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3334B -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3334B
CN103503334B CN201280018913.5A CN201280018913A CN103503334B CN 103503334 B CN103503334 B CN 103503334B CN 201280018913 A CN201280018913 A CN 201280018913A CN 103503334 B CN103503334 B CN 103503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formation
mobile entity
entity
t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89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3334A (zh
Inventor
D·P·马拉蒂
骆涛
魏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03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3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1Ground-based stations combining by calculations packets received from different stations before transmitting the combined packets as part of network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技术。例如,提供了一种可由网络实体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涉及: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该方法可以涉及:从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该方法还可以涉及: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并且向第一移动实体和第二移动实体发送第三信息。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涉及:发送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1年2月22日提交的、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THIRD-PARTY ASSIS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的临时申请No.61/445,405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用于无线设备的对等通信的网络编码。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代表蜂窝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其是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自然演进的蜂窝3G服务的下一步前进方向。LTE物理层(PHY)是在演进节点B(eNB)和移动实体(诸如,例如,接入终端(AT)或用户设备(UE))之间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二者的高效模块。LTE PHY使用对于蜂窝应用来说较新的一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此外,LTE PHY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OFDMA使得去往或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能够在指定数量的符号周期期间按照一个子载波接一个子载波的方式来传输。
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和数据之类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的传统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其包括CDMA 2000、宽带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这些无线通信系统和LTE系统通常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和通信协议,操作在不同的频带,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QoS),以及向系统用户供应不同类型的服务和应用。
在直接无线连接中,第一移动实体直接向第二移动实体发送无线信号,第二移动实体接收和处理该无线信号。直接无线连接的示例包括:LTE或者其它无线通信协议中从移动实体到eNB的连接,或者如非蜂窝协议(诸如WiFi直接型或蓝牙)中所使用的移动实体之间的对等(P2P)连接。蜂窝无线通信系统通常不包括移动实体之间的直接连接。相反,移动实体通常通过一个或多个节点B和相关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彼此之间间接地进行通信。在该背景下,需要高效地实现网络编码以便管理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简单概括。该概括不是对所有设想实施例的详尽概述,并且其既不是要确定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是要描绘任何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化的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给出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第三方实体(例如,诸如演进型节点B(eNB)等等之类的网络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涉及: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所述方法还可以涉及:从所述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该方法还可以涉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以及向所述第一移动实体和所述第二移动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所述方法还可以涉及: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在相关方面,一种电子设备(例如,eNB或者其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在另外的相关方面,第三方实体可以是第三移动实体,而不是网络实体。
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移动实体(例如,用户设备(UE)等等)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涉及:向第三方实体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所述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所述方法还可以涉及: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所述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消息部分。所述方法还可以涉及: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所述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所述方法还可以涉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处理信息来从所述经编码的信息的所述消息部分中提取第二消息。在相关方面,一种电子设备(例如,UE或者其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
为了实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下文详细描述并且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描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某些说明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仅仅表明可以在其中使用这些各个实施例的原理的各种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效物。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一种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描绘了一种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描绘了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4描绘了经由无线接入网络和经由直接无线连接相通信的移动实体。
图5示出了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二者的无线通信网络。
图6示出了用于由第三方实体进行的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方法。
图7示出了图6的方法的另外方面。
图8A示出了用于由移动实体进行的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方法。
图8B示出了图8A的方法的另外方面。
图9根据图6-7的方法示出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装置。
