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1144A -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1144A
CN103521144A CN201310503240.9A CN201310503240A CN103521144A CN 103521144 A CN103521144 A CN 103521144A CN 201310503240 A CN201310503240 A CN 201310503240A CN 103521144 A CN103521144 A CN 103521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ation
air
arm
solutio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32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1144B (zh
Inventor
魏进超
叶恒棣
贺新华
刘昌齐
谢琛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032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1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1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1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1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领域,提出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用于氧化溶液中的亚硫酸铵。其包括氧化容器、氧化风机和氧化风管;所述氧化风机设置在氧化容器外,与氧化风管连接,所述氧化风管伸入氧化容器中;氧化风管包括氧化主管和氧化支管,所述氧化主管上方设置有喷水装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系统,使氧化空气能够均匀分布于氧化容器底部的溶液中,无需搅拌器,气液也能很好的接触,达到亚硫酸铵氧化率95%以上,实现了节能的同时保证了亚硫酸铵的氧化率;氧化风机运行初期,空气分布管中原有的液体极易排出;空气分布孔被堵塞时氧化风管内的气压仍保持稳定,这样可延长氧化风机及风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湿法烟气净化产生的吸收液进行氧化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热电及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气,烟气中含有粉尘、SO2、SO3、NOX及CO等有毒物质物,其中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因此脱硫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脱硫方法中,湿法脱硫是当前最为普遍应用的脱硫方法。其中氨法脱硫技术以氨作为吸收剂,其工艺简单,脱硫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脱硫副产物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近年来倍受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
氨法脱硫的主要副产物之一为亚硫酸铵溶液,为了实现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必须将亚硫酸铵溶液强制氧化为硫酸铵溶液,其强制氧化工艺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H4)2SO3+1/2O2→(NH4)2SO4     (1)
在强制氧化过程中,氧化空气的供给方式直接影响氧化空气的利用率、系统的运行费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副产物的品质。目前,在氧化设备的选择上,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系统和方法:
1、搅拌器-空气喷枪法(如CN201342315Y、CN20134317Y、CN201092536Y、CN201324592Y),此方法虽然能得到较高的亚硫酸盐氧化率,但设备复杂,运行费用高,搅拌器经常因腐蚀等原因出现故障;
2、环形(如CN101244365A)或指形(如CN201092538Y)空气氧化法,此法中氧化空气在塔内得到均匀分布,但在氧化风机运行初期,空气分布管中液体不易排出,导致风机瞬时功率较大,同时由于分布管中的空气受力不均匀导致风管振动严重,容易出现氧化风机烧坏及空气分布管断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合理的利用氧化空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硫酸铵溶液的氧化系统,该氧化系统设计合理,能防止亚硫酸铵的热分解,降低能耗,抑制氧化风管的振动,延长风管及氧化风机的使用寿命,装置连续稳定运行,实现亚硫酸铵氧化率达到95%以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用于氧化溶液中的亚硫酸铵,其包括氧化容器、氧化风机和氧化风管;
所述氧化风机设置在氧化容器外,与氧化风管连接,所述氧化风管伸入氧化容器中;
