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1433B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61433B CN103561433B CN201310400007.8A CN201310400007A CN103561433B CN 103561433 B CN103561433 B CN 103561433B CN 201310400007 A CN201310400007 A CN 201310400007A CN 103561433 B CN103561433 B CN 1035614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ommunity
- mobile terminal
- notification signal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VIKNJXKGJWUCNN-XGXHKTLJSA-N norethister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H]2[C@H]3CC[C@](C)([C@](CC4)(O)C#C)[C@@H]4[C@@H]3CCC2=C1 VIKNJXKGJWUCNN-XGXHKTLJ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93—Neighbour cell sear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small cells within macro cells, e.g. femto, pico or microcel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一种通信系统,其中,主要基站或辅助基站与移动终端通信。主要基站向移动终端和辅助基站发送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当接收到通知信号时,辅助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其中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辅助基站的小区的信号。当接收到通知信号和伪通知信号时,移动终端将从主要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与从辅助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相比较,并且与基站中具有较高功率的一个基站执行通信。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10月6日、申请号为200980140783.0、发明名称为“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以及无线中继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0月20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26999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一般,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具有广阔的通信区域),以实现广阔区域通信。然而,由于来自每个基站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在地面下或者建筑物内会降低,所以这些条件下的通信可能会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具有较小通信区域的被称为“微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或者“毫微微基站(femto base station)”的辅助基站(secondary base station)被使用。
图9是示出具有毫微微基站的普通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该通信系统包括外围基站910、终端920以及毫微微基站930。
外围基站910的服务频率为α,并且毫微微基站930的服务频率为γ。
图10是示出普通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首先,外围基站910生成包括相邻小区信息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91)。该相邻小区信息包括关于毫微微基站930的信息。
当生成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外围基站910以规律的发射定时,利用 频率α发送所生成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92)。
当外围基站910发送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终端920利用频率α从外围基站910接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93)。
在以上处理中,终端920属于外围基站910所覆盖的通信区域。
当接收到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终端920执行相邻小区搜索,其中目标相邻小区包括毫微微基站930(参见步骤S94)。
毫微微基站930以规律的发射定时,利用频率γ发送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95)。
当终端920在步骤S94中执行相邻小区搜索时,终端920利用频率γ从毫微微基站930接收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96)。
在此处理中,如果终端920从毫微微基站930接收到比来自外围基站910的无线电波更强的无线电波,则终端920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从外围基站910的通信区域改变到毫微微基站930的通信区域,从而使得经由毫微微基站930的通信可以被执行。
如果终端920从外围基站910接收到比来自毫微微基站930的无线电波更强的无线电波,则终端920不改变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并且经由外围基站910执行通信。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更新由外围基站910发送的外围基站信息中包括的相邻小区信息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开No.2008-21964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通信系统中,如果毫微微基站930没有被包括在外围基站910存储的相邻小区列表中,则毫微微基站930的信息没有被包括在外围基站910生成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相邻小区信息中。
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920属于外围基站910的通信区域时,毫微微基站930不是相邻小区搜索的目标,所以终端910不能属于毫微微基站930的通信区域。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以及无线中继设备,通过这些系统、基站、方法、程序、电路及设备,移动终端(或者终端)的通信区域可以被从主要基站(外围基站)的通信区域改变到辅助基站(毫微微基站)的通信区域,而不需要向主要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或者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中的相邻小区信息添加辅助基站的信息。
尽管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被以毫微微基站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普通基站或者充当基站的通信设备来说类似的问题也会出现。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主要基站或者辅助基站与移动终端通信,其中:
主要基站向移动终端和辅助基站发送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
当接收到通知信号时,辅助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其中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辅助基站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当接收到通知信号和伪通知信号时,移动终端将从主要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与从辅助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相比较,并且与基站中具有较高功率的一个基站执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利用第一频率与移动终端通信的主要基站、以及利用第一频率与主要基站和移动终端通信且利用不同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与移动终端通信的辅助基站,其中:
主要基站向移动终端和辅助基站发送通知信号;
当接收到来自主要基站的通知信号时,辅助基站利用第一频率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指示辅助基站的识别信息的伪通知信号;以及
移动终端将从主要基站接收的通知信号的接收功率与从辅助基站接收的伪通知信号的接收功率相比较,并且与基站中具有较高功率的一个基站执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辅助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
