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6131A -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6131A
CN103526131A CN201310532563.0A CN201310532563A CN103526131A CN 103526131 A CN103526131 A CN 103526131A CN 201310532563 A CN201310532563 A CN 201310532563A CN 103526131 A CN103526131 A CN 103526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coffee pot
steel
strength stainless
weight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25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6131B (zh
Inventor
焦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baoli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baoli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baoli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baoli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25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6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6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6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6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6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咖啡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2~0.18%、N:0.02~0.08%、Si:0.8~1.2%、Mn:1~1.8%、Cr:14~18%、Ni:0.3~0.7%、Mo:0.01~0.05%、Co:8~12%、B:0.0005~0.005%、W:0.25~0.45%、Nb:0.4~0.8%、Ti:0.6~1%、余量为铁和杂质。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每种元素的含量,使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生产成本低,且还具有较高的韧性、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综合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咖啡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咖啡壶是一种冲煮咖啡的器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壶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咖啡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不锈钢咖啡壶、塑料咖啡壶、玻璃咖啡壶等,不锈钢咖啡壶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是市场上的主要销售种类。
由于咖啡壶的使用环境比较特殊,不锈钢咖啡壶需要具有较高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制造,高强度不锈钢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申请号为200610147771.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强韧性超高强度不锈钢,该不锈钢通过采取优化成分设计,并采用强化双真空冶炼工艺以及大锻比锻造成形技术,但是,该不锈钢中C、Co含量较低,因此强度稍低。
申请号为200610046063.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耐腐耐高温纳米合金钢材料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钢液中加入Nb的同时,加入W、Mo、V等元素,使得合金钢中80%晶粒粒度小于50纳米,该发明使用的材料成分可以满足高强度的需求,但该发明的制作方法只是经过简单的冶炼得到高强耐腐耐高温纳米合金钢材料,得到的材料强度并不高,且韧性较差。
现有技术中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大多只是从一方面进行改进,即从材料成分或者制备方法中一方面进行改进,由于不锈钢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化学成分一样对不锈钢材料的综合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在材料成分上满足高强度的需求,在制备方法上又可以发挥出材料的最佳性能,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强度不锈钢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成本低,且还具有较高的韧性、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与本发明的材料配合使用,可以发挥材料的最佳性能,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2~0.18%、N:0.02~0.08%、Si:0.8~1.2%、Mn:1~1.8%、Cr:14~18%、Ni:0.3~0.7%、Mo:0.01~0.05%、Co:8~12%、B:0.0005~0.005%、W:0.25~0.45%、Nb:0.4~0.8%、Ti:0.6~1%、余量为铁和杂质。
优选的,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3~0.17%、N:0.03~0.07%、Si:0.9~1.1%、Mn:1.2~1.6%、Cr:15~17%、Ni:0.4~0.6%、Mo:0.02~0.04%、Co:9~11%、B:0.002~0.004%、W:0.3~0.4%、Nb:0.5~0.7%、Ti:0.7~0.9%、余量为铁和杂质。
更为优选的,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5%、N:0.05%、Si:1%、Mn:1.4%、Cr:16%、Ni:0.5%、Mo:0.03%、Co:10%、B: 0.003%、W:0.35%、Nb:0.6%、Ti:0.8%、余量为铁和杂质。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成分设计理由如下:
C:0.12~0.18%
C(碳)是强力的奥氏体生成元素,因此使金属组织中的马氏体相的比例增加,C可以发挥固溶强化效果,以间隙固溶体的形式熔入晶格结构中,从而产生了向其中引入应变,以强化间隙固溶体的作用;此外,C具有形成科特雷耳气团以使金属组织中的位错得到固着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C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12%以上。然而,C容易与钢中的Cr、Nb、Ti等结合而形成碳化物,例如,当在晶粒间界存在有Cr碳化物时,由于Cr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较慢,会在晶界附近产生Cr耗尽层,使得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因此,为了避免C过高造成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下降,C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18%以下。本发明中C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18%,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优选的,C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17%,更为优选的,C的重量百分比为0.15%。
N:0.02~0.08%
