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3335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03335A CN103503335A CN201280021561.9A CN201280021561A CN103503335A CN 103503335 A CN103503335 A CN 103503335A CN 201280021561 A CN201280021561 A CN 201280021561A CN 103503335 A CN103503335 A CN 1035033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pecific sub
- period
- signal
- described specif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JISLFCKHOHLLP-UHFFFAOYSA-N 2-diethoxyphosphorylsulfanyl-n,n-dieth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COP(=O)(OCC)SCCN(CC)CC PJISLFCKHOHLL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1109 Human adenovirus 2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特定子帧中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更加具体地,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从基站接收特定子帧的设置信息;和在特定子帧中,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或者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基站,其中特定子帧具有用于在其前端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第一分段;用于在其后端中发射上行链路信号的第二分段,并且当为了下行链路信号接收的目的设置特定子帧时,设置信息定义特定子帧的第一分段的大小,并且当为了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目的设置特定子帧时,设置信息定义特定子帧的第二分段的大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被广泛部署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诸如语音或数据。通常,无线通信系统是通过在多用户之间共享可用系统资源(带宽、传输功率等)来支持多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被设计以解决在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上存在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的目的不限于在上文已经具体描述的那些,并且将会从下面的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应实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
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UE)处将信号发射到基站(BS)/从基站(BS)接收信号的方法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从BS接收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和在特定子帧中从B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或者在特定子帧中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BS。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的第一时段被定位在特定子帧的开始处并且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第二时段被定位在特定子帧的结束处。如果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则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特定子帧中的第一时段的大小,并且如果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特定子帧中的第二时段的大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此提供的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E,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成将信号发射到BS/从BS接收信号;和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处理信号。无线通信模块从BS接收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并且处理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以在特定子帧中从B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或者在特定子帧中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BS,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的第一时段被定位在特定子帧的开始处,并且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第二时段被定位在特定子帧的结束处。如果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则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特定子帧中的第一时段的大小,并且如果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特定子帧中的第二时段的大小。
如果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在特定子帧中第一时段可以具有最小的大小。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可以被固定为三个符号或者BS可以通过较高层信号或者物理层信号设置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或者根据用于通过BS发射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可以是可变化的。
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可以指示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传输还是下行链路接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特定子帧可以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第一时段可以是DwPTS,并且第二时段可以是UpPTS。GP的大小可以被固定为一个符号。
可以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与关于用于传统UE的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相区别。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终端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信号有效地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有效地接收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能够通过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不限于在上文已经具体描述的内容,并且,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作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图示在作为示例性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三代合作项目长期演进(3GPP LTE)系统中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