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在通知信号被接收时,生成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其中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辅助基站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所生成的伪通知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辅助基站,该辅助基站利用第一频率与移动终端和主要基站通信,该主要基站利用第一频率与移动终端通信,其中辅助基站还利用不同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与移动终端通信,其中:
当接收到来自主要接站的通知信号时,辅助基站利用第一频率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指示辅助基站的识别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并且
在移动终端接收的伪通知信号的功率高于移动终端接收的通知信号的功率的情况下,辅助基站利用第二频率与移动终端执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在该通信系统中,主要基站或辅助基站与移动终端通信,该方法包括:
主要基站向移动终端和辅助基站发送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的步骤;
当接收到通知信号时,辅助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的步骤,其中该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辅助基站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当接收到通知信号和伪通知信号时,移动终端将从主要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与从辅助基站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相比较,并且与基站中具有较高功率的一个基站执行通信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的步骤;
当通知信号被接收时,生成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的步骤,其中该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当前基站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向移动终端发送所生成的伪通知信号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使得无线基站执行:
接收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的处理;
当通知信号被接收时,生成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的处理,其中该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无线基站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向移动终端发送所生成的伪通知信号的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通信电路,其中该通信电路:
接收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
当通知信号被接收时,生成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其中该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无线基站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向移动终端发送所生成的伪通知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中继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接收包括用于识别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
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在通知信号被接收时,生成包括识别信息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其中该相邻小区信息包括有关无线中继设备的小区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所生成的伪通知信号。
发明效果
当移动终端属于主要基站的通信区域并且接收包括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时,如果对于移动终端来说辅助基站发送的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比主要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则移动终端可以从辅助基站接收伪通知信号,并且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到辅助基站的通信区域。
因此,无需在主要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中包括的相邻小区信息中记录辅助基站,就可以将移动终端所属于的通信区域从主要基站的通信区域切 换到辅助基站的通信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示图。
图2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的结构的总体框图。
图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图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毫微微基站的结构的总体框图。
图5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6是示出外围基站和毫微微基站的距离和接收电场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7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图8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具有毫微微基站的普通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普通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示图。
该通信系统包括外围基站10(即,主要基站)、终端20(即,移动终端)、以及毫微微基站30(即,辅助基站)。
用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即,小区)的识别信息由α指示。
外围基站10向终端20和毫微微基站30发送包括识别信息α的通知信号(或者通知信息)。
用于毫微微基站30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由γ指示。
当接收到通知信号时,毫微微基站30向终端20发送包括识别信息α和相邻小区信息的伪通知信号,其中该相邻小区信息被定义为用于毫微微基站30的小区的识别信息γ。
当接收到通知信号和伪通知信号时,终端20将从外围基站1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电)功率与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电)功率相比较,并且与这些基站中提供较高接收功率的任意一个基站执行通信。
所以,当终端20属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即,小区)并且接收包括用于外围基站10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时,如果毫微微基站30发送的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外围基站10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可以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伪通知信号,并且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
在本发明中,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相关通信区域(即,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是频率、扩频码(spread code)或者它们的组合。
扩频码可以是信道化码或者扰码。
尽管这里使用了识别信息,但是这不是限制条件,用于识别相关小区的任何信息都可以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相邻小区信息指示用于目标通信区域(即,小区)的任何外围小区的识别信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小区信息指示用于外围基站10的至少一个外围小区的识别信息(频率、扩频码或者它们的组合)。
第二实施例
图2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的结构的总体示图。
所示出的毫微微基站30至少包括接收单元301、生成单元302以及发送单元303。
接收单元301接收包括用于识别外围基站10的小区的识别信息(例如,频率)的通知信号。
基于接收单元301接收的通知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包括以下内容的伪通知信号:(i)具有关于毫微微基站30的小区本身的信息的相邻小区信息;以及(ii)用于外围基站10的小区的识别信息。
发送单元303发送生成单元302基于用于外围基站10的小区的识别信 息生成的伪通知信号。