N(氮)是形成奥氏体的最强有效元素之一,与C一样, N也是以强化间隙固溶体的元素,并且也是形成科特雷耳气团的元素;此外,N还可以与钢中的Cr或Mo结合以形成簇合物,从而产生提高强度的作用,为了通过加入N有效地使奥氏体相稳定,并且通过形成Mo-N簇合物有效地使材料的强度提高,N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02%以上。但是,N在奥氏体相中的固溶程度受到限制,加入较大量的N时,在铸造钢时会产生气孔,虽然通过加入与N具有高亲和力的元素(如Cr或Mn)来提高其固溶的限度,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但是当加入过多的这样的元素时,在钢被熔融时需要对环境条件(如温度等)进行控制,使成本增加,因此,为了避免N过高增加熔融和铸造的难度,N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08%以下。本发明中N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08%,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加工性能,优选的,N的重量百分比为0.03~0.07%,更为优选的,N的重量百分比为0.05%。
Si:0.8~1.2%
Si(硅)为铁素体形成元素,起脱氧剂和改善材料耐腐蚀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加钢的强度的元素,Si会发生固溶,从而产生使层错能降低并使机械特性得到改善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并起到较好的脱氧作用,Si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8%以上。但加入大量的Si对材料的热加工性和韧性不利,对常温下成型也不利,为了避免Si过高造成材料的热加工性和韧性下降,Si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2%以下。本发明中Si的重量百分比为0.8~1.2%,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热加工性和韧性,优选的,Si的重量百分比为0.9~1.1%,更为优选的,Si的重量百分比为1%。
Mn:1~1.8%
Mn(锰)是奥氏体形成元素,成本低,可以替代Ni形成奥氏体,在将钢熔融和精炼时,Mn被用作脱氧剂,对钢具有很大的强化作用,能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为了保证材料的强度和硬度,Mn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以上。但是,Mn对高温下的抗氧化性会产生不利的作用,使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降低,为了避免Mn过高造成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下降,Mn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8%以下。本发明中Mn的重量百分比为1~1.8%,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优选的,Mn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更为优选的,Mn的重量百分比为1.4%。
Cr:14~18%
Cr(铬)是强烈形成并稳定铁素体的元素,缩小奥氏体区,随着钢中Cr含量增加,奥氏体不锈钢中可出现铁素体组织;此外,Cr是提高材料强度和耐腐蚀性的主要合金元素,Cr可提高不锈钢在氧化性酸中的耐腐蚀性,提高其在氯化物溶液中的耐应力腐蚀、点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能力,而且Cr含量过低还会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Ms)升高,影响钢的性能,因此,为了保证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Cr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4%以上。但Cr在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会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若其含量过高,不仅增加成本,影响经济性,生产率下降,而且对焊接性不利,还会造成一些金属间相的形成倾向增大,因此,为了避免Cr过高造成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下降,Cr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8%以下。本发明中Cr的重量百分比为14~18%,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优选的,Cr的重量百分比为15~17%,更为优选的,Cr的重量百分比为16%。
Ni:0.3~0.7%
Ni(镍)是形成奥氏体和稳定奥氏体的最佳元素,Ni对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加工性能均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Cr的耐腐蚀作用的发挥;同时Ni的添加还可以改善铁素体不锈钢的塑性和韧性,量少时可以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量多时也会与其它元素形成析出物,起到时效强化的作用,为了通过加入Ni有效地使奥氏体相稳定,并且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Ni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3%以上。但大量加入Ni会使得Ms点降低到以通常的淬火处理无法得到马氏体组织的情况,从而也无法令钢材获得所需要的高强度,还会使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降低,且Ni资源短缺,价格较贵,应尽量节约使用,因此,为了避免Ni过高造成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降低以及节约成本,Ni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7%以下。本发明中Ni的重量百分比为0.3~0.7%,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又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优选的,Ni的重量百分比为0.4~0.6%,更为优选的,Ni的重量百分比为0.5%。
Mo:0.01~0.05%
Mo(钼)是强烈的铁素体形成元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特别是Mo有利于提高焊接部位冲孔剪断面的耐腐蚀性,还可以通过固溶强化提高其强度,为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Mo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01%以上。但Mo是高成本元素,同时耐腐蚀性能达到饱和之后,过高的Mo含量会促进奥氏体不锈钢中金属间相的沉淀,影响合金的力学和加工性能,考虑到可加工性的劣化和材料成本的增加,Mo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05%以下。本发明中Mo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05%,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又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优选的,Mo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04%,更为优选的,Mo的重量百分比为0.03%。
Co:8~12%
Co(钴)是奥氏体生成元素,能提高钢的相变点和固溶强化作用,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可使钢的强度和高温硬度都显著提高,为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Co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8%以上。但加入过量的Co会影响材料的韧性和加工性能,为了避免Co过高造成材料的韧性和加工性下降,Co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2%以下。本发明中Co的重量百分比为8~12%,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韧性和加工性,优选的,Co的重量百分比为9~11%,更为优选的,Co的重量百分比为10%。
