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3333A - 蓄电控制装置、蓄电控制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蓄电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电控制装置、蓄电控制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蓄电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3333A
CN103493333A CN201280001970.2A CN201280001970A CN103493333A CN 103493333 A CN103493333 A CN 103493333A CN 201280001970 A CN201280001970 A CN 201280001970A CN 103493333 A CN103493333 A CN 103493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harge rate
electric power
charge
electrica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9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3333B (zh
Inventor
芳贺智之
中西淑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93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3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3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3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02J2310/14The load or loads being home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62The condition being non-electrical, e.g. temperature
    • H02J2310/64The condition being economic, e.g. tariff based load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50/00Market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Y04S50/10Energy trading, including energy flowing from end-user application to gr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蓄电控制装置(200),管理装置(100)发送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该管理装置按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管理多个蓄电装置间的电力通融,该蓄电控制装置具备:充电信息取得部(201),取得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作为第1充电率;通信部(202),将第1充电率发送给管理装置(100);以及控制部(203),在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模式动作、并且第1充电率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情况下,使通信部(202)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被定义为不能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

Description

蓄电控制装置、蓄电控制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蓄电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管理多个蓄电装置间的电力通融的管理装置发送蓄电装置的充电率的蓄电控制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蓄电装置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等的发电装置一起设置在各需求户中的情况变多。在消耗电力比发电电力小时蓄电装置充电、在消耗电力比发电电力大时蓄电装置放电,由此能够在各需求户中有效地利用发电装置发电的电力。
作为这样的蓄电装置,可以想到利用锂离子电池等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的蓄电池有如果过度充电或放电则劣化的特性。因而,优选的是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管理,以使充电率在一定范围(例如20~80%)中。
所以,为了将蓄电池的充电率保持在一定范围中,提出了在需求户间通融电力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根据蓄电在蓄电池中的电力量进行电力通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88162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那样,在根据蓄电池中蓄电的电力量进行电力通融的情况下,有时会进行不需要的电力通融。
具体而言,例如在设想在第1需求户中几乎没有消耗电力的情况下(例如,因旅行等而出门的情况等),如果第1需求户的蓄电池中充电的电力量较少,则从第2需求户的蓄电池向第1需求户的蓄电池进行电力通融。但是,然后由第1需求户发电的电力被蓄电到第1需求户的蓄电池中,所以第1需求户的蓄电池中蓄电的电力量变为过剩。结果,再从第1需求户的蓄电池向第3需求户的蓄电池进行电力通融。即,以需要以上进行电力通融,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增加。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多个蓄电装置间进行电力通融时、能够抑制进行不需要的电力通融的蓄电控制装置、管理装置、及蓄电控制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蓄电控制装置,向管理多个蓄电装置间的电力通融的管理装置发送上述多个蓄电装置所包含的至少1个蓄电装置的充电率,上述管理装置参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使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间进行电力通融;上述蓄电控制装置具备:充电信息取得部,取得上述至少1个蓄电装置的充电率作为第1充电率;通信部,将上述第1充电率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以及控制部,在(a)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模式动作、并且(b)上述第1充电率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情况下,使上述通信部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而发送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不能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
根据该结构,在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模式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代替从蓄电装置取得的第1充电率而将被定义为不能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向管理装置发送。即,能够防止在需要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或放电的情况下,被指示为了电力通融而充电或放电。即,能够使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反映各需求户的电力消耗计划。结果,能够抑制进行不需要的电力通融。
进而,根据该结构,不需要与管理装置共享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或放电的情况。即,即使不将需求户的电力消耗计划等向管理装置通知,也能够利用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来防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因而,能够保护长期间的出门计划等需求户的保密信息。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在(a)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动作模式动作、并且(b)上述第1充电率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并且(c)上述第1充电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上述通信部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而发送上述第2充电率。