所以,当终端20属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即,小区)并且接收包括外围基站10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时,如果毫微微基站30发送的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外围基站10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可以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伪通知信号,并且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
第三实施例
图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该通信系统包括外围基站10(即,主要基站)、终端20(即,移动终端)以及毫微微基站30(即,辅助基站)。
外围基站10具有服务频率α(作为第一频率)。
毫微微基站30发送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并且具有服务频率γ(作为第二频率)。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毫微微基站的结构的总体框图。
所示出的毫微微基站30包括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313以及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
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利用频率α接收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
基于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接收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生成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
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313利用频率α发送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生成的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
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利用频率γ发送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另外,相邻小区信息被定义为毫微微基站30的频率γ。
下面,将说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20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到比来自外围基站10的无线电波更强的无线电波。
图5是示出当前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首先,外围基站10生成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1a)。
下面的说明采用了这样的情况,其中该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中的相邻小区信息不包括关于毫微微基站30的信息。
在生成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之后,外围基站10以规律的发射定时利用频率α发送所生成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2a)。
当外围基站10发送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终端20以频率α从外围基站10接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3a)。
这时,终端20属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
另外,当外围基站10在步骤S2a中发送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毫微微基站30的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利用频率α接收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从而获取外围基站10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及其接收定时(参见步骤S4a)。
接收定时可以通过(利用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多次从外围基站10接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并且计算接收间隔的平均值来获取。
当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接收到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通过修改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相邻小区信息从而使得相邻小区信息包括关于毫微微基站30的信息来生成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5a)。
当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生成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时,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313以对应于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接收定时的发射定时,利用频率α发送由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生成的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其中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接收定时是通过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获取的并且对应于以上所述的规律的发射定时(参见步骤S6a)。
因此,毫微微基站30可以与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同步地发送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
当毫微微基站30发送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时,如果在终端20处用于 毫微微基站3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强于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以频率α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并且将终端20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参见步骤S7a)。
因此,终端20待机以便以频率γ接收通知信号。
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生成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8a),并且利用频率γ发送所生成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9a)。
在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发送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并且终端20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之后(参见以上步骤S7a),终端20可以以频率γ接收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10a)。
因此,终端20可以经由毫微微基站30执行通信。
如果在以上步骤S7a中在终端20处用于外围基站10所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强于用于毫微微基站30所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不改变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并且经由外围基站10执行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不待机以便以频率γ接收通知信号,所以在步骤S10a中不能接收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
图6是示出外围基站和毫微微基站的距离和接收电场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如图6中所示,从外围基站10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随着与外围基站10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类似地,从毫微微基站30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强度随着与毫微微基站30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在以上所述的操作中,终端20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到比来自外围基站10的无线电波更强的无线电波,即,终端20存在于对于来自毫微微基站的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的接收区域(见图6)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通过修改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相邻小区信息从而使得相邻小区信息包括关于 毫微微基站30的信息来生成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313利用频率α发送所生成的信息。
