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3454A - 通过多模式接入点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 Google Patents

通过多模式接入点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454A
CN103563454A CN201280026177.8A CN201280026177A CN103563454A CN 103563454 A CN103563454 A CN 103563454A CN 201280026177 A CN201280026177 A CN 201280026177A CN 103563454 A CN103563454 A CN 103563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access
wireless access
access technology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6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3454B (zh
Inventor
S·达斯
P·丁娜功西素帕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63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3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4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2Access security using revocation of auth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多模式接入点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Wi-Fi和蜂窝),并为各个接入终端分配对于这些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为了向其是与该接入点相关联的组的成员的接入终端提供改善的服务,该接入点可以给予成员接入终端与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的优先接入。例如,接入点可以给予成员接入终端对于一种无线接入技术的专用接入,而给予非成员接入终端对于另一种(例如,共享)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再举例而言,接入点可以在至少一种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上为成员接入终端提供更高等级的服务,而在所述至少一种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上为非接入终端提供较低等级的服务。

Description

通过多模式接入点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享受2011年5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490,714、所分配的代理人案卷号为111682P1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利益和优先权,故这份临时申请的发明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而非排他性地,本申请涉及通过多模式接入点来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背景技术
运营商已在已定义的地理区域上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以便向该地理区域中的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等)。在典型的实现中,宏接入点(其还称为节点B、eNodeB等等,这些中的每一个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相对应)在网络中分布,以便为在该运营商的网络所服务的地理区域之内操作的接入终端(其还称为用户设备(UE)等,其示例包括蜂窝电话、平板电脑、娱乐设备、计算设备等等)提供无线连接。
对宏网络部署进行认真地规划、设计和实现,以便在该地理区域上提供良好覆盖。但是,即使进行这种认真规划,该部署也不能完全地适应室内的和潜在的其它环境中的诸如路径损耗、衰落、多径、遮蔽等等之类的信道特性。因此,宏小区用户可能面临室内和其它位置的覆盖问题(例如,呼叫断线和质量下降),其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
为了补充常规网络接入点(例如,宏小区)和提供信道增强的性能,可以部署低功率接入点,以便在相对较小的覆盖区域上为接入终端提供覆盖。例如,安装在用户家中或者娱乐环境(例如,商业建筑物)中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为支持蜂窝无线通信(例如,CDMA、WCDMA、UMTS、LTE等等)的接入终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服务。
在各种实现中,低功率接入点可以称为,例如,毫微微小区、毫微微接入点、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接入点基站、微微小区等等。在一些实现中,这种低功率接入点通过数字用户线(DSL)、电缆互联网接入、T1/T3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连接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此外,低功率接入点可以提供典型的接入点功能,例如,基站收发信台(BTS)技术、无线网络控制器和网关支持节点服务。
一些类型的接入点支持多种操作模式。例如,多模式接入点可以提供无线广域网(WWAN)服务(例如,蜂窝服务)和至少一种其它类型的无线服务(例如,Wi-Fi)。因此,这种多模式接入点可以为不同的接入终端和/或多模式接入终端提供不同的无线服务。
在现实中,多模式系统的配置可能存在问题。例如,用户可能必须独立地为不同的接入模式(技术)配置策略。此外,用户通常需要手工地执行配置。此外,由于独立地配置和操作不同的接入点,因此这可能导致次优的网络操作和用户体验。因此,需要用于配置多模式系统的更有效技术。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方面的概括。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提供了该概括部分,但该概括部分并没有全面地定义本发明的广度。为了方便起见,本申请使用术语一些方面来指代本发明的单一方面或多个方面。
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涉及为支持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集成无线系统提供协作式接入控制。例如,当用户(例如,与用户相关联的接入终端)通过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起接入时,无线系统可以自动地分配针对用户和该无线系统共同支持的所有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在典型的实现中,这种集成无线系统包括支持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蜂窝和Wi-Fi)的多模式接入点。例如,可以根据本申请内容,为包括共处的毫微微小区和Wi-Fi组件的多模式接入点提供协作式接入控制。在各个实施例中,多模式接入点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组件,可以在物理上集成(例如,在相同物理壳体中部署的WWAN接入点和Wi-Fi基站),也可以不在物理上集成(例如,在不同的物理壳体中部署的WWAN接入点和Wi-Fi基站,并使用某种形式的设备间通信)。
在一些方面,以向不同类别的用户(例如,成员用户相对非成员用户)提供不同类别的服务的方式,分配针对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用此方式,例如,该系统可以确保优先的用户通过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接收期望级别的服务,同时使该系统能支持低优先级用户,只要有空闲资源可用于这些用户。在一些方面,使用如本申请所教示的接入方案,还可以改善接入终端在不同的无线接入模式之间的转换,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和提高服务连续性。此外,如本申请所教示的接入方案可以为多模式接入点和它们服务的接入终端提供更简单的配置过程。
为了有助于实现这种接入控制方案,接入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例如,通过广播消息)将该集成无线系统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告之于众。此外,如果某个特定的无线接入技术当前过载,则也可以将该事实告之于众。用此方式,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终端,可以更有效地判断是否通过接入点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尝试接入。例如,接入点可以对过载的任何RAT上的非成员的服务进行遏制。因此,如果Wi-Fi指示为(例如,通过WWAN信令)过载的,则非成员接入终端可以甚至不尝试通过该接入点来接入Wi-Fi,这是由于其知道在该情况下,将遏制针对非成员的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时间对系统中的(例如,基于成员和非成员的数量的)业务容量和需求进行监测。用此方式,可以动态地重新分配服务的类别,以确保满足指定的准则(例如,成员服务门限)。
在了解了上面内容之后,在一些方面,对支持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多模式接入点的接入进行控制涉及:确定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在与该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作为确定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以及附图中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示例方面,其中:
图1是一种通信系统的示例的一些方面的简化框图,其中在该系统中,多模式接入点为接入终端提供服务;
图2是用于提供针对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协作式接入,而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一些方面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提供针对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协作式接入,而执行的操作的另一个示例的一些方面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重新分配针对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而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一些方面的流程图;
图5是可以在通信装置中使用的组件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6是可以在多模式接入点中使用的组件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7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8是包括毫微微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9是描绘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的简化图;
图10是通信组件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11是配置为支持如本申请所述的多模式通信的装置的一些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根据一般惯例,附图中说明的各种特征没有按比例进行描绘。因此,为了清楚起见,各种特征的尺寸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另外,为了清楚起见,一些附图可以简化。从而,附图可能没有描述出给定装置(例如,设备)或方法的所有组件。最后,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的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实现,本申请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二者仅仅是说明性的。根据本申请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公开的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来实现,并且可以用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的两个或更多。例如,使用本申请阐述的任意数量的方面可以实现装置或可以实现方法。此外,使用其它结构、功能、或者除本申请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的结构和功能或不同于本申请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实现此种装置或实现此方法。此外,一个方面可以包括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元素。
图1描绘了示例通信系统100(例如,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些节点。为了说明目的,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接入点和网络实体彼此进行通信的背景下,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内容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或者使用其它术语引用的其它类似装置。例如,在各种实现中,接入点可以指代或实现为基站、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B)、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宏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等,而接入终端可以指代或实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等等。
系统100中的接入点为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2、104和106)提供对于一种或多种服务(例如,网络连接)的接入,其中这些无线终端可以安装在系统100的覆盖区域中或者在系统100的覆盖区域中漫游。例如,在各个时间点,接入终端102可以连接到接入点108、接入点110、接入点112或者系统100中的某个接入点(没有示出)。同样,在各个时间点,接入终端104和/或接入终端106可以连接到一个这些接入点。
系统100中的接入点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接入点110和112可以支持不同的RAT。相比而言,接入点108可以支持接入点110所支持的RAT和接入点112所支持的RAT。
如通过线134和136的简化方式所示,这些接入点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各种通信链路与包括彼此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为方便起见,其用网络实体114来表示)进行通信,以有助于实现广域网(WAN)连接。一般情况下,这种WAN链路称为回程链路,或者简单地称为回程。
例如,这些网络实体可以采用诸如一个或多个无线和/或核心网实体之类的各种形式。因此,在各种实现中,这些网络实体可以表示诸如下面中的至少一项之类的功能:网络管理(例如,通过操作、维护、管理和设定实体)、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移动管理、网关功能、互操作功能、无线资源管理或某种其它适当的网络功能。此外,这些网络实体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共处和/或这些网络实体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分布在整个网络中。给定的网络实体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技术来与其它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RAT内和/或RAT间)。此外,这些网络实体可以包括部分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网络。
