述平衡翼设有浮囊、浮台、第二气泵、位于浮台内的气室和位于气室内的活塞,所述气室的下端设有波浪进口,所述气室的上端设有进出气口,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进出气口和波浪进口之间,所述进出气口设有驱动所述第二气泵的空气叶轮机,所述波浪进口水平方向的两侧上设有波浪收集板,波浪收集板之间形成 “V”形聚浪槽,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浮囊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波浪经聚浪槽而到达波浪进口后进入气室而形成上下振动的水柱,水柱作上下振动运动时使活塞在气室内做上下运动,活塞上下运动时气室位于活塞上方的部分中的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时驱动空气叶轮机转动,空气叶轮机带动第二气泵给浮囊充气,浮囊被充气鼓起后起到提高抗倾覆的作用。当波浪大时、意味着海洋平台被推翻的可能性大,而波浪越大时第二气泵所产生的气体越多,也即浮囊被吹得更大,使得抗倾覆能力更高;反之海洋平台被波浪推翻的可能性越小,此时浮囊响应地鼓起也小,浮囊小则水阻小,水阻小则平台甲板不容易产生漂移、也即将平台甲板固定于海域中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气室内设有气流旋转引导器,所述气流旋转引导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气室位于气流旋转引导器上下两侧部分的斜孔,所述气流旋转引导器密封固接在所述气室内,所述气流旋转引导器位于所述活塞和进出气口之间,所述进出气口的内端设有圆锥形修正腔,所述进出气口和所述修正腔同轴线,所述修正腔的小端同所述进出气口对接。活塞上升时在气室内产生的上升气流经气流旋转引导器上的斜孔后从进出气口喷出而驱动叶轮机,气流经过斜孔时压力增大且产生旋流、从而能够对叶轮机产生更大的转矩,从而起到提高充气效果的作用。斜孔是沿活塞的轴向贯通气流旋转引导器的,使得气流同进出气口的轴线的夹角较小,气流从斜孔进入进出气口时的换向角度小,气流流动时的阻力小,从进出气口喷出的气流的压力大。气流从斜孔喷射到圆锥形修正腔的腔壁上时,修正腔使气流形成螺旋的形式向进出气口前行,使得从进出气口喷出的气流呈锥形螺旋行进,喷射力度大且对空气叶轮机产生的扭矩大,通过第二气泵进行充气时的效果更好。
本发明还包括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和波浪流向传感器,所述浮台设有转动段,所述波浪进口和波浪收集板设置于所述转动段,所述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浪流向传感器的输入去通过所述波浪进口换位电机使转动段转动到所述波浪进口迎向波浪。当波浪的方向改变或浮台位置改变而导致波浪进口朝向改变时、能够自动使波浪进口转动到保持在迎向(朝向)波浪的方向。解决波浪进口的开口方向同波浪行进方向有夹角时、尤其是在背浪时充气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还包括水流充气机构,所述水流充气机构包括径流叶轮、挡水块、挡水块换位电机、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和水流流向传感器,所述径流叶轮包括竖置的叶轮转轴和若干设置于叶轮转轴的叶轮叶片,所述叶轮叶片为平板结构,所述叶轮叶片所在的平面和所述叶轮转轴平行,所述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流流向传感器的输入去通过所述挡水块换位电机使挡水块转动到阻挡在径流叶轮的迎水侧而使水流能够对径流叶轮产生不平衡扭矩,所述叶轮转轴和所述第二气泵的驱动轴相连接。无论浮台以怎样的角度浮在水面上时,淹没在水中的水流充气机构都能够利用水流的动能驱动第二气泵去对浮囊进行充气,使得浮囊能够保持基部的撑开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气室内设有朝向波浪进口的弧形波浪引导面,所述弧形波浪引导面末端的切线平行于所述活塞的轴线。能够使进入气室的波浪所产生的水柱沿活塞的轴向推动活塞,活塞和气室之间的磨损小,对波浪能量的利用效果好。
本发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平台甲板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有位于所述平台甲板边缘的挡水墙、位于挡水墙远离平台甲板的倾斜设置的消浪墙、第一气泵、驱动第一气泵的第一驱动轴、连接在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和啮合在第一齿轮上的第一齿条,所述消浪墙的远离平台甲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阻浪条,所述阻浪条同所述第一齿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条沿消浪墙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用于当所述第一齿条上升时使所述第一驱动轴随同所述第一齿轮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浮囊对接在一起。使用时,相对于平台甲板转动支撑架到挡水墙和消浪墙位于平台甲板迎浪侧,挡水墙起到防止海水涌上甲板平台的作用。波浪冲向甲板平台时沿着消浪墙上升而上推阻浪板,阻浪板推动第一齿条上升、第一齿条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第一驱动轴驱动第一气泵去给浮囊充气,使得浮囊响应波浪鼓起时的可靠性提高。
本发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齿条连接于所述消浪墙的蓄能弹簧、固接在蓄能弹簧上的第二齿条、啮合在第二齿条上的第二齿轮和连接在第二齿轮上的驱动所述第一气泵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齿条沿消浪墙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用于当所述第二齿条下降时使所述第二驱动轴随同所述第二齿轮一起转动。在波浪上升时通过蓄能弹簧将波浪上升时的能量储存起来,在波浪下降时蓄能弹簧释放能量、波浪的势能以及阻浪条的势能能够一并去驱动第一气泵对浮囊进行充气。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倾覆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消浪墙和挡水墙之间设有聚水室,所述聚水室设有进水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气泵的发电叶轮。能进一步提高通过波浪能量进行充气的效果。