所以,当终端20属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并且以频率α接收通知信息时,如果在终端20处用于毫微微基站3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强于用于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以频率α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并且将终端20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
因此,可以无需在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相邻小区信息中记录毫微微基站30,就能够将终端20所属于的通信区域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切换到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
也就是说,当提供新的毫微微基站30时,操作者不必手动执行用于在外围基站10的相邻小区信息中记录关于相关毫微微基站30的信息从而更新相邻小区信息的复杂工作。另外,当毫微微基站30被提供时,经由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可以被立即开启。
第四实施例
图7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第四实施例采用了这样的情况,其中外围基站具有两个服务频率。
该通信系统包括外围基站10、终端20、以及毫微微基站30。
外围基站10的服务频率为α和β,而毫微微基站30的服务频率为γ。
尽管没有示出,但是毫微微基站30包括代替第三实施例中的毫微微基站30的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的外围基站频率αβ通知信号接收单元321。
下面,将说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
类似于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终端20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到比来自外围基站10的无线电波更强的无线电波。
图8是示出当前通信系统的操作的序列图。
首先,外围基站10生成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1b)。
下面的说明采用了这样的情况,其中该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中的相邻小 区信息不包括关于毫微微基站30的信息。
在生成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之后,外围基站10以规律的发射定时,利用频率α和β发送所生成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2b)。
当外围基站10发送外围基站信息时,终端20以频率α或β从外围基站10接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3b)。此时,终端20属于外围基站10的通信区域。
另外当外围基站10在步骤S2b中发送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毫微微基站30的外围基站频率αβ通知信号接收单元321利用频率α和β接收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从而获取外围基站10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及其接收定时(参见步骤S4b)。
当外围基站频率αβ通知信号接收单元321接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时,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通过修改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相邻小区信息从而使得相邻小区信息包括关于毫微微基站30的信息来生成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5b)。
当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生成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时,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313以对应于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接收定时的发射定时,利用频率α和β发送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生成的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其中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接收定时是通过外围基站频率αβ通知信号接收单元321获取的(参见步骤S6b)。
因此,毫微微基站30可以与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同步地发送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
当毫微微基站30发送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时,如果在终端20处用于毫微微基站3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强于用于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以频率α或β从毫微微基站30接收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并且将终端20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参见步骤S7b)。
因此,终端20待机以便以频率γ接收通知信号。
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生成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8b),并且利用频率γ发送所生成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 S9b)。
在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发送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并且终端20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之后(参见以上步骤S7b),终端20可以以频率γ接收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参见步骤S10b)。
因此,终端20可以经由毫微微基站30执行通信。
如果在以上的步骤S7b中在终端20处用于外围基站1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强于用于毫微微基站30发送的外围基站通知信息的无线电波,则终端20不改变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并且经由外围基站10执行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不待机以便以频率γ接收通知信号,并且因此不能在步骤S10b中接收毫微微基站通知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毫微微基站30利用与外围基站10相适应的频率α和β来发送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
所以,当终端20以频率α或β执行相关接收时,终端20可以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毫微微基站30的通信区域。
尽管参考附图说明了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实施例,但是具体结构不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设计修改。
例如,尽管在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实施例中辅助基站为毫微微基站30,但是这不是限制条件,并且诸如毫微基站或微微基站队列之类的其他基站可以为辅助基站。
另外,尽管外围基站10在第四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服务频率,但是这不是限制条件,并且外围基站10可以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服务频率。
另外,尽管在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外围基站10、一个终端20、以及一个毫微微基站30,但是这不是限制条件,并且可以设置可以提供类似效果的多个外围基站10、终端20以及毫微微基站30。
如果采用这种“多个”配置,则每个终端20属于包括外围基站10和毫微微基站30在内的基站中的发出最强无线电波的一个基站的通信区 域。从而,终端20经由相关基站执行通信。
毫微微基站30包括计算机系统。
