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0892A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0892A
CN103500892A CN201310483390.8A CN201310483390A CN103500892A CN 103500892 A CN103500892 A CN 103500892A CN 201310483390 A CN201310483390 A CN 201310483390A CN 103500892 A CN103500892 A CN 103500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pair
socket
jack
fema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33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0892B (zh
Inventor
张波
王国平
柯建设
赵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oda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BODA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BODA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KEBODA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833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0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0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0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座,其包括具有一对第一插孔的面板、与面板连接的底壳、固定在底壳上并正对第一插孔的一对插座端子、用于控制该一对插座端子与该外接电源的接通与断开的开关电路、可在插入该一对第一插孔内的一对插脚的带动下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挡板、抵靠于挡板的一侧的弹性复位元件,其特点是,底壳与挡板中的其中一者设有收容部;另一者设有销轴部,销轴部可转动地插入在收容部内。当该插座面板的一个插孔内被意外插入异物时,挡板可在该物体的带动下转动,且挡板的转动不会使开关电路被触发至导通状态。因此,该插座可以避免被单插而触电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用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最常用的器件之一,然而,早期的插座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在日常使用时,儿童很可能手拿金属片状物插入插座的插孔中,而发生触电事故。如今,随着人们对用电安全的重视,各种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插座不断出现。相关现有技术请参阅公告于2011年02月23日、公告号为CN2017520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插座,其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壳体及收容于收容腔内的接电片。绝缘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插孔。导电端子与插孔正对,以便对接插头的插脚插入而实现电性连接。该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插孔和接电片之间的挡板、连接于挡板且可使挡板复位运动的弹簧及可被挡板抵压而导通的微动开关。挡板对应于插孔设有斜面,对接插头的插脚可以抵推斜面,致使挡板朝向微动开关移动。当插脚完全插入插孔时,挡板抵压微动开关,致使微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而进一步实现接电片与对接插头的插脚的电性连接。当对接插头的插脚拔出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挡板恢复原样,而封挡住插孔。由于该插座设有位于插孔和接电片之间的挡板,因此,该插座可以初步实现防触电的发生。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往往会拿金属片状物插入插座的单个插孔,当插入力较大或者多次晃动插入时,上述插座的挡板会被抵推而向微动开关移动,进而,微动开关就有被导通的风险,而发生触电事故。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插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其不仅可防止插头的一对插脚因误操作进入插座的一对插孔内所导致的通电,还可避免因将导电物插入单个插孔而导致触电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包括:
面板,该面板设有一对第一插孔;
底壳,该底壳与所述的面板连接;
一对插座端子,固定在底壳上,并正对一对第一插孔;
开关电路,用于控制该一对插座端子与外接电源的接通与断开;
挡板,可在插入该一对第一插孔内的一对插脚的带动下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挡板位于遮挡位置时,该挡板位于一对插座端子与一对第一插孔之间,并遮挡住一对插座端子;在挡板位于打开位置时,该一对插座端子被暴露,且开关电路由于挡板的移动而被触发至导通状态,以使一对插座端子与外接电源接通;
弹性复位元件,抵靠于挡板的一侧,用于向挡板提供复位到遮挡位置的复位力;
其特点在于,底壳与挡板中的其中一者设有收容部;底壳与挡板中的其中另一者设有销轴部,销轴部可转动地插入在收容部内;当仅有任意一个第一插孔内被插入物体时,挡板可在该物体的带动下转动,且挡板的转动不会使开关电路被触发至导通状态;当一对插脚插入该一对第一插孔内时,该销轴部与收容部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挡板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上述的插座,其中,收容部为孔或槽。
上述的插座,其中,底壳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一对第二插孔,该一对第二插孔正对所述的一对第一插孔。
上述的插座,其中,收容部设置于隔板上,挡板为长条状,销轴部设置在长条状挡板的中部,弹性复位元件抵靠在挡板的一侧中部。
上述的插座,其中,销轴部设置于隔板上,挡板为长条状,收容部设置在长条状挡板的中部,弹性复位元件抵靠在挡板的一侧中部。
上述的插座,其中,开关电路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设有触发部,触发部设置于挡板的运动路径上;在挡板位于打开位置时,挡板挤压触发部并触发微动开关,从而将一对插座端子与外接电源接通。