本发明还设有动力耦合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和所述发电叶轮都通过所述动力耦合机构同所述第一气泵相连接。结构紧凑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耦合机构包括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气泵连接在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架上,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架、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发电叶轮三者中的一者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齿圈和第一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发电叶轮三者中的另二者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齿圈和第二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上。能够更好地协调三个输入部分一并去对第一气泵进行驱动。
既能够提高本发明的抗风浪能力、又能进一步提高海洋平台利用海浪能量进行发电的能力。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设置平衡翼,能够提高甲板平台的恒定抗倾覆能力;平衡翼上设置浮囊和利用海浪能量给浮囊充气的装置,使得平衡翼的抗倾覆能力能够随着海浪的增多而增大、减小而减小,能够兼顾抗倾覆能力和将平台甲板固定于海域中时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浮台的C—C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气流旋转引导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D—D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浮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浮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E—E剖视示意图。
图8为叶轮转轴和空气叶轮机二者同第二气泵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的浮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的水流充气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没有将平衡翼即其上各个部件画出。
图12为图1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充气叶轮三者同第一气泵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平台甲板1、支撑架转轴11、连接杆12、平衡翼13、浮囊131、支撑架2、消浪墙21、阻浪条211、第一齿条212、蓄能弹簧213、第一齿轮214、第二齿条215、第二齿轮216、第一单向轴承217、第一驱动轴218、第二单向轴承219、第二驱动轴210、挡水墙22、聚水室23、进水口231、排水管232、充气叶轮233、浮子24、推杆25、动力耦合机构3、第一气泵4、海面5、聚水室中的水51、波浪52、浮台6、波浪收集板61、聚浪槽62、第二气泵63、气室64、波浪进口641、进出气口642、修正腔643、波浪引导面644、活塞65、气流旋转引导器66、斜孔661、空气叶轮机67、底座68、转动段69、固定段60、波浪进口换位电机7、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71、波浪流向传感器72、水流气泵构8、径流叶轮81、叶轮转轴811、叶轮叶片812、挡水块82、静流形成腔821、挡水块的径向外端面822、旋转轴823、挡水块的径向内端面824、挡水块换位电机83、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84、水流流向传感器85、动力耦合总成9、弧形波浪引导面末端的切线L、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起始端所确定的平面S1、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终止端所确定的平面S2、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起始端所确定的平面同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终止端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包括平台甲板1。平台甲板1连接有若干平衡翼13(本实施例中为4个)。平衡翼13分布在平台甲板2的四周、也即沿平台甲板周向分布。平衡翼13设有浮台6、浮囊131和第二气泵63。浮台6和浮囊131设置在平衡翼13远离平台甲板1的一端。第二气泵63设置在浮台6上。浮台6设有两片波浪收集板61。波浪收集板61沿水平方向分布。波浪收集板61之间形成 “V”形聚浪槽62。第二气泵63的出气口和浮囊131连接在一起,即第二气泵63能够给浮囊131充气。
参见图2,浮台6设有第二气泵63和气室64。气室64的下端设有波浪进口641。聚浪槽62同波浪进口641对齐。也即两片波浪收集板61位于波浪进口641水平方向的两侧。气室64的上端设有进出气口642。进出气口642的内端设有圆锥形修正腔643。进出气口642和修正腔643同轴线。修正腔643的小端同进出气口642对接。进出气口642内安装有空气叶轮机67。空气叶轮机67为双向空气叶轮机。空气叶轮机67用于驱动第二气泵63。气室64内设有活塞65和气流旋转引导器66。活塞65位于进出气口642和波浪进口641之间。气流旋转引导器66位于活塞65和进出气口642之间。气流旋转引导器66上设有2个连通气室64位于气流旋转引导器66上下两侧部分的斜孔661。气流旋转引导器66密封固接在气室64内。
参见图3,斜孔661均匀分布在气流旋转引导器66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能够提高旋流形式的气流的均匀性,使空气叶轮机67转动时的平稳性提高,从而起到降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作用。