图10根据图8A-B的方法示出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各个实施例,其中贯穿全文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元素。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起见,阐述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使用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来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网络等等的各种无线通信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通常可互换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这些各种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简洁和清晰起见,使用与W-CDMA和LTE标准相关联的术语,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基于3GPP标准所颁布的。应当强调的是,本文中描述的技术适用于其它技术(诸如上面所提及的技术和标准)。
使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体复杂度。SC-FDMA信号因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经引起了很大关注,尤其是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在这种通信中,较低的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大大有益于移动终端。SC-FDMA用于3GPP LTE或者演进型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
参考图1,该图描绘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例如,基站、演进型节点B(eNB)等等)包括多个天线组,一个天线组包括104和106,另一个组包括108和110,另外一个组包括天线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一个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针对每一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移动实体116与天线112和114相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在前向链路120上向移动实体116发送信息,并且在反向链路118上从移动实体116接收信息。移动实体122与天线104和106相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在前向链路126上向移动实体122发送信息,并且在反向链路124上从移动实体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不同的频率。
每组天线和/或该组天线被设计为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被称为接入点的扇区。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天线组被设计成与接入点100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移动实体进行通信。
在前向链路120和126上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以针对不同的移动实体116和122改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另外,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的移动实体发送信号相比,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向随机散布在其覆盖区域各处的移动实体发射信号,对邻近小区中的移动实体造成较少的干扰。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还可以被称为接入点、节点B、eNB或者某种其它术语。此外,移动实体还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AT)、用户设备(UE)、移动站、无线通信设备、终端等等。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还被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250(还被称为移动实体)的实施例的框图。在发射机系统210处,可以从数据源2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用于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来发射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个数据流的经编码的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导频数据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对信道响应进行估计。随后,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进制相移键控(M-PSK)或者多阶正交幅度调制(M-QAM)),对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由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处理器230可以与存储器232相操作通信。
随后,将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TX MIMO处理器220可以对调制符号做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OFDM)。随后,TX MIMO处理器2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222a至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发射该符号的天线。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对该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的信号。然后,将来自发射机222a至222t的NT个经调制的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发射出去。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发射的经调制的信号被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RCVR)254a至254r。每个接收机254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经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对采样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的”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254的NR个接收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经检测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对每个经检测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由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相反。
处理器270定期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处理器270形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并且处理器270可以与存储器272相操作通信。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的数据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随后,该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54a至254r进行调节,并被发送回发射机系统2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经调制的信号由天线224进行接收,由接收机2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240进行解调,并且由RX数据处理器2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接收机系统2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随后,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随后对该提取的消息进行处理。
图3描绘了被配置为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300,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本文中的教导。系统300为多个小区302(诸如,例如,宏小区302a-302g)提供通信,其中每一个小区由相应的接入节点304(例如,接入节点304a-304g)进行服务。如图3中所示,移动实体306(例如,移动实体306a-306l)可以随时间分散在遍布系统的各个位置处。每一个移动实体306可以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304进行通信,例如,这取决于该移动实体306是否活跃和其是否处于软切换当中(如果可以的话)。无线通信系统300可以在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302a-302g可以覆盖城市或郊区邻域中的几个街区,或者覆盖乡村环境中的几平方英里。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主题的方面,提供了具有使用频谱提供商(例如,LTE网络提供商)进行对等(P2P)通信的特征的无线网络(例如,3GPP网络)。在该背景下,P2P通信是两个移动实体之间的直接通信,其不需要通过接入节点或者核心网节点来对要传送的数据进行传输。
图4示出了通信系统400的实施例,通信系统400包括经由无线接入网(RAN)的eNB402、404和经由直接无线连接相通信的移动实体406、408、410。所描述的示例描绘了下面的UE的对等点发现:(1)驻留在同一eNB 404上的小区处的UE 408、UE 410以及(2)驻留在各个不同的eNB 402、404的小区处的UE 406、UE 410。对等点发现是UE借此检测位于射频(RF)附近的在UE处通告的其它服务的可用性的过程,其通常涉及对等点通告和对等点检测。
