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8033B - 图像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8033B
CN103488033B CN201310221486.7A CN201310221486A CN103488033B CN 103488033 B CN103488033 B CN 103488033B CN 201310221486 A CN201310221486 A CN 201310221486A CN 103488033 B CN103488033 B CN 103488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ed
image projection
projection device
space
pro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14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8033A (zh
Inventor
山田正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88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8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8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80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3Generation or supply of pow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levision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投影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在将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在载置台上时,不但连接导线不会遮挡投向被投影面的投影光,而且载置台上图像投影装置周围的空间可以得到有效使用。本发明的投影机(1)具备光源、利用光源发射的光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设置在装置主机中位于屏幕(2)一侧的外表面上且用于将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作为投影光(L)投影到屏幕(2)上的投影镜(31)、以及连接外设连接导线的输入输出连接部(11),其中,输入输出连接部(11)被设置在装置主机中位于屏幕(2)一侧的外表面上,且相对于通过投影镜(31)中心的透镜中心水平面(S)与装置底面(101)位于同一侧。

Description

图像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专利文献1~5公开的现有的图像投影装置利用光源发射的光,将图像形成部基于个人计算机以及录像机等设备传送的图像数据所形成的图像投影到屏幕等投影面上显示。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3259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许4598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7-316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2009-104031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特开2010-237356号公报。
对于图像投影装置,不但要求其能够在大屏幕上投影图像(投影画面大型化),而且要能够尽量减小投影时需要保留的图像投影装置主机以外的投影空间。在此的投影空间是指从图像投影装置向被投影面投影的投影光所经过的空间。对于投影空间来说,虽然可以缩小投影距离即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距离,但是,如果要求图像投影装置具备的投影光学部发射投影光形成的图像达到一定大小,则图像投影装置必须与被投影面之间保持一定的投影距离。
近年来,投影光学部性能有所提高,例如专利文献5公开的图像投影装置能够以1~2m的投影距离向大小相当于60型~80型的投影画面上投影,该图像投影装置已经成为主流产品。
在使用图像投影装置时,通常将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在位于屏幕等被投影面正前方的载置台上。而在利用图像投影装置开会时,一般用长桌作为载置台,长桌通常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与离开被投影面正面的方向保持一致,观众则通常位于长桌长边的两侧。
在将现有投影距离较长的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在上述用以作为载置台的长桌上使用时,为了既确保投影距离又不致于让观众与被投影画面相距过远,需要在将长桌设置在被投影面附近的同时,将放置在长桌上的图像投影装置离开被投影面。在这样的使用环境下,图像投影装置与长桌靠近被投影面一端的端部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如果在该空间中放置物品或进行操作,则会遮挡到图像投影装置的投影光。而投影光如果被遮挡,则投影面上的画像便会发生紊乱,为此,上述长桌上的空间不能随意使用。
对此,近年来开发的投影距离较短的图像投影装置使用时,图像投影装置可放在长桌前侧(位于被投影面一侧)的端部附近,因而长桌上图像投影装置的后侧(图像投影装置中与被投影面一侧的相反侧)的空间可随意使用。