根据该结构,在第1充电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够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第2充电率。即,在第1充电率是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使第1充电率是能够充放电的充电率,也能够原样发送第1充电率。因而,当充电率较高时能够为了其他蓄电装置而放电,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电力通融。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定义了第1可充放电区域、不可充放电区域和第2可充放电区域;上述第1可充放电区域是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区域,并且是小于第1阈值的区域;上述不可充放电区域是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区域,并且是上述第1阈值以上且小于第2阈值的区域;上述第2可充放电区域是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区域,并且是上述第2阈值以上的区域。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夹在第1及第2可充放电区域之间的区域作为不可充放电区域。即,能够将使蓄电装置劣化的充电率的区域作为可充放电区域,所以能够抑制蓄电装置的劣化。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还计算上述第2充电率,以使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与过去取得的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近似。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根据充电率的时间推移来确定动作模式。即,能够进一步保护需求户的保密信息。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蓄电控制装置还具备将以上述动作模式动作的情况向用户通知的模式通知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动作模式动作。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还在以上述动作模式开始动作时,使上述通信部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及上述第2充电率而发送第3充电率,以使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平滑地变化。
根据该结构,在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动作模式开始动作时,能够使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平滑地变化。因而,能够防止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间断地变化,能够强化需求户的保密信息的保护。
此外,上述蓄电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集成电路。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管理装置,用于管理多个蓄电装置间的电力通融,具备:通信部,接收上述多个蓄电装置各自的充电率;提取部,通过参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从上述多个蓄电装置中提取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以及管理部,使上述通信部发送用于在所提取的上述蓄电装置间从充电率高的蓄电装置向充电率低的蓄电装置发送用于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来管理电力通融。因而,能够抑制不需要的电力通融。
优选的是,上述管理装置还具备更新部,该更新部根据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的数量,将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更新;上述通信部将更新后的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向上述蓄电控制装置发送。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具有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的数量来更新充放电判断信息。因而,例如在能够充放电的蓄电装置的数量变少的情况下,能够减小不可充电区域等,能够抑制不能进行电力通融的情况。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更新部将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更新,以使得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的数量越少则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定义区域越大。
根据该结构,在具有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的数量变少的情况下,能够使在充放电判断信息中定义的可充电区域变大。因而,能够使可充放电的蓄电装置的数量增加,能够抑制不能进行电力通融的情况。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蓄电控制系统,具备上述蓄电控制装置和上述管理装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与上述蓄电控制装置及上述管理装置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这样的蓄电控制装置或管理装置实现,还能够作为以这样的蓄电控制装置或管理装置具备的特征性的构成部分的动作为步骤的蓄电控制方法或管理方法实现。此外,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使计算机执行包含在蓄电控制方法或管理方法中的各步骤的程序实现。并且,这样的程序当然可以经由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等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或因特网等的传送介质分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多个蓄电装置间进行电力通融时,能够抑制进行不需要的电力通融。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系统的使用事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充放电判断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由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装置取得的实际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和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蓄电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更新部的处理的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充电率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由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装置取得的实际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和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由有关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蓄电控制装置取得的实际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和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1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蓄电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系统的使用事例的图。另外,蓄电控制系统10具备管理装置100、多个蓄电控制装置200和多个蓄电装置300。
管理装置100按照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管理多个蓄电装置300间的电力通融。这里,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因而,管理装置100参照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使具有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间进行电力通融。
另外,所谓电力通融,是指将积蓄在某个蓄电装置300中的电力向其他蓄电装置300供给。即,通过使某个蓄电装置300放电、使其他蓄电装置300充电,来进行电力通融。
蓄电控制装置200设置在各需求户中,将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向管理装置100发送。蓄电控制装置200与至少1个蓄电装置300连接。