参见同4,斜孔661贯通气流旋转引导器66的上下端面,斜孔661的上端部距离气室中心线距离大于下端面距离气室中心线的距离。
参见图5,使用时,平台甲板1(参见图1)浮在海面5上。波浪52经聚浪槽62而到达波浪进口641后进入气室64而形成上下振动的水柱,水柱作上下振动运动时使活塞65在气室64内做上下运动,活塞65上下运动时气室位于活塞65上方的部分中的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642,气体往复通过进出气口642时驱动空气叶轮机67转动,空气叶轮机67带动第二气泵63给气囊131(参见图1)充气。活塞65上方的气体经过气流旋转引导器66时在斜孔661的作用下以旋转的形式加速进入修正腔643,在修正腔643的进一步校正下以旋转状态去驱动空气叶轮机67。波浪52流经聚浪槽62时,在聚浪槽62的作用下波浪52的浪高增加且速度变快即对波浪52起到放大效应而进入气室64,使得气室64内产生的振动水柱高且冲击力大,从而提高浮囊对波浪响应的灵敏度。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6,还包括波浪进口换位电机7、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71、波浪流向传感器72、水流充气机构8和动力耦合总成9。波浪流向传感器72和水流充气机构8二者同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71电连接在一起。
浮台6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底座68、转动段69和固定段60。固定段60和底座68固定在一起,转动段69可以相对于底座68旋转。平衡翼13(参见图1)是连接在固定段60上的。
波浪进口换位电机7安装在底座68上。
波浪进口641和波浪收聚板61设置在转动段69上。气室64内设有朝向波浪进口641的弧形波浪引导面644。弧形波浪引导面末端的切线L平行于活塞65的轴线。波浪流向传感器72连接于转动段69外部。
活塞65设置于固定段60。空气叶轮机67通过动力耦合总成9和第二气泵63连接在一起。
水流充气机构8包括径流叶轮81、挡水块82、挡水块换位电机83、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84和水流流向传感器85。径流叶轮81包括竖置的叶轮转轴811和若干设置于叶轮转轴的叶轮叶片812。叶轮转轴811通过动力耦合总成9和第二气泵63的驱动轴连接在一起。叶轮叶片812为平板结构。叶轮叶片812所在的平面和叶轮转轴811平行。挡水块82设有供叶片躲避水流冲击的静流形成腔821。挡水块82通过旋转轴823和挡水块换位电机83连接在一起。旋转轴823和叶轮转轴811同轴。挡水块换位电机83和水流流向传感器85固定于底座68。挡水块换位电机83和水流流向传感器85二者同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84电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7,叶轮叶片812有6片。叶轮叶片812沿叶轮转轴811的周向均匀分布。挡水块的径向外端面822为和叶轮转轴811同轴的圆柱面。能够降低转动挡水块时的水阻。挡水块的径向内端面824为和叶轮转轴811同轴的圆柱面。能够降低径流叶轮81转到时的阻力。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起始端所确定的平面S1同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终止端所确定的平面S2之间的夹角为B,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起始端所确定的平面同叶轮转轴的轴线和静流形成腔终止端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B 的值为160°。只要使90°≤B≤180°都能够使水流驱动径流叶轮的扭矩最大化。
参见图8,动力耦合总成9为行星轮系,叶轮转轴811与行星轮系的齿圈相连接,空气叶轮机67连接在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上,第二气泵63的驱动轴连接在行星轮系的行星架上。
参见图6和图9,假设浮台6位于海面5中时波浪52是从右向左移动的、而波浪进入口641为垂直于纸面。此时:
波浪流向传感器72将检测到的波浪52的流向信息传输给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71,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71通过波浪进口换位电机7使转动段69转动到波浪进口641迎向波浪52即朝右,使得波浪52能够通畅地经波浪进入口641而进入气室64。波浪52进入气室64而撞击到弧形波浪引导面644时在弧形波浪引导面642的导向作用下,改变为竖直向上而去上推活塞65。
参见图10并结合图6,假设挡水块82的初始状态如图7所示,水流是按照图10中的F向流动的,水流流向传感器85将检测到的水流的流向信息传输给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84,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84通过挡水块换位电机83使挡水块82以旋转轴823为轴转动到挡水块82阻挡在径流叶轮81的迎水侧,使得水流能够对径流叶轮81产生不平衡扭矩而转动。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11,平台甲板1设有支撑架转轴11。支撑架转轴11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架转轴11通过连接杆12和支撑架2连接在一起。连接杆12沿水平方向延伸。连接杆12为伸缩杆。设置为伸缩杆能够在支撑架2离平台甲板1较近的情况下转动支撑架2而不会产生被平台甲板1挡住的现象,而距离近则挡水墙21能够有效地阻挡海水飞溅到平台甲板1上。
支撑架2上设有挡水墙22、消浪墙21和聚水室23。挡水墙22位于平台甲板1边缘。消浪墙21位于挡水墙22的近海侧(即远离平台甲板1的一侧)。消浪墙21倾斜设置。消浪墙21的迎浪侧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阻浪条211。阻浪条211的两端各同一根第一齿条212连接在一起。第一齿条212的下端通过蓄能弹簧213同消浪墙21连接在一起。第一齿条212的上端同第一齿轮214啮合在一起。第一齿条212沿消浪墙21的倾斜方向延伸。蓄能弹簧213同第二齿条215的下端连接在一起。第二齿条215的上端同第二齿轮216啮合在一起。第二齿条215同第一齿条212平行。消浪墙21的下端和支撑架2铰接在一起。消浪墙21的上端设有浮子24。浮子24通过推杆25和消浪墙21连接在一起。浮子24位于聚水室23内。聚水室23位于消浪墙21和挡水墙22之间。聚水室23上端设有进水口231。聚水室23下端设有排水管232。排水管232设有充气叶轮233。充气叶轮233通过动力耦合机构3和第一气泵4连接在一起。动力耦合机构3和第一气泵4安装在挡水墙22的背浪侧即朝向平台甲板1的一侧。第一气泵4的出气口和所有的浮囊131(参见图1)连接在一起、即给所以的浮囊充气。