B:0.0005~0.005%
由于本发明成分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减少,杂质元素S、P易偏聚在晶间,而降低其热加工塑性,在表面形成微裂纹,因此通过添加晶界强化元素B(硼)可以提高其热塑性;一定含量的B可以增加奥氏体不锈钢凝固过程中的形核点,且可以增加晶界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由于相界之间塑性不同而造成的表面缺陷,因此,为了提高材料的热塑性和强度,B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0005%以上。但过高的B含量会促进奥氏体不锈钢中金属间相的沉淀,影响合金的力学和加工性能,为了避免B过高造成材料的力学和加工性能下降,B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005%以下。本发明中B的重量百分比为8~12%,既可以满足材料的热塑性和强度要求,又可以满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优选的,B的重量百分比为0.002~0.004%,更为优选的,B的重量百分比为0.003%。
W:0.25~0.45%
W(钨)可用于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红硬性和热强性,此外,W还能提高高温蠕变抗力,当与Mo复合应用时效果更加显著,W与Mo协同作用,还可以复合强化钢材同时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因此,为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W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25%以上。但过高的W容易在钢材中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等有害相,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塑性,为了避免W过高造成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塑性下降,W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45%以下。本发明中W的重量百分比为0.25~0.45%,既可以满足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又可以满足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塑性,优选的,W的重量百分比为0.3~0.4%,更为优选的,W的重量百分比为0.35%。
Nb:0.4~0.8%
Nb(铌)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在材料加入适量的Nb,主要起到两个重要作用,其一,起到稳定化元素的作用,在热处理温度范围内,长时间保温;钢中Nb元素与C充分结合,形成C-Nb化合物,避免了C与Nb元素的结合,使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得到保证;其二,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了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因此,为了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Nb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4%以上。但过量的难熔元素Nb又会导致材料的制造工艺复杂,为了避免Nb过高导致材料的制造工艺复杂,Nb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8%以下。本发明中Nb的重量百分比为0.4~0.8%,既可以满足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要求,又可以简化工艺,优选的,Nb的重量百分比为0.5~0.7%,更为优选的,Nb的重量百分比为0.6%。
Ti:0.6~1%
Ti(钛)是稳定化元素,主要是与C、N结合防止Cr的C、N化物形成造成贫Cr区,从而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Ti主要与N结合;Ti还能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了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因此,为了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Ti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0.6%以上。但Ti作为夹杂物也会影响到钢的表面质量,同时由于Ti在加入过程中易氧化,会给炼钢带来一定难度,为了避免Ti导致材料的制造工艺复杂,Ti的重量百分比应控制在1%以下。本发明中Ti的重量百分比为0.6~1%,既可以满足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要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质量,简化制造工艺,优选的,Ti的重量百分比为0.7~0.9%,更为优选的,Ti的重量百分比为0.8%。
优选的,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1%,其中,P≤0.015%、S≤0.008%、H≤0.003%、O≤0.001%。
P(磷)和S(硫)都是钢中的有害成份,过高的磷和硫含量会导致钢的强度急剧下降,会导致钢材变脆,必须严格的控制。因此,本发明采用的P的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S的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008%以下。
H(氢)和O(氧)在不锈钢材料中会严重影响材料的韧性,必须严格控制。因此,本发明采用的H的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O的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001%以下。
优选的,所述材料的化学成分还包括Y,Y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05%。
Y(钇)元素的加入能够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并增加耐磨性,本发明采用的Y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0.01~0.05%。
优选的,所述材料的化学成分满足以下公式:
0.16%≤C+N≤0.24%                     ……(1)
8(C+N)≤Si+Mn≤2.6%                 ……(2)
9.4%+186.4Mo≤Cr+12Ni≤24.6%           ……(3)
10.8%≤Co+96B+4W≤13.2%               ……(4)        
8.6%≤(Nb/Ti+0.428)×16.83≤32.5%      ……(5) 
其中,C、N、Si、Mn、Cr、Ni、Mo、Co、B、W、Nb和Ti分别代表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
(1)式的(C+N)是影响材料的强度、弯曲加工性能、以及焊接部位韧性、进而影响焊接部位冲压加工性能的因素,在本发明中限定在0.16%~0.24%范围内。通过实验证明,当(C+N)小于0.16%时,马氏体组织的强度过低,即使成为铁素体+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抗拉强度也不能达到850MPa以上。当(C+N)超过0.24%时,由于C、N使马氏体显著硬化,C、N含量高时,软的铁素体和硬的马氏体的硬度差非常大,弯曲加工时其边界积蓄畸变,容易产生裂纹,从而使得材料的弯曲加工性能和焊接部位的韧性显著降低;此外,当(C+N)超过0.24%时,焊接部位的冲压加工性能显著降低,焊接部位冲压加工性能降低的原因是焊接后生成的铁素体和马氏体构成的混合组织中,由于从C、N固溶能力大的奥氏体相变的马氏体中固溶大量的C、N,马氏体的强度增加,与软的铁素体的强度差别过大造成的。因此,从提高材料的强度出发,(C+N)应控制在0.16%以上,从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出发,(C+N)应控制在0.24%以下。
(2)式的(Si+Mn)是影响材料的强度和脱氧作用的因素,在本发明中限定在8(C+N)~2.6%范围内。通过实验证明,当(Si+Mn)小于8(C+N)时,得到的材料强度较差,且脱氧效果不好;当(Si+Mn)大于2.6%时,得到的材料热加工性和韧性较差,因此,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脱氧作用出发,(Si+Mn)应控制在8(C+N)以上,从提高材料的热加工性和韧性出发,(Si+Mn)应控制在2.6%以下。