对等移动实体可以执行检测,其中授权的移动实体可以接收信息,以便能够执行检测(例如,安全密钥等等)。此外,对等移动实体可以执行通告,其中授权的移动实体可以接收信息,以便能够通告发现标识符(例如,安全密钥)。每一个移动实体禁止通告没有被授权的发现标识符。此外,对等移动实体可以执行直接通信,其中每一个移动实体禁止与通告没有被授权的发现标识符的对等体建立直接通信。
应当注意的是,网络或频谱提供商可以授权移动实体使用该网络的频谱来执行上面所描述的P2P通信过程。还应当注意的是,可以不向移动实体提供P2P参数,并且可以期望移动实体针对每一个过程或者一组过程来请求授权。例如,移动实体可以针对检测、检测并且通告、和/或直接通信来请求授权。基于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授权可以是:(a)针对跟踪区域更新(TAU)过程的每一跟踪区域;(b)当附接时针对附接过程的和/或(c)基于针对演进分组系统(EPS)会话管理(ESM)过程保留的承载的生命期。
图5示出了一种广域网(WAN)500,其可以是LTE网络或者某种其它类型的WAN。WAN50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和其它网络实体。为了简单起见,在图5中仅示出了三个基站510a、510b和510c和一个网络控制器530。基站可以是与UE进行通信的实体,并且还可以被称为节点B、eNB、接入点等等。每一个基站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支持位于本覆盖区域中的UE的通信。在3GPP中,根据术语“小区”使用的上下文,术语“小区”可以指代基站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基站子系统。在3GPP2中,术语“扇区”或“小区-扇区”可以指代基站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基站子系统。为了清楚起见,在本文的描述中使用3GPP概念“小区”。
基站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它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几公里),并且允许具有服务订制的UE的不受限的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允许具有服务订制的UE的不受限的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允许与该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UE(例如,封闭用户组中的UE)的受限的接入。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WAN 500包括宏小区的宏基站510a、510b和510c。WAN 500还可以包括微微小区的微微基站和/或毫微微小区的毫微微/家庭基站(图5中没有示出)。
网络控制器530可以耦接到一组基站,并为这些基站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530可以经由回程与基站进行通信。这些基站还可以经由回程彼此进行通信。地理位置数据库服务器540可以耦接到网络控制器530和/或其它网络实体。如下所述,服务器540可以支持非许可的频谱的使用。
在本文的描述中,WAN通信可以指代UE和基站之间的通信,例如,来进行与远程站(诸如另一个UE)的呼叫。接入链路可以指代UE和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P2P通信可以指代两个或更多个UE之间的、不经过基站的直接通信。P2P通信还可以指代两个或更多个UE之间的、第三方实体辅助的通信,其中第三方实体可以是基站、另一个UE等等。P2P链路可以指代参与P2P通信的两个或更多个UE之间的通信链路。P2P组可以指代参与P2P通信的一组两个或更多个UE。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将P2P组中的一个UE指定为P2P服务器,并将该P2P组中的每一个剩余的UE指定为P2P客户端。P2P服务器可以执行某些管理功能,诸如,与WAN交换信令、协调P2P服务器和P2P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等等。
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UE 520a和UE 520b在基站510a的覆盖之下,并参与P2P通信。UE 520c和UE 520d在基站510b的覆盖之下,并参与P2P通信。UE 520e和UE 520f在不同的基站510b和510c的覆盖之下,并参与P2P通信。UE 520g、UE 520h和UE 520i在同一基站510c的覆盖之下,并参与P2P通信。图5中的其它UE 120参与WAN通信。
WAN 500可以在许可给网络运营商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信道上进行操作。WAN 500可以在许可的频率信道上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二者。在该情况下,可以将许可的频率信道上的一些资源保留用于P2P通信,而剩余的资源可以用于WAN通信。术语“频谱”通常指代诸如频带或者频率信道等之类的频率范围。
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网络编码和将其应用于P2P通信的技术。在P2P通信系统中,移动实体的用户可以彼此之间直接进行通信。另外地或者替换地,它们还可以通过第三方实体(诸如,例如,基站(例如eNB)或另一个移动实体)彼此之间进行通信。例如,第一用户可以向第三方发送第一信息A,并且该第三方随后可以向第二用户发送该第一信息A。类似地,第二用户可以向第三方发送第二信息B,并且该第三方随后可以向第一用户发送该第二信息B。
在额定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对第一信息A进行编码(例如,通过使用turbo码、卷积码和/或其它编码方案)、调制和发送。该编码过程独立于第二信息B的编码过程。例如,第一信息A+循环冗余校验(CRC)→Turbo编码→加扰→调制→RF传输。
第三方(例如,第三用户)可以将第一信息A和第二信息B组合成第三/经编码的信息C,并且可以同时向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发送该第三信息C。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使用现有的信息(例如,第一信息A或第二信息B)连同第三/经编码的/组合的信息C来对分组进行解码。例如,第一用户可以使用第一信息A(即,第一用户想要向第二用户发送的信息),而第二用户可以使用第二信息B(即,第二用户想要向第一用户发送的信息)。
存在多种方法来将第一信息A和第二信息B组合成第三信息C。在一种方法中,可以在编码之前对第一信息A和/或第二信息B的信息比特执行XOR(异或)运算等。在另一种方法中,可以在调制之前对第一信息A和/或第二信息B的经编码比特执行XOR(异或)运算等。在又一种方法中,可以对第一信息A和/或第二信息B执行线性类型的操作以产生第三/经编码的信息C。
在相关方面,第三方实体应当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实体以信号发送或者提供:关于第一和第二移动实体应当如何对第三/经编码的信息C进行解码/使用的信息,以及第三方实体针对哪些分组应用了这种额外处理。用此方式,第一和第二移动实体将分别知道实现什么样的额外处理来恢复第二信息B和第一信息A。
在P2P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对等点可以使用第三方实体来在它们之间传输数据或信令。例如,第一和第二用户或移动实体可以是额定的LTE UE。第三用户或第三方实体可以是eNB或其它网络实体。第一和第二用户可以与第三方实体进行通信,以便交换数据/信息。例如,当eNB发送已被执行了下面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的分组时,其可以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层3信令来携带额外的信息:(a)在编码之前,对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为目标的信息比特进行了XOR(异或)(当针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信息比特的数量相同时,可以对每一个比特执行XOR(异或)运算;当该数量不同时,可以对这些比特的子集执行XOR(异或)运算等);(b)在调制之前,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编码比特进行XOR(异或)运算;或者(c)其它处理,从而使得所得到的分组是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信息比特的函数。
在相关方面,所得到的第三/经编码的信息C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三/经编码的信息C中提取第一信息A和/或第二信息B的密钥。针对层3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广播),第一和第二用户可以使用与已知的系统信息相关的密钥来确定eNB对哪些分组执行了上面描述的处理/编码过程。例如,该密钥可以包括第三信息C的报头。
对于PDCCH的层1信令来说,PDCCH中的PDCCH有效载荷部分、CRC掩码和/或给定的/定义的比特模式可以包括或者指示eNB是否对相对于该PDCCH授权的PDSCH执行了上面描述的处理/编码过程。该密钥还可以包括:关于第一信息A和第二信息B的大小的信息(诸如,例如,当各自的信息大小不同时)。例如,信息A和/或信息B的大小可以包括LTE中的传输块大小(TBS)。
从UE的角度来看,一旦UE接收到已对PDSCH执行了上面所描述的处理/编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信令时,UE就可以使用其先前发送的信息和当前接收的PDSCH,来恢复其它UE旨在经由eNB向其发送的信息。例如,第一用户的第一移动实体可以使用(a)其先前发送的第一信息A和(b)当前接收的PDSCH或者第三/经编码的信息C,来恢复第二移动实体经由eNB发送的第二信息B。
在另外相关的方面,还可以通过PDSCH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控制单元来执行信号传送。发射机还可以用信号传递应当使用哪个上行链路MAC PDU来对当前下行链路MAC PDU进行解码。可以将该信令嵌入在下行链路MAC PDU报头的有效载荷等等中。上面所描述的处理/编码并不应用于该MAC PDU报头。发射机可以对用户进行配对,从而使得当执行所述处理/编码(例如,XOR(异或)运算等等)时,来自那些用户的TBS是匹配的。或者,如果TBS不同,则可以对较短的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便使第一信息A和第二信息B二者的各自的TBS相匹配。