蓄电装置300设置在各需求户中,具有能够将电力充放电的蓄电池(二次电池)。蓄电装置300通过放电而对负荷600或其他蓄电装置300供电。此外,蓄电装置300从发电装置400、其他蓄电装置300或系统等受电而充电。
发电装置400设置在各需求户中,例如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等,向蓄电装置300或负荷600等供电。
分电盘500设置在各需求户中,具有将蓄电装置300或发电装置400与负荷600的电连接切断的断路器。
负荷600例如是电视机、空调等的消耗电力的装置,设置在各需求户中。
另外,蓄电控制装置200及蓄电装置300等并不一定需要设置在各需求户中。例如,蓄电控制装置200及蓄电装置300等也可以按每个由多个需求户构成的需求户组设置。
接着,使用图2及图3,对蓄电控制系统1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系统10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如图2所示,蓄电控制系统10具备相互经由网络等连接的管理装置100、蓄电控制装置200和蓄电装置300。
首先,对管理装置100进行说明。
管理装置100具备通信部101、提取部102、管理部103和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
通信部101是用于与蓄电控制装置200通信的通信接口。具体而言,通信部101从多个蓄电控制装置200分别接收与该蓄电控制装置200连接的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
提取部102通过基于接收到的充电率参照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从多个蓄电装置300中提取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即,提取部102参照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提取具有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
管理部103生成用于使所提取的蓄电装置300之间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具体而言,管理部103在所提取的蓄电装置300之间生成充放电指示信息,以使蓄电装置300不会劣化。例如,管理部103生成充放电指示信息,以从充电率高的蓄电装置向充电率低的蓄电装置进行电力通融。并且,管理部103经由通信部101将所生成的充放电指示信息向蓄电控制装置200发送。
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存储有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例如,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将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与多个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各个蓄电控制装置建立对应而存储。此外,例如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也可以对多个蓄电控制装置200存储共通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另外,关于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的详细情况使用图3在后面叙述。
接着,对蓄电控制装置200进行说明。
蓄电控制装置200具备充电信息取得部201、通信部202、控制部203、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204、模式受理部205、模式通知部206和模式管理部207。
充电信息取得部201取得蓄电装置300的蓄电率作为第1充电率。具体而言,充电信息取得部201例如定期地从蓄电装置300取得第1充电率。
通信部202是用于与管理装置100通信的通信接口。具体而言,通信部202将第1充电率或第2充电率向管理装置100发送。
控制部203在(a)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中的至少一方的模式动作、并且(b)第1充电率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情况下,代替第1充电率而将第2充电率向通信部202发送。
另外,第1充电率是充电信息取得部201从蓄电装置300取得的充电率。此外,第2充电率是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被定义为不能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电率。即,第2充电率是包含在后述的不可充放电区域中的充电率。
此外,控制部203在从管理装置100接收到充放电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300,以使蓄电装置300按照充放电指示信息充电或放电。由此,在多个蓄电装置之间实现电力通融。
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204存储有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即,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204存储有与管理装置100的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存储的充放电判断信息共同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例如,在管理装置100的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将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分别与多个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各个蓄电控制装置建立对应而存储的情况下,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204存储有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所存储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的、与该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相同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另外,关于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的详细情况使用图3在后面叙述。
模式受理部205从用户受理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模式包括通常模式和保密(privacy)模式。即,模式受理部205受理切换为通常模式或保密模式的指示。
这里,通常模式是许可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模式。另一方面,保密模式是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模式。因而,用户只要考虑电力消耗计划来决定动作模式就可以。例如,在因出门旅行等的理由而预想电力消耗量变少的情况下,用户只要经由模式受理部205从通常模式切换为保密模式就可以。
模式通知部206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向用户通知。具体而言,模式通知部206将以通常模式或保密模式动作的情况向用户通知。例如,模式通知部206使与当前的动作模式对应的LED灯点亮。此外,例如模式通知部206也可以将表示当前的动作模式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未图示)上。
模式管理部207管理当前的动作模式。具体而言,模式管理部207按照模式受理部205从用户受理的指示来设定当前的动作模式。进而,模式管理部207将所设定的当前的动作模式向控制部203及模式通知部206等通知。
接着,对与这样的蓄电控制装置200连接的蓄电装置300进行说明。
蓄电装置300具备蓄电部301和充电率检测部302。
蓄电部301例如是锂离子电池或钠硫电池等的蓄电池(二次电池)。
充电率检测部302检测蓄电部301的充电率。具体而言,充电率检测部302例如基于预先保持的充电特性曲线,检测蓄电部301的充电率。充电率表示相对于蓄电部301的最大充电容量的当前的充电量。具体而言,充电率例如用下式计算。
充电率=当前的充电量/最大充电容量×100[%]
接着,使用图3,对存储在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及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204中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的一例的图。
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定义了能够为了电力通融而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即,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使用充电率定义了是否是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定义了多个充电率的区域(需要充电区域210a、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及需要放电区域210e)。
