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7966A -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27966A CN103527966A CN201310525162.2A CN201310525162A CN103527966A CN 103527966 A CN103527966 A CN 103527966A CN 201310525162 A CN201310525162 A CN 201310525162A CN 103527966 A CN103527966 A CN 1035279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ating piece
- black coating
- lamp bar
- lg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LED灯条出光面的光亮度均匀性;该LED灯条包括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多个LED芯片,多个LED芯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所有LED芯片的发光面面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线路板的第一边;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与LED芯片同一面的黑色涂层块和白色涂层块,黑色涂层块设置在第一边到LED芯片的发光面之间的区域,沿第一方向黑色涂层块的长度小于等于与黑色涂层块对应的LED芯片的长度,白色涂层块至少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黑色涂层块之间,白色涂层块和黑色涂层块的厚度小于LED芯片的厚度。用于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显示装置的制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因其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中,并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具有较大体积的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简称CCFL),成为主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
目前,考虑到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需要满足轻量、薄型、窄框化的设计要求,广泛使用的背光光源是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单侧或两侧的。然而,由于LED芯片为点状发光体,其发光角度为120°左右,发光范围类似一个扇状,且LED芯片发光面最中心发出的光线强度最大,这样就会在两个LED芯片发光光源之间形成暗斑,并在每个LED芯片发光光源的正前方形成亮斑,这种交替出现的明暗现象称为Hot Spot(即“萤火虫”现象),出现Hot Spot现象会造成液晶显示装置的边缘亮度均匀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画面的质量。
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LED芯片102会产生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的光源照射范围,为了最大限度地将LED芯片102发出的光线照射进导光板202,并且避免由于LED芯片102与导光板202之间由于存在空气对入射光线产生折射作用而使入射光线发生明显的光损失,通常设置为将导光板202与LED芯片102的发光面直接接触,然而由于LED芯片102自身的发光特点,使得LED芯片102射出的光线进入LED芯片102与导光板202接触的端口后,形成明显的亮区01和暗区02,从而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边缘处出现明显的亮暗交替现象,即Hot Spot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增加LED芯片的数量或将导光板与LED芯片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成锯齿状,再或者是通过加宽胶框的宽度来减少Hot Spot现象;但是,增加LED芯片的数量会大大增加背光光源的成本,并且导致LED散热困难;而将导光板与LED芯片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成锯齿状的工艺比较复杂,同时也使得导光板的成本大为增加;另外,加宽胶框的宽度会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体体积,不适应目前显示装置的轻量、薄型、窄框化设计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所述LED灯条发出的光亮度的均匀性,当包括所述LED灯条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时,可以减少所述显示装置的屏幕边缘处出现明显的亮暗交替现象,提高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条,包括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所有LED芯片的发光面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边;所述LED灯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与所述LED芯片同一面的黑色涂层块和白色涂层块;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边到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之间的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小于等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所述白色涂层块至少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黑色涂层块之间;所述白色涂层块和所述黑色涂层块的厚度小于所述LED芯片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白色涂层块为白色双面胶,且所述白色双面胶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黑色涂层块的厚度。
进一步优选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到所述LED发光芯片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白色双面胶还设置在所述间距处。
可选的,多个所述LED芯片沿第一方向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上,与多个所述LED芯片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黑色涂层块也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导光板;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LED灯条;其中,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侧,且所述LED灯条的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均面向所述导光板。
优选的,在所述LED灯条的白色涂层块为所述白色双面胶的情况下,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白色双面胶块与所述线路板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LED灯条的线路板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
可选的,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LED灯条,包括;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多个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所有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均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边;所述LED灯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与所述LED芯片同一面的黑色涂层块和白色涂层块;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边到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之间的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小于等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所述白色涂层块至少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黑色涂层块之间;并且,所述白色涂层块和所述黑色涂层块的厚度小于所述LED芯片的厚度。通过在所述LED灯条的LED芯片的发光面一侧设置所述黑色涂层块可以吸收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最前方的所述亮区中最亮的光线,降低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白色涂层块可以反射发光面两侧的所述暗区的光线,提高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使所述亮区和所述暗区中的光的亮度趋于一致,从而可以提高所述LED芯片发出的光线亮度的整体均匀性,当包括所述LED灯条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时,可以减少所述显示装置的屏幕边缘处出现明显的亮暗交替现象,提高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光范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对应于图2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面向LED芯片发光面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标记:
01-亮区;02-暗区;10-LED灯条;101-线路板;101a-第一边;101b-第二边;101c-第三边;102-LED芯片;1021-发光面;102a-LED芯片的长度;103-黑色涂层块;103a-黑色涂层块的长度;104-白色涂层块;1041-白色双面胶;20-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1-背板;202-导光板;203-光学膜片;204-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条10,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LED灯条10包括;线路板101,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上的多个LED芯片102,多个所述LED芯片10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所有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线路板101的第一边101a;所述LED灯条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的与所述LED芯片102同一面的黑色涂层块103和白色涂层块104。
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块103设置在所述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的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103a小于等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102a;所述白色涂层块104至少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之间;并且,所述白色涂层块104和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小于所述LED芯片102的厚度。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和所述白色涂层块104来提高所述LED灯条10发出的光的亮度均匀性的原理;
由于所述LED芯片102自身的发光角度约为120°,即,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发出的光除了能够照射到所述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并在此范围内形成亮区01,还能够照射到所述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的两侧,并在此范围内形成暗区02;其中,在越接近所述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的中心处,所述LED芯片102发出的光的亮度越强。这样以来,当在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设置黑色涂层块103时,由于黑色能够吸收光线,因此黑色材料的黑色涂层块103便能够吸收一部分所述发光面1021正最前方的所述亮区01中的光线,降低所述亮区01整体的光线的强度;而当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之间设置所述白色涂层块104时,即在所述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的两侧设置所述白色涂层块104时,由于白色能够反射光线,因此白色材料的白色涂层块104便能够反射所述亮区01两侧的所述暗区02的光线,从而提高所述暗区02整体光线的亮度,进而使所述亮区01和所述暗区02的光线亮度趋于一致。
基于上述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通过合理设置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和所述白色涂层块104的厚度、以及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和所述白色涂层块10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便可以提高所述LED灯条10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
其中,为了避免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吸收所述暗区02的光线,优选为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103a设置为小于等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102a;进一步的,考虑到如果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过大,例如与所述发光面1021的厚度相近时,则会吸收所述发光面1021发出的全部光线;同样的,如果所述白色涂层块104的厚度过大,例如与所述发光面1021的厚度相近时,所述白色涂层块104会阻挡所述暗区02中的光线射出;因此,优选的,所述白色涂层块104和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小于所述LED芯片的厚度,并尽可能地小。
需要说明是,第一,所述线路板101与所述LED芯片102电性连接,其作用是驱动所述LED芯片102发光。其中,所述线路板101例如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为PCB),也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为FPC),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厚度薄、可靠性高,可挠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线路板101为柔性电路板。
第二,所述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之间的区域是指,针对任一个LED芯片102,其发光面1021到第一边101a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即为上述的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由此可知,所述黑色涂层块103设置在所述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的区域,即为;针对任一个LED芯片102,就有一个黑色涂层块103设置在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的正前方。
第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和所述白色涂层块104所采用的材料进行限制,以能够实现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吸收光线,所述白色涂层块104反射光线为准。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所述LED芯片102沿第一方向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101上,相应地,与多个所述LED芯片102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也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101上。
这样,多个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与多个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一一对应,可以吸收所有的所述LED芯片102发出的光的亮区01中的亮度最强的光线,从而降低这一部分的光线强度,并且由于多个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之间是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101的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的区域,能够使得所有的所述LED芯片102发出的光线的亮区01中光线强度降低的程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考虑到当所述灯条10应用到背光源模组时,所述LED灯条10的LED芯片102与所述背光源模组中的导光板相对位置固定,为了避免在所述背光源模组的使用过程中所述LED芯片102和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影响背光光源的光学品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为将所述白色涂层块104设置为白色双面胶1041,这样既能起到白色对所述暗区02中光线的反射作用又能起到固定所述LED灯条10和所述导光板的作用,当所述LED灯条10和所述导光板位置固定时,所述LED芯片102和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位置也相应的固定。