图2a图示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2b图示用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间的下行链路资源网格的结构;
图3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4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动态地控制特殊子帧的配置的示例;
图6图示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的概念;
图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射E-PDCCH的示例;以及
图8是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下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能够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C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T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GSM/GPRS/EDGE)的无线电技术。OF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演进UTRA(E-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对于下行链路采用OFDMA,并且对于上行链路采用SC-FDMA。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为了描述清楚起见,下面的描述集中于3GPP LTE/LTE-A系统。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特定术语被提供以帮助本发明的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这些特定术语可以被替换成其他的术语。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下行链路(DL)上用户设备(UE)从演进的结点B(eNB或者E节点B)接收信息并且在上行链路(UL)上将该信息发射到eNB。在eNB和UE之间发射和接收数据和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并且根据被发射和接收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类型/使用存在各种物理信道。
图1图示在3GPP LTE系统中的物理信道和用于在物理信道上发射信号的一般方法。
参考图1,当UE被通电或者进入新的小区时,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S101)。初始小区搜索涉及对eNB的同步的采集。具体地,UE同步其对eNB的时序,并且通过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获取小区标识符(ID)和其它信息。然后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获取eNB的小区中的信息广播。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监控下行链路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UE可以基于在PDCCH上包括的信息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详细的系统信息(S102)。
然后完全地接入eNB,UE可以执行如在步骤S103至S106中的与eNB的随机接入程序。在随机接入程序中,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射前导(S103),并且可以在PDCCH和与PDCCH相关联的PDSCH上接收对前导的响应消息(S104)。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UE可以附加地执行指示附加的PRACH的传输和PDCCH和与PDCCH相关联的PDSCH的接收的竞争解决程序(S106)。
在上述程序之后,UE可以从eNB接收PDCCH和/或PDSCH(S107)并且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射到eNB(S108),其是一般的DL和UL信号传输程序。UE发射到eNB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否定应答(HARQ ACK/NACK)、调度请求(SR)、信道状态信息(CSI)等等。在本公开中,HARQACK/NACK被简称为HARQ-ACK或者ACK/NACK(A/N)。CSI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RI)等等。虽然通常在PUCCH上发射UCI,但如果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被同时发送,则可以在PUSCH上发射UCI。在网络的请求/命令时可以在PUSCH上不定期地发射UCI。
图2a图示无线电帧的结构。在蜂窝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线电分组通信系统中,在子帧中发射UL/DL数据分组。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定时间间隔。3GPP LTE标准支持可应用于频分双工(FDD)的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和可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的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
图2a的(a)是图示类型1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DL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一个子帧在时域中包括两个时隙。对于发射一个子帧所要求的时间被限定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是1ms长,并且一个时隙可以是0.5ms长。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块(RB)。因为3GPPLTE系统使用用于DL的OFDMA,所以OFDM符号是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或符号时段。RB是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元。
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P)的配置而改变。存在两种类型的CP,扩展CP和正常CP。例如,如果每个OFDM符合被配置成包括正常CP,则一个时隙可以包括7个OFDM符号。如果每个OFDM符号被配置成包括扩展CP,则OFDM符号的长度被增加并且从而被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小于在正常CP的情况下的数目。在扩展CP的情况下,例如,一个时隙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如果与快速的UE的情况一样信道状态是稳定的,则扩展CP可以被使用以便于进一步减少符合间干扰。
在正常CP的情况下,因为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所以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每个子帧的最多前三个OFDM符号可以被分配给PDCCH,并且剩余的OFDM符号可以被分配给PDSCH。
图2a的(b)图示类型2无线电帧的结构。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2个半帧,每半个帧包括四个普通子帧,普通子帧的每个具有两个时隙;和一个特殊子帧,该特殊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间(GP)、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