需要充电区域210a表示需要进行用于抑制蓄电装置300的劣化的充电的充电率的范围。即,管理装置100在接收到需要充电区域210a中包含的充电率的情况下,生成用于使该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充电的充放电指示信息。另外,在图3中,需要充电区域210a定义为0%以上且小于20%。
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表示能够进行蓄电装置300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范围。即,管理装置100在接收到需要充电区域210a中包含的充电率的情况下,能够生成用于使该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充电或放电的充电指示信息。另外,在图3中,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定义为20%以上且小于45%(第1阈值)。
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是夹在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与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之间的区域。即,管理装置100在接收到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中包含的充电率的情况下,不能生成用于使该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充电或放电的充电指示信息。另外,在图3中,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定义为45%(第1阈值)以上且小于55%(第2阈值)。
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与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同样,表示能够进行蓄电装置300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范围。另外,在图3中,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定义为充电率55%(第2阈值)以上且小于80%。
需要放电区域210e表示为了抑制蓄电装置300的劣化而需要放电的充电率的范围。即,管理装置100在接收到需要放电区域210e中包含的充电率的情况下,生成用于使该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放电的充放电指示信息。在图3中,需要放电区域210e定义为80%以上且100%以下。
另外,图3所示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是一例,并不一定需要是上述那样的信息。例如,需要充电区域210a或需要放电区域210e并不一定需要定义。此外,例如也可以仅定义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和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中的一个。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各种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充电率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充电信息取得部201取得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作为第1充电率(S101)。接着,控制部203判断当前的模式是否是保密模式(S102)。
这里,在当前的模式是保密模式的情况下(S102的是),控制部203判断所取得的充电率是否是可充放电的充电率、并且是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充电率(S103)。具体而言,控制部203例如参照图3所示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判断所取得的充电率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55%)、并且包含在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中。
这里,在所取得的第1充电率是可充放电的充电率、并且是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充电率的情况下(S103的是),控制部203使通信部202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第2充电率(S104)。即,通信部202向管理装置100发送被定义为不能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例如45%),而不是发送在步骤S101中取得的第1充电率。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模式不是保密模式的情况下(S102的否),或者在所取得的第1充电率不是可充放电的充电率、或不是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充电率的情况下(S103的否),控制部203使通信部202发送第1充电率(S105)。即,通信部202将在步骤S101中取得的第1充电率原样向管理装置100发送。
另外,这样的充电率发送处理例如定期地进行。即,通信部202将第1充电率或第2充电率定期地向管理装置100发送。此外,也可以在由管理装置100请求了充电率的发送时,进行充电率发送处理。
图5是表示由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装置取得的实际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和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的一例的曲线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充电率。
如图5所示,在实际的充电率(第1充电率)包含在第1可充放电区域或需要充电区域中的期间(时刻0~T1)中,代替实际的充电率而将包含在充放电禁止区域中的第2充电率发送给管理装置100。另外,在图5中,控制部203使通信部202作为第2充电率而发送作为不可充放电区域内的充电率的45%,但并不一定需要发送一定的充电率。例如,控制部203也可以随机地选择不可充放电区域内的充电率(45~55%),使通信部202将所选择的充电率作为第2充电率发送。
此外,如图5所示,在当前的模式是保密模式、但实际的充电率是55%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3也原样发送实际的充电率。由此,例如在家中无人时不浪费由发电装置400发电的电力而向其他需求户卖电。
接着,对管理装置100的各种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通信部101从多个蓄电控制装置200分别接收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S201)。并且,提取部102通过参照存储在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中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从多个蓄电装置300中提取具有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S202)。即,提取部102提取被检测出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包含在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以外的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
并且,管理部103生成用于使所提取的蓄电装置300间进行电力通融的指示信息(S203)。具体而言,管理部103生成用于从充电率较高的蓄电装置300向充电率较低的蓄电装置300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
例如,管理部103生成用于从具有包含在需要放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向具有包含在需要充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这里,在具有包含在需要放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较少的情况下,管理部103进一步生成用于从具有包含在第2可充放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向具有包含在需要充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相反,在具有包含在需要充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较少的情况下,管理部103进一步生成用于从具有包含在需要放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向具有包含在第1可充放电区域中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
并且,管理部103对与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连接的蓄电控制装置200发送充放电指示信息(S204)。
