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6058A - 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66058A CN103566058A CN201310498969.1A CN201310498969A CN103566058A CN 103566058 A CN103566058 A CN 103566058A CN 201310498969 A CN201310498969 A CN 201310498969A CN 103566058 A CN103566058 A CN 1035660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ine
- composition
- herba
- group
- folium isatid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青药对组合药物,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的提取物;本发明提供的青蒿的大青叶的药对组合药物,对于治疗肝癌具有良好的活性,更重的是两种药材共同提取的产生的药对作用,是采用两种药材混合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的产物的活性明显由于两种药材分别提取得到的提取物的组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药物,更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本品苦寒清热,咸以人血,能清解血分热毒实火,尤其善于凉血消斑。适用于热人营血、气血两燔、温毒发斑及咽肿口疮等证,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但大青叶中成分复杂,究竟哪类成分是大青叶清热解毒的主要药效成分。靛玉红、靛蓝历来被当作其主要的药效成分,然而许多学者对此争议,这也与许多药理实验的结果相违背,现有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靛玉红、靛蓝没有抗内毒素的作用,没有解热的功效。清气凉营注射液的薄层色谱图中检不出靛玉红,靛蓝类成分,此类成分不宜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成分。以水杨酸为代表的有机酸临床常用于抗炎解热,大青叶中富含有机酸,且实验表明大青叶中水杨酸、苯甲酸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提示有机酸类成分可能是大青叶类药材清热解毒的主要药效成分;据报道,靛玉红及其衍生物对胃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
中药青蒿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蒿、黄花蒿,其主要功效为清虚热、解暑、截疟。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夜热早凉,疟疾寒热等疾病;据报道,青蒿中倍半萜成分不仅具有抗疟疾的作用还具有抗癌的作用。孙玮辰等报道了青蒿(黄花蒿)药材中4种青蒿酸及青蒿B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另据报道,青蒿琥珀酸对55种癌细胞的抗癌活性时发现,青蒿琥珀酯对白血病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抗癌活性最强,对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肾癌细胞等有中度活性。
发明内容
研究发现,青蒿大青叶均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另外,青蒿中的青蒿琥珀酸等对于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青药对组合药物,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的提取物。
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采用乙醇为溶媒的提取物。
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采用乙醇为溶媒回流提取的提取物。
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的重量比为1-10:1-10。
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的重量比为1:1。
所述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青蒿和大青叶药材,粉碎混合,用药材重量5-10倍的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制成浸膏,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
上述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在制备解热镇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青蒿的大青叶的药对组合药物,对于治疗肝癌具有良好的活性,更重的是两种药材共同提取的产生的药对作用,是采用两种药材混合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的产物的活性明显由于两种药材分别提取得到的提取物的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大青叶有机酸的制备方法
取大青叶药材2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大青叶提取物;
取青蒿药材2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青蒿提取物。
取青蒿药材300g,大青叶药材3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Ⅰ;
取青蒿药材300g,大青叶药材5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Ⅱ;
取青蒿药材300g,大青叶药材1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Ⅲ;
取青蒿药材200g,大青叶药材2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Ⅳ;
取青蒿药材100g,大青叶药材3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Ⅳ;
取青蒿药材50g,大青叶药材3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Ⅳ;
取青蒿药材30g,大青叶药材300g,粉碎成粗粉,以药材重量5倍的70%乙醇(pH2)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以蒸馏水制成相当于原生药1.0g·mL-1的水溶液,制备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实验组Ⅶ;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青蒿提取物和大青叶提取物青蒿提取物按重量比3:1混合得到混合实验组A;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青蒿提取物和大青叶提取物青蒿提取物按重量比1:3混合得到混合实验组B。
实施例3双青组合药物在治疗癌症的活性考察
选取已接种H22肝癌腹水瘤12d,肿瘤生长良好的荷瘤小鼠,颈椎脱臼处死,超净工作台上腹部皮肤消毒,抽取乳白色腹水于已消毒的小烧杯内,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50×109/L的肝癌细胞混悬液;选取KM小鼠,SPF级,雌性,体重l8-22g。