系统100中的一些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08)可以包括低功率接入点。低功率接入点具有与给定覆盖区域中的任何宏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更低(例如,小一个幅度数量级)的最大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毫微微小区之类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具有20dBm或者更低的最大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微微小区之类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具有24dBm或者更低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而言,宏小区可以具有43dBm的最大发射功率。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或其它类型的低功率接入点可以具有更高或者更低的最大发射功率。为了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讨论中,低功率接入点可以称为毫微微小区或者毫微微接入点。因此,应当理解的是,通常,本申请与毫微微小区或者毫微微接入点有关的任何讨论,可以等同地适用于低功率接入点或者其它类型的接入点。
如上所述,接入点108支持多模式通信。为此,接入点108包括支持不同的无线接入模式的一些无线接入组件,其中这些不同的无线接入模式使用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RAT)。具体而言,无线接入组件116支持第一类型的RAT(例如,WWAN技术),无线接入组件118支持第二类型的RAT(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其它无线接入组件(通过无线接入组件120表示)支持多达“N”种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Wi-Fi技术是WLAN技术的典型示例。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Wi-Fi技术指代基于一种或多种IEEE802.11规范的技术。此外,术语WWAN技术指代在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几个方形城市街区或者更多)上提供服务的技术。蜂窝2G/3G/4G技术(例如,基于UMTS、LTE、cdma2000、GSM等等)是WWAN技术的典型示例。
系统100中的接入终端配置为通过这些RAT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通信。这里,一些接入终端可以支持单一模式的通信(例如,仅仅WWAN),而其它接入终端支持多模式通信。例如,接入终端102包括一些支持不同的无线接入模式的无线接入组件,其中这些不同的无线接入模式使用不同的RAT。在该示例中,无线接入组件122支持第一类型的RAT(例如,WWAN技术),并且无线接入组件124支持第二类型的RAT(例如,Wi-Fi技术)。此外,接入终端102还包括接入控制组件126,后者基于指定的标准或者指定的准则,选择这些无线接入技术中的一种与接入点进行通信。例如,如上面所讨论的,只要检测到Wi-Fi服务,就可以选择Wi-Fi。
根据本申请内容,接入点108包括接入控制组件128,后者提供针对不同的RAT的协作式接入控制。例如,接入控制组件128可以确定允许哪些接入终端接入给定的RAT,和/或确定要在给定的RAT上向给定的接入终端提供的服务的类型。
在一些方面,接入到给定的RAT是基于请求接入的接入终端是否是与支持该RAT的接入点相关联的组的成员。例如,一个接入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闭合用户组(CSG)相关联。此外,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可以与给定的CSG相关联(例如,指定为给定CSG的成员)。
因此,在一些方面,成员组(例如,CSG)定义了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或小区)的指定集处具有某种接入许可的用户接入终端的有限集。为了支持这种接入,接入点108维持或者存取标识成员接入终端(例如,其是与接入点108相关联的CSG的成员的接入终端)的接入控制列表132。此外,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102维持用于标识接入终端102的成员组和/或特定成员接入点的接入控制列表(例如,所谓的白名单)。
为此,接入点可以配置为支持不同类型的接入模式。例如,在开放接入模式中,接入点可以允许任何接入终端通过该接入点来获得任何类型的服务。相比而言,在受限(或闭合)接入模式中,接入点可能只允许被授权的接入终端通过该接入点获得服务。例如,接入点可以只允许属于某个用户组(例如,相关联的CSG)的接入终端(例如,所谓的家庭接入终端)通过该接入点获得服务。
此外,在混合接入模式中,可能只允许外来接入终端(例如,非家庭接入终端、非CSG接入终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该接入点来获得接入。例如,仅当毫微微小区当前不对家庭接入终端进行服务时,才可以允许不属于该毫微微小区的CSG的宏接入终端接入该毫微微小区。再举一个例子,与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以混合接入模式操作的小区(例如,3GPP混合小区)可以向成员接入终端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同样,为了将非CSG建立的通信对于CSG成员的影响减到最小,无线网络可以使针对非CSG成员建立的分组交换通信的数据速率降低。
根据本申请内容,在多模式无线系统中,有利地使用协作式接入控制来增强非成员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4)的用户体验,而不会损害成员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06)的用户体验。在一些实现中,使用替代的RAT来提高针对非成员的服务。这里,如果对于成员服务不需要该替代的RAT,则可以将该替代的RAT分配给非成员。举一个特定的例子,可以通过使用Wi-Fi(例如,带外)链路来补充非成员接入终端,来实现集成了WWAN和Wi-Fi接入模式的协作式接入控制方案,以改善对于这些非成员的QoS。
在一些实现中,协作式接入控制涉及对不同的RAT的接入进行控制,使得根据所定义的优先级,成员和非成员的QoS得到满足。例如,与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可以在给定的RAT上向成员接入终端分配更高的QoS(例如,更高的数据速率、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延迟等等)。
下面是可以在提供Wi-Fi服务和提供3G和/或4G蜂窝服务(下文称为3G/4G)的系统中使用的接入策略的一些示例。在第一策略中,只向成员接入终端分配3G/4G上的接入,并且只向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Wi-Fi上的接入。例如,可以为成员接入终端保留3G/4G上的分组交换通信。在第二策略中,向成员接入终端分配3G/4G以及Wi-Fi上的接入,而只向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Wi-Fi上的接入。在第三策略中,向成员接入终端分配3G/4G以及Wi-Fi上的接入,而向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只具有降低的数据速率的3G/4G上的接入。在第四策略中,向成员接入终端分配3G/4G上的接入,以及具有更高优先级的Wi-Fi的接入,而向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具有降低的数据速率的3G/4G上的接入以及具有降低的优先级的Wi-Fi上的接入。
在一些方面,提供RAT接入的方式可以是基于与RAT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回程相关联的业务状况。为此,业务状况组件130可以确定和维持指示这些业务状况的信息。具体而言,业务状况组件13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例如,基于系统100的接入终端和/或接入点发送的信号)和/或基于回程通信(例如,通过回程链路134的通信)来获得业务信息。
下面是在不同的业务状况下,可以使用的不同策略的一些示例。在一种场景中,如果WWAN业务状况指示大量使用了WWAN链路,则可以使用第一策略来为成员提供最佳可能的WWAN服务。如果成员通常不使用双模式接入终端,则可以特别调用这种策略。相反,如果成员通常使用双模式接入终端,且WWAN业务状况指示大量使用了WWAN链路,则可以使用第二策略。在另一种场景中,如果Wi-Fi业务状况指示大量使用了Wi-Fi链路,则可以使用第三策略来为成员提供最佳可能的Wi-Fi服务。在又一种场景中,如果WWAN和Wi-Fi业务状况指示没有大量使用WWAN和Wi-Fi链路,则可以使用第四策略为成员提供最佳可能的服务,而仍然为非成员提供健壮服务。
关于回程业务状况,只要该系统的回程链路不是网络性能的瓶颈,就可以改善对于非成员的QoS。这里,应当理解的是,如果回程是瓶颈,则如果在Wi-Fi链路上针对非成员尝试改善的QoS,那么可能使针对成员的服务下降。因此,在一些方面,接入控制决策可以基于回程上的业务状况。
可以在静态基础上或者动态基础上,使用上面所描述的策略(或者根据本申请内容实现的任何其它策略)。举一个前者的示例,在部署之后,接入点可以配置为实施给定的策略。举一个后者的示例,根据业务状况的改变或者某种其它因素(或者一些因素),接入点可以切换到不同的策略。
应当理解的是,提供上面的示例只是用于说明目的,在根据本申请内容的其它实现中,也可以使用其它配置。例如,多模式接入点可以支持其它类型的RAT(例如,FlashLinQ、超宽带(UWB)、蓝牙等等)。多模式接入点可以管理针对两个以上RAT的接入。此外,可以根据本申请内容,在各种场景中,使用不同于本申请所描述的策略选择准则。多模式接入点可以管理针对两个以上类型的用户的接入。例如,可以给不同类别的成员定义与这些不同类别相关联的不同接入优先级。
多模式接入点可以在不同的实现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在一些实现中,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单一设备。例如,接入点108可以包括提供WWAN服务(例如,蜂窝服务)和至少一个其它类型的无线服务(例如,Wi-Fi服务)的毫微微小区。在其它实现中,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多个共处的设备,这些设备中的每一个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RAT。例如,一个设备可以提供WWAN服务,而至少一个其它设备提供至少一种其它类型的无线服务。应当理解的是,在与本申请内容相一致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服务组合和/或不同数量的设备。
在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期望不同的设备提供相当的(comparable)覆盖区域(例如,就这些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覆盖而言是重叠的)。用此方式,可以确保接入终端从一种RAT切换到另一种。为此,在一些实现中,共处的设备位于彼此的近似2米之内。
共处的设备可以通过点到点通信进行彼此间通信。例如,点到点通信可以包括进程间通信、局域网子网通信、或者本地总线(例如,USB)通信。
为了减少图1的复杂度,只针对接入终端102和接入点108示出了上面所描述的组件。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系统100中的其它实体(例如,接入终端104和106和/或接入点110和1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类似的组件。
现在结合图2-4的流程图,来更详细地描述可以根据本申请内容使用的示例操作。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将图2-4的操作(或者本申请讨论或教示的任何其它操作)描述成由特定的组件(例如,图1、图5、图6的组件等等)执行。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操作也可以由其它类型的组件执行,以及使用不同数量的组件来执行。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在给定的实现中,可以不使用本申请所描述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
首先参见图2,该流程图描绘了可以在基于本申请内容的实现中使用的操作的概括。具体而言,这些操作涉及:配置多模式接入点进行多模式操作,配置接入终端对该接入点进行接入,执行协作式多RAT接入控制。
如方框202所示,多模式接入点配置为向成员接入终端和非成员接入终端提供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一般情况下,在部署了该接入点之后,执行这些配置操作中的一些,而在后续的接入点操作期间(例如,当接入终端与该接入点通信时)执行其它配置操作。
在一些实现中,方框202的操作涉及将该接入点与一个成员组进行关联。例如,该接入点的用户可以在网络中注册该接入点,以将该接入点与一个或多个CSG相关联。一般情况下,这涉及与运营商网络的适当管理实体进行通信,以便使该接入点加入该CSG(例如,成为该CSG的一个成员)。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建立与一个组的成员关系,该接入点将维持接入控制列表。例如,在加入一个CSG之后,网络可以向该接入点发送当前CSG成员接入终端的列表。再举一个例子,当另外的成员接入终端与该接入点通信(例如,在该接入点中注册)时,该接入点可以随后了解关于这些接入终端。
此外,该接入点还可以随着时间了解成员接入终端和/或非成员接入终端的能力。例如,在某个时间点,多模式接入终端可以进入多模式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并且发起与该接入点的通信(例如,在蜂窝信道上)。在该时间,接入点和接入终端可以了解彼此的能力。因此,每一个设备检测到其它设备的多模式属性和其它属性。
此外,接入点可以随着时间了解到成员接入终端和/或非成员接入终端的各种关系。例如,接入点可以通过与接入终端上的应用进行交互,或者通过用某种其它方式来了解该信息(例如,基于随着时间获得的网络信息),了解到接入终端的IEEE802媒体访问控制(MAC)标识符(ID)和该接入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移动用户集成服务数字网络(MSISDN)、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或者电子序号(ESN)之间的关系。例如,当接入终端在接入点中注册时,接入点可以获得该接入终端的MAC ID,连同用于Wi-Fi接入模式的IP地址。因此,在一些方面,方框202的操作涉及对用于不同类型的RAT的配置信息进行关联(例如,匹配)。因此,可以使用单一操作(而不是单独的操作),来配置该接入点的多RAT组件(例如,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点)。
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支持Wi-Fi接入模式中的分层服务。例如,多模式接入点的Wi-Fi接入点组件可以将多个服务集标识符(SSID)告之于众,与其它SSID(例如,对于访客或者用户的孩子)相比,对一些SSID(例如,对于家庭用户或者拥有者)提供更佳的服务。可以不将针对接入控制列表中的成员所保留的SSID告之于众,或者该SSID可能需要鉴权(authentication)。例如,可以通过使用Wi-Fi保护接入(WPA)或者可扩展鉴权协议用户身份模块(EAP-SIM)来提供这种鉴权。相反,针对非成员接入的SSID可以是开放的。
一般情况下,期望给定的配置对于不同的接入模式(例如,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模式)工作一致。例如,可以配置MAC标识限制或策略,以便与毫微微小区ACL匹配。因此,对于Wi-Fi服务以给定方式受到限制的特定接入终端,可能对于蜂窝服务以类似方式受到限制。类似的限制或策略可以用于MAC地址过滤和毫微微小区ACL。也就是说,接入点的ACL还可以包括所列出的接入终端的MAC地址信息。因此,以与接入点基于接入终端提供的相应标识符(例如,IMSI等等),使用ACL来标识要对蜂窝接入进行限制的接入终端相似的方式,接入点可以基于接入终端所提供的MAC地址,使用ACL来标识要对Wi-Fi接入进行限制的接入终端(例如,当接入终端尝试在该接入点进行注册时)。再举一个例子,可以针对与毫微微小区ACL中的非成员相关联的任何MAC ID,对用户数据速率进行遏制。因此,可以用与针对Wi-Fi服务和蜂窝服务相一致的方式,对非成员进行遏制。