但是在目前投影距离较短的图像投影装置中,连接电源或用于与外部进行图像信息等输入输出等的外部连接部被设置在装置侧面中除设有发射投影光的投影光学部以外的侧面,也就是说,如果设定设有投影光学部的侧面为正面,则外部连接部将设置在装置的背面或左右侧面。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外部连接部的连接导线等便会散乱在长桌上,减少了长桌上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将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在载置台上时,不但连接导线不会遮挡投向被投影面的投影光,而且载置台上图像投影装置周围的空间可以得到有效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其中具备以下部件:光源;图像形成部,其利用该光源发射的光形成图像;投影光学部,其被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主机中位于设置在装置以外的被投影面的一侧的外表面上,用于将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作为投影光投影到所述被投影面上;以及,外部连接部,用于连接连接外设的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部被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主机中位于所述被投影面一侧的外表面上,且相对于假想水平面与装置底面位于同一侧,所述装置底面是所述图像投影装置中用于放置或固定在设于装置以外的装置设置部位上的面,所述假想水平面是该装置底面为水平设置时通过所述投影光学部的中心的水平假想平面。
在本发明的图像投影装置中,外部连接部被设置在装置主机中位于被投射面一侧的外表面上,因而在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在载置台上时,可使得连接在外部连接部上的连接导线垂落到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空间中。但是,如果仅仅将外部连接部设置在装置主机中位于被投射面一侧的外表面上,则从外部连接部垂落的连接导线有可能遮挡投影光。对此,本发明的外部连接部进一步相对于通过投影光学部中心的假想水平面、与装置底面位于同一侧,这样,连接在外部连接部上的连接导线便向受到载置台支持的装置底面一侧下垂,从而防止连接导线被搁置到隔着假想水平面与装置底面相反一侧,避免连接导线从外部连接部下垂时遮挡投影光。而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空间是投影光经过的空间,通常不在该空间中放置物品或进行操作,为此,本发明的连接导线垂落到该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空间中不会发生问题。
如上所述,连接于外部连接部上的连接导线可以垂落到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空间中,既不会遮挡投影光,也不会发生如同将外部连接部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的背面或左右两侧侧面时发生的连接导线散乱在载置台上的问题,有利于载置台上图像投影装置周围空间的有效使用。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在将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在载置台上时,不但连接导线不会遮挡投向被投影面的投影光,而且载置台上图像投影装置周围的空间可以得到有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投影机的侧视图。
图2A和图2B是投影机的外观图,其中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侧视图。
图3A和图3B是投影机中的光学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是取下上部外盖状态下的投影机的立体图。图3B是光学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光学装置以及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投影机的正视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投影机使用环境的示意图,其中图6A显示输入输出连接部设置在投影机背时的情况,图6B显示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投影机的情况。
图7是用于说明投影机中排气方向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显示投影机装置内部的立体图,其中图8A显示在拆除上部外盖状态下从斜上方观察到的投影机,图8B显示在同时拆除上部外盖和下部外盖状态下从斜下方观察到的投影机。
图9是在基础筐体上组装光学装置和光源装置以及打印电路基板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均为从投影机左侧观察时的基础筐体的立体图,其中,图10A显示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基础筐体,图10B是从斜下方观察图10A中的以β表示的区域附近的放大图。
图11A和图11B均为从投影机右侧观察时的基础筐体的立体图,其中,图11A显示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基础筐体,图11B是从斜下方观察图11A中的以γ表示的区域附近的放大图。
图12A和图12B是在安装了外盖状态下的投影机的立体图,其中图12A显示从斜后方观察的投影机,图12B显示从斜前方观察的投影机。