如以上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系统10,在以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动作模式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代替从蓄电装置300取得的第1充电率而将被定义为不能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向管理装置100发送。即,在需要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从管理装置100指示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即,能够使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反映各需求户的电力消耗计划。结果,能够抑制进行不需要的电力通融的情况。
进而,根据蓄电控制系统10,不需要与管理装置100共享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情况。即,即使不将需求户的电力消耗计划等向管理装置100通知,也能够利用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防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因而,能够保护长期间的出门计划等需求户的保密信息。
进而,根据蓄电控制系统10,在第1充电率是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够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第2充电率。即,在第1充电率是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使第1充电率是可充放电的充电率,也能够原样发送第1充电率。因而,当充电率较高时能够为了其他蓄电装置进行放电,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电力通融。
此外,通过将夹在第1及第2可充放电区域之间的区域作为不可充放电区域,能够将使蓄电装置300劣化的充电率的区域作为可充放电区域,所以能够抑制蓄电装置300的劣化。
(实施方式2)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管理装置主要在将存储在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中的充放电判断信息进行更新这一点上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管理装置不同。以下,参照附图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为中心说明有关实施方式2的蓄电控制系统。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蓄电控制系统10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另外,以下对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同样的构成要素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管理装置100除了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具备更新部105。
更新部105根据多个蓄电装置300中的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将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更新。具体而言,更新部105将存储在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中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更新,以使得例如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越少则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定义的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越小。
此外,例如更新部105也可以调整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及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的大小,以使由提取部102提取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成为一定数量以上。
此外,例如更新部105也可以在具有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将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更新,以使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定义区域变大。
像这样存储在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中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被更新的情况下,通信部101将更新后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向各蓄电控制装置200发送。另外,蓄电控制装置200在接收到更新后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向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204保存。
图8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更新部105的处理的图。
当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是图8的(a)时,在所提取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是小于一定数量的情况下,更新部105如图8的(b)所示,将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更新。即,更新部105将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更新,以使不可充放电区域变小、且第1及第2可充放电区域变大。
如以上那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系统10,能够抑制可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变少、不能高效率地进行电力通融的情况。
另外,更新部105例如也可以将存储在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104中的充放电判断信息210更新,以使得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蓄电装置300的数量越多则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定义的不可充放电区域210c越大。
(实施方式3)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装置主要在计算第2充电率以使对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与蓄电装置的过去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近似这一点上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蓄电控制装置不同。以下,参照附图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为中心说明有关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系统。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系统10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如图9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系统10除了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具备充电信息存储部208。
充电信息存储部208存储有由充电信息取得部201过去取得的充电率。即,充电信息存储部208存储有过去取得的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及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
控制部203在代替第1充电率而将第2充电率发送给管理装置100的情况下,计算第2充电率,以使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与过去取得的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近似。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各种动作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装置200的充电率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在图10中,对于与图4同样的步骤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在所取得的第1充电率是可充放电的充电率、并且是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充电率的情况下(S103的是),控制部203计算第2充电率,以使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与过去取得的蓄电装置300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近似(S301)。
