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9080A -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9080A
CN103489080A CN201310473244.7A CN201310473244A CN103489080A CN 103489080 A CN103489080 A CN 103489080A CN 201310473244 A CN201310473244 A CN 201310473244A CN 103489080 A CN103489080 A CN 103489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m
job
instruction
fun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32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9080B (zh
Inventor
杜继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732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9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9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9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接收到指定的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接收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以团队模式进行招聘求职工作。

Description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成为企业招聘、求职者求职的重要信息交互平台,其中以招聘网站招聘求职为例进行说明。
相关技术中,利用招聘网站进行招聘的方法主要为:职位提供方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职位招聘信息,求职者根据招聘网站上发布的职位招聘信息投递电子简历以应聘相应的职位。
一般地,在招聘网站上职位提供方针对具体职位发布信息,应聘者也以个人独立方式去应聘相应的职位。但,有时企业内部可能需要组建一个新的团队,该团队由多个职位组成,且该团队中的所有职位均需进行招聘,当前的招聘方法中对于团队中的每个职位独立招聘,不支持将团队中的多个职位绑定招聘,即相关技术中的招聘方法不支持企业以团队模式进行招聘,对应地,求职者之间也不能先组合成团队进行应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所述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
接收到指定的所述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所述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所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
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系统,包括:
功能团队空间创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邀请求职者加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所述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接收到指定的所述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所述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所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
功能团队求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中,通过创建功能团队能够将多个求职者组合成为一个功能团队,在应聘求职时,添加有多个求职者信息的功能团队以团队的模式发送至企业的招聘接口进行应聘,发布有团队招聘信息的企业招聘接口对接收到的团队应聘信息进行审核处理,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以团队模式进行招聘求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处理流程包括:
步骤S11: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步骤S12: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
步骤S13:接收到指定的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
步骤S14:接收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
对应地,在企业招聘接口发布有功能团队招聘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中,通过创建功能团队能够将多个求职者组合成为一个功能团队,在应聘求职时,添加有多个求职者信息的功能团队以团队的模式发送至企业的招聘接口进行应聘,发布有团队招聘信息的企业招聘接口对接收到的团队应聘信息进行审核处理,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能够实现以团队模式进行招聘求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求职者之间提前组成功能团队以功能团队的模式进行应聘,能够提高求职的效率,另外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满足企业快速招聘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指发起建立功能团队的求职者,该用户创建的功能团队能够邀请其他求职者加入,具体地,用户邀请其他求职者加入其创建的功能团队的方式可以为:创建该功能团队的用户已获取求职者的功能特征信息,例如已获知其欲邀请的求职者邮箱地址、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软件注册号码及其在相应的互联网站上的注册用户名等,用户通过求职者的功能特征信息发起邀请;另外,在支持该团队组建求职方法的互联网站中存储有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当创建功能团队的用户向服务器发起邀请指令时,能够根据邀请指令从存储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中进行筛选,以筛选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具体地,在求职信息中对应包括求职者的用户信息及其简历信息等。
对应地,该方法对于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包括:用户预先获取求职者的功能特征信息;接收用户根据功能特征信息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如此能够通过功能特征信息邀请求职者组合形成功能团队。
另外,该方法中对于随机搜索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其具体地为根据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之后,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之前,还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筛选指令,筛选指令携带有筛选条件;根据筛选条件从预先存储的求职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筛选条件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将筛选出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在与筛选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