在无菌条件下于小鼠右腋窝皮下接种肝癌细胞悬液0.2mL(约10×106个细胞)。将造模成功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1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5-FU(5-氟尿嘧啶)组[15mg/(kg·d)],各给药组为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到的提取物;双青组合药物中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实验组Ⅲ、实验组Ⅳ、实验组Ⅴ、实验组Ⅵ、混合提取物组A和混合提取物组B的给药量为每千克实验动物体重给药相当于生药5g的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组和大青叶提取物组的给药量为每千克实验动物体重给药相当于生药5g的提取物;各给药组分别ig给药,5-FU组每天肌肉注射给药。肿瘤接种24h后连续给药8d。末次给药24h后,称取小鼠体质量,随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瘤块、脾脏和胸腺,称取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青蒿醇提物对H22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双青组合药物中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实验组Ⅲ、实验组Ⅳ、实验组Ⅴ、实验组Ⅵ和实验组Ⅶ混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但是合提取物组A、混合提取物组B、青蒿提取物组和大青叶提取物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不明显。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Ⅰ、Ⅱ、Ⅲ的抑癌率均高于73%,5-FU组对小鼠H22肝癌的抑瘤率约75%。以上各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两组药材混合制成的混合实验组A、B的治的抑癌率分别为59.6%和31.1%,说明只有将两种药材混合提取,才能使之发生必要药对化学反应,提高组合药物的治疗效果。实验期间,各给药组的小鼠体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5-FU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缓慢;5-FU组小鼠胸腺重量有所减轻(P<0.01),说明5-FU可使小鼠的胸腺受到抑制。青蒿醇提取物组对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无显著影响,提示对小鼠脾脏、胸腺等机体免疫器官无毒害作用。
实施例
选取SD大鼠70只,置于实验室[室温为(22±1)℃]适应3d。每天适应性测体温,连测2d,选出体温为基础体温[(37.5±0.5)℃]的大鼠,于给药前再次测量大鼠体温,每隔2h测定1次,选取温差不超过0.3℃的大鼠13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13组,即生理盐水组、低各给药组为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到的提取物;双青组合药物中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实验组Ⅲ、实验组Ⅳ、实验组Ⅴ、实验组Ⅵ、实验组Ⅶ、混合提取物组A和混合提取物组B的给药量为每千克实验动物体重给药相当于生药5g的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组和大青叶提取物组的给药量为每千克实验动物体重给药相当于生药5g的提取物;各给药组分别ig给药,5-FU组每天肌肉注射给药。肿瘤接种24h后连续给药8d。末次给药24h后,称取小鼠体质量,阿司匹林(按体重0.2g/kg)组,灌胃给药后立即给大鼠皮下注射20%鲜酵母悬浮液按体重10mL/kg。1h后重复给药,药量同前。测定第2次给药后1,2小时的体温,并计算体温升高的差值(给药后的体温-基础体温)。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结果见表2所示)。
表2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O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P<O.05。
由表2可见:双青药对组合药物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实验组Ⅲ、实验组Ⅳ、实验组Ⅴ、实验组Ⅵ及阿司匹林组于给药后的1,2小时均能够降低致热大鼠的体温,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实验组Ⅶ和实验组Ⅶ和实验组Ⅳ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Ⅱ、实验组Ⅲ、实验组Ⅳ和实验组Ⅴ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Ⅵ、实验组Ⅶ混合实验组A混合实验组B青蒿提取物组和大青叶提取物组低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显著差异(P<0.05)。
选取昆明种小鼠13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13组,在(55.0±0.5)℃的热板上测定小鼠的基础痛阈,选取基础痛阈在5~30S的小鼠用于试验。取预选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5组,各组测痛阈2次,取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分组及给药同上,记录给药后60,120,180分钟的痛阈。
表3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对小鼠热板所致痛阈的影响
组别 | 剂量(g·kg-1) | 基础痛阈/s | 60min痛阈/s | 120min痛阈/s | 180min痛阈/s |
模型对照组 | - | 17.9±3.9 | 12.7△±4.7 | 19.8△±3.5 | 18.5△±4.9 |
阿司匹林组 | 0.2 | 17.8±3.8 | 20.8**±5.2 | 26.8**±5.7 | 21.2*±4.6 |
实验组Ⅰ | 7 | 18.1±4.3 | 19.1**△±4.8 | 19.7△±4.7 | 18.4△±4.5 |
实验组Ⅱ | 7 | 17.9±3.9 | 21.9**±3.4 | 20.3*±4.4 | 19.3△±3.5 |
实验组Ⅲ | 7 | 18.1±4.1 | 26.0**±4.3 | 25.1**±5.6 | 22.1*±4.6 |
实验组Ⅳ | 7 | 18.0±3.9 | 23.2**±3.9 | 22.6*△±4.9 | 23.2*±3.5 |
实验组Ⅴ | 7 | 17.9±4.2 | 21.7**±5.2 | 22.7*±4.5 | 21.7*±4.8 |
实验组Ⅵ | 7 | 18.0±3.8 | 22.0**±5.5 | 21.9*△±4.5 | 22.0*±4.6 |
实验组Ⅶ | 7 | 17.8±4.2 | 21.0**±4.2 | 22.0*△±5.6 | 21.0*±3.9 |
混合实验组A | 7 | 18.2±3.8 | 22.0**±3.5 | 22.0*△±4.7 | 20.0±3.3 |
混合实验组B | 7 | 18.1±3.9 | 20.8**±3.6 | 19.8△±4.7 | 20.8±3.7 |
青蒿提取物组 | 8 | 17.9±4.2 | 21.4**±4.5 | 20.4△±4.4 | 21.4*±4.1 |
大青叶提取物组 | 8 | 18.3±4.4 | 19.9△±4.7 | 18.9△±4.7 | 18.3△±4.2 |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O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P<O.05。
由表3可见:在60分钟时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及青蒿与大青叶提取万元物各组及阿司匹林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180分钟时阿司匹林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中的实验组Ⅳ、Ⅴ、Ⅵ、Ⅶ和青蒿提取物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Ⅲ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试验对双青药对组合药物的解热、镇痛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双青药对组合药物能够显著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及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提示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具有较好解热、镇痛作用。双青药对组合药物由青蒿和大青叶两味中药组成,均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其上述药理作用可能是这些药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Claims (8)