上述的插座,其中,底壳设有限位块,在挡板位于遮挡位置时,该限位块抵靠于挡板的另一侧,该挡板的另一侧与上述的挡板的一侧相对。
上述的插座,其中,限位块包括呈直线状的中部以及分别位于该中部的两端、并向远离挡板的一侧方向弯折的一对端部。
上述的插座,其中,弹性复位元件包括弹簧和抵推块,抵推块的一端抵靠弹簧的一端,另一端抵靠在挡板的一侧,抵推块与挡板线接触。
上述的插座,其中,抵推块与挡板相抵接的表面为圆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若插头的一对插脚因误操作进入插座的一对插孔内,由于有挡板的遮挡,且开关电路处于常开状态,不会造成插脚与插座端子导通的情况;当该插座面板的一个插孔内被意外插入物体时,挡板可在该物体的带动下转动,且挡板的转动不会使开关电路被触发至导通状态。因此,该插座可以避免一个插孔内被意外插入异物时而发生触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打开盖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打开盖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去掉盖体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于图4中进一步去掉面板及上主体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去掉盖体及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的一对第二插孔内同时插入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的一个第二插孔内被插入物体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于图8中进一步去掉上主体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座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插座 100 底壳 1
收容空间 10 上主体部 11
第二插孔 111 让位孔 112
隔板 110 限位块 113
弹簧收容部 114 挡板 115
本体部 1151 引导面 11511
凸肋 1152 销轴部 1153
弹性复位元件 116 弹簧 1161
抵推块 1162 限位孔 117
下主体部 12 支撑部 121
限位凸柱 1211 卡持部 122
引导斜面 1221 外接口 123
电路板 13 插座端子 131
弹性臂 1311 工作指示灯 132
微动开关 133 触发部 1331
定位孔 134 导电接脚 135
面板 2 收容凹槽 20
第一插孔 21 显示孔 22
盖体 3 枢接杆 31
枢接弹簧 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插座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插座100包括底壳1、卡扣连接于底壳1上的面板2及枢接于面板2上的盖体3。
面板2盖合于底壳1上。面板2设有收容凹槽20,以便于对接插头的插脚插入,收容凹槽20的底面设有一对第一插孔21。该面板2还设有供工作指示灯132(后文将详述)显示的显示孔22。
盖体3枢接于面板2上。盖体3与面板2的枢接处设有枢接杆31及枢接弹簧32。当需要使用插座100时,利用外力将盖体3旋转打开;当不需要使用插座100时,盖体3在枢接弹簧32的作用力下紧紧盖合于面板2上。
底壳1包括上主体部11、下主体部12及电路板13。上主体部11和下主体部12卡扣配合形成有一收容空间10,电路板13收容于收容空间10内。
请参阅图6至图10。上主体部11设有一隔板110,隔板110位于面板2与一对插座端子131(后文将详述)之间。隔板110上设有一对第二插孔111、让位孔112、限位块113及弹簧收容部114。该一对第二插孔111正对面板2上的一对第一插孔21,用于供对接插头的一对插脚穿过而与插座端子131电性连接。让位孔112用于让位工作指示灯132穿出面板2。限位块113包括呈直线状的中部以及分别位于该中部的两端、并向远离挡板115(后文将详述)的一侧方向弯折的一对端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块113亦可以呈圆弧状。
在上主体部11上还设有挡板115及收容于弹簧收容部114内且抵靠于挡板115一侧的弹性复位元件116。挡板115呈长条状,其可在插入一对第一插孔21内的一对插脚的带动下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挡板115位于遮挡位置时,该挡板115位于一对插座端子131与一对第一插孔21之间,并遮挡住一对插座端子131,请参阅图10;在挡板115位于打开位置时,该一对插座端子131被暴露。挡板115包括本体部1151,本体部1151面向于第一插孔21的表面中部设有凸肋1152,本体部1151面向于插座端子131的表面中部设有凸出的销轴部1153,销轴部1153与凸肋1152相对。本体部1151设有斜向下的引导面11511。在挡板115位于遮挡位置时,第一插孔21正对于该引导面11511,以引导对接插头的一对插脚插入,并且,该凸肋1152抵靠于限位块113,以实现挡板115的稳定限位。隔板110设有收容部,该收容部为孔或槽。在本实施例中,收容部为一长条状的限位孔117。销轴部1153可转动地插入在限位孔117内,并可于限位孔117内移动。限位孔117可以限位销轴部1153,避免挡板115侧移及对微动开关133的过压。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隔板110上设置销轴部,在挡板115设置收容部,该销轴部可转动地插入在该收容部内。
弹性复位元件116包括弹簧1161及抵推块1162,抵推块1162的一端抵靠弹簧1161的一端,另一端抵靠在挡板115一侧的中部,并与挡板115线接触。弹簧1161的另一端抵靠于上主体部11的侧墙,以提供弹性力。抵推块1162与挡板115相抵接的表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挡板115的中部抵接,以实现线接触。当仅有任意一个第一插孔内插入物体时,由于挡板115一侧的引导面11511受到该物体的抵压,而使得挡板115发生转动。此时,销轴部1153发生较小的位移,从而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33(后文将详述),请参阅图8和图9,进而可以避免插座100的一个插孔内被意外插入异物时而发生触电的情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推块1162亦可以设置成三棱柱状。抵推块1162的一个侧棱抵靠在挡板115的中部,与该侧棱相对的一侧面抵靠弹簧1161的一端。抵推块1162与挡板115实现线接触,如此设计,挡板115亦会在单插时实现旋转。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抵推块1162亦可以设置成不规则四棱柱状,即至少有一对对应的侧边长度不一致,面积较小的面与挡板115抵靠,在面板2的仅一个插孔内被插入物体时,挡板115亦可以实现转动。