如方框204所示,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将其多模式能力告之于众。例如,接入点可以传送Wi-Fi细节,后者包括支持的版本(例如,802.11b、802.11g、802.11n等等)、操作的信道、以及MIMO支持,以实现更容易的Wi-Fi检测等等。
接入点可以通过该接入点所支持的RAT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消息进行广播,来将这些能力告之于众。在一些实现(例如,基于UMTS的系统)中,接入点在主信息块(MIB)中通过WWAN信令来将其能力告之于众。在一些实现中(例如,基于LTE的系统),接入点在用户信息块(SIB)中通过WWAN信令将其能力告之于众。
如方框206所示,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通过RAT来将过载状况告之于众(例如,通过生成RAT的过载指示符,其中将在该RAT和/或另一个RAT上发送)。例如,由于Wi-Fi操作在未经许可的无线频谱,因此Wi-Fi通信受到室内干扰源以及邻居干扰源的影响。但是,接入点可以感知与Wi-Fi有关的各种因素,其包括吞吐量、干扰、活跃设备的数量、回程使用等等。因此,根据本申请内容,如果接入点确定由于干扰和/或较大数量的设备在接入Wi-Fi,而使Wi-Fi接入模式发生拥塞(以及如果回程不是网络瓶颈),则接入点可以将Wi-Fi过载指示符告之于众(例如,通过WWAN广播消息)。在诸如此类的干扰时段期间,混合小区可以撤回对于非成员接入终端的另外的Wi-Fi QoS特权。相反,当过载状况不存在时,接入点可以停止将Wi-Fi过载指示符告之于众,并且开始向非成员接入终端设定另外的Wi-Fi QoS特权。
如方框208所示,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接入所述多模式接入点。一般情况下,在部署了该接入终端之后,执行这些配置操作中的一些,而在后续接入终端操作期间(例如,当该接入终端与接入点进行通信时),执行其它配置操作。为了实现本申请所讨论的配置操作,每一个接入终端实现适当的应用和功能,以便在该应用和接入点或者网络中的设定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例如,该应用可以判断该接入终端是否在与支持多RAT接入分配的多模式接入点或某种其它类型的接入点进行通信。例如,该应用可以基于如本申请所讨论的接入终端接收的广播消息、基于在该接入终端处对于来自多种RAT的信号的检测、或者基于某种其它信息,来做出该判断。如果指示了多模式接入点,则该应用可以与多模式接入点或者设定服务器进行协商,以调用多RAT接入分配。
在一些实现中,方框208的操作涉及:将接入终端与特定的成员组进行关联。例如,接入终端的用户可以在网络中注册该接入终端,以使该接入终端属于与该接入点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CSG。一般情况下,这涉及:与运营商网络的适当管理实体进行通信,以使该接入终端加入该CSG(例如,成为该CSG的成员)。
结合建立与一个组的成员关系,该接入终端可以维持可接入组的列表(例如,允许的CSG的白名单)。例如,在加入一个CSG之后,网络可以向该接入终端发送当前CSG成员接入点的列表。再举一个例子,当该接入终端与另外的成员接入点通信时(例如,在这些接入点中注册),该接入终端可以随后了解关于这些另外的成员接入点。
为了提供更精简(streamlined)的接入终端接入控制配置,将一个接入终端添加到接入控制列表(例如,毫微微小区接入控制列表)的动作可能导致:使用适当的信息对该接入终端进行自动配置,以便在给定的RAT上通信。例如,在将该接入终端添加到用于给定的毫微微小区的接入控制列表(ACL)之后,该接入终端可以自动地配置有Wi-Fi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安全密钥,其被用于通过该毫微微小区来接入Wi-Fi。
此外,接入终端还可以随着时间了解接入点的各种能力。如上所述,接入终端可以进入多模式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并且发起与该接入点的通信(例如,在蜂窝信道上),并且在该时间了解该接入点的能力。
例如,在确定接入点支持本地互联网协议接入(LIPA)之后,接入终端可以在连接到该接入点时配置为使用这种接入。传统接入终端(例如,手持装置)可以通过手工地配置接入点名称(APN),并且随后在适当的时候实现接入来支持LIPA。在另一种场景中,当用户在毫微微小区系统上连接时,应用可以支持LIPA。在该情况下,该应用可以检查该接入终端连接的接入点的小区标识符(小区ID),以判断该接入点是否是毫微微小区(例如,与给定的CSG相关联)。如果是,则该接入终端可以配置用于通过该毫微微小区进行LIPA。
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基于一种或多种因素,调整其发起接入的方式。例如,接入终端可以将其Wi-Fi收发机留在低功率模式(例如,关闭),直到该接入终端确定其处于Wi-Fi覆盖之内为止。
在实践中,Wi-Fi通信可以负面地影响接入终端电池消耗。相反,接入终端可以使Wi-Fi模式关闭,或者接入终端可以使用不太积极的Wi-Fi扫描来限制功耗。由于接入终端在从多模式接入点接收到能力广告之后,仍然能够判断其是否位于该接入点的Wi-Fi覆盖范围之内,因此可以使用这种技术。
如果需要高数据速率服务(例如,用户调用视频流应用),则接入终端可以激活Wi-Fi模式,并针对Wi-Fi服务进行积极扫描。接入终端可以通过Wi-Fi模式来积极发送探测请求,以便获知(figure out)该接入点是否响应以及Wi-F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是否足够。该特征可以帮助接入终端通过Wi-Fi快速地获得或者重新获得IP地址。
如方框210所示,在某个时间点,成员接入终端和非成员接入终端发起与该接入点的接入。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发起该接入。对于空闲切换(例如,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的重新选择),一旦接入终端进入该接入点的覆盖,就可以由该接入终端或者网络发起接入。或者,可以在进入(inbound)主动切换期间发起接入(例如,从宏小区到毫微微小区)。
如方框212所示,接入点执行协作式接入控制,以便控制成员接入终端和非成员接入终端对于不同的RAT的接入。例如,如本申请所讨论的,这些操作可以涉及:限制成员对于某些RAT的接入和/或向成员和非成员实施对于通过RAT提供的服务的不同限制。此外,如上面所讨论的,可以在接入终端或网络发起的接入期间或者在进入切换期间,实现这些操作。
如方框214所示,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随着时间调整接入控制方案。例如,接入点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接入控制策略,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在一些情况下,方框214的操作可以涉及:调整在给定RAT上针对给定类型的接入终端所提供的服务(例如,提升或降低QoS)。
现参见图3,该流程图描述了协作式接入方案的示例。为了说明目的,在多模式接入点支持两种RAT的背景下描述这些操作。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操作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多模式接入点。
如方框302所示,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生成要通过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送的消息,其中该消息指示该多模式接入点支持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集成的毫微微小区-Wi-Fi接入点可以对指示该接入点提供毫微微小区服务和Wi-Fi服务的消息进行广播。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蜂窝信令、Wi-Fi信令、或者蜂窝信令和Wi-Fi信令二者来发送该消息。
如方框304所示,在某个时间点,判断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是否在与该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方框304的判断。例如,该接入点可以从这些接入终端接收注册消息或者某种其它类型的消息。再举一个例子,该接入点可以接收与这些接入终端的主动切换或空闲切换有关的切换消息或者重定向消息。
如本申请所讨论的,成员关系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闭合用户组相关联。例如,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可以属于与该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闭合用户组,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不属于与该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任何闭合用户组。
此外,如本申请所讨论的,不同的RAT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典型的实现中,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技术,并且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技术。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接入点(例如,共处的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点)。在一些实现中,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第一和第二接入点,它们部署在同一装置之中,或者部署在位于彼此2米之内的不同装置之中。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通过点到点通信进行彼此间通信。在一些实现中,点到点通信包括:进程间通信、局域网子网通信、或者本地总线通信。
如方框306所示,作为方框304的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于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在一些方面,与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所述接入的分配给予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优先级。例如,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可以限制非成员接入终端接入某些RAT,或者非成员接入终端可以在某些RAT上接收受限制的服务。
图4的流程图描述了可以用于基于业务状况来重新分配多模式接入点处的接入而执行的各种操作。
如方框402所示,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关联的业务需求。例如,多模式接入点可以确定吞吐量、延迟、数据速率、活跃成员用户的数量,活跃非成员用户的数量,或者指示来自接入终端的需求的这些或其它度量的组合。例如,这种确定可以通过监测这些接入终端中的每一个的业务流(flow)来进行。
如方框404所示,确定与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业务容量。例如,多模式接入点可以确定在该接入点所支持的RAT中的每一个上可达到的吞吐量、延迟、数据速率、某种其它容量度量、或者这些度量的组合。例如,可以通过测量这些RAT中的每一个上的干扰、业务流、错误率等等,来进行该确定。
如方框406所示,基于方框402处的业务需求的确定以及方框404处的业务容量的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重新分配对于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例如,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如果成员接入终端没有获得足够的QoS,则可以向这些接入终端重新分配资源。
在一些实现中,多模式接入点的协作式接入控制涉及:基于系统中的拥塞来判断是否撤回接入。例如,多模式接入点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其中第一接入点支持第一类型的RAT,第二接入点支持第二类型的RAT,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入点是毫微微小区接入点,第二接入点是Wi-Fi接入点。准许成员接入终端针对第一接入点的第一接入。此外,准许非成员接入终端针对第二接入点的第二接入,而不中断第一接入点。随后,监测第二接入点(例如,Wi-Fi接入点)的拥塞水平。如果该拥塞水平超过一门限,则撤回所允许的针对第二接入点(例如,Wi-Fi接入点)的第二接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影响本发明的精神或保护范围的基础上,该门限的值可以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因素,其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用户选择、系统应用、设计考量等等。
图5描绘了可以并入到装置502(例如,与图1的接入点108相对应),以执行如本申请所教示的多模式操作的一些示例组件(通过相应的方框来表示)。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实现中,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装置(例如,用ASIC、用片上系统(SoC)等等)来实现这些组件。此外,所描述的组件还可以并入到通信系统中的其它节点。例如,系统中的其它节点可以包括类似于针对装置502所描述的那些组件,以提供类似的功能。此外,给定的节点可以包含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图5中所示,装置502包括用于通过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与其它节点(例如,接入终端)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收发机)。在图5的示例中,将装置502描述成包括两个无线通信设备504和506。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部署不同数量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三个、四个或者更多)。此外,给定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收发机或者一个以上的收发机(例如,用于在不同的载频上进行通信)。无线通信设备504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发射机508和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接收机510。同样,无线通信设备506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发射机512和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接收机514。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装置502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包括网络监听模块,后者可以用于例如监听上行链路业务。
装置502包括用于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设备516(例如,网络接口)。例如,通信设备516可以配置为通过基于有线或无线的回程,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方面,通信设备516可以实现成收发机,后者配置为支持基于有线的或无线信号通信。例如,该通信可以涉及发送和接收:消息、参数、其它类型的信息等等。相应地,在图5的示例中,通信设备516示出为包括发射机518和接收机520。
此外,装置502还包括结合如本申请所教示的多模式操作来使用的其它组件。例如,装置502包括用于提供与接入分配有关的功能(例如,确定成员接入终端和非成员接入终端与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分配对于第一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确定业务需求,确定业务容量,重新分配对于第一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生成指示多模式接入点支持第一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消息等等)和用于提供其它处理功能的处理系统522。装置502包括用于维持信息(例如,业务信息、门限、参数等等)的存储器组件524(例如,其包括存储器设备)。此外,装置502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指示(例如,音频和/或视频指示)和/或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例如,在诸如键盘、触摸屏、麦克风等等之类的传感设备的用户作用之后)的用户接口设备526。