在特殊子帧中,在UE处DwPTS被用于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者信道评估,并且在eNB处UpPTS被用于信道评估和UL传输同步。即,DwPTS被用于DL传输,并且UpPTS被用于UL传输。特别地,UpPTS被用于PRACH前导或者SRS的传输。GP被用于取消通过DL信号的多路径延迟引起的UL和DL之间的UL干扰。
当前的3GPP标准规范定义用于特殊子帧的在下面的[表1]中列出的以下配置。[表1]图示在Ts=1/(15000x2048)的情况下的DwPTS和UpPTS。除了DwPTS和UpPTS之外的剩余区域被设置为GP。
[表1]
在下面的[表2]中列出用于类型2无线电帧,即,用于TDD系统的UL/DL子帧配置。
[表2]
在上[表2]中,D表示DL子帧,U表示UL子帧,并且S表示特殊子帧。[表2]进一步制表用于系统中的各自的UL/DL子帧配置的DL至UL切换点周期性。
无线电帧的上述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时隙中符号的数目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图2B图示在一个DL时隙的持续时间的DL资源网格的结构。
参考图2B,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在时域中一个DL时隙包括7(6)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RB包括12个子载波。各个资源网格的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RB包括12x7(6)个RE。DL时隙中的RB的数目,NRB取决于DL传输带宽。UL时隙可以具有与DL时隙相同的结构。
图3图示DL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3,在DL子帧的第一时隙的开始处最多三到四个OFDM符号被用作控制信道被分配给其的控制区域,并且DL子帧的其它的OFDM符号被用作PDSCH被分配给其的数据区域。为3GPP LTE系统而定义的DL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PCFICH位于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承载关于被用于子帧中的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PHICH递送作为对UL传输的响应的HARQ ACK/NACK信号。
在PDCCH上承载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传送用于UE或者UE组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例如,DCI包括DL/UL调度信息、UL传输(Tx)功率控制命令等等。
PDCCH递送关于用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送格式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和传送格式的信息、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关于用于诸如在PDSCH上发射的随机接入响应的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用于UE组的单独UE的一组Tx功率控制命令、Tx功率控制命令、网际协议语音(VoIP)激活信息等。在控制区域中可以发射多个PDCCH。UE可以监视多个PDCCH。在一个或多个连续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中发射PDCCH。CCE是以基于无线电信道的状态的编码速率提供PDCCH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包括多个RE组(REG)。根据CCE的数目确定PDCCH的格式和用于PDCCH的可用比特的数目。eNB根据被发射到UE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将循环冗余校验(CRC)添加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所有者或使用通过公知作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的标识符(ID)加掩CRC。如果PDCCH针对特定的UE,则CRC可以被UE的小区RNTI(C-RNTI)加掩。如果PDCCH承载寻呼消息,则PDCCH的CRC可以被寻呼指示符标识符(P-RNTI)加掩。如果PDCCH承载系统信息,特别是系统信息块(SIB),则其CRC可以被系统信息ID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加掩。为了指示PDCCH承载对UE发射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响应,其CRC可以被随机接入-RNTI(RA-RNTI)加掩。
图4图示3GPP LTE系统中的UL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4,UL子帧包括多(例如2)个时隙。根据CP长度时隙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SC-FDMA符号。在频域中UL子帧被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数据区域包括要发射诸如语音的数据信号的PUSCH,并且控制区域包括要发射UCI的PUCCH。在频率轴上的数据区域的两端处PUCCH占据一对RB并且在时隙边界上RB对跳频。
PUCCH可以递送下面的控制信息。
–SR:请求UL-SCH资源的信息。在开关键控(OOK)中发射SR。
–HARQ ACK/NACK:对在PDSCH上接收到的DL数据分组的响应信号,指示是否已经成功地接收到DL数据分组。发射作为对单个DL码字的响应的1比特ACK/NACK并且发射作为对两个DL码字的响应的2比特ACK/NACK。
–CSI:关于DL信道的反馈信息。CSI包括CQI并且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有关的反馈信息包括RI、PM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等等。每子帧CSI占据20个比特。
UE在子帧中可以发射的UCI的数量取决于可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的SC-FDMA符号的数目。除了在子帧中被分配给RS的SC-FDMA符号之外的剩余的SC-FDMA符号可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如果子帧承载声音参考信号(SRS),则在发射控制信息中也排除子帧的最后的SC-FDMA符号。RS被用于PUCCH的相干检测。
<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动态地控制在TDD系统中的DL子帧与UL子帧之间插入的特定子帧的配置。特别地,根据业务状态特定子帧的配置的动态控制能够有利地使能够灵活地使用用于DL传输或者UL传输的特殊子帧。
通过UE特定的RRC信令或者通过诸如PDCCH的层1/层2(L1/L2)控制信令可以向UE指示特殊子帧配置的动态控制。在L1/L2信令的情况下,UL指配信息中的DL HARQ处理数目字段的保留状态可以被用于指示特殊子帧配置。或者eNB可以结合使用RRC信令和L1/L2信令。即,eNB通过RRC信令向UE指示很少的特殊子帧配置候选,并且然后通过L1/L2控制信令向UE指示要使用的特殊子帧配置。
如下地执行本发明提出的示例性操作。
1)首先,eNB设置用于传统UE的短的DwPTS长度并且通过诸如PBCH或者SIB的广播信息发射关于短的DwPTS的信息。然后传统UE在特殊子帧的中间确定存在相对长的GP,并且期待在GP期间没有传输/接收。因此,在没有影响传统UE的操作的情况下eNB可以使用与用于DL传输或者UL传输的GP相对应的区域。
2)如果eNB使用用于DL传输的特殊子帧,则eNB配置用于特殊子帧的长的DwPTS,并且将PDSCH映射到DwPTS。或者在eNB通过SIB或者UE特定的RRC信令预先定义相对应的特殊子帧配置之后,如果UE检测到特殊子帧中的DL指配信息,则UE检测PDSCH。
3)如果eNB使用用于UL传输,特别是PUSCH传输的特殊子帧,则eNB配置用于特殊子帧的长的UpPTS并且将PUSCH映射到UpPTS。为此,具有长的UpPTS(即,在子帧中占据大量的符号的UpPTS)的特殊子帧配置应被添加到当前特定子帧配置。
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动态地控制特殊子帧配置的示例。具体地,在图5所图示的情况中假定子帧总共包括14个符号,对于DwPTS 3个符号,对于GP 1个符号,并且对于UpPTS 10个符号。
除了在图5中图示的特殊子帧配置之外,许多其它的配置可用于特殊子帧,包括具有前面2个符号用于DwPTS和最后11个符号用于UpPTS的配置。
如果使用前述的子帧结构,则子帧的一些开始的符号不可应用于PUSCH传输。为了避开此问题,本发明提出在特殊子帧中发射PUSCH之前的一些符号被速率匹配或者穿孔。