当用户以随机搜索方式邀请对应的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时,根据筛选条件筛选出的求职者信息在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进行展示,管理用户从空间中展示的求职者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合适的求职者,并向合适的求职者发送邀请,邀请其加入其欲组建的功能团队。具体地,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包括:接收用户根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及欲建立的功能团队的团队职能而发送的邀请求指定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
用户在发送邀请指令邀请指定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时,根据其欲建立的功能团队的团队职能,其中团队职能指组建的功能团队的团队目标、成员人数、成员职位分配、成员应聘条件等,同时根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的求职信息,向符合欲组建功能团队职能的求职者发送邀请指令,邀请其加入组建的功能团队,使其成为功能团队中的一员并担任功能团队中对应的团队角色。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创建功能团队时,会提供相应的团队架构信息、组成成员、成员职能等信息,因此与该功能团队所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对应发布有欲建立功能团队的组织架构信息、各个职能的应聘条件信息及各个职能所需人数信息。
另外,对于添加到创建空间中的求职者,根据求职者的意向信息,可以将添加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进行公开,或,将添加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保密。
为满足创建功能团队的需求,求职者在互联网站上的注册信息可以标注加入功能团队意向信息,只有具有加入功能团队意向的注册用户才能被搜索及被邀请。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组建功能团队时,除创建者邀请求职者加入外,还允许求职者主动请求加入一个或多个功能团队,具体地,该方法中,除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外,还接收求职者发送的加入功能团队指令,并根据加入功能团队指令向该指令指定的功能团队的相应用户发送加入请求;加入请求得到允许反馈后,将发送加入功能团队指令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根据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同时,还包括:将发送请求指令的用户标记为其请求创建的功能团队的管理用户,并为管理用户设置邀请或拒绝指定求职者加入其创建的功能团队的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到用户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时,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并且根据用户提供的团队架构信息、组成成员、成员职能等信息设置团队结构性空间的架构,其中,在创建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根据用户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可以设置用于发布功能团队组织架构、团队组成、团队成员职能信息的信息发布功能区、用于展示设置加入到功能团队的各个成员职能、各个成员的求职信息的已加入成员信息功能区及用于记录创建的功能团队应聘经历的团队求职功能区等。
另外,对于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的各个功能区中的信息,可以根据管理用户及其它求职者意向,将指定的信息进行公开、隐藏、汇总及分类处理等。
进一步地,对于添加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可以根据应聘职位、薪资要求、简历信息等对添加的求职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标识;另外对于添加的求职信息,所述求职信息中具有能够表明求职者求职意向的职能意向信息,根据职能意向信息,可以确定该求职者在创建的功能团队中的职能并对该求职者的应聘职位进行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功能团队空间创建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邀请求职者加入模块22,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接收到指定的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
功能团队求职模块23,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
具体地,企业招聘接口中发布有相应的团队招聘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邀请求职者加入模块22,包括:按功能特征信息邀请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预先获取的功能特征信息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筛选模块,用于根据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之后,接收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之前,接收用户发送的筛选指令,筛选指令携带有筛选条件;根据筛选条件从预先存储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筛选条件的求职信息;将筛选出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在与筛选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
互联网络具有团队招聘的功能后,求职者既可直接通过职位招聘向企业求职,也可先组建或加入一个功能团队再通过团队向企业求职,这样,求职者增加了求职渠道,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企业招聘接口具有团队招聘功能,即在企业招聘接口发布团队招聘信息,例如可以发布的团队招聘信息中可以包括欲组建团队的职责信息、目标信息、功能信息、人员构成信息、组织结构信息、汇报对象信息及应聘要求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能团队是指由二人或二人以上组成、具备一定的技能或知识、能独立完成或实现特定功能目标的基本组织单位,具体表现为管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市场等团队。
对于求职者,求职者在支持该功能团队求职招聘的互联网站上,在自己的会员账号下创建求职功能团队,设置功能团队名称、团队功能、团队目标、团队工作地点、邀请组建功能团队的成员,设置团队各成员在功能团队中的角色、职责等;求职者在自己同一个会员账号下可创建一个或一个以上求职功能团队。