请参阅图5,下主体部12内部设有若干支撑部121及位于支撑部121四周的卡持部122。支撑部121用于支撑电路板13,同时,卡持部122卡扣住电路板13,因此,电路板13被稳定地固持在下主体部12上。下主体部12内部还设有位于支撑部121侧边且分别向外凸出的限位凸柱1211,限位凸柱1211与电路板13对应部位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实现对电路板13的限位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电路板13的安装,卡持部122设有倾斜的引导斜面1221,用以引导电路板13的顺畅安装。本实施方式中,下主体部12还设有外接口123。
请参阅图5及图9,电路板13与限位凸柱12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134,定位孔134与限位凸柱1211相互卡合限位。电路板13上进一步设有固持于电路板13上的一对插座端子131、工作指示灯132及微动开关133,该一对插座端子131、工作指示灯132及微动开关133皆电性连接至电路板1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一对插座端子131卡合于电路板13上,其他实施方式中,插座端子131亦可以进一步焊接于电路板13上。该一对插座端子131正对前述的第二插孔111,并通过供电线路(图中未示出)连接到外接电源。每一插座端子131设有两个相互渐渐靠近的弹性臂1311,该两个渐进的弹性臂1311用以夹持住对接插头的插脚。工作指示灯132固定且显示于面板2上,以实现各工作状态的显示。微动开关133用于控制该一对插座端子131与外接电源的接通与断开,其大致呈长方体状,设有向挡板115一侧方向延伸的触发部1331。触发部1331设置于挡板115的销轴部1153的运动路径上。在挡板115位于遮挡位置时,微动开关133的触发部1331与挡板115的销轴部1153相距一定距离。当挡板115两侧的斜面11511都被抵压时,挡板115向微动开关133一侧位移,销轴部1153随之亦于限位孔117中向微动开关133一侧位移。在挡板115位于打开位置时,销轴部1153挤压触发部1331,从而触发微动开关133至导通状态,外接电源与插座端子131接通,插座端子131与对接插头的插脚电性导通进而实现电能传输。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能够控制一对插座端子131与外接电源的接通与断开的开关电路替代上述的微动开关133。电路板13上还设有若干根导电接脚135。导电接脚135一端连接至电路板13上,另一端收容于外接口123内,用于连接电缆,以进一步实现本插座100与外接电源的连接及控制。
在正常使用时,当对接插头的两个插脚同时插入两个第一插孔21时,挡板115两侧的引导面11511同时被抵压,挡板115向微动开关133一侧位移,销轴部1153随之亦于限位孔117中向微动开关133一侧位移,进而使挡板115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销轴部1153抵推触发部1331而触发微动开关133,外接电源与插座端子131接通,插座端子131与对接插头的插脚电性导通而实现电能传输。
当面板2的一个插孔内被意外插入异物时,挡板115一侧的斜面11511被该物体抵压,销轴部1153相对于限位孔117发生转动。因销轴部1153发生较小的位移,而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33。因此,该插座100可以避免被单插而触电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包括:
面板,该面板设有一对第一插孔;
底壳,该底壳与所述的面板连接;
一对插座端子,固定在所述的底壳上,并正对所述的一对第一插孔;
开关电路,用于控制该一对插座端子与外接电源的接通与断开;
挡板,可在插入该一对第一插孔内的一对插脚的带动下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挡板位于所述的遮挡位置时,该挡板位于一对插座端子与一对第一插孔之间,并遮挡住一对插座端子;在挡板位于所述的打开位置时,该一对插座端子被暴露,且开关电路由于所述的挡板的移动而被触发至导通状态,以使一对插座端子与外接电源接通;
弹性复位元件,抵靠于所述的挡板的一侧,用于向挡板提供复位到所述的遮挡位置的复位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与所述挡板中的其中一者设有收容部;所述底壳与所述挡板中的其中另一者设有销轴部,该销轴部可转动地插入在该收容部内;当仅有任意一个第一插孔内被插入物体时,挡板可在该物体的带动下转动,且挡板的转动不会使开关电路被触发至导通状态;当一对插脚插入该一对第一插孔内时,该销轴部与收容部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挡板由遮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容部为孔或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一对第二插孔,该一对第二插孔正对所述的一对第一插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容部设置于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挡板为长条状,所述的销轴部设置在长条状挡板的中部,所述的弹性复位元件抵靠在挡板的一侧中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部设置于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挡板为长条状,所述的收容部设置在长条状挡板的中部,所述的弹性复位元件抵靠在挡板的一侧中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电路包括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设有触发部,所述的触发部设置于所述挡板的运动路径上;在挡板位于所述的打开位置时,所述的挡板挤压所述的触发部并触发微动开关,从而将一对插座端子与外接电源接通。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设有限位块,在挡板位于所述的遮挡位置时,该限位块抵靠于挡板的另一侧,该挡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的挡板的一侧相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呈直线状的中部以及分别位于该中部的两端、并向远离挡板的一侧方向弯折的一对端部。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元件包括弹簧和抵推块;所述的抵推块的一端抵靠弹簧的一端,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的抵推块与挡板线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推块与挡板相抵接的表面为圆弧面。
CN201310483390.8A 2013-10-15 2013-10-15 插座 Active CN103500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3390.8A CN103500892B (zh) 2013-10-15 2013-10-15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3390.8A CN103500892B (zh) 2013-10-15 2013-10-15 插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0892A true CN103500892A (zh) 2014-01-08