上述的每个处理被作为程序格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在相关计算机加载并且执行该程序时被执行。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盘、磁光盘、CD-ROM、DVD-ROM或者半导体存储器。这种计算机程序可以经由通信线路被提供给计算机,其中接收该程序的计算机可以执行该程序。
另外,用于执行上述处理中的一部分的程序可以被使用。另外,将与已经被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结合的不同的文件(不同的程序)可以被提供,以实现以上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外围基站10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通知信息)被发送给毫微微基站30。然而,本发明的通知信号(通知信息)可以利用有线或无线通信从RCN(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者CN(核心网)中的上层节点发送。
上述毫微微基站不仅可以被应用W-CDMA方法,还可以被应用于cdma2000或者LTE(长期演进)方法。例如,在LTE方法中,用于识别小区的识别信息是频率(EUTRA-DL-CarrierFreq)或者物理小区识别号(物理小区标识)。
另外,尽管毫微微基站30(辅助基站)是基站,但是其可以被用作具有类似功能的通信设备。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毫微微基站30可以被用作中继器设备(即,无线中继设备)。该中继器设备不仅可以被用于直接中继从基站或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而且可以经由其他中继器设备中继未来信号。
另外,执行毫微微基站30的上述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311、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312、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313以及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314的各功能的元件可以被集成在半导体衬底上,以实现通信电路。
产业可应用性
当移动终端属于主要基站的通信区域并且接收包括用于主要基站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信号时,如果对于移动终端来说辅助基站发送的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主要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移动终端可以从辅助基站接收伪通知信号,并且将其所属于的通信区域改变为辅助基站的通信区域。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所属于的通信区域从主要基站的通信区域切换到辅助基站的通信区域,而无需在主要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中包括的相邻小区信息中记录辅助基站。
参考标号
10:外围基站
20:终端
30:毫微微基站
301:接收单元
302:生成单元
303:发送单元
311:外围基站频率α通知信息接收单元
312:外围基站通知信息伪数据生成单元
313:外围基站伪通知信息发射机
314:毫微微通知信息发射机
Claims (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毫微微基站,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具有第一小区的基站以及具有第二小区的所述毫微微基站,其中所述毫微微基站包括:
第一装置,其利用在所述第一小区中使用的第一频率发送伪通知信号,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
其中,如果所述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伪通知信号使得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是毫微微小区;以及
第二装置,其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
2.一种由毫微微基站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操作,其利用在基站的第一小区中使用的第一频率发送伪通知信号,其中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
其中,如果所述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伪通知信号使得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第二小区,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是毫微微小区;以及
第二操作,其包括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
3.一种设置在毫微微基站中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其生成以在基站的第一小区中使用的第一频率被发送的第一信号,其中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
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第一信号使得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第二小区,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是伪通知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是毫微微小区;以及
第二生成单元,其生成用于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的第二信号。
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具有第一小区的基站以及具有第二小区的毫微微基站,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利用第一频率与所述基站通信;以及
接收装置,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时,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伪通知信号,所述伪通知信号由所述毫微微基站利用所述第一频率发送以使得如果所述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是毫微微小区;以及
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时,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所述毫微微基站通信。
5.一种由移动终端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操作,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第一小区时执行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操作包括利用第一频率与基站通信;
接收操作,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时执行所述接收操作,其中所述接收操作包括接收伪通知信号,所述伪通知信号由毫微微基站利用所述第一频率发送以使得如果所述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第二小区,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是毫微微小区;以及
第二通信操作,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时执行所述第二通信操作,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操作包括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所述毫微微基站通信。
6.一种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第一小区时,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生成第一信号以利用第一频率与基站通信;
接收单元,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由毫微微基站利用所述第一频率发送以使得如果所述第二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第二小区,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是伪通知信号;以及
第二生成单元,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时,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生成第三信号以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所述毫微微基站通信。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具有第一小区的基站以及具有第二小区的毫微微基站,其中:
具有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基站包括利用第一频率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的装置,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
所述毫微微基站包括:
第一装置,其利用在所述第一小区中使用的所述第一频率发送伪通知信号,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