(3)式的(Cr+12Ni)是影响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因素,在本发明中限定在(9.4%+186.4Mo)~24.6%的范围内。Cr、Ni和Mo都具有耐腐蚀性的作用,但Cr和Ni复配使用的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实验证明,当(Cr+12Ni)小于(9.4%+186.4Mo)时,得到的材料耐腐蚀性能较差,且强度小;当(Cr+12Ni)大于24.6%时,导致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下降。因此,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出发,(Cr+12Ni)应控制在(9.4%+186.4Mo)以上,从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出发,(Cr+12Ni)应控制在24.6%以下。
(4)式的(Co+96B+4W)是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的因素,在本发明中限定在10.8%~13.2%的范围内。通过实验证明,当(Co+96B+4W)小于10.8%时,得到的材料强度较小,且硬度较差,当(Co+96B+4W)大于13.2%时,导致材料的韧性和加工性能下降。因此,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出发,(Co+96B+4W)应控制在10.8%以上,从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加工性能出发,(Co+96B+4W)应控制在13.2%以下。
(5)式的[(Nb/Ti+0.428)×16.83]是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在本发明中限定在8.6%~32.5%范围内。通过实验证明,当[(Nb/Ti+0.428)×16.83]小于8.6%时,得到的材料强度小,且稳定性较差,当[(Nb/Ti+0.428)×16.83]大于32.5%时,材料的制造工艺复杂,不经济。因此,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出发,[(Nb/Ti+0.428)×16.83]应控制在8.6%以上,从简化材料的制造工艺出发,[(Nb/Ti+0.428)×16.83]应控制在32.5%以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0.5~2.5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01~0.1Pa真空度下,以1.5~3.5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00~115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24~36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00~1050℃,终锻温度为850~90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50~100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2.5~3.5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真空感应炉冶炼具有如下优点:冶炼的合金纯净,性能水平高;熔炼出的钢和合金气体含量低;金属不易氧化;材料纯度高;能准确的调整和控制化学成分;能提高钢的强度,并降低了高强度不锈钢成品的生产成本。
均匀化处理作为提高锭坯的冶金质量及挤压性能的手段,目前已经成为了提高锭坯的冶金质量的最重要方法。均匀化处理是利用在高温进行长时间加热,使内部的化学成分充分扩散,因此又称为扩散退火。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提高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固溶处理是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固溶处理的作用主要是改善钢和合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双重时效处理是指合金工件经固溶处理,冷塑性变形或铸造,锻造后,在较高的温度放置或室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时效处理的目的,消除工件的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改善机械性能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真空感应冶炼、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和双重时效处理等步骤,均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并降低了高强度不锈钢成品的生产成本,且有较好的塑性,满足变形加工的需要。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450~55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0.5~2.5Pa,以6~8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先加入C能够为 C-O 反应提供充足的C量,从而有利于N、O等气体的排除;由于Cr很容易与N结合,不利于熔体中N的去除,因此金属Cr须全部留出,待N合格后加入;由于金属Mn容易挥发,因此金属Cr须全部留出,在出炉前几分钟加入。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480~154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50~70min;
待熔液面保持平静不再有气泡溢出时,即全溶后,进行精炼。精炼的温度越高,精炼时间越长,脱气效果越好,熔体中气体含量越低。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加剧坩埚供氧反应,使钢中氧含量反而上升,此次精炼的温度控制在1480~1540℃,保持时间控制在50~70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6~8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由于Cr很容易与N结合,不利于熔体中N的去除,因此金属Cr须全部留出,待N合格后加入;由于此阶段Cr加入量较多,可能带入较多的N,因此此阶段需要对Cr进行慢速熔化,从而使N尽可能的排除。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480~154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10~20min;
待熔液面保持平静不再有气泡溢出时,即全溶后,进行精炼。精炼的温度越高,精炼时间越长,脱气效果越好,熔体中气体含量越低。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加剧坩埚供氧反应,使钢中氧含量反而上升,此次精炼的温度控制在1480~1540℃,保持时间控制在10~20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1500~2000r/min 转速下搅拌1~3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Mn在真空感应冶炼中挥发很大,因此金属Mn必须全部留出,在出炉前几分钟加入。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50~98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2.5~3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00~450℃,保温2.5~3.5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50~-60℃,保温1.5~2.5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350~400℃,保温8~12h后,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加入了Co、B和W元素,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还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而且可节约不可再生的Ni资源,属于环保型材料。
