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7224B -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7224B
CN103517224B CN201210214237.0A CN201210214237A CN103517224B CN 103517224 B CN103517224 B CN 103517224B CN 201210214237 A CN201210214237 A CN 201210214237A CN 103517224 B CN103517224 B CN 103517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ssage
digital watermark
watermark information
forward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42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7224A (zh
Inventor
康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142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722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574 priority patent/WO20140005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7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7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7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7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短信接收终端接收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查看并阅读所述短信;当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短信接收终端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若判断结果为存在数字水印信息,则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否则,转发所述短信。本发明能够确保短信从短信发送终端发出后,短信接收终端在收到短信后不能进行短信转发或编辑后发送,从而保护了短信发送方的隐私信息和对短信内容的版权。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多媒体信息通过手机进行传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给亲戚朋友发送短信来增加和联络感情。移动用户获得的短信内容己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信息,还有图片、铃声、动画,甚至移动游戏、MP3、视频节目等。但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送方发出的短信被接收方收到后,接收方仍有可能将此短信转发给别人,或者接收方对短信内容进行编辑后再进行发送,导致一条短信被转发多次,特别是一些带有音频、视频和图像的信息,很多都涉及到发送者的隐私信息,而发送方又不希望接收方将此类短信转发出去。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彩信的发送方对彩信中的多媒体数据进行数字水印加密处理,以及在彩信的接收方对彩信中的多媒体数据进行数字水印解密处理,从而增强对彩信中多媒体数据的加密保护力度,但是发送方发送的信息仍然可以被接收方进行转发,无法达到对信息有力保护的效果。
因此如何对移动数字内容进行版权保护,如何使发送方发出的短信不能被转发或编辑后发送就变成一个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如果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多媒体短信通过USB拷贝上传到网络中,而在网络中该多媒体信息又有可能被转载多次,那么发送方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对多媒体信息的版权就变得更加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能更好地解决短信转发和信息版权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包括:
短信接收终端接收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查看并阅读所述短信;
当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短信接收终端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
若判断结果为存在数字水印信息,则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否则,转发所述短信。
优选地,短信接收终端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并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且无法转发。
优选地,短信接收终端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前,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并需要输入解密密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短信发送终端编辑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新短信;
选取数字水印信息和水印嵌入算法;
利用所选取的水印嵌入算法,将所述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短信的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中,并将所述短信发送至短信接收终端。
优选地,将所述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短信后,还包括:
将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优选地,所述数字水印信息包括预存的图片信息、文本信息、数字信息,以及新拍摄的图片信息、视频信息。
优选地,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短信上传至网络后,根据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确定所述短信的原始的短信发送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系统,包括:
短信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查看并阅读所述短信;
短信保护装置,用于当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
短信转发装置,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存在数字水印信息时,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否则,转发所述短信。
优选地,所述短信保护装置包括:
数字水印模块,用于在转发短信时为短信转发装置提供禁止短信转发函数,以禁止转发所述短信。
优选地,所述数字水印模块还用于在发送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新短信中,利用水印嵌入算法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新短信的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中。
优选地,所述短信保护装置还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优选地,所述短信保护装置还包括:
摄像机模块,用于拍摄用作数字水印信息的图片和/或视频。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短信中嵌入数字水印,可以有效地保护短信发送者的私有信息,从而防止短信接收者将接收到的短信进行转发。
2、本发明中短信发送方通过在多媒体信息中嵌入数字水印,即使短信接收方将所述信息上传到网络上,短信发送方也能够根据嵌入在多媒体信息中的数字水印来保护自己的版权,对于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有较强的保护功能,从而更有效的保护手机终端用户的知识产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短信转发的系统中新增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水印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信发送终端发送短信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信接收终端转发短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原理图,如图1所示,步骤包括:
步骤S101、短信接收终端接收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查看并阅读所述短信。
步骤S102、当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短信接收终端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
步骤S103、若判断结果为存在数字水印信息,则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否则,转发所述短信。
短信接收终端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前,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并需要输入解密密码。用户输入密码后,短信接收终端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并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且无法转发。
在所述步骤S101前,短信发送终端编辑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新短信,选取数字水印信息和水印嵌入算法,并利用所选取的水印嵌入算法,将所述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短信的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中,根据需要,对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所述短信发送至短信接收终端。用户将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短信上传至网络后,能够根据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确定所述短信的原始的短信发送方,即短信的创作者。
上述数字水印信息包括预存的图片信息、文本信息、数字信息,以及新拍摄的图片信息、视频信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短信转发的系统中新增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数字水印模块和加密模块。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短信转发的系统位于用户使用的手机终端内,其包括:
短信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查看并阅读所述短信;
短信保护装置,用于当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
短信转发装置,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存在数字水印信息时,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否则,转发所述短信。
进一步地,所述短信查收装置包括:
短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短信发送终端发来的短信;
短信阅读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短信进行阅读,嵌入水印的短信和没有嵌入水印的短信阅读时没有区别,均显示为普通短信。
进一步地,所述短信保护装置包括:
数字水印模块,用于在转发短信时为短信转发装置提供禁止短信转发函数,以禁止转发所述短信,或用于在发送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新短信中,利用水印嵌入算法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新短信的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中;
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摄像机模块,用于拍摄用作数字水印信息的图片和/或视频。
数字水印模块嵌入在短信保护装置中,主要包括数字水印信息、水印嵌入算法,以及禁止短信转发函数。数字水印信息可以是图像、数字、文本等,也可以来自手机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或视频。如果选择的数字水印信息来源于摄像机,此时调用摄像机模块,即所述摄像机模块主要用来拍摄照片、视频等,当选择的数字水印信息为来自摄像机模块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时,摄像机模块会被数字水印模块调用。水印嵌入算法有鲁棒性、脆弱性等多种经典的数字水印算法,这些算法嵌入在数字水印模块中。若发送的短信是纯文本短信,则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在短信的某一行文字中,假如用户输入的文字短信共n行,那么将数字水印信息可以嵌入在第[n/2]行的文字中(其中,[]为取整符号),若短信的每一行可以输入m个字,则嵌入在纯文本短信中的水印的中心位置在短信的第[n/2]行的第[m/2]个字的位置处。若发送的短信中载有图片、铃声、动画,甚至移动游戏、MP3、视频节目等,则数字水印信息主要嵌入在这些多媒体信息中。短信发送方在新编辑的短信中成功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会调用加密模块,加密模块主要对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设置一个加密密码,从而达到对需要保护的短信进行双重保护作用。因此,即使短信接收终端将这些信息通过USB拷贝到PC机,从而上传到网络中,因这些信息中嵌入了数字水印信息,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短信发送者对信息的所有权。短信发送者将含有数字水印信息的短信发出后,短信接收方将接收到的短信转发时会调用数字水印模块中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转发该短信。
进一步地,所述短信转发装置包括:
短信编辑模块,用于对收到的短信进行编辑;
短信发送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发送短信的功能,作为短信发送方,若短信中已经嵌入了数字水印信息,那么在短信发送时会载着嵌有数字水印的短信进行发送,若短信中没有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发送时按普通短信处理;作为短信接收方,对收到的短信进行编辑后再进行发送时,若接收到的短信没有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则可以成功发送短信,若接收到的短信嵌有数字水印信息,则发送时会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短信转发模块,用于直接进行短信转发时,若该短信是普通短信,则可以成功进行转发,若该短信中嵌有数字水印信息,则转发时会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所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短信发送终端在发送短信时可以选择嵌入数字水印或不需要嵌入数字水印。没有嵌入数字水印的短信按普通短信处理,发送方点击发送后短信可以成功到达短信接收终端。
第二步、当选择嵌入数字水印时,首先选择数字水印信息,其次选择水印嵌入算法,以便成功地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到短信中。
第三步、嵌入数字水印后,会有提示是否进行加密设置,选择“是”时输入加密密码,选择“否”时无需进行设置。加密密码设置完成后,发送方就可以成功发送短信。
第四步、短信接收终端收到短信发送终端发来的短信,对短信内容进行查看和阅读。
第五步、短信接收终端对收到的短信进行转发,点击转发按钮时弹出提示信息,或短信接收终端对接收到的短信编辑后再进行发送,点击发送时弹出提示信息。
第六步、选择“是”后,弹出提示框,需要输入解密密码,短信接收方不知道解密密码,无法对数字水印信息做进一步的解密处理。