特别地,eNB可以通过诸如RRC信令的较高层信令向UE指示PUSCH的开始符号的索引。或者UE可以基于为相对应的子帧(当需要时,一个或者多个符号被附加地分配给GP)而假定的最小的DwpTS长度确定PUSCH的传输时间点。
如在上面的特殊子帧配置中最小的DwPTS长度可以被确定为3个符号并且可以通过诸如RRC信令的较高层信令指示。或者通过相对应的特殊子帧的PCFICH可以指示最小的DwPTS长度。或者可以根据在eNB中使用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RS)天线端口的数目来确定最小的DwPTS长度。例如,如果存在一个或者两个CRS天线端口,则仅在第一符号中发射CRS并且因此最小的DwPTS长度可以是一个符号。另一方面,如果eNB具有四个CRS天线端口,则在前面的两个符号中发射CRS,并且因此最小的DwPTS长度可以是两个符号。
此外,根据子帧的位置可以确定最小的DwPTS长度。即,在具有5ms的DL至UL切换时段的UL/DL子帧配置的情况下,子帧#1和子帧#6用作特殊子帧。虽然应在子帧#1的符号#2中发射同步信号,但是对子帧#6没有强加限制。因此,在子帧#1中最小的DwPTS长度始终被设置为三个符号,然而在不受通过较高层信令或者PCFICH或者根据CRS天线端口的数目的限制的情况下,在子帧#6中最小的DwPTS长度可以被设置为一个或者两个符号。
如果GP占据一个符号,可以发射PUSCH,则从与最小的DwPTS长度相对应的符号开始可以+1。在此假定子帧的第一符号是符号#0。
如果在特殊子帧中发射PUSCH,则应确定承载调度PUSCH的UL许可的子帧。虽然在特殊子帧中可以发射UL许可,但是在从UE许可的接收到PUSCH传输的时间段期间UE不能准备PUSCH传输。为了解决此问题,eNB在先前的特定的子帧中发射UL许可使得UE可以解释如在特殊子帧中调度PUSCH传输的UL许可。
特定子帧可以是(1)离先前的特殊子帧最近的、(2)离比3ms更早的先前的DL子帧最近的、以及(3)离没有承载UL许可的先前的DL子帧最近的中的一个。
对于上面的操作,相邻小区可以经由有线/无线通信链路交换特殊子帧配置信息。特别地,该信息交换有助于克服当相邻小区在与被用于小区的DL传输的相同的特殊子帧中执行UL接收时产生的干扰。
具体地,可以交换指示是否动态地控制特殊子帧配置的信息,和可以交换指示其中DwPTS或者UpPTS被改变的范围的信息。在接收信息之后,eNB可以基于相邻小区的特殊子帧配置来配置其特殊子帧。
或者特定小区可以通知相邻小区特定小区经历在特殊子帧中严重地干扰UL接收或者DL传输,并且因此可以请求相邻的小区减少特殊子帧中的传输功率。
<实施例2>
最近已经提出克服由于用于PDCCH的资源缺乏小或者区间干扰引起的PDCCH性能降级的增强PDCCH(E-PDCCH)的概念。
图6图示E-PDCCH的概念。具体地,通过传统的PDCCH分配的PDSCH和传统的PDCCH与图6中的通过E-PDCCH分配的PDSCH和E-PDCCH进行比较。
E-PDCCH的频域长度和时域长度可以被设置为不同。特别地,eNB可以通过较高层信令或者PDCCH的特定字段将关于E-PDCCH的时域长度的信息,即,关于E-PDCCH的开始和结束符号的信息发射到UE。例如,在图6所图示的情况中,E-PDCCH的开始和结束符号分别被设置为第一时隙的第四符号和第二时隙的最后符号。虽然在图6中未示出,但是E-PDCCH可以在子帧的中间符号(例如,第一时隙的最后符号)中结束。
如果在每一个子帧中一起发射DL指配信息和UL许可,则在每一个子帧中被用于E-PDCCH传输的资源的总数目可以保持相对一致。然而,DL指配信息是可发射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没有必要发射UL许可,如在TDD系统的一些子帧中观察到的。这是因为在具有DL子帧比UL子帧多的UL/DL子帧配置中不存在承载通过确定的DL子帧调度的PUSCH的UL子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取决于在特定DL子帧中是否能够发射UL许可控制E-PDCCH传输资源的数目。
即,在承载DL指配信息和UL许可的子帧中通过许多资源(例如,PRB)发射E-PDCCH,然而在仅承载DL指配信息而没有UL许可的子帧中利用少量的资源发射E-PDCCH。
E-PDCCH传输资源可以被表示为被配置成E-PDCCH搜索空间的PRB的集合。eNB可以将整个子帧划分成多个组并且通过附加的较高层信令指示用于各个组的PRB集合。或者在设置用于一个组的PRB集合之后,根据预定的规则(例如,选择奇数编号或者偶数编号的PRB的规则)可以设置用于另一组的PRB集。在用于将子帧划分为多个组并且对于组使用不同的PRB集合的操作中,根据是否发射UL许可可以隐式地执行分组或者eNB通过较高层信令可以显式地指示分组信息。
特别对其中针对UE的E-PDCCH被划分成多个单位(例如,REG)、与其它的E-PDCCH交叉交织、并且在多个PRB上发射的交织模式来说此方法是有效的。如果即使在交织模式中特定PRB的一个RE被用于E-PDCCH,则其它的UE没有获知E-PDCCH的存在并且因此在使用PRB中受到限制。
因此,提出取决于在交织模式中在子帧中UE许是否能够存在来控制在子帧中承载交叉交织的E-PDCCH的PRB的集合。即,交叉交织的E-PDCCH的传输受到在没有承载UL许可的子帧中的较少数目的PRB的限制,从而对于诸如PDSCH传输的使用,使用剩余的PRB。
图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射E-PDCCH的示例。具体地,图7是以用于TDD系统的UL/DL子帧配置1的假定为基础。
参考图7,因为在子帧#0中没有递送UL许可,所以为了E-PDCCH传输分配较少数目的资源。相反地,在子帧#1中为E-PDCCH传输分配较多的资源,因为在子帧#1中发射用于子帧#7的UL许可。
通过根据特殊子帧的DwPTS长度分配E-PDCCH传输资源应用本发明的原理。如从[表1]中所注意到的,可以根据GP长度改变承载PDSCH的DwPTS长度。
如果DwPTS相对较短,则就OFDM符号而言减少可用的资源。因此,有可能调度较少数目的UE并且因此能够通过较少数目的资源发射E-PDCCH。或者如果对于UL许可传输需要许多资源,则更多的PRB对应被用于E-PDCCH传输。对于适应于此情形的操作,特定子帧中的E-PDCCH传输资源的大小被优先地设置为不同于本发明的一般的DL子帧中的大小。
如在前面所描述的,子帧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组并且不同的PRB集合可以被用于组中的E-PDCCH传输。根据子帧是否是特定子帧、DwPTS的长度、或者可用于E-PDCCH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隐式地执行分组。或者eNB通过较高信令可以显式地指示分组信息。
图8是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BS和UE的框图。如果中继节点(RN)被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则在BS和RN之间回程链路通信发生并且在RN和UE之间接入链路通信发生。因此,在图8中的情形下BS或者UE可以被替换成RN。
参考图8,无线通信系统包括BS 110和UE 120。BS 110包括处理器112、存储器114、射频(RF)单元116。处理器112可以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114被连接到处理器11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12的操作有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单元116被连接到处理器112并且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UE120包括处理器122、存储器124、以及RF单元126。处理器122可以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124被连接到处理器12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22的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RF单元126被连接到处理器122并且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BS 110和/或UE 120可以包括单个天线或者多个天线。