图13A和图13B是取下外盖并卸掉光源装置和光学装置的状态下的投影机的立体图,其中图13A显示从斜后方观察的投影机,图13B显示从斜前方观察的投影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作为采用本发明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投影机(以下简称为投影机1)的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的外观图,其中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侧视图。图2B显示从投影机1的投影镜31射出的投影光L照射被投影面的屏幕2的状态。
图3是投影机1具备的光学装置3以及光源装置4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是在图2A的状态下去掉上部外盖1a状态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图3B是图3A中位于α区域内的光学装置3以及光源装置4的立体图。
图4是以照明机构3a和投影机构3b构成的光学装置3以及光源装置4的俯视图,该图详细显示了光学装置3的结构。如图4所示,光学装置3具备色轮5、光通道6、中继镜7、平面镜8、凹面镜9以及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等。
圆盘形色轮5用于反复地在单位时间内将光源装置4发射的白色光转换成RGB各色光后射往光通道6。光通道6是用板玻璃结合形成的筒形通道,用于将从色轮5射出的光引导到中继镜7。中继镜7以两片透镜结合构成,用于对从光通道6射出的光施加轴向色差补偿,同时会聚光。平面镜8以及凹镜9用于反射从中继镜7射出的光,将该光引导到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上会聚。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具备数字微镜元件(以下称为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该DMD具有以多个微型镜构成大致呈矩形的镜面,各微型镜受到基于映像数据的分时驱动,对投影光进行加工并反射投影光,形成规定的映像。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用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装置4,发射白色光,该白色光被射往光学装置3的照明机构3a,在照明机构3a中该白色光受到RGB分光后,被引导到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按照调制信号形成图像,而后,投影机构3b放大并投影该图像。
在图4所示的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的前方,即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的铅直方向的上方,设有未图示OFF光板,用于接受入射到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中不被用作为投影光L的不需要光。光入射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后,随着DMD元件动作,多个微型镜基于映像数据分时动作,将使用光反射到投影镜31,同时将不需要光反射到OFF光板。
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将用于投影图像的使用光反射到投影机构3b,使用光通过多个投影镜31被放大形成为映像光,而后如图2B所示,映像光被放大投影到屏幕2上。
图5是以投影机1面对屏幕2一侧的外表面为正面的投影机1的正视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1具备输入输出连接部11,该输入输出连接部11位于投影镜31下测,其中设有电源输入部110、模拟数据输入部111、录像RCA端子112、HDM1端子113、USB端子114以及音频端子115等多个接口。电源输入部110是用于输入电源的“AC/Inlet”,模拟数据输入部111是用于与个人计算机等外设之间进行模拟数据输入输出的“D-Sub15-Terminal”。录像RAC端子112是映像的输入端子,HDMI端子113以及USB端子114是用于映像以及声音的数字信号通信的端子,音频端子115是用于声音输入输出端子。
此外,投影镜31右侧设有侧部连接部70,其中包括LAN连接部72以及第二USB端子71。
投影机1根据个人计算机或录像机等输入的映像数据生成映像,并将该映像投影到屏幕2等被投影面上。在类似于投影机1一类的图像投影装置中,液晶投影机是众所周知的图像投影装置。
近年来,液晶投影机随着液晶面板分辨率以及光源效率的提高,在亮度的改善以及廉价化等方面得到显著进展。另外,利用DMD的小型轻量型图像投影装置也得到普及,不但在办公室、学校等场所使用,而且在家庭中也普遍使用。
上述图像投影装置中面板型图像投影装置尤其便于携带,可用于人数较少的小规模会议。对于这种类似投影机1的图像投影装置,要求其不但能够投影大画面图像(投影画面大型化),而且还尽可能减小投影需要的位于投影机以外的投影空间。
目前的主流图像投影装置光学系统性能有所提高,能够以1至2米的投影距离在相当于60型至80型的投影画面上投影图像。图像投影装置在使用时通常被放置在位于屏幕等被投影面正前方的载置台上。而会议中经常用长桌作为载置台,该长桌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与离开被投影面正面的方向保持一致,观众则在长桌的长边两侧相对而坐。在如此布置长桌的环境下,目前投影距离较短的图像投影装置相比于投影距离较长的图像投影装置,能够将图像投影装置放置到更靠近长桌前方(靠近被投影面一侧)的端部,因而可以随意使用长桌中位于图像投影装置后方(隔着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相反的一方)的空间。
但是,即便是投影距离较短的图像投影装置,其背面或左右侧面也设有连接电源或用于外部图像信息输入输出的外部连接部,因而依然存在连接外部连接部的导线散乱地搁置在长桌上而减少长桌上可以随意使用的空间的问题。