具体地,会员账号能够表征用户在对应的互联网站上的功能特征信息,其可以为注册用户的注册用户名、email、ID号、手机、电话、QQ号、微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求职功能团队创建人邀请团队成员,邀请方法有a)创建人熟悉知道功能团队候选成员的个人会员账号,直接给候选功能团队成员发送功能团队组建邀请信,邀请信内容包括功能团队名称、团队功能、功能团队目标、功能团队工作地点、候选成员在功能团队中的职能和职责等。如果候选功能团队成员接受了邀请,其将成为正式团队成员,其在网站注册的简历及对应的简历id将成为团队成员的简历及对应简历id;b)求职团队创建人希望邀请不熟悉的、具备特定能力的候选成员加入功能团队,其能够公开正在组建的功能团队。其他求职者通过搜索,能够查看到正在组建的团队信息,申请加入功能团队。功能团队各成员及其简历对所有成员公开。功能团队功能及各成员简历对候选成员公开或部分公开。
求职者主动请求加入特定或不特定求职功能团队的公开申请,求职团队创建人能够通过查找其申请,邀请求职者加入其功能团队。团队成员能够自由退出功能团队。
进一步地,为增强功能团队的竞争力,团队创建人及成员能够对新加入人选设置面试环节,设置在线面试(即时通信、视频)等。
功能团队创建者或团队指定成员,可依据团队成员的意向,向企业求职,既可向招聘相关功能团队的企业求职,也能向招聘某职位的企业求职。能搜索查找招聘功能团队的企业,并联系沟通。
企业能在求职功能团队库中进行搜索,查找与企业需求相关的求职功能团队,并联系沟通。
求职功能团队,也是真实的职场角色扮演游戏。求职者通过申请、参加多种不同求职功能团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不足。求职功能团队是真实的,能直接用于求职;求职功能团队是游戏,能提前演练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职能,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职场求职功能团队,求职者提前学习培训,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求职的机会。
另外,在求职团队创建的空间中,还可以为求职功能团队提供相应的培训、教育、测评、训练、评价等信息。
进一步地,一个求职功能团队能够合并成为另一个求职功能团队的组成部分,一个求职功能团队也能分立成二个或二个以上功能团队。求职功能团队内部能形成多种组织结构。
企业可将自已企业划分成几个功能团队模块,将需要招聘的功能团队模块面向求职者吸纳新成员来组建完整的功能团队。
企业能招聘不完整的功能团队,已被招聘的功能团队能标注自己的所属企业身份,新吸纳的团队成员可成为企业的入职员工。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具体实施方案以对本发明的功能团队招聘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企业甲发布了一个纳米研发功能团队招聘信息,要求功能团队有一位研究总监、一位研发经理和二位研究人员共四名成员。团队研究总监要有五年以上纳米研究工作经验,三年以上团队管理经验,博士学位。团队研究经理需要有团队研究人员需要有五年纳米研究工作经历,博士学位。团队研究人员需要有二年纳米研究工作经历,硕士以上学历。
求职者R001,博士学位,已从事8年纳米技术研究,其中有三年为纳米研究小组组长。
求职者R002,硕士学位,已从事3年纳米技术研究。
求职者R003,硕士学位,已从事2年纳米技术研究。
求职者R004,博士学位,已从事5年纳米技术研究。
R001在网站以求职者名义注册了一个求职会员账号,注册了一份求职简历,同时在网站创建了名称为“纳米研究团队A”的功能团队,并将自己在团队的职能设置为研究总监。
R002还没有网站的注册会员,R003、R004已在网站以求职者名义注册了一个求职会员账号,各自注册了一份求职简历,R002现与R001在同一家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为同事关系及上下级关系,R002有意与R001一起寻找新的工作机会,R001通过R002的email给R002发送职能为研究人才的加入团队邀请,R002在网站注册会员账号并注册了一份简历,R002接受并将其简历id号为10002发给R001,R001接受R002为“纳米研究团队A”成员,职能为研究人员,R002的id为10002的简历也成为团队的简历,并设置R002的团队管理权限为“管理级”,“管理级”权限能公开团队招聘、邀请、审核新入成员等权限,至此,“纳米研究团队A”已有两名成员。为了组建四人“纳米研究团队A”,R001或R002在网站上公开发布一条面向其他求职者的团队成员招聘信息。R003目前在一家高校从事纳米教学与研究工作,为了寻找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网站“功能团队组建信息库”中搜索“纳米”团队招聘信息,查找到“纳米研究团队A”,R003看到团队的团队功能、团队目标、团队工作地点、团队成员R001、R002的职能和简历以及要新增的团队成员要求等,R003认为自己符合条件,即向“纳米研究团队A”申请加入,职能为研究人员。“纳米研究团队A”管理人R001、R002在看到R003的申请和简历后,审核接受R003成为团队成员,并将R003的职能设置为团队研究人员。R004为了加入一个与纳米研究有关的功能团队,通过网站的程序填写一个加入纳米团队意向的信息公开在网站上,“纳米研究团队A”管理人R001、R002通过搜索查询“加入团队求职者信息库”找到了R004的意向和简历,认为R004符合团队的条件,即给R004发放了一个加入团队邀请,邀请中也表明了R004会在团队中的职能为研究经理职位,R004在站内或(和)其邮件中收到了邀请信,点击“接受”,R004即成为“纳米研究团队”成员职能为研究经理职位。R004也可以选择拒绝或不选择,则R004不会加入“纳米研究团队”。
本发明所述的求职者既可已注册成为网站求职会员,且都注册了个人简历,也可是非注册会员,在受到邀请加入团队后再注册为网站求职会员并注册个人简历
又例如,求职者R005,本科学历,已从事8年纳米材料销售工作,其中有4年为销售总监。
求职者R006,本科学历,已从事4年纳米材料销售工作,其中有2年为区域经理。
求职者R007,大专学历,已从事3年纳米材料销售工作,其中有2年为区域销售代表。
求职者R008,大专学历,已从事3年纳米材料销售工作,其中有2年为区域销售代表。
R006创建了一个“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自设职能为区域经理,R006、R007、R008为相互熟知的业内同行,R006与R007、R008沟通共同组建一个功能团队,以本发明所述方法,R006通过账号邀请,R007、R008成为了“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的成员,其团队职能仍为区域销售代表。为了增强团队的求职竞争力,R006与团队成员R007、R008协商后,准备为团队招聘一个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销售总监成员。R005也正在以求职者名义寻求加入一个纳米材料销售团队。R006经过邀请R005后,R005成为了“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的成员,并任职这个团队的销售总监。
求职者R009,本科学历,已从事8年纳米材料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有4年为生产总监。
求职者R010,本科学历,已从事6年纳米材料生产设备管理工作,其中有3年为设备经理。
求职者R011,大专学历,已从事5年纳米材料生产质量工作,其中有2年为质量经理。
求职者R012,大专学历,已从事10年纳米材料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有4年为生产经理。
同前述方法,R009创建组合成了“纳米材料制造团队C”,团队成员中,R009任生产总监、R010任设备经理、R011任质量经理、R012任生产经理
求职者R013,本科学历,已从事15年纳米材料生产经理管理工作,其中有3年为首席执行官(CEO)。
求职者R014,硕士学历,已从事10年纳米材料财务管理工作,其中有4年为首席财务官(CFO)。
R013创建了“纳米材料经营管理团队D”,自认团队CEO,邀请了R014成为了团队成员并任CFO。R013邀请“纳米研究团队A”作为“纳米材料经营管理团队D”的研究团队,R013邀请“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作为“纳米材料经营管理团队D”的销售团队,R013邀请“纳米材料制造团队C”作为“纳米材料经营管理团队D”的生产管理团队,这样R013就创建了14人的经营管理功能团队,其中包括三个子功能团队。在网站上,所有这些功能团队都是求职团队,所有团队成员间并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每个求职者都可加入多个团队,也可不受约束地离开求职团队。一个功能团队可能组合其他功能团队,一个功能团队也可以分裂成多个功能团队。