其中,如果所述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伪通知信号使得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以及
第二装置,其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并且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三装置,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时,所述第三装置接收所述伪通知信号。
8.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具有第一小区的基站以及具有第二小区的毫微微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操作,其中所述基站利用第一频率与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
第二操作,其中所述毫微微基站利用所述第一频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伪通知信号,其中如果所述伪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强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号的无线电波,则所述伪通知信号使得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
第三操作,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小区时,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伪通知信号;以及
第四操作,其中所述毫微微基站利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与连接到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移动终端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69995 | 2008-10-20 | ||
JP2008-269995 | 2008-10-20 | ||
CN200980140783.0A CN102187707B (zh) | 2008-10-20 | 2009-10-06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40783.0A Division CN102187707B (zh) | 2008-10-20 | 2009-10-06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1433A CN103561433A (zh) | 2014-02-05 |
CN103561433B true CN103561433B (zh) | 2017-06-13 |
Family
ID=4211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0000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1433B (zh) | 2008-10-20 | 2009-10-06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CN2009801407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707B (zh) | 2008-10-20 | 2009-10-06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407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707B (zh) | 2008-10-20 | 2009-10-06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554229B2 (zh) |
EP (1) | EP2348773B1 (zh) |
JP (2) | JP5158204B2 (zh) |
KR (1) | KR101306486B1 (zh) |
CN (2) | CN103561433B (zh) |
WO (1) | WO20100470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48773B1 (en) | 2008-10-20 | 2015-01-28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wireless relay device |
JP5069798B2 (ja) * | 2008-11-20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JP5212644B2 (ja) * | 2009-01-19 | 2013-06-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設定方法及び移動通信端末 |
WO2011031566A1 (en) | 2009-08-27 | 2011-03-17 | Newlight Technologies, Llc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
US12060597B2 (en) | 2011-12-02 | 2024-08-13 | Newlight Technologies, Inc. | Polyhydroxyalkanoat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ame |
CN104869630B (zh) * | 2015-04-29 | 2019-04-09 | 厦门大学 | 基于离线指纹库的伪基站快速定位方法与系统 |
US10602431B2 (en) | 2015-08-21 | 2020-03-24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10469516B2 (en) * | 2016-04-28 | 2019-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associating measurement data acquired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urrent values of time and location obtained by a user equipment and acknowledged by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9548027B (zh) | 2017-08-17 | 2023-12-0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在移动终端中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7538B1 (en) * | 1999-07-01 | 2004-06-29 | Gte Wireless Services Corporation | Wireless mobile call location and delivery for non-geographic numbers using a wireline SSP+SCP/wireless HLR interface |
CN1964522A (zh) * | 2005-10-13 | 2007-05-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使基站能够连接到无线电信网络上的方法 |
CN101030802A (zh) * | 2007-02-05 | 2007-09-0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撑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多跳中继组网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03720B2 (ja) * | 1996-04-10 | 1998-09-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用ハンドオフ制御方式 |
MY117945A (en) * | 1996-09-27 | 2004-08-30 | Nec Corp | Hand- 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dma cellular system |
US6862447B1 (en) * | 1999-02-16 | 2005-03-0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of making downlink operational measur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593476B1 (ko) * | 1999-08-09 | 2006-06-28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중첩셀 구조에서 상위셀과 하위셀간의 핸드오프 방법 |
EP1443783B1 (en) * | 1999-09-30 | 2007-11-07 | Fujitsu Limited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009926A (zh) * | 2005-10-17 | 2007-08-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支持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
WO2008016246A1 (en) | 2006-07-31 | 2008-02-0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Ue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cell search signal in synchronized cellular system |
