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0536A -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0536A
CN103540536A CN201310493217.6A CN201310493217A CN103540536A CN 103540536 A CN103540536 A CN 103540536A CN 201310493217 A CN201310493217 A CN 201310493217A CN 103540536 A CN103540536 A CN 103540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viride
yeast
liquid
bacterial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32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0536B (zh
Inventor
李娟�
黄玉龙
汤莹
赵旭
王文丽
庞中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4932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0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0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0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0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05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吸附剂1000份、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60-100份;其中,所述吸附剂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的:麸皮700-900份、玉米秸秆100-300份、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3∶1。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生产成本低、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解决了生产微生物菌剂所需的吸附剂原料问题,且对人畜无毒无害;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施用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用马铃薯薯渣生产蛋白饲料,既保留了活性成分又避免了废渣废液污染环境,提高了马铃薯薯渣的蛋白质含量及营养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
背景技术
甘肃省是马铃薯种植大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产量1200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产能6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约30万吨,产生废渣约150多万吨,废水600万立方米。废渣干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6%~5.5%)、粗脂肪(0.16%)、粗纤维(9.46%)、糖分(1.05%),但没有很好地被利用。鲜薯渣含水量高且自带菌多达33 种,不易储存、运输,腐败变质后产生恶臭。对鲜薯渣采取烘干处理,因成本过高,增加企业负担;而将鲜薯渣掩埋处理,则鲜薯渣中所含的大量无机盐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通常将鲜薯渣直接作为饲料利用,但其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饲料利用率低。
我省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可产玉米秸秆400~500万吨。大量的农业废弃物未被开发利用,甚至就地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合理利用这些废弃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以马铃薯废渣、废水与作物秸秆增值转化和循环利用为目标,通过筛选高效产蛋白微生物菌种,制备发酵菌制剂,对收集物进行固态发酵试验,提出马铃薯废渣废水与作物秸秆发酵转化饲料的工艺技术,能充分利用马铃薯资源,减少马铃薯薯渣对环境的污染,带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以及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能将马铃薯废渣和作物秸秆发酵转化成高蛋白的饲料,为此,本发明还提供该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含量高,成本较低。能够在马铃薯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物上快速生长,生产蛋白饲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吸附剂1000份、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60-100份;其中,所述吸附剂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的:麸皮700-900份、玉米秸秆100-300份、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所述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3∶1;优选地,所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吸附剂1000份、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80份;其中,所述吸附剂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的:麸皮800份、玉米秸秆200份、蔗糖20份、玉米粉35份;所述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2∶1。
在上述配方下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孢子数目最多,为63亿/克。
进一步地,所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量为10-70亿/克。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菌种的发酵和吸附,步骤如下:
(1)菌种发酵:
a、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在pH为4.0-6.0的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中接入体积浓度为1-2.5%的绿色木霉种子液,所述绿色木霉种子液中孢子浓度为1×107个/ml,在温度为20-30℃,转速为120-16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3-5天,制得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
b、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在pH为6.0-8.0的酵母发酵培养基中接入体积浓度为2-4%的酵母种子液,所述酵母种子液中孢子浓度为1×108个/ml,在温度为20-30℃,转速为150-18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2-5天,制得酵母菌菌种发酵液;
(2)吸附剂的制备:
将麸皮与玉米秸秆分别粉碎过40目的筛,按质量份数700-900∶30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麸皮与玉米秸秆共计1000份,加入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混合均匀;
(3)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液,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灭菌后,加入复合菌液,按复合菌液和吸附剂的质量比60-100∶1000的量进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剂,将半成品菌剂在25℃温度下培养7-10天;最后将培养后菌剂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
或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灭菌后,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分别与吸附剂按质量比80∶1000进行吸附,得到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在25℃温度下培养7-10天,得到单一的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将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水1000份。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酵母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葡萄糖15份,酵母粉5份,MgSO4·7H2O 0.25份,K2HPO4·3H2O 0.5份,KH2PO4 0.5份,蒸馏水1000份。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烘干温度为40℃。