本发明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与传统的类似材料比较,本发明的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抗拉强度≥1000Mpa,屈服强度≥850Mpa;冲击韧性≥200J,断裂韧性≥100MPa                                                
Figure 919384DEST_PATH_IMAGE001
,断裂伸长率≥30%,硬度≥48HRC,还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3.5%NaCl溶液环境下材料的腐蚀速度≥0.0119mm/年,在5%H2S04溶液环境下材料的腐蚀速度≥0.0374mm/年,良好的综合性能,便于加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C、N、Si、Mn、Cr、Ni、Mo、Co、B、W、Nb和Ti,余量为铁和杂质,通过严格控制每种元素的含量,使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生产成本低,且还具有较高的韧性、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真空感应冶炼、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和双重时效处理等步骤,均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并降低了高强度不锈钢成品的生产成本,且举有较好的塑性,满足变形加工的需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本发明的材料配合使用,可以发挥材料的最佳性能,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2%、N:0.08%、Si:0.8%、Mn:1.8%、Cr:14%、Ni:0.7%、Mo:0.01%、Co:8%、B:0.005%、W:0.45%、Nb:0.4%、Ti:0.6%、Y:0.01%、余量为铁和杂质;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045%,其中,P≤0.014%、S≤0.007%、H≤0.001%、O≤0.00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0.5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01Pa真空度下,以1.5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0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24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00℃,终锻温度为85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5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2.5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45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0.5Pa,以6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48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50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6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48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10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1500r/min 转速下搅拌1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00℃,保温2.5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50℃,保温1.5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350℃,保温8h后,空冷至室温。
    本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3%、N:0.07%、Si:0.9%、Mn:1.6%、Cr:15%、Ni:0.6%、Mo:0.02%、Co:9%、B:0.004%、W:0.4%、Nb:0.5%、Ti:0.7%、余量为铁和杂质;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033%,其中,P≤0.013%、S≤0.006%、H≤0.002%、O≤0.00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1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03Pa真空度下,以2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2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28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10℃,终锻温度为86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6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3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48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1Pa,以7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50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55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7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50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12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1600r/min 转速下搅拌2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10℃,保温3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55℃,保温2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360℃,保温9h后,空冷至室温。
    本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5%、N:0.05%、Si:1%、Mn:1.4%、Cr:16%、Ni:0.5%、Mo:0.03%、Co:10%、B:0.003%、W:0.35%、Nb:0.6%、Ti:0.8%、Y:0.03%余量为铁和杂质;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036%,其中,P≤0.012%、S≤0.005%、H≤0.002%、O≤0.00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1.5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05Pa真空度下,以2.5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3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0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30℃,终锻温度为87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7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3.5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50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1.5Pa,以6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50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60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6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50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15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1800r/min 转速下搅拌1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20℃,保温2.5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60℃,保温2.5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370℃,保温10h后,空冷至室温。