为了方便起见,在图5中,将装置502示出为包括本申请所描述的各个示例中使用的组件。在实践中,所描绘的方框可以在不同的实现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与重新分配涉及撤回接入的实施例相比,在重新分配涉及调整QoS的实施例中,方框522的功能可以不同。
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图5的组件。在一些实现中,图5的组件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一个或多个ASIC(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这里,每一个电路(例如,处理器)可以使用和/或并入数据存储器,后者用于存储由该电路使用的信息或可执行代码以便提供该功能。例如,方框504、506、516、522、524和526所表示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一个装置的一个处理器或一些处理器和该装置的数据存储器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适当的代码和/或通过处理器组件的适当配置)。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包括多个共处的组件,其中这些组件没有在共同(即,相同的)设备中实现。图6描绘了可以并入到多模式接入点602(例如,与图1的接入点108相对应)的一些示例组件(通过相应方框来表示),其中多模式接入点602使用多个设备(例如,体现在不同的壳体中)。也就是说,图6描绘了不同的RAT组件没有物理集成在一起的实现的示例(例如,WWAN接入点和Wi-Fi基站部署在不同的物理壳体中,并且使用某种形式的设备间通信)。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实现中,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装置(例如,用不同的ASIC、用不同的SoC等等)来实现这些组件。此外,所描述的组件还可以并入到通信系统中的其它节点。此外,给定的节点可以包含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图6中所示,接入点602包括多个设备。在该示例中,将接入点602描述成包括两个设备604和606。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部署不同数量的设备(例如,三个、四个或者更多)。
设备604和606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通过指定的无线接入技术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收发机)。在图6的示例中,设备604包括无线通信设备608,设备606包括无线通信设备610。因此,在该示例中,接入点602包括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部署不同数量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三个、四个或更多)。
在典型的实现中,不同的设备604和606包括用于不同类型的RAT的组件(例如,接入点或基站)。例如,在示例性实现中,无线通信设备608包括毫微微小区,无线通信设备610包括Wi-Fi基站。
给定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收发机或者一个以上的收发机(例如,用于在不同的载频上进行通信)。无线通信设备608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发射机612和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接收机614。同样,无线通信设备610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发射机616和用于接收信号(例如,消息、信息)的至少一个接收机618。如上所述,在一些实现中,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网络监听模块。
接入点602包括用于与其它节点(例如,网络实体)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设备620(例如,网络接口)。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602包括单一通信设备620(例如,在设备604中)。在该情况下,接入点可以使用单一回程链路来与WAN进行通信(例如,通过核心网络)。在其它实现中,接入点602包括多个通信设备620(例如,设备604和606中各一个)。在该情况下,接入点602可以使用多个回程链路来与WAN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620可以配置为通过基于有线或无线回程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进行通信。在一些方面,通信设备620可以实现成收发机(例如,其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后者配置为支持基于有线或无线信号通信,如上面结合图5所讨论的。
设备604和606可以分别包括用于提供点到点通信的通信设备634和636。例如,这些通信设备可以提供针对本地总线(例如,USB)的接口,其中设备604和606通过该总线进行通信(例如,协调RAT之间的接入分配)。再举一个例子,这些通信设备可以提供用于设备604和606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接口(例如,通过UWB、蓝牙等等)。
此外,设备604和606还包括结合如本申请所教示的多模式操作来使用的其它组件。例如,设备604包括用于提供与分配接入有关的功能(例如,如上面参照图5所讨论的)、用于支持针对设备604的相应RAT和用于提供其它处理功能的处理系统622。设备606也包括用于提供与控制多模式操作有关的功能(例如,如上面参照图5所讨论的)、用于支持针对设备606的相应RAT和用于提供其它处理功能的处理系统624。设备604和606分别包括用于维持信息(例如,业务信息、门限、参数等等)的存储器组件626和628(例如,其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设备)。此外,设备604和606分别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指示(例如,音频和/或视频指示)和/或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例如,在诸如键盘、触摸屏、麦克风等等之类的传感设备的用户作用之后)的用户接口设备630和632。
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实现图6的组件。在一些实现中,图6的组件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一个或多个ASIC(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这里,每一个电路(例如,处理器)可以使用和/或并入数据存储器,后者用于存储由该电路使用的信息或可执行代码以便提供该功能。例如,针对给定设备表示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该设备的一个处理器或一些处理器和该设备的数据存储器来实现(例如,通过执行适当的代码和/或通过处理器组件的适当配置)。
如上所述,在一些方面,本申请内容可以用于包括宏范围覆盖(例如,诸如3G网络之类的较大区域蜂窝网络,其一般称为宏小区网络或WAN)和较小范围覆盖(例如,基于居住区或基于建筑物的网络环境,其一般称为LAN)的网络。随着接入终端(AT)在这种网络中移动,该接入终端在某些位置可以由提供宏覆盖的接入点进行服务,而在其它位置,该接入终端由提供较小范围覆盖的接入点进行服务。在一些方面,较小覆盖节点可以用于提供增加的容量增长、室内覆盖和不同的服务(例如,更加鲁棒的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在相对较大区域上提供覆盖的节点(例如,接入点)可以称为宏接入点,而在相对较小区域(例如,居住区)上提供覆盖的节点可以称为毫微微接入点。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内容可以适用于与其它类型的覆盖区域相关联的节点。例如,微微接入点可以在与宏区域相比更小以及与毫微微区域相比更大的区域上提供覆盖(例如,商业建筑物中的覆盖)。在各种应用中,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指代宏接入点、毫微微接入点或其它接入点类型节点。例如,宏接入点可以配置为或称为接入节点、基站、接入点、演进节点B(eNodeB)、宏小区等等。此外,毫微微接入点可以配置为或称为家庭节点B、家庭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站、毫微微小区等等。在一些实现中,节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相关联(例如,节点可以称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或者可以将节点划分成一个或多个小区或扇区)。与宏接入点、毫微微接入点或微微接入点相关联的小区或扇区,可以分别称为宏小区、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
图7描绘了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700,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本申请内容。系统700为多个小区702(例如,宏小区702A-702G)提供通信,其中每一个小区由相应的接入点704(例如,接入点704A-704G)进行服务。如图7所示,接入终端706(例如,接入终端706A-706L)可以随时间分散于系统的各个位置中。例如,每一个接入终端706可以根据该接入终端706是否活跃和其是否处于软切换当中,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704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系统700可以在较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702A-702G可以覆盖邻近的几个街区或者乡村环境中的几个英里。
图8描绘了在网络环境中部署一个或多个毫微微接入点的示例通信系统800。具体而言,系统800包括安装在相对较小规模网络环境(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居住区830)中的多个毫微微接入点810(例如,毫微微接入点810A和810B)。每一个毫微微接入点810可以通过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链路或者其它连接方式(没有示出),耦接到广域网840(例如,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850。如下面所讨论的,每一个毫微微接入点810可以被配置为服务相关联的接入终端820(例如,接入终端820A)以及可选的其它(例如,混合或外来)接入终端820(例如,接入终端820B)。换言之,接入到毫微微接入点810是受到限制的,从而给定的接入终端820可以由一组指定的(例如,家庭)毫微微接入点810进行服务,但不能由任何非指定的毫微微接入点810(例如,邻居的毫微微接入点810)进行服务。
图9描绘了定义了一些跟踪区域902(或路由区域或位置区域)的覆盖图900的示例,其中每一个跟踪区域包括一些宏覆盖区域904。这里,与跟踪区域902A、902B和902C相关联的覆盖区域通过粗线描绘,宏覆盖区域904通过更大的六边形来表示。跟踪区域902还包括毫微微覆盖区域906。在该示例中,将毫微微覆盖区域906中的每一个(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906B和906C)描述成位于一个或多个宏覆盖区域904(例如,宏覆盖区域904A和904B)中。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毫微微覆盖区域906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不完全地位于宏覆盖区域904中。在实践中,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902或宏覆盖区域904中定义很大数量的毫微微覆盖区域906(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906A和906D)。此外,还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902或宏覆盖区域904中定义一个或多个微微覆盖区域(没有示出)。
再次参见图8,毫微微接入点810的所有者可以预订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850提供的移动业务(例如,3G移动业务)。此外,接入终端820能够在宏环境和较小规模(例如,居住区)网络环境中操作。换言之,根据接入终端820的当前位置,接入终端820可以由与移动运营商核心网850相关联的宏小区接入点860进行服务,也可以由一组毫微微接入点810中的任意一个(例如,位于相应用户居住区830中的毫微微接入点810A和810B)来服务。例如,当用户不在家时,其可以由标准宏接入点(例如,接入点860)进行服务,而当用户在家时,其由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点810A)进行服务。这里,毫微微接入点810可以与传统的接入终端820向后兼容。
毫微微接入点810可以部署在单一频率或者多个频率上。根据具体的配置情况,该单一频率或者所述多个频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宏接入点(例如,接入点860)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重叠。
在一些方面,配置接入终端820连接到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终端820的家庭毫微微接入点),只要该连接是可以实现的。例如,当接入终端820A位于用户居住区830中时,那么期望的是,接入终端820A仅仅与家庭毫微微接入点810A或810B进行通信。
在一些方面,如果接入终端820操作在宏蜂窝网络850中,但并不位于其最优选的网络(例如,如优选漫游列表中所定义的),那么接入终端820可以使用更佳系统重新选择(BSR)过程,来继续搜索最优选网络(例如,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810),这涉及对可用系统的定期扫描,以便判断更佳的系统是否当前可用,并随后尝试捕获该优选的系统。接入终端820可以限制搜索特定的频段和信道。例如,可以由在毫微微信道上操作的一个区域中的所有毫微微接入点(或所有受限的毫微微接入点),定义一个或多个毫微微信道。可以定期地重复该最优选系统的搜索。在发现优选的毫微微接入点810后,接入终端820选择该毫微微接入点810,以便当位于其覆盖区域中时,在该毫微微接入点上进行注册。
在一些方面,接入到毫微微接入点是受限制的。例如,给定毫微微接入点仅可以向某些接入终端提供某些服务。在所谓的受限制(或闭合)接入的部署中,给定接入终端可以仅由宏小区移动网络和定义的一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位于相应的用户居住区830中的毫微微接入点810)来进行服务。在一些实现中,可以限制接入点,以便不向至少一个节点(例如,接入终端)提供信令、数据接入、注册、寻呼或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方面,受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其还可以称为闭合用户组家庭节点B)是向受限制的定义的一组接入终端提供服务的节点。该集合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扩展或者永久扩展。在一些方面,可以将闭合用户组(CSG)定义成共享接入终端的共同接入控制列表的接入节点(例如,毫微微接入点)集。
因此,在给定的毫微微接入点和给定的接入终端之间存在各种关系。例如,从接入终端的角度来说,开放毫微微接入点是指不具有受限制的接入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该毫微微接入点允许任何接入终端接入)。受限制毫微微接入点是指以某种方式进行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接入和/或注册受到限制)。家庭毫微微接入点是指授权该接入终端接入和在其上操作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为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的已定义集提供永久接入)。混合(或访客)毫微微接入点是指向不同的接入终端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的毫微微接入点(例如,允许一些接入终端部分地和/或临时地接入,而允许其它接入终端完全接入)。外来毫微微接入点是指除了或许的紧急情形(例如,911呼叫)之外,不授权该接入终端接入或者在其上操作的毫微微接入点。