通信部202将计算出的第2充电率向管理装置100发送(S302)。
图11是表示由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蓄电控制装置200取得的实际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和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的一例的曲线图。
例如,控制部203在时刻T2,基于实际的充电率(第1充电率)的变化率,推测到实际的充电率达到55%为止的时间。并且,控制部203从存储在充电信息存储部208中的过去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中,提取在推测的时间中当前的充电率从45%变化为55%的时间推移。控制部203按照这样提取的时间推移计算第2充电率。结果,如图11所示,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成为作为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而自然的时间推移。
如以上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系统10,在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第2充电率的情况下,能够发送被计算为与过去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近似的第2充电率。即,由于管理装置100接收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为自然的时间推移,所以能够抑制根据充电率的时间推移推测动作模式。即,能够进一步保护需求户的保密信息。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有关本发明的一形态的蓄电控制系统1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后的形态、或将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保密模式是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动作模式,但例如也可以是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放电的动作模式。此外,例如保密模式是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的动作模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定义了需要充电区域210a及需要放电区域210e,但并不一定需要定义这些区域。此外,在充放电判断信息210中也可以仅定义第1可充放电区域210b及第2可充放电区域210d中的一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在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第2充电率,但也可以在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发送第2充电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模式受理部205从用户受理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但并不一定需要从用户受理动作模式的切换指示。例如,模式管理部207也可以基于所取得的第1充电率而自动地切换动作模式。具体而言,模式管理部207例如也可以在切换为保密模式起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达到规定的充电率的情况下自动地切换为通常模式。此外,例如模式管理部207也可以通过与住宅内的安全系统联动,在进门处的门被上锁的定时切换为保密模式。或者,也可以是,模式管理部207能够经由来自住宅外的网络进行保密模式的开启/关闭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即使是以保密模式开始动作时,在取得了第1充电率的情况下,也代替第1充电率而发送了第2充电率。但是,在这样发送了第2充电率的情况下,在以保密模式开始动作时,向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间断地变化。因而,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变得不自然,长期间的出门计划等需求户的保密信息有可能泄漏。
所以,如图12所示,控制部203也可以在以保密模式开始动作时,使通信部202代替第1及第2充电率而发送第3充电率,以使向发送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平滑地变化。由此,能够防止在以保密模式开始动作时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间断地变化,能够强化需求户的保密信息的保护。
另外,图12所示的充电率的推移是一例,并不一定需要发送如图12所示的充电率。例如,控制部203也可以在以保密模式开始动作时发送从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充电率中随机地选择的充电率。由此,能够防止充电率单调地推移。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变得不自然。
另外,在图12中,对充电率上升的情况下的电力推移进行了说明,但在充电率下降的情况下,也只要使通信部202发送第3充电率以使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平滑地变化就可以。此外,在图12中,对保密模式为开启时进行了说明,但优选的是控制部203在保密模式成为关闭时也使通信部202发送充电率、以使向管理装置100发送的充电率平滑地变化。
此外,蓄电控制系统10具备的管理装置100及蓄电控制装置200并不一定需要具备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全部。蓄电控制系统10也可以是例如图13所示的结构。
在图13中,管理装置100具备通信部101、提取部102和管理部103。此外,蓄电控制装置200具备充电信息取得部201、通信部202和控制部203。即使管理装置100及蓄电控制装置200是这样的结构,蓄电控制装置200也不用与管理装置100共享禁止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或放电的情况而能够使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反映各需求户的电力消耗计划。结果,能够抑制进行不需要的电力通融。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1~3的管理装置100或蓄电控制装置200具备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1个系统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例如,蓄电控制装置200也可以由具有充电信息取得部201、通信部202和控制部203的系统LSI构成。
系统LSI是将多个构成部分集成到1个芯片上而制造的超多功能LSI,具体而言是包括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RAM(RamdomAccess Memory)等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上述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由上述微处理器按照上述计算机程序动作,系统LSI实现其功能。
另外,这里设为了系统LSI,但根据集成度的差异,也有称作IC、LSI、超级LSI、超大规模LSI的情况。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进而,如果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有可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具备这样的特征性的处理部的蓄电控制装置或管理装置实现,还能够作为以包含在蓄电控制装置或管理装置中的特征性的处理部为步骤的蓄电控制方法或管理方法实现。此外,也可以作为使计算机执行包含在蓄电控制方法或管理方法中的特征性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并且,当然可以使这样的计算机程序经由CD-ROM等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或因特网等的通信网络流通。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作为用于高效率地进行多个蓄电装置间的电力通融的蓄电控制装置、管理装置或蓄电控制系统具有实用性。
符号说明
10蓄电控制系统
100管理装置
101、202通信部
102提取部
103管理部
104、204充放电判断信息存储部
105更新部
200蓄电控制装置
201充电信息取得部
203控制部
205模式受理部
206模式通知部
207模式管理部
210充放电判断信息
300蓄电装置
301蓄电部
302充电率检测部
400发电装置
500分电盘
600负荷

Claims (15)

1.一种蓄电控制装置,向管理多个蓄电装置之间的电力通融的管理装置发送上述多个蓄电装置所包含的至少一个蓄电装置的充电率,