该温度下烘干的菌剂中孢子的存活数量最多,为63亿/克。                      
    进一步地,所述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控制在50-70%。
菌剂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菌体生长较快,产孢数量较多。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复合菌液中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3∶1,优选地,质量比为2:1;单一绿色木霉固体菌剂与酵母菌固体菌剂的质量比为1-3:1,优选地,质量比为2:1。
该比值范围内的菌液或菌剂混合后,接种到薯渣上产蛋白数量较多;当质量比为2:1时,接种到薯渣上产蛋白的数量最多。
进一步地,所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为10-70亿/克。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在制备高蛋白饲料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主要是以面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辅料麸皮、秸秆为主,少量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和玉米面粉作为微生物菌剂的载体来生产微生物菌剂,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生产成本低、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解决了生产微生物菌剂所需的吸附剂原料问题,此种吸附剂原料的配比有利于菌种的生存和功能的发挥,对人畜无毒无害。
2、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行。
3、施用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用马铃薯在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薯渣生产蛋白饲料,既保留了活性成分又避免了废渣废液污染环境,提高马铃薯渣的蛋白质含量及营养价值,可变废为宝,开辟饲料新资源,避免了马铃薯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绿色木霉菌种:购买于甘肃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由甘肃省农科院加工所购买并提供)。
酵母菌菌种ACCC20232:购于中国农科院菌种保藏中心。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配方如下:
吸附剂1kg: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麸皮800份、玉米秸秆200份、蔗糖20份、玉米粉35份。
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质量比2:1混合后的混合液:80g。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绿色木霉和酵母菌菌种的发酵
a、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合均匀,调pH至5.0。
在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中接入2%(体积比)孢子浓度为1×107个/ml的绿色木霉种子液,在温度为25℃,转速为15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4天,制得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备用。
b、酵母菌(yeast)菌种ACCC20232发酵液的制备:
酵母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葡萄糖15g,酵母粉5g,MgSO4·7H2O 0.25g,K2HPO4·3H2O 0.5g,KH2PO40.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调pH至7.0。
在酵母发酵培养基中接入3%(体积比)孢子浓度为1×108个/ml的酵母菌种子液,在温度为28℃,转速为16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3天,制得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备用;
(2)吸附剂的制备
将麸皮与玉米秸秆分别粉碎过40目筛,将粉碎后的质量份数为800份的麸皮与200份的玉米秸秆混合均匀,加入质量份数为20份的蔗糖、35份的玉米粉混合均匀。
(3)菌剂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混合,两者质量比为2:1,得到复合菌液,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通过微波灭菌(微波频率为2450MHz,辐照时间为5分钟)后,按复合菌液和吸附剂的质量比80∶1000的量加入复合菌液进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剂,将半成品菌剂在25℃培养7-10天,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再将发酵好的半成品菌剂在40℃烘至水分含量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该菌剂的活菌数达63亿/g。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配方如下:
吸附剂1kg: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麸皮700份、玉米秸秆300份、蔗糖15份、玉米粉30份。
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后的混合液:100g。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绿色木霉和酵母菌菌种的发酵
a、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合均匀,调pH至6.0。
在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中接入2.5%(体积比)孢子浓度为1×107个/ml的绿色木霉种子液,在温度为28℃,转速为12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3天,制得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备用。
b、酵母菌菌种ACCC20232发酵液的制备:
酵母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葡萄糖15g,酵母粉5g,MgSO4·7H2O 0.25g,K2HPO4·3H2O 0.5g,KH2PO40.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调pH至6.5。
在酵母发酵培养基中接入2%(体积比)孢子浓度为1×108个/ml的酵母菌种子液,在温度为30℃,转速为18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2天,制得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备用;
(2)吸附剂的制备
将麸皮与玉米秸秆分别粉碎过40目的筛,将粉碎后的质量份数为700份的麸皮与300份的玉米秸秆混合均匀,加入质量份数为15份的蔗糖、30份的玉米粉混合均匀。
(3)菌剂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质量比为1:1混合,得到复合菌液,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通过微波灭菌(微波频率为2450MHz,辐照时间分别为5分钟)后,按复合菌液和吸附剂的质量比100∶1000的量加入复合菌液进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剂,将半成品菌剂在在25℃培养7-10天,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再将发酵好的半成品菌剂在40℃烘至水分含量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该菌剂的活菌数达47亿/g。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配方如下:
吸附剂1kg: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麸皮900份、玉米秸秆100份、蔗糖30份、玉米粉40份。
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质量比3:1混合后的混合液:60g。
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绿色木霉和酵母菌菌种的发酵
a、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合均匀,调pH至4.0。
在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中接入1.5%(体积比)孢子浓度为1×107个/ml的绿色木霉种子液,在温度为20℃,转速为16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5天,制得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备用。
b、酵母菌菌种ACCC20232发酵液的制备:
酵母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葡萄糖15g,酵母粉5g,MgSO4·7H2O 0.25g,K2HPO4·3H2O 0.5g,KH2PO40.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调pH至8.0。
在酵母发酵培养基中接入4%(体积比)孢子浓度为1×108个/ml的酵母菌种子液,在温度为20℃,转速为15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5天,制得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备用;
(2)吸附剂的制备
将麸皮与玉米秸秆分别粉碎过40目的筛,将粉碎后的质量份数为900份的麸皮与100份的玉米秸秆混合均匀,加入质量份数为30份的蔗糖、40份的玉米粉混合均匀。
(3)菌剂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质量比为3:1混合,得到复合菌液,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通过微波灭菌(微波频率为2450MHz,辐照时间分别为5分钟)后,按复合菌液和吸附剂的质量比60∶1000的量加入复合菌液进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剂,将半成品菌剂在25℃培养7-10天,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再将发酵好的半成品菌剂在40℃烘至水分含量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该菌剂的活菌数达37亿/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菌剂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通过微波灭菌(微波频率为2450MHz,辐照时间分别为5分钟)后,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分别加入吸附剂中进行吸附,得到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其中,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80:1000,酵母菌菌种发酵液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80:1000;将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分别在25℃培养7-10天,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得到单一的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
将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按照质量比2:1混合,在40℃烘至水分含量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
    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菌剂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通过微波灭菌(微波频率为2450MHz,辐照时间分别为5分钟)后,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分别加入吸附剂中进行吸附,得到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其中,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80:1000,酵母菌菌种发酵液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80:1000;将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分别在25℃培养7-10天,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得到单一的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
将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按照质量比2:1混合,在40℃烘至水分含量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
    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2中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菌剂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通过微波灭菌(微波频率为2450MHz,辐照时间分别为5分钟)后,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分别加入吸附剂中进行吸附,得到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其中,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80:1000,酵母菌菌种发酵液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80:1000;将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分别在25℃培养7-10天,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0-70%,得到单一的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
将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按照质量比2:1混合,在40℃烘至水分含量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剂。
    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3中相同。
实施例7 产蛋白菌剂产蛋白效果对比
本产蛋白菌剂产蛋白效果对比试验,主要采用本发明制得的高效产蛋白菌剂,在兰州中试车间进行。把本发明制得的产蛋白菌剂按0.5%(质量比)的接种量接种到在马铃薯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物(马铃薯薯渣与玉米秸秆按3:2的体积比混合)发酵后,发酵物的粗蛋白含量达17.66%,对照为接种前的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物,粗蛋白含量为13.02%,接种产蛋白菌剂后,发酵物的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增加35.64%;纯蛋白含量发酵前为7.63%,发酵后为13.38%,比对照增加75.36%。
实施例8 发酵物饲喂效果对比试验
采用本菌剂发酵的发酵物饲喂30天大小的肉鸡20天,用发酵物替代日常饲料中的10%的豆粕,对照组采用未发酵薯渣玉米秸秆混合物替代日常饲料中的10%的豆粕,结果表明用发酵的蛋白饲料饲喂的肉鸡平均日增重量比对照增加了9.2%(<0.05),与日常饲料饲喂的肉鸡相比平均日增重量增加了4.11%。同时发酵后复合蛋白组的平均采食量与发酵前复合蛋白组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吸附剂1000份、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60-100份;其中,所述吸附剂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的:麸皮700-900份、玉米秸秆100-300份、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所述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3∶1;优选地,所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吸附剂1000份、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80份;其中,所述吸附剂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的:麸皮800份、玉米秸秆200份、蔗糖20份、玉米粉35份;所述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量为10-70亿/克。
3.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菌种的发酵和吸附,步骤如下:
(1)菌种发酵:
a、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在pH为4.0-6.0的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中接入体积浓度为1-2.5%的绿色木霉种子液,所述绿色木霉种子液中孢子浓度为1×107个/ml,在温度为20-30℃,转速为120-16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3-5天,制得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
b、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制备:
在pH为6.0-8.0的酵母发酵培养基中接入体积浓度为2-4%的酵母种子液,所述酵母种子液中孢子浓度为1×108个/ml,在温度为20-30℃,转速为150-180转/分的发酵设备中培养2-5天,制得酵母菌菌种发酵液;
(2)吸附剂的制备:
将麸皮与玉米秸秆分别粉碎过40目的筛,按质量份数700-900∶300-100的比例混合均匀,麸皮与玉米秸秆共计1000份,加入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混合均匀;