“纳米研究团队A”组建完成后,可在网站搜索招聘纳米研究团队的企业,找到了企业甲的纳米研究功能团队招聘信息,即可向企业甲应聘。如果企业甲认可“纳米研究团队A”,即可邀请其参加面试沟通等流程,最终加入公司。
企业乙要招聘纳米销售团队,通过关键词或条件查询搜索“求职者功能团队库”,查找到“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经过了解团队成员认为符合公司的要求,即可向“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发出加入邀请。如果“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接受,即可走面试沟通等加入流程,最终“纳米材料销售团队B”加入企业乙。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计算机、PC、手机、移动、平板等)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所述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
接收到指定的所述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所述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所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
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包括:
用户预先获取求职者的功能特征信息;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功能特征信息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之后,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筛选指令,所述筛选指令携带有筛选条件;
根据所述筛选条件从预先存储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所述筛选条件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
将筛选出的所述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在与所述筛选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及欲建立的功能团队的团队职能而发送的邀请指定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发布有欲建立的功能团队的组织架构信息、各个职位的应聘条件信息及各个职位所需人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外,还接收求职者发送的加入功能团队指令,并根据所述加入功能团队指令向该指令指定的功能团队的相应用户发送加入请求;所述加入请求得到允许反馈后,将发送所述加入功能团队指令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同时,还包括:将发送所述请求指令的用户标记为其请求创建的功能团队的管理用户,并为所述管理用户设置邀请或拒绝指定求职者加入其创建的功能团队的权限。
8.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能团队空间创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创建功能团队的请求指令,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
邀请求职者加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并将所述邀请指令转发至该指令指定的求职者;接收到指定的所述求职者的同意信息后,将所述同意信息所对应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添加至所述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的对应位置;
功能团队求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功能团队求职指令,并将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中包括的求职信息,发送至所述功能团队求职指令所指定的企业招聘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求职者加入模块,包括:按功能特征信息邀请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预先获取的功能特征信息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指令为该用户配置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之后,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邀请求职者加入所述功能团队的邀请指令之前,接收用户发送的筛选指令,所述筛选指令携带有筛选条件;根据所述筛选条件从预先存储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所述筛选条件的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将筛选出的所述求职者的求职信息在与所述筛选指令所对应的功能团队结构性空间中展示。
CN201310473244.7A 2013-10-11 2013-10-11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489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3244.7A CN103489080B (zh) 2013-10-11 2013-10-11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3244.7A CN103489080B (zh) 2013-10-11 2013-10-11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080A true CN103489080A (zh) 2014-01-01
CN103489080B CN103489080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829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3244.7A Active CN103489080B (zh) 2013-10-11 2013-10-11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90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431A (zh) * 2016-11-30 2017-01-18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方法、平台及系统
CN109829050A (zh) * 2019-01-30 2019-05-31 龙马智芯(珠海横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言练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43583A (zh) * 2019-08-07 2019-11-12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招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1418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Mccagg Brin Structured Job Search Engine