上述管理装置参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使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之间进行电力通融;
上述蓄电控制装置具备:
充电信息取得部,取得上述至少一个蓄电装置的充电率作为第1充电率;
通信部,将上述第1充电率发送给上述管理装置;以及
控制部,在(a)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模式动作、并且(b)上述第1充电率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情况下,使上述通信部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而发送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不能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部在(a)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的动作模式动作、并且(b)上述第1充电率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并且(c)上述第1充电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上述通信部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而发送上述第2充电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定义了第1可充放电区域、不可充放电区域和第2可充放电区域;
上述第1可充放电区域是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区域、并且是小于第1阈值的区域;
上述不可充放电区域是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区域、并且是上述第1阈值以上且小于第2阈值的区域;
上述第2可充放电区域是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区域、并且是上述第2阈值以上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部还计算上述第2充电率,以使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与过去取得的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率的时间推移近似。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上述蓄电控制装置还具备将以上述动作模式动作的情况向用户通知的模式通知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部还在开始以上述动作模式动作时,使上述通信部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及上述第2充电率而发送第3充电率,以使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的充电率平滑地变化。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上述蓄电控制装置构成为集成电路。
8.一种管理装置,用于管理多个蓄电装置之间的电力通融,具备:
通信部,接收上述多个蓄电装置各自的充电率;
提取部,通过参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从上述多个蓄电装置中提取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以及
管理部,使上述通信部发送用于在所提取的上述蓄电装置之间从充电率高的蓄电装置向充电率低的蓄电装置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装置,
上述管理装置还具备更新部,该更新部根据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的数量,更新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
上述通信部将更新后的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发送给上述蓄电控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装置,
上述更新部在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的数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更新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以使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定义区域变大。
11.一种蓄电控制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
12.一种蓄电控制方法,向管理多个蓄电装置之间的电力通融的管理装置发送上述多个蓄电装置所包含的至少一个蓄电装置的充电率,
上述管理装置参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使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之间进行电力通融;
上述蓄电控制方法包括:
充电信息取得步骤,取得上述至少一个蓄电装置的充电率作为第1充电率;以及
发送步骤,将上述第1充电率发送给上述管理装置;
在上述发送步骤中,在(a)以禁止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电及放电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模式动作、并且(b)上述第1充电率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情况下,代替上述第1充电率而向上述管理装置发送在上述充放电判断信息中被定义为不能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第2充电率。
13.一种程序,
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控制方法。
14.一种管理方法,用于管理多个蓄电装置之间的电力通融,包括:
通信步骤,接收上述多个蓄电装置各自的充电率;
提取步骤,通过参照定义了能够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及不能进行用于电力通融的充放电的充电率的充放电判断信息,从上述多个蓄电装置中提取具有能够进行上述充放电的充电率的蓄电装置;以及
管理步骤,使上述通信部发送用于在所提取的上述蓄电装置之间从充电率高的蓄电装置向充电率低的蓄电装置进行电力通融的充放电指示信息。
15.一种程序,
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方法。
CN201280001970.2A 2011-02-25 2012-02-01 蓄电控制装置、蓄电控制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蓄电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4933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9747 2011-02-25
JP2011039747 2011-02-25
PCT/JP2012/000670 WO2012114657A1 (ja) 2011-02-25 2012-02-01 蓄電制御装置、蓄電制御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蓄電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3333A true CN103493333A (zh) 2014-01-01
CN103493333B CN103493333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72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970.2A Active CN103493333B (zh) 2011-02-25 2012-02-01 蓄电控制装置、蓄电控制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蓄电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63893B2 (zh)
EP (1) EP2680397B1 (zh)
JP (1) JP5906439B2 (zh)
CN (1) CN103493333B (zh)
WO (1) WO201211465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5346A (zh) * 2014-09-03 2017-04-26 株式会社东芝 蓄电控制装置
CN107074126A (zh) * 2014-10-21 2017-08-18 株式会社东芝 蓄电装置
CN112514193A (zh) * 2018-07-31 2021-03-16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1404B2 (ja) * 2012-09-13 2016-12-27 株式会社キャプテックス 電力融通制御システム