从受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的角度来看,家庭接入终端是指被授权接入安装在该接入终端的所有者的住宅中的受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通常家庭接入终端能对该毫微微接入点进行永久接入)。访客接入终端是指临时接入该受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例如,基于期限、使用时间、字节、连接量或某种其它标准或准则进行限制)。外来接入终端是指除了诸如911呼叫之类的可能紧急情形之外,不允许接入该受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的接入终端(例如,不具有证书或者不允许在该受限制的毫微微接入点注册的接入终端)。
为了方便起见,本申请的发明在毫微微接入点的背景下描述了各种功能。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微微接入点可以为更大的覆盖区域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例如,微微接入点可以是受限制的,可以针对给定的接入终端定义家庭微微接入点等等。
本申请内容可以用于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后者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接入终端的通信。这里,每一个终端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接入点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或者某种其它类型系统来建立这种通信链路。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其也可以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对应一个维度。如果使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生成的其它维度,则MIMO系统能够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使用相同的频域,使得互易性(reciprocity)原则能够从反向链路信道中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在接入点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接入点能够在前向链路上获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图10描绘了示例MIMO系统1000的无线设备1010(例如,接入点)和无线设备1050(例如,接入终端)。在设备1010,从数据源10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1014提供用于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随后,可以在各发射天线上发射每一个数据流。
TX数据处理器1014根据为每一个数据流所选定的具体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便提供编码的数据。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个数据流的编码后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一般情况下,导频数据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接收机系统可以使用导频数据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可以根据为每一个数据流所选定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者M-QAM),对该数据流的复用后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便提供调制符号。通过由处理器10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数据存储器1032可以存储处理器1030或者设备1010的其它组件所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随后,可以向TX MIMO处理器1020提供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TXMIMO处理器1020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随后,TX MIMO处理器1020向NT个收发机(XCVR)1022A到10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一些方面,TX MIMO处理器1020对于数据流的符号和用于发射该符号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一个收发机1022接收和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便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便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1024A到1024T发射来自收发机1022A到10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设备1050,由NR个天线1052A到1052R接收发送的调制信号,并将来自每一个天线1052的所接收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XCVR)1054A到1054R。每一个收发机10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各自接收的信号,数字化调节后的信号以便提供采样,并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便提供相应的“接收的”符号流。
随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1060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从NR个收发机1054接收和处理NR个接收的符号流,以便提供NT个“检测的”符号流。随后,RX数据处理器1060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一个检测的符号流,以便恢复出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1060所执行的处理过程与设备1010的TX MIMO处理器1020和TX数据处理器1014所执行的处理过程是互补的。
处理器1070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下面讨论)。处理器1070形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数据存储器1072可以存储处理器1070或者设备1050的其它组件所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信息。随后,该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10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080进行调制,由收发机1054A到1054R进行调节,并发送回设备10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1038还从数据源1036接收用于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设备1010,来自设备10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1024进行接收,由收发机10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DEMOD)10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10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设备10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随后,处理器10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并随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图10还描绘了可以包括执行如本申请所示的多模式控制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通信组件。例如,多模式控制组件1090可以与处理器1030和/或设备1010的其它组件进行协作,以便分配用于多种RAT的接入。同样,多模式控制组件1092可以与处理器1070和/或设备1050的其它组件进行协作,以便有助于接入分配。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每一个设备1010和1050来说,所描述组件中的两个或更多组件的功能可以由单一组件提供。例如,单一处理组件可以提供多模式控制组件1090和处理器1030的功能,单一处理组件可以提供多模式控制组件1092和处理器1070的功能。在一些方面,图10的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多模式控制和/或处理器组件)可以通过处理系统来实现。
本申请的内容可以并入到各种类型的通信系统和/或系统组件中。在一些方面,本申请的内容可以用于多址接入系统中,其中多址接入系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通过指定带宽、发射功率、编码、交织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例如,本申请的内容可以应用于下面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码分多址(CDMA)系统、多载波CDMA(MCCDMA)、宽带CDMA(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其它多址接入技术。可以设计使用本申请内容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一种或多种标准,例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和其它标准。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或某种其它技术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技术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本申请内容可以实现在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超移动宽带(UMB)系统和其它类型的系统中。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发布版。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而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虽然使用3GPP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但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内容可以应用于3GPP(例如,Re199、Re15、Re16、Re17)技术、以及3GPP2(例如,1xRTT、1xEV-DO Rel0、RevA、RevB)技术和其它技术。
本申请内容可以并入到多种装置(例如,节点)中(例如,在多种装置中实现或由多种装置来执行)。在一些方面,根据本申请内容实现的节点(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括接入点或接入终端。
例如,接入终端可以包括、实现为或者称为用户设备、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节点、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某种其它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种其它适当处理设备。因此,本申请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并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设备、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设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者用于通过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设备中。
接入点可以包括、实现为或者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BS)、无线基站(RBS)、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机(BTS)、收发机功能(TF)、无线收发机、无线路由器、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宏小区、宏节点、家庭eNB(HeNB)、毫微微小区、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或者某种其它类似术语。
在一些方面,节点(例如,接入点)可以包括用于通信系统的接入节点。例如,该接入节点可以通过去往网络(例如,诸如互联网或蜂窝网络之类的广域网)的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提供用于或者去往该网络的连接。因此,接入节点可以使另一个节点(例如,接入终端)能够接入网络或具有某种其它功能。此外,应当理解的是,这些节点中的一个或全部可以是便携式的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是相对非便携的。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无线节点能够以非无线方式(例如,通过有线连接)来发送和/或接收信息。因此,如本申请所述的接收机和发射机可以包括适当的通信接口组件(例如,电或光接口组件),以便通过非无线介质进行通信。
无线节点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其中这些无线通信链路是基于任何适当的RAT或者支持任何适当的RAT。例如,在一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与网络进行关联。在一些方面,该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无线设备可以支持或者使用诸如本申请讨论的那些之类的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协议或标准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CDMA、TDMA、OFDM、OFDMA、WiMAX、Wi-Fi等等)。同样,无线节点可以支持或者使用多种相应的调制或复用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因此,无线节点可以包括适当的组件(例如,空中接口),以便通过使用上文或者其它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来建立通信。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括具有相关联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的无线收发机,其中这些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包括有助于通过无线介质实现通信的各种组件(例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