在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元件和特点的组合。除非另作说明,可以选择性的考虑元件或者特点。每个元件或者特点可以在无需与其它元件或者特点结合的情况下实践。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结合元件和/或特点的一部分而构成。可以重新安排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结构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以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结构来替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地相互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组合地呈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或者在提交本申请之后,通过后续的修改作为新的权利要求而被包括。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在硬件配置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D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在固件或者软件配置中,可以以模块、过程、功能等的形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单元位于该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将数据发送到处理器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除了在此处阐述的那些之外,本发明可以以其它特定方式来实现。上述实施例因此在所有方面被解释为说明性的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价物,而不由以上描述来确定,并且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意欲被包含在其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诸如UE、RN、eNB等等的无线通信装置。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UE)处与基站(BS)收发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BS接收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和
在所述特定子帧中从所述B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或者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所述BS,
其中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的第一时段被定位在所述特定子帧的开始处,并且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第二时段被定位在所述特定子帧的结束处,
其中如果所述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则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所述特定子帧中的第一时段的大小,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所述特定子帧中的第二时段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是所述DwPTS和所述第二时段是所述UpPT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在所述特定子帧中所述第一时段具有最小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被固定为三个符号或者所述BS通过较高层信号或者物理层信号设置所述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用于通过所述BS发射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所述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是可变化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指示所述特定子帧是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传输还是用于下行链路接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P的大小被固定为一个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与关于用于传统UE的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相区别。
9.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成与基站(BS)收发信号;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处理所述信号,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从所述BS接收关于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并且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在所述特定子帧中从所述B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或者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所述BS,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的第一时段被定位在所述特定子帧的开始处,并且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第二时段被定位在所述特定子帧的结束处,
其中如果所述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则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所述特定子帧中的第一时段的大小,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定义所述特定子帧中的第二时段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是所述DwPTS和所述第二时段是所述UpPTS。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如果所述特定子帧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则在所述特定子帧中所述第一时段具有最小的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被固定为三个符号或者所述BS通过较高层信号或者物理层信号设置所述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根据用于通过所述BS发射的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的数目,所述第一时段的最小的大小是可变化的。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指示所述特定子帧是被配置用于上行链路传输还是用于下行链路接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E,其中所述GP的大小被固定为一个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关于所述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与关于用于传统UE的特定子帧的配置的信息相区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82188P | 2011-05-03 | 2011-05-03 | |
US201161482177P | 2011-05-03 | 2011-05-03 | |
US61/482,188 | 2011-05-03 | ||
US61/482,177 | 2011-05-03 | ||
US201161509548P | 2011-07-19 | 2011-07-19 | |
US61/509,548 | 2011-07-19 | ||
US201161556769P | 2011-11-07 | 2011-11-07 | |
US61/556,769 | 2011-11-07 | ||
US201261598309P | 2012-02-13 | 2012-02-13 | |
US61/598,309 | 2012-02-13 | ||
PCT/KR2012/002943 WO2012150775A2 (ko) | 2011-05-03 | 2012-04-18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기지국과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03335A true CN103503335A (zh) | 2014-01-08 |