所述氧化风管包括氧化主管和氧化支管,所述氧化主管上方还设置有喷水装置。
其中,所述氧化支管的前部伸入氧化容器中,可设置3-20条,氧化支管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于氧化容器的一条直径,且等距离设置。氧化支管的末端部分(弯头)向下弯折α角,所述α角为30-120°;含有亚硫酸铵的溶液置于氧化容器中,氧化支管位于液面下方2-8m。优选在液面下方5-6m。
所述含有亚硫酸铵的溶液是湿法脱硫得到的溶液。
其中,所述支管的末端不封闭。氧化风机启动时氧化支管内的液体可由末端排出,避免管道内因为积存的液体而导致加压后的空气瞬间高压,也可以在空气分布孔堵塞时使气体由支管末端流出,避免氧化风管中的空气压力不均匀导致风管振动严重,从而保护风机和风管。
其中,所述氧化支管向下弯折的末端部分的长度为0.6-1.2m。为了保证气体从空气分布孔中流出而不是从氧化支管末端短路流出,需要使氧化支管末端设置的弯头的阻力大于分布孔的阻力;另一方面,当发生空气分布孔堵塞时,为了使气体从末端弯头流出,以避免管道内的空气压力过大且气压不均匀,导致氧化风管振动,对风管和风机造成损害,因此,支管尾部折向塔底的末端部分的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试验结果为支管折向塔底的末端部分适宜长度为0.6m-1.2m。
其中,所述位于氧化容器内的氧化支管上开有若干空气分布孔(可设置5-200个),所述空气分布孔的中心线与垂直面(该垂直面与支管轴线垂直)夹角θ为0-90°;所述空气分布孔沿支管的轴向分两排布设;空气分布孔沿支管的轴向等距离设置;两排空气分布孔呈交错排布或并列排布。
其中,所述氧化风机有二台,其连接的氧化支管相向交错水平布置。本亚硫酸铵溶液氧化系统包括两套氧化风机和两套氧化风管系统,两台氧化风机在氧化容器外的两侧进行对称布置,氧化容器中的两套氧化支管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向相互交错等距布置,且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于氧化容器的一条直径。根据氧化条件的不同,为了得到同样高效的氧化效果,两套氧化系统可同时运行也可单独运行。
其中,所述氧化支管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空气分布孔孔径为6-10mm。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方法,其是向烟气脱硫后的含有亚硫酸铵的溶液中通入空气,所述空气温度为55-60℃,通过空气分布孔的空气流速为10-20m/s。
经氧化风机加压后的空气温度在90-150℃,在氧化风管的主管上设置喷水系统,将加压空气温度降至约55-60℃。因为亚硫酸铵在高于60℃时分解,为了防止硫酸铵副产物的损失需要将温度降至60℃以下。氧化之后的溶液还要进行蒸发、浓缩等过程才能得到硫酸铵的晶体作为产品。为了减少后期将溶液升温进行蒸发所需要的能量,溶液的温度也并不是越低越好。另一方面,氨法脱硫塔中引出的溶液温度在55-60℃之间,因此将空气降温至55-60℃之间即可。
其中,所述空气经过加压后的温度为90-150℃,然后经过喷水降温至55-60℃。在氧化风机对空气加压,快速压缩的情况下,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气体几乎没有向外散热的时间条件,所以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空气经过氧化风机加压后,温度升高至90-150℃。
其中,所述系统中的空气以与水平面夹角为0-90°向下进入溶液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使氧化空气能够均匀分布于氧化容器底部的溶液中,无需搅拌器,气液也能很好的接触,达到亚硫酸铵氧化率95%以上,实现了节能的同时保证了亚硫酸铵的氧化率;氧化风机运行初期,空气分布管中原有的液体极易排出;空气分布孔被堵塞时氧化风管内的气压仍保持稳定,这样可延长氧化风机及管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氧化系统俯视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图2的B-B剖面图。
图4:氧化支管的空气分布孔并列布置方式的仰视视图;
图5:氧化支管的空气分布孔交错布置方式的仰视视图;
图中,1为氧化容器,2为氧化主管,3为氧化风机,4为氧化支管,5为阀门,6为空气分布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最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做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本亚硫酸铵溶液氧化系统设置有两套氧化系统,对称布置在氧化容器1的径向两侧。每个系统均由氧化主管2、氧化风机3、氧化支管4以及氧化主管2上的喷水降温系统(图中未示出)组成;每个系统有4根氧化支管4,各氧化支管4从氧化容器1的底部(液面下方5m)进入氧化容器1,相互间隔、平行、水平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氧化支管的末端部分L长为0.8m,成90°折向氧化容器底部,且末端呈开口状;氧化支管4的另一端伸出氧化容器1外,通过管道和阀门5与氧化主管2在氧化容器1的外壁附近连接,当氧化容器1内某氧化支管发生损坏时,可关闭此氧化支管上的阀门5,此时氧化系统仍可正常运行。氧化支管采用玻璃钢材质制作。