在一些方面,本申请(例如,参照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描述的功能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类似指定的功能“模块”相对应。参见图11,装置1100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这里,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在与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的模块1102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处理系统和/或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于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的模块1104,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处理系统和/或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确定与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或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关联的业务需求的模块1106,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处理系统和/或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业务容量的模块1108,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处理系统和/或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需求的确定和所述业务容量的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重新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的模块1110,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处理系统和/或通信设备相对应。用于生成要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送的消息的模块1112,其中该消息指示多模式接入点支持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至少在一些方面与例如本申请所讨论的处理系统和/或通信设备相对应。
图11的模块的功能可以使用与本申请内容相一致的各种方式来实现。在一些方面,可以将这些模块的功能实现成一个或多个电组件。在一些方面,可以将这些方框的功能实现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件的处理系统。在一些方面,可以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ASI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这些模块的功能。如本申请所讨论的,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处理器、软件、其它有关的组件或者其某种组合。因此,可以将不同的模块的功能实现成例如集成电路的不同子集,一组软件模块的不同子集,或者其组合。此外,应当理解的是,(集成电路和/或一组软件模块的)给定子集可以提供用于一个以上模块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此外,还可以用如本申请所示的某种其它方式,来实现这些模块的功能。在一些方面,图11中的任何虚线框里的一个或多个是可选的。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申请元素的任何引用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等之类的指定通常并不限制这些元素的数量或顺序。相反,在本申请中将这些指定使用成区分两个或更多元素或者一个元素的实例的便利方法。因此,对于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引用并不意味在此处仅使用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方式排在第二元素之前。此外,除非明确说明,否则一组元素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此外,本申请描述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A、B或者C中的至少一个”或者“A、B或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由A、B和C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形式的术语,意味着“A或者B或者C或者这些元素的任意组合”。例如,该术语可以包括A、或者B、或者C、或者A和B、或者A和C、或者A和B和C、或者2A、或者2B、或者2C等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申请所公开方面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处理器、单元、电路和算法步骤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现、模拟实现或二者组合,这些可以使用信源编码或某种其它技术来设计)、各种形式的并入指令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本申请可以将其称作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申请所公开方面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可以在处理系统、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中实现或由其执行。处理系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IC来实现,也可以实现在IC中(例如,实现成片上系统的一部分)。IC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电子组件、光组件、机械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IC可以执行存储在该IC之中、该IC之外或二者之中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任何所公开过程中的任何特定顺序或步骤层次只是示例方法的一个例子。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设计优先选择,可以重新排列这些处理中的特定顺序或步骤层次,而这些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附加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顺序给出各种步骤元素,但并不意味着其受到给出的特定顺序或层次的限制。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例如,根据这些代码如何部署,其可以称为软件、中间件、固件等等)或它们任意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示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期望的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紧致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此外,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用任何适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很多种动作。例如,“确定”可以包括计算、运算、处理、推导、研究、查询(例如,查询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断定等等。此外,“确定”还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存取(例如,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等等。此外,“确定”还可以包括解析、选定、选择、建立等等。
为使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围绕本发明所公开方面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所示出的这些方面,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48)

1.一种用于控制针对多模式接入点的接入的装置,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述装置包括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配置为:
确定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在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以及
作为所述确定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闭合用户组;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不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任何闭合用户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配置为: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过载指示符,其中所述过载指示符通过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来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配置为:
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关联的业务需求;
确定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业务容量;以及
基于对所述业务需求的确定和对所述业务容量的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重新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配置为:生成要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送的消息;以及
所述消息指示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所述接入的分配给予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优先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部署在同一装置之中,或者部署在位于彼此2米之内的不同装置之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通过点到点通信进行彼此间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点到点通信包括:进程间通信、局域网子网通信、或者本地总线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没有在物理上集成在一起的用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技术组件。
13.一种用于控制针对多模式接入点的接入的方法,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在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以及
作为所述确定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闭合用户组;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不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任何闭合用户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技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过载指示符,其中所述过载指示符通过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来发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关联的业务需求;
确定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业务容量;以及
基于对所述业务需求的确定和对所述业务容量的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重新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生成要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指示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所述接入的分配给予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优先级。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部署在同一装置之中,或者部署在位于彼此2米之内的不同装置之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通过点到点通信进行彼此间通信。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到点通信包括:进程间通信、局域网子网通信、或者本地总线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没有在物理上集成在一起的用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技术组件。
25.一种用于控制针对多模式接入点的接入的装置,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在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的模块;以及
用于作为所述确定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的模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闭合用户组;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不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任何闭合用户组。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技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点。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生成针对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过载指示符的模块,其中所述过载指示符通过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来发送。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关联的业务需求的模块;
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业务容量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对所述业务需求的确定和对所述业务容量的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重新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生成要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送的消息的模块,其中,所述消息指示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所述接入的分配给予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优先级。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部署在同一装置之中,或者部署在位于彼此2米之内的不同装置之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通过点到点通信进行彼此间通信。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点到点通信包括:进程间通信、局域网子网通信、或者本地总线通信。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没有在物理上集成在一起的用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技术组件。