图6是用于说明投影机1的使用环境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投影机1或1X被放置在位于屏幕2前方并用于作为长桌的会议桌42上,其中图6A显示输入输出连接部11设置在投影机的背面的投影机1X,图6B显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
如图6A所示,在输入输出连接部11设置在投影机1的背面的结构中,连接个人计算机41的信号线44和电源导线43被散乱地搁置在会议桌42上。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中的输入输出连接部11设置在设有投影镜31的装置主机正面(以下称之为投影面)上的投影镜31下侧。采用上述结构,如图6所示,当把投影机1放置在与屏幕2相距1至2米左右的会议桌42等载置台上的屏幕2一侧端部上使用时,连接在输入输出连接部11上的各种导线(如42或43)便能够从会议桌42的前端下垂。这样便解消了各种导线散乱地搁置在会议桌42上的投影机1周围部分,有效利用会议桌42上的空间。
图1是从图5右侧观察正在投影的投影机1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透镜中心水平面S通过投影镜31的中心,相对于该透镜中心水平面S,保持输入输出连接部11的打印电路基板13被设置在面对屏幕2一侧的相反侧,即装置底面101一侧(图1的下侧),而且大致平行于透镜中心水平面S。按照这样的结构,输入输出连接部11可以设置在投影机1的投影面上的投影镜31下侧(相对于投影镜31,投影面上不面对屏幕2的一侧)。据此,连接在输入输出连接部11上的导线之类便能够垂落到投影镜31的相反侧,即向下垂落,避免导线之类妨碍投影映像。
图7是投影机1的俯视图,用于说明投影机1的排气方向。如图5所示,投影面上投影镜31的左侧设有排气口60,空气按照图7的箭头A1所示的方向从该排气口60倾斜地排向投影机1的前方。
在使用如同投影机1的投影距离较短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情况下,投影机1通常被放置在会议桌等载置台上位于屏幕一侧的前端,在观众通常位于除投影面一侧以外的投影机1周围,而投影面一侧因妨碍图像投影,通常较少有观众。另外,由于投影机1的排气温度较高,不宜于接触到人(观众),为此,图像投影装置大多采用图7所示的投影机1向投影面一侧排气的结构。
如果输入输入连接部11被设置在投影面一侧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采用上述向投影面一侧排气的结构,则保持输入输出部11的打印电路基板13与排出高温空气的排出口60距离较近,容易引起打印电路基板13温度上升,导致发生故障。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投影机1中设置间隔部件,该间隔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将装置内部的空间分为两个部分。
图8是显示投影机1装置内部的立体图,图8A是在拆除上部外盖1a状态下从斜上方观察到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图8B是在同时拆除上部外盖1a和下部外盖1b状态下从斜下方观察到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基础筐体12用于在纵向保持各种内部元件,起到间隔部件的作用。投影机1构成为用基础筐体12间隔成为两层结构的形状,基础筐体12保持上层部分中的光学装置3以及光源装置4,同时还保持下层部分中的打印电路基板13。
图9是在基础筐体12上组装光学装置3和光源装置4以及打印电路基板13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投影机1通过基础筐体12形成为两层结构,可以从上方将光学装置3以及光源装置4安装到基础筐体12的上层部分,并从下方将打印电路基板13安装到基础筐体12的下层部分,为此基础筐体12具有便于组装的有益效果。
而且,基础筐体12作为隔板部件,起到将作为热源的光源装置以及光学装置与打印电路基板13隔开的作用。由于该基础筐体12的存在,阻挡了来自热源的辐射热,防止打印电路基板13温度上升。
图10和图11是详细显示基础筐体12形状,尤其详细显示空气流动的立体图。
图10A和图10B均为从投影机1的左侧观察时的基础筐体12的立体图,其中,图10A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0B是从斜下方观察图10A中的以β表示的区域附近的立体放大图。
如图10A所示,投影机1的左侧侧面上设有左侧吸气口51,用于吸入送往下层部分空间的空气。如图10B和图10B中箭头A2所示,空气通过左侧吸气口51后,按照箭头A21所示方向通过下层部分的空间后,到达基础筐体12的上层部分中保持光源装置4的光源保持部81下方的空间。
图11A和图11B均为从投影机1的右侧观察时的基础筐体12的立体图,其中,图11A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1B是从斜下方观察图11A中的以γ表示的区域附近的放大图。
如图11A所示,投影机1的右侧侧面上设有右侧吸气口52,用于吸入送往下层部分空间的空气。如图11B和图11B中箭头A3所示,空气通过右侧吸气口52后,经过下层部分的空间后,到达基础筐体12的上层部分中保持光源装置4的光源保持部81下方的空间。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基础筐体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吸气口(51和52),从该两个吸气口吸入的冷却空气如上所述,分别到达光源保持部81下方的空间并在此合流。
光源保持部8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侧通气部121a和右侧通气部121b,该左侧通气部121a和右侧通气部121b分别形成通往被基础筐体12隔开的下层部分空间和上层部分空间的通气口。
如图10以及图11中的箭头A4以及A5所示,在光源保持部81下方的空间中合流的冷却空气通过左侧通气部121a或右侧通气部121b进入上层部分空间。