在了解了如图所示和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之后,参照各个流程图,将能更好地理解根据所公开的主题实现的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简单,将方法示为和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方框,但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所声明的主题并不受到方框的数量或顺序的限制,因为,一些方框可以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方框以不同顺序发生和/或基本上同时发生。此外,并非所有示出的方框都是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方法所需要的。应当明白的是,与这些方框相关联的功能可以用软件、硬件、它们的组合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方式(例如,设备、系统、进程或组件)来实现。此外,还应当明白的是,贯穿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方法能够存储在制品上,以便于向各种设备传输和传送这些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并明白,方法可以替换地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诸如在状态图中)。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方法。参照图6,该图描绘了可以在诸如网络实体(例如,基站)或移动实体(例如,UE)之类的第三方实体处执行的方法600。方法600可以涉及:在610处,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方法600可以涉及:在620处,从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方法600可以涉及:在630处,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方法600可以涉及:在640处,向第一移动实体和第二移动实体发送第三信息。方法600可以涉及:在650处,发送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在相关方面,该控制信号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无线资源控制(RRC)信号等等。
参照图7,编码可以涉及:在660处,在编码之前,对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信息比特执行XOR(异或)运算等。或者,编码可以涉及:在665处,在调制之前,对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经编码比特执行XOR(异或)运算等。
在相关方面,第三信息可以包括:有助于提取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密钥(方框670)。该密钥可以包括:关于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这些各自大小可以是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各自的TBS。响应于确定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各自TBS是不同的,方法600可以涉及:在680处,识别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在685处,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在另外的方面,密钥可以包括:关于对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信息(方框690)。例如,在RRC信令的背景下,该密钥可以包括第三信息的报头。该报头可以是MAC PDU报头。在另一个示例中,在PDCCH信令的背景下,该密钥可以包括:PDCCH有效载荷部分、CRC掩码和定义的比特模式中的一个。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图8A描绘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方法800,方法800可以由移动实体(例如,UE)来执行。方法800可以涉及:在810处,向第三方实体(例如,网络实体或另一个移动实体)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该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方法800可以涉及:在820处,从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该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消息部分。方法800可以涉及:在830处,从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方法800可以涉及:在840处,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处理信息来从经编码的信息的消息部分中提取第二消息。
参照图8B,控制信令可以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RRC信号(方框850)。经编码的信息可以包括:有助于提取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密钥(方框860)。在RRC信令的背景下,该密钥可以包括经编码的信息的报头(方框870)。例如,该报头可以是MAC PDU报头(方框880)。在PDCCH信令的背景下,该密钥可以包括PDCCH有效载荷部分、CRC掩码和/或定义的比特模式(方框890)。
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设备和装置,如上面参照图6-7所描述的。参照图9,提供了一种示例性移动装置900,该移动装置900可以被配置为诸如无线网络中的网络实体(例如,eNB)或另一个移动实体(例如,UE)之类的第三方实体,或者被配置为在网络或移动实体中使用的处理器或类似设备。装置900可以包括一些功能框,这些功能框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
例如,图9的装置900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的电组件或模组902,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例如,电组件902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电组件902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的模块,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机(例如,图2的接收机222a-t、解调器240和/或RX数据处理器242,或者图9的收发机914)。
装置900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的电组件904,第二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例如,电组件904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电组件904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的模块,第二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机(例如,图2的接收机222a-t、解调器240和/或RX数据处理器242,或者图9的收发机914)。
装置900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的电组件906。例如,电组件906可以包括:耦接到接收机、发射机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电组件906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例如,图2的处理器230或者图9的处理器910)。
装置900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一移动实体和第二移动实体发送第三信息的电组件908。例如,电组件908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发射机。电组件908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一移动实体和第二移动实体发送第三信息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射机(例如,图2的发射机222a-t、TX MIMO处理器220和/或TX数据处理器214,或者图9的收发机914)。
装置900可以包括: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的电组件909,该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例如,电组件909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发射机。电组件908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一移动实体和第二移动实体发送第三信息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射机(例如,图2的发射机222a-t、TX MIMO处理器220和/或TX数据处理器214,或者图9的收发机914)。
在相关方面,在装置900被配置成网络实体而不是处理器的情况下,装置900可以可选地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处理器组件950。在该情况下,处理器910可以经由总线912或者类似的通信耦合与组件902-909相操作通信。处理器910可以实现由电组件902-909执行的处理或功能的发起和调度。
在另外的相关方面,装置900可以包括无线收发机组件914。单独的接收机和/或单独的发射机可以代替或者结合收发机914来使用。装置900可以可选地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组件,诸如,例如,存储器设备/组件916。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存储器组件916可以经由总线912等操作地耦接到装置900的其它组件。存储器组件916可以适于存储用于实现组件902-909以及其子组件、或者处理器910或者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的过程和行为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组件916可以保存用于执行与组件902-909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将组件902-909示为位于存储器916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组件902-909可以位于存储器916之内。