参见图12,第一齿轮214通过第一单向轴承217连接在第一驱动轴218上。第一驱动轴218通过动力耦合机构3同第一气泵4相连接(动力耦合机构3和第一气泵4参见图11)。第二齿轮216通过第二单向轴承219连接在第二驱动轴210上。第二驱动轴210通过动力耦合机构3同第一气泵4相连接(动力耦合机构3和第一气泵4参见图11)。
参见图13,动力耦合机构3包括第一行星轮系31和第二行星轮系32。第一气泵4连接在第一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架311上。第一行星轮系的齿圈312和充气叶轮233连接在一起。第二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架321和第一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313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轴210与第二行星轮系的齿圈322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轴218与第二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323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增加的部件的充气过程为:
参见图11并结合图12、图13,通过支撑架转轴11和连接杆12驱动支撑架2转动,使得支撑架21位于平台甲板1的迎浪侧。波浪涌向平台甲板1时越过消浪墙21的上端后经进水口231进入并收集在聚水室23中,聚水室中的水51经排水管232流出。聚水室中的水51流过排水管232的过程中驱动充气叶轮233转动,充气叶轮233驱动第一气泵4给浮囊充气。随着波浪的变化,进入聚水室23中的水量会改变而导致聚水室中的水51的高度变化,聚水室中的水51的高度变化使浮子24的高度变化,浮子24高度的变化使消浪墙21转动,消浪墙21转动的结果为使得消浪墙21上端的高度变化、从而自动调节进入聚水室23中的水量和改变消浪墙21的消浪效果。
波浪沿着消浪墙21上升时推动阻浪条211上升、阻浪条211带动第一齿条212上升、第一齿条212驱动第一齿轮214转动、第一齿轮214通过第一单向轴承217带动第一驱动轴218转动、第一驱动轴218通过动力耦合机构3驱动第一气泵4给浮囊充气。第一齿条212上升的过程中还使蓄能弹簧213伸长而储能、蓄能弹簧213伸长时使第二齿条215上升、第二齿条215驱动第二齿轮216转动、在第二单向轴承219的作用下此时第二驱动轴210不转动。
波浪消退即波谷时,残留在消浪墙21上的水的重力、阻浪条211的重力和第一齿条212的重力使第一齿条212下降,第一齿条212驱动第一齿轮214转动、此时在第一单向轴承217的作用下、第一驱动轴218不转动。与此同时,残留在消浪墙21上的水的重力、阻浪条211的重力、第一齿条211的重力、蓄能弹簧213的弹力和第二齿条215的重力一起使第二齿条215下降,第二齿条215驱动第二齿轮216转动、在第二单向轴承219的作用下、第二驱动轴210随同第二齿轮216一起转动、第二驱动轴210通过动力耦合机构3驱动第一气泵4给浮囊充气。

Claims (10)

1.一种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包括平台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甲板还连接有若干沿平台甲板周向分布的平衡翼,所述平衡翼设有浮囊、浮台、第二气泵、位于浮台内的气室和位于气室内的活塞,所述气室的下端设有波浪进口,所述气室的上端设有进出气口,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进出气口和波浪进口之间,所述进出气口设有驱动所述第二气泵的空气叶轮机,所述波浪进口水平方向的两侧上设有波浪收集板,波浪收集板之间形成 “V”形聚浪槽,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浮囊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内设有气流旋转引导器,所述气流旋转引导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气室位于气流旋转引导器上下两侧部分的斜孔,所述气流旋转引导器密封固接在所述气室内,所述气流旋转引导器位于所述活塞和进出气口之间,所述进出气口的内端设有圆锥形修正腔,所述进出气口和所述修正腔同轴线,所述修正腔的小端同所述进出气口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和波浪流向传感器,所述浮台设有转动段,所述波浪进口和波浪收集板设置于所述转动段,所述波浪进口换位电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浪流向传感器的输入去通过所述波浪进口换位电机使转动段转动到所述波浪进口迎向波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充气机构,所述水流充气机构包括径流叶轮、挡水块、挡水块换位电机、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和水流流向传感器,所述径流叶轮包括竖置的叶轮转轴和若干设置于叶轮转轴的叶轮叶片,所述叶轮叶片为平板结构,所述叶轮叶片所在的平面和所述叶轮转轴平行,所述挡水块换位电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流流向传感器的输入去通过所述挡水块换位电机使挡水块转动到阻挡在径流叶轮的迎水侧而使水流能够对径流叶轮产生不平衡扭矩,所述叶轮转轴和所述第二气泵的驱动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内设有朝向波浪进口的弧形波浪引导面,所述弧形波浪引导面末端的切线平行于所述活塞的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平台甲板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有位于所述平台甲板边缘的挡水墙、位于挡水墙远离平台甲板的倾斜设置的消浪墙、第一气泵、驱动第一气泵的第一驱动轴、连接在