由于此时氧化容器1内的氧化过程对氧化气体需求量大,因此两套系统需同时工作。氧化气体(即空气)经过氧化风机3加压后温度上升,约为100℃,经氧化主管2上的喷水系统降温(图中未示出)之后,氧化气体温度降至58℃左右,之后进入氧化支管4。如图3、图4、图5所示,氧化支管4上开设两排孔距均匀的空气分布孔6,空气分布孔6呈并列布置方式(图3),或呈交错布置方式(图4);两排空气分布孔6呈对称布置的方式,空气分布孔6的中心线与垂直面成45°夹角(图5);孔径8mm。
工作时,空气由氧化支管4以12m/s的流速通过空气分布孔6向下排出,进入氧化容器1中的待氧化溶液的底部,然后由下至上进行鼓泡,使空气与待氧化溶液充分接触,最终得到充分氧化的硫酸铵产物。氧化风机3启动时,原进入氧化支管4内的液体可由末端开口处排出,避免管道内因为积存液体的阻滞作用而导致氧化支管4内的空气产生瞬间高压;当空气分布孔6被堵塞时,空气可从支管末端流出,避免因氧化风管中的空气压力不均匀导致风管振动严重,有利于保护氧化风机和风管。
烧结烟气经过氨法脱硫,含有亚硫酸铵的吸收液进入氧化容器1,通过上述氧化系统通入空气完成氧化反应,获得硫酸铵氧化产物,亚硫酸铵氧化率可达到99.5%。然后进行后续的蒸发、浓缩过程,得到硫酸铵的晶体产品。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本亚硫酸铵溶液氧化系统设置有两套氧化系统,对称布置在氧化容器1的径向两侧。每个系统均由氧化主管2、氧化风机3、氧化支管4以及氧化主管2上的喷水降温系统(图中未示出)组成;每个系统有4根氧化支管4,各氧化支管4从氧化容器1的底部(液面下方6m)进入氧化容器1,相互间隔、平行、水平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氧化支管的末端部分L长为1m,成90°折向氧化容器底部,且末端呈开口状;氧化支管4的另一端伸出氧化容器1外,通过管道和阀门5与氧化主管2在氧化容器1的外壁附近连接,当氧化容器内某氧化支管发生损坏时,可关闭此氧化支管上的阀门,此时氧化系统仍可正常运行。氧化支管采用玻璃钢材质制作。
由于此时氧化容器1内的氧化过程对氧化气体需求量较小,因此只需运行任意一套系统。氧化气体(即空气)经过氧化风机3压缩后温度上升,约为130℃,经氧化主管2上的喷水降温系统(图中未示出)之后,氧化气体温度降至60℃,之后进入氧化支管4。空气以15m/s的速度从空气分布孔6向下排出,进入待氧化溶液的底部,然后由下至上进行鼓泡,使空气与待氧化溶液充分接触,最终得到充分氧化的硫酸铵产物。氧化风机3启动时,原进入氧化支管4内的液体可由末端开口处排出,避免管道内因为积存液体的阻滞作用而导致氧化支管4内的空气产生瞬间高压;当空气分布孔6被堵塞时,空气可从支管末端流出,避免因氧化风管中的空气压力不均匀导致风管振动严重,有利于保护氧化风机和风管。
烧结烟气经过氨法脱硫,含有亚硫酸铵的吸收液进入氧化容器2,通过上述氧化系统向氧化容器1内通入氧化空气完成氧化反应,获得硫酸铵氧化产物,亚硫酸铵氧化率可达到98%。然后进行蒸发、浓缩过程,得到硫酸铵的晶体产品。
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换、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用于氧化溶液中的亚硫酸铵,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容器、氧化风机和氧化风管;
所述氧化风机设置在氧化容器外,与氧化风管连接,所述氧化风管伸入氧化容器中;
所述氧化风管包括氧化主管和氧化支管,所述氧化主管上方设置有喷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支管伸入氧化容器中,氧化支管的末端部分向下弯折α角,所述α角为30-120°;含有亚硫酸铵的溶液置于氧化容器中,氧化支管位于液面下方2-8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支管向下弯折的末端部分的长度为0.6-1.2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支管的末端不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支管上开有若干空气分布孔,所述空气分布孔的中心线与垂直面的夹角θ为0-90°;所述空气分布孔沿支管的轴向分两排布设;空气分布孔沿支管的轴向等距离设置;两排空气分布孔呈交错排布或并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风机有二台,其连接的氧化支管相向交错水平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支管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空气分布孔孔径为6-10mm。
8.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烟气脱硫后的含有亚硫酸铵的溶液中通入空气,所述空气温度为55-60℃,通过空气分布孔的空气流速为10-20m/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经过加压后的温度为90-150℃,然后经过喷水降温至55-6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以与水平面夹角为0-90°进入溶液中。
CN201310503240.9A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3521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3240.9A CN103521144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3240.9A CN103521144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1144A true CN103521144A (zh) 2014-01-22