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和所述白色涂层块104间隔设置,若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大于所述白色涂层块104的厚度,即使所述白色涂层块104为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也无法使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LED灯条10上,因此,优选的,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的厚度应大于等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目的是吸收所述发光面1021最前方的所述亮区01中的亮度最强的光线,降低这一部分的光线的强度,如果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完全覆盖在所述线路板101的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的区域,有可能会吸收所述亮区01中的大部分光线,从而使得所述亮区01中的光线的强度过于低,从而使得所述LED芯片102发出的光的整体辉度值过低;因此,如图4所示,进一步优选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到所述LED发光芯片102之间具有间距;相应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所述灯条10与导光板的固定,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还至少设置在所述间距处。在此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还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方式进行设置,即在所述第一边101a到所有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与所述线路板101接触的底边的延伸方向限定的区域内,除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外,其余位置均设置白色双面胶1041。
这里,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所述间距沿第二方向的长度、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在所述间距处的面积,使位于所述间距处的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在起到固定所述导光板作用的基础上,减小对所述亮区01光线的反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条10,所述LED灯条10包括;线路板101,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上的多个LED芯片102,所述多个LED芯片10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所有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边101a;所述LED灯条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的与所述LED芯片102同一面的黑色涂层块103和白色涂层块104;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块103设置在所述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的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103a小于等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102a;所述白色涂层块104至少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之间;并且,所述白色涂层块104和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小于所述LED芯片102的厚度。通过上述的结构可知,可以通过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吸收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201最前方的所述亮区01中的亮度最强的光线,降低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而通过所述白色涂层块104能够反射发光面1201两侧的所述暗区02的光线,提高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从而可以整体提高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201发出的光线亮度均匀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如图6和图7所示,该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包括;上述所述的LED灯条10、背板201、设置在所述背板201上的导光板202;其中,所述LED灯条1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的至少一侧,且所述LED灯条10的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均面向所述导光板202。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上方的光学膜片203。
优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下方的反射片20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由于所述LED芯片102工作中会有大量的电能转化为热能,使所述LED灯条10温度升高,增加所述LED灯条10的数量必然会导致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整体的散热困难,而且还会增加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整体体积,因此,对于适用于小尺寸的显示装置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优选的,所述LED灯条10设置在导光板202的一侧。
第二,所述导光板202的作用是通过其内部的导光点将照射进来的点光源或线光源等局部光源转化为沿单一方向射出的面光源;在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与所述导光板202之间存在一定空隙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发光面1021发出的光线会经过空气产生折射,使入射光线发生明显的光损失,因此,为了将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发出的光全部导入所述导光板20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导光板202与所述发光面1021之间紧密接触没有空隙。
在此基础上,所述导光板202的形状可以是平板状也可以是楔形板状。
这里,具有不同形状的所述导光板202与所述LED灯条10以及所述反射片204之间具有如下所述的相对位置关系;
针对所述导光板202为平板状的情况,当所述导光板202设置在所述LED灯条10的线路板101的下方时,参考图6所示,所述导光板202与所述LED灯条10并列设置在所述反射片204上方;当所述导光板202设置在所述LED灯条10的线路板101的上方时,参考图7所示,所述导光板202设置在所述反射片204上方,并且,所述线路板101与所述反射片204并列设置在所述背板201上方。
针对所述导光板202为楔形板状的情况,如图8所示,沿着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发出的光进入所述导光板202的方向,所述导光板202中较厚的一个侧面设置在与所述发光面1021相接触的一侧,而所述发光面1021中较薄的另一个侧面设置在远离所述发光面的一侧,这里,为了使所述LED灯条10照射进所述导光板202中的光线转化为与所述背板201垂直的面光源,所述导光板202的水平表面设置在远离所述背板201的一侧,所述导光板202的倾斜表面设置在所述反射片204的上方,并且,所述反射片204的形状为与所述导光板202相契合的楔形板状。
此外,不对所述导光板202采用的材料加以限制,所述导光板202例如可以是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为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为PMMA)等塑胶粒子注塑成型的具有高透光性的平板状或楔形板状薄板。
这样,由于设置在所述LED灯条10上的所述黑色涂层块103能够吸收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201最前方的所述亮区01中的亮度最强的光线,从而可以降低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同时,所述LED灯条10上的白色涂层块104能够反射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201两侧的所述暗区02的光线,提高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可以提高所述LED芯片102进入所述导光板202的光线的整体亮度均匀性,最终提高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光学品质。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使所述导光板202能够与所述LED灯条10稳定地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LED灯条10的白色涂层块104为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所述导光板202通过所述白色双面胶块1041与所述线路板101固定在一起。