    本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7%、N:0.03%、Si:1.1%、Mn:1.2%、Cr:17%、Ni: 0.4%、Mo:0.04%、Co:11%、B:0.002%、W:0.3%、Nb:0.7%、Ti:0.9%、余量为铁和杂质;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028%,其中,P≤0.011%、S≤0.004%、H≤0.001%、O≤0.00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2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08Pa真空度下,以3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4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2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40℃,终锻温度为88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8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2.5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52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2Pa,以7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52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65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7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52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18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1900r/min 转速下搅拌2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30℃,保温3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50℃,保温1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390℃,保温11h后,空冷至室温。
    本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 0.18%、N:0.02%、Si:1.2%、Mn:1%、Cr:18%、Ni:0.3%、Mo:0.05%、Co:12%、B:0.0005%、W:0.25%、Nb:0.8%、Ti: 1%、Y:0.05%、余量为铁和杂质;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041%,其中,P≤0.01%、S≤0.003%、H≤0.001%、O≤0.00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2.5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1Pa真空度下,以3.5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5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6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50℃,终锻温度为90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100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3.5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55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2.5Pa,以8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54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70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8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54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20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2000r/min转速下搅拌3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50℃,保温3.5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60℃,保温2.5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400℃,保温12h后,空冷至室温。
本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5制得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
测试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抗拉强度(MPa) 1000 1120 1150 1070 1030
屈服强度(MPa) 900 918 940 850 905
冲击韧性(J) 200 240 250 230 220
断裂韧性(MPa
Figure 353996DEST_PATH_IMAGE003
121 138 145 116 100
断裂伸长率(%) 34 30 40 35 38
硬度(HRC) 48 49 50 49 50
3.5%NaCl溶液环境下的腐蚀速度(mm/年) 0.0119 0.0121 0.0125 0.0124 0.0123
5%H2S04溶液环境下的腐蚀速度(mm/年) 0.0376 0.0374 0.0378 0.0379 0.0375
本发明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与传统的类似材料比较,本发明的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抗拉强度≥1000Mpa,屈服强度≥850Mpa;冲击韧性≥200J,断裂韧性≥100MPa
Figure 114141DEST_PATH_IMAGE001