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和啮合在第一齿轮上的第一齿条,所述消浪墙的远离平台甲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阻浪条,所述阻浪条同所述第一齿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条沿消浪墙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用于当所述第一齿条上升时使所述第一驱动轴随同所述第一齿轮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浮囊对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齿条连接于所述消浪墙的蓄能弹簧、固接在蓄能弹簧上的第二齿条、啮合在第二齿条上的第二齿轮和连接在第二齿轮上的驱动所述第一气泵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齿条沿消浪墙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驱动轴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用于当所述第二齿条下降时使所述第二驱动轴随同所述第二齿轮一起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墙和挡水墙之间设有聚水室,所述聚水室设有进水口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气泵的发电叶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动力耦合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和所述发电叶轮都通过所述动力耦合机构同所述第一气泵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倾覆的海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耦合机构包括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气泵连接在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架上,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架、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发电叶轮三者中的一者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齿圈和第一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发电叶轮三者中的另二者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齿圈和第二行星轮系的太阳轮架上。
CN201310544181.XA 2013-11-07 2013-11-07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Active CN103569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4181.XA CN103569328B (zh) 2013-11-07 2013-11-07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4181.XA CN103569328B (zh) 2013-11-07 2013-11-07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328A true CN103569328A (zh) 2014-02-12
CN103569328B CN103569328B (zh) 2016-02-03

Family

ID=50042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4181.XA Active CN103569328B (zh) 2013-11-07 2013-11-07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932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1107A (zh) * 2014-11-14 2015-02-18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用投料平衡设备
CN107521631A (zh) * 2016-06-22 2017-12-29 哈尔滨歌瑞得莱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四旋浆双驱动絮流水面供给作业装置
CN107829861A (zh) * 2017-09-26 2018-03-23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梨形线翼型叶片的冲击式水轮机
CN112977747A (zh) * 2021-03-23 2021-06-18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半潜式海洋平台防倾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2739A (en) * 1974-04-18 1975-12-02 Ivan Andreevich Babintsev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sea wave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JPS62231886A (ja) * 1986-04-01 1987-10-12 Hitachi Zosen Corp 海洋構造物の転倒防止装置
CN202040026U (zh) * 2011-04-19 2011-11-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海上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02632973A (zh) * 2011-03-25 2012-08-15 周承岗 浮力装置单元
CN103112557A (zh) * 2013-03-10 2013-05-22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防倾覆船