其中,参考图2所示,若所述白色双面胶块1041仅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之间,则所述导光板202与所述线路板101之间的接触面较小,不利于二者之间更加牢固地固定,因此,为了使所述导光板202通过所述白色双面胶块1041与所述线路板101更加牢固地固定在一起,优选的,参考图4和图5所示,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到所述LED发光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白色双面胶104除了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之间,还设置在上述的每个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到所述发光面1021之间的间距处。进一步地,由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到所述LED发光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为了保证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具有足够的面积来吸收所述LED发光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的所述亮区01中最亮的光线,因此,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与所述线路板101的第一边101a之间没有间距。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6所示,所述导光板202设置在所述LED灯条10的线路板101的下方。
这里,将所述导光板202与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直接接触的端头处(如图6中虚线所示的区域)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01之下,除了能够通过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吸收所述亮区01中的最亮的光线,通过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反射所述暗区02中的亮度较低的光线外,还能够避免部分光线不经过导光板202直接射出而影响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光学效果。
进一步地,当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还包括光学膜片203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光学膜片20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的上方,而线路板101也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202,即,所述光学膜片203和所述线路板101并列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202,考虑到所述LED灯条10工作中会释放出热量,而所述线路板101往往采用有机材料制成,有机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因此,在此情况下,优选为所述线路板101与光学膜片203之间不是无缝接触的,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隙。
此外,为了防止所述亮区10中的极少部分光线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与所述导光板202之间的缝隙射出而直接进入直接射出,从而在所述背光源模组20的边缘处产生漏光,优选的,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与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厚度相同。
下面提供1个具体实施例,以详细描述包括所述LED灯条10的上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参考图6所示,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包括:背板201、设置在所述背板201上的反射片204、设置在所述反射片204上的平板状导光板202和与所述导光板202并列设置且位于所述导光板202一侧的所述LED灯条10、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上的光学膜片204;所述LED灯条10包括线路板101和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多个LED芯片102,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与所述导光板202的侧面相接触,且所述线路板101位于所述导光板202上方且通过白色双面胶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LED灯条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上且与所述LED芯片102位于同一面的采用黑色油墨材料制作的黑色涂层块103和白色双面胶1041。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多个LED芯片102沿第一方向等距离均匀排列,且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均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边101a。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与所述LED芯片102一一对应,且等间距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边101a到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021之间,并且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到所述LED发光芯片10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而到所述线路板101的第一边101a之间没有间距;此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103a小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102a。
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设置为具有与所述黑色涂层块103一一对应的镂空图案,并且完全覆盖在所述柔性线路板101的所述第一边101a、与所述第一边101a垂直的第二边101b、与所述第二边101b平行的第三边101c,以及所述发光面1021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01直接接触的底边的延长线围城的封闭区域内。
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导光板202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01贴合端头接触的更加紧密,所述白色双面胶1041和所述黑色涂层块103的厚度相同,并尽可能地小于所述LED芯片102的厚度。
这样,通过设置在所述LED芯片102上的所述黑色涂层块103吸收所述LED芯片102的发光面1201最前方的所述亮区01中的亮度最强的光线,降低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同时,通过设置在所述LED芯片102上的所述白色涂层块104反射所述发光面1201两侧的所述暗区02的光线,提高这一部分光线的亮度,从而提高了所述LED芯片102发出的光线的整体亮度均匀性,使进入到所述导光板202内的光线亮度均匀,可减少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边缘区域出现HotSpot现象,提高了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光学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
由于上述提供的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提高了出射光线的均匀性,因而,当其应用于所述显示装置时,便可以减少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屏幕的边缘处出现Hot Spot现象,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整体质量。
上述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任何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附图是所述LED灯条10以及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20的简略的示意图,只为清楚描述本方案体现了与发明点相关的结构,对于其他的与发明点无关的结构是现有结构,在附图中并未体现或只体现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ED灯条,包括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所述多个LED芯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所有LED芯片的发光面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边;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与所述LED芯片同一面的黑色涂层块和白色涂层块;
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边到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之间的区域,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的长度小于等于与所述黑色涂层块对应的所述LED芯片的长度;
所述白色涂层块至少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黑色涂层块之间;