US8472998B2 (en) * | 2006-09-05 | 2013-06-25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WLA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mobile device |
EP2060130A4 (en) * | 2006-10-31 | 2010-03-10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MITTING TRANSMISSION FOR FEMTOCELLS |
JP4916920B2 (ja) | 2007-03-06 | 2012-04-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隣接セルリスト管理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
JP2008269995A (ja) | 2007-04-20 | 2008-11-06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操作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US8442531B2 (en) * | 2007-05-15 | 2013-05-14 | Nokia Corporation | Context transfers and multi-band oper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8121089B2 (en) * | 2007-08-22 | 2012-02-21 | Cellco Partnership | Femto-BTS RF access mechanism |
CN102047724B (zh) | 2008-05-29 | 2015-03-1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方法、毫微微小区用无线基站以及网络装置 |
EP2348773B1 (en) | 2008-10-20 | 2015-01-28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wireless relay device |
-
2009
- 2009-10-06 EP EP09821752.4A patent/EP234877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0-06 CN CN201310400007.8A patent/CN1035614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0-06 KR KR1020117008642A patent/KR10130648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10-06 CN CN200980140783.0A patent/CN1021877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0-06 WO PCT/JP2009/005193 patent/WO20100470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0-06 JP JP2010534671A patent/JP515820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0-06 US US13/123,803 patent/US855422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10-10 JP JP2012225187A patent/JP532737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6-28 US US13/930,382 patent/US924746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7538B1 (en) * | 1999-07-01 | 2004-06-29 | Gte Wireless Services Corporation | Wireless mobile call location and delivery for non-geographic numbers using a wireline SSP+SCP/wireless HLR interface |
CN1964522A (zh) * | 2005-10-13 | 2007-05-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使基站能够连接到无线电信网络上的方法 |
CN101030802A (zh) * | 2007-02-05 | 2007-09-0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撑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无线多跳中继组网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10069096A (ko) | 2011-06-22 |
US20110195717A1 (en) | 2011-08-11 |
CN102187707A (zh) | 2011-09-14 |
KR101306486B1 (ko) | 2013-09-09 |
CN102187707B (zh) | 2014-01-29 |
US8554229B2 (en) | 2013-10-08 |
JP5327373B2 (ja) | 2013-10-30 |
EP2348773B1 (en) | 2015-01-28 |
WO2010047052A1 (ja) | 2010-04-29 |
US9247461B2 (en) | 2016-01-26 |
JPWO2010047052A1 (ja) | 2012-03-22 |
EP2348773A1 (en) | 2011-07-27 |
US20130288684A1 (en) | 2013-10-31 |
CN103561433A (zh) | 2014-02-05 |
JP2013009442A (ja) | 2013-01-10 |
JP5158204B2 (ja) | 2013-03-06 |
EP2348773A4 (en) | 2013-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61433B (zh) | 通信系统、辅助基站、无线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和无线中继设备 | |
EP2248364B1 (en) | Identification of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3597891B (zh)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资源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666693A (zh) | 终端路径转移、控制终端状态转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 |
WO2011134555A1 (en) | Handover preparation | |
CN109804679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侧链路同步信号发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
CN105338513A (zh) |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2045370A1 (en) | Relay nodes | |
CN102273248B (zh) |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通信系统、基站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站装置控制方法 | |
CN101874421B (zh) | 用户装置和寻呼信道接收方法 | |
CN105282709A (zh) | 基于lte的集群通信系统重建恢复方法和用户终端 | |
CN104144436A (zh) | 用于识别至少一个终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014449A (zh) | 一种用户设备的切换方法及家庭式演进基站 | |
US2013018999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from a macro cell to a femto cell | |
CN104427536A (zh) | 一种集群接听用户的异频测量和评估方法及装置 | |
JP2008172771A (ja) | 干渉の測定および予測方法 | |
GB2480432A (en) | Populating a neighbour cell list in a femto base station | |
CN101730061B (zh) | 业务建立与小区更新的同步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098625B (zh) | 一种在组呼过程中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640873B (zh) | 测量控制消息优化方法、同频邻小区列表获取方法及终端 | |
CN104904270A (zh) | 确定进入wifi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860886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干扰控制方法以及基站 | |
CN101237659A (zh) | 干扰测量及预测的方法 | |
CN118509948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05850198A (zh) | 确定无线装置的位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