1.一种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的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采用乙醇为溶媒的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采用乙醇为溶媒回流提取的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的重量比为1-1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的重量比为1:1。
6.一种双青药对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青蒿和大青叶药材,粉碎混合,用药材重量5-10倍的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制成浸膏,得到双青药对组合药物。
7.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青药对组合药物在制备解热镇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8969.1A CN103566058B (zh) | 2013-10-22 | 2013-10-22 | 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8969.1A CN103566058B (zh) | 2013-10-22 | 2013-10-22 | 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6058A true CN103566058A (zh) | 2014-02-12 |
CN103566058B CN103566058B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003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98969.1A Active CN103566058B (zh) | 2013-10-22 | 2013-10-22 | 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6605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2767A (zh) * | 2017-11-26 | 2018-05-18 | 杨韶彰 | 治疗预防肝癌的中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0098A (zh) * | 2002-05-20 | 2002-11-20 | 张勇飞 | 一种抗感染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899543A (zh) * | 2006-07-10 | 2007-01-24 | 左耀武 |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670071A (zh) * | 2009-09-25 | 2010-03-17 | 卢速江 | 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349991A (zh) * | 2011-05-29 | 2012-02-15 | 王红芳 | 一种杀病毒防流感的组合物及该组合物所制成的防感冒贴 |
CN102772745A (zh) * | 2012-08-21 | 2012-11-14 | 卢速江 |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10-22 CN CN201310498969.1A patent/CN1035660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0098A (zh) * | 2002-05-20 | 2002-11-20 | 张勇飞 | 一种抗感染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899543A (zh) * | 2006-07-10 | 2007-01-24 | 左耀武 |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670071A (zh) * | 2009-09-25 | 2010-03-17 | 卢速江 | 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349991A (zh) * | 2011-05-29 | 2012-02-15 | 王红芳 | 一种杀病毒防流感的组合物及该组合物所制成的防感冒贴 |
CN102772745A (zh) * | 2012-08-21 | 2012-11-14 | 卢速江 |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盛展能: "《抗癌治验本草》", 31 December 1994, article "大青叶"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2767A (zh) * | 2017-11-26 | 2018-05-18 | 杨韶彰 | 治疗预防肝癌的中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6058B (zh) | 2017-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91265A (zh) |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1193A (zh) |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1201A (zh) |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02869A (zh) |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66058B (zh) | 一种双青组合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3385830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8721532B (zh) | 用于辅助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251706A (zh) | 中药组合物 | |
CN103182006A (zh) |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09626A (zh) |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263475A (zh) | 中药组合物 | |
CN103393765A (zh) | 天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30753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56754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 | |
CN103263474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30427A (zh) | 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23011A (zh) | 中药提取物 | |
CN103393766A (zh) | 天然药物组合物 | |
CN103316153A (zh) | 天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63463A (zh) | 中药组合物 | |
CN103263472A (zh) | 中药提取物 | |
CN103272158B (zh) |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4014A (zh) | 天然药物组合物 | |
CN103223042A (zh) | 中药组合物 | |
CN103330752A (zh) | 一种天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