所述白色涂层块和所述黑色涂层块的厚度小于所述LED芯片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涂层块为白色双面胶,且所述白色双面胶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黑色涂层块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黑色涂层块到所述LED发光芯片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白色双面胶还设置在所述间距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LED芯片沿第一方向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上,与多个所述LED芯片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黑色涂层块也等间距地排列在所述线路板上。
5.一种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LED灯条;
其中,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侧,且所述LED灯条的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均面向所述导光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D灯条的白色涂层块为所述白色双面胶的情况下,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白色双面胶块与所述线路板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LED灯条的线路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光式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源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25162.2A CN103527966B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25162.2A CN103527966B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7966A true CN103527966A (zh) | 2014-01-22 |
CN103527966B CN103527966B (zh) | 2015-08-19 |
Family
ID=4993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25162.2A Active CN103527966B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2796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96864A1 (zh) * | 2015-12-10 | 2017-06-15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CN108254973A (zh) * | 2018-01-31 | 2018-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CN111308826A (zh) * | 2014-02-19 | 2020-06-19 |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纸显示屏 |
WO2022036646A1 (zh) * | 2020-08-20 | 2022-02-24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42817A (ja) * | 2002-02-13 | 2003-08-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KR20110041825A (ko) * | 2009-10-16 | 2011-04-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CN202710881U (zh) * | 2012-06-27 | 2013-01-30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
CN202813236U (zh) * | 2012-09-18 | 2013-03-20 |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防漏光黑白双面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
CN203082680U (zh) * | 2012-11-30 | 2013-07-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
2013
- 2013-10-30 CN CN201310525162.2A patent/CN1035279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42817A (ja) * | 2002-02-13 | 2003-08-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KR20110041825A (ko) * | 2009-10-16 | 2011-04-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CN202710881U (zh) * | 2012-06-27 | 2013-01-30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
CN202813236U (zh) * | 2012-09-18 | 2013-03-20 |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防漏光黑白双面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
CN203082680U (zh) * | 2012-11-30 | 2013-07-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8826A (zh) * | 2014-02-19 | 2020-06-19 |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纸显示屏 |
WO2017096864A1 (zh) * | 2015-12-10 | 2017-06-15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CN108254973A (zh) * | 2018-01-31 | 2018-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US11187850B2 (en) | 2018-01-31 | 2021-11-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assembly thereof,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
WO2022036646A1 (zh) * | 2020-08-20 | 2022-02-24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7966B (zh) | 2015-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64213B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5116594B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US20130128189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5114857A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1464594A (zh) | 背光模组 | |
WO2011066692A1 (zh) | 均匀高亮度侧光式背光源 | |
US9028128B2 (en) |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 |
CN103175034A (zh) | Led背光模组 | |
CN102518984A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672537B (zh) | 一种led灯条、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I420202B (zh) |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 | |
CN114265237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5333334A (zh) | 一种led灯条及液晶显示模组 | |
CN202647443U (zh) | Led背光模组及led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527966B (zh) |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777528B1 (ko) |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백라이트 모듈을 사용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02266945U (zh) | 侧光式背光模组 | |
CN103175033B (zh) | 侧光源led背光模组 | |
US8834002B2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side reflector plate protection | |
US9405149B2 (en) |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 |
CN109976037B (zh) | 一种侧入式背光源及其显示装置 | |
CN202382108U (zh) |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 |
US9028126B2 (en) | LED light bar and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 |
US9389354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
US8985829B2 (en) |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