CN103503335B CN103503335B (zh) | 2017-05-24 |
Family
ID=4710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215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3335B (zh) | 2011-05-03 | 2012-04-18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79965B2 (zh) |
EP (1) | EP2706679B1 (zh) |
CN (1) | CN103503335B (zh) |
WO (1) | WO2012150775A2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54310A1 (zh) * | 2014-04-11 | 2015-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6464642A (zh) * | 2014-06-12 | 2017-02-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盲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7167242A1 (zh) * | 2016-03-31 | 2017-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9644509A (zh) * | 2017-05-05 | 2019-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10430028A (zh) * | 2014-06-27 | 2019-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us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431784A (zh) * | 2017-03-17 | 2019-11-08 |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帧的时延感知处理的技术 |
CN110999179A (zh) * | 2017-08-11 | 2020-04-1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tdd模式下nb-iot传输的特殊子帧利用 |
CN111970103A (zh) * | 2014-12-30 | 2020-11-2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信道和/或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和设备 |
CN112514478A (zh) * | 2018-07-20 | 2021-03-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性能增强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567859A (zh) * | 2018-08-09 | 2021-03-26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免执照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T3048753T (pt) * | 2011-05-03 | 2019-05-29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onitorização de canal de controlo com base em área de pesquisa |
US10397942B2 (en) * | 2012-08-10 | 2019-08-27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
JP6376757B2 (ja) | 2014-01-14 | 2018-08-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6385676B2 (ja) * | 2014-01-14 | 2018-09-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6580698B2 (ja) | 2015-03-31 | 2019-09-25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時分割複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
CN106160838B (zh) | 2015-04-16 | 2020-0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10652753B2 (en) | 2015-07-24 | 2020-05-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and chann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band |
US10123347B2 (en) | 2015-12-04 | 2018-1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uplink latency using common uplink burst in TDD subframe structure |
JP2019091959A (ja) * | 2016-03-30 | 2019-06-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17171431A1 (en) * | 2016-03-31 | 2017-10-05 |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operation-supporting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in a special subfram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872804B (zh) * | 2016-09-23 | 2019-11-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8282865B (zh) * | 2017-01-05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US12126466B2 (en) * | 2022-03-09 | 2024-10-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state feedback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24373A1 (en) * | 2003-11-21 | 2005-06-09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downlink and uplink 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s based on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tate values |
CN101137134A (zh) * | 2006-08-28 | 2008-03-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及其传输下行控制信令的方法 |
CN101159528A (zh) * | 2007-10-29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 |
WO2009035399A1 (en) * | 2007-09-14 | 2009-03-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use of subfram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100027446A1 (en) * | 2007-04-11 | 2010-02-04 | Seung Deog Choi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TDD System |
WO2010056925A1 (en) * | 2008-11-14 | 2010-05-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frame structure for improved adjacent channel co-existence |