第七步、如果接收方知道解密密码,输入成功的解密密码后,仍需对嵌入在短信中的数字水印信息做解密处理,短信接收方不知道发送方在短信中嵌入了何种水印加密算法,仍无法对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的短信进行解密处理。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水印模块示意图,如图3所示,数字水印模块嵌入在短信保护装置中,用户作为短信发送方时,根据在短信保护装置中设置的变量WaterMark的取值判断是否嵌入水印,WaterMark=1表示嵌入水印,WaterMark=0表示没有嵌入水印,没有嵌入数字水印的短信按普通短信处理。用户在发送短信时可以选择使用数字水印或不使用数字水印,默认方案是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不使用数字水印)。当选择使用数字水印对短信进行加密时,让用户选择数字水印信息,手机中默认的提供了一些信息,主要有图片、文本、数字等,用户还可以选择摄像机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作为数字水印信息。数字水印信息选择完毕后,用户选择水印嵌入算法,手机中提供了多种经典的水印嵌入算法供用户选择,主要有鲁棒性算法、脆弱性算法等,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种算法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到短信中。水印嵌入算法选择完毕后,用户成功地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到短信中,对于纯文本短信,水印嵌入在短信的某一行中,假如输入的纯文本短信是n行,那么将水印信息可以嵌入在第[n/2]行的文字中(其中,[]为取整符号)。若短信的每一行可以输入m个字,则嵌入在纯文本短信中的水印的中心位置在短信的第[n/2]行的第[m/2]个字的位置处。对于含有音频、视频和图片等载体的信息,数字水印信息主要嵌入在这些载体中。用户作为短信接收方时,数字水印模块通过提供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短信接收方转发所述嵌有数字水印信息的短信。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信发送终端发送短信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户在编辑一条短信后,可以选择是否在短信中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当选择不嵌入数字水印信息时,所述短信按照普通短信处理,经由短信发送模块发送出去。当选择嵌入数字水印信息时,根据用户选择的数字水印信息和水印嵌入算法,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到短信中。成功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手机弹出提示信息“对于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是否要进行加密设置”,提示用户对所述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当用户选择“是”时,输入加密密码,点击确定,当用户选择“否”时,无需进行相关信息设置。最后,用户点击发送,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短信经由短信发送模块发送至短信接收终端。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信接收终端转发短信流程图,如图5所示,短信接收终端收到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后,无论短信中是否嵌入数字水印信息,接收方都可以通过短信接收终端正常阅读和查看所收到的短信。当短信接收终端对收到的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短信内容后发送时,选择需要进行转发的联系人,点击转发按钮。短信接收终端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当判断结果为没有嵌入数字水印信息时,短信可以成功进行转发;当判断结果为已经嵌入数字水印信息时,对该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发送时会调用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系统弹出提示“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并设置加密密码,无法进行转发,需要输入解密密码”。短信接收终端无法破解解密密码,则会提示“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不能进行转发,谢谢合作”。若短信接收终端破解了解密密码,并成功输入,输入成功后仍会调用禁止短信转发函数,提示“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不能进行转发,谢谢合作”。由于短信接收终端无法知道短信发送终端在短信中嵌入了何种水印算法,就不能对收到的短信进行转发。其中,设置的加密密码起到了对短信进行双重保护作用。采用双重保护功能能够确保短信从发送方发出后,接收方在收到短信后不能将短信进行转发或进行编辑后发送,从而保护了发送方的隐私信息和对短信内容的版权。如果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到网络上,发送方也可以根据嵌入在多媒体信息中的数字水印信息来保护自己的版权。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为克服短信发送终端发出的短信被短信接收终端接收后,仍有可能将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进行发送的问题和缺陷,以及接收方将接收到的多媒体信息上传到网络中被多次转载的现状,通过在短信中嵌入数字水印,有效防止短信转发,加强对手机用户私有信息的保护。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信接收终端查看并阅读来自短信发送终端所述短信,并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
当短信接收终端判断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短信接收终端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
若短信接收终端判断结果为短信中未嵌有数字水印信息,则短信接收终端转发所述短信;
若短信接收终端判断结果为短信中嵌有数字水印信息,则短信接收终端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转发所述短信;
其中,所述短信中嵌有的数字水印信息是所述短信发送终端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短信后对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已加密数字水印信息;
其中,短信接收终端禁止转发所述短信的操作包括对嵌入在短信中的已加密数字水印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短信接收终端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转发所述短信时,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且无法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短信接收终端禁止转发所述短信前,通过调用其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并需要输入解密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短信发送终端编辑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新短信;
选取数字水印信息和水印嵌入算法;
利用所选取的水印嵌入算法,将所述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短信的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中,并将所述短信发送至短信接收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水印信息包括预存的图片信息、文本信息、数字信息,以及新拍摄的图片信息、视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短信上传至网络后,根据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确定所述短信的原始的短信发送方。
6.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短信接收终端中的如下装置:
短信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短信发送终端的短信,查看并阅读所述短信,并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
短信保护装置,用于当判断需要对所述短信进行转发或编辑后转发时,解析所述短信,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短信中是否嵌有数字水印信息;
短信转发装置,用于当判断结果为短信中不存在数字水印信息,转发所述短信;以及当判断结果为短信中存在数字水印信息时,禁止转发所述短信;
其中,所述短信中存在的数字水印信息是所述短信发送终端对所述短信中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而得到的已加密数字水印信息;
其中,禁止转发所述短信的操作包括对嵌入在短信中的已加密数字水印信息进行解密处理;
其中,所述短信保护装置包括数字水印模块,用于在转发短信时为短信转发装置提供所述禁止短信转发函数;
其中,在调用数字水印模块的禁止短信转发函数禁止转发所述短信时,向用户提示所述短信已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且无法转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水印模块还用于在发送包含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的新短信中,利用水印嵌入算法将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所述新短信的多媒体信息和/或文本信息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信保护装置还包括:
摄像机模块,用于拍摄用作数字水印信息的图片和/或视频。
CN201210214237.0A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517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237.0A CN103517224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3/076574 WO2014000549A1 (zh) 2012-06-27 2013-05-31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237.0A CN103517224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7224A CN103517224A (zh) 2014-01-15
CN103517224B true CN103517224B (zh) 2019-04-05

Family

ID=4978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4237.0A Active CN103517224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7224B (zh)
WO (1) WO20140005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274B (zh) * 2013-10-28 2017-02-08 曾连军 一种手机应用程序与主机之间动态加密短信的实现方法
CN103841120A (zh) * 2014-03-28 2014-06-04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水印的数据安全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CN10457983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76440B (zh) * 2016-11-16 2021-04-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短信安全保护方法、装置、短信中心和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587A (zh) * 2002-05-01 2005-08-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水印的多媒体消息方法和系统
CN101778352A (zh) * 2009-12-25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彩信内容的技术实现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3786A1 (en) * 2004-10-20 2006-04-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a watermark-embedded content
CN1290349C (zh) * 2004-11-30 2006-12-13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数字版权保护和认证的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0450208C (zh) * 2005-11-03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消息加密保护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CN101179767A (zh) * 2007-12-13 2008-05-1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信息限制操作方法、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及系统
CN102143451A (zh) * 2011-04-01 2011-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彩信多媒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587A (zh) * 2002-05-01 2005-08-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水印的多媒体消息方法和系统
CN101778352A (zh) * 2009-12-25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彩信内容的技术实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7224A (zh) 2014-01-15
WO2014000549A1 (zh) 201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0877B2 (en) Copy protecte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US759951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watermarking and securely transmitting content
EP1504575B1 (en) Multimedia messag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watermarks
CN103678960B (zh) 在数据文件中添加数字版权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17224B (zh) 一种控制短信转发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007351A1 (en) Mobile Messaging Enhanced with Concealable and Selectively Revealable Text, Image, and Video Messages
TW200839565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electronic messages
Yampolskiy et al. What did you add to m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ata?: steganographic attacks on 3D printing files
US8856961B2 (en) Processing copyright notice of media file
KR20080047130A (ko) 스팸 데이터 차단 방법 및 그 장치, 스팸 데이터 차단을위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2129919A1 (zh) 一种保护彩信多媒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997097A (zh) 可提供信息码的认证系统、方法及其装置
Huang et al. Digital-invisible-ink data hiding based on spread-spectrum and quantization techniques
JP2006072685A (ja) 電子メール処理装置
JP4404362B2 (ja) ユーザプロファイル情報の秘匿通信装置
CN111314207B (zh) 一种即时通讯接收方法、装置和设备
KR100702142B1 (ko) 무선 단말기에서의 콘텐츠 저작권 보호 방법
JP2006146903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における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権限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Marvel Information hiding: Steganography and watermarking
JP2006085456A (ja) データ配布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Beekhof et al. Document forensics based on stegan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markings and mobile architectures
KR101493052B1 (ko) 개인화된 컨텐츠를 이용한 피싱 탐지 방법
Superyir 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KUMAR et al. A New Orthogonal Data Embedding for Binary Images in Morphological Transform Domain
Deguillaume Hybrid robust watermarking and tamperproofing of visual me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