,断裂伸长率≥30%,硬度≥48HRC,还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3.5%NaCl溶液环境下材料的腐蚀速度≥0.0119mm/年,在5%H2S04溶液环境下材料的腐蚀速度≥0.0374mm/年,良好的综合性能,便于加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化学成分包括C、N、Si、Mn、Cr、Ni、Mo、Co、B、W、Nb和Ti,余量为铁和杂质,通过严格控制每种元素的含量,使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生产成本低,且还具有较高的韧性、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综合性能优异。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2~0.18%、N:0.02~0.08%、Si:0.8~1.2%、Mn:1~1.8%、Cr:14~18%、Ni:0.3~0.7%、Mo:0.01~0.05%、Co:8~12%、B:0.0005~0.005%、W:0.25~0.45%、Nb:0.4~0.8%、Ti:0.6~1%、余量为铁和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3~0.17%、N:0.03~0.07%、Si:0.9~1.1%、Mn:1.2~1.6%、Cr:15~17%、Ni:0.4~0.6%、Mo:0.02~0.04%、Co:9~11%、B:0.002~0.004%、W:0.3~0.4%、Nb:0.5~0.7%、Ti:0.7~0.9%、余量为铁和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C:0.15%、N:0.05%、Si:1%、Mn:1.4%、Cr:16%、Ni:0.5%、Mo:0.03%、Co:10%、B: 0.003%、W:0.35%、Nb:0.6%、Ti:0.8%、余量为铁和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杂质的总含量≤0.1%,其中,P≤0.015%、S≤0.008%、H≤0.003%、O≤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化学成分还包括Y,Y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化学成分满足以下公式:
0.16%≤C+N≤0.24%                     ……(1)
8(C+N)≤Si+Mn≤2.6%                 ……(2)
9.4%+186.4Mo≤Cr+12Ni≤24.6%           ……(3)
10.8%≤Co+96B+4W≤13.2%               ……(4)        
8.6%≤(Nb/Ti+0.428)×16.83≤32.5%      ……(5) 
其中,C、N、Si、Mn、Cr、Ni、Mo、Co、B、W、Nb和Ti分别代表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真空感应冶炼: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经真空感应炉在0.5~2.5Pa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感应冶炼,浇铸成自耗电极;
B、真空自耗重熔:将浇铸后的自耗电极在0.01~0.1Pa真空度下,以1.5~3.5Kg/min的熔速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得到钢液;
C、均匀化处理:将重熔后的钢液在1100~1150℃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处理时间为24~36h;
D锻造成材: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液进行合金锻造,开锻温度为1000~1050℃,终锻温度为850~900℃,得到锻棒;
E、固溶处理: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50~100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2.5~3.5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F、双重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钢材进行双重时效处理,得到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真空感应冶炼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A1、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先将C装入坩埚,然后将除Cr、Mn以外的其余元素装入,放入真空感应炉中,将坩埚预热至450~550℃,将真空感应炉抽真空至0.5~2.5Pa,以6~8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2、待加入的物质全部熔化后,以1480~1540℃的温度进行精炼,保持50~70min;
A3、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Cr,继续以6~8Kg/min的熔化速度进行熔化;
A4、待Cr熔化后,再次以1480~1540℃的温度进行精炼,精炼时间控制为10~20min;
A5、按照上述化学成分的配比加入Mn,在1500~2000r/min 转速下搅拌1~3min,待Mn熔化后,浇铸成自耗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将锻造后的锻棒在950~980℃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处理时间为2.5~3h,然后油冷至室温,得到钢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双重时效处理的工艺步骤具体为:
F1、将钢材加热至400~450℃,保温2.5~3.5h后,油冷至室温;
F2、将钢材冷却至-50~-60℃,保温1.5~2.5h后,恢复至室温;
F3、将钢材加热至350~400℃,保温8~12h后,空冷至室温。
CN201310532563.0A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526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2563.0A CN103526131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2563.0A CN103526131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6131A true CN103526131A (zh) 2014-01-22
CN103526131B CN103526131B (zh) 2015-07-22

Family

ID=49928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2563.0A Active CN103526131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6131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5457A (zh) * 2014-08-28 2014-12-10 南京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叶片及其锻造工艺
CN105018703A (zh) * 2015-07-28 2015-11-04 苏州市鑫渭阀门有限公司 高压不锈钢泵体固溶处理工艺
CN105648350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致密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51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寿命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61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洁净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52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455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菌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446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430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抗锈蚀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4213A (zh) * 2016-04-15 2016-06-29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5400A (zh) * 2016-04-15 2016-07-13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塑性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352A (zh) * 2016-04-15 2016-07-27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候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682A (zh) * 2020-09-29 2021-01-2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超高强度纳米晶20Cr13W3Co2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0431A (en) * 1992-10-07 1994-05-10 Robert F. Buck Creep resistant, precipitation-dispersion-strengthene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thereof