如上面参照图8A-8B所描述的,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第三方辅助的P2P通信的设备和装置(例如,移动实体)。参照图10,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三方实体发送第一信息的电组件或模组1002,该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该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例如,电组件1002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发射机。电组件1002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向第三方实体发送第一信息的模块,该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该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射机(例如,图2的发射机254a-r、调制器280和/或TX数据处理器238,或者图10的收发机1014)。
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的电组件1004,该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消息部分。例如,电组件1004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电组件1004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的模块,该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消息部分。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机(例如,图2的接收机254a-r和/或RX数据处理器260,或者图10的收发机1014)。
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的电组件1006,该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例如,电组件1006可以包括:耦接到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接收机。电组件1006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的模块,该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机(例如,图2的接收机254a-r和/或RX数据处理器260,或者图10的收发机1014)。
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处理信息来从经编码的信息的消息部分中提取第二消息的电组件1008。例如,电组件1008可以包括:耦接到接收机、发射机和/或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电组件1008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基于第一信息和处理信息来从经编码的信息的消息部分中提取第二消息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例如,图2的处理器270,或者图10的处理器1010)。
为了简明起见,没有进一步阐述关于装置1000的其余细节;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装置1000的其余特征和方面基本类似于上面参照图9的装置900所描述的那些。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文中的公开内容而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互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造成对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背离。
利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中的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实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将其发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任意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由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可以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进行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非临时性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者非临时性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碟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应该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为了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内容,在前面提供了对本公开内容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本文中定义的总体原理可适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非旨在受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符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第三方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关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密钥,其中所述密钥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所述各自大小包括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传输块大小TBS,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各自TBS是不同的: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
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向所述第一移动实体和所述第二移动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以及
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编码包括:在进行编码之前,对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信息比特执行异或(XOR)运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编码包括:在调制之前,对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经编码比特执行异或(XOR)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有助于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背景下,所述密钥包括所述第三信息的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报头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报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令的背景下,所述密钥包括PDCCH有效载荷部分、循环冗余校验(CRC)掩码和定义的比特模式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方实体包括网络实体或者第三移动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包括eNB。
11.一种用于第三方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关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密钥,其中所述密钥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所述各自大小包括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传输块大小TBS,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各自TBS是不同的: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
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向所述第一移动实体和所述第二移动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以及
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存储数据。
12.一种用于第三方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第一移动实体接收第一信息的模块,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第二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
用于从所述第二移动实体接收第二信息的模块,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