37.一种用于控制针对多模式接入点的接入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面操作的代码:
确定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在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进行通信;以及
作为所述确定的结果,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闭合用户组;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不属于与所述多模式接入点相关联的任何闭合用户组。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技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毫微微小区和Wi-Fi接入点。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生成针对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过载指示符的代码,其中所述过载指示符通过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来发送。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下面操作的代码:
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关联的业务需求;
确定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业务容量;以及
基于对所述业务需求的确定和对所述业务容量的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重新分配对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计算机生成要通过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或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发送的消息的代码;以及
所述消息指示所述多模式接入点支持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非成员接入终端相比,所述接入的分配给予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接入终端优先级。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共处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部署在同一装置之中,或者部署在位于彼此2米之内的不同装置之中。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通过点到点通信进行彼此间通信。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点到点通信包括:进程间通信、局域网子网通信、或者本地总线通信。
4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多模式接入点包括:没有在物理上集成在一起的用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和所述第二类型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技术组件。
CN201280026177.8A 2011-05-27 2012-05-25 通过多模式接入点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3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90714P 2011-05-27 2011-05-27
US61/490,714 2011-05-27
US13/480,369 US20130137423A1 (en) 2011-05-27 2012-05-24 Allocating access to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via a multi-mode access point
US13/480,369 2012-05-24
PCT/US2012/039737 WO2012166671A1 (en) 2011-05-27 2012-05-25 Allocating access to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via a multi-mode access poi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454A true CN103563454A (zh) 2014-02-05
CN103563454B CN103563454B (zh) 2017-03-01

Family

ID=4620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61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3454B (zh) 2011-05-27 2012-05-25 通过多模式接入点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37423A1 (zh)
EP (1) EP2716110A1 (zh)
JP (2) JP5784224B2 (zh)
KR (2) KR20140030273A (zh)
CN (1) CN103563454B (zh)
TW (1) TW201301920A (zh)
WO (1) WO201216667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35A (zh) * 2014-07-28 2014-10-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CN105246133A (zh) * 2015-11-13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访客网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路由器
CN105430663A (zh) * 2014-09-16 2016-03-23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站的蜂窝范围扩展
WO2017092625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传输节点
CN107251614A (zh) * 2015-02-20 2017-10-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转向
CN107306175A (zh) * 2016-04-21 201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52675A (zh) * 2015-06-30 2018-03-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Wi‑Fi信标内的软接入点后端数据连接速度
WO2020253744A1 (zh) * 2019-06-19 2020-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9865B2 (en) * 2009-07-14 2016-04-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end-to-end call services
US9781761B2 (en) 2011-07-12 2017-10-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access mode operation
TWI586114B (zh) * 2011-08-19 2017-06-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行動站中使用非存取層程序存取屬於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組件載波資源方法及裝置
EP2765711A4 (en) * 2011-10-06 2015-07-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95550A (en) * 2011-10-14 2013-04-17 Ubiquisys Ltd An access point that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connections with UE devices using both cellular and wifi air interfaces
JP5772526B2 (ja) * 2011-11-14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129751B2 (en) 2012-05-25 2018-11-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gateway supporting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US9497623B2 (en) * 2012-05-25 2016-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est access sharing
US9749933B2 (en) * 2012-06-29 2017-08-29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Dynamic network selection
JP5928266B2 (ja) * 2012-09-07 2016-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488538B (zh) * 2012-09-24 2015-06-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資料傳輸通道的Wi-Fi無線網路存取點及系統
WO2014046686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Group messag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923868B2 (en) * 2012-11-30 2014-12-30 Sony Corporation Hybrid access mode dynamic traffic offloading in an H(e)NB cell associated with a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US10080158B2 (en) * 2012-12-06 2018-09-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roviding multiple interfaces for traffic
JP6080561B2 (ja) * 2013-01-18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生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92511B2 (ja) * 2013-01-23 2014-09-17 ヤフー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KR102022874B1 (ko) * 2013-01-28 2019-09-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단말이 접속할 셀 내의 무선랜 망의 검색 및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US9374770B2 (en) * 2013-03-14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 discovery of small coverage area base stations
FR3003426B1 (fr) * 2013-03-18 2016-08-05 Cassidian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la connectivite d'un terminal par un serveur mobile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s
CN105144768B (zh) 2013-04-26 2019-05-21 英特尔Ip公司 频谱共享情境中的共享频谱重新分配
US20140321376A1 (en) * 2013-04-29 2014-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wlan centralized downlink scheduler
US9674825B2 (en) 2013-07-17 2017-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channel access over unlicensed bands
US9843886B2 (en) 2013-09-16 2017-1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enabled gateway
US10051068B2 (en) 2013-11-14 2018-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s to route IoT notifications according to user activity and/or proximity detection
CN104754755B (zh) * 2013-12-31 2018-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681142B2 (en) 2014-01-09 2020-06-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Network filter
BR112016016827A2 (pt) * 2014-01-20 2018-06-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ositivo de rede principal, dispositivo de rede de acesso, e método e sistema de descarregamento de dados
US20150257013A1 (en) * 2014-03-04 2015-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dvertising in a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eployment
WO2015139292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态准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894589B2 (en) 2014-03-28 2018-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system selection among a set of nodes
CN106464608B (zh) * 2014-04-03 2020-03-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共享通信网络中调度的方法和布置
US20160183153A1 (en) * 2014-05-15 2016-06-23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networks
US10779161B2 (en) 2014-09-15 2020-09-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livery of cellular network insights to subscriber devices through SSID via cellular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WO2016041569A1 (en) * 2014-09-15 2016-03-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Wi-fi signaling network insight delivery