US10483761B2 (en) 2013-07-12 2019-11-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server,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US9489822B2 (en) * 2015-03-18 2016-11-08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ivacy within a security system
JP6569977B2 (ja) * 2015-06-12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系統電圧管理システム
JP6756952B2 (ja) * 2015-08-25 2020-09-16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融通システム
JP2018207721A (ja) * 2017-06-08 2018-1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群管理システム、電力管理システム、蓄電システム、送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4540A (ja) * 2004-12-13 2006-06-2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自律分散制御型蓄電システム
JP2006288162A (ja) * 2005-04-05 2006-10-19 Inst Of Research & Innovation 電力システムの電力量融通制御方法
CN101796703A (zh) * 2007-09-05 2010-08-04 永备电池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和功率源交互
US20100293398A1 (en) * 2007-04-06 2010-11-18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isconnect of a Powered Device by a Power Source Equipment
CN101902049A (zh) * 2008-11-25 2010-12-01 Abb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储能系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2145B2 (en) * 2006-02-14 2010-07-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sumer-site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09960B (zh) * 2008-01-16 2013-04-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设备和驱动控制方法
JP5601770B2 (ja) 2008-12-09 2014-10-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圧均等化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US8116998B2 (en) * 2009-01-30 2012-02-14 Bae Systems Controls, Inc. Battery health assessment estimator
JP5481080B2 (ja) 2009-03-18 2014-04-23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電力融通システム
JP5520574B2 (ja) * 2009-11-06 2014-06-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融通システム
JP5440158B2 (ja) * 2009-12-25 2014-03-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充電方法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4540A (ja) * 2004-12-13 2006-06-2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自律分散制御型蓄電システム
JP2006288162A (ja) * 2005-04-05 2006-10-19 Inst Of Research & Innovation 電力システムの電力量融通制御方法
US20100293398A1 (en) * 2007-04-06 2010-11-18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isconnect of a Powered Device by a Power Source Equipment
CN101796703A (zh) * 2007-09-05 2010-08-04 永备电池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和功率源交互
CN101902049A (zh) * 2008-11-25 2010-12-01 Abb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储能系统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春阳等: "空间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管理技术", 《电源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5346A (zh) * 2014-09-03 2017-04-26 株式会社东芝 蓄电控制装置
CN107074126A (zh) * 2014-10-21 2017-08-18 株式会社东芝 蓄电装置
CN112514193A (zh) * 2018-07-31 2021-03-16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4657A1 (ja) 2012-08-30
JP5906439B2 (ja) 2016-04-20
US9263893B2 (en) 2016-02-16
CN103493333B (zh) 2015-11-25
EP2680397A4 (en) 2015-03-25
JPWO2012114657A1 (ja) 2014-07-07
EP2680397B1 (en) 2017-01-11
US20130113434A1 (en) 2013-05-09
EP2680397A1 (en)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3333A (zh) 蓄电控制装置、蓄电控制方法、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蓄电控制系统
CN102577008B (zh) 电力控制系统及电气设备
CN106926717B (zh) 基于贪心算法的换电站充电方法及系统
JP5858306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連結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KR101842819B1 (ko) 과전압 과전류 보호회로 및 이동단말
CN101667737B (zh) 供电系统及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
US20140320062A1 (en)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2656470A (zh) 一种用于确定蓄电池组充电状态的方法
CN103563209A (zh) 电力储存装置、利用其的电力储存系统、以及用于构成电力储存系统的方法
JP2012253976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充放電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612645B1 (ko) 축전 장치 관리 시스템
CN103312018A (zh) 使用电池充电信息调节发电机
CN106532866A (zh)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541726B1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KR101822824B1 (ko) 전력저장시스템의 충방전 분배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8155692B (zh) 一种充放电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296726A (zh) 电池储能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储能供电系统
JP2017093173A (ja) 蓄電装置制御システム、条件通知装置、および蓄電装置制御方法
EP3270485B1 (en) Power storage system
CN104604075B (zh) 用于操作车辆电池的方法和相应的电池布置和车辆
CN105186629A (zh)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主动均衡系统
CN103580095B (zh) 电池控制单元、充放电单元、电力控制单元、电池单元
CN102217120A (zh) 通过比较满充电容量来保护电池的装置及方法
CN107546785A (zh)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5349093A (zh) 电池管理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8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