CN103521144B CN103521144B (zh) 2016-04-20

Family

ID=4992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3240.9A Active CN103521144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11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066A (zh) * 2016-07-01 2016-10-12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空气引入装置的吸收塔
CN115400563A (zh) * 2022-08-16 2022-11-29 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氧化风系统保安方法
CN116422118A (zh) * 2023-04-18 2023-07-14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氧化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4365A (zh) * 2007-11-26 2008-08-20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浆液池无搅拌氧化装置
CN202621019U (zh) * 2012-07-11 2012-12-26 甄诚 一种高效节能脱硫氧化空气管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4365A (zh) * 2007-11-26 2008-08-20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浆液池无搅拌氧化装置
CN202621019U (zh) * 2012-07-11 2012-12-26 甄诚 一种高效节能脱硫氧化空气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066A (zh) * 2016-07-01 2016-10-12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空气引入装置的吸收塔
CN115400563A (zh) * 2022-08-16 2022-11-29 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氧化风系统保安方法
CN115400563B (zh) * 2022-08-16 2023-07-14 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氧化风系统保安方法
CN116422118A (zh) * 2023-04-18 2023-07-14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氧化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1144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7353B2 (ja) 低温酸化脱硝用の煙道オゾン分配器及びその配置方式
CN103521144B (zh) 一种氧化亚硫酸盐溶液的系统和方法
CN104338425A (zh) 一种湿法烟气脱硝的工艺方法
CN205867863U (zh) 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03157357A (zh)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4093282U (zh) 一种利用臭氧作用脱除氮氧化物的处理装置
CN104190228B (zh) 一种复合高效节能氨法脱硫塔
CN203479018U (zh) 用惰性气体循环冷却高温产品的降温系统
CN204429082U (zh) 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5182475U (zh) 喷射吸氨器
CN205137886U (zh) 加热器以及尿素热解制氨系统
CN107715671A (zh) 硫化氢脱除装置
CN209519606U (zh) 一种超低温脱液相催化还原脱硝装置
CN113144865A (zh) 一种高浓度so2矿业炉窑尾气的硫酸回收装置
CN204841233U (zh) 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输送装置
CN203540318U (zh) 氧化反应装置
CN109589790A (zh) 一种超低温脱液相催化还原脱硝装置
CN204582962U (zh) 一种配套用于工业窑炉的脱硝装置
CN209302530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脱硫浆液降温的装置
CN217549457U (zh) 一种造气污水脱硫用装置
CN215463225U (zh) 一种高浓度so2矿业炉窑尾气的硫酸回收装置
CN208320441U (zh) 一种脱硫装置
CN209530497U (zh) 一种烟气脱硝净化处理设备
CN221015321U (zh) 一种球团高硫烟气超低排工艺设备
CN21958023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脱硫脱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