EP3031194B1 (en) 2014-10-30 2019-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grated cellular system with wi-fi-fallback
US9655034B2 (en) * 2014-10-31 2017-05-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ransaction sensitive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US9629076B2 (en) 2014-11-20 2017-04-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edge based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EP3228151A4 (en) * 2014-12-04 2018-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EP3248411B1 (en) 2015-01-16 2020-1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ttachment, handover, and traffic offloading between 3gpp rans and wi-fi rans
WO2016142837A1 (en) 2015-03-07 2016-09-15 Verity Studios Distributed loca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nd self-localizing apparatus
US10594596B2 (en) 2015-03-30 2020-03-1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ata transmission
US10182371B2 (en) 2015-03-30 2019-01-1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156439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router
EP3278598B1 (en) 2015-03-31 2019-05-2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terface selection
WO2016156430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Wlan-lte interface selection
US10111044B2 (en) 2015-05-29 2018-10-23 Verity Studios A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hedu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ocalization signals and operating self-localizing apparatus
US10162351B2 (en) 2015-06-05 2018-12-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mote provisioning of a drone resource
US10129706B2 (en) 2015-06-05 2018-11-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text sensitive communication augmentation
US20170006535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selection based on user feedback
US10952129B2 (en) 2015-07-06 2021-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ccess technology indication
EP3347827A4 (en) 2015-09-09 2019-03-27 INTEL Corporation SEPARATE APPLIC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US9788361B2 (en) * 2015-09-18 2017-1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t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11457487B2 (en) 2016-04-01 2022-09-2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necting to a wireless network
US10154455B1 (en) * 2016-08-10 2018-12-11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0470241B2 (en) 2016-11-15 2019-1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ple mesh drone communication
US10334531B1 (en) 2016-12-06 2019-06-25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aborative paging information reception
US10334525B1 (en) 2016-12-06 2019-06-25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aborative pag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0659971B2 (en) * 2016-12-22 2020-05-19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election of radio channel frequency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for WLAN access points
US10299185B1 (en) * 2017-04-24 2019-05-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relay quality-of-service based on relay-delivered media services
US10306513B2 (en) 2017-09-29 2019-05-28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ivity service level orchestrator and arbitrator i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platforms
CN109803325B (zh) * 2019-02-12 2020-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03318B (zh) * 2019-02-12 2021-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60046B2 (en) * 2019-11-27 2021-10-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 user equipment (UE) for accessing plurality of services on Wi-Fi simultaneously
JP7357365B2 (ja) * 2020-08-31 2023-10-06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5278B2 (ja) * 2001-10-25 2006-05-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網サービス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網サービス情報提供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及び端末
US7277724B2 (en) * 2003-04-14 2007-10-02 Sprint Spectrum L.P.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US9167504B2 (en) * 2006-12-04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technology handoff
US8811198B2 (en) * 2007-10-24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report based on interference ind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16894A (zh) * 2008-04-30 2011-04-13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广告由无线接入点对多个服务网络的支持
US8285321B2 (en) * 2008-05-15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virtual noise fig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10130209A (ja) * 2008-11-26 2010-06-10 Kddi R & D Laboratories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
KR20100070279A (ko) * 2008-12-17 2010-06-25 이용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펨토셀의 운영방법
US8571550B2 (en) * 2009-02-09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ccess control to closed subscriber groups
US8903413B2 (en) * 2009-03-20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ell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JP5364408B2 (ja) * 2009-03-25 2013-12-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スロット割当方法
US8983451B2 (en) * 2009-05-08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femto nodes
US20100296499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Jeyhan Karaoguz Communicatively coupling wlan and femtocell networks utilizing a femtocell-to-wlan network bridge and controller
US8538450B2 (en) * 2009-07-16 2013-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an overload indicator
US8989086B2 (en) * 2009-11-13 2015-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multi-t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29580B1 (en) * 2010-01-25 2016-01-2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ybrid home node b
US20130265984A1 (en) * 2011-03-07 2013-10-10 Honggang Li Grouped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35A (zh) * 2014-07-28 2014-10-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CN104113935B (zh) * 2014-07-28 2018-05-1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CN105430663A (zh) * 2014-09-16 2016-03-23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站的蜂窝范围扩展
US10206129B2 (en) 2014-09-16 2019-02-12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ellular range expansion of base station
CN105430663B (zh) * 2014-09-16 2019-05-31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站的蜂窝范围扩展
CN107251614A (zh) * 2015-02-20 2017-10-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转向
CN107852675A (zh) * 2015-06-30 2018-03-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Wi‑Fi信标内的软接入点后端数据连接速度
CN105246133A (zh) * 2015-11-13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访客网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路由器
WO2017092625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传输节点
US11134495B2 (en) 2015-11-30 2021-09-28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transmission node
CN107306175A (zh) * 2016-04-21 201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53744A1 (zh) * 2019-06-19 2020-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66671A1 (en) 2012-12-06
JP2015216684A (ja) 2015-12-03
US20130137423A1 (en) 2013-05-30
CN103563454B (zh) 2017-03-01
KR20140030273A (ko) 2014-03-11
JP2014515579A (ja) 2014-06-30
JP5784224B2 (ja) 2015-09-24
EP2716110A1 (en) 2014-04-09
TW201301920A (zh) 2013-01-01
KR20160003875A (ko) 2016-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3454B (zh) 通过多模式接入点分配对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接入
CN101785336B (zh) 用于ad-hoc小覆盖基站的接入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3583065B (zh) 在多模式接入点处的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切换
US8599701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to enable management of wireless network resources
KR101466565B1 (ko) 액세스 단말로부터의 메시지 수신에 기반한 액세스 제어
US201302251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join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macro and femto cells
KR20140136491A (ko) 트래픽 혼잡 구역들을 식별하기 위해 저전력 액세스 포인트들을 사용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