CN1216073A (zh) * 1996-04-12 1999-05-05 Abb研究有限公司 马式体-奥式体钢
CN101148739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铬含稀土高纯铁素体抗皱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0431A (en) * 1992-10-07 1994-05-10 Robert F. Buck Creep resistant, precipitation-dispersion-strengthene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thereof
CN1216073A (zh) * 1996-04-12 1999-05-05 Abb研究有限公司 马式体-奥式体钢
CN101148739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铬含稀土高纯铁素体抗皱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5457A (zh) * 2014-08-28 2014-12-10 南京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叶片及其锻造工艺
CN105018703A (zh) * 2015-07-28 2015-11-04 苏州市鑫渭阀门有限公司 高压不锈钢泵体固溶处理工艺
CN105648350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致密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51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寿命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61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洁净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52A (zh) * 2016-04-15 2016-06-08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硬度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455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菌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446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1430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抗锈蚀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4213A (zh) * 2016-04-15 2016-06-29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5400A (zh) * 2016-04-15 2016-07-13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塑性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352A (zh) * 2016-04-15 2016-07-27 万宝力不锈钢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候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682A (zh) * 2020-09-29 2021-01-2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超高强度纳米晶20Cr13W3Co2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682B (zh) * 2020-09-29 2022-03-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超高强度纳米晶20Cr13W3Co2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6131B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6131B (zh) 一种高强度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4687B (zh) 一种低温用低合金高强铸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6363B (zh) 适应大变形及冲压加工的高表面质量覆铝基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3695803B (zh) 低碳当量低温使用的大厚度齿条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09425B (zh) 一种特厚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支架用高强度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9207846A (zh) 一种高耐蚀节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CN103540859B (zh) 一种高耐热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6123B (zh) 一种高韧性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3183A (zh) 一种屈服强度960MPa级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00043B (zh) 一种大厚度海洋工程用钢板
CN102477518A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98092A (zh) 耐磨铸钢的制备方法
CN105671455A (zh) 一种高抗菌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1237A (zh) 具有优良韧性与焊接性的经济型双相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66192A (zh) 一种低电阻率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76920A (zh) 一种大厚度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9182669B (zh) 高硬度高韧性易焊接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5279B (zh) 一种具有良好塑性和韧性的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制造方法
CN104726782A (zh) 一种超高强度低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09104B (zh) 一种低镍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
CN113774270A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沉淀硬化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2772B (zh)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碎渣装置及其制备材料
CN105648351A (zh) 一种高寿命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9393A (zh)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热轧高强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350A (zh) 一种高致密环保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