图12以及图13显示整个投影机1中的空气流动。图12是在安装外盖(1a以及1b)状态下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图12A为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2B为从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3是取下外盖并卸掉光源装置3和光学装置4的状态下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图13A为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3B为从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投影机1中的空气流路如下,即外部空气通过大致垂直于投影面的左右两侧侧面上设有的吸气口(51以及52)流入以设有打印电路基板13的基础筐体12所形成的下层部分空间,而后通过两个吸气口吸入的外部空气在光源保持部81下方空间合流,进而通过光源保持部81上设有的通气口流入以基础筐体12形成的上层部分空间,最后被排出到投影机1装置外。上述流路的构成可使得低温外部空气流入设有打印电路基板13的下层部分空间,防止打印电路基板13温度上升。
外部空气即冷却风从两侧侧面流入下层部分空间,在温度最高的光源装置4的下方空间合流后,经过基础筐体12的通气口流入上层部分空间,而后被排气扇排出投影机1外。在空气流动过程中,打印电路基板13位于光源装置4之前,为此,能够防止空气在受到光源装置4加热后到达打印电路基板13,将热量传送到打印电路基板13。
这样,光源装置4与打印电路基板13之间存在基础筐体13的板面,进而,冷却空气带来的冷却效果可用以防止辐射热以及传送热,从而确保打印电路基板13不发生温度上升。
此外,如图2、图3以及图13所示,投影机1右侧侧面上具有上部吸气口53以及上部吸气扇54,用于将外部空气写入上层部分空间。
为了有效扩展会议桌42等载置台上有效空间,目前还要求投影机1等图像投影装置小型化,用以作为上述有效利用载置台上空间的结构。但是,小型化结构会带来内部组件密度增加,接近作为热源的光源装置4,造成电路板等耐热温度较低的组件受到加热。
专利文献4描述了用于实现小型化轻型化图像投影装置的结构,该结构使得空气流动于外装部和光学装置之间的间隙中,并将内部组件抵住外装的内表面,以保证外装强度。在该结构中,外装部与光学装置之间的间隙被当作冷却照明系统的管道使用。但是专利文献4并没有揭示用来防止作为热源的光源装置产生的热量传送或辐射到其他组件的结构。为此,在该结构中有可能发生光源装置的热量使得电路板温度上升的问题。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能够避免打印电路基板13受到光源装置4的辐射热和传送热的加热,确保防止打印电路基板13温度上升。
如图3和图8等所示,投影机1的投影镜31右侧设有利用无线与外设通信的网络基板80。网络基板80具有天线部83,投影机1利用该天线部83通信,与个人计算机等外设装置进行信息输入输出。在网络基板80的投影面一方设有侧面连接部70,该侧面连接部70上设有LAN连接部72以及第二USB端子71。为了防止网络基板80向外发射电磁波,在比网络基板80的更加右侧的侧面上设有电磁屏蔽部件82。
网络基板80也需要防止受到光源装置4的热传送。出于设置空间的问题,无法将网络基板80设置在下层部分空间中,为此,在投影机1中网络基板80被设置在上层部分空间,位于光源装置4的相反一侧,其间隔着投影镜31。投影镜31被夹在网络基板80与光源装置4之间,可防止光源装置4的热被传送到网络基板80。
如图3和图8等所示,在投影机1背面一侧的内部设有电源基板20。电源基板20用于控制电源输入部110输入的电能传送到装置中各个元件。电源基板20需要有一定长度,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输出部,另一端为输入部。
输出部优选接近网络基板80,为此在图8A中,电源基板20的输出部位于图前方的端部,输入部位于图后方(深处)的端部。优选输入部与电源输入部110相接近,为此,电源输入部110位于电源基板20的输入部附近,被布置在投影机1的左侧端部附近,并位于作为热源的光源装置4的下方。
这样,优选远离光源装置4的网络基板80被设置在投影机1的右侧端部,而电源基板20的输出部因优选接近网络基板80,为此,位于电源基板20长度方向另一端端部的输入部便被设置在投影机1右侧端部附近,进而,优选与电源基板80相距较近的电源输入部110也位于投影机1的右侧端部附近。如此布置不但能够防止网络基板80的温度上升,而且有助于整个装置的小型化。
上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投影机1的投影光L被投向位于透镜中心水平面S上方的屏幕2,但是,如果连接在输入输出连接部11上的导线之类处于不会挡住投影光L的位置,则接受投影机1的投影光L投射的屏幕2中可以有一部分位于透镜中心水平面S下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应用例中,投影机1被置于载置台上,该投影机1的装置底面101接触载置台。对此,投影机1还可以上下倒置固定在房顶等上。在这种情况下,装置底面101与上方的面相接触,用螺丝或嵌入等固定方式将装置底面101固定在上方的面上。此时,需要沿着固定装置底面101的上方的面设置连接在输入输出连接部11上的导线等,不让导线垂落到透镜中心水平面S下方。
以上说明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以下各项实施方式中发挥特有的效果。
《形态A》