US20100246456A1 (en) * | 2007-11-02 | 2010-09-30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 frame structure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
US20100278080A1 (en) * | 2007-10-16 | 2010-11-04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
CA2775479A1 (en) * | 2009-09-27 | 2011-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42594A (en) * | 1996-06-13 | 1998-04-2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shared bandwidth among a plurality of users |
US8483105B2 (en) * | 2003-10-15 | 2013-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
JP5230794B2 (ja) | 2008-03-24 | 2013-07-10 |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ユーエスエ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Lte/td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アップリンク割り付け比率の動的調整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方法 |
CN101640921B (zh) * | 2008-07-31 | 2013-10-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带宽确定方法、系统和装置 |
WO2010049587A1 (en) * | 2008-10-31 | 2010-05-06 | Nokia Corporation |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750257B2 (en) * | 2009-10-12 | 2014-06-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
US8559343B2 (en) * | 2009-12-23 | 2013-10-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lexible subframes |
CN102823208B (zh) * | 2010-01-12 | 2016-01-20 |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和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PL3142284T3 (pl) * | 2010-01-20 | 2020-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posób mapowania złącza antenowego i urządzenie do sygnałów referencyjnych demodulacji |
EP2604055B1 (en) * | 2010-08-13 | 2018-07-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8934424B2 (en) * | 2011-09-29 | 2015-01-13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a subframe allocation |
-
2012
- 2012-04-18 US US14/110,055 patent/US9479965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4-18 CN CN201280021561.9A patent/CN1035033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18 WO PCT/KR2012/002943 patent/WO2012150775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4-18 EP EP12779945.0A patent/EP270667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24373A1 (en) * | 2003-11-21 | 2005-06-09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downlink and uplink 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s based on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tate values |
CN101137134A (zh) * | 2006-08-28 | 2008-03-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及其传输下行控制信令的方法 |
US20100027446A1 (en) * | 2007-04-11 | 2010-02-04 | Seung Deog Choi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TDD System |
WO2009035399A1 (en) * | 2007-09-14 | 2009-03-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use of subfram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100278080A1 (en) * | 2007-10-16 | 2010-11-04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
CN101159528A (zh) * | 2007-10-29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 |
US20100246456A1 (en) * | 2007-11-02 | 2010-09-30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 frame structure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
WO2010056925A1 (en) * | 2008-11-14 | 2010-05-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frame structure for improved adjacent channel co-existence |
CA2775479A1 (en) * | 2009-09-27 | 2011-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54310A1 (zh) * | 2014-04-11 | 2015-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6464642B (zh) * | 2014-06-12 | 2019-11-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盲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464642A (zh) * | 2014-06-12 | 2017-02-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盲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US11147066B2 (en) | 2014-06-12 | 2021-10-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lind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83113B2 (en) | 2014-06-12 | 2019-08-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lind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430028A (zh) * | 2014-06-27 | 2019-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us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674503B2 (en) | 2014-06-27 | 2020-06-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US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1970103A (zh) * | 2014-12-30 | 2020-11-2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信道和/或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和设备 |