(3)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液,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灭菌后,加入复合菌液,按复合菌液和吸附剂的质量比60-100∶1000的量进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剂,将半成品菌剂在25℃温度下培养7-10天;最后将培养后菌剂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
或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剂灭菌后,将步骤(1)制备的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和酵母菌菌种发酵液分别与吸附剂按质量比80∶1000进行吸附,得到绿色木霉半成品菌剂和酵母菌菌种半成品菌剂,在25℃温度下培养7-10天,得到单一的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将绿色木霉固体菌剂和酵母菌固体菌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发明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绿色木霉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水10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酵母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葡萄糖15份,酵母粉5份,MgSO4·7H2O 0.25份,K2HPO4·3H2O 0.5份,KH2PO4 0.5份,蒸馏水1000份。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烘干温度为40℃。
7.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菌剂在培养初期水分含量控制在50-70%。
8.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复合菌液中绿色木霉菌种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种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3∶1,优选地,质量比为2:1;单一绿色木霉固体菌剂与酵母菌固体菌剂的质量比为1-3:1,优选地,质量比为2:1。
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蛋白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为10-70亿/克。
10.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在制备高蛋白饲料中的应用。
CN201310493217.6A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0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3217.6A CN103540536B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3217.6A CN103540536B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0536A true CN103540536A (zh) 2014-01-29
CN103540536B CN103540536B (zh) 2016-06-08

Family

ID=49964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321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0536B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产蛋白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05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4224A (zh) * 2016-11-03 2017-04-05 淮南市润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发酵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0562A (zh) * 2007-09-18 2009-03-25 重庆市万州方铭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青蒿渣生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0860A (zh) * 2012-05-07 2012-08-15 南开大学 一种玉米秸秆快速青贮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19526A (zh) * 2012-11-19 2013-02-13 刘洪华 一种竹粉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0562A (zh) * 2007-09-18 2009-03-25 重庆市万州方铭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青蒿渣生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0860A (zh) * 2012-05-07 2012-08-15 南开大学 一种玉米秸秆快速青贮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19526A (zh) * 2012-11-19 2013-02-13 刘洪华 一种竹粉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海燕等: "玉米苞叶混菌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 《饲料工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4224A (zh) * 2016-11-03 2017-04-05 淮南市润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发酵型猴头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0536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1766B (zh) 一种微生物腐熟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49753B (zh) 一种生产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18254A (zh) 一种微生物生态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0043A (zh)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方法
CN102805053B (zh) 以家蝇代谢生态转化为主的秸秆快速集约化治理的方法
CN103708859B (zh) 一种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541A (zh) 一种联合麸皮秸秆酒糟海藻混菌发酵高效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CN104371949A (zh) 一种杀灭根结线虫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285A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80743A (zh) 一种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抗虫有机复合肥料的方法
CN103553732A (zh) 一种大豆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726A (zh) 一种玉米秸秆发酵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发酵方法
CN106047764A (zh) 一种运用于秸秆还田的低温有益微生物制剂产品
CN102286413B (zh) 一种苏云金杆菌液态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03820350A (zh) 餐厨垃圾资源化生产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
CN104987156A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9258576A (zh) 基于黑水虻协同微生物降解农作物秸秆的方法
CN106889030A (zh)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方法
CN104311231A (zh) 一种秸秆沼渣培养灵芝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359A (zh) 一种秸秆发酵草饲动物饲料制备方法
CN105779300A (zh) 一种蛹虫草子实体的固体培养基和栽培方法
CN103074228B (zh) 用于处理畜禽废物的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51188B (zh) 以纯秸秆为原料的农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6146200A (zh) 一种利用粪便及有机垃圾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2783459A (zh) 清香型白酒丢糟家蝇幼虫生态转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