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如投影机1,其中具备光源,如光源装置4等;图像形成部,如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等,其利用光源发射的光形成图像;投影光学部,如投影镜31等,其被设置在装置主机中位于设置在装置以外的被投影面的一侧的外表面上,将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作为投影光投影到设置在装置以外的屏幕2等被投影面上;以及,外部连接部,如输入输出连接部11等,用于连接信号线44以及电源导线43等连接外设的连接导线,外部连接部被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主机中位于被投影面一侧的外表面上,且相对于假想水平面如透镜中心水平面S等与装置底面如装置底面101等位于同一侧。在此,装置底面是图像投影装置中用于放置或固定于设在装置外部的装置设置部位如会议桌42上表面等上的面,假想水平面是装置底面为水平设置时通过投影光学部中心的水平假想平面。据此,如以上实施方式所述,由于将外部连接部设置在装置主机中位于被投射面一侧的外表面上,因而在图像投影装置被放置在载置台上时,可使得连接在外部连接部上的连接导线垂落到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空间中,而且,由于该外部连接部相对于通过投影光学部中心的透镜中心水平面S等假想水平面与装置底面处于同一侧,因而连接在外部连接部上的连接导线便向受到载置台支持的装置底面一侧下垂,从而防止连接导线被搁置到隔着投影水平面与装置底面相反一侧,避免连接导线从外部连接部下垂时遮挡投影光。这样,连接于外部连接部上的连接导线能够垂落到图像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之间的空间中,不会遮挡投影光,不会发生如同将外部连接部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的背面或左右两侧侧面时发生的连接导线被散乱地搁置在载置台上的问题,有助于有效使用载置台上图像投影装置周围的空间。
《形态B》
在形态A中,具备外部连接部如输入输出连接部11等的电路基板如打印电路基板13等被设置为大致平行于假想水平面如透镜中心水平面S等。据此,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将平板形打印电路基板13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有利于图像投影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形态C》
在形态A或B中,还具备间隔部件如基础筐体12等,该间隔部件大致平行于假想水平面如透镜中心水平面S等,将装置内部空间分隔成空间A和空间B两个空间,空间A如上层空间等中设置光源如光源装置4等、图像形成部如图像显示元件机构10等、以及投影光学部如投影镜31等,空间B如下层空间等中设置具备外部连接部如输入输出连接部11等的电路基板,如打印电路基板13等。据此,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由于空间A中设置的光源与空间B中设置的电路基板之间存在间隔部件,因而能够防止光源的辐射热使得电路基板温度上升。
《形态D》
在形态A至形态C中任意一种形态中,进一步具备吸气部,如左侧吸气口51以及右侧吸气口52等,用于将空气从外部吸入到空间B如下层部分空间等中;通气口,例如左侧通气部121a以及右侧通气部121b等,位于间隔部件如基础筐体12等上、面对光源如光源装置4的位置(如光源保持部件81)附近,用于空气从空间B通过该通气口流动到空间A如上层部分空间等;以及,排气部,如排气扇14以及排气口60等,将空间A中的空气排出图像投影装置。据此,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温度较低的外部空气流入设有打印电路基板13的空间B如下层部分空间,防止电路基板温度上升。此外,外部空气从间隔部件如基础筐体12等形成的空间B的两侧端部流入后,在投影机1内温度最高的光源如光源装置4等的下侧空间(光源保持部81)中合流,进而流入空间A如上层部分空间等,而后在排气部如排气扇14等作用下被排出装置。这样,光源和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部件以及冷却风带来的冷却能够效果防止光源放出的辐射热以及传送热被传送到电路基板上,可靠地避免了电路基板的温度上升。

Claims (4)

1.一种图像投影装置,其中具备以下部件:
光源;
图像形成部,其利用该光源发射的光形成图像;
投影光学部,其被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主机中位于设置在装置以外的被投影面的一侧的外表面上,用于将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图像作为投影光投影到该被投影面上;以及,
外部连接部,用于连接连接到PC上的连接导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部被设置在图像投影装置主机中位于所述被投影面一侧的外表面上,且相对于假想水平面与装置底面处于同一侧,所述装置底面是所述图像投影装置中用于放置或固定在设于装置以外的装置设置部位上的面,所述假想水平面是该装置底面为水平设置时通过所述投影光学部的中心的水平假想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外部连接部的电路基板被设置为平行于所述假想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间隔部件,该间隔部件平行于所述假想水平面,将该图像投影装置内部分隔成空间A和空间B两个空间,
空间A中设置所述光源、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投影光学部,空间B中设置具备所述外部连接部的电路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吸气部,用于将空气从外部吸入到所述空间B中;
通气口,设于所述间隔部件上、面对所述光源的位置附近,用于空气从所述空间B通过该通气口流动到所述空间A;以及,
排气部,将所述空间A中的空气排出所述图像投影装置。
CN201310221486.7A 2012-06-11 2013-06-05 图像投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88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1942 2012-06-11
JP2012131942A JP2013257375A (ja) 2012-06-11 2012-06-11 画像投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8033A CN103488033A (zh) 2014-01-01