CN111970103B (zh) * | 2014-12-30 | 2023-07-1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信道和/或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和设备 |
WO2017167242A1 (zh) * | 2016-03-31 | 2017-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0431784A (zh) * | 2017-03-17 | 2019-11-08 |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帧的时延感知处理的技术 |
CN110431784B (zh) * | 2017-03-17 | 2022-03-08 |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帧的时延感知处理的无线电设备 |
CN109644509A (zh) * | 2017-05-05 | 2019-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10999179A (zh) * | 2017-08-11 | 2020-04-1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tdd模式下nb-iot传输的特殊子帧利用 |
CN110999179B (zh) * | 2017-08-11 | 2022-10-2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针对tdd模式下的nb-iot传输利用特殊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
US11997031B2 (en) | 2017-08-11 | 2024-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pecial subframe utilization for NB-IoT transmission in TDD mode |
CN112514478A (zh) * | 2018-07-20 | 2021-03-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性能增强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514478B (zh) * | 2018-07-20 | 2023-03-3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性能增强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567859A (zh) * | 2018-08-09 | 2021-03-26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免执照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CN112567859B (zh) * | 2018-08-09 | 2024-04-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免执照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06679A2 (en) | 2014-03-12 |
EP2706679A4 (en) | 2014-10-22 |
WO2012150775A9 (ko) | 2013-01-31 |
CN103503335B (zh) | 2017-05-24 |
US9479965B2 (en) | 2016-10-25 |
US20140092921A1 (en) | 2014-04-03 |
WO2012150775A3 (ko) | 2013-03-21 |
WO2012150775A2 (ko) | 2012-11-08 |
EP2706679B1 (en) | 2019-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3335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US10201007B2 (en) |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KR102246560B1 (ko) |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사용자기기 및 장치 | |
CN10363614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收发信号的方法 | |
CN104969488B (zh) |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设置用于d2d(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循环前缀的方法及其设备 | |
EP3062457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downlink data with mtc device | |
US10201005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therefor | |
JP7309625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無線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
US9706536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 |
EP3136641A1 (en)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806573A1 (en) | Method of send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9432986B2 (en) | Control signal trans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CN103650391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5005743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 |
US8964670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carriers | |
CN104272608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875201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971981A (zh) |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3070050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EP2761775B1 (en)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
WO2011108892A2 (ko) |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제어정보 디코딩 방법 및 단말 | |
CN10781061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4025172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3073855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
US2015037373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