CN103500892B CN103500892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866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3390.8A Active CN103500892B (zh) 2013-10-15 2013-10-15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08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653A (zh) * 2016-06-28 2016-10-12 王明中 防触电安全插座
CN111355089A (zh) * 2020-03-14 2020-06-30 马晓云 一种防水和防触电的插座及插头
CN111371135A (zh) * 2019-11-21 2020-07-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基座与清洁装置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9019Y (zh) * 2002-11-17 2003-10-08 敖谦平 安全插座
US6786745B1 (en) * 2003-08-18 2004-09-07 Chyong-Yen Huang Safety protective cover for socket receptacles
CN201222566Y (zh) * 2008-07-09 2009-04-15 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插座
CN201752056U (zh) * 2010-07-07 2011-02-23 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
CN202167658U (zh) * 2011-06-28 2012-03-14 浙江公元电器有限公司 双重保护防单插电源插座
CN202282487U (zh) * 2011-10-25 2012-06-20 施耐德电气东南亚(总部)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门及具有保护门的插座
CN203562560U (zh) * 2013-10-15 2014-04-23 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9019Y (zh) * 2002-11-17 2003-10-08 敖谦平 安全插座
US6786745B1 (en) * 2003-08-18 2004-09-07 Chyong-Yen Huang Safety protective cover for socket receptacles
CN201222566Y (zh) * 2008-07-09 2009-04-15 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插座
CN201752056U (zh) * 2010-07-07 2011-02-23 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
CN202167658U (zh) * 2011-06-28 2012-03-14 浙江公元电器有限公司 双重保护防单插电源插座
CN202282487U (zh) * 2011-10-25 2012-06-20 施耐德电气东南亚(总部)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门及具有保护门的插座
CN203562560U (zh) * 2013-10-15 2014-04-23 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653A (zh) * 2016-06-28 2016-10-12 王明中 防触电安全插座
CN111371135A (zh) * 2019-11-21 2020-07-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基座与清洁装置系统
CN111355089A (zh) * 2020-03-14 2020-06-30 马晓云 一种防水和防触电的插座及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0892B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4669B (zh) 具有交叉回路的安全插座
CN102280782B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CN102170805A (zh) 具有分离型插头的电吹风的电火花防止装置
CN203562560U (zh) 插座
CN103500892B (zh) 插座
CN102280783B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CN203589384U (zh) 插座
CN110289532B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102280784B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CN106410531A (zh) 防触电模块及具有其的插座、插排
CN203674452U (zh) 插座
CN1780063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1129894A (zh) 自短路连接器
CN107359468B (zh) 插头、插座及空调器
CN102709760B (zh) 旋转式墙壁插座
CN213584491U (zh) 一种旋转式轨道插座组件
CN202633690U (zh) 一种通过旋转控制通断电的墙壁插座
CN213584492U (zh) 一种轨道式插排及轨道式插座系统
CN201820976U (zh)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KR20130001081A (ko) 전원 접속기구
CN112271480A (zh) 一种插座
CN201549733U (zh) 同轴连接器
CN212011369U (zh) 防触电母座及连接器
CN106058529A (zh) 一种充电器弹片端子及使用该弹片端子的充电器
CN220233671U (zh) 一种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China Zuchongzhi Road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No. 2388 building 1-2

Patentee after: Koboda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No. 2388

Patentee before: Keboda Technology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