CN103488033B true CN103488033B (zh) 2015-09-30

Family

ID=4819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14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88033B (zh) 2012-06-11 2013-06-05 图像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29194A1 (zh)
EP (1) EP2674812A1 (zh)
JP (1) JP2013257375A (zh)
CN (1) CN1034880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949A (zh) * 2016-09-23 2017-05-1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投影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6653A1 (en) * 1991-02-22 1993-02-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type liquid crystalline projector
EP1655637A1 (en) * 2004-11-04 2006-05-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JP2008298998A (ja) * 2007-05-30 2008-12-11 Sony Corp 映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5097A (ja) * 1994-04-25 1995-11-10 Sony Corp 機器の放熱機構
JP2005055812A (ja) * 2003-08-07 2005-03-03 Olympus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及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だ机
JP4222277B2 (ja) * 2004-09-02 2009-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274129B2 (ja) * 2005-01-31 2009-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228319B2 (ja) * 2006-07-24 2009-02-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GB0619943D0 (en) * 2006-10-09 2006-11-15 Digital Projection Ltd Light source
JP5648294B2 (ja) * 2010-02-18 2015-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6653A1 (en) * 1991-02-22 1993-02-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type liquid crystalline projector
EP1655637A1 (en) * 2004-11-04 2006-05-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JP2008298998A (ja) * 2007-05-30 2008-12-11 Sony Corp 映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74812A1 (en) 2013-12-18
CN103488033A (zh) 2014-01-01
US20130329194A1 (en) 2013-12-12
JP2013257375A (ja) 201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6789U (zh) 显示装置
CN103814252B (zh) 光源设备和投影型显示设备
CN101135837A (zh) 投影机
CN101526725B (zh) 光源装置和使用它的投影仪
CN104678636A (zh) 显示模组的散热结构
CN103488033B (zh) 图像投影装置
CN209356835U (zh) 电子设备
CN207732851U (zh) 一种夜视摄像机
CN106535570A (zh) 户外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
CN206594972U (zh) 正反面led显示屏播放装置
CN216670485U (zh) 一种具备隔热功能的lcd投影仪
WO2022042313A1 (zh) 投影设备
CN100405835C (zh) 背投式投影机
CN204759004U (zh) 一种led高亮多媒体智能无屏多媒体播放器
CN211979402U (zh) 一种立式投影仪
CN206584141U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CN204141310U (zh) 用于双面灯箱的led灯盒
CN114114802A (zh) 投影设备
CN114114800A (zh) 投影设备
CN114200762A (zh) 投影设备
CN114185240A (zh) 投影设备
CN201541314U (zh) 一种可以双面显示的液晶电视
CN107077027A (zh)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KR2016012934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5750251U (zh) 微型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