用于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对第三信息进行编码的模块,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关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密钥,其中所述密钥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所述各自大小包括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传输块大小TBS,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各自TBS是不同的: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
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用于向所述第一移动实体和第二移动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信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的模块,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对经编码的第三信息进行解码以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处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有助于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密钥。
15.一种用于移动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包括:
向第三方实体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所述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所述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来自另一移动实体的第二信息而编码的消息部分、以及关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或来自所述另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密钥,其中,所述密钥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所述各自大小包括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传输块大小TBS,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各自TBS是不同的: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
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所述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处理信息来从所述经编码的信息的所述消息部分中提取所述第二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有助于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密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背景下,所述密钥包括所述经编码的信息的报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报头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报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信令的背景下,所述密钥包括PDCCH有效载荷部分、循环冗余校验(CRC)掩码和定义的比特模式中的一个。
21.一种用于移动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向第三方实体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所述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所述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来自另一移动实体的第二信息而编码的消息部分、以及关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或来自所述另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密钥,其中,所述密钥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所述各自大小包括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传输块大小TBS,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各自TBS是不同的: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
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所述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
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处理信息来从所述经编码的信息的所述消息部分中提取所述第二消息;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存储数据。
22.一种用于移动实体的第三方辅助的对等(P2P)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向第三方实体发送第一信息的模块,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与所述第三方实体相操作通信的对等移动实体的第一消息;
用于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经编码的信息的模块,所述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来自另一移动实体的第二信息而编码的消息部分、以及关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或来自所述另一移动实体的第二消息的比特执行的至少一个操作的密钥,其中,所述密钥包括关于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大小的信息,所述各自大小包括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传输块大小TBS,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各自TBS是不同的: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具有较小TBS的给定消息;以及
对所识别的给定消息的给定传输块进行填充,以使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的各自TBS相匹配;
用于从所述第三方实体接收控制信令的模块,所述控制信令包括:用于对所述经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信息;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处理信息来从所述经编码的信息的所述消息部分中提取所述第二消息的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经编码的信息包括:有助于提取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密钥。
CN201280018913.5A 2011-02-22 2012-02-22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3503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45405P 2011-02-22 2011-02-22
US61/445,405 2011-02-22
US13/401,818 2012-02-21
US13/401,818 US8817728B2 (en) 2011-02-22 2012-02-21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ird-party assis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PCT/US2012/026084 WO2012116051A1 (en) 2011-02-22 2012-02-22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ird- party assisted peer-to- peer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3334A CN103503334A (zh) 2014-01-08
CN103503334B true CN103503334B (zh) 2017-08-11

Family

ID=4665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8913.5A Active CN103503334B (zh) 2011-02-22 2012-02-22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17728B2 (zh)
EP (1) EP2678953A1 (zh)
JP (1) JP5882365B2 (zh)
KR (1) KR20130123453A (zh)
CN (1) CN103503334B (zh)
WO (1) WO20121160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7728B2 (en) * 2011-02-22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ird-party assis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9210536B2 (en) 2013-05-21 2015-12-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5076711A1 (en) * 2013-11-19 2015-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supporting d2d communication