CN203222098U (zh) * 2013-02-26 2013-10-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平台
CN103573541A (zh) * 2013-11-07 2014-02-12 浙江海洋学院 可发电的海洋平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2739A (en) * 1974-04-18 1975-12-02 Ivan Andreevich Babintsev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sea wave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JPS62231886A (ja) * 1986-04-01 1987-10-12 Hitachi Zosen Corp 海洋構造物の転倒防止装置
CN102632973A (zh) * 2011-03-25 2012-08-15 周承岗 浮力装置单元
CN202040026U (zh) * 2011-04-19 2011-11-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海上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3222098U (zh) * 2013-02-26 2013-10-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平台
CN103112557A (zh) * 2013-03-10 2013-05-22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防倾覆船
CN103573541A (zh) * 2013-11-07 2014-02-12 浙江海洋学院 可发电的海洋平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1107A (zh) * 2014-11-14 2015-02-18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用投料平衡设备
CN104351107B (zh) * 2014-11-14 2016-08-3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用投料平衡设备
CN107521631A (zh) * 2016-06-22 2017-12-29 哈尔滨歌瑞得莱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四旋浆双驱动絮流水面供给作业装置
CN107829861A (zh) * 2017-09-26 2018-03-23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梨形线翼型叶片的冲击式水轮机
CN107829861B (zh) * 2017-09-26 2019-10-01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梨形线翼型叶片的冲击式水轮机
CN112977747A (zh) * 2021-03-23 2021-06-18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半潜式海洋平台防倾覆装置
CN112977747B (zh) * 2021-03-23 2022-03-01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半潜式海洋平台防倾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328B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3541B (zh) 可发电的海洋平台
CN103569328B (zh) 抗倾覆的海洋平台
CN102084123B (zh) 具有混合器和喷射器的水力涡轮机
KR20080018184A (ko) 좌우대칭형 에어포일을 구비한 워터 터어빈
CN202220709U (zh) 用于海水养殖池的水利发电装置
TW201040400A (en) Fluid flow energy harvester
CN101046184A (zh) 水轮
CN107237718A (zh) 一种吸收潮汐能的多级叶轮转动装置
CN103452741B (zh) 离岸式水力发电平台
CN107833502A (zh) 一种海洋洋流模拟实验装置
CN203362386U (zh) 一种可发电的浮式防护堤装置
CN202991336U (zh) 一种自调节水轮机装置
CN103133214B (zh) 洋流发电用涡轮动力装置
CN111712629A (zh) 一种提高低流速的动力装置
CN115849499B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用油水多级分离设备
CN206816431U (zh) 一种水力发电船
CN204283717U (zh) 一种平板转叶水力发电装置
CN203625863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拦截系统
CN202991321U (zh) 一种抗倾覆水轮机装置
JP5371081B2 (ja) 水車および該水車を使用する波エネルギー利用装置
CN205989797U (zh) 船体开孔的导流减阻装置
CN101705903B (zh)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CN203146221U (zh) 一种半潜式洋流发电系统
US20170058859A1 (en) Floating power plant with paddle whee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CN107100780A (zh) 模块化水力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Assignee: Pacific Ocean Engineering (Zhoushan) Co., Ltd.

Assignor: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633000001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ti-overturning ocean platfo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30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