CN102799668A (zh) * 2012-07-12 2012-11-28 杜继俊 招聘职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20976A (zh) * 2012-07-31 2012-12-12 苏州松之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创建团队频道的方法
CN103310091A (zh) * 2012-02-17 2013-09-1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生成为项目团队提供人员配备的建议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1418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Mccagg Brin Structured Job Search Engine
CN103310091A (zh) * 2012-02-17 2013-09-1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生成为项目团队提供人员配备的建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99668A (zh) * 2012-07-12 2012-11-28 杜继俊 招聘职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20976A (zh) * 2012-07-31 2012-12-12 苏州松之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创建团队频道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431A (zh) * 2016-11-30 2017-01-18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方法、平台及系统
CN109829050A (zh) * 2019-01-30 2019-05-31 龙马智芯(珠海横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言练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43583A (zh) * 2019-08-07 2019-11-12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招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3583B (zh) * 2019-08-07 2022-06-21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招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080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rent Evolution and issue patterns for major-sport-event organizing committees and their stakeholders
Alavi et al. Business teams in an information age
Tiwari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government–industry project network
CN102067112A (zh) 联盟吸收节流
Kemmerzell Innovations in European climate governance and their impact on local climate policy: An analysis of German major cities
CN103489080A (zh) 互联网团队求职实现方法及系统
Chan et al. A model of the decision process for GIS adoption and diffusion in a government environment
JP2004086757A (ja) 個人事業者向けプロジェクト請負支援システム
Clark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e case of local food action planning
Tang Deliberation and governance in Chinese middle-class neighborhoods
Abdullah et 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in hotel industry
Palgan et al. Sharing and the city: roles, relations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s
Ge et al. A web-based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Ng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large-scale event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Rastgoo et al.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Co-creation Experience in Sports Tourism of Iran
Weinbrenn Coming of age: Is demand for flexible workspace changing the office market?
Burrows et al. How the West was won: using VDX to redevelop cooperative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in Western Australia
Sukoco et al. The orchestration of intangible resources in post-merger and acquisition: A case study of Trans7 in Indonesia
Beckett Marketing capabilities under a collective brand–three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 of Australian SME experience
Etim et al. Educating project managers in the 21st-century economy: a field study on the adoption of social and collaborative tools as low-cost alternatives for project communication
Margerum Commentary on collaborative implementation
KR102300637B1 (ko) 인사담당자와 현업 부서를 위한 헤드헌팅 서비스 시스템
Giraldo et al. Towards a knowledge transfer 2.0 process with an impact on a companies of social business
Walker et al. Use of World Wide Web technologies and procurement process implications
Gill et al. â\euro˜ Get Hiredâ\euro™ â\euro “Unlock your Ideal Jo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