WO2015160294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supporting d2d communication
US10284408B2 (en) 2014-07-11 2019-05-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Fi signal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86742B1 (en) * 2015-09-10 2017-06-20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in standby m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410754A4 (en) * 2016-01-29 2019-02-27 Sony Corporation SERVER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180145800A1 (en) * 2016-11-24 2018-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user equipment
US10701534B2 (en) * 2018-07-30 2020-06-30 Nxp B.V. Message relaying in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0872A (zh) * 2007-07-10 2010-07-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通信网络中对等点的多跳寻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0955B2 (en) * 2003-05-07 2007-03-13 M-Stack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handling simultaneous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cedures with activation times in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er equipment
KR20070074256A (ko) * 2006-01-09 2007-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망에서 릴레이를 통한 데이터 중계방법 및 이를지원하는 셀룰러 이동통신시스템
US7876701B2 (en) * 2007-07-10 2011-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design to support one-to-one, many-to-one, and one-to-many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KR101609395B1 (ko) * 2007-08-27 2016-04-05 애플 인크. Mimo 기반 네트워크 코딩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US8295221B2 (en) * 2007-11-29 2012-10-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288641B2 (ja) * 2008-05-19 2013-09-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
US20090323580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Feng Xue Frame structure and sequencing for enabling network coding for wireless relaying
US8750251B2 (en) 2008-08-15 2014-06-10 Sung-Hyuk Sh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 coding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system
JP5291565B2 (ja) * 2008-11-04 2013-09-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KR101543800B1 (ko) * 2009-09-04 2015-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JP5266474B2 (ja) * 2009-02-25 2013-08-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284680B2 (en) 2009-03-05 2012-10-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10113261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中継局、基地局、移動局及び中継方法
US8428547B2 (en) 2009-10-22 2013-04-23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253197B1 (ko) * 2010-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참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JP5447119B2 (ja) * 2010-04-12 2014-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606693A1 (en) * 2010-08-16 2013-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sitioning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US8817728B2 (en) * 2011-02-22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ird-party assis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0872A (zh) * 2007-07-10 2010-07-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通信网络中对等点的多跳寻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6051A1 (en) 2012-08-30
KR20130123453A (ko) 2013-11-12
US8817728B2 (en) 2014-08-26
JP2014509502A (ja) 2014-04-17
US20120213173A1 (en) 2012-08-23
JP5882365B2 (ja) 2016-03-09
EP2678953A1 (en) 2014-01-01
CN103503334A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3334B (zh) 用于第三方辅助的对等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07157B (zh) 用于根据测量报告推断用户设备干扰抑制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99528B (zh) 使用减少的信道带宽的设备通信
CN104012140B (zh) 用于针对无线网络的、取决于分配的、下行链路信道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71991B (zh) 用于在广播载波信息时的功率节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12706A (zh) 具有不相等码块大小的数据传输方案
CN108353401A (zh) 用于v2x应用的lte-d通信
CN107409300A (zh) 频率间lte‑d发现
EP3566318B1 (en) Low latency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bit-reversed polar codes
CN112313885B (zh) 用于部分相干天线的发射功率
CN104509195A (zh) 检测干扰小区通信协议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TW202228467A (zh) 用於蜂巢網路中的協調機器學習的模型發現和選擇
EP3718276A1 (en)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low cross-correlation sequences
CN107211348A (zh) 发现未许可频谱中的先进的长期演进(lte)基站
CN109891766A (zh)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dci设计
CN111713047B (zh) 经极化编码的harq-ir方案
US117928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coherent PUCCH transmission
WO20212386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flexible coding rate
CN110235383A (zh) 用于参考信号测量的掩码
US11784749B2 (en) Polar coding Reed-Muller node optimization using Fast Hadamard Transform
US1144466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rthogonal sequence transmission with frequency hopping
WO2024016149A1 (en) Distribution matching with adaptive block segmentation
US11641252B1 (en) Differential based decoding for a non-coherent signal
US20240121621A1 (en) Out of distribution samples reporting for 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US